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 26 古诗词曲赏析 新人教版1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一)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C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C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3、对本诗的赏析错误的是( B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对)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错)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对)D、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对)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广西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之古诗词赏析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
广西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之古诗词赏析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随着中考的临近,广西中考的各个科目备考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语文作为中考重要科目之一,古诗词赏析作为语文的重点考点之一,更是备考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本文将从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的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广西中考语文考点——古诗词赏析的复习方法和突破之处。
一、准确把握古诗词赏析的考点古诗词赏析是语文考试中一个重点考点,其涉及到古诗词的理解、鉴赏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中,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古诗词赏析的考点,具体包括:1. 古诗词的词句理解:包括古诗词中关键句子的理解、词意的把握以及句子的理解等。
2. 古诗词的鉴赏:包括古诗词的体裁、词牌、韵律等的了解,同时需要掌握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等。
3. 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包括古诗词的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的了解。
二、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备考古诗词赏析时,学习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多读多背:多读多背古诗词,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认识和鉴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记忆古诗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等。
2. 多看范例:多看古诗词的范例,从范例中学习古诗词的体裁、修辞手法以及词牌等方面的知识。
3. 阅读分析:通过阅读古诗词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
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和突破之处在备考古诗词赏析时,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复习策略,突破古诗词赏析的难点。
具体包括:1. 针对课本和考点进行复习:课本和考点包含的内容是历年中考古诗词赏析的重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关注历届中考题型:关注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的题型和难点,找出题目中的错综感情、主题和修辞手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3. 适当使用辅助材料:在备考的过程中,适当使用辅助材料,如小诗、老师给出的材料等,可以更好地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
4. 理解文化背景: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如诗人的生平、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等,有助于深层次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精神内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句子赏析》精讲精练
的景象:萧瑟的秋风吹入汉塞,寒冷的月光
照耀着边塞。渲染了大战即将来临前的阴沉
肃穆的气氛。暗示了战事的紧张。③为下文
写守边将士奋勇杀敌做铺垫。
陇西行① 陈 陶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③丧胡尘。可怜无定河 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②陈陶: 唐朝诗人。③貂锦:将士。 分析第一、二句的作用?
【答案】8.①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秋 天将至未至但秋意渐生的景象。渲染了凄清冷寂 氛围。②借景抒情,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③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④交代季节。
湖①口送友人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 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 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 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 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1、分析首联的作用?
1、①湘江中流,云烟缭绕,暮色将近,岸边 的芦苇一望无际,与辽阔的田野连成一片。渲 染了一种迷蒙辽阔的氛围。②借景抒情,表达 了诗人此刻送别友人内心的忧伤。③为下文抒 发友人的孤独和诗人的依依不舍做铺垫。④交 代时间、地点。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 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①玉 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 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 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 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5、首联有什么作用?(4分)
完整)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完整)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评析]:___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豁达洒脱见长。
该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展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性格。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1)诗中的主要景物有:青山、绿水、两岸、___、___、乡书、归雁。
2)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是:思乡之情3)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是: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相互映照4)诗中所表现的人物是:___5)诗中所表现的意境是:自然与人文相融,形成一种和谐美感6)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对仗、比喻、拟人等7)诗中所表现的语言特点是:简洁自然、清新洒脱一、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考点分析]中考古诗词赏析题考查的是课内教读的诗词,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包括对中心思想、所抒感情、抒情主体形象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包括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理解;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1、了解作家和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以及诗句的原意。
2、根据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入手,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入手,例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等,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表现手法入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词的思想内容。
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二、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卷1.______的诗词气魄雄大、情调悲壮。
该诗描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通过丰富的___表现出博大的胸怀。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2)描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描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人教版中考必考诗歌赏析
课程标准推荐古诗词赏析(32首)一、(19)《观沧海》1、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2.头两句“(观)”字统领全篇。
三四句一个“何”,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
3、解词:临:登临何:多么4.中间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5.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每章都有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6.哪些诗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的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7.“东临碣石”的目的是(以观沧海)二、(20)《饮酒》1、作者是(晋)代的(陶渊明)2.诗中的物我两忘、超然神韵的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指作者的隐居或田园,“真意”指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5、诗人归隐之后,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6、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相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
人教版中考必背古诗文赏析
• 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1/6/7
21
22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 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
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
2021/6/7
22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 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 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 赏析: •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和啄
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 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 喜悦之情。 •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 赏析: ①“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②“断肠人在天涯”
2021/6/7
4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 "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 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 心与同情、思念。
•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
2021/6/7
5
6《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9
10春望 杜甫
•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 情。
• 赏析: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021/6/7
10
11 使至塞上 王维
