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内的白质..

合集下载

引起脑干出血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引起脑干出血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脑干(brainstem)是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

呈不规则的柱状形。

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上面连有第3~12对脑神经。

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

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

脑干内的灰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质块,叫“神经核”。

神经核与接受外围的传入冲动和传出冲动支配器官的活动,以及上行下行传导束的传导有关。

此外,在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

其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下的,死亡率17.1% 左右。

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上,死亡率 81.8%左右。

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20ml以上的死亡率更高。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导致基底动脉中央支破裂引起。

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所以,过去常有人称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干出血发病多较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往往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引起昏迷,可立刻昏迷、四肢瘫、针尖样瞳孔,数小时内死亡;水平眼球运动受累而垂直眼球运动佳,有的病例可以出现眼球上下跳动。

对侧眼球出现5秒间隔的游动。

病又往往出现四肢瘫,去大脑强直。

有时可以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异常。

出血可破入四脑室,血肿向腹侧扩展,导致居中的固定瞳孔,小的基底部出血可引起“闭锁综合征”;未累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小出血常常没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脑出血(包括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全脑症状,多由脑出血、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

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

二是局灶症状,为血破入脑实质后所致的定位症状,如中枢性偏瘫,面瘫,失语及偏身感觉障碍等。

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凡是能致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均可成为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临床三基训练五官科及康复科康复医学功能解剖学

临床三基训练五官科及康复科康复医学功能解剖学

临床三基训练五官科及康复科康复医学功能解剖学(总分:72.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一)选择题 (总题数:40,分数:40.00)1.成人脊髓下端平对(分数:1.00)A.第1腰椎体下缘√B.第2腰椎体下缘C.第12腰椎体下缘D.第3腰椎体上缘E.第1腰椎体上缘解析:2.脊髓病变平面以下同侧痉挛性瘫痪、本体触觉及精细触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应考虑(分数:1.00)A.脊髓白质前连合损伤B.脊髓后索损伤C.脊髓外侧索损伤D.脊髓半横索损伤√E.脊髓前索损伤解析:3.传导痛觉的传导束是(分数:1.00)A.脊髓丘脑侧束√B.薄束C.楔束D.脊髓小脑前束E.脊髓小脑后束解析:4.参与内囊后肢构成的传导束有(分数:1.00)A.三叉神经纤维B.皮质脊髓束√C.皮质核束D.额桥束E.丘脑前辐射解析:5.右侧中央后回接受的躯体感觉冲动是来自身体的(分数:1.00)A.全身B.右半身,但头面部除外C.左半身,但头面部除外D.左半身√E.左侧躯干部解析:6.中脑右侧大脑脚处皮质脊髓束受损,哪侧肢体瘫痪(分数:1.00)A.左侧上、下肢瘫痪√B.左侧上肢瘫痪C.左侧下肢瘫痪D.右侧上、下肢瘫痪E.右侧下肢瘫痪解析:7.出现腕下垂,是何神经损伤(分数:1.00)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解析:8.出现足下垂,是何神经损伤(分数:1.00)A.坐骨神经B.股神经C.胫神经D.腓总神经√E.闭孔神经解析:9.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是(分数:1.00)A.脊髓经节B.胸核C.丘脑腹后外侧核D.脊髓后角细胞√E.下橄榄核解析:10.在肩关节外展中最重要的一对肌肉是(分数:1.00)A.三角肌和肩胛下肌B.三角肌和冈上肌√C.冈下肌和肩胛下肌D.大圆肌和肩胛下肌E.三角肌和小圆肌解析:11.不参与肩关节内旋的是(分数:1.00)A.胸大肌B.背阔肌C.小圆肌√D.大圆肌E.肩胛下肌解析:12.可以使前臂旋后的肌肉是(分数:1.00)A.旋后肌、肱桡肌B.旋后肌、桡侧腕屈肌C.旋后肌、肘肌D.旋后肌、肱二头肌√E.旋后肌、尺侧腕屈肌解析:13.通过腕管的结构是(分数:1.00)A.指浅屈肌腱与尺神经B.尺侧腕屈肌腱与尺神经C.拇长屈肌腱与桡神经D.掌长肌腱与正中神经E.指浅、深屈肌腱与正中神经√解析:14.连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肌总腱损伤引起(分数:1.00)A.高尔夫肘B.网球肘√C.锤状指D.纽扣指E.鹅颈指解析:15.分布于环指背侧面皮肤的神经是(分数:1.00)A.尺神经和正中神经√B.桡神经和正中神经C.尺神经和桡神经D.尺神经E.桡神经解析:16.尺神经损伤后,会出现(分数:1.00)A.方肩B.垂腕症C.猿手D.爪形手√E.枪形手解析:17.损伤后出现“猿手”的是(分数:1.00)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解析:18.支配前臂伸肌的神经是(分数:1.00)A.正中神经B.桡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解析:19.患者不能用伸位的示指夹住纸片,受损伤的神经是(分数:1.00)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返支C.尺神经深支√D.尺神经浅支E.桡神经解析:20.旋前圆肌综合征是损伤了(分数:1.00)A.尺神经B.桡神经C.正中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解析:21.关于尺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下行B.皮支分布于前臂背面C.支配尺侧腕屈肌√D.支配指浅屈肌尺侧半E.支配肱二头肌解析:22.既分布于手掌侧皮肤,又分布于手背侧皮肤的神经是(分数:1.00)A.肌皮神经B.桡神经浅支C.桡神经深支D.尺神经√E.腋神经解析:23.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分数:1.00)A.正中神经B.桡神经C.腋神经√D.肌皮神经E.尺神经解析:24.肱骨中段骨折,损伤桡神经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不能主动伸掌指关节B.前臂不能旋前C.腕下垂√D.手指桡侧感觉消失E.拇指不能内收解析:25.下列关于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起于腰丛,穿血管腔隙人股三角B.支配大腿肌前群和股内侧肌群√C.其分支隐神经穿隐静脉裂孔至股前部D.经股动、静脉之间下行E.支配股四头肌与长收肌解析:26.关于胫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股神经较大的终支B.在腘窝,经胸动脉与腘静脉之间下行C.损伤后出现“钩状足”畸形√D.近侧发出腓浅神经E.在小腿于小腿后群肌深层之间下行解析:27.关于腓总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腰丛的分支B.是骶丛的直接分支C.损伤后出现足背屈和外翻D.沿股二头肌腱向外下斜行,绕腓骨颈分浅、深两终支√E.支配小腿三头肌解析:28.身最粗、最长的脊神经是(分数:1.00)A.股神经B.坐骨神经√C.闭孔神经D.隐神经E.胚神经解析:29.胫神经损伤后的表现是(分数:1.00)A.呈现下垂、稍外翻、足趾屈曲畸形B.小腿和足部的肌肉全部麻痹C.出现“钩状足”畸形√D.呈现内翻足畸形E.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解析:30.股神经损伤后出现的表现是(分数:1.00)A.小腿和足部的肌肉全部麻痹B.出现“钩状足”畸形C.出现外翻足畸形D.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E.内收髋关节无力,股内侧区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解析:31.关于脊髓灰质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前角内含运动神经元B.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铬肌运动C.后角含联络神经元D.骶髓2—4节段含副交感神经元及颈1胸2节段脊髓含侧角E.颈1胸2节段脊髓含侧角√解析:32.关于脊神经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混合性神经B.前支形成神经丛√C.后支呈节段性分布D.都含有交感神经E.脊神经数目和脊髓节段数目一致解析:33.有关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支配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胸骨角平面相当于T2B.乳头平面相当于T4C.肋弓平面相当于T6 √D.脐平面相当于T10E.耻骨联合平面相当于T12解析:34.前臂前肌群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分数:1.00)A.屈肘B.屈腕C.屈指D.旋后E.旋前√解析:35.关于腕管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位于腕掌侧B.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围成C.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D.反复劳动、持续移位和振动可造成腕管综合征E.管内有尺神经√解析:36.尺神经不易在下列哪个部位受损(分数:1.00)A.肱骨内上髁后方B.肘管内C.前臂中部√D.腕部E.手部解析:37.正中神经损伤后的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弱B.拇指、示指及中指不能屈曲C.拇指不能对掌和外展D.大鱼际肌萎缩、平坦E.手掌面挠侧1/3皮肤感觉障碍、麻木及疼痛√解析:38.下肢神经损伤表现不包括(分数:1.00)A.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B.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出现感觉障碍C.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迟缓性瘫痪D.受损神经所支配区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E.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主动运动消失解析:39.下列不是胫神经支配的肌肉是(分数:1.00)A.腓骨长肌√B.腓肠肌C.拇长屈肌D.胫骨后肌E.比目鱼肌解析:40.屈膝关节作用的肌肉不包括(分数:1.00)A.股二头肌B.半腱肌C.半膜肌D.缝匠肌E.比目鱼肌√解析:二、[A3/A4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1—2题共用题于) 男,65岁,因与家人争吵突然晕倒而入院治疗。

