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参考PPT
合集下载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七、几种错误认识: 1.自杀是突发的,无规律可循; 2.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3.情绪好转后,自杀企图就没有了; 4.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5.对有自杀倾向的人不要谈论自杀; 6.青少年自杀多为学习问题。
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 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 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受 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进行评判, 也 不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 “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想到要结束生命 吗?” [注: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 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
(四)躯体疾病 (五)精神疾病 (六)遗传学因素 (七)神经生物学因素
三、自杀的动机及流行病学调查 Farberon将所有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人际动 机、个人内心动机。
四、自杀危险性的临床评估 (一)、自杀的危险因素 1. 人口学特征:年龄大于45岁,独身、 离婚或丧偶,无固定职业或失业者。 2. 健康状况 3. 既往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4. 个人资源缺乏: 内部的包括:事业无成就,外部的资源 包括:人际关系不良。
一些“禁忌”: 不要打击对方或挑衅,“去做吧”; 不要分析自杀者的动机,“你感觉很 糟糕是因为…… ”; 不要和他/她争辩或试着解释,“你不 能自杀因为……”。
鼓励他/她采取积极的行动去缓解一些 不愉快或比较麻烦的状况。例如: 改善家庭环境:如果家庭生活有问 题的话,可以提供一些改善它的策略, 例如家庭治疗等; 保持忙碌和活跃的状态:有抑郁症 的人常常对任 何事都失去兴趣,不愿 活动最后导致更加抑郁并且更加孤僻。 一个稳定的工作和娱乐时间表可以提供 帮助;
二、自杀相关因素和动机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1.认知功能方面: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问题 是无法解决的,是不可避免的;应激机制 单调生硬,缺乏耐心,从阴暗面看问题。 2. 情感方面: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 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牲。 3. 人际关系方面: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 往。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优质安全教育课件

• 7、尽早将溺水者送往医院,溺水后的48小时是最危险的,因溺水而发生的 并发症肺炎、心衰等,都能在这一时期发生。
交通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交通事故与现场救护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00万人丧失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3600万人化为硝烟。 然而,自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的一百多年间,已有4000多万人惨死在车轮下!
• 保护现场:较重的事故,救人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现场,不要因为救 人或围观破坏了现场。现场的一切都不能动,谁动现场,谁就承担了全 部责任,即使你本来没有责任或只承担部分责任。如果不存在救人或看 病问题,双方又同意让公安部门前来处理,更要保护好现场,因为警察 只能凭现场情况来划清各自责任。另外,保险公司也要求有现场勘查和 处理意见,否则无法赔偿。
十、不要擅自在非机动车上安装电动机、发动机
行人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要点
•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 2、过马路时要看清来往车辆,从人行横道、人行天桥或地道内
通过 • 3、在通过行人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走 • 4、不要图方便,走“捷径”,乱穿马上 • 5、不要在马路上扒车、追车、强行追车或抛物击车 • 6、不要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 7、要教育儿童不在马路上玩耍、嬉闹 • 8、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墩 • 9、不要让幼儿单独在道路上行走 • 10、高龄老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
(四)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 室内自救: • 地震发生时,大地晃动持续大约一分钟左右,只需躲在坚实
的家具旁边就可以,保护好头部。 •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是大块倒塌体与
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 管道等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 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 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 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 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 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 灰土、毒气。
交通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交通事故与现场救护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00万人丧失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3600万人化为硝烟。 然而,自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的一百多年间,已有4000多万人惨死在车轮下!
