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鸭绿江松江鲈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个 梯度 盐 度 分别 为 :‰ 、5 、 O 、 5 。调 节 5 1‰ 2‰ 2 ‰
盐度 方 法 为 : 亲 鱼 人 池 后 , 天 将 盐 度 上 调 在 每 2 , 渐 调 至 所 需 要 的 盐 度 为 止 。 水 深 为 5 ‰ 逐 0 c 水 温控制在 5 2℃ 。每 隔 l ~ 1 m, ~1 O 5d换 水一 次 , 水 时先在其 他 池 中将 盐 度 和水 温 调 节 至要 换
13 1 培 育池 的 选择 培育 池 为 3 mx 3I 水 . . T I
泥池 , 中用砖 和瓦设 置隐蔽 洞穴 , 池 以利 于亲鱼 隐
c iemu 。松 江鲈 分布 较广 , 我 国渤 海 、 hd r s 是 黄海 、 东海 沿岸及相 邻 淡 水水 域 习见 鱼类 , 以其 肉 味鲜 美和体态 多变 , 被誉 为“ 中国 四大名鱼 ” 之一 , 随着 经济发展 对环境 改 变 的 日益 增 大 , 致该 物 种 在 导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地 点 .
换 水 池 的等同盐度 和温度 , 再进 行换水 , 体换 水 具
时间视 水质情 况而定 , 定期测 定水 质状 况 , 保证 水 质 达 到养殖标 准 。
丹东 市水产 技术推 广 总站淡水 名优 品种试验 基 地 , 于丹东市 黑沟 村黑 沟水库 附近 。 位
尾; 二是 1 月份 在鸭绿 江瑗 河流 域捕捞 淡水 中的 1
亲鱼 , 1 8 1捕 捞 2 0尾 进 行 强 化 培 育 , 之 l月 3 0 使
在翌 年 2 —3月份达 到性 成熟 ; 三是在 3月 由海 中 直接 捕捞成熟 的亲 鱼 , 3月 1 0日捕 捞 4 0尾 。 0 亲鱼 年 龄 : 、 鱼 皆为 一 龄 , 重 为 5 ~ 雌 雄 体 O
鲈鱼人工繁殖产卵池条件

鲈鱼人工繁殖产卵池条件
加州鲈可以在池塘中自然产卵,也可通过注射催产剂达到同步产卵。
生殖季节,当水温达到18℃以上,就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挑选成熟的亲鱼按1:1雌雄配对,注射催产剂后再放入产卵池。
人工繁殖的产卵池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就应根据生产规模准备好,池子在使用前应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方可放鱼。
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大小由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均可,以沙质底、斜坡边的土池为好,水深70~80厘米,池埂坡比1:2或1:3,这样即使亲鱼易于挖巢,又不易被风浪冲塌。
一般2~3平方米放1组亲鱼。
在鱼池四周或浅水区及池底每隔1米左右放一石子堆、砖头堆(直径30~40厘米、高约5~10厘米)或放旧网片等,以备亲鱼产卵前筑巢附着。
一般加州鲈对不同材料制作的人工鱼巢的适应性程度为:粗河沙=黑色小石子片>柳树须根>绿色聚乙烯网片>麻袋片。
如要密集产卵,可在产卵池一边设置产卵舍。
产卵舍约1米长宽,一间一间并排,三面用水泥板或木板连接。
鱼巢放在底部,以利鱼孵附着。
产卵舍的第四面侧向着池中心。
- 1 -。
松江鲈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松江鲈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摘要以山东半岛沿海松江鲈鱼为研究对象,在对松江鲈鱼繁殖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人工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包括亲鱼培育,激素催产与自然受精,采卵、授精与孵化,松江鲈鱼仔稚鱼培育及管理等方面内容,以突破其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为松江鲈鱼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松江鲈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1 亲鱼培育由于松江鲈鱼为小型底栖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经常栖息在有微流水、水较深且有隐蔽物的场所。
