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论文
找准切入点 作文新突破
可 以说 . 想 品 德课 在 实 际生 活 中就 可 以 教 学 。 师生 关 系 思 在很 大 程 度 上 能 影响 学 生 的 学 习 效 率 . 在 潜 移 默 化 中影 响学 能
式 和手 段 . 合 教学 内容 根 据 学生 实 际 , 结 引导 学 生 学 习 , 高学 提 生知 识 的再 生能 力和 实践 能 力. 而提 高学 生 的综 合素 质 。 从
找 准切入点
作 文是 语 文 教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在 考试 中 占半 壁 江 山 , 其 分 量 可 想 而知 。 目前 好 多 中学 生 是 一 人 考场 就 不 知 怎 么答 而 作 文题 了 . 知 从 何 下 手 。 为此 , 建 议 应 从 以 下 几 点 找 准 人 不 我
的 最 终 解 决 . 主 建 构 起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和 世 界 的 意 义 自
五 、 强 与 家 长 的 联 系 加
在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过 程 中 . 择 正 确 的激 励 方 法 , 选 掌握 高 超 的激 励 艺术 . 对学 习好 的学 生 鼓 励 , 学 习积 极 性 差 的勉 励 , 对 充 分 词 动 他 们发 展 才 干 。 实践 证 明 , 想 品 德课 . 是 培养 学 生在 思 就 行 动 中有 良好 的 表 现 . 体 验 到 作 为 集体 成 员 的一 种 尊 严 的 感 能
三 、 题 要 细致 审
一
感 悟提 供 基 本 的 文本 依 据 。思 想 品 德课 教 材 中 , 趣 味 的故 事 有
比比 皆是 。 而学 生 又 天 生爱 听故 事 。 据这 一 心 理 特点 , 根 我在 课 堂 上巧 妙 运 用 历史 、 理 、 物 等 故 事 来 创设 故 事 情 境 . 地 人 既可 以 活跃 课 堂 气 氛 , 可 以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拓 学 生思 维 。 又 开
语文(心得)之找准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
语文(心得)之找准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论文之找准切入点,激活同学的思维切入点,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入手处,也是解读一篇课文的突破口。
大家应当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找到了一个最佳的解读文章的突破口,教学起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由于它能快速地集中同学的留意力,有效地开启同学思维的闸门。
在语文教学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也就可以事半功倍,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步骤。
首先,从这个突破口入手,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把课文分析透彻,分析到位。
切入点把握得好,一篇文章就能很流畅地讲完;切入点模糊,就会消失上课时无从下手的状况。
只有找准切入点,努力提高提问效率,才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
下面就谈谈切入点的确定和切入的形式。
一、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课题切入,触动同学的内心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题眼则是文章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如何让同学很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找准切入点就很重要,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抓住壮字教学全文?抓住课题的切入点,扣住壮字进行设问课文中哪些方面最充分地表现了壮士的‘壮’呢再引导同学理解壮士的壮志(接受任务)壮行(诱敌上山)壮举(勇敢跳崖)壮语(高呼口号)壮气(视死如归)。
这样,紧扣课眼,线索清楚,同学也能体会到五壮士壮的精神。
比如教学《跨越海岸的生命桥》时,从标题切入,抓住题眼,为什么是生命桥?紧扣课题细心设问,这样让同学有了探究文本的欲望。
突出重点,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同学的学习爱好被激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课堂气氛自然热闹。
二、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从疑难处切入,点燃同学思维的火花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同学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讨论的欲望,让切入点成为思维的火花的导火索。
我在执教《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就以文章中的耐人寻味的一句话作为解读整篇课文的切入点。
在同学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同学回忆课文中哪个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自由回答。
【教学论文】找准切入点,用活远程教育资源
找准切入点,用活远程教育资源来凤县民族小学张宝现在农村中小学都能接收并运用各种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学了。
作为一名远教资源的运用者,一年来,我大胆尝试,觉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其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一、像运用“教学参考资料”一样运用教学参考资源做好课前备课。
对于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运用各种教学参考手册应是得心应手的。
其实教育网台里的“教学参考”资源的运用与其它教学参考资料非常相似,而且相比之下,这些资料比其它资料更快捷,理前卫,因而更具有“参考”价值,应是每位教师教学前的参考首选。
二、像运用课本中插图一样用好图片资源辅助学科教学。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农村中小学,为了降低农民子女的教育成本,大多数教材采用黑白版,原来丰富、精美的图片在孩子们眼中成了灰蒙蒙的“老照片”,降低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远教资源为农村孩子提供了许多五彩缤纷的图片,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填补教材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图片主要作用是辅助学科教学,所以更是教师制作教学课课件的素材首选。
三、根据学科特点用好其它教学资源组织好学科活动。
“教育网台”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安排了许多学科性质较强的其它教学(活动)资源,这些资源与现代教学中提倡的教学理念十分吻合,具有开拓学生视野、帮助教师组织学科活动等作用,如:语文学科中的“电视作文”、“诗词歌赋”,数学学科中的“身边的数学”、“竞赛园地”,科学学科中的“动手实践”、“研究性学习”,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认识社会”、“品德修养”……教师适时地把这些资源运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四、用平常心对待、有选择的使用学科课件资源。
课件,对长期以来很少碰电脑的农村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而具有吸引力的资源。
所以教师们在备课时随时随地都挂念着它,无论是否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符,都一概用之。
能在教学中把它们运用起来固然很好,但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上它,而是用它去突破教学难点,能用实验、操作、推理等手段达到目的的,我们宁可舍去,也不用它来装点门面。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与问题陈述如何找到研究的切入点与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与问题陈述如何找到研究的切入点与重要性导言:选题是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首要任务,因为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深度和学术价值。
一个好的选题能够确保研究的切入点准确、问题陈述清晰,并具备一定的研究重要性。
