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源地四氯化碳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动态分析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以介绍和应用国外
研究成果为主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但大部分集中 在事前风险评价。 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也只对规 划和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出了规定,尚未 涉及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内容。
健康风险评价基础理论
健康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估算污染物进入人体 的数量、评估剂量与负面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
规章
国 家 石油和 有 毒 有害 物 质污 染应 急 计 划
导则
超 级 基金 风 险 评价导 则
人体健 康评 估手 册 环境评 估手 册
超 级 基金 暴 露 评价手 册
欧盟 1994年成立欧盟污染场地公共论坛; 1996年完成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协商行动指南,指 南拟解决7大问题。
荷兰 1987年颁布《土壤保护法》; 80年代设立了“国家公众健康与环境保护研究院” 和“土壤保护技术委员会”。
➢人体污染物摄取方式和机制 ➢剂量-反应关系 ➢毒性评估 ➢风险表征
人体污染物摄取方式和机制
人体摄取污染物质的途径主要包括三条: 口、呼吸和皮肤接触。
通常采用不同类型剂量来表示污染物质进入人体 各个阶段的数量
无论通过
何种途径,
污染物质
大气
只有最终 进入到人
呼吸途径
体血液中
才会对人 体健康产
污 染
生影响。
源
因此,原
土壤 水
人
皮肤接触
体 器
官
则上估计
人体污染
食入途径
物摄取量 应以内部
食物链
剂量或吸
收剂量为
依据
污染物暴露途径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数 据收 集和分析
收 集 和 分析 相 关 场 地 数据 识 别 潜 在污 染 物
化工类环境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熔点-45.21℃,沸点 131.50℃,相对密度 1.1064(20℃),1.096(30℃),
★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 ★
第 1 页 共 16 页
折射率 1.52748(15℃),1.52460(20℃),闪点 24℃。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在空气 中爆炸极限:下限 1.8%(100℃),上限 9.6(150℃),常温常压下不受空气、潮气及光的影响,长时间沸腾 则脱氢。氯化苯蒸气经过经热管子脱氢或氯化氢,生成二苯基化合物。 本品毒性与其他氯化烃一样,对肝脏有损害。空气中允许浓度不超过 0.05mg/m3。 侵入途径:吸人、食人、经皮吸收。 危险性类别:第 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⑤正己烷 理化性质:无色挥发性液体,具有微弱的特殊气味。溶点-95.34℃,沸点 68.74℃,相对密度 0.65937(20 ℃),折射率 1.37486,临界温度 234.8℃,临界压力 2.90Mpa。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 仿和酮等有机溶剂。比热 0.297(22℃),蒸发热 335.97J/g(沸点),闪点 22.5℃(开杯),21.7℃(闭杯), 燃点 247℃。 本品毒性:小鼠致死浓度(LD)约 4000mg/kg。 侵入途径:吸人、食人、经皮吸收。 危险性类别:第 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⑥冰醋酸 理化性质:无色澄清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在低温时,无水醋酸凝固成冰状,俗称冰醋酸。常温时为液 体,无色透明。熔点 16.7℃,沸点 118℃,相对密度 1.053(16.67℃,液体),1.226(16.60℃,固体),1.049(25 ℃),折射率 1.37182(20℃),闪点 57.3℃,着火点 485℃,临界压力 5.6Mpa,临界温度 321.6℃。能与水、 醇、甘油、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凝固时体积膨大而使容器破裂。蒸气压 1.5kPa(20℃), 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 5.4%(下限)。 本品毒性:小鼠经口 LD50 为 5000mg/kg。 侵入途径:吸人、食人、经皮吸收。 危酸性类别:第 8.1 类酸性腐蚀品。 ⑦硫酸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分子式 H2SO4,相对分子质量 98.08。露置空气中迅速吸水。能与水 和乙醇相混溶,同时放出大量热。Bp290℃;相对密度 1.84。 本品毒性:该品具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万一接触到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请医生诊治。稀 释时不可将水倒入酸中,以防爆溅而灼伤人,应将浓硫酸徐缓注入水中。应密封于干燥处保存。 侵入途径:吸人、食入。 危酸性类别:第 8.1 类酸性腐蚀品。 ⑧氢氧化钾 理化性质:本品 KOH 白色豆瓣状颗粒。分子式 KOH,相对分子质量 56.11,在空气中极易吸湿而潮解,吸 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Mp 约 360℃。 本品毒性:该品具有强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大量使用时应戴适当的手套、防护镜或面罩。万一接触 到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请医生诊治。使用时如有事故发生或不适之感,应请医生诊治。应密 封于干燥处保存。 侵入选径:吸入、食人。 危险性类别:第 8.2 类碱性腐蚀品。 ⑨氢氧化钠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晶体。分子式 NaOH,分子量 40.0l。相对密度 2.13,熔点 318℃。从空气中迅速吸收 水分的同时,电迅速吸收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乙醇和甘油。溶解时产生大量的热。这些溶液与酸混合时 也能产生大量热。 侵入途径: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 主(次)危险性类别:第 1. 2 类碱性腐蚀品。 ⑩亚硝酸钠 理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分于式 NaN02,相对分子质量 69.01。易潮解。熔点
定性风险评估法中化学物质的健康危害分级
定性风险评估法中化学物质的健康危害分级摘要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针对无类比的项目会使用到风险评估法中的定性评估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因素进行健康危害分级,但同一个化学物质根据其职业接触限值进行健康危害分级的结果与根据其危险度进行健康危害分级的结果不同,本人通过对50种制定了职业接触限值的化学物质,分别采用了职业接触限值和危险度对同一个化学因素进行健康危害分级,并对健康危害分级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字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定性风险评估职业接触限值危险度健康危害分级随着现在工业的发展,新兴行业日益增多,对于新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很难找到类比项目,因此,针对无法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项目通常会用到风险评估法对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因素进行分析。
风险评估法是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的一种评价方法[1]。
根据《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全面、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定性或定量地测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从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过程,包括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
我们在工作中,尤其是化工项目,因其产生的化学因素较多且不易找到类比项目,常常采用定性风险评估法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定性评估是综合考虑化学有害因素的物理特性和使用量,分别对固态化学品和液态化学品进行接触分级,均分为4级[2]。
在采用定性风险评估法对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化学因素进行健康危害分级、接触分级,从而对其进行风险水平分级,根据各化学物质的风险水平,选择适宜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对策。
环境工程学
健康风险评价 是定量描述污 染对人体健 康产生危害 的重要方法 , 目前国 内主要 应用于地表水或污 水回用的评价.文中 针对地 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考虑 中国人 饮 水 习惯 及 有机 污 染物 的 自然 衰减 作
X agi gR vr[ ,中] 孙树青( i j ie 刊 n a n / 长沙 理工大学河海工程学院 ,长沙 4 0 7 ) 10 6 , 胡 国华 ,王 勇泽 ,李诚, / 安全与环 境学 报 . 2 o ,62. 1~ 1 一 0 6 () 2 5 一
立 .图 1 2 参 O 关键词 :污染 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理 论;方法;评价体系 ;叠加风险 ;多暴 露途 径同种污染物 累计健康 风险