尤其喜欢在石砾或贝壳成堆的地方筑巢,而其产的卵为黏性卵,也需要一定附着基,故要在亲鱼培育池内为其创造人工巢穴。
试验中同时放置了几种附着基:瓦片、水泥石凳、牡蛎壳堆及网片。
亲鱼暂养环境的水温以自然温度为主,低温天气用加热板加热,保证水温在4 ℃以上,盐度为33~34,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保证光照强度5 mg/L,每日换水量为50%,以保证水质清新。
对于催产或自然发育到Ⅴ期的亲鱼,也可以进行人工授精。
采用干法授精:先在烧杯中盛放100 mL海水,然后挤入2~3尾雄鱼的精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所挤精液中精子的活力。
确认精子活力良好后,选取完全成熟的雌鱼挤出鱼卵于牡蛎壳的内面,并尽量平摊,放入一塑料盆内,再尽快将挤入精液的海水滴入鱼卵之上,混合均匀后将鱼卵放置1~2 min,加入海水待15 min后受精卵凝固变硬,经过3~5次洗卵,放入孵化网箱中孵化。
4 松江鲈鱼仔稚鱼培育及管理4.1 饵料投喂4.1.1 开口饵料。
松江鲈鱼初孵仔鱼全长1.6 mm左右,通体透明,胆囊清晰可见。
携带一个较大的卵黄囊,在出膜3~4 d内,靠吸收卵黄囊内的营养物质存活。
出膜4~5 d,便开口摄食,此时应投喂适当的开口饵料。
因其口裂较大,故开口饵料的选择就较为容易,此次试验所投喂的开口饵料为轮虫。
在仔鱼还处于内源性营养阶段,准备好足量的开口饵料以避免开口后饵料短缺。
专门设置1个饵料池来培育轮虫,每天在投喂后,注入一定的小球藻以保证轮虫繁殖。
松江鲈人工繁殖和育苗的初步研究

松江鲈人工繁殖和育苗的初步研究摘要:对秦皇岛沿海捕获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①经过14 d饲养,9尾松江鲈亲鱼(5♂/4♀)中,4尾雄鱼腹部可挤出精液,4尾雌鱼全部产卵,2尾在白天,2尾在夜间,且其中1尾分两次产卵。
2尾雌鱼产卵于牡蛎壳中,另2尾则产卵于水族箱底壁上;②从雌鱼性腺解剖结果来看,其性腺成熟度均达到Ⅲ期以上,成熟系数在24.5%~34.0%之间;绝对繁殖力为1 274~5 439粒/尾,且与体重正相关;相对繁殖力为98~122粒/g;③松江鲈产粘性块状卵,橘黄色或淡黄色,卵径为1.45~1.60 mm。
在人工充氧并保持水体流动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4~27 d相继出膜,孵化率达到74%;④松江鲈幼鱼的最佳淡化速度为0.005 g/(mL·d)。
关键词: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人工繁殖;人工育苗;胚胎发育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松江鲈亲鱼(体长7.0~14.2 cm,体重13.0~82.0 g)由秦皇岛市海港区沿海渔民捕获。
1.2 育苗设备和孵化用水育苗箱为0.60 m×0.45 m×0.40 m的水族箱,采用功率45 W、风压0.03 MPa 的空气压缩泵进行连续充气。
亲鱼养殖和胚胎孵化为阴暗环境,无直射光源,光照强度约200 lx;仔稚鱼培育光源为60 W日光灯,时控开关。
孵化用水为渤海海水,先经过沉淀除去大颗粒杂质和泥沙,然后经砂滤池过滤后备用,使用时以5×10-6 mg/L EDTA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幼苗淡化开始时逐渐更换为曝气恒温后的自来水。
1.3 松江鲈亲鱼的暂养对亲鱼进行雌雄鉴别[2],检查其性腺发育成熟度,成熟雌鱼的腹部向两侧膨大,轻轻挤压有卵子流出;轻挤压成熟雄鱼的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在亲鱼繁殖期间,随机剖检了4尾雌鱼的性腺,计数怀卵量,并对性腺进行称重,计算成熟系数和相对繁殖力。
松江鲈鱼养殖技术之二松江鲈鱼人工催产技术

5 产 卵介质 观察发现亲本发情 、产卵时对鱼巢 .