本文将讨论如何选择选题,并深入探讨选题的切入点和重要性。
一、选题的判断在选择选题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学术讨论等方式,可以对某个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然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一个选题是否合适:1. 研究的现实意义:选题应该关注当前社会或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并具备解决问题或提出新思路的潜力。
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并具备较高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2. 知识的前沿性:选题应当探索或拓展某个领域的知识边界,并尽量选择那些在学术界还没有得到很好解答的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贡献。
3. 研究的可行性:选题应当具备可行性,即有足够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条件来支持论文的完成。
如果选题过于宏大或者数据难以获得,将会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4. 兴趣和动力: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选题时最重要的是要对所选课题有浓厚的兴趣和足够的动力。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长时间和持续的投入,只有对所选课题保持热情,才能够坚持下去,取得好的研究结果。
二、选题的问题陈述选题的问题陈述是论文的核心,它需要准确地描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提出明确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个好的问题陈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 清晰明确的问题:问题陈述应该明确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避免含糊不清和模棱两可的表述。
问题陈述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通过研究进行回答或解决。
2. 目标和研究方法:问题陈述应该明确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可以包括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预期结果;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实证分析、文献综述、案例研究等。
目标和方法的明确性有助于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和评价。
3. 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陈述应该明确研究所依托的理论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
毕业论文文献选题的切入点与研究侧重
毕业论文文献选题的切入点与研究侧重在进行毕业论文文献选题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研究侧重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为整个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框架。
而研究侧重则是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深度,有助于深入挖掘问题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本文将从如何选择切入点和确定研究侧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毕业论文文献选题。
选择切入点是毕业论文文献选题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切入点应该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某个学科领域的未解之谜,总之,要有一定的研究空白和探索的必要性。
其次,切入点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即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研究和解决。
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切入点还应该符合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只有对所选择的切入点有足够的了解和热情,才能够持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
确定研究侧重是毕业论文文献选题的第二步。
在确定研究侧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和启示。
其次,要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即要研究的问题有多广泛,需要深入到哪个层面。
这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最后,要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即研究的结果是否能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帮助,是否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在选择切入点和确定研究侧重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调研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找到自己的研究空白和创新点。
其次,要与导师和同行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选题方向。
最后,要保持谨慎和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踏实地进行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总之,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确定研究侧重是进行毕业论文文献选题的关键步骤。
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和规划,才能够顺利进行研究并取得理想的成果。
找准学生管理切入点论文
找准学生管理的切入点【摘要】从事职业教育十几年,当了十来年的教师,兼了几届学生班主任,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学生,每个班总有个别让人头疼的学生,对他们的管理会占用班主任很大的精力。
几年下来我觉得管理这样的学生关键是要找准学生的切入点,每个学生都有他的软肋,我们找准学生的软肋,对症下药,做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字】针对教育;切入点;体现价值我常想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一切,但我可以凭我一已之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在齐帅身上所花的精力是大的,但我得到的更多:以其说我改变了齐帅,不如说齐帅成就了我一个默默无闻的教师的梦想,体现着一种价值!找准学生管理的切入点,不是投学生所好,而是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从他的内心出发进行管理,这对后进生的转化的效果的非常明显的。
下面这位学生就是我有意识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沟通的一位学生转变的过程。
齐帅是我担任电气技术07q1班主任时班中的一位较调皮的学生,像大多数调皮职业学校学生一样,齐帅聪明、鬼点子多,却把聪明才智用在了闯祸、玩乐上,且周围总有几位追随者。
第一次见齐帅是在学校新生军训结束的那一天,他是整个军训过程中态度最差的一位,还伴有抽烟等违纪。
后来正式上课时,虽然知道管理他有难度,但我马上作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不要对他有成见;因为一旦产生成见,就是对他的不公平。
第二不能丧失信心,如果我对自己丧失信心,那就是不战而败。
在入校的第一周,齐帅就显露锋芒,毫不客气地用拳头对付班中一位“不顺眼”的学生。
处理新生的违纪问题,特别是齐帅这样的学生,我郑重其事:事情的经过、错误的认识、相互道歉。
齐帅一步步按要求做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我知道他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错误。
三天后齐帅又大发雄威,将同寝室的一位同学的被子扔出来,并叫他“滚”,这件事引起了该同学家长的不满。
