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秘诀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图文解释脉象:脉诊歌1、浮脉: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医道捷径》-----脉诊 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 把脉口诀
《医道捷径》------ 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关于“寸。
关。
尺”分配脏腑+十二部简易诊脉法+ 手抄本2013-04-02 20:00:43|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春风《【转载】关于“寸。
关。
尺”分配脏腑+十二部简易诊脉法+ 手抄本《医道捷径》------ 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关于“寸。
关。
尺”分配脏腑,,,,目前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多以下列为准:左寸可候:心与膻中;右寸可候:肺与胸中。
左关可候:肝,胆与膈;右关可候:脾与胃。
左尺可候:肾与小腹;右尺可候:肾与小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
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
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
2.体位: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
3.指法: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
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
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
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
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十二部简易诊脉法人发明的诊脉法以三个手指确定病情是非常科学的,它实际是一种经络信息的诊断法。
古人讲“医生不懂经络,开方动手便错”,一针见血地说明了诊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一脉两脉三脉四,血管变化心知透。
力度小,浅按摩,慢慢找到最佳脉。
脉来时,要细心观,频率快慢需分明。
脉搏弱,气血少,身体虚,要调养。
脉搏强,气血旺,阳气盛,要保养。
沉细脉,气血瘀,循环差,需疏通。
浮大脉,阳气亢,心火旺,要降温。
徐脉急,阴虚火,气血虚,要补养。
脉象变,体质弱,阴阳失调需调理。
脉搏有规律,身体健康需保持。
号脉口诀,记心头,医者艺,患者求。
号脉是中医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等。
号脉时需要注意力度、频率、脉象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观察和感受,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根据号脉的经验和规律,可以总结出一些口诀和顺口溜,便于医生和学习中医的人记忆和理解。
这些口诀和顺口溜涵盖了脉搏的各种变化和可能的病理情况,为中医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例如,口诀中提到的脉搏弱、气血少、身体虚,需要调养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药物等来补充气血。
口诀中还提到的脉搏强、气血旺、阳气盛,需要保养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阳气过旺的问题,需要注意调节饮食、生活习惯等,避免过度养阳。
此外,口诀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脉象变化,如沉细脉、浮大脉、徐脉急等,这些脉象变化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病理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口诀和顺口溜的运用使得中医诊断更加生动有趣,也方便了医生和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
倪海厦号脉方法
倪海厦号脉方法
倪海厦是中医药界的一位知名人士,他在针灸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脉法,即“倪海厦号脉方法”。
这种方法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下面我们分步骤来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首先是脉诊。
脉诊是中医治疗中的基本环节,通过对脉象的观察与分析,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倪海厦号脉方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指法有一定技巧性,需要通过分层、分部、分音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2. 在诊察脉搏时,需要准确把握脉的形态、力度以及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3.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对脉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尤其要注意对症下药。
其次是调理。
根据诊察出的脉象和病情,针对不同的病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多种方式。
同时,倪海厦号脉方法更强调平衡调理,要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和情况,灵活应用中医药以及各种辅助治疗方法,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是预防。
预防是医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以及药疗等多种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在使用倪海厦号脉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病人的预防教育,指导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保健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倪海厦号脉方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以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运用到临床中去,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号脉诀窍〗中医号脉最简单的方法
〖号脉诀窍〗中医号脉最简单的⽅法
【号脉诀窍】中医号脉最简单的⽅法通过下⾯这⼏个⽅⾯:1、有⼒⽆⼒——知道⼈体阳⽓⾜不⾜2、脉体⼤⼩——知道⼈体阴⾎⾜不⾜3、脉位浮沉——知道
阳⽓在表是在⾥。
这是形象法,可以在脑海⾥想象⼀下,在⾃⼰⼿上实践下。
号脉遇见脉浮:知阳⽓在表攻邪(有⼒),或者见阳⽓不⾜(⽆⼒);
号脉遇脉沉:知阳⽓在⾥攻邪(有⼒),或者阳⽓不⾜(⽆⼒)。
号脉左右⼿规律:左⼿是号阴⾎,所以左⼿号的是阴,左⼿对应的是:⼨号⼼;关
号肝;尺号肾阴。
右⼿号阳⽓,右⼿号的是阳⽓,右⼿对应的是:⼨号肺;关号脾;尺号肾阳。
男⽣阳⽓⽐较旺盛,所以右⼿脉盛于左⼿脉;⼥⽣
为阴⾎⽐较旺盛,所以左⼿脉盛于右⼿脉。
这是男⼥不同的常脉。
所以男⼥的脉象不⼀样,需要要分清楚!。
中医号脉口诀50句
中医号脉口诀50句
1. 浮脉轻取可得呀,就像水面上的浮萍,你看那感冒的人不常常就是浮脉嘛!
2. 沉脉得重按才感觉到,哎呀,就像石头沉在水底一样,那些身体虚弱的人好多是沉脉呢!
3. 迟脉跳得慢悠悠的,好比蜗牛在爬呀,像阳虚的人不就容易有迟脉嘛!
4. 数脉跳得可快啦,像小鹿在奔跑一样,发热的时候常常会有数脉哦!