0 456 61 1 1 6 0 ・2 1 0
民.评价结果显示 ,厂 区人群 同时遭 受
皮肤接触污染土壤和 呼吸污染空气带来 的非致癌危害 .4 种污染物的多途径 同 种污染物 累计 非致 癌危害指数分别为 甲 苯 ,28 ×1 _; 乙苯 ,4 4 0 . 2 O。 . ×1 ~; 间 9 对 二 甲苯 ,1 1 O :异 丙苯 ,1 5 . ×1 2 . × O 1 .两 途径多污染物 非致 癌总危害指 O 数 分 别 为 42 ×1 和 77 × 1~, 非 . 6 0 . 6 O 致癌综合危害指数为 77 ×1~;厂区 . 6 O 下 游 居 民饮 用 遭 受 污 染 的染人体健康风 险评 价初探
=
P i r t d f h a t ・ a e ik a ・ r ma y su y o e l ・ s d r ・ h b s s
污 染 物 非 致 癌 总 危 害 指 数 为 1 5× . 5 1一. O 各危 害指数均 小于 1 非致癌健康 , 风险较小 .图 1 4参 1 表 9 关键词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暴露 途径 ;非致癌危 害指数 :常州市 0 1 11 64 58 6 0・ 0 环境工程 学 1 3
四氯化碳毒性效应护理PPT课件
04
严重中毒:昏迷、呼吸衰竭、心律失
常等,甚至死亡
诊断与治疗
诊断:根据症 状和接触史, 进行诊断
护理:密切观 察病情,及时 采取措施
治疗:使用解 毒剂,如乙酰 胺,进行治疗
预防:避免接 触四氯化碳, 加强个人防护
01
02
03
04
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01
02
03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口罩、 手套等
01
定期评估护理团队 的协作效果
02
制定明确的协作目 标和计划
03
定期进行团队培训 和交流
04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 制和反馈渠道
05
持续改进护理流程 和操作规范
06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 检查和评估
谢谢
弱等
05
观察患者尿 量、尿色和 尿比重,如 出现尿量减 少、尿色异
常等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四氯化碳毒性效应的相关 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病情。
护理生活
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 练,提高生活质量和自
理能力
预防并发症:预防和治 疗四氯化碳毒性效应引
起的并发症
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01
监测体温: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预防发热
03
监测血压: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预防低血压或高血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血氧 饱和度变化,预防缺氧
02
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付丽;刘本华;何志宇【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6【摘要】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某市W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4种致癌污染物产生的健康风险为8.56×10-7~5.07 ×10-4,集中开采段致癌风险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 ×10-5;集中开采段周边个别点位致癌风险值远远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优先控制致癌污染物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和苯;9种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指数为0.40 ~ 18.87,集中开采段及其周边均存在超过风险控制标准的点位,非致癌风险主要来自硝酸盐、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总页数】5页(P39-42,99)【作者】付丽;刘本华;何志宇【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45;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0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2;X322.1【相关文献】1.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J], 陈洁;钱会;吴昊2.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 [J], 张松3.无锡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J], 盛翼;张虎军;王洁尘;庄严4.玉溪市红塔区飞井海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J], 鲁冬梅;张翠萍;王玉芬;刘宪斌;李淑英;温继良;朱春蓉;周元清5.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J], 蒋焕;吕湘芳;胡云翔;冷冰冰;赵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滹沱河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年计 算 … , 下 水 开 采 强 度 为 2 . 3×18 a・ 地 58 0m/ 此 , 区的 地 下 水 支 撑 着 区 域 工 业 和农 业 发 展 , 本 然
染。
k 开采 程度 达 1 2 6 % , 下 水 已严 重 超采 。 因 分 析 , 析其 主要 来 源 , 价 污 染 物质 通 过 饮 水 、 m, 2 .1 地 分 评 呼
1 引言
滹沱 河平原 位 于 华 北 地 区 中 部 、 行 山 山 前倾 太
属 于暖温 带大 陆性季 风气 候 , 平均 降水 量 5 1 m, 年 3m
含水 层 中 , 按成 因和 开 发利 用 特 征 分 为 浅 层 和 深 层
点中的 C 、gC u H 、 d和 A 等重 金属 浓度 进行 调查 , s 采
2 样 品采 集 与 测 试
调查 组对 研究 区 内 7个工 厂 的 7口 自备井进 行
了调查 、 取样 和测试 分 析 , 采集 了钢 厂 、 焦化 厂 、 化工
下 水有机 污染 健 康 风 险是 对 居 民用 水 安 全 的 评 价 ,
健 康风 险 评 价 又 包 括 生 态 风 险 评 价 和 人 体 健 康 评 厂 、 肥厂 、 纺 厂 、 药厂 。 化 棉 制 价 。 国外 健康 风 险评 价 的发展 已经 历经 了 3个 阶 采样 过程 全部按 非 曝气采 集含 水层 水 样 。现场
吸、 皮肤 接触 三种 暴 露 途 径进 入 人 体 带来 的健 康 风
而 , 类 活动 , 别工 业生 产 已经对 地下 水 造成 了污 险 , 人 特 为研究 区内地下 水 的使 用 和管理 提供科 学依 据 。 为探 索和研 究 地 下 水 污 染 状 况 , 国地 质 调 查 中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测定改良法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测定改良法刘迎春;陈杰;罗霞;伍建;黄亚婷【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和改进了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饮用水直接取样,加适量氯化钠溶解混匀于顶空瓶,于炉温60℃平衡15 min,充分有效挥发出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组分进入顶空瓶空气层,经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 32 mm,0. 25 μm)分离,柱温为50 ℃,柱流速为1. 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190 ℃,分流比为3∶1,电子捕获检测器(ECD,230 ℃)检测.结果: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浓度在0. 1~1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r>0. 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 001~0. 012 μ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 5% ~106. 2% ,日内RSD为3. 0% ~5. 1% (n=7).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同时测定.%Objective:To improve a capillary column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form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 in drinking water. Methods:Added sodium chloride in the driect sampling in headspace bottle,dis-solve and mix,and separated with a HP-5 capillary column (30 m×0. 32 mm,0. 25 μm),the oven temperature was 50 ℃,the column flow rate was 1. 0 mL/min,the injection inlet temperature was 190 ℃,the split ratio was 3∶ 1,and detected by ECD detector (230℃). Results:The linear ranges of chloroform and carbon tetrachlorid e were 0. 1~10 μg/L,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more than 0. 999.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he method were 0. 