我压抑着满腔怒火,找他谈话。
他如数家珍地谈了自已所犯的错误、严重性,并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
这一套流程那么熟练,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找准切入点,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找准切入点,提高课堂效率“上语文课如破竹,直斫,虽九牛二虎之力,难攻之;得切入点,使吹灰之力,则‘势如破竹’。
”何谓切入点?一位物理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我说。
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就能揭开分析课文的“红盖头”。
这个支点,就是最佳教学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就是要探寻讲授课文的突破口,即选择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契合点。
这个切入点就像建构主义倡导的“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让学生沿着支架一步步向上攀升。
只要这个切入点选得准,定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千层浪,定会激活他们的思维,学习过程也会变得自然流畅,课堂学习效率便会大大提高。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原则1.突出重点,难点原则阅读分析“切入法”要求教师选取的切入点应体现课文的重点、难点。
切入点应是课文的激情点或起始点,要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能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草船借箭》一课,“诸葛亮神机妙算”是课文的重点,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句话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这句话去逐步展开。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上知天文”——算定江上有大雾;“下知地理”——回来的时候顺风顺水,等曹兵明白过来,想追也来不及了;“中知人心”——料定鲁肃厚道,不会向周瑜报告借船的事情,也料定曹操多疑,不会雾中出击而只会命士兵放箭。
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便会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
2.集中辐射原则阅读分析“切入法”要求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以一当十。
切入点往往从关键处、从小处着手,但要以小见大,能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集于一身,集中一点,以求突破全文。
同时,切入点又须有辐射价值,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爱之链》一文,只要抓住个“爱”字,就可以带动起对全文的学习,顺利解决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文章找准切入点论文
文章找准切入点论文文章有中心思想,如果偏离这个思想,那就跑题。
同样,语文教学也有中心,就是我们所谓的课文的切入点,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找准切入点,课堂将会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反之,就会出现低效、高耗、低收益的课堂。
可见,找准切入点将关系到课堂的效率问题。
一、题目切入课文的题目就像是文章的眼睛,它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文章题目甚至就是中心。
把握住了题目,有时我们就可以顺着它,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文章《小草和大树》,从课题表面来看,写的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
其实,这是一篇关于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有着深刻的含义。
因为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课题,一次在骚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
所以,课上让学生对于这三次的“小草和大树”的含义分别进行理解,进而理解夏洛蒂作为小草是怎样成为一棵大树的,从而剖析主人公经历的各种逆境后最终成才这个过程中,她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品质。
一来学生在预习时肯定会对质疑写人的文章,题目是“小草和大树”?当老师提出时,正好碰撞,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二来,小草、大树可谓是对立的双方,这个矛盾的两个个体放在一起,以“小草如何成为大树”的问题形式抛出,学生乐于去发现、探究;第三,这是课后的一个习题,所以这个题目切入,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词语切入俗话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画龙点睛的词语,文眼则是一篇文章一个关键字,能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所以,我在教学时,就抓住“依依惜别”这个词,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深情厚意。
抓住焦点 找准切入点口 提高论文质量
抓住焦点找准切入口提高论文质量东山镇东南小学张苏珍敬爱的校长、老师们:你们好!今天,中心小学安排我在这里跟大家谈一些有关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实在惭愧,本人实际上也并没什么成绩,在这里,就谈几点本人肤浅的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讲的题目是“抓住焦点,找准切入口,提高论文质量”。
想必大部分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受,想写一篇论文时,一时想不准写什么内容,确定了题目之后,又不知该怎样把内容写好。
其实,只要抓住焦点,找准切入口,就能把论文写好。
一、选题、定题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关系论文的成败。
在选题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常见问题:一是选题过大,如《论现今小学教育》。
选题太大不合适,小一点,具体一点,把问题讲得清楚一点为好。
二是选题过难,即选择的题目难度较大。
三是选题陈旧。
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照搬别人的材料和结论,缺乏新意。
应该在别人的基础上,敢于提别人没有提出过或尚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论文的选题最好多选一点与现实教学、现今教育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课题,注意研究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如与新课堂标准相关联的有关问题。
因此,选题要突出新、小、易。
选题之后就要确定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来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
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
二要简练。
.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印象。
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要采用生疏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
三要新颖。
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俗套,使之能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何找准切入点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如何找准切入点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因此,语文教学应紧密依靠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设计出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精简教学内容,精巧教学方法,达成一个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成优化呢?笔者认为,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怎样选择切入点呢?1.从题目中找到切入点俗话说“好题目等于文章的一半”,“题好一半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抓住文章的题目,打开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因此,把握了题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