脑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探究

脑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探究

脑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脑白质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和支持物质所组成的区域,它在人类大脑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现代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脑白质对于信息的传递和人类身体行动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脑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细节,认识它的神奇之处。

脑白质的结构脑白质分为三个部分:束状(即脊髓的长轴),纤锥(表面区域)和内囊。

束状和纤锥在脑干降至脊髓,而内囊将大脑皮质连接到下方结构体。

脑白质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和胆固醇,使其呈现出白色。

在细胞层面上,脑白质是由神经元的轴突(也称为Myelinated axon)和格林贝克细胞丝状足突所组成的。

轴突主要负责神经信号的传输,而格林贝克细胞则是一种辅助性胶质细胞,提供了保护和支持。

脑白质的功能随着我们对脑白质的了解逐渐增多,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脑白质的许多重要功能。

将运动信号从下脑传递到横纹肌脑白质帮助将运动信号从脑的下部分(包括小脑和小脑领域)传递到身体的肌肉部位。

运动信号需要通过脑神经进行传输,但是这些神经和相关的肌肉并不直接连接。

在脑白质的媒介下,这些神经的信号可以穿过大脑和脊髓中的多个跨中枢神经元,最终到达肌肉。

传递感觉信号到大脑感觉信号也需要经过脑白质传输到大脑,并被分配给负责相关部位的脑区。

感觉信号包括触摸、热度、疼痛和位置。

大脑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全面的感知。

帮助人类思考和行动记忆、学习和计划等认知任务都需要大脑的功能不同部位之间高速传递信息。

脑白质帮助完成这样的过程,使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角色脑白质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因素。

例如,多发性硬化症中的脱髓鞘是由于自身免疫攻击脑白质而引起的。

老年痴呆症也可能影响到脑白质,因此痴呆症患者在行动和记忆方面表现出现明显退化。

结论脑白质在人类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提供了大量的传导和支持,使得我们的身体可以迅速反应,感知和行动。

我们对脑白质的理解还很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脑的结构及功能

脑的结构及功能

脑的结构与功能一、大脑又称端脑,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人类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层和基底核两部。

大脑皮层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

皮层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

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广义的大脑指小脑以上的全部脑结构,即端脑、间脑和部分中脑。

二、大脑的结构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也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

根据大脑皮质的细胞成分、排列、构筑等特点,将皮质分为若干区。

1、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

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返回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

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等。

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也具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

2、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枢和枕叶19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

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1、2、3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

顶上小叶(5、7)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3、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4、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的相邻区(17区)。

每一侧的上述区域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

5、听觉皮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又称Heschl氏回。

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6、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

