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
典当企业新旧会计制度之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典当企业会计核算之比较根据财政部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典当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账、核算,实施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的新的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典当企业经营,提高典当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典当企业财务管理,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典当企业的经营管理之所以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是由于相对于之前实施的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具有显著的特点。
这些特点对于传统行业来讲可能不十分显著,但是对于典当企业来讲,作用和效果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统一了典当企业的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格式、项目,详细规定了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
在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之前,各地典当企业会计核算科目不统一,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不一致,导致报送的会计信息内容不一致,或冲突或不足。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之后,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会计报表设置项目及反映内容得到统一,不但有利于会计信息报送,有利于监管部门的数据统计,更重要的是,对于典当企业自身来讲,由于会计信息满足了可比性原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典当企业的横向比较,对于典当企业准确的自身定位,企业间相互沟通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明确收入、成本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和基础,是企业确认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的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典当企业出于缴纳税金方面的考虑,常常在实际收到时确认各项收入,即对于预收的综合费,确认在出当的第一个会计期间,对于一次性还本付息的业务,又在实际收到综合费和利息收入时即典当的最后一个会计期间确认收入,收到多少确认多少,收不到就不确认收入。
这种做法由于按照实际收入缴纳相关税金,固然可以避免多交税金,但是由于不符合企业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不便于衡量企业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同时也不利于典当企业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
典当企业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典当企业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一、会计科目根据财政部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日财会[2009]11号关于印发《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的通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规定,并参照大连全国典当行业会计制度和信息报送培训班教材编制而成。
所编制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除1409绝当物品科目(为典当企业新设置的科目)、1303贷款第五部分,是参照大连培训班讲义编制外,其他所有科目的编制,全部采用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科目表的排列顺序,首先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列报项目的顺序进行排列,在报表列报项目内,再按具体科目进行排列,其涉及典当企业会计核算科目汇总如下表所示:具体科目编号及会计科目名称如下表:二、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类1001 库存现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商务部关于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企业会计
【发文字号】商建函[2009]28号
【发布部门】商务部
【发布日期】2009.07.31
【实施日期】2009.07.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商务部关于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建函【2009】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各典当企业:2009年7月20日,财政部印发了《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财会[2009]11号,以下简称《规定》,附后)。
《规定》根据2006年公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会计准则),规范和细化了典当行业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提高典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行业信息真实完整,便利行业主管部门有效监管,规范典当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研究,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典当全行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条件较好的企业可从2009年9月1日起执行。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新会计准则是典当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的基石,是更加科学地规范典当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的制度。
《规定》的出台保证了典当信息的可比性和典当会计核算的统一性,提高了典当会计规范的操作性,《规定》将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典当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监管部门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情况,有利于科学评估典当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将贯彻、实施、督促和检查。
典当行转换新准则讲解

1、设置“贷款”科目或分别设置“质押贷 、设置“贷款”科目或分别设置“ 款”和“抵押贷款”科目。 抵押贷款” 2、删除原科目“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 、删除原科目“ 准备” 增设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 准备” 增设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本科 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 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 公允价值。 3、增设科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增设科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16、删除原科目“其他应付款—预收综合费”余 16、删除原科目“其他应付款—预收综合费” 额转入“预收账款” 额转入“预收账款”(报表列入其他负债) 17、删除原科目“递延税款” 17、删除原科目“递延税款” 18、删除原科目“公益金”余额转入“盈余公积” 18、删除原科目“公益金”余额转入“盈余公积” 19、增设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9、增设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删除原科目“管理费用”,原科目“营业费 20、删除原科目“管理费用”,原科目“ 用”余额转入“业务及管理费” 余额转入“业务及管理费”
12、增设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 12、增设科目“ 得税负债” 得税负债” 13、原科目“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合 13、原科目“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 并转至“应付职工薪酬” 并转至“应付职工薪酬” 14、删除原科目“其他应交款”余额转入 14、删除原科目“其他应交款” “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 15、删除原科目“预提费用”余额转入 15、删除原科目“预提费用” “应付利息”或“其他负债”(报表列入 应付利息” 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
典当企业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推荐下载