是有所选择的, 由亲本产卯介质附着情况 ( ) 表4 可见: 5 的选择率说明瓦片 宜作松江鲈鱼产 卵介质,5 .% % 54 的选择率说明三角帆蚌蚌壳可作为松江鲈鱼产卵介质 ,
但 3 .% 9 6 的产 卵 附着 率 似 乎 说 明池 底 也 不 是松 江 鲈 鱼 的
池号 3
山表3 可见:人工催情 的一龄亲本2、3 的 池 和9 均催产率为8 .% 09 ,平均产卵率为8.% 37 ,而未人工催情 的…龄亲本7 池的产卵率为5% 0 ,说明人工催情对松江鲈 鱼亲本的发情 、产卵效果叫显 ,松江鲈鱼苗种生产过程
中进 行 人工 催 产 足必 要 的 。
℃ 。
1 催产率 自2 6 . 月2 日到3 1 月2 日共2 天的产卵期 4
内共产 卵l 9 , 各池 产 卵情 况 见表 3 5窝 。
表 3 松 江鲈 鱼产 卵情 况 8 9 2 7 一 小 计 总产 卵窝 数 5 9 9 1 9 6 2 1 0 19 5 催, 前, 卵窝 数 3 l 7 2 3 产 后 产 卵窝 数 l i 5 6 8 l 2 3 9 15 1 产 卵 率 () % 7 3 . 9 . 7 . 5 87 1O 5O 75 0O 催 产率 () % 8 3 8 . 7 . 48 33 57 22
3 护卵 松江鲈鱼雄性亲本有护卵现象 ,但护 卵 .
彻 底 。如有 饵 料虾 靠 近 卵块 ,雄 鱼 会将 虾 咬死 ,丢弃
一
产后松江鲈鱼产卵窝数与时间关系 ( ) 图1显示9 ~18 x 6 0 d
时达到产卵 高峰、然后迅速下降的情况 ,大致推定松江
松江鲈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松江鲈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松江鲈鱼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流域常见的鱼类,具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鲈鱼养殖方面,松江地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传统方法,下面将介绍松江鲈鱼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摘要鲈鱼养殖作为一种经济收益丰富且投入少的养殖方式,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
而松江鲈鱼作为较为知名和独特的品种,其养殖方法和特点也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通过对松江鲈鱼养殖的详细了解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松江地区的养殖方法,并提供了养殖注意事项,旨在为养殖者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二、正文1. 水质要求松江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喜欢生长在水温在18-30摄氏度、酸碱度为6-9的淡水湖泊或河流中。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确保水质清洁、透明度较高,同时密切监测并控制水温和酸碱度的正常范围。
2. 繁育期选择一般而言,6-8月份是松江鲈鱼的繁殖期,此时是最佳的养殖时机。
在养殖前需选择高质量的母鱼和公鱼,进行科学配对,并确保孵化箱内的水质和水温适宜。
待孵化期结束后,仔鱼可准备转移到培育箱,继续进行喂养和管理。
3. 合理饲料松江鲈鱼的合理饲料配比对于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常用的饲料主要包括动物饲料和植物饲料。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有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减少浮游生物和水质浑浊的可能。
4. 病害防治饲养过程中,鱼类常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困扰,如鱼霉病、细菌性败血症等。
因此,养殖者在选择种苗时应选择健康的种鱼,定期检查鱼类是否出现异常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5. 环境管理松江鲈鱼喜欢生长在水草茂盛、水体丰富的环境中。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可以进行饲养区域的适度监测,必要时增加氧气供应,清理鱼池中的杂物和废弃物,保持水体的新鲜和清洁。