③一般内脏运动核: 支配头、颈、胸、 腹部的平滑肌、腺体和心肌。 ④一般内脏感觉核: 接受脏器和心血 管的初级感觉传入。 ⑤特殊内脏感觉核: 接受初级味觉纤 维传入; ⑥一般躯体感觉核: 接受头面部皮肤 及口、鼻腔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 ⑦特殊躯体感觉核: 接手内耳初级听 觉和平衡觉纤维传入。
●功能相同的脑神经核,在脑干内有规 律地排列成纵行的细胞柱,称脑神经核 机能柱。 ●同一机能柱内的脑神经核多是不连续 的。 ●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实为一个机能 柱,均为孤束核。 ●故每侧脑干实为6个脑神经功能柱。
●它们在脑干中有一定的排列关系: 感觉柱位于界沟的外侧 运动柱位于界沟的内侧 内脏相关的机能柱靠近界沟 躯体相关的机能柱远离界沟
1.躯体运动柱:somatic motor column (SM) 此柱紧邻正中线,自上而下有4个核团: 动眼神经核(oculomotor nucleus) 滑车神经核(trochlear nucleus) 展神经核(abducens nucleus) 舌下神经核(hypoglossal nucleus)
(2)上丘: 位于中脑上部背侧,主要接受来自视 束、上丘臂的直接投射。 通常认为上丘为 一反射中枢,能够对不同模式的传入信息 进行整合,通过其上、下行投射,参与大 脑皮质眼外肌运动中枢对眼球快速垂直和 水平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协调眼、头对声、 光等刺激的定向运动。
(3)顶盖前区:或称顶盖前核,位于 中脑和间脑的交界处,导水管周围灰 质背外侧。为对光反射中枢。
(3)楔束副核: 位于楔束核背外侧,接受同侧颈 髓和上胸髓的后根粗纤维,发出纤维 组成楔小脑束,参与小脑下脚,止于 同侧小脑皮质。
2. 脑桥的非脑神经核: (1)上橄榄核: 位于脑桥中下部的被盖内。包括 内外侧上橄榄核和斜方体核(散在于 斜方体纤维内)。此核主要接受双侧 蜗神经腹核的纤维,发出上行纤维加 入两侧外侧丘系。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
延髓内侧丘系交叉横切面 延髓橄榄中部横切面 脑桥下部横切面 中脑下丘横切面
脑干代表性水平切面
延髓的代表性切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丘系交叉平面 橄榄中部平面 脑桥的代表性切面 脑桥下部平面 中脑的代表性切面 中脑上丘平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中央管及中央 灰质
锥体交叉 副神经核 薄束及薄束核 楔束及楔束核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的内部构造
脑干内部结构也是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 构组成,但远比脊髓复杂。
特点是:
①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成为分离断续的核 团,称为神经核。
②脑干的白质主要由纵行的纤维束构成,纤 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乱了脊髓原来 的灰、白质的界限。
③在延髓上部和脑桥,原脊髓中央管周围的 灰质成为第四脑室的室底灰质。
蜗神 维在同侧外侧丘系中上行。 经核 外侧丘系的纤维终止于下
丘或内侧膝状体,换元后 将听觉冲动投至大脑皮质 听觉中枢。
脑干的白质
长的上下、行纤维 上、中、下小脑脚 核团间、核团与脑干外结构的联系纤维。
长的上行纤维
内侧丘系
薄束核和楔束核的细胞发出 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管的腹 侧,在中线上与对侧者交 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 交叉后的纤维呈前后排列 行于延髓中线两侧、锥体 束的背方,再转折向上, 称内侧丘系,经脑桥和中 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 侧核。
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下端,绝大 部分纤维左右交叉(锥体交 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 髓外侧索内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则在脊髓 前索内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在下行过程中, 陆续至同侧各节段灰质,多 数纤维先止于脊髓灰质中间 神经元,中继后到前角细胞; 后者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支 配四肢肌。少数纤维直接止 于支配肢体远端肌的前角细 胞,这与人体的精巧运动有 关。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7春平时作业1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7春平时作业1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7春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是:
A. 咽鼓管圆枕
B. 咽隐窝
C. 梨状隐窝
D. 扁桃体隐窝
E. 扁桃体上窝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2. 关于系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将空、回肠等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皱襞
B. 阑尾系膜呈三角形,阑尾血管走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内
C. 通常以横结肠系膜为标志将腹膜腔划分为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
D. 由于乙状结肠系膜较短,故不容易发生肠扭转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3. 穿过内囊膝的投射纤维主要是()
A. 丘脑至皮质感觉区的纤维
B. 皮质核束
C. 皮质红核束
D. 皮质脊髓束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4. 与第1掌骨底相对,构成鞍状关节的腕骨是()
A. 舟骨
B. 大多角骨
C. 小多角骨
D. 月骨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5. 大网膜:
A. 是连于胃大弯和十二指肠间的双层腹膜皱襞
B. 在成人,阑尾炎穿孔后,大网膜可将病灶包裹、局限。