001 2~0. 012 μg/L.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6. 5% ~106. 2% .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ithin day were 3. 0% ~5. 1% (n=7),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quick,sensitive and accurate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form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 in drink-ing water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3)003【总页数】3页(P461-463)【关键词】生活饮用水;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作者】刘迎春;陈杰;罗霞;伍建;黄亚婷【作者单位】德阳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 618000;德阳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 618000;德阳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 618000;德阳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 618000;德阳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6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23.1水是人的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质量关乎百姓身心健康,国家对合格的水质有严格的卫生指标,对水中各种指标进行监测检验至关重要。
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月下第20卷第30期·实验研究·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杨海霞(灌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江苏 连云港 222500)【摘要】目的:探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方法:选取的研究时段范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灌南县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进行检测,总结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经气相色谱法检测,饮用水中三氯甲烷≤0.0459 mg/L,四氯化碳≤0.0001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3,相对标准偏差在1.50%~2.5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50%~103.20%之间。
结论:气相色谱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对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检测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气相色谱法;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0-069-03近些年来,自然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医药卫生、化工厂等废水排放是引起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使得水中卤代烷烃水平明显升高[1-2]。
除此之外,利用含氯消毒剂对生活应用水进行消毒的时候,也会产生卤代烷烃。
在卤代烷烃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作为比较常见的有毒物质,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
现今,采用恒温水浴箱检测饮用水的方法十分普遍,但操作复杂、取样量大、重现性差,应用局限性比较大。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气相色谱法在饮用水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
基于此,本文现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灌南县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时段范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灌南县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进行检测。
QHSE风险评价报告
同样的设计(技术)或相当熟
0.8
评价点数与故障或事故等级
评价点数CE
故障、事故等级
内 容
>7
I致命的
人员伤亡,系统任务不能完成
4<CE≤7
II重大的
大部分任务完不成
2<CE≤4
III小的
部分任务完不成
CE≤
IV轻微的
无影响
5.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汇总表
序号
活动
过程
危险因素
危害事件
触发原因
影响及评价
1.0
1.0
2.0
IV
操作规程
制冷量不足
等熵效率低、操作不当、泄漏
1.0
1.0
1.0
1.0
1.0
1.0
IV
操作规程
飞车
操作不当
1.0
2.0
0.7
1.0
0.8
1.12
IV
操作规程
5
分子筛吸附器
长周期运行温度变化气流
露点、乙炔、二氧化碳、总碳超标
分子筛失效、操作不当
1.0
2.0
1.0
1.0
1.0
2.0
IV
施工作业 工艺系统
否 是
是
否
评价和分析程序图
第四章装置定量分析与计算
由于空分装置属于公用工程系统,不适于用火灾爆
炸指数法进行计算分析,此过程省略。
第五章装置定性分析
根据空分装置的实际情况,发动全体员工收集整理装置自投运以来发生的典型事故及重大未遂事故,同时查找资料,收集发生在同行业的典型事故,作为评价的重点依据。
F2—对系统、子系统、单元造成的影响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知识汇编(完整版)
求的规定。
不符合的性质
严重不符合
— 体系出现系统性失效。 — 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 — 造成重大风险,或潜在严重有害的职业健康安 全、环保后果。
严重
— 绩效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 一般不符合项没有按期纠正。 — 目标未实现,且没有通过评审采取必要的 措施。
不符合的性质
一般不合格
检查表
检查表的作用
检查表的内容 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检查表的作用
策划有效的审核思路
--明确审核要点和方法
--确保审核的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确保审核的系统和完整
保持审核的节奏和连续性 确保审核的一致性
检查表的内容
去哪里
找谁查
审核部门、地点
被审核人
查什么
怎么查
检查内容、要点
审核步骤和方法
审核记录、审核员、审核时间
编制的准备
了解审核的范围 确定审核的重点(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
险)
确定审核的策略 文件收集和查阅
检查表的编写
按部门审核:
职责 管理方案 危险源 环境因素 风险 环境影响 目标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响应
监测
改进
按要素审核:
要素要求 相关部门 工作内容 实施结果
不符合项的确定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以审核准则为依据。
3.分析所有不符合的原因,找出体系缺陷。
4.审核组内相互沟通,统一意见。
5.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事实。
不符合的几种情况
文件未达到 标准的要求; 体系实施不符合文件的规定; ;
体系运行结果未达到计划的目标
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作者:李玲周金龙邵龙美尚彦军来源:《新疆地质》2021年第02期摘要:为掌握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样并检测了地下水中37项有机物,运用美国联邦环保署推荐的U.S.EPA模型对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只有苯并[a]芘一种有机物被检出,含量0.037 8~0.869 1 μg/L,检出率和超标率均为13.3%。
该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程度总体较低,仅局部区域存在地下水苯并[a]芘污染问题。
健康风险评估显示,饮用地下水暴露途径下苯并[a]芘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致癌风险值为3.77E-6~8.66E-5,超出了风险可接受水平。
地下水中苯并[a]芘含量控制在3.76E~5 μg/L以下可确保绿洲区地下水的饮用安全。
关键词:和田河流域;绿洲区;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地下水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等不合理的处置,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进入地下水体的污染物除无机物外,更多的是有机物。
有机污染物多属人工合成,含量甚微,不易被生物降解,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突、致癌等特点[1]。
因此,地下水有机污染更显复杂和隐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最严重[2]。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北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地下水污染研究重点已从无机污染物转向有机污染物[3]。