6. 销售与价值鲈鱼的养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和科学管理。
而松江鲈鱼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品种,其销售渠道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可以选择批发给酒店、餐厅及超市等,或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展销售。
松江鲈鱼胚胎及仔稚鱼形态观察

松江鲈鱼胚胎及仔稚鱼形态观察摘要对松江鲈鱼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至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
结果表明,松江鲈鱼受精卵为不规则圆球形,颜色各异,有淡黄、黄、橘红3种颜色;在水温6~11 ℃、盐度33~34的条件下,经过30 d发育而破膜。
初孵仔鱼全长6.6 mm,通体透明,5日龄后开始摄食,再经过35 d的发育,达到幼鱼期。
关键词松江鲈鱼;受精卵;胚胎发育;仔稚鱼发育;形态观察摘要对松江鲈鱼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至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
结果表明,松江鲈鱼受精卵为不规则圆球形,颜色各异,有淡黄、黄、橘红3种颜色;在水温6~11 ℃、盐度33~34的条件下,经过30 d发育而破膜。
初孵仔鱼全长6.6 mm,通体透明,5日龄后开始摄食,再经过35 d的发育,达到幼鱼期。
关键词松江鲈鱼;受精卵;胚胎发育;仔稚鱼发育;形态观察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隶属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鱼属(Trachidermus),为小型、底层、肉食、降海溯河洄游性鱼类。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江南第一鱼”之美称,且位居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1]。
由于其在鱼类分类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自然资源的急剧衰退,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其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针对该鱼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对其胚胎发育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观察[2-4],但对仔稚鱼形态特征却鲜有系统研究报道。
笔者于2011年在进行松江鲈鱼人工繁殖和育苗过程中,详细观察了其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以期为该资源增殖保护与苗种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在山东省文登市泰裕水产良种繁育公司进行,观察用松江鲈鱼卵采自2011年3月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的卵块,固定标号选取9个样品,放置于孵化箱中,进行连续观察。
鸭绿江松江鲈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鸭 绿 江松 江 鲈
1 . 培 育 池 的 选 择 :培 育 池 为 3 3 .1 3 mx m水 泥 池 . 中用 砖 和 瓦 设 置 隐 蔽 洞 穴 . 利 于 亲 池 以 鱼 隐 蔽 。每 平 方米 设 立 2 3 隐蔽 洞 穴 。 —个 132培 育 密 度 : 平方 米 放 养 l 左 右 。 .. 每 O尾 133投 喂 :培 育期 间 主要 投 喂活 体 小 虾 . ..
轮廓 . 雄鱼 挤压腹 部有精 液流出 , 生殖季节 鳃 盖膜 的上面左右 各印染 着两条鲜艳 夺 目的桔 红色条纹 20 0 9年 3月 1日至 3月 1 O日在不同盐 度 培育池 中选 出成熟 亲鱼进 行催 产 ,共催 产 4 批 .2 0组 , 雄 比例 为 1l 15 雌 :。 催 情 药 物 采 用 多 巴胺 D一 2受 体 特 异 性 拮 抗 物( 0 加排卵素 2号(RH 1) D M) L 一2 混合使用 。其 剂 量 同 常规 鱼 相近 ,雄 鱼 剂 量 为 雌 鱼 5 %, 0 采 用胸腔一次注射。 1 . 卵 :将 催 产后 的 亲 鱼 放 人 与 培 育 池 5产 相 同盐 度 和 水 温 的 产 卵 池 中 ,进 行 自然 产 卵 , 在产卵池中用贝壳或直径 1mm、 1c 0 长 5 m的塑 料管 布置产 卵巢 . 度为每平 方米一个 , 鱼 密 亲 密 度 为 每 对 拥 有 一 个 产 卵 巢 。 经 过 2 3天 , - 于