5. 滑脉摸起来圆滑流利,就像珠子在滚动似的,怀孕的妇女好多会有滑脉哟!
6. 涩脉那感觉涩涩的,就像走在崎岖小路上,血少的人有时会出现涩脉呀!
7. 洪脉来势汹汹,像洪水一样,高热的人不就容易出现洪脉嘛!
8. 细脉细细弱弱的,像丝线一样,血虚的人好多都是细脉呢!
9. 弦脉绷得直直的,像琴弦一样,生气的时候不就容易弦脉嘛!
10. 濡脉软软的,就像棉花一样,湿气重的人常见濡脉呀!
我觉得中医号脉口诀真的是中医的一大瑰宝呀,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口诀,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状况呢!。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浮脉口诀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口诀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口诀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把脉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其中一种,主要看的是人的气血,根据人的气血判断人五脏六腑的活动,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切脉来来了解病情,对症下药。
把脉可以看出人体气血运行的状况,五脏六腑的活动是否正常,病变的过程中正邪的消长,可以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新心脉的活动,比较好的中医通过把脉就可以诊断疾病。
把脉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记》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就用望闻问切的方法给人看病,把脉是中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医疗经验总结而成的。
脉搏是人体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人体的循环系统和身体的内脏有一定的练习,所以组织代谢的变化都会影响血液的循环,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可以通过切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属性是寒性还是热性,从而了解具体的病因,根据病因对症下药。
中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用自然中的花草来治疗一些疾病,也用烧热的沙土和石块来作为局部的取暖,治疗一些疾病。
后
续又有扁鹊李时珍等名医对于中药的完善,发展到现在,中医是实践的发展,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一些医学理论知识。
现在中医已经被不断的重视,中医里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医必学的脉诊基础,十分钟让你学会号脉!
中医必学的脉诊基础,十分钟让你学会号脉!脉诊,即切脉,俗称“号脉”。
中医望闻问切,切脉诊病,由来已久。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
脉象是什么?十分钟学会号脉号脉方法详解切脉时有什么讲究?正常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
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
每分钟跳动70—80次左右,节律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
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
1)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
2)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3)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4)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
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评论:学号脉是要有天分的,再不吹十分钟就学会,有些人一辈子未必会,学中医需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知人事,"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是唯大医。
最可悲的是还有61个人点赞!中医已经变成一种玄幻魔法。
搞笑!作者神人也!我家四代研习中医,皆经四五十年实践摸索,仍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您老人家教人“十分钟学会诊脉”,那您是几分钟就会啦?顺便提醒大师一句:配的诊脉图就错了。
您不脸红?佩服!中医是不是让这些“推行者”给黑了的?!能说说图怎么错了吗第一张图你看看切的体位还有这样的?左手诊右脉,右手诊左脉。
赞同你说法,你也可以发给大家学习写的挺好的,总结了大的方向与原则,大道至简。
各怀绝技的大家们,咱们都能如作者般多做总结,少相互抨击,我相信中医会大放光彩的10分鐘學會號脈?請你謙虛點,注意用辭,我臨床四十餘年,至今對中華脈學還有疑惑不解之處……十分钟学会号脉是可能的,但是,要想学会脉诊中的切脉和候脉,没有三五年的修行,是不好办的!这样的文章不错啊多发点,主要也的有点悟性了,我只是喜欢学习。
中医号脉详解