解剖试题-2解析

解剖试题-2解析

--自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脑干1、在脑干的腹侧面,延髓与脑桥的分界标志是A.锥体B.锥体交叉C.橄榄D.延髓脑桥沟E.髓纹2、在脑干的背侧面,延髓与脑桥的分界标志是A.闩B.小脑下脚C.基底沟D.延髓脑桥沟E.髓纹3、在延髓腹侧面上部,前正中裂两侧的隆起叫A.锥体B.锥体交叉C.橄榄D.薄束结节E.楔束结节4、延髓下部背面中线两侧,由内向外依次为A.锥体和橄榄A.锥体交叉和橄榄B.橄榄和薄束结节C.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D.小脑下脚和橄榄5、面神经丘深面隐藏的是A.面神经核B.滑车神经核C.展神经核D.迷走神经背核E.舌下神经核6、关于中脑的描述,错误的是A.中脑腹侧面有一对粗大的隆起,称大脑脚B.中脑背侧面有上丘和下丘C.脚间窝底有许多血管穿入,称后穿质D.大脑脚之间有动眼神经出脑E.中脑水管向上与侧脑室、向下与第四脑室直接相通7、唯一一对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A.舌下神经B.动眼神经C.滑车神经D.面神经E.迷走神经8、附着于延髓橄榄后沟的脑神经是A.展神经,舌下神经B.滑车神经,展神经C.动眼神经,副神经D.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E.前庭蜗神经9、与间脑相连的脑神经是A.展神经B.迷走神经C.三叉神经D.动眼神经E.视神经10、附着于延髓脑桥沟处的脑神经,自外向内依次为A.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B.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C.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展神经D.前庭蜗神经、展神经、面神经E.展神经、前庭蜗神经、面神经11、不与脑干或间脑相连的脑神经为A.视神经B.嗅神经C.视神经和嗅神经D.舌下神经E.动眼神经12、下列何者不属于脑神经核A.动眼神经核B.孤束核C.疑核D.红核、黑质E.上泌涎核13、疑核与下列何组神经均有关A.舌咽神经、面神经B.迷走神经、三叉神经C.副神经、迷走神经、前庭蜗神经D.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E.舌咽神经、动眼神经、舌下神经14、下列哪个核属内脏感觉核A.上泌涎核B.下泌涎核C.疑核D.孤束核E.蜗神经核15、上泌涎核发出的纤维加入下列哪对脑神经A.动眼神经B.舌咽神经C.面神经D.舌下神经E.展神经16、下泌涎核发出的纤维加入哪对脑神经A.面神经B.舌咽神经C.迷走神经D.三叉神经E.动眼神经17、接受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发出的纤维的核团是A.薄束核、楔束核B.上、下橄榄核C.脑桥核D.红核E.疑核18、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中继核团是A.上、下泌涎核B.脑桥核C.薄束核、楔束核D.红核、黑质E.上、下丘核19、以下何核团受损伤可引起震颤麻痹A.上泌涎核B.脑桥核C.红核D.黑质E.薄束核20、有关脑干内白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意识性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B.脊髓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粗)触觉C.外侧丘系传导听觉D.三叉丘系传导对侧头面部的痛、温、触觉E.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下脚入小脑间脑和小脑1、止于腹后内侧核的传导束为A.内侧丘系B.外侧丘系C.脊髓丘系D.三叉丘系E.脊髓小脑前、后束2、下列何结构不属于小脑的核团A.顶核B.中缝核C.球状核D.齿状核E.栓状核3、接受味觉纤维的核团是A.疑核B.上泌涎核C.迷走神经背核D.孤束核E.脑桥核4、关于小脑的描述,错误的是A.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B.小脑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枕叶下面相邻接C.小脑受损后,可导致四肢随意运动丧失D.小脑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大脑小脑E.绒球小结叶又称古小脑5、前庭小脑是指A.小脑蚓B.小脑扁桃体C.绒球小结叶D.蚓垂E.蚓锥体6、颅内压增高时,何结构被挤入小脑幕切迹与中脑之间,形成脑疝A.小脑半球B.海马旁回C.绒球D.小脑扁桃体E.小脑下脚7、由齿状核发出的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至A.对侧红核和丘脑腹外侧核B.对侧背侧丘脑腹前核和腹后内侧核C.对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内侧核D.对侧红核和丘脑前核E.对侧红核和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8、经小脑中脚进入小脑的纤维束主要为A.前庭小脑纤维B.脊髓小脑前束C.脊髓小脑后束D.脑桥小脑纤维E.橄榄小脑纤维9、由小脑上脚进入小脑的纤维束是A.前庭小脑纤维B.脊髓小脑前束C.脊髓小脑后束D.脑桥小脑纤维E.橄榄小脑纤维10、位于第四脑室顶部上方的小脑的核团是A.顶核B.球状核C.栓状核D.齿状核E.红核11、从下列哪个脑的侧面能观察到间脑A.内侧面观B.外侧面观C.背面观D.上面观E.腹面观12、在背侧丘脑中,属于特异性传导中继核团的是A.腹前核B.腹外侧核C.腹后内侧核D.腹后外侧核E.以上均是13、腹后内侧核接受下列哪个传导束的纤维A.内侧丘系B.脊髓丘系C.三叉丘系D.味觉纤维E.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14、腹后外侧核接受下列哪个传导束的纤维A.内侧丘系和三叉丘系B.脊髓丘系和内侧纵束C.外侧丘系和内侧丘系D.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E.三叉丘系和外侧丘系15、内侧膝状体核接受A.内侧丘系B.外侧丘系C.脊髓丘系D.三叉丘系E.味觉纤维16、内、外侧膝状体共同构成A.丘脑B.后丘脑C.下丘脑D.上丘脑E.底丘脑17、松果体归属于A.丘脑B.后丘脑C.下丘脑D.上丘脑E.底丘脑18、乳头体、灰结节、视交叉属于A.丘脑B.后丘脑C.下丘脑D.上丘脑E.底丘脑19、下列何中枢不属于下丘脑A.皮质下植物性功能调节中枢B.痛、温、触觉的皮质下调节中枢C.血压和体温调节中枢D.饮食和睡眠调节中枢E.水盐代谢的皮质下中枢20、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神经核是A.腹前核B.腹后内侧核C.视上核D.腹后外侧核E.底丘脑核大脑1、位于大脑外侧沟深面的是A.额叶, B.顶叶C.颞叶D.枕叶E.岛叶2、角回属于下列哪个脑叶的结构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E.岛叶3、直接与嗅神经相连的结构是A.嗅束B.嗅球C.嗅三角D.前穿质E.以上均不正确4、旧纹状体是指A.尾状核B.豆状核的壳C.苍白球D.豆状核E.尾状核和豆状核5、新纹状体是指A.尾状核B.豆状核C.壳D.苍白球E.尾状核和壳6、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A.距状沟两侧的皮质B.颞横回C.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D.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E.额下回后部7、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A.距状沟上、下的皮质B.额下回的后部C.角回D.额中回的后部E.颞上回的后部8、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A.额下回的后部B.额中回后部C.颞横回D.角回E.颞上回后部9、关于第Ⅰ躯体运动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B.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宛如倒置的人形,但头面部本身是正的C.主要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D.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其运动的灵巧程度及复杂程度有关,与形体的大小无关E.若一侧中央旁小叶前部损伤,会出现对侧上肢瘫痪10、通过内囊膝部的传导束是A.丘脑前辐射B.丘脑中央辐射C.皮质核束D.皮质脊髓束E.视辐射11、通过内囊后肢最后部的传导束是A.皮质脊髓束B.顶枕颞桥束C.视辐射D.丘脑中央(上)辐射E.皮质红核束12、不通过内囊后肢的传导束是A.皮质脊髓束B.顶枕颞桥束C.额桥束D.丘脑上辐射E.皮质红核束13、传导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A.脊神经节B.三叉神经节C.薄束核和楔束核D.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E.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14、传导头面部痛、温、触觉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A.脊神经节B.三叉神经半月节C.三叉神经脊束核D.三叉神经脑桥核E.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15、视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是A.视锥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节细胞E.以上都不是16、有关听觉传导通路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4级神经元构成B.第2级神经元位于蜗神经前、后核C.第3级神经元位于下丘D.第4级神经元位于外侧膝状体E.最终投射到大脑皮质的颞横回17、一患者出现右眼视野鼻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可能是下述何构损伤所致A.右侧视神经B.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C.视交叉内侧部的交叉纤维D.右侧视辐射或视束E.左侧视辐射或视束18、一患者左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而右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其损伤部位可能在A.左侧视神经B.右侧视神经C.左侧动眼神经D.右侧动眼神经E.左侧视辐射19、皮质脊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的A.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B.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C.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D.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E.中央前回下部20、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控制的脑神经核是A.动眼神经核B.展神经核C.面神经核D.舌下神经核E.疑核21、关于皮质核束的描述,错误的是A.上运动神经元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下1/3部B.经内囊膝部下行C.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管理眼裂以下面肌的部分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D.一侧受损时,出现对侧半舌肌瘫痪和对侧睑裂以下面瘫E.一侧受损时,同侧半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二.多项选择题i.脑干1、延髓A.腹侧前正中裂两侧有锥体,由其深面的锥体束聚集而成B.锥体的外侧有橄榄,其深部埋藏有下橄榄核C.锥体与橄榄之间的前外侧沟处有舌下神经根和舌咽神经根附着D.在橄榄背侧,自上而下有Ⅸ、Ⅹ、Ⅺ三对脑神经根附着E.背侧下部由内向外依次为小脑下脚、楔束结节和薄束结节2、脑桥A.腹侧以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B.背侧以第四脑室底的髓纹与延髓分界C.基底沟内有基底动脉走行D.在延髓脑桥沟,自内向外依次有Ⅷ、Ⅶ、Ⅵ脑神经根附着E.基底部向后外逐渐移行为小脑上脚3、第四脑室底(菱形窝)A.由脊髓中央管在延髓上部、脑桥的背侧扩大、敞开构成B.内侧隆起在髓纹以上的部分有面神经丘,内藏面神经核C.在髓纹以下的外下正中沟方有迷走神经三角,内含迷走神经背核D.迷走神经三角的内上方为舌下神经三角,内藏舌下神经核E.前庭区的外侧有听结节,内藏蜗神经腹核4、第四脑室A.为位于延髓上部、脑桥和中脑后方与小脑间的室腔B.腔内只有无色透明的脑脊液C.向上经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D.向下与脊髓的中央管相通E.