我国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如石建省等对华北平原地下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淋溶迁移性及污染风险等进行了研究[4];詹志薇以典型地区为例,查明珠三角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对环境的影响[5];张帅分析了豫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并对污染较严重区域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6]。
受环境条件和工作基础等方面制约,新疆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工作一直未启动。
三员合一培训测试卷
三员合一培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1、建立和实施OHSMS的根本目的是:a.使组织能够控制安全风险,并持续改进其绩效;b.使组织的所有风险彻底消灭,做到绝对安全;c.制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依照执行;d.将所有与安全有关的过程形成文件。
( )2、危险源辩识的含义是: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c.确定危险源的特性;d. a+c( )3、危险源辩识没有包含的内容有: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c.工作场所的设施;d.供应商在其自身工作场所的活动。
( )4、根据GB/T28001-2001员工应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沟通活动有: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b.批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代表;d. a+c( )5、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作为最终手段的是:a.消除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b.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c.使用个人防护用品;d.利用技术进步改善过程控制措施。
( )6、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目的是:a.辨识和评价组织的危险源;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c.便于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d.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 )7、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不包括:a.适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b.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c.有关组织的职业健康法规;d.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和要求。
( )8、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c.对相关方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d.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的培训。
( )9、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a.材料替代;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HS内审员试卷及答案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卷姓名:单位:总得分:一.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打“T”,错误的打“F”,每题1分,共计10分)1、危险源辨识只需考虑作业场所内组织内部的设施和人员。
()2、组织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严格执行,不得更改。
()3、所有己识别的危险源都需要制定运行控制程序来实现风险控制。
()4、持续改进和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包括的内容。
()5、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应是最高管理层中的一员。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在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少。
()7、针对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和不符合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实施后应进行风险评价。
()8、最高管理者对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负最终责任。
()9、审核必须由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
()10、组织按照GB/T28001-2001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免除有关国家主管部门的监督。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包含()。
A、持续改进的承诺:B、全体员工的义务;C、相关方的安全与健康;D、组织的环境影响。
2、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目的是()。
A、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求;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C、便于组织实施纠正措施;D、辨识和评价组织的危险源。
3、一个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是()。
A、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B、污染环境的风险;C、一种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疾病的根源或状态;D、所有以上情况。
4、审核员用来与所收集的关于主题事项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是()。
A、审核证据;B、审核发现;C、审核结论;D、审核准则。
5、某工厂对在用空压机进行抢修时,这项活动是属于()。
A、常规活动;B、非常规活动;C、正常活动;D、异常活动。
6、依据GB/T28001-2001标准,员工参与和了解的协商活动包括()。
岩溶含水层四氯化碳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井的风 险指数最高 , 中致癌指数 为 1 9 1。 非致癌指数为 34 , 其 . x0 , 7 . 均超 过规定标 准 , 4 并且饮水带来 的风 险远 大于皮肤接触带来 的 风险 , 占总风 险的 9 . 约 9 %。但饮用 开水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风 险 , 6 建议当地 居民不饮用生水。
关键词 : 岩溶含水层 ;四氯化碳 ;健康 风险评价 ;致癌指数
中 图分 类 号 : 804 文 献 标 识 码 : X 2. A 文章 编 号 :6 2 2 4 (0 7 5 10 — 5 17 — 0 32 0 ) — 7 2 0 0
He l - a e s s s m e t fCa b n Te r c l rd o Hu a r t u e a t b s d Rik As e s n r o t a h o i et m n i Ka s h o n Aq i r f
XI ANG We , i HAN B o p n , HU Xu ・ i n a —ig Z eqa g
(col f ni n et c n e n pt lnom t sC iaU i ri f nn eh o g, uhu2 10 , hn) Sho o vr m n i c dS aa Ifr a c, hn nv sy ig cn l yX zo 20 8 C ia E o Se a i i e to Mi T o
项 玮 ,韩 宝平 ,朱雪强
(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 江苏 徐州 2 10 ) 2 0 8
摘
要: 四氯化碳是地下水 中常见 的有机污染物 , 主要 通过食入 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 体 , 健康 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 针对某市南 区地下水遭受 四氯化碳污染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 , 不同时期 x 4 一9
自来水中挥发性污染物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
。
6X 1 同样 也 可 以 看 出 , 采样 点9 的 但 是 , 化 处 理 会 产 生 卤 代 烃 等 卤 代 氯 乙烯 没 有 被 检 测 出 来 外 , 余 几 种 有 机 为 1. 0 。 氯 其 较 , 种 致 癌 性 污 染 物 因 为 饮 水 途 径 所 招 各
烃 , 们 都 属 于 致 癌物 质 , 两 年 来 , 它 近 笔者 污 染 物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检 出 , 应 的 含 量 值 最低 , 相 总风 险 值 为 3 0 0 。 过 分析 比 . 1 经 X 对 某 城 市 部 分 城 区 自来 水 中 的 有 机 氯 进 行 是 : 点位 1 ~9, 1 1. 一二 氯 乙 烯 含 量 分 别 为 : 了检 测 , 测 结 果表 明 : 检 国家 相 关 部 门 已 经
4. 35、 35。 4.
值在 l ~l - 间 , 0 06 之 有实 验数 据 可 以看 出 ,