中医号脉详解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号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号脉,医生可以获取关于患者体内状况的大量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解释中医号脉的原理和方法。
1.脉象位置脉象位置是指脉搏在手腕或其他特定位置的跳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脉搏在手腕寸、关、尺三个部位都有跳动,每个部位的跳动情况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每个部位又可细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诊方法。
不同部位的脉象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阴阳的变化。
2.脉象频率脉象频率是指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节奏。
正常人的脉搏频率为60-100次/分,如果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则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血压异常等问题。
中医通过切诊手指的敏感度,可以感知到脉搏跳动的频率和节奏,从而判断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3.脉象力度脉象力度是指脉搏跳动的强度和力度。
正常情况下,脉搏力度均匀有规律,强度适中。
如果脉搏力度过弱或过强,则可能存在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等问题。
医生通过感知脉搏跳动的力度和强度,可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
4.脉象节律脉象节律是指脉搏跳动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脉搏跳动有规律,节律稳定。
如果脉搏跳动出现不规律、间歇等情况,则可能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问题。
医生通过感知脉搏跳动的节律和稳定性,可以判断心脏功能状态和病情轻重。
5.脉象形色脉象形色是指脉搏跳动的形态和色泽变化。
不同形态和色泽的脉象可以反映不同的病情和病理变化。
例如,浮脉表示病位在表,沉脉表示病位在里;数脉表示热证,迟脉表示寒证;实脉表示实证,虚脉表示虚证等等。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手掌的颜色、温度等变化来辅助判断病情。
综上所述,中医号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能,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通过号脉,医生可以获取关于患者体内状况的大量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综合分析患者的脉象变化和临床表现,以便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中医指南〗把脉⼊门必背⼝诀【中医指南】把脉⼊门必背⼝诀把脉⼊门概述1、浮脉⼝诀:浮轻取,重按⽆,浮如⽊在⽔中浮,浮⽽有⼒多风热,浮⽽⽆⼒是⾎虚。
沉脉⼝诀沉重按,脉才显,如⽯投⽔必下潜,沉⽽有⼒为冷痛,沉⽽⽆⼒是虚寒。
迟脉⼝诀迟脉来,⼀息三,脉来极慢记⼼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2、⾸先要弄清脉的搏动原理,⼆⼗多种脉像光靠死记硬背可不⾏。
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动属阳,切脉其实就是感觉体内阳⽓的盛衰。
静脉⾎经下腔静脉回流右⼼房,再⼊右⼼室再经肺静脉⼊肺,红细胞与氧原⼦结合后再由肺动脉⼊左⼼房,再⼊左⼼室,再进⼊主动脉供给全⾝其他器官。
切脉中独取⼨⼝指的就是切⼿太阴肺经经过的桡动脉搏动开端。
三部九侯就是摸⾝体其他各处脏器经络循⾏部分的动脉搏动。
肺是红细胞和氧原⼦结合的地⽅,⼈体运⾏就是⼀个不断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所以肺脉的变化反应了⾝体内的整体变化,所以可以⽤来指导如何调节⼈体阴阳。
你可以把⾎管想像为⽔管,正常情况⽔通过⽔管,靠近管壁就会压⼒明显可看做阳⽓,管道中央压⼒较⼩可看做阴⾎,如果阴虚轻轻摸就能感觉到搏动(浮脉,⽑脉)。
如果阳虚管壁压⼒⼩,要⽤劲按的⽐较深才能感觉到搏动(沉脉,⽯脉)。
如果⾎不⾜,⽓失⾎养,⽓也少,⾎也少,就会流动不顺畅(涩脉,芤脉)。
久病⽓虚搏动压⼒⼩(细脉,⼩脉),⾎液流动缓慢(迟脉,缓脉)。
阴虚阳亢(疾脉,长脉),⾎⾏不畅有瘀阻(结脉,代脉)。
风属阳邪,会使脉跳过于有⼒,寒属阴邪,有收引的性质会使脉跳动紧绷,⽕属阳会使脉快速跳动,湿属阴邪会使脉缓慢或出现停顿,暑为阳邪但多夹湿会使脉紧⼩慢涩。
⼝诀切脉法,有真传,⼆⼗⼋脉不⼀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浮统五脉要明勘(濡、⾰、洪、微、散)沉含四脉重⽅得(伏、细、牢、弱)浮中沉⾥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浮如⽊在⽔中浮,浮⽽有⼒多风热,浮⽽⽆⼒是⾎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投⽔必下潜,沉⽽有⼒为冷痛,沉⽽⽆⼒是虚寒。
诊脉中指法的操作方法
诊脉中指法的操作方法
号脉一般是指脉诊,临床上并没有明确的中医脉诊技巧,但是进行中医脉诊时,要注意脉诊的时间以及手法。
中医脉诊的手法一般包括选择合适体位、定位、布指、诊脉等等。
中医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作出疾病的诊断。
1、选择合适体位
脉诊前,患者首先需要选取坐位,然后将手臂平放在桌子上,之后,将手心向上,并把腕关节背面放在脉枕垫上。
2、定位、布指