很多高明的作家总是在题目下一番功夫,有中心型的标题,这类标题通常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和中心思想。
如:〈杨修之死〉、〈范进中举〉等,还有对象型的标题,这类标题往往具有明确全文的中心人物或刻画、介绍的主要对象,如〈孔乙己〉、〈藤野先生〉〈我的母亲〉、《中国石拱桥》等,还有一类线索型标题如:〈羚羊木雕〉、〈我的第一本书〉等;更有情感性标题、体裁性标题、杂和性标题等。
在我们教学的实践中,围绕标题做文章,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切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对学生正确语文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
2.从文中的关键词找到切入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是全文的内容浓缩,是内容情感的起始点。
以重点词句为切入点就等于直接叩击文章的主体大门。
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我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设计教案时,我抓住“绝境”一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桃源中人把这个地方称作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绝境”)是走投无路的意思吗?(学生会立即答出“不是,是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的意思)哪些人一起来到这里的?(学生会马上从文中找到“先世”“妻子”“邑人”这些答案)为什么要来?(避秦时乱)战乱结束后这些人有没有回去?(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个地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这群人乐不思蜀了?这样,我以“绝境”为切入点,以6个浅显的问题进入教学程序,既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了解”,又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轻松地进入到文章的第一个主题“桃源美”的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例说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例说教学切入点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切入点把握得好,一篇文章就能很流畅地讲完;切入点模糊,就会出现上课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恰当的“切入”,犹如“穿着一串珍珠的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带出文章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和主题。
它的存在可以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教学思路明晰,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课为例,探讨找准语文教学切入点的一些方法。
1.疑点切入,激起浪花《范进中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最终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人物的迫害”这一主旨。
文章内容虽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但要让学生从文字表面体会到“封建科举”的“危害”似乎颇有难度,由一种现象看到本质超过了八年级学生的能力范畴。
一位教师这样切入:结合文章内容,推测范进中举时的年龄段?这一导入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比想像中还要好的效果——学生个个埋首于课文,试图找出简洁的答案,但细寻却无功而返的结果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挑战欲。
学生的回答层出不穷,理由也颇有些道理。
在一片争议之后,当教者把原著中范进中举的实际年龄“54岁”写在了黑板上,学生看后有惊喜,有失望,有不解的。
但最终都归于一种表情——不可思议的惊讶。
于是,教者又趁热打铁,把封建科举进阶的过程呈现在课件上,然后静观学生之变。
果然有学生按捺不住叫起来:“那他考了多少年啊?”也有“他几岁开始考啊?”“他为什么考那么多年还不放弃啊?”……诸如此类的疑问在导入后层出不穷。
于是,在边介绍封建科举各阶段考试时间及年限,边让学生揣摩文中不同阶层人物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迥异变化的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正应了那句“水到渠成”!2.巧借修辞,一线贯之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流淌着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
抓准切入点,激发习作兴趣论文
抓准切入点,激发习作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目前有一些学生一谈到作文便抓破脑袋,视为畏途。
故此,习作教学应从兴趣入手。
怎样才能使学生思维的潜能被开发,习作的情感被激活呢?一、以说促写,激发写作兴趣。
说是写的前提,说的收获是写的酝酿。
在习作教学中通常会安排说的环节,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往往出现花的时间多,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学生不愿说,有些又不知怎样说,有的没做好准备而不敢说。
如果想学生像疱丁解牛那样在任何环境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那么,我们应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得开,勇敢地说出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要说、想说的意思。
从激发说的欲望来达到激发写的兴趣。
(一)说的内容多样化。
学生所说的应该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或是印象深刻的,教师应允许多样化的说话内容存在。
为了配合学生的说,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事物作为说的热身。
例如:写一个人,我们可以选取大家颇为熟悉的人物(如:多啦a梦等),让学生说出他的外貌特点,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不会感受到困难。
这一热身完后,就可以转入习作的重点。
在说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此问题不感兴趣,可以让他们挑自己喜欢的内容说,鼓励大胆创新。
(二)说的形式灵活化。
说的形式应该灵活化。
除了指名说,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相近,在小组交流中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没有思想顾虑,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容易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在说的方法上可以是猜谜、对话、讲故事等。
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易投入到说话的环境中。
如:同是写一个人,有些老师会硬邦邦让学生说出某个人物的特点,然后再动笔;另一些老师先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说说某人的特点,然后让其他同学猜,分别对说的学生和猜对的学生都给予肯定评价,并鼓励学生把说的写下来。
找准切入点——精选推荐
找准切入点,简简单单教语文--关于文本选点,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点思考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杨瑞海摘要: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能使教学双方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顺利。