借两个外侧孔和一个正中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5、属躯体运动性的脑神经核(按七类划分)有A.动眼神经核B.滑车神经核C.孤束核D.展神经核E.舌下神经核6、属特殊内脏运动性的脑神经核有A.面神经核B.疑核C.三叉神经运动核D.副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7、属一般内脏运动性的脑神经核有A.迷走神经背核B.上、下泌涎核C.孤束核D.动眼神经副核E.疑核8、属一般或特殊躯体感觉性的脑神经核为A.薄、楔束核B.蜗神经核C.前庭神经核D.三叉神经脑桥核E.三叉神经脊束核9、内侧丘系A.纤维起自对侧的薄、楔束核B.经脑干上行后,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C.传导对侧四肢和躯干意识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D.在延髓走行于锥体后方,与顶盖脊髓束伴行E.损伤后可致同侧下肢和躯干意识性本体觉及精细触觉障碍10、脊髓丘脑束A.纤维主要来自对侧脊髓灰质Ⅰ、Ⅳ、Ⅴ、Ⅶ、Ⅷ板层的感觉神经元B.经脑干上行,止于对侧的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C.主要传导同侧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D.在脑桥和中脑走行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E.损伤后,可致对侧躯干和四肢痛、温及触觉完全丧失11、三叉丘系A.纤维只来自对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B.经脑干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C.主要传导对侧头面部的痛、温、触觉D.于锥体束的外侧上行,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外侧核E.损伤后可致对侧头面部浅感觉障碍12、皮质核束A.纤维起自对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下1/3部B.经内囊膝部下行进入脑干C.面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D.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E.损伤后,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对侧13、皮质脊髓束A.纤维来自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上2/3部分B.经内囊后肢、脑干下行,进入脊髓C.在中脑走行于大脑脚底中3/5部,在脑桥走行于脑桥基底部D.在延髓走行于内侧丘系的深部E.损伤后可致对侧上、下肢硬瘫ii.间脑和小脑1、小脑A.由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和中间缩窄的小脑蚓构成B.前下方可借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接C.古小脑接受前庭神经核及前庭神经的纤维系,调整和维持机体的平衡D.旧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调整骨骼肌的张力,维持姿势的平衡E.新小脑的出现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展相关,主要协调骨骼肌的精细、灵巧运动2、小脑上脚内含有A.脊髓小脑前束纤维B.脊髓小脑后束纤维C.脑桥小脑纤维D.橄榄小脑纤维E.由小脑投射至对侧红核及背侧丘脑的纤维3、小脑下脚主要含有A.脊髓小脑后束纤维B.前庭小脑纤维C.橄榄小脑纤维D.脊髓小脑前束纤维E.脑桥小脑纤维4、在背侧丘脑内,属于特异性的中继核团有A.丘脑内侧核B.丘脑前核C.腹前核D.腹外侧核E.腹后核5、关于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腹后内侧核主要接受三叉丘系的纤维和味觉纤维B.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C.腹后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至第1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D.腹前、腹外侧核主要接受同侧小脑上脚的传出纤维E.腹前、腹外侧核发出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iii.大脑1、有关大脑半球分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侧沟以上、中央前沟以前的部分为额叶B.顶枕沟至枕前切迹连线以后的部分为枕叶C.外侧沟以下枕叶以前为颞叶D.外侧沟深部为岛叶E.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 方、顶枕沟以前的部分为顶叶2、构成边缘叶的结构有A.隔区B.扣带回C.海马旁回D.海马E.齿状回3、侧脑室A.为位于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略呈“C”形的腔隙B.内含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和侧脑室络脉络丛C.可经中脑导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D.毛细血管、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细胞共同构成侧脑室的脉络丛E.由位于额叶内的前角、枕叶内的后角、颞叶内的下角和顶叶内的中央部四部分构成4、关于基底核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和杏仁体B.纹状体由豆状核和尾状核构成C.豆状核壳和尾状核合称新纹状体D.苍白球因出现较晚,故称旧纹状体E.黑质病变时,脑内(纹状体的)多巴胺的含量降低,是产生震颤性麻痹的主要原因5、关于第一躯体运动中枢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B.身体各部在该区的投影宛如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本身是正的)C.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但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肉除外)D.各部位在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与所支配对像的形体大小无关,与机能的复杂程度一致E.中央旁小叶前部损伤后可致对侧上肢硬瘫6、关于第一躯体感觉中枢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B.身体各部在该区的投影宛如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本身是正的)C.一侧感觉区管理机体对侧半身的感觉D.身体各部在此区投影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位感觉的灵敏程度,与所管理区域的大小无关E.中央后回上1/3损伤后,可致对侧头面部出现感觉障碍7、右侧视觉中枢A.位于右侧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B.接受同侧视网膜鼻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C.接受同侧和对侧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D.接受同侧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E.损伤后可致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8、关于语言中枢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B.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损伤后丧失说话能力C.书写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损伤后,失去写出正确文字的能力D.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损伤后,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E.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损伤后,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含义9、内囊A.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V”形空隙B.由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间的上、下行纤维束构成C.内囊前肢是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头之间的白质D.内囊后肢是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的白质E.膝部是位于前、后肢会合处的白质10、内囊A.膝部有皮质核束和皮质红核束下行B.内囊后肢有丘脑中央(上)辐射上行C.内囊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下行D.内囊后肢后部有视、听辐射通过E.听、视辐射分别由发自于内、外侧膝状体的纤维构成11、内囊损伤后可致A.对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B.对侧半身躯体感觉障碍C.同侧视野颞侧半、对侧视野鼻侧半偏盲D.双眼视野对侧半同向性偏盲E.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同侧12、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A.第一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B.第二级神经元为延髓的薄、楔束核C.第三级神经元为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D.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下1/3部分E.内侧丘系损伤后,可致病灶的对侧肢体意识性本体觉障碍13、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A.第一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B.第二级神经元为脊髓Ⅰ、Ⅳ、Ⅴ、Ⅶ、Ⅷ板层的细胞C.第三级神经元为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D.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上1/3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E.脊髓丘系损伤后,可致同侧半身浅感觉障碍14、视觉传导通路A.由三级神经元构成,其第三级神经元为内侧膝状体内的神经元B.来自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在视交叉处不交叉,进入同侧视束C.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在视交叉处不交叉,进入同侧的视束D.一侧视束内含有来自同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E.视交叉中的交叉纤维损伤后,可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15、右侧视束损伤后可致A.右眼视野鼻侧半偏盲B.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C.右眼视野全盲D.左眼视野鼻侧半偏盲E.右眼视野颞侧半偏盲16、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右侧视神经损伤后,光照右侧瞳孔时,双侧瞳孔均不缩小B.左侧视神经损伤后,光照右侧瞳孔时,双侧瞳孔均缩小C.左侧动眼神经损伤后,光照左、右瞳孔时,左侧瞳孔均不缩小D.右侧动眼神经损伤后,光照左侧瞳孔时,左侧瞳孔缩小、而右侧瞳孔不缩小E.双侧顶盖前区受损后,无论照射哪一侧瞳孔,瞳孔均不缩小17、左侧皮质核束损伤后,临床上所表现的特点为A.右侧额纹消失B.右侧睑裂不能闭合C.右侧口角下垂D.右侧鼻唇沟消失E.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18、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临床上表现为A.肌张力明显降低B.腱反射亢进或消失C.浅反射减弱或消失D.早期不出现肌萎缩E.病理反射阳性19、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上所表现的特点为A.肌张力降低B.腱反射消失C.随意运动障碍D.出现肌萎缩E.出现病理反射三.是非题四.填空题脑干1.脑干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和_____参与菱形窝的构成。