• 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赞美,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
• 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八年级上册语文26课诗词前三首知识点
《饮酒(其五)》知识点一、文学常识《饮酒》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他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二、理解性默写1、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最能表现诗人物我两忘的超然,高尚情致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三、理解题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内心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宁静心情。
2.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篱笆、菊、山、鸟、落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见”,是无意所见,十分传神地变现了诗人在采菊时漫不经心地偶然抬头看见山的情态,体现作者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与全诗顺其自然的情调和谐一致。
如果改为“望”字,不仅使“悠然”的情态全无,而且破坏了全诗的意境。
4.赏析“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由,闲适和恬淡。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真意”分别指的是什么?“此”指作者隐居田园。
“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人生真谛6.诗中表现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心远”“悠然”7.“飞鸟相与还”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悠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心情,8.主旨: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厌倦官场腐败、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全程突破
诗歌鉴赏全程突破[指导内容]一首诗歌,应如何鉴赏?鉴赏出哪些东西来?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读·悟·联·结”四步鉴赏法,比较奏效。
一、读“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
对诗歌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
如何读?可事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让学生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
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诗歌,比较着读。
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利于诗歌的鉴赏,都可采用。
如慢读、快读、不快不慢地读、抑扬顿挫地读、闭着眼睛读、瞪着眼睛读、摇头晃脑地读等等。
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
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
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
“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它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悟“悟”是在“读”所感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过程。
通过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意绪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重要。
那么,“悟”什么?悟诗歌意象,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
1.悟意象在悟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悟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而为有的放矢。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26 诗词五首【考点精讲版】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jiàn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sāo
shènɡ zān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诵读指导】 全诗深沉蕴藉,感 情真挚,朗读时应 用沉郁、伤感的语 气。本诗的朗读节 奏可划分为“二三” 式,如“国破/山河 在,城春/草木深”。
指此时此地
指自然之趣
的景和情。
和人生真谛。
直接抒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明恬适的田园生活的乐 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化用《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 大辩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
赏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
析 点明全诗主旨。
结构梳理
①景物类:溪水、山石、松林、柳、明月、菊花、竹、稻香、蛙 声、桑榆、桃李等。②动物类:鸡、犬、眠蚕、白鹭、黄鹂、燕 子、牛羊、蝉、布谷鸟、莺等。③人物类:隐士、山中人、松下 客、野老、牧童、渔翁、浣女、农夫、林叟、邻人、樵夫等。
①寄情山水,热爱自然,赞美山河。②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 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③表达向往自由、厌倦官 场的超脱之情。④厌恶世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⑤对 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政治理想
对仕途的厌倦 园生活
春望
杜甫
背景链接
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玄宗 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 六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将家小安置 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 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至德二载(757)三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古诗词赏析一、《行路难》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隆重的宴会场面,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描写了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形象地解说了“行路之难”。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句式,表现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的复杂心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角度对其作简要赏析。
3、请说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中动词的表达效果.4、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呈现的画面。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6、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7、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8、诗中采用"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限填四字)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中考系列语文 古诗词曲赏析(教师版) 新人教版
中考系列语文古诗词曲赏析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小儿垂钓胡令能篷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卧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①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②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1)试赏析“侧卧莓苔草映身”中“映”字的作用。
答:(2)试简要赏析本诗的三、四两句刻画的小儿形象。
答:答案:(1)示例:青苔上绿草能映衬着小儿的身影,突出表明了青苔绿草的绿。
(2)示例:路人向他打问,小儿只是“遥招手”。
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遥招手”这一细节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题古木苍藤图蓝仁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1)阅读诗的第一、二两句,说说诗人描写了古木怎样的特点。
答:(2)试简要赏析“惭愧藤萝争附托”中“争”字的表达作用。
答:答案:(1)坚贞不屈,独立不依。
(2)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以攀附为荣的状态,表现了作者的揶揄、讽刺之情。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二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答:(2)本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人用“”一句来表达自己坚守节操的志向。
(2)有人说,本诗蕴涵诗人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那么本诗中的哪个字是诗人的自比?答:(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1)独怜幽草涧边生(2)“舟”。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词五首教学设想本文选取了五首词,在学习时,应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来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词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目标1、2策略方法反复朗读,教师点拨。
打破文章原有顺序,将题材接近的放在一起讲。
课前预习熟读这五首诗歌,解决字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晖( ) 嶂( ) 勒()羌()擎()舴艋( )( )麾()三、朗读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四、学习《望江南》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
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2)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初中语文八上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1)
26 诗词五首
赏析诗句 【教材典例】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妙处。(3分) 【得分步骤】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1分)②写出 了诗人感伤时事,看到花儿都好像在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都好像是惊心 的场景;(1分)③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1分) 【技法点睛】①找出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②翻译诗句,明确画面内容;③ 感悟诗句情感或人生哲理等。 【答题模板】本句诗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委婉含蓄)地描绘了……画 面(场景),表达(揭示)了……情感(哲理)。 【对点演练】见本课T5、T7、T10。
【甲】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9.两首诗都是怀古诗,【甲】诗中铜雀台为 曹操 所建,【乙】诗涉及的历 史人物是 项羽 。(2分)
20.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甲】诗借史事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乙】诗表达了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 不屈不挠的意志。
【乙】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青年杜甫在【乙】诗中借“望” 雄伟壮丽 (填一个四字词语)的泰山, 流露出誓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白头”的杜甫在【甲】诗中借“望”国破城 荒的悲凉景象,表达了 忧伤国事、思念家人和悲己 的复杂感情。(2分)
(4)《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地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 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5)《渔家傲》中表达希望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 。 风 休住 , 蓬舟吹取三山去 !