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
主题词:切入点简简单单教语文找准提高实效性根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选点突破的研究实践,现就在文本中找准切入点,实施简简单单教语文,提高课堂实效性谈一些认识。
一、研究背景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因此,语文教学应紧密依靠教材文本,发挥教材文本的导向作用,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闪光点,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针对学生之间的不同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精简教学内容,精巧教学方法,达成高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走出“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回归它的真面目: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高效的有效策略。
就语文教学而言,优化教学设计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简简单单的教学活动,却又能达成高效的语文教学效果?这就成了当前语文课堂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能为此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二、切入点与简简单单教语文1、切入点切入点就是一篇文章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内容部位。
这内容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构成文章的主要元素——字、词、句、段、图,也可以是其它相关的内容,如文章题目、作者的思路、读者的疑问,甚至是各种学习方法……借用“庖丁解牛”喻之:文本是“全牛”,而切入点就是那“节之有间”中的“间”,只有找准了“间”,才能“以无厚入之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如何在文献中找到毕业论文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如何在文献中找到毕业论文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在文献中找到毕业论文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是每位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文献中找到毕业论文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希望能对广大研究生有所帮助。
首先,要找到毕业论文研究的切入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1. 文献综述:首先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找到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研究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是前人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3. 研究目的: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的价值所在。
这有助于我们找到研究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展开后续的研究工作。
4. 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找到切入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果,因此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确定了研究的切入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在研究中找到创新点。
创新点是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或者新的观点,对研究领域做出新的贡献。
要找到创新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1. 空白领域: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领域存在研究空白,即前人研究中未涉及或未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这些空白领域中展开研究,往往容易找到创新点。
2. 跨学科研究: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的可能性,可以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往往能够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发现。
3. 实证研究:在研究中引入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实验或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可以为研究带来新的证据和新的结论,从而找到创新点。
4. 理论创新:在研究中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或模型,对已有理论进行扩展或修正,也是找到创新点的一种途径。
找准切入点论文
找准切入点论文:找准切入点作文新突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半壁江山,其分量可想而知。
而目前好多中学生是一入考场就不知怎么答作文题了,不知从何下手。
为此,我建议应从以下几点找准入点,作文教学或许能取得新的突破。
一、心理素质要沉着冷静一个优秀的学生犹如一个好的狙击手,在战场上和在考场上有一点是相似的:心理素质要沉着冷静。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每个人都有可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或得到实现;每个人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在考场上就不会乱了阵脚。
这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并非心理活动本身所固有,而是后天习得的。
我们强调的是培养标准,即要求学生的心理所应当达到的水平。
这应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多锻炼,给学生多创造一些磨难来考验他们。
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考场上更要如此:沉着审题思考,万物静向手边来,好文妙思始出来。
二、平时要广泛积累打得好基础,方得妙文来。
首先,好文妙句来源于平时的观察积累。
对高中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其次,强调语言积累,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再次,强调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
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
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
寻找切入点 突破障碍关论文
寻找切入点突破障碍关【摘要】在数学解题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分析题中的“知”与“求”,准确捕捉题目的各种信息,努力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周密思考,广泛联想,避免误入歧途,就能及时摆脱困境,快速形成准确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切入点障碍关求解数学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那么,如何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紧扣定义理解定义、掌握定义、活用定义是解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寻找解题切入点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1.若点m(x,y)满足(x+3)2+(y-1)2-(x-y+3)=0,则点m的轨迹是()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分析:可进行化简,但表达式中会出现xy项,对曲线的形状的判断有点难度,可通过对原式的合理变形,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解决。