患者选好体位之后,需要确定关脉、寸脉、尺脉的位置,关脉在桡骨茎突处,关脉上面一点就是寸脉的位置,关脉下面一点就是尺脉的位置。
然后,用右手的中指放在患者左手的关脉上。
接着,食指按于左手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于尺脉部位。
最后,弯曲三个手指,使指端平齐,指尖和指腹交界处去按触脉体。
3、脉诊
布指完成后,需要将三个手指同时向下按压进行脉诊,了解总体情况。
然后,需要将其余两根手指抬起,只用一指单按其中的一部脉象,依次完成三个部位的单脉。
每次脉诊时间约3-5分钟。
患者脉诊前应先休息片刻,调整呼吸,放松心情,以免影响脉诊结果。
中医脉诊应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非专业人员的脉诊结果不可作为诊断依据的。
中医小诀窍教你如何号脉
中医小诀窍教你如何号脉号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可以了解其脏腑功能、气血状况和阴阳平衡情况。
下面是一些中医小诀窍,可以教你如何准确地进行号脉。
1.环顾四肢:在开始号脉之前,先要观察病人的四肢。
正常人的四肢应该有适度的柔韧度和力量,毛细血管分布均匀。
如果四肢有僵硬、虚弱、水肿等异常表现,可能是一些脏腑功能出现问题。
2.选择准确的位置:号脉时需要选择准确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有手腕处的寸口、关元穴,以及足踝处的郄穴。
这些穴位距离体表较近,对脉象的感知比较准确。
3.触摸的手法:号脉时,应该用适度的力量和节奏进行触摸。
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到脉象的准确度。
一般来说,可以用三指同时按压脉搏处,力度要均匀、柔和。
手指应该贴近皮肤,而不是浮在上面。
4.仔细观察:在进行号脉的同时,要细心地观察病人的反应。
包括面色、眼神、舌苔、口唇等。
这些综合体征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
5.区分脉象:中医将脉象分为数种,包括浮、沉、细、数、缓、急、结、代、滑、濡等。
对于不同的脉象,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病理情况。
例如,浮脉常见于表邪初起,而沉脉则常见于里重表虚。
6.了解脉理变化:除了判断脉象的质地外,还要观察脉搏的节律和速度。
正常人的脉搏应该有规律的节律和适度的速度。
如果脉搏过缓、过快或不规律,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其中一种问题。
例如,心跳过速可能代表患有心动过速。
7.综合分析:在观察了四肢表现、触摸了脉象、观察了病人的反应之后,要进行综合分析。
将脉象的变化和其他病症的表现对比,可以进一步确定病症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8.持续观察:号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脉象可能会因为病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因此,在进行号脉时,应该持续观察,了解脉象的变化趋势。
这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疗法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号脉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号脉小诀窍,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作为了解和学习的起点。
如果想要更加准确地进行号脉,最好向专业中医进行学习和指导。
中医把脉口诀
中医把脉口诀记住你也能号脉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中医怎样号脉呢
中医怎样号脉呢中医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感,只需要通过号脉就可以发现身体中的疾病,不过号脉是具有很强的理论依据的,要对患者的气血在脉管中的流动状况进行观察和判断,然而再通过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解,最后才会得出结论,很多人对中医号脉都非常的好奇,那么中医怎样号脉呢?第一,中医怎样号脉呢?首先感觉到脉搏的位置,有的轻轻一摸就能摸到,有的却需要用力才能摸到,这就分出了浮脉和沉脉。
脉搏的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脉搏的频率,健康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应搏动4次,不足4次为迟脉,超过5次不足7次为数脉。
第二,根据脉搏的紧张度,如果按下去,感觉像按在琴弦上,强而硬,为弦脉。
如果感觉松弛和缓则为缓脉。
还要根据脉搏的均匀度,节律是否均匀,力度、大小是否一致,节律不均匀的就有促脉、结脉、代脉,力度、大小不均匀的有微脉、散脉等。
脉搏的流利度,也就是脉搏来势的流畅程度,脉来圆滑流利为滑脉,往来艰涩为涩脉。
脉搏的长度,也就是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轴向范围的长短,分为长脉和短脉。
脉搏的宽度,即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径向范围大小,分为大脉和细脉。
中医怎样号脉呢?中医把脉里,把手腕寸口分为寸关尺三个部分,对应不同的脏器,我们手指按压的也就是这三个部分。
(关的位置就是掌下的那个骨头,寸尺分别在前后。
)另外不论左右手,食指按寸,中指按关,无名指按尺。
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如果自己给自己把脉,可以从手背方向穿过,也就变成握腕的状态,这时手指的位置是刚刚好的。
然后我们要熟记左手寸关尺分别代表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别代表肺脾肾。