• 保护现场:较重的事故,救人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现场,不要因为救 人或围观破坏了现场。现场的一切都不能动,谁动现场,谁就承担了全 部责任,即使你本来没有责任或只承担部分责任。如果不存在救人或看 病问题,双方又同意让公安部门前来处理,更要保护好现场,因为警察 只能凭现场情况来划清各自责任。另外,保险公司也要求有现场勘查和 处理意见,否则无法赔偿。
十、不要擅自在非机动车上安装电动机、发动机
行人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要点
•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 2、过马路时要看清来往车辆,从人行横道、人行天桥或地道内
通过 • 3、在通过行人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走 • 4、不要图方便,走“捷径”,乱穿马上 • 5、不要在马路上扒车、追车、强行追车或抛物击车 • 6、不要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 7、要教育儿童不在马路上玩耍、嬉闹 • 8、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墩 • 9、不要让幼儿单独在道路上行走 • 10、高龄老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
(四)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 室内自救: • 地震发生时,大地晃动持续大约一分钟左右,只需躲在坚实
的家具旁边就可以,保护好头部。 •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是大块倒塌体与
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 管道等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 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 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 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 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 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 灰土、毒气。
安全第一预防意外事故主题班会PPT课件

用电安全
注意家电用途,不要超负荷使用。定期检查电线,发现隐患及时维修。
在公共场合的安全行为
保持警惕
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远离可疑人物和可疑物品。
妥善保管物品
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时,要格外小心,尽量放在贴身位置。
遵守规则
在公共场合时遵守相关规定,保持秩序和礼仪,维护公共安全。
相互照应
与他人保持友善互助,如遇突发情况互相照应,共同确保安全。
安全第一 预防意外事故
保护生命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关注隐患及时解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by w k
课程目标
1
提高安全意识
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类安全隐患的认知和警惕性。
2
掌握预防技能
学习各种安全防护和自救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3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和自救能力。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分享几个与安全相关的具体案例。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安全隐患的表现形式,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此类事故。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课程总结与反馈
课程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安全意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3s
快速反应
大多数意外事故发生在3秒之内,需要快速反应。
常见安全隐患有哪些
家居安全隐患
如散落的电线、裸露的插座、损坏的家电等都可能引发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隐患
消防通道堵塞、楼梯拥挤、器械设备故障等都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
交通安全隐患
超速行驶、酗酒驾驶、未系安全带等都可能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发生。
注意家电用途,不要超负荷使用。定期检查电线,发现隐患及时维修。
在公共场合的安全行为
保持警惕
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远离可疑人物和可疑物品。
妥善保管物品
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时,要格外小心,尽量放在贴身位置。
遵守规则
在公共场合时遵守相关规定,保持秩序和礼仪,维护公共安全。
相互照应
与他人保持友善互助,如遇突发情况互相照应,共同确保安全。
安全第一 预防意外事故
保护生命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关注隐患及时解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by w k
课程目标
1
提高安全意识
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类安全隐患的认知和警惕性。
2
掌握预防技能
学习各种安全防护和自救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3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和自救能力。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分享几个与安全相关的具体案例。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安全隐患的表现形式,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此类事故。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课程总结与反馈