脑干的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pptx

脑干的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pptx

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内部结构4-脑干内的白质•长上行纤维束(感觉)1.内侧丘系2.脊髓丘系3.三叉丘系•长下行纤维束(运动)锥体束1.皮质脊髓束2.皮质核束什么是白质?什么是纤维束?白质灰质纤维束大脑皮质脊髓皮质脊髓束长上行纤维束T4以上T5以下1.内侧丘系 medial lemniscus起始核:对侧薄束核、楔束核 交叉部位:延髓内侧丘系交叉 终止核: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交叉楔束核薄束核薄束楔束脊神经节细胞换元突触终止中枢突周围突背侧丘脑脊髓脑干端脑•意识性感觉•本体感觉•精细触觉感觉中枢脚在哪里?粗触觉纹理觉两点辨别觉2.脊髓丘系(束)Spinal lemniscus起始核:对侧后角(I ,IV-VII 层)交叉部位:脊髓白质前连合终止核: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粗触觉、压觉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系背侧丘脑后角脊神经节细胞白质前连合3.三叉丘系 trigeminallemniscus起始核:对侧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交叉部位:脑桥、延髓 终止核: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功能:传导对侧头面部痛、温觉、触压觉三叉丘系背侧丘脑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节细胞三叉神经脊束核端脑脑桥延髓学习要点•内侧丘系、脊髓丘系和三叉丘系的纤维来源(起始核)、去向(终止核)、交叉部位以及功能。

脑干

脑干

3)三叉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4)外侧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5)内侧纵束: 6)脊髓小脑束:
三叉丘系:
起点:对侧三叉神经 脑桥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
止点: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 头、面部皮肤和粘膜 的痛、温、触觉。
外侧丘系:
起点:双侧 蜗神经核。
止点:下丘 核、内侧膝状 体。
功能:传导 双侧听觉。
平上丘切面
2、下行纤维束: 1)锥体束: 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位置、起止点、功能。
2)皮质脑桥束: 3)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 束、前庭脊髓束等。
平锥体交叉切面
皮质脊髓束:
起点:中央前回 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前部。
止点:脊髓前角 细胞。
功能:支配躯干 肌、脑干外形 脑干腹侧面观
脑 干 的 腹 侧 面 观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观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观
第 四 脑 室
第四脑室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 灰质 白质 网状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的排列
(一)脑干的灰质:包括脑神经 核和中继核(传导束核或非脑神经核)
(二)脑干内的白质:1、上行纤维束: 1)内侧丘系:位置、起止点、功能。
起点:对侧薄束 核、楔束核。
止点: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 躯干、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脊髓丘系:
起点:脊髓灰质对 侧Ⅰ、Ⅳ、Ⅴ板层。
止点:背侧丘脑腹 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躯 干、四肢的痛、温觉 和粗略触觉。
皮质核束:
起点:中央前回下部。
止点:双侧脑神经躯体 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 核(面神经核下半和舌 下神经核受单侧支配)。

解刨问答题

解刨问答题

解剖问答题1.椎体之间如何连接?答:椎间盘连接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纤维环为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

韧带主要包括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

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2.说明肩关节的结构特点答: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外有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及肌腱加强其稳固性,唯有囊下部无韧带和肌加强,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部脱出,脱向前下方.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关节囊薄弱松弛,连接它约有三条韧带和肌腱,三角肌包裹在肩峰的三面. 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运动.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证了它的灵活性,但它的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为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3.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哪些?答呼吸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膈肌呼吸肌属于骨骼肌,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

膈和肋间外肌属于吸气肌。

膈受膈神经支配,收缩时,其穹窿圆顶下降,使胸廓上下直径增大,同时使腹腔脏器下移,腹内压升高,腹壁向外凸出。

肋间外肌受肋间神经支配,收缩时使肋骨上抬并外展,胸骨亦随之上移,使胸廓前后、左右直径增大。

胸廓扩大肺容积随之扩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吸入肺内,为吸气动作。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和肋骨回位,腹腔脏器也上移回位,腹壁收敛,胸廓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增加,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为呼气动作。

这种呼气是一种被动呼气。

用力吸气时,除膈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加强外,其他辅助吸气肌如胸锁乳突肌、胸肌和背肌等也参加收缩,使胸廓更大的扩展。

用力呼气时则除吸气肌舒张外,还有腹壁肌、肋间内肌等辅助呼气肌主动收缩,使胸廓进一步缩小,此时呼气动作也是主动过程。

脑白质的功能主治

脑白质的功能主治

脑白质的功能主治什么是脑白质脑白质是指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主要部分的白色物质。

它主要由神经纤维束组成,这些纤维束将神经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到不同的脑区域。

脑白质的功能脑白质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以下是脑白质的主要功能:1.传导神经信号: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束充当了神经信号的传输通道,它们将信息从大脑的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

这使得大脑能够协调和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包括感知、运动和认知功能。

2.保护和支持神经元:脑白质包围和支持着大脑中的神经元。

它提供了保护神经元的结构支撑,同时通过支持神经元的生存和健康维持了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3.快速传递信息:相对于灰质(神经元细胞体和突触的区域),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束具有较高的速度和较远的传导距离。

这有助于迅速传递信息和协调复杂的神经活动。

脑白质疾病的主治方法脑白质疾病是指影响脑白质健康和功能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白质疾病以及它们的主治方法: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MS)•简介: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白质。

•主治方法:–科学用药:针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多发性硬化症,医生可能会开具不同的药物,如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等,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物理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改善肌肉控制和平衡能力,缓解多发性硬化症带来的运动障碍。

脑白质营养不良 (Leukoencephalopathy)•简介:脑白质营养不良是指脑白质因血液循环不良或营养供应不足而受损的情况。

•主治方法:–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疲劳,以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和维持脑白质的正常功能。

–药物治疗:根据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具体原因,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改善血液循环或增加营养供应。

脑白质炎 (Leukoencephalitis)•简介:脑白质炎是指脑白质发生炎症的情况,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