此 次 实 验 的9个 采 样 点位 的 挥 发 性 有 机 污
染物 致 癌 风 险数 值 的 数量 级 都 在 1 -以下 , 06
2 检测结果和分析
0 . 2n 三之 间 , 中 1 1 1 乙烷 、 氯乙 烯这 三 种污 染物 的 ,, 三
圃圆
污及治 染 防
自来水 中 挥 发性 污 染 物 检 测 及 健 康 风 险评 价 的研 究
何 任 强 ( 东省 东莞市 环境保 护监 测站 广 东东 莞 5 30 1 广 2 1) 摘 要: 水质安全是饮 用水安 全的重中之重 , 直接关 系到人体健康 。 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式 , 采 对莱 市饮 用水进行 了分析和评价 。 究结果表明, 研 通过饮水途径所致 健康风险中, 四氯乙烯所引起 的致 癌风险最大( . X1 ) 但远远低于美 国环境保护暑推荐的通过 饮水途径最 大可接受风 12 0 , 险 水 平( x1 -)根 据 美 国环 境 保 护 暑 的 推 荐 值 , 步认 为 目前 该 市 饮 用水 中挥 发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不 会 对 人 体 产 生 明显 的健 康 危 害 。 5 0 5。 初 关键 词 : 饮用水 挥发性有机氯 健康 风险评 价 中 圈分 类 号 : 3 R1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7 -3 9 ( 0 00 () 0 5 -0 1 2 7 1 2 1 ) 9c - 1 0 1 6 饮 用 水 水 质安 全 的关 系 到 保 障 人 体 健 检查 色 谱 的各 种 参 数的 设 定 : 口温 度 进 l0 , 5 ℃ 检测 器温 度2 0 , 温 6 2℃ 柱 0℃, 留 1 保 .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1.引言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1.引言场地指某一地块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生物的总和。
污染场地是指因人类活动使土壤或包气带所含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背景值或标准规定浓度,并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场地。
污染场地种类繁多,按照污染物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及放射性污染。
污染场地概念的界定对于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基于人体健康的场地风险评价是指在场地开发之前,对存在于场地中污染物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风险进行评价,以保证人体健康为目的确定污染物的修复目标。
健康风险评价理念在场地管理中的引入,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环境标准治理模式仅针对污染物的共性,而使得治理目标要求过高导致治理费用高昂、治理周期漫长等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基于环境标准的评价和治理模式,健康风险评价模式有其广泛的优越性。
工业企业遗留的污染场地可对后续用地的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危害到居民的健康,因此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并没有在受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中实现有效管理,缺乏在现场的预防和控制污染,难以抵御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各方面的风险,以及管理和预防实现目标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
正是存在这方面的原因,我国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尚未充分建立而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取得的只是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效果,管理工作进展比较迟缓。
另外,我国在污染场地基础情况数据收集、基础评估方法缺乏、治理方法比较落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基础性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够更是导致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研究毫无起色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2.健康风险评价的发展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健康风险评估中多采用国外方法。
在污染场地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20~30年的历史,而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分类机制必须立足于国情。
目前,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主要处于五种状态:(1)部分污染场地未经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已用作居住地和商业用地开发利用;(2)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空间规划调整,部分工业企业搬迁后或已经停产的污染场地正面临再开发利用,或未经过风险评估与修复正在开发利用;(3)由于企业倒闭、破产等原因部分企业遗留或搬迁后的污染场地处于污染监管的状态;(4)部分污染场地仍然处于原来的利用方式;(5)只有极少量场地经过简单的风险评估和治理后,开发为居住用地。
某石化企业有机污染土壤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
某石化企业有机污染土壤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翟!勇!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吉林"OK####摘要!本文以东北某石化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厂内土壤在开挖中存在异味为前提!对该场地进行了调查及风险评估"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该场地及周边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分析该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的特征污染物及其污染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特征污染物对所在地周边人群的健康风险"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地区域地下水质量为"类!土壤中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苯&乙苯&二甲苯&萘&苯并$*%蒽&二苯并$*!)%蒽#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场地土壤中苯&乙苯和萘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V#:M #N !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而苯&二甲苯和萘的非致癌危害商均超过了"!非致癌危害不可接受"该场地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不可接受"通过计算!该场地关注污染物苯的土壤风险控制值为#VS"S =.T H.!二甲苯为P$V L =.T H.!乙苯为$V #%=.T H.!萘为PV $L =.T H."关键词!石化企业#有机污染#土壤#风险评估)&3#2!)($!)-&$&’")20$22#22%#&!2!1’N -.-"($&),,-&!$%)&$!#’2-)+."-%$*#!"-,G #%),$+#&!#"*")2#f )*’]+-.!&’6’-2<*-?)+F ()’-*h 9-69-:-.’-33<’-.(+A "B 5C "&’6’-"OK###"()’-*#$4567896$D -5)’E 4*43<"5)3E ’53+F *435<+?)3=’?*63-53<4<’E 3’E’-;3E 5’.*53C *-C <’E H *E E 3E E 3C "5+5*H35)3435<+?)3=’?*63-53<4<’E 3’--+<5)3*E 5()’-**E 5)3=*’-<3E 3*<?)+G13?5"*-C 5)349-.3-5E =366’-5)34<+?3E E +F 5)3E +’63_?*;*5’+-*E 5)34<3=’E 3A J E *584’?*6?*E 3"5)3?)*<*?53<’E 5’?4+6695*-5E ’-5)3E +’6*-C .<+9-CI *53<*-C 5)3’<4+6695’+-C3.<33*<3*-*68‘3C 5)<+9.)5)3’-;3E 5’.*5’+-+F 5)3E ’53"*E I 366*E 5)3E 9<<+9-C’-..3+6+.’?*63-;’<+-=3-5A X -5)’E G*E ’E "5)3)3*65)<’E H +F 5)3?)*<*?53<’E 5’?4+6695*-55+5)3E 9<<+9-C’-.4+496*5’+-’E 3;*69*53CA @)3’-;3E 5’.*5’+-<3E 965E E )+I5)*55)3.<+9-CI *53<\9*6’58’-5)’E E ’53G36+-.E 5+W <*C3"A @)3=*’-?)*<*?53<’E 5’?4+6695*-5E ’-5)3E +’6*<3G3-‘3-3"35)86G3-‘3-3"_863-3"-*4)5)*63-3"G3-‘+!*#*-5)<*?3-3"C’G3-‘+!*")#*-5)<*?3-3Ac 3*65)<’E H *E E 3E E =3-5E )+I 5)*55)3?*<?’-+.3-’?<’E H +F G3-‘3-3"35)86G3-‘3-3*-C -*4)5)*63-3’-5)3E +’6+F 5)’E E ’53G38+-C 5)3)9=*-)3*65)<’E H +F ?*-?3<*??346*G6363;36+F "V #:M #NA @)3-+-Z ?*<?’-+.3-’?)