课程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安全意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3s
快速反应
大多数意外事故发生在3秒之内,需要快速反应。
常见安全隐患有哪些
家居安全隐患
如散落的电线、裸露的插座、损坏的家电等都可能引发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隐患
消防通道堵塞、楼梯拥挤、器械设备故障等都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
交通安全隐患
超速行驶、酗酒驾驶、未系安全带等都可能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发生。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PPT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走失是幼儿园中严重的意外 事故之一,容易导致幼儿失 踪甚至被拐骗。
幼儿在户外活动、购物或游 玩时,可能会因为看护不当 、幼儿好奇心强等原因走失 。
幼儿园应加强门禁管理,确 保幼儿出入有记录;加强幼 儿的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 独自离开幼儿园或跟随陌生 人离开;老师和保育员应时 刻注意幼儿的行踪,确保每 个幼儿都在视线范围内。
类型
包括摔跤、碰撞、窒息、烫伤、 溺水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摔跤和 碰撞最为常见。
发生原因
01
环境因素
幼儿园内设施不完善、场地湿滑、家具边角尖锐等都可 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02
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尝试,但缺乏安全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容易发生意外。
03
教师疏忽
教师未及时发现和制止幼儿的危险行为,或对幼儿的看 护不力,也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走失事故,应及时 寻找幼儿,报警求助;对幼 儿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安全 教育;对事故进行调查,找 出原因,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验教训
01
对过去的意外事故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和规律,为预防和处理提供依据。
02
总结预防和处理的成功经验,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 施。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教职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 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制定安全宣传计划
通过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向家长和 幼儿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 意识。
完善安全设施
建立安全监控系统
在幼儿园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园内情况,确保幼儿 安全。
配备消防设施
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15
5、烫伤 原因:婴幼儿直接接触热源性物品,但
更多的是由于成人操作失误所致。 预防方法: (1)冬天使用热水袋给婴幼儿被褥保
暖前,需要检查热水袋是否出现老化破损 的迹象
(2)冲入热水不宜太满,以防溢出。
16
(3)在热水袋外一定要加外隔离罩。外隔 离罩可用毛巾等,把热水袋包裹起来。
(4)检查热水袋以后,放置在被子的后部, 或提前放置在被子中,待婴幼儿入睡前取 出。
29
23
2、铅中毒对婴幼儿的危害 平时骨铅与血铅处于动态平衡,但遇发
热或传染病有酸中毒倾向时,可使骨骼内 不活动的铅变为活动的铅,就有可能使
血铅浓度升高甚至变为急性中毒状态。
24
3、铅中毒的预防方法 (1)勤剪指甲。 甲缝是最容易藏匿铅尘的部倍。 (2)勤洗手。饭前要洗手 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95%附在手上铅 (3)玩具、文具、家具定期擦洗以去
医院及其相关信息,主要有电话号码、地 址、交通路线等,特别的情况下,需要迅 速拨打“110”“120”等电话。
7
2、建立家庭急救电话联系卡
根据家庭所在地区的医疗、救护情况, 建立家庭急救电话联系卡。
需要的信息有: ①婴幼儿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②发生意外情况下的联系方式和急救方 法。
③如果已知婴幼儿有特殊的疾病或其他 状况,需要知道从何处可以寻求及时的帮
3
(2)环境因素 ①居室内安全因素: 地面光滑 家具边角尖锐 电源插座位置太低 玩具有尖锐的边口 可以拆卸成细小可以吞咽的玩具。 窗户没有插销和栏杆
4
② 家用物品管理不善
打火机、火柴、热水瓶、剪刀等没有保 管好,让孩子能够取到等。或热水瓶、饮 水机放置在孩子能接触的地方等。
③ 除此之外,以下情况以易发生意外伤害
5、烫伤 原因:婴幼儿直接接触热源性物品,但
更多的是由于成人操作失误所致。 预防方法: (1)冬天使用热水袋给婴幼儿被褥保
暖前,需要检查热水袋是否出现老化破损 的迹象
(2)冲入热水不宜太满,以防溢出。
16
(3)在热水袋外一定要加外隔离罩。外隔 离罩可用毛巾等,把热水袋包裹起来。
(4)检查热水袋以后,放置在被子的后部, 或提前放置在被子中,待婴幼儿入睡前取 出。
29
23
2、铅中毒对婴幼儿的危害 平时骨铅与血铅处于动态平衡,但遇发
热或传染病有酸中毒倾向时,可使骨骼内 不活动的铅变为活动的铅,就有可能使
血铅浓度升高甚至变为急性中毒状态。
24
3、铅中毒的预防方法 (1)勤剪指甲。 甲缝是最容易藏匿铅尘的部倍。 (2)勤洗手。饭前要洗手 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95%附在手上铅 (3)玩具、文具、家具定期擦洗以去
医院及其相关信息,主要有电话号码、地 址、交通路线等,特别的情况下,需要迅 速拨打“110”“120”等电话。
7
2、建立家庭急救电话联系卡
根据家庭所在地区的医疗、救护情况, 建立家庭急救电话联系卡。
需要的信息有: ①婴幼儿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②发生意外情况下的联系方式和急救方 法。
③如果已知婴幼儿有特殊的疾病或其他 状况,需要知道从何处可以寻求及时的帮
3
(2)环境因素 ①居室内安全因素: 地面光滑 家具边角尖锐 电源插座位置太低 玩具有尖锐的边口 可以拆卸成细小可以吞咽的玩具。 窗户没有插销和栏杆
4
② 家用物品管理不善
打火机、火柴、热水瓶、剪刀等没有保 管好,让孩子能够取到等。或热水瓶、饮 水机放置在孩子能接触的地方等。