脑干解剖及脑干综合征

脑干解剖及脑干综合征
若供应耳蜗的血流阻断可引起突发耳聋。
2021/10/10
16
脑桥动脉 是许多小支,全起自基底动脉。
分三组:
(1)旁正中动脉 起自基底动脉,分布于脑桥核、皮质 脑桥束、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以及内侧丘系的腹侧 部。
(2)短环旋动脉 自基底动脉两侧发出,绕行脑桥腹 面,从脑桥腹外侧穿入脑桥底,分布于脑桥底外侧的楔 形区,此区是旁正中动脉长环旋动脉供应区之间的地带。 包括皮质脊髓束和内侧丘系各一部分纤维、脑桥核和 脑桥小脑纤维、三叉神经和面神经根及其核的一部分。
2021/10/10
18
2021/10/10
19
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脑干受损的三大症状:
颅神经(Ⅲ~Ⅻ)症状;
长束(锥体束及感觉系)症状;
小脑(脊髓小脑束及绳状体)症 状。
特征性症状: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 神经损害,对侧瘫痪或感觉障碍。
2021/10/10
20
脑干的基本功能
1、颅神经的基本功能
(3)长环旋动脉 从基底动脉两侧发出后,绕至脑桥 背面穿入脑实质。
长环旋动脉的供应区包括:V至Ⅷ对脑神经核、内侧丘 系、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小脑上脚和脑桥网状 结构。
通常所指的脑桥出血,多为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
2021/10/10
17
大脑后动脉 为基底动脉的终未支。发出后在动
眼神经和小脑上动脉的上方绕大脑脚向后行,进入海 马沟,再横过海马回后端入距状沟。在整个行程中大 脑后动脉与小脑幕裂孔关系密切,它先行于小脑幕裂 孔的内侧,不久即跨至幕上,并在颞叶底面直行。在 脑底面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平行由内走向外,中 间夹有动眼神经根纤维。由于大脑后动脉由内走向 外,动眼神经根纤维在动脉后方由后上走向前下,相 互间走行呈垂直交叉,因此当颅内压增高时,颞叶海 马回钩由幕上移至幕下,造成小脑幕裂孔疝时,大脑 后动脉可向下移位,压迫牵拉其后下方的动眼神经, 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因为缩瞳孔纤维在动眼神经的 上方周边部,所以首先受压,表现瞳孔散大)。

脑干外形及内部结构(陈通2010-5)

脑干外形及内部结构(陈通2010-5)

的内侧膝状体连结的条状隆起分
别称上丘臂和下丘臂。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主要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二者
交织的区域即为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 灰质 非脑神经核 白质:上、下行传导束。
(一)脑神经核团
脊髓与脊神经纤维成份相对应,传导4类神经冲动。
一般躯体感觉:传导皮肤(脊丘束) ,骨骼肌、肌腱和 关节(薄束、楔束) 的冲动入中枢。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内脏、心 血管和腺体冲动入中枢。 一般躯体运动:发自脊髓前角, 分布于骨骼肌。 一般内脏运动: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骶副交感核,支 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分泌。
支配咽喉肌。
3.一般内脏运动柱:
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柱外侧,靠 近界沟。由上至下为动眼神经副 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 神经背核,支配头、颈、胸、腹
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1)Ⅲ副核:发出副交感节前
纤维,加入Ⅲ,至睫状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支配眼球瞳孔括约肌和睫 状肌。
(2)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
(3)后索中出现薄束核、楔束核,但相对较小。楔束
外侧有Ⅴ脊束,Ⅴ脊束内侧有Ⅴ脊束核。
2.延髓经内侧丘系交叉横切面 (1)中央管扩大并后移。中央 灰质内出现Ⅻ核及Ⅹ背核。 (2)前正中裂恢复矢状位, 其两侧的锥体束大而完整。 (3)薄束核、楔束核增大,发出纤维呈弓形走向中央 管腹侧,越边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 维在中线两侧折向上行,构成内侧丘系。
(3)在第四脑室底,由内侧 向外侧依次:Ⅻ核(发出纤维
脊 楔束副核 束 核
前庭N核 孤束核 Ⅹ背核

沿内侧丘系外侧前行,经下橄
榄核与锥体束间出脑)、Ⅹ背 前庭神经核。 (4)前庭神经核腹外侧为Ⅴ脊束和脊束核,二者间有 楔束副核。在Ⅴ脊束、脊束核与下橄榄核间为疑核。

初一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1.反射弧的组成包括五个部分,按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应是A.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B.效应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感受器C.神经中枢→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D.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效应器→传出神经纤维→神经中枢【答案】A【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2.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的调节,但也受的影响。

【答案】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解析】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节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主要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作用,神经调节是靠神经系统完成的,激素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调节,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3.下图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每空2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①晶状体②角膜③瞳孔④视网膜⑤玻璃体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⑤④③②①(2)眼球结构中能将红光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的是(3)完成上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包括个组成部分(4)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对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说,这是( )A.使神经中枢交替活动和休息B.寻求新的突破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D.使大脑得到休息【答案】(1)C;(2)视网膜;(3)反射弧;五;(4)C.【解析】:(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②角膜→③瞳孔→①晶状体→⑤玻璃体→④视网膜.故C符合题意.(2)由(1)可知,眼球结构中能将红光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的是④视网膜.(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4)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学习知识,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复杂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巩固,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就是巩固已形成的复杂反射.故答案为:(1)C;(2)视网膜;(3)反射弧;五;(4)C.【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4.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A.望梅止渴B.排尿反射C.眨眼反射D.缩手反射【答案】A【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均属于非条件反射【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位于脑桥中部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齿的触觉传入
3、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act nuc.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act nuc. of trigeminal n.
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上颈段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入
位于脊髓上5~6个颈节前角的背外侧
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损伤表现为头不能向对侧转,肩不能上提。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副神经。
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区 动眼N副核 上丘水平 动眼N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上泌涎核 脑桥下部 面N 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下泌涎核 延髓上部 舌咽N 腮腺 迷走N背核 X △深方 迷走N 颈、胸、腹 大部脏器
躯体运动柱
动眼神经核oculomotor nuc. 支配上斜肌
位于中脑上丘水平 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发出纤维组成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核trochlear nuc.
1、动眼神经核oculomotor nuc.
01
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 损伤表现: 上睑下垂 眼外下斜视 位于中脑下丘水平 受双侧皮质支配,发出纤维组成滑车神经。
按性质分有七种(脑神经7种纤维成分)
1 一般躯体运动柱(脊髓前角运动核) 功能:支配舌肌和眼外肌 2 特殊内脏运动柱 功能:支配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 3 一般内脏运动柱(骶副交感核) 功能: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
4 一般内脏感觉柱(脊髓中间内侧核) 功能:接受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 5 特殊内脏感觉柱: 功能:接受初级味觉纤维 6一般躯体感觉柱: 功能:接受头面部皮肤和口、鼻腔黏膜的感觉纤维 7特殊躯体感觉柱: 功能:接受内耳初级听及平衡觉纤维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脑干内部结构(白质)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脑干内部结构(白质)
11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四 躯干肌 肢 肌
12
锥体束-皮质核束
起点: 中央前回下部 止点: 双侧一般躯体运动核 双侧特殊内脏运动核 (面N核下半和舌下 N核受对侧单侧支配); 功能: 支配头面部、颈部肌 肉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面神经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
核上瘫
核下瘫
14
核下瘫
舌下N核上瘫 舌下N核下瘫 核上瘫
主要与转眼、转头的核群联系, 调节眼外肌和颈肌的协调运动,完 成转眼、调头的协调活动。
9
二、下行纤维束
1) 锥体束: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2) 皮质脑桥束 3)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10
锥体束-质皮脊髓束
起点:中央前回中、上 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位置: 中脑:大脑脚中3/5 脑桥:脑桥基底部 延髓:延髓锥体 止点:脊髓前角细胞 功能:支配双侧躯干肌、 对侧四肢肌的运动
15
2、红核脊髓束: 位于皮质脊髓侧束的腹侧 起自红核→被盖腹侧交叉
→脊髓Ⅴ~Ⅶ层 作用:兴奋支配屈肌的运
动神经元 3、顶盖脊髓束:
起自上丘深层细胞→被盖 背侧交叉→脊髓Ⅵ、Ⅶ、Ⅷ层
作用:调节视、听的反射 活动
16
4、前庭脊髓束: 起自前庭N外侧核 位于前索外侧部→脊髓
Ⅲ层和部分Ⅶ层 作用:兴奋支配伸肌的
19
脑干各部代表性水 平切面观察
20
21
22
后 部
外 侧 部
内 侧 部
23
24
脑桥被盖部 脑桥基底部
25
26
27
顶盖
被 盖
大 脑 脚
28
代表性脑干损伤及 其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支配双侧躯干肌、对侧四肢肌的运动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核束