有一说法是右手为肺脾命,这个命是指命门,也就是肾火。
相对应的这种情况下,左手的肾就是指肾阴。
民间中医绝技之脉诊心诀
民间中医绝技之脉诊心诀诊脉传心诀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则。
浮沉轻重指端详,迟数息中分缓急。
浮而无力即为虚,浮而有力便为洪。
脉沉而无力是弱,微沉有力是为实。
迟而有力滑脉居,迟而无力缓与涩。
数而有力为紧弦,数而无力为芤脉。
浮迟即是表间虚,沉迟即是里冷极。
浮数原来表热真,沉数原来里热炎。
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
读之则知脉之名体,轻重缓急虚实表里。
①轻手按于皮肤之上即见者,谓之浮脉。
重手按至肌肉之间始见者,谓之沉脉。
②一呼一吸叫做一息。
一息脉来三至谓之迟脉。
一息脉来六至谓之数脉。
(数:读朔,当快讲。
)③虚脉,迟大而耎,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④极耎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者.谓之弱脉。
⑤崔嘉彦《脉决》谓滑脉:“迟而有力,滑而流利”又谓:“滑脉如珠,往来旋转”。
⑥缓脉:一息四至,应指和缓.往来自匀。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
⑦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数如切绳。
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
⑧《脉经》谓:芤脉浮大而耎,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如捻葱状。
诸脉主病浮为风虚芤失血,滑为吐逆实为热,弦为拘急紧为疼,若是洪来多发热。
沉寒积痛微冷结,缓主风虚涩少血,迟病冷顽伏积攻,濡弱气血少分别。
长为壮热短为食,虚脉心中多恍惚,促缘积聚热相攻,结为阴寒有所积,动为惊悸血崩淋,牢为寒痛木乘脾,代为正气已飘离,细是精枯形瘦极。
①微脉:极细而耎,若有若无,按之若欲绝,至数不明。
②濡脉:虚耎无力,如棉絮之浮水中,轻手乍来,重手却去,主血虚,又主湿。
弱脉主气虚。
③促脉:古人有两种解释,数时一止叫促脉(脉经);脉博急促也叫促脉(脉学辑要)。
④结脉:往来缓慢,时一止复来。
⑤动脉:古人有两种解释,一谓“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濒湖脉学》)。
一谓“数而跳突名动”(《脉学辑耍》何梦瑶)。
⑥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⑦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且止有常数,必依数而止。
⑧细脉:细直而耎,若丝线之应指。
老中医手把手教你把脉,最全的入门脉诊知识,内附详细图解,收藏
老中医手把手教你把脉,最全的入门脉诊知识,内附详细图解,收藏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
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脉诊”,在初学者的眼里,脉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脉,只不过故作神秘罢了。
但相信中医脉法的人却不以为然,既然是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东西,如果真是没有作用,也不会流传至今。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承前启后的确立了中医脉诊的方法。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完善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的《濒湖脉学》、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脉诊著作有近百种之多。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在这里要说的是,脉诊不好掌握,是比较难学的。
当然,学会了,你也成了半个中医。
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的脉诊,其实并没有大众所认为的那般“神乎其技”。
有人说摸脉那么专业,自己很难学会,其实不然,给自己摸脉并不难学。
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端正坐好,将一侧手臂手心向上平放在桌面上,可以在手腕下面垫一个小小的枕头,这样脉搏会更加清晰容易摸脉。
然后,用另外一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轻轻放到该手腕上,如果没有感受到脉搏,可以多换几个位置稍加寻找自己的脉搏,如果反复多次都摸不到脉搏,最好去医院请医生就诊。
最后,摸到脉搏后最重要的就是记录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所以每次摸脉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同时还要感受脉搏跳动是否规律、脉搏的强弱情况,两边的手腕都要进行摸脉,可以作为一个对比。
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学了很多年,依然不会把脉?不做检查,不化验,只需摸摸脉,就能知道你的身体有啥问题,还能辨证开方。
是不是很神奇,也很神秘?说起中医把脉,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