③ 除此之外,以下情况以易发生意外伤害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课件

• 急救八步骤:
1观察现场:是否存在继发的危险因素,是何 原因 2观察评估三要素:对生命体征心跳、呼吸、 面色的评估 3看管其他儿童:不能慌张、沉着冷静 4检查评估五要素:对伤口的评估及其他表现 的观察 5实施儿童急症救助: 6通知儿童家长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
• 窒息:多为异物吸入所致 1、去除病因: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 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 难,可引起窒息死亡。应立即用力拍 打后背,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左右 支气管内,缓解呼吸困难,以便争取 时间,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2、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吃饭或游戏时,如 有异物卡入气管,应将儿童倒立,头
烫伤
• 脱离热源、冷水冲淋或浸泡 • 涂烫伤药膏 • 出现水泡不能挑破
• 严重烫伤时皮肤和衣服粘连,可用剪 刀剪去衣物 • 强酸强碱灼伤,先用清洁冷开水冲洗 ,再送医院 • 伤口要用清洁纱布覆盖后再送医院
意外事故的预防
• 加强教育,提高儿童的自身保护能 力。 • 对儿童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 • 生活设施要经常检修,注意摆放合 理性。 • 去除危险因素,不玩危险物品。
进食和食物
• 保证食物卫生和安全 • 培养儿童进餐时细嚼慢咽,不说笑 • 不要给儿童吃整粒的瓜子、花生、 果冻、带刺和核等的食品
睡眠
• 睡前检查儿童口腔,不含食物睡觉
• 睡眠时定时巡视,及时发现儿童身 体不适或在被窝里玩弄发夹等 • 及时纠正儿童蒙被睡觉 • 上下铺的要注意上铺儿童的安全
盥洗间和厕所
• 厕所地面保持干燥,有水时及时拖干
• 消毒液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上 锁,专人管理 • 分组如厕,避免拥挤 • 取暖设施要有防护栏 • 全日制儿童洗澡或用水是注意水温, 先放冷水在放热水
预防烧烫伤
1观察现场:是否存在继发的危险因素,是何 原因 2观察评估三要素:对生命体征心跳、呼吸、 面色的评估 3看管其他儿童:不能慌张、沉着冷静 4检查评估五要素:对伤口的评估及其他表现 的观察 5实施儿童急症救助: 6通知儿童家长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
• 窒息:多为异物吸入所致 1、去除病因: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 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 难,可引起窒息死亡。应立即用力拍 打后背,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左右 支气管内,缓解呼吸困难,以便争取 时间,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2、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吃饭或游戏时,如 有异物卡入气管,应将儿童倒立,头
烫伤
• 脱离热源、冷水冲淋或浸泡 • 涂烫伤药膏 • 出现水泡不能挑破
• 严重烫伤时皮肤和衣服粘连,可用剪 刀剪去衣物 • 强酸强碱灼伤,先用清洁冷开水冲洗 ,再送医院 • 伤口要用清洁纱布覆盖后再送医院
意外事故的预防
• 加强教育,提高儿童的自身保护能 力。 • 对儿童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 • 生活设施要经常检修,注意摆放合 理性。 • 去除危险因素,不玩危险物品。
进食和食物
• 保证食物卫生和安全 • 培养儿童进餐时细嚼慢咽,不说笑 • 不要给儿童吃整粒的瓜子、花生、 果冻、带刺和核等的食品
睡眠
• 睡前检查儿童口腔,不含食物睡觉
• 睡眠时定时巡视,及时发现儿童身 体不适或在被窝里玩弄发夹等 • 及时纠正儿童蒙被睡觉 • 上下铺的要注意上铺儿童的安全
盥洗间和厕所
• 厕所地面保持干燥,有水时及时拖干
• 消毒液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上 锁,专人管理 • 分组如厕,避免拥挤 • 取暖设施要有防护栏 • 全日制儿童洗澡或用水是注意水温, 先放冷水在放热水
预防烧烫伤
各种意外的紧急处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掌握预防交通事故的基本措施,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持 车距、注意行车安全等。
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以应对交通事故 等意外情况。
食物中毒
总结词: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 问题,掌握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对措
施是必要的。
详细描述
了解食物中毒的起因和常见类型,如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03 意外事故预防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的重 要性,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危 险源辨识等,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设施
防护装置
在危险区域和设备周围设置防护装置, 如安全栏、防护罩等,以降低意外事 故发生的可能性。
火灾
总结词:掌握火灾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是至关重要的,以保护自己和周围人
的安全。
详细描述
了解火灾的起因和常见的火灾类型, 如电气火灾、厨房火灾等。
掌握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如定期检 查电器设备、不乱丢烟蒂等。
熟悉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流程,如拨打 火警电话、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迅 速逃离火场等。
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以 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
02 紧急处理方法
止血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 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注意事项