动眼神经核
起点:中央前回下部

止点:躯体运动核和
特殊内脏运动核 面N核下半、舌下N 核受对侧支配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上半 面神经核下半 疑核 舌下神经核 副神经核

功能:
支配头、颈部肌的运动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脑干内的白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掌握脑干内锥体束、内侧丘系、脊丘系、三叉丘系的 位置与功能
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的分类及名称
类别 躯体运动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 脑神经核名称 动眼N核 滑车N核 展N核 舌下N核 三叉N运动核 面N核 疑核 副 N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 动眼N副核 上泌涎核 (副交感核) 下泌涎核 迷走N背核
对侧后上升的纤维,称为外侧丘系。
止点:止于内侧膝状体 功能:传导双侧听觉
由于听觉经双侧外侧丘系传导,外侧 丘系损伤不影响听觉。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行于延髓外侧的周边部,脊髓小 脑后束起自同侧胸核,经小脑下 脚进入小脑,传递上肢颈部本体 感觉;脊髓小脑前束起自中间内 侧核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传导 躯干下肢本体感觉。
延髓和脑桥:位置分散 中脑:脊丘系的内侧, 靠近内侧丘系
三叉神经脊束核
功能
传导头、面部皮肤和黏膜的痛、温、触觉。
外侧丘系( lateral lemniscus)
起点:双侧蜗神经核
行径:
蜗神经核发出纤维沿脑桥被盖前缘(与内侧丘系 的纤维交错)横越至对侧,这些横行的纤维称为 斜方体。由蜗神经核发出,走同侧或经斜方体交叉至
一般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下部
特殊内脏感觉核
一般躯体感觉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
孤束核头端
三叉N感觉核 (三叉N中脑核、 三叉N脑桥核、 三叉N脊束核) 前庭N核 蜗N核
3 7
45Biblioteka 211.薄束
2.楔束
3.脊髓小脑后束
4.脊髓小脑前束 5.脊髓丘脑后束 6.脊髓丘脑前束
8
7.皮质脊髓侧束 8.皮质脊髓前束
6
二、脑干的白质
脊神经节细胞 1°neuron
损伤表现
精细触觉消失:不能辨认物体性状纹理 感觉性共济失调:
闭目难立征,闭目指鼻失误

闭眼时不能确定损伤同侧关节的位置、运动方向、
两点距离为丘系交叉以下损伤。

闭眼时不能确定损伤对侧关节的位置、运动方向、
两点距离为丘系交叉以上损伤
脊髓丘系
(spinal lemniscus)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损伤表现:
脊神经节细胞
中间内侧核 胸核
反射性共济失调
皮质脊髓束

起点: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止点:脊髓前角细胞 走行: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束
端脑:经内囊下行 中脑:行于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分散行于脑桥基底部 延髓:聚集为锥体

锥体交叉
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 功能:
丘脑中央辐射
腹后外侧核 3°neurons
内侧丘系 薄束核、楔束核 2°neuron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 薄束
延髓:锥 体束的背侧
级纤维,弯向前内,形成内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 脑桥:被盖前缘 弓状纤维,绕中央管前方跨 觉和精细触觉。 中脑:红核的背外侧 过中线,此即内侧丘系交叉, T4 交叉后的纤维折向上行,称 内侧丘系。
长的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脊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内侧纵束等
长的下行纤维束
锥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
出入小脑的纤维
脊髓小脑前、后束,小脑中脚、小脑上脚等
内侧丘系
起点:薄束核、楔束核 止点:丘脑腹后外侧核 走行: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的位置
脑干内脑神经特殊内脏运动核有哪些?位置、功能?
三个丘系、锥体束的起止、位置、功能?
作用:调节视、听的反射活动
网状脊髓束 起自延髓、脑桥网状结构 →前角运动细胞 作用:调节骨骼肌的张力 内侧纵束 起自前庭神经核,一部分 纤维上行→Ⅲ、Ⅳ、Ⅵ脑 神经,完成眼肌前庭反射; 一部分纤维下行→ 副N核 和上段颈髓前角运动细胞, 完成转眼、调头的协调运 动


脑干内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有哪些?位置、功能? 脑干内脑神经内脏运动核有哪些?位置、功能?
起于脊髓的后角边缘核与后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Ⅰ,Ⅳ, Ⅴ 板层 2°neuron 脊神经节细胞 1°neuron
三叉丘系
(trigeminal lemniscus) 起点:
三叉N脑桥核和三叉N脊束核
丘脑中央辐射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节细胞 三叉神经脊束
止点:腹后内侧核 位置
损伤表现
不能鼓腮,流口水 对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向同侧
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
红核脊髓束
起自起自红核→被盖腹侧交叉→中间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 作用:兴奋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 前庭脊髓束 起自前庭N外侧核,位于前索外侧部→前角运动细胞 作用:兴奋支配伸肌的运动神经元,维持身体平衡 顶盖脊髓束 起自上丘深层细胞→被盖背侧交叉→前角运动细胞
丘脑中央辐射
腹后外侧核 3°neurons 脊丘系
起点:
脊丘系的位置
角固有核板层,上行 功能: 1-2节再
延髓:下橄榄核背外侧。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 进入侧索和前索,经白质前 脑桥:内侧丘系外侧。 连合交叉,形成脊髓丘脑侧 温觉和粗略触觉。 中脑:内侧丘系背外侧 束和前束,进入脑干后二者 合在一起形成脊丘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