*‘*<CE +F G3-‘3-3"_863-3*-C -*4)5)*63-3G38+-C 5)3<’E H +F -+-Z ?*<?’-+.3-’?)*‘*<C 63;36+F "A 2+5)5)3?*<?’-+.3-’?*-C -+-Z ?*<?’-+.3-’?<’E H +F 5)’EE ’53*<39-*??345*G63A 28?*6?96*5’+-"5)3G3-‘3-3?+-?3-5<*5’+-’-5)3E ’53E )+96C G3?+-5<+663C 63E E 5)*-#V S"S =.T H."5)3_863-363E E 5)*-P$V L =.T H."5)335)86G3-‘3-363E E 5)*-$V #%=.T H."*-C 5)3-*4)5)*63-363E E 5)*-PV $L =.T H.A0:;<=7>5$435<+?)3=’?*63-53<4<’E 3%+<.*-’?4+6695’+-%E +’6%<’E H *E E 3E E =3-5!!!!!!!!收稿日期$K#"L M ""M KN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大部分企业在搬迁)改扩建过程中"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Z L ("尤其是针对已运行数十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建设初期并没有考虑到其生产和运行期间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然而"随着K#"N 年S 月KL 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业用地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于石化企业而言"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大多是具有很高毒性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生产运行装置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这些高毒性有机化合物泄漏)装置爆炸等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土壤污染形式更加严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则更加巨大"危害人体健康"从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我国污染场地的环境调查工作’"#Z "K (&目前"很多学者对污染场地的法律体系)管理制度)调查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OZ "P ("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以东北某石化企业为例"对其进行场地调查"研究了场地的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将其对人类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A@场地概况AB A@典型有机污染场地概况该典型污染场地位于东北某石化企业内"前期正在该地块进行污水提标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把地基以上部分的土壤开挖并对土壤进行转运及处理"期间发现该区域土壤开挖后存在一定的刺激性气味"该区域内部分土壤可能存在一定的污染"开挖及转运处理异味土壤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周围人群带来一定的影响&AB C@场地基础调查该地块占地面积约为"VS 万=K"计划新建K 个辐流式沉淀池)"个多介质滤池)"个接触氧化池)"个臭氧发生间和"个臭氧接触池"此外"还有相应变配电所)排放水池)泵房)换热站等辅助设施"具体布设方式如图"所示&通过前期对本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现场踏勘及周边进行走访调查"主要了解该地块的基本信息)管理状况)周边敏感目标)是否发生过渗漏污染事故及对周边居民或员工的污染影响等内容&调查的主要结果如下$化工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在厂区自有空地上建设"该空地原为天然洼地"土方散发异味的主要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在上世纪L#年代化工污水一处理场运行初期"项目场地为洼坑地势"当时污水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曾将部分生化污泥排入坑内"也曾将部分污水池检修时产生的池底淤泥排入坑内&K#"O 年"已组织将坑内淤泥进行了清理处置"并用粉煤灰进行回填"粉煤灰上部覆盖了#V S =新鲜土"但因周边土壤与淤泥长期接触"本次开槽土方仍带有异味&图"!场地基本设施平面分布示意AB D@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主要分布有第四系中更新统砂砾石孔隙潜水"第三系大安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白垩系明水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本区域地层岩性从地表向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细砂)粉质粘土)粘土和中砂&第四系中更新统砂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层上覆黄土状粉质粘土"顶板埋深"#RKS ="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中粗砂)粉细砂"在本地区范围内基本连续分布"厚度变化较大"一般O R"#="承压水位埋深S R "#=%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底部前第四系含水层高水头越流补给&第三系大安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安达市以西地带"含水层由第三系大安组细砂岩)粉细砂岩组成"单层厚度较薄"区内共有O R$层"累计厚度"RK#="顶板埋深S#R N#="水位埋深"#=左右"水量较小"单井涌水量在"##RS##=O T C %补给来源主要靠上游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及向上部含水层越流补给为其排泄途径&白垩系明水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区内均有分布"含水层由白垩系明水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由白垩系明水组粉砂)粉细砂岩组成"单层厚"RS ="累计厚度S R O#="顶板埋深S#R N#="水位埋深L R"#="单井涌水量O##R "###=OT C "补给来源主要靠上游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总之"区内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承压水和前第四系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前第四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水头一般情况下高于第四系孔隙承压水水头&因此"前第四系含水层中的承压水以越流形式补给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流向受地形控制亦流向东南方向&C@采样与分析新建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点"进行采样和测试分析工作&综合考虑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现场基本情况及厂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并按照导则要求"共设土壤采样孔"%个"地下水采样点O 个"具体分布如下图K 所示&测试指标根据保守性原则"按照场地污染识别调查阶段辨识的潜在污染物类型"对所有土壤和地下水样品进行了除有机农药类以外的全分析"包括如下L#项指标$总锑)总砷)总铍)总镉)总铬)总钴)总铜)总铅)总汞)总镍)总钒)总锌)总氰化物)一溴二氯甲烷)溴仿)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二溴氯甲烷)""KZ 二溴乙烷)"""Z 二氯乙烷)""KZ 二氯乙烷)"""Z 二氯乙烯)""KZ 顺式Z 二氯乙烯)""KZ 反式Z 二氯乙烯)二氯甲烷)""KZ 二氯丙烷)""""""KZ 四氯乙烷)""""K "KZ 四氯乙烷)四氯乙烯)"""""Z 三氯乙烷)""""KZ 三氯乙烷)三氯乙烯)""""KZ 三氯丙烷)""K "OZ 三氯丙烷)氯乙烯)苯胺)苯)氯苯)KZ 氯酚)""KZ 二氯苯)""$Z 二氯苯)K "$Z 二氯酚)K "$Z 二硝基酚)K "$Z 二硝基甲苯)乙苯)硝基苯)五氯酚)苯乙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苯并’*(蒽)苯并’*(芘)苯并’G (荧蒽)苯并’H (荧蒽)艹屈)二苯并’*")(蒽)茚并’""K "OZ ?C (芘)萘)总石油烃)多氯联苯!"K 项#)邻苯二甲酸二!KZ 乙基已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O "OZ 二氯联苯胺)甲基叔丁基醚&图K!场地内土壤)地下水检测点位分布!!通过对O 个地下水样品全分析检测和分析"地下水样品各项指标均未超过W2T @"$L$L ,K#"P *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类标准限值"这可能是由于本区域内存在的粘土隔水层对污染物向地下水中的迁移起到了很好的阻隔作用&通过对"$个表层及浅层取样点"""个较深层取点"K 个深层取样点对比分析样"共计SL 件土壤样品全分析检测"检出项目包括$萘)苯并!*#蒽)艹屈)苯并!G #荧蒽)苯并!H #荧蒽)苯并!*#芘)茚并!""K "OZ ?C #芘)二苯并!*")#蒽)苯)甲苯)氯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KZ 二氯苯)二氯甲烷)多氯联苯!L 项#)总石油烃)铬!六价#)总铍)总钴)总铅)总镍)总钒)总铬)总锌)总锑)总砷)总汞"共计ON 项&以W2ONN##,K#"L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作为评价依据"检出超标的共计N 项"分别为苯)乙苯)二甲苯)萘)苯并!*#蒽)二苯并!*")#蒽&其中土壤中苯浓度最高为$PN =.T H."乙苯为$KO =.T H."萘为"NP#=.T H."