一
。
始终保持水中有足够 的饵料 。 13 .. 质 管 理 : 育池 设 定 4个 不 同梯 度 4水 培 盐度进行培育 . 以观 察 不 同盐 度 对 亲 鱼 培 育 效 果. 4个 梯 度 盐 度 分 别 为 :‰ 、5 ̄ 2 % 、 5 1 ̄ / 0 o w、 2%。调 节 盐 度 方 法 为 . 亲 鱼 入 池 后 , 天 将 5 . 在 每 盐 度 上 调 2 . 渐 调 至 所 需 要 的盐 度 为 止 。 %。逐 水 深 为 5e 水 温控 制 在 5 1 ̄。每 隔 1- 5天 0 m, — 2C 01 换 水 一 次 , 水 时 先 在 其 它池 中 将 盐 度 和 水 温 换 调 节 至 要 换 水 池 的 等 同盐 度 和温 度 , 进 行 换 再 水 . 体 换 水 时 间 视 水 质 情 况 而 定 , 期 测 定 具 定 水 质状 况 。 证 水 质 达 到 养 殖标 准 。 保 1 . 工 催 产 当亲 鱼 已经 成 熟 ,培 育 池 水 4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鲈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摘要以山东半岛沿海松江鲈鱼为研究对象,在对松江鲈鱼繁殖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人工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包括亲鱼培育,激素催产与自然受精,采卵、授精与孵化,松江鲈鱼仔稚鱼培育及管理等方面内容,以突破其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为松江鲈鱼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松江鲈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
中图分类号 s6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98-02
1 亲鱼培育
由于松江鲈鱼为小型底栖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经常栖息在有微流水、水较深且有隐蔽物的场所。
尤其喜欢在石砾或贝壳成堆的地方筑巢,而其产的卵为黏性卵,也需要一定附着基,故要在亲鱼培育池内为其创造人工巢穴。
试验中同时放置了几种附着基:瓦片、水泥石凳、牡蛎壳堆及网片。
亲鱼暂养环境的水温以自然温度为主,低温天气用加热板加热,保证水温在4 ℃以上,盐度为33~34,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保证光照强度5 mg/l,每日换水量为50%,以保证水质清新。
对于催产或自然发育到ⅴ期的亲鱼,也可以进行人工授精。
采用干法授精:先在烧杯中盛放100 ml海水,然后挤入2~3尾雄鱼的精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所挤精液中精子的活力。
确认精子活力良好后,选取完全成熟的雌鱼挤出鱼卵于牡蛎壳的内
面,并尽量平摊,放入一塑料盆内,再尽快将挤入精液的海水滴入鱼卵之上,混合均匀后将鱼卵放置1~2 min,加入海水待15 min 后受精卵凝固变硬,经过3~5次洗卵,放入孵化网箱中孵化。
4 松江鲈鱼仔稚鱼培育及管理
4.1 饵料投喂
4.1.1 开口饵料。
松江鲈鱼初孵仔鱼全长1.6 mm左右,通体透明,胆囊清晰可见。
携带一个较大的卵黄囊,在出膜3~4 d内,靠吸收卵黄囊内的营养物质存活。
出膜4~5 d,便开口摄食,此时应投喂适当的开口饵料。
因其口裂较大,故开口饵料的选择就较为容易,此次试验所投喂的开口饵料为轮虫。
在仔鱼还处于内源性营养阶段,准备好足量的开口饵料以避免开口后饵料短缺。
专门设置1个饵料池来培育轮虫,每天在投喂后,注入一定的小球藻以保证轮虫繁殖。
投喂一般在日出之前进行。
4.1.2 桡足类及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
仔鱼出膜后第10天,因其个体增大,再少量投喂轮虫以保证较小个体摄食的同时,主要投放桡足类及卤虫无节幼体,后期停止轮虫的投喂。
卤虫无节幼体在去壳后直接投喂即可。
此次投喂的桡足类无节幼体,从自然水体中捞获。
在投喂前,用清水漂洗,用40目网片滤去杂质及其他生物。