在止血的同时,应尽快寻求医疗 救助;避免在止血过程中使用过 大的力量,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
注意事项
在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确保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时要确 保吹气量适度,避免过度吹气导致胃 部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
一、幼儿园所的安全管理
❖ 婴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的迅速发 展时期,他们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 知识水平低。 缺乏生活经验 缺乏、建立药品和危险物品的保管制度 3、建立幼儿接送制度,防止走失 4、教师应仔细观察准确预见,发现危险因
素,及时作出果断处理
3
2、建立药品和危险物品的保管制度
保健人员负责检查幼儿用药的准确性 妥善保管幼儿药物 教师应认真给幼儿喂药 危险用品应有专人保管
4
❖ 3、建立幼儿接送制度,防止走失
加强对门卫的严格管理 建立班级的交接班制度 建立并严格执行接送制度
5
4、教师应仔细观察准确预见,发现危险因 素,及时作出果断处理
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防止舌咬伤,上下牙间放毛巾 随时擦去痰涕 针刺或重压人中穴
12
中暑
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 凉毛巾敷头部、扇子扇风 喝一些清凉饮料
13
冻伤 头部摔伤
出血时,用清洁的纱布按压伤口,并 送往医院
未见出血时密切观察24h,
• 受伤后恶心、呕吐 • 意识丧失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 头部剧烈疼痛 •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 有麻痹、抽风、言语障碍等症状
14
15
思考题(见教材P120)
16
17
防止小物品进入体内 室内外都应防跌伤 防烫伤 及时发现睡眠中出现的问题
6
二、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1、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幼儿运动技能不完善 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
7
❖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小外伤
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扎刺的处理 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及切伤 的处理 挤上的处理
8
异物入体
鼻腔异物 眼内异物 外耳道异物 气管异物 咽部异物
9
虫咬伤
10
惊厥
表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 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或不规则, 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 动,持续时间可有1~2min到十几分钟 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11
惊厥的护理:
让病儿仰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裤带。 不可搂紧幼儿,课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
一、幼儿园所的安全管理
❖ 婴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的迅速发 展时期,他们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 知识水平低。 缺乏生活经验 缺乏、建立药品和危险物品的保管制度 3、建立幼儿接送制度,防止走失 4、教师应仔细观察准确预见,发现危险因
素,及时作出果断处理
3
2、建立药品和危险物品的保管制度
保健人员负责检查幼儿用药的准确性 妥善保管幼儿药物 教师应认真给幼儿喂药 危险用品应有专人保管
4
❖ 3、建立幼儿接送制度,防止走失
加强对门卫的严格管理 建立班级的交接班制度 建立并严格执行接送制度
5
4、教师应仔细观察准确预见,发现危险因 素,及时作出果断处理
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防止舌咬伤,上下牙间放毛巾 随时擦去痰涕 针刺或重压人中穴
12
中暑
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 凉毛巾敷头部、扇子扇风 喝一些清凉饮料
13
冻伤 头部摔伤
出血时,用清洁的纱布按压伤口,并 送往医院
未见出血时密切观察24h,
• 受伤后恶心、呕吐 • 意识丧失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 头部剧烈疼痛 •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 有麻痹、抽风、言语障碍等症状
14
15
思考题(见教材P120)
16
17
防止小物品进入体内 室内外都应防跌伤 防烫伤 及时发现睡眠中出现的问题
6
二、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1、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幼儿运动技能不完善 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
7
❖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小外伤
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扎刺的处理 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及切伤 的处理 挤上的处理
8
异物入体
鼻腔异物 眼内异物 外耳道异物 气管异物 咽部异物
9
虫咬伤
10
惊厥
表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 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或不规则, 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 动,持续时间可有1~2min到十几分钟 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11
惊厥的护理:
让病儿仰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裤带。 不可搂紧幼儿,课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