可是,书看了不少,课也听了很多,总感觉没有入门,把脉真的很难学吗?今天,梅妃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3步脉诊法,让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快速入门把脉。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脉诊的意义是什么?拍个片子就能看清楚,中医为什么还要把脉?很多人说:现在检测技术这么发达,抽个血、做个B超、照一下CT,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为啥还要通过把脉来诊断呢?事实上,中医把脉,绝不是和西医的B超、CT机进行PK,看看谁的诊断更准确?中医把脉的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把脉是为了“发现未病”中医常说,上医治未病。
什么是未病?就是还没有发生,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病症!或者说是已经发生了功能性的障碍,还没有器质性改变的病症。
这样的病症,西医的仪器是检查不出来的。
比如有的女孩子宫寒、痛经,每个月那几天痛得起不来床,可去医院却查不出什么。
明明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说没事儿。
这时候,就需要中医把脉或者望诊为你预警,让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哪块薄弱,应该怎样调养?二、把脉是为了指导辨证、治疗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把脉也一样,不以治病为目的把脉,也和耍流氓差不多。
我们都知道,中医辨证,要辨寒热、辨表里、辨阴阳,还要看气血、津液,只有辨清楚了这些,才能对症开方。
而这些病机、病因,仅靠仪器和化验,是看不到的,还得通过把脉、望诊才能掌握。
找对方法,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零基础小白也能轻松入门把脉了解了脉诊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说说3步诊脉法!哪3步呢?•一摸,定脉位脉分寸、关、尺。
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阳),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阴),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如何快速又精准地锁定“寸关尺”的位置?这里有一个秘诀:高骨定关。
自学中医号脉训练方法
自学中医号脉训练方法
自学中医号脉(切脉)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了解基础知识:学习脉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脉象的种类、形成原理、变化规律等。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在线课程来获取这些知识。
2. 练习触摸脉搏:在练习切脉时,需要先学会如何正确触摸脉搏。
可以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受脉搏,练习触摸不同种类的脉象,包括浮脉、沉脉、实脉、虚脉等。
3. 观察和记录脉象:在触摸脉搏时,需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所感受到的脉象特征,如脉搏的跳动频率、力度、柔和度等。
通过不断地观察和记录,可以提高对脉象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4. 不断实践和反思:切脉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5. 学习并掌握常见疾病的脉象特征:不同的疾病往往有不同的脉象表现,学习并掌握常见疾病的脉象特征,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判断病情。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向经验丰富的医师请教来获取这些知识。
6. 注重细节和技巧:切脉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技能,需要注重细节和技巧。
例如,在切脉时需要保持手指的温暖,避免影响到脉搏的跳动;同时,也需要注重放松心情,避免影响到自己的感知能力。
总之,自学中医号脉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
同时,也需要注意科学性和严谨性,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避免出现误诊和偏差。
教你把脉脉象脉理
教你把脉脉象脉理脉象分类和辨脉纲领脉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历代医家分类方法不一,常使人无法适从。
清张石顽对脉象分类最多最细,共分32脉;李濒湖分为27脉;陈修园分为28脉;现一般仍沿用28脉。
据临床体会,脉象分类不宜过多,以免彼此易于混淆。
根据临床需要,对一般常用的28脉,如能鉴别清楚,精心体会,使用熟练,对于指导临床辨证,运用八纲八法诊断疾病,立法用药,即能得心应手。
由于脉象繁多,不易掌握,前人便考虑执简驭繁的办法。
汉张仲景把脉象分为阴阳两大类,以大、浮,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元滑伯仁主张,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统辖各脉,以浮沉候部位,以迟数候至数,以滑涩候形状。
陈修园则主张以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统各脉。
芤浮脉包括芤脉、革脉、散脉。
沉脉包括牢脉、伏脉。
迟脉包括结、代。
数脉包括促、紧、动。
虚脉包括弱、濡、细、微、短、涩。
实脉包括滑、长、洪、弦。
大脉包括缓脉。
以上28脉,可通过脉位、脉率、脉力、脉形来辨认。