4.1.3 卤虫的投喂。
仔鱼出膜30 d后,主要饵料改为卤虫。
同样因个体大小差异,在饵料改换的前期,补投桡足类或卤虫无节幼体。
卤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饵料生物,所以在投喂卤虫的阶段,仔
稚鱼的生长也达到了一定高峰,摄食量逐渐增加,日平均投喂3次,早、中、晚各投喂1次,以保证松江鲈鱼的生长需要。
4.1.4 鱼糜、蛤蜊的投喂。
幼鱼期投喂的饵料为鱼糜或蛤蜊。
将蛤蜊去壳,洗净切碎后投喂,将鱼去皮剁碎制成鱼糜后投喂。
4.2 培育环境及水质管理
育苗车间有沉淀池、海水砂滤池、泵房、鼓风机、显微镜、解剖镜等配套设施。
另外,有配套的饵料培养车间,包括所需的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和孵化卤虫卵所用的玻璃钢桶等。
初孵仔鱼培养早期,网箱规格为0.3 m×0.3 m×0.4 m,后期则改换为1.1 m×1.1 m×0.4 m的网箱。
幼鱼期,将部分鱼苗倒入水泥池,池中放置有各种附着基供其栖息,主要有水泥石凳、瓦片、波纹板及网片等。
光照5 mg/l。
松江鲈仔稚鱼培育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新水质,若水质不好很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而导致鱼大量死亡。
为了在整个仔稚幼鱼培育过程中保证水质的清新,需每日换水,换水量为30%~50%。
同时定期清底,排除残饵、排泄物等污物。
适时倒池,防止病患的发生。
在投喂鱼糜期间,水面会漂浮大量油脂,影响水质及溶氧,故应在水面设置集污器,清涂水面的污物,避免水面的通透性降低造成气体交换不畅。
4.3 注意事项
松江鲈鱼为小型底栖肉食性鱼类,较为凶猛。
在此次人工繁殖过程中发现,仔鱼在饲养过程中大小会逐渐出现明显差别,大鱼吃小鱼
的现象时有发生。
故在培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时分池,将大小规格不同的鱼挑出分开饲养,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今后的人工繁殖过程中,还需选择更有利于生产的饵料来驯化其摄食。
如在早期投喂桡足类或卤虫无节幼体时,可选择冰冻的生物饵料,经过长期驯化投喂,使其形成摄食死饵的生活习性,这样既可减少大量的人力,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5 小结
(1)饲料是松江鲈鱼饲养的关键,野生松江鲈鱼在自然环境中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虾等。
研究中前期所用饲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后期改换为鱼糜等非活体饵料。
但研究发现,人工培育的个体要远远小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个体。
因此,在今后的人工繁殖培育过程中,还需进行相关的营养研究,研制出适合松江鲈鱼摄食、利于其个体生长、并能使生产利益最大化的颗粒饲料。
(2)养殖方式。
曾有研究者提出,幼鱼期采用松江鲈鱼和抱卵青虾混养的方法,较为理想,因其形成了一个虾料养虾、大虾繁殖小虾、松江鲈摄食小虾的食物链。
由于青虾的不同步繁殖,可以使松江鲈有着连续不断的鲜活饵料[1]。
但该模式的具体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养殖水体。
松江鲈鱼为降海洄游性鱼类,自然环境中,在淡水中育肥,洄游到海水中产卵繁殖[2-3]。
郑春波等[4]的研究表明,
在人工培养的过程中,松江鲈鱼既可淡水养殖,也可海水养殖,既可单养,也可与其他种类混养。
淡水养殖的时候,需要进行逐步淡化,分3~4次驯化最后变为纯淡水。
许多鱼类的仔鱼培育期,都
在绿水环境中培养,所谓绿水即在水中注入单胞藻,在培养鱼苗的同时,投入轮虫,轮虫靠摄食单胞藻繁殖,满足鱼类摄食。
因松江鲈鱼仔鱼口裂较大,对开口饵料的选择也就相对简单,故该研究未采用绿水培育。
6 参考文献
[1] 方卫星,戚卫东.四鳃鲈人工养殖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1997(3):40.
[2] 伍献文.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3] 邵炳绪,唐子英,孙帼英.松江鲈鱼繁殖习性的调查研究[j].
水产学报,1980,4(1):81-86.
[4] 郑春波,王华东,孙文科.松江鲈鱼池塘养殖技术[j].齐鲁渔业,2004,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