解:由(x+3)2+(y-1)2-(x-y+3)=0,得(x+3)2+(y-1)2/(x-y+3)/2=2此式可以看成是动点m(x,y)到定点(-3,1)与到定直线距离之比为的点的轨迹,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此轨迹为双曲线,故选c。
二、深挖隐含隐含条件是指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目的背后,优先考虑隐含条件往往能减少运算量,简化或避免复杂的变化与讨论,找到解题切入点,使问题简捷获解。
例2.解方程组(x+1)+(1-y)=4(1)(x+1)=3y-3 (2)分析:此题按常规方法,需要分四种情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解方程组。
但我们观察(2)式可以挖掘出一个隐含条件,利用这个隐含条件可以避免讨论。
解:由(2)知,(1)式可以变形为(x+1)+(y-1)=4(3)由(2),(3)解得(x+1)=3∴x1=2,x2=-4分别代入(2)得原方程组的解为x1=2 x2=-4y1=2 y2=2三、转译语言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三种基本样式,及时将题目中读不懂的部分,转译为新一种表述样式,如将普通语言改译为符号语言,或将符号语言改译为图形语言,常常可以帮助我们读懂题意,找到解题切入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准切入点论文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水平和质
量的终结性考试,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更是做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好的考试成绩意味着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意味着好的学习。
依据教育部对中考的要求,“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注重思想方法是重点,培养能力是核心,坚持创新是方向的命题原则”,结合陕西省2012年中考数学命题内容和要求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一下具体的工作:
一、立足教材和说明,落实“双基”
数学的基础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离开基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形成,并且“切入容易,基础性强”也是中考数学命题的一大特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型中大部分题目都是立足于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隐含在其中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把七至九年级的数学教材系统梳理几遍,并根据各自的习惯,构建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网络体系,重视准确地存储、检索、抽取、优化、组合。
其次,指导学
生重新回到课本之中,熟练掌握课本中的重要内容,典型例题、习题的分析,特别是解题思路是怎样形成的,思维方法以及常用解法都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重视这些题目的变式训练,以题为载体,阐述试题的条件加强,条件弱化,结论开放,变换结论,多种解法,与其他试题的联系与区别,达到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
具体做法是:
(1)努力夯实基础。
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要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解答基础题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变式,必须紧扣教材与说明,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要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
教师要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时分层次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二、关注社会,强化应用
应用意识与能力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应用性试题是中考数学必考试题之一,如2012年陕西省中考题应用性试题都是与实际相联系的,在复习时要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有着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试题,如精选与金融经济、贸易等密切相联系的应用题或与生活相关的图形面积测量、计算方面的典型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进行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在初中主要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相联系),解决好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应用问题,最终探索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达到应用的价值。
三、研究试题和说明,把握好方向
要进一步加大对规律意识类试题、探索类试题、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力度,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是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研究2012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说明,明确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考察要求,坚决避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局面的出现,如代数部分要弱化数式计算或化简题的繁杂程度,弱化对方程(组)、不等式(组)解法多样化、技巧性的繁杂程度的要求,倡导基本的解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杜绝对统计部分只单纯的教公式和纯粹计算技巧的做法,转向结合实际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及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四、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无论教师教的有多好,学生不学,一切都等于零。
面临毕业,有些学生心里压力大,不会调节,导致厌学惧学,遇到解数学题就头脑混乱;有的学生本身逻辑思维能力差,对学习几乎放弃,对于数学更是束手无策;有的学生头脑聪明,对基础题瞧不上,偏于难题、怪题的研究,往往捡了芝麻、漏掉西瓜。
针对以上现象,在最后复习阶段,不能满堂灌、满把抓。
要观察、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适用与他们的复习策略。
对于厌学者要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使其摆正心态,摆脱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如果他们能有良好的态度价值观,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与趣味,成绩必定提高很大。
五、抓好二轮复课,提高优生成绩
教师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拨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突出复习,注意教学思想的形成和教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认真选题,复习时可对共性的难点、热点设立专题。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以题代知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
(4)专题复习可适当拨高。
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
但要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一个度,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