例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脉率的不同;大小微细,是脉形的不同;虚实芤弱,是脉力的不同。
这些脉象均是在病邪与正气斗争过程中形成的。
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体有盛衰强弱,脉象就有浮沉迟数大细长短的不同,故取八脉,作为28脉的纲领,是初学诊脉的一种执简驭繁的方法。
先掌握这八种脉象,再进一步详细体认28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脉学不难体会,今根据前人的分类方法,加以具体化,以浮沉迟数长短细大为纲,而以兼见之脉附于其中。
为使易于分析记忆,编成脉象八纲四言体状歌,附录于后,为初学入门之用:浮脉主表属腑属阳轻手一按形象彰彰浮而有力洪脉火炀浮而无力虚脉阴伤浮而虚甚散脉靡常浮如葱管芤脉血殃浮如按鼓革脉外强浮而柔细濡脉湿伤浮兼六脉疑似当详沉脉主里属脏属阴重手寻按始了于心沉而着骨伏脉邪深沉而底硬牢脉寒淫沉而细软弱脉虚寻沉兼三脉须守规箴迟脉主寒脏病亦是二至三至数目可揣迟而不衍缓脉病解迟不流利濇脉血痞迟而时止结脉郁实迟止定期代脉多死数脉主热腑病亦同五至以上七八病凶数而流利滑脉痰涌数而牵转紧脉寒攻数而时止促脉热烘数见于关动脉崩中数见四脉休得朦胧长主素强得之最罕上鱼入尺迢迢不短长而端直弦脉属肝指下迢迢气郁多见短脉素弱不由病伤上下相准缩而不长多因禀虚瘦枯其相诸脉见此宜补阴阳细主诸虚蛛丝其象脉道属阴病情可想细不明显微脉气殃细而小沉弱脉失养细有三脉辨须明详大主诸实形阔易知阳脉为病邪实可思大而涌沸洪脉热司大而坚硬实脉邪肆大兼二脉病盛邪炽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的秘诀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作者:汕头市中医院副院长◎蔡仰高一、读脉书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
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烂,像吃的肉一样,必须烂,才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要苦打苦炼。
有极大部分的人,一面看脉,一面问病人:头痛吗?胸痛吗?这样,便不会看见脉,所以学习脉诊,要先看脉,切莫忙着问病,慢慢的自然便能够体会脉象所反映的病症了。
四、脉学的基本精神脉是两种相对的:有数,就有迟,有滑,就有涩,有大,也有小,有短,也有长。
从相对的当中,找出它所反映的病症和疾病的机理,作为诊断和处方的依据。
五、平人脉和病时脉常脉和病脉不同,以缓为平,以独为病。
这在张景岳已经有较详的论述。
独是什么?独就是不同。
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
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
六、脉象可以反映生死和寿夭性情不但平人有平人的脉,病人有病人的脉,而且据脉断病,可知生死。
七怪脉如出现,那多数是死脉,不能得生。
久病的脉,有胃气则生。
所谓胃气的脉,就是所谓“‘阿阿缓若春杨柳’”,善状胃状者也。
六部俱如是象,则俱有胃气”。
此外,尺为生命之根,尺部无力细微,病状虽轻,而脉象所指示的真实病情,是岌岌可危的。
若是两尺无力,而又浮散,那么生命不能超过三天。
据脉还可以知道情绪的起伏,定其喜怒:心脉浮大,主心有喜,六脉沉伏,主忧思失志,无精打采,胃纳欠佳。
同时,还能从脉上征验一个人的性格:脉数疾的,则性情急躁,脉柔顺和缓的,则人亦和蔼。
脉象不但可以察知平人的性情,而且能够看出寿命的长短。
例如人长脉短,为大损,寿命只能有30岁。
人短脉长,也是一种大损,寿命只能有40岁,平人脉长,为长寿之征。
看脉既可以知寿夭,那么脉象表征病情的顺逆,不是不可能测验的。
症实脉实为顺,庙虚脉虚为顺;症实脉虚为逆,症虚脉实为逆。
这固然是大家所熟知的,不必赘述。
七、脉象所表示的病症有好多种脉象,表现病症很明显。
例如中央空两旁有的芤脉,出血太多的病,常常见此。
肺脉出现病脉而见此,则为肺出血。
如芤见于胃关,则为胃溃疡。
芤在中下焦部分,那就指示着中下焦有出血,男子则为大肠出血(肠风),女子则为子宫出血;如这次未见出血,那次定不免要出血的。
洪大数的脉象,见于寸部,其脉波的来势,有如铁锤的打击,血压太高会有此脉。
有的高血压其尺部却无力。
我地钟XX的父亲就是如此。
高血压的脉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可以察脉而知其病情。
风湿性关节炎,脉有多少弦硬。
所谓弦硬,即是弦中带些坚象,因为有风则脉状似乎拉紧了。
不紧的也有,那便是出现弦濡;弦为风,濡为湿。
弦是疟脉,它的寒热往来有一定的时间。
无弦则非正疟,其寒热的形状因而也有不同。
弦濡只见于关部,而且寸尺无异状,关独濡而无力,必为胃病,而胃口不好。
又如脉搏重手按无力,而兼弦象,为肝木克土,主腹泻或五更泻。
还有脉浮沉如平,中见乍大乍小,主腹痛症。
尺部见紧脉,为腰痛症,由于感受寒邪。
上部之风,则寸脉浮大。
关浮,主风在中。
尺沉小,一部主腰足酸痛。
八、动脉和散脉的脉形及病候有些脉的形状要谈一谈,这里要提出动脉:濒湖脉学体状诗说:“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
无头无尾是怎么说呢?那即是中央独动,两头都虚。
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
所谓阴阳相搏的阴阳,则代替气血。
虚者摇兮胜者安的胜,指身体好,虽有动脉无碍,只是因思虑太过而已。
动与滑有所区别,滑脉如珠走盘,动则如按住珠子,而珠子仍欲走动,似有按它不住的情势。
散脉的形状也值得一提:这种脉按起来,有时这边有,有时那边没有,有时中间有,散脉的体象是无拘束的,“散漫然”的。
孕妇现散脉,则为坐产。
若未足月而有散脉,则为流产之故。
有一女人,因肠热症,热迫堕胎,奄奄一息,来邀请出诊,说是病情万分严重。
问我这病会不会死?我说有一线希望。
他的丈夫是做药材生意的,也拜过老师。
可能刚才他的老师已经诊察过。
他的丈夫认为我的诊断不对,说是久病散脉必死;因为她寒肠热已一个月了。
但是他不知道他妻子今早是流过产的。
我诊病的时候也是在上午。
流产脉散,所以仍是有希望。
结果我替她治好了。
九、据脉象而定治疗的方法左寸关弦浮为肝风。