第26课《诗词五首》知识点梳理++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知识点梳理《饮酒》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内心超凡脱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山间的云气甚佳,鸟儿结伴从远处飞返。
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0.课文主旨:融情入景,通过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A.炼字:“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教参问题探究)B.作用:设置悬念,引发人们对诗人深处喧嚣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的思考。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A修辞:运用设问,一问一答中表明只要心情闲适、志向高洁,即使身居闹市也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B炼字:“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境界。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写作手法:这两句是本诗的诗眼,以景物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物我两忘的境界。
B炼字:“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见”字,写诗人在东篱采菊,不经意间抬头,南山之景映入眼帘,表现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闲远散淡的氛围吻合。
“望”字更具有目的性,像是有意为之,会破坏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A写作手法:动静结合。
两句诗一静一动,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峰,鸟入山林的景象。
借此表达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突破26 古诗词曲赏析1.(2017·预测)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关雎》作为一首爱情诗,它写思慕、追求、向往,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又巧妙地写出了男子陷于难以自拔境地的低沉哀吟。
全诗感情率真、淳朴、健康,是一篇优秀的民歌作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从《关雎》全诗的结构和内在脉络上看,可分为三章: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次章写自己寤寐不忘;三章则写愿望实现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
2.(2017·预测)下面对《蒹葭》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蒹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
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求之不得的焦灼。
B.《蒹葭》诗分三章,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情调。
C.《蒹葭》中“兴”的特点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
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充分表达了诗人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3.下列对《观沧海》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抱负。
4.(2014·益阳)下列对《饮酒》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5.(2017·预测)下列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木兰诗》记述了木兰从军的经历,热情赞扬了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的精神品质。
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采用互文手法,言约而意丰,既写出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惨烈悲壮,又烘托出木兰参军的艰辛。
C.“策勋十二转”中的“十二”不是确数,为赏赐中的最高勋级,说明木兰在战场上立了极大的战功,侧面体现出木兰的英勇无畏。
D.全诗以“不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繁简安排极具匠心,在诗中着重刻画木兰从军的战斗场景,突显国家危难的紧张气氛。
6.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暗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7.(2017·预测)下列对《登幽州台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抒发了作者知己难遇,生不逢时之感。
B.第三句写作者登楼远眺,只见茫茫宇宙,空间辽阔,与第一句、第二句相连,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苍茫广阔的图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好了铺垫。
C.最后一句直抒胸臆,“独”与绵长的时间、辽阔的空间相对比,烘托出了苍凉悲壮的气氛,抒发了作者的孤独悲伤之情。
D.全诗句式长短参差,前两句音节舒缓,传达了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音节急促,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神态。
8.(2017·预测)下列对《次北固山下》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解析】“次”是“停泊的意思”。
9.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这首诗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10.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李白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谪,十分同情和关切,于是写下这首怀念友人的诗。
B.首句写景,点明暮春的时令,借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啼声悲切的子规,寓飘零悲伤之感,可以说是融情于景。
C.“过五溪”,可见友人旅途之艰辛,贬谪之僻远,暗含对朋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
D.三、四句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愁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11.选出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整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反映了诗人情感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
B.“冰塞川”“雪满山”是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愤。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D.全诗主要抒发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悲凉愁闷情怀。
12.(2017·预测)下列对《黄鹤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是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解析】D项错在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13.下列对《望岳》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岱宗即东岳泰山。
B. 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
“曾”通“层”。
C. 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
D. 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解析】诗人还没有登上泰山。
14.(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15.(2017·预测)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D )A.“风怒号”从视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听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
“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
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的历史事件是唐朝的藩镇割据。
《石壕吏》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
C.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这首诗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
与“诗圣”的风格格格不入。
D.本诗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这种炽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16.选出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 D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用梨花满树的神奇想象,描绘奇异的雪景,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B.诗中用“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送友人归去时的依依不舍和思乡之情。
D.全诗虽然内容错综变化,但以“送别”为线索写景抒情,显得不枝不蔓,章法严谨。
【解析】本诗以“雪”为线索。
17.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A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