分别超标""%""S"K$倍"且已超过W2ONN##,K#"L*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二类用地管控值"必须进行治理&而二甲苯浓度最高为S%S=.T H."苯并!*#蒽为"L=.T H."二苯并!*")#蒽为KV K=.T H."均超过标准"因此将以上N种污染物列为该污染场地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并将其进行风险评估&D@土壤中特征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DB A@危害识别DB AB A!污染源分析风险评估中的污染源是指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污染土壤或地下水"通过污染源分析"确定场地的关注污染物及其存在介质&场地污染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土壤的关注污染物为苯)二甲苯)乙苯)苯并!*#蒽)二苯并!*")#蒽和萘&各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如表"所示&表A@关注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表污染物亨利常数"-!无量纲#土壤有机碳分配系数.+?T!?=O..M"#空气中扩散系J*T!?=K.E M"#水中扩散系数JIT!?=K.E M"#苯KV KP:M#""V$N:n#K LV%S:M#N"V#O:M#%二甲苯KV"K:M#"OV LO:n#K LV$P:M#N%V%#:M"#乙苯OV KK:M#"$V$N:n#K NV LS:M#N LV$N:M"#二苯并!*")#蒽SV PN:M#N"V%":n#N$V$N:M#N SV K":M"#苯并!*#蒽$V%":M#$"V PP:n#S SV#%:M#N SV%$:M"#萘"V#L:M#K"V S$:n#O NV#S:M#N LV OL:M"#DB AB C!暴露点浓度由于表层和深层土壤中污染物暴露途径存在差异"因此本次风险评估将主要对表层土壤!"=以上#和深层土壤!"=以下#进行计算&此外"由于本场地采样点相对较少"且污染物分布呈现规律性"因此将场地作为整体风险进行评估"每种关注污染物分别取表层和下层浓度最大值"作为关注污染物暴露点的浓度&DB C@暴露评估暴露评估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建立污染物从源到人体的各种可能的暴露途径"主要包括暴露情景分析)暴露途径识别)暴露量估算及暴露参数的确定&本场地的未来土地规划利用为工业用地"本次风险评估工作参照c&KSV O,K#"$*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对于非敏感用地的敏感受体为成人&土壤中污染物的暴露途径包括呼吸吸入室外聚集的土壤挥发性气体&暴露途径为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和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见图O所示&DB D@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时所涉及的各特征污染物的毒性数据"包括计算致癌风险的致癌斜率>/!非挥发性有机物# !!图O!场地暴露途径示意和单位致癌系数D k i!挥发性有机物#"计算非致癌危害熵的慢性参考剂量i F Y!非挥发性有机物#和参考浓度i F(!挥发性有机物#"通过查询美国:Q J数据库获得&具体赋值情况见表K&DB E@风险表征风险表征分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计算&致癌风险的计算基于剂量M效应关系"每个暴露途径下的致癌风险时通过相应吸收途径下的暴露量与其致癌斜率因子相乘获得"然后"将各不同吸收途径的致癌风险相加"得到该污染物的个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我国通常以"V#:M N作为可接受致癌风险的上限"如果致癌风险大于"V#:M N"则认为致癌风险是不!!表C@关注污染物毒性参数表污染物>/+T!=.T H.Z C#M"D k i T!=.T=O#M"i F Y+T!=.T H.Z C#i F(T!=..=M O#J2>.’!无量纲#J2>C!无量纲#苯SV S#:M#K PV L#:M#O$V##:M#O OV##:M#K"V##:n##,二甲苯,,KV##:M#""V##:M#""V##:n##,乙苯"V"#:M#K KV S#:M#O"V##:M#""V##:n##"V##:n##,二苯并!*")#蒽PV O#:n##"V K#:n##,,"V##:n##"V O#:M#"苯并!*#蒽PV O#:M#""V"#:M#",,"V##:n##"V O#:M#"萘,OV$#:M#K KV##:M#K OV##:M#O"V##:n##"V O#:M#" !!注$/,0表示缺少相关参数&可接受的&非致癌风险的计算将各暴露途径下的暴露量除以相应吸收途径的参考剂量进行对比"若危害商大于""则认为非致癌危害是不可接受的&本情景下"各暴露途径下各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计算结果如表O所示&其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苯)乙苯和萘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V#:M#N 人体可接受致癌风险的水平上限"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而苯)二甲苯和萘的非致癌危害熵均超过了人体可接受非致癌风险的水平上限"非致癌危害不可接受&此外"苯并!*#蒽)二苯并!*")#蒽的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危害熵均低于人体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上限"对人体健康不存在风险&表D@土壤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值编号污染物!中文#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总风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总风险"苯"V OO:M#S PV O%:M#$PV SO:M#$LV"L:M#"$V SS:n#"$V NO:n#"K二甲苯,,,"V%L:M#"KV"#:n##KV K%:n## O乙苯OV P%:M#N OV S":M#S OV L%:M#S KV"L:M#K KV#K:M#"KV K$:M#"$二苯并!*")#蒽"V NL:M#%PV SP:M"O"V NL:M#%,,, S苯并!*#蒽KV SN:M#L OV"#:M""KV SN:M#L,,, N萘"V$$:M#$"V#L:M#S"V S$:M#$KV#O:n#""V SK:n##KV"L:n#" !!注$/,0表示缺少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值为%V$N:M#$"非致癌危害商为PV#P:n#""即该场地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不可接受"需立即开展修复与治理活动&DB K@土壤风险控制值风险表征的结果表明"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超过"V#:M#N或危害熵值超过"时"应根据场地具体情况计算风险控制值&根据c&KSV O,K#"$*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分别计算各污染物基于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的风险控制值&若某种污染物同时具有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的污染物"选择计算结果的较小者作为场地最终的风险控制值"则利用暴露评估模型反算出该场地关注污染物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如下表$所示&E@结@论通过对某石化企业有机污染土壤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风险评估"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及建议$ "#该场地区域内地下水未污染"但该区域内的土壤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特征污染物为苯)二甲苯)乙苯)苯并!*#蒽)二苯并!*")#蒽和萘%表E@关注污染物风险控制值=.T H.污染物基于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基于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最终风险控制值苯#V S"S LV ON#V S"S二甲苯,P$V L P$V L乙苯$V#%P"#$V#%萘PV$L SO PV$L!!K#该场地土壤中苯)乙苯和萘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V#:M#N"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而苯)二甲苯和萘的非致癌危害商均超过了""非致癌危害不可接受&通过计算"该场地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不可接受%O#该场地关注污染物苯的土壤风险控制值为#V S"S=.T H."二甲苯为P$V L=.T H."乙苯为$V#%=.T H."萘为PV$L=.T H.%$#建议对该场地进行详细调查"以明确修复范围"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场地修复工作&参考文献’"(!许伟"张建荣A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宁夏农林科技"K#"N"SP!$#$SKZ S$A’K(!许石豪"陈晶A典型有机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设计研究’&(A中国资源综合利用"K#"P"OS!""#$"OZ"PA"下转第D?P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期某水源地四氯化碳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动态分析项玮1,韩宝平1,2,李超1(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四氯化碳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文章针对某市南区供水水源地岩溶地下水遭受四氯化碳污染的情况,对供水区人群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四氯化碳从而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价,并分析了该地区多年来健康风险的动态变化。