尺小,为精气差。
两手尺部浮候好,中部差,沉候亦差,应该补阴益精,不要用太燥的药。
长久的出血症,脉必芤,女人有这种脉,往往是血症延久,有的甚至拖到10个月以上。
曾有一个乡村妇女,正月生了孩子,出血历时七个月。
因为能吃能做,有时又好一些,所以一直迁延未治。
这是子宫因流血而下陷,血止则能上升。
但因日久出血,气虚不能升举之故,故血流不止。
其脉芤而无力。
结果用升补之法治愈。
十、据脉断症不误某些病症,出现某类的脉象,根据它以推断疾病,可以无误。
即使是情景万殊,而如果脉象不变,其病候也仍是不可改易的。
记得在香港做医生的时候,有一个人本来是阑尾炎腹痛,看过脉后,说是有腹痛症。
病人反问我说:你说什么?我说:你是右边腹痛。
因为你右手脉象数疾。
他说:你看错了,我是阑尾炎你都不知?其实既然诊脉知道他的右侧腹痛,也更可以据脉而运用攻泻的疗法。
脉仍然是并未瞒我。
还有一件医案也是在香港时的事:香港有一位孕妇,名字叫赵XX,在月经停止两个月的时候,经西医张XX诊断,说是有孕,我的诊断亦同。
后来到了五个月时,腹部并不大,又往张医生处检查,按腹摸不着,听诊也听不见什么。
叫她回广州作详细检诊。
她因为生产过一男一女,所以对于有孕无孕,也不在乎,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妇科病。
于是来我处复诊。
我说:潮州人说的“饿不死胎不肥”,因此不会腹大。
她问我用什么疗法?我说:“吃补药”。
给予补中益气汤,重用归芪。
第三天复诊。
我看了她的脉,对她说:“你已经有了感觉了,是吗?”她说:“服了第一剂药,便有感觉了——胎儿能动”。
这一个例子不仅仅在于说明凭脉知孕,而且说明连服药后的感应都能在脉上感知。
根据脉情运用补药,把胎气托上来,脉气因而也随着胎气而增旺了;故而敢说你自己也能知道。
这实在也算不得什么奇怪的事。
这位孕妇很兴奋的对我说:“我以前以为你们中医看脉,似乎不过是虚应故事,不如西医用听诊或按腹检查的可靠。
而且我总以为三个指头在手上摸摸,这种诊断方法未免太简单太古老了,很有些看不起中医。
现在看起来,真是令人佩服中医的脉学,不能不说中医也一样高明!” 十一、看脉知有胎无胎和月份深浅凭脉知孕,上面已经说过。
有的人可能提出:这不过是结合月经期停止和恶阻等症候而互相参合,推演出来的诊断而已。
这种提法我认为他只是看到一半。
因为有孕无孕,遇到最复杂的情况时,若根据脉征,也仍旧是可以取决论定而不致贻误的。
我现在举述三例如下: 1、月经净后和胎脉之别——有一个妇人已生过二个女孩,未生过男孩,因已四五年未受孕,心很着急,想再生育孩子,刚好这次月经过期未至,于是要求我给予诊脉处断。
我察过脉,说:“还看不出。
再过二星期来复诊”。
将近二星期,恰好她家人有人患病请出诊,她也就便搭诊。
大家都默不作声。
我诊过脉便说道:“根本不是怀孕,没有胎脉”。
她的家婆笑着说:“你上次看过脉后,第二天月经就来了。
如果你这次说是有孕,那真要叫人笑出鼻涕来了。
” 2、月经未到期,28天现孕脉——有新婚夫妇同来,女人求诊,左脉滑实。
我说有孩子。
她爱人说:“不对,月经还未到期”。
其实一般经期当临而未至,只要逾期多过一两天,不必过期太多,仅仅31天左右,脉上也往往可以看出有孕。
这位女人在命门脉中有一点涩的样子,虽有胎,但不很好,即是胎气不牢固。
后来这女人因落雨上晒台收衣服,下楼梯时还有四级,不慎跌下,因而子宫出血。
初找西医打针止血,开始有效,但历时七天仍未止。
后来又大量出血,有血块,于是要我诊治。
这时胎脉仍在,渐渐的因体力日差,胎脉的脉气也降低了。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后,渐有好转,可以步行来门诊。
脉象方面,还是有孩子。
他爱人说:“这是不是还是以前的胎呢?”我说:“以前胎脉是左边手,现在仍是左是手,所以是以前的原封未动。
”后过了八个月,生了一个男孩子。
这一点,说明:第一,28天脉即表示怀孕;第二,跌后大量流血,安胎仍能有效;第三,脉象未变,虽有日久流血,胎仍保留,即使脉气低落,而胎脉未改,故仍能确诊其胎孕如前;第四,脉始终在左,故知其为男胎。
3、凭脉判断非葡萄胎——有位叫纪XX的,据说因为怀了孩子,子宫出血,经过妇科治疗,没有好,要施行刮宫,她不同意,请中医看过。
青蛙试验第一次十性,第二次一性,西医的诊断是①流产先兆,②葡萄胎。
经我诊视,我看她的脉象,是受孕。
于是替她治疗,血干净了,还有多少白带;仍需要继续治疗。
服药期中,胎气还未恢复正常,那女人去大便,用大力努责,竟连胎都下来了。
护士来报告说:胎儿约有五寸长,头如鸡蛋大;证明不是葡萄胎。
4、葡萄胎的脉——就是所谓鬼胎脉,乍大乍小,尺不滑。
一位潮阳人,有过两次葡萄胎,医生要她切除子宫,她不肯。
但自己已认为受孕无希望。
第三胎子宫又出血,医生还是说要把子宫切除,她仍不同意;于是找我看。
据脉象确是受孕,便给予止血安胎的药。
满足了10个月,往医生那里去生产,医生很惊讶。
于是我她接生,产下了一个女胎。
这女人认为这是破除迷信的胜利。
我所以能知道她是怀胎,是从脉象上辨认出来的。
十二、诊脉知道妊娠和月份的深浅妊娠一至三月,左寸浮大,即经所称手少阴动甚者,妊子也。
心脉浮大,亦主有孕。
有孕三到四月,尺部必滑实。
按之滑疾而数的,为三月。
但疾而不散的,怀孕必五月以上。
此外诊断有孕的方法,是孕妇多见精神衰退,因食欲不振,或患呕吐而脉象不病,或脉比平常更有力;这是人病而脉不病,也可以认出她是有孕的。
十三、有关月经之脉女人皮肤不热,无外感症象,而脉状有点数疾,不是滑,此极可能是月经刚刚来潮的征状。
这种脉诊准确性颇大,常常有些妇女病号笑起来:“你连我的月经来了都知道”! 如果月经来时,脉有时快有时慢,即是带点促状,或者沉细。
这种脉形,表现她有经期腹痛。
这因为月经的来潮,好像泉水下流,流得畅快,就不致有腹痛。
如果经水像泉水被阻,有时流得畅快,有时又不畅快,这时必然会有腹痛。
如果六脉细小,或微带涩状,这一方面是,月经后期,或者就是阻闭不行了。
脉波稍疾一点,那常常是月经先期。
也有脉不快而先期的这属于体虚。
**不节,也常是先期而至,来时必定血量过多,其脉必虚细尺部无力;由于虚,故无法控制血行之故。
十四、毒瘤之脉腹那有瘤之脉,其状不一定。
有一个女人,脉左尺在搏动时,数至之中,有一至像勾端刺指那样。
我说:“左尺脉如勾,腹内左侧有瘤一块,是吗?”病人说:“对”! 十五、直上直下之脉至于张露清先生提出的直上直下的脉波,所谓思春脉,仓公传上说:“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