1303 1304 1503 1501 1502 1511 1512 1601 1602 1603 1701 1702 1703 1811 1121 1131 1221 1231
2001 2101 3101 2111 2202 2211 2221 2231 2501 2801 2901 2201 2203 2232 2241 4001 4002 4201 4101 4102 4103
6601 销售费用
6701
资产减值损失(所有损失)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6301 营业外收入
6711 营业外支出
6801 所得税费用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典当企业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2009 年 10 月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 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 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 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 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 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会计科目 28 16 7 51 16 67
典当企业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作者:————————————————————————————————日期:典当业务: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一、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资产类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应收综合费绝当物品绝当物品减值准备负债类应付绝当溢价预收综合费损益类综合费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成本抵押贷款一、本科目核算典当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发放的抵押贷款。
二、抵押贷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收当房地产并发放抵押贷款时,按贷款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货币资金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按预收的综合费用金额,贷记“预收综合费”科目。
(二)收回抵押贷款时,按收回贷款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按计提的抵押贷款损失准备,借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抵押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按抵押贷款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三、典当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抵押贷款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对于不能收回的抵押贷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经批准后确认为减值损失,冲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经批准将抵押贷款确认为呆账时,按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借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抵押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呆账损失,如以后又收回的,按收回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抵押贷款损失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当户和当物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典当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发放的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一、本科目核算典当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发放的质押贷款。
二、质押贷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收当动产或财产权利并发放质押贷款时,按贷款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货币资金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按预收的综合费用金额,贷记“预收综合费”科目。
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会计报表格式
----------------------------------------------------------------------------
编号会计报表名称编报期
----------------------------------------------------------------------------
资产负债表
会典01表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资产行
次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行
次年初数期末数
资产:负债:
现金短期借款
银行存款应付绝当溢价
抵押贷款应付利息
质押贷款应付股利
应收票据应付工资
应收账款应交税金及附加
应收综合费预收综合费
应收利息其他应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项预计负债
绝当物品其他流动负债
三、本科目应按绝当物品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典当企业计提的绝当物品减值准备。
应付绝当溢价
一、本科目核算典当企业销售绝当物品时确认的应付未付的绝当溢价。
二、销售绝当物品并确认绝当物品销售收入时,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应向当户追索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退还当户的金额,贷记本科目,按实现的绝当物品销售收入金额,贷记“绝当物品销售收入”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二)确认综合费收入时,按确认的综合费收入金额,借记本科目、“应收综合费”等科目,贷记“综合费收入”科目。
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

附件: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典当企业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各项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解释(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在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的规定执行,做好新旧衔接,确保平稳过渡。
一、典当业务会计处理及其衔接典当企业自首次执行日起,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有关典当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其衔接要求如下:(一)对于典当企业发放的当金,企业应当设置“贷款”科目或分别设置“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科目,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即对于发放的当金,典当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二)利息和综合费用属于计算实际利率的组成项目,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贷款的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
企业应收或预收的综合费用,通过“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三)对于典当企业取得的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动产等绝当物品,企业应当设置“1409 绝当物品”等科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列示;对于取得的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股权、票据等金融资产类绝当物品,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票据”等科目,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绝当物品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类绝当物品的处置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类绝当物品的处置通过“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应当退还当户或向当户追索的款项通过“其他应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
典当企业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各项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解释(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在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应当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的规定执行,做好新旧衔接,确保平稳过渡。
一、典当业务会计处理及其衔接
典当企业自首次执行日起,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
会计处理,有关典当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其衔接要求如下:
(一)对于典当企业发放的当金,企业应当设置“贷款”科目或
分别设置“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科目,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即对于发放的当金,典当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二)利息和综合费用属于计算实际利率的组成项目,应当在
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贷款的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
企业应收或预收的综合费用,通过“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三)对于典当企业取得的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动
产等绝当物品,企业应当设置“1409绝当物品”等科目,按照《企业
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列示;对于取得的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
股权、票据等金融资产类绝当物品,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票据”等科目,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绝当物品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
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类绝当物品的处置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类绝当物品的处
置通过“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应当退还当户或向当户追
索的款项通过“其他应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四)对于典当企业从事的鉴定评估及咨询等服务,应当设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科目,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有关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进行会计处理。
(五)典当企业应当设置备查簿,登记当物的有关信息。
二、财务报表列报的要求及其衔接
典当企业自首次执行日起,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
财务报表的列报(财务报表格式参见附件),有关报表项目及其金额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好新旧转换和衔接工作。
附注的编制应当遵循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并补充披露以下内容:
(一)贷款和垫款按担保物类别分布情况
项目期末账面余额年初账面余额动产质押贷款
财产权利质押贷款
房地产抵押贷款
合计
(二)逾期贷款
期末账面余额年初账面余额
逾期1逾期90逾期360逾合逾期90逾期360逾期合
逾期1
天至天至360天至3期3计天至360天至33年以计项目天至90
90天天(含年(含3年以天(含年(含3上
天(含
(含90360天)年)上360天)年)
90天)
天)
动产质押
贷款
财产权利
质押贷款
房地产抵
押贷款
合计
(三)绝当金额(指绝当涉及的贷款以及应收未收的利息和综合费用)
项目本期发生额上期发生额动产质押贷款绝当金额
财产权利质押贷款绝当
金额
房地产抵押贷款绝当金
额
合计
附:
资产负债表
会典01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资产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资产:负债:
货币资金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应收利息应付职工薪酬
存货应交税费
发放贷款和垫款应付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借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递延所得税负债
固定资产其他负债
无形资产负债合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其他资产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总计
利润表
会典02表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利息净收入
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他业务收入
二、营业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业务及管理费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成本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六、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七、其他综合收益
八、综合收益总额
现金流量表
会典03表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买卖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额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收取利息、综合费、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
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会典04表编制单位:年度单位:元
本年金额上年金额
项目实收
资本
(或股
本)
资本
公积
减:库
存股
盈余
公积
未
分配
利润
所有
者权
益合
计
实收
资本
(或股
本)
资本
公积
减:库
存股
盈余
公积
未
分配
利润
所有
者权
益合
计
一、上年年末余额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额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
(一)净利润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1)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2)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1)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2)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3)计入被套期项目初始确认金额中的金额
3.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4.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8-
5.其他
上述(一)和(二)小计
(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所有者投入资本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3.其他
(四)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3.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4.其他
(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4.一般风险准备弥补亏损
5.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