结果显示从2001~2007年供水区人群风险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四氯化碳污染所带来的健康危害逐渐减弱。
距污染源最近的X-49井是存在风险最大的水井,非致癌指数最高为10.2,致癌指数最高为5.29×10-4,均超过规定标准。
关键词:地下水;四氯化碳;健康风险评价;风险指数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504(2009)02-0175-04Dynamic Analysis of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CarbonTetrachloride in a Groundwater Supple SourceXIANG Wei 1,HAN Bao-ping 1,2,LI Chao 1(1.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China ;2.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Carbon tetrachloride as a common groundwater contaminant imperils the health of human.Risk assessment on human health was estimated ,including risk caused by ingestion from drinking water and by dermal contact.Dynamic change of health risk was also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risk indexes of human health were in downtrend from 2001to 2007,with potential weakening of health hazardousness.Risk at X-49well is maximum with non-carcinogenic index of 10.2and carcinogenic index of 5.29×10-4,both exceeding the acceptable standard.Key words :groundwater ;carbon tetrachlorid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risk index健康风险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 ,HRA )是描述人类暴露于环境危害因素之后,出现不良健康效应的特征[1]。
现今广泛应用的风险评价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危害判定、剂量效应评估、暴露量评估和风险表征。
本文针对受到四氯化碳污染的地下水的健康风险评价,分析了该地区多年来健康风险的动态变化,主要对地下水中四氯化碳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进行了评价。
1研究区概况我国北方某市南郊水源地的地下水受到了四氯化碳的污染,经调查确定污染源为一家农药厂,它位于该水源地补给区的山坡上,在生产农药克百威时用四氯化碳做溶剂。
多年监测资料显示,该厂外排废水中四氯化碳浓度为3.1~2584.3μg/L ,距该厂465m 的编号为X-49的井中地下水四氯化碳浓度最高达3909.2μg/L (国家饮用水质卫生规范要求低于2μg/L (GB5749-2006));废水通过沟渠直接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使得该水源地17.5km 2内的53口水井均受到了四氯化碳的严重污染[2]。
作者利用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的6890型气相色谱仪,按照GB5750285的要求,采用顶空进样法对该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
四氯化碳属于非水相有机物,可以在地下水中长期存在,威胁饮用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该地区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是必要的。
2健康风险评价2.1风险值计算四氯化碳是典型的肝脏毒物,长期接触可引起肝癌,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列为“对人类有致癌可能”一类的化学物。
此外,它对人体健康同时还具有非致癌的危害作用:有报道口服3~5mL 即可中毒,29.5mL收稿日期:2008-01-18;修回2008-03-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373044)作者简介:项玮(198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有机污染及其风险评价,(电子信箱)xiangwei0229@ 。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第32卷第2期2009年2月Vol.32No.2Feb.2009第32卷即可致死;在160~200mg/m 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3]。
因此其产生的风险可分为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两类。
(1)非致癌风险:以参考剂量RfD 值为衡量标准,暴露水平高于RfD 者为可能有危险者;暴露水平等于或低于RfD 者为不大可能有危险者[1]。
通常用风险指数(HI)进行描述:HI =E /RfD (1)式中:E -长期日摄入剂量,mg/(kg ·d );RfD -污染物的参考剂量,mg/(kg ·d )。
(2)致癌风险:通常认为人体在低剂量暴露条件下,暴露剂量率和人体致癌风险之间呈线性关系[1]:Risk =E ×SF (2)式中:SF -污染物的致癌斜率因子,kg ·d/mg 。
2.2暴露量计算本文的计算采用韩冰等提出的计算公式[4],但是也略有修正,在此对于四氯化碳的自然衰减作用并未考虑在内,仅考虑了经处理后四氯化碳的残留比TF [5]。
(1)饮水途径暴露计算E 饮水=ρ×TF ×U ×EF ×ED BW ×AT(3)(2)皮肤接触途径暴露计算E 皮肤接触=I ×A sd ×FE ×EF ×ED BW ×AT(4)I =2×10-3×к×ρ×TF ×6×τ×TE π姨(5)式中:E 饮水、E 皮肤接触-每日单位体重的摄入剂量,mg/(kg ·d );ρ-地下水中四氯化碳浓度(mg/L );TF -沸煮后污染物的残留比率(无量纲);U -日饮水用量(L/d );TH -水力停留时间(d );HF -污染物的半衰期(d );EF -暴露频率(d/a );ED -暴露延时(a );BW -平均体重(kg );I -每次洗澡单位体面积对污染物的吸附量,mg/(cm 2·次);A sd -人体表面积(cm 2);AT -平均暴露时间(d ),对于非致癌物计算取40a ,即14600d ,对于致癌物计算取70a ,即25550d ;FE -洗澡频率(次/d );κ-皮肤吸附参数(cm/h );τ-延滞时间(h );TE -洗澡时间(h )。
(3)总的暴露计算E =E 饮水+E 皮肤接触(6)2.3参数取值本文各个参数部分取自《工业企业土壤环境风险评价基准》推荐值,部分为估计值[6]。
见表1。
从安全的考虑出发,本文评价所有典型井区域的接触人群均为居民。
详细的暴露参数见表2~3。
表1四氯化碳属性参数Table 1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tetrachloride参考剂量(mg/(kg ·d))致癌斜率因子(kg ·d/mg)沸煮后残留比半衰期(d)延滞时间(h)0.00070.130.1 1.5×1040.758842.4研究区四氯化碳的风险值计算通过采用上述的计算方法,本文分别计算了各典型井2001~2007年(不包括2002年,该年缺少连续的测试数据)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指数(本文采用四氯化碳的年浓度均值进行计算),见表4~5。
注:*表示采用ASTM 推荐的保守安全值[7]。
表2人体暴露参数Table 2Exposure parameters of human体重(kg)日饮水量(L)平均时间(d)暴露延时(a)暴露频率(d/a)致癌非致癌55.92*25550*1460040365表3人体皮肤接触参数Table 3Skin contact parameters of human水力停留时间(d)人体表面积(cm 2)皮肤吸附参数(cm/h)洗澡频率(次/d)洗澡时间(h)0.5166000.0010.30.4表4典型井非致癌风险指数Table 4Non-carcinogenic risk index of the wells注:-表示典型井还未取样测试,风险指数无法计算。
开采井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X-56 2.2 2.350.650.240.160.07X-61 3.497.36 2.010.710.370.49X-470.420.380.330.550.330.16X-4910.2 2.667.89 2.83 4.04 1.46X-430.190.10.240.190.220.06X-590.18 1.060.130.160.110.11X-80---0.110.060.04X-570.160.110.070.070.040.04X-640.270.550.320.190.180.11206---0.420.230.12彭大---0.120.010.01铸本---0.040.030.02176第2期2.5讨论分析对于非致癌风险,当风险指数超过1时,认为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对于致癌风险,U.S.EPA的致癌风险评价指南中认为,风险水平处于1.00×10-4~1.00×10-6时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8]。
所以本次评价将非致癌风险指数的可接受限值定为1,致癌风险指数的可接受限值定为1.00×10-5。
分析表4中的数据,对于非致癌风险指数来说,X-49井每年的风险指数都超过可接受的限值,而且最大风险指数达到10.2,远远超出限值标准1,这将会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X-61井2001~2004年风险指数超标,自2005年开始风险指数<1;X-56井2001年和2003年风险指数>1,自2004年起风险指数<1并呈下降的趋势,而其它各典型井的风险指数则均<1,低于风险标准,属于可接受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