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019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课外古诗词鉴赏
2019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课外古诗词鉴赏1.海棠宋代: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1),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解】(1)崇光:春光。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七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所见。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诗歌赞美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1分),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1分)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答:(1)构思:古人常把人比作花,作者却使用逆向思维,把花比作人。
在诗人的想象中,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燃烧高烛,照亮花的“容颜”。
表达了对海棠的怜爱之情,造语奇特,构思巧妙,不落窠臼。
(2)写法一: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东风袅袅”“泛崇光”写出花在春风吹拂中的摇曳之姿,“香雾空蒙”写出海棠阵阵幽香在雾气中弥漫。
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海棠光彩正艳,香气正浓。
写法二:虚实相生。
前两句描写海棠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
虚实结合,表现了花的脱俗清雅。
写法三:巧用对比。
“烧高烛”遥承上文“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
月光似乎嫉妒海棠的明艳,悄然离去,而诗人却“烧高烛”照亮花朵,隐含传达出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与怀才不遇的感慨。
(3)语言一:用语凝练传神,流畅自然。
如:“只恐”一词,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之情。
“故”字则照应“只恐”,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
语言二:巧用修辞。
采用拟人手法,以“花睡去”将花人格化,写出了海棠花的高洁柔美,“照红妆”则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表达了作者的爱花惜花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叹。
2.(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山东专用)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 8 1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
206
������������������������������������������������������������������������������������������������������������������������������������������������������������������������������������������������������������������������������������������������������������������
������������������������������������������������������������������������������������������������������������������������������������������������������������������������������������������������������������������������������
ï ý旧体诗 þïï
ï
新诗( 即新体诗)
ï现代诗歌(1919 年
ï îï
îïï“ 五四” 创始)
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 生活的思想感情的诗
2019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
2019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 (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中的“控”、“马行处”是什么意思?请回答。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并分析句中的情感。
【答案】(1)控:拉开;马行处:马走过的地方,这里指马蹄印。
(2)此句用了对偶和夸张,描写大天气奇寒、愁云满天,表达诗人为友人远行而产生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解析】【详解】(1)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将军角弓不得控”意思是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
控:拉开。
“雪上空留马行处”意思是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马行处:马走过的地方,这里指马蹄印。
(2)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以及体会偶表达的思想感情。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很厚很厚,天空中惨淡的云好像凝固住了一般。
诗人以夸张对偶的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旷远辽阔的的荒漠雪景冰,并将此与愁云结合、递进,表达了一种化不开的心愁,透着内心深深的忧愁和惜别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简要分析。
2.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的情感。
【答案】1.①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气焰的嚣张。
②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鲜明的色彩写出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
2019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
2019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望江南·超然台①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②。
诗酒趁年华。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超然台:在密州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即明前茶。
不同于雨前茶,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的茶,称作雨前茶,比明前茶稍晚,算不上新茶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首句以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词人由近及远登临远眺,借“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将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一切令词人心旷神怡。
C.词人眼中的色彩是多样的:碧绿的春水和垂柳,艳丽的春花,迷蒙的烟雨,色彩对比、明暗相衬、浓淡相宜,画面丰富。
D.下阕紧承上阕所写之景,触景生情,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E. 全词情景交融,语言虽质朴无华,但写出了词人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
其词风是豪迈与婉约相兼。
2.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AB2.“诗酒趁年华”的意思是词人欲趁着年华未老来抓紧时机以诗酒自娱,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词人登上超然台所见台下春未老之景引起了词人对故国故人的思念感伤之情,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之情。
“诗酒趁年华”作为全词的词眼,表现了词人为解脱苦闷而自我心理调适,借酒茶吟诗暂作解脱的超然达观心态。
超然物外,忘却一切,这是超然的最高境界,也暗合了题目“超然台作”之意。
【解析】1.A错误,上阕首句以拟人、通感修辞手法。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分类汇总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分类汇总一、思想情感归纳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宪传》中的典故。
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忧国、报国之情融合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据《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的豪迈情怀。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战果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郡赦免魏尚,复为云中守。
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射天狼——天狼是指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天狼星是“主侵掠”的。
这里用以借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词人在此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②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指牛。
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
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曹操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苍茫动荡,惊涛拍岸,吞吐日月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达作者胸襟开阔、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具体写登山所见所感。
5.(2018·福州)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的“过”字凸显了诗人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被贬地荒凉的感情。
2.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软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软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前人评价本诗宥奇趣”两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 (人名)的组诗《〉〉。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鉴赏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分析中考题型,明确考题方向;2.规范解题方法,规范答题格式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分钟)近几年来,古代诗歌的鉴赏成为了各地中考试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进行课外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
(板书课题)纵观近几年来菏泽的中考试题,从体裁来说,大部分都是绝句,有一首元曲,从内容来说,以写景诗为主,兼有咏物诗,从作者来说,大部分都是名家在不同时期不那么有名的诗作。
从题型看,大部分为简答题。
二、写一写(2分钟)1.我们要想鉴赏课外的古诗词,首先要从课内的古诗词入手。
下面,请大家默写唐朝诗人王维的《鸟鸣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找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2.PPT出示《鸟鸣涧》诗句,大家看一下,你写的对不对?看看他写的对吗?写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看来,这首诗大家掌握的还不错。
二、想一想但是,对于古代的诗词,我们仅仅满足于会默写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根据你们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两道诗歌鉴赏题目,并且给出答案,一会咱们分小组展示。
好,开始。
三、理一理做一做设计出两道题目的小组请举手。
(一)“领悟情感”类生:这首诗表达的作者怎样的感情?师:这是不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啊?这种题型,咱们归到“领悟情感”类别里面去。
除了,这样问法,有的时候,还会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答案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答案呢?在做这样题目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看关键词。
1.标题。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中留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坐敬亭山》2.注释、诗眼、关键词、题干的提示等等。
例如:《声声慢》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他是一个隐士,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归隐田园。
所以有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叙事,“单车”是说随从少,轻车简从,仪节规格不高。
“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于叙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蓬草”随风飞转,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归雁”喻诗人,是反衬,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境况迥然不同。
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庭的孤寂、飘零之感。
这两句在写法上借景抒情,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和激愤抑郁之情。
“出”“入”描绘动态景物,与颈联“直”“圆”描绘静态景物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①“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孤烟之高,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坚毅;“长”表现出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大,给人苍茫壮阔中又显现柔和温暖的感觉,这两句极富画面感,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营造出塞外苍茫、空旷的意境,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②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
“燕然”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主旨】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特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欸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____(人名)的组诗《____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各题。
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2)三、四句运用________手法,展现了一幅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________的心情。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
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别范澄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______,_______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①沙碛:沙漠。
②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1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湘南即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
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________。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这首词按照_______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______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1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__”,结果“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1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杜陵绝句李白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________(季节及时分),站在________观看到的景物。
(2)后两句“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试分析诗的前两句是怎样展现诗人好静的性格的?(2)王维的诗最擅长把静景写活,你认为这首诗中把静景写活的诗句是哪一句?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1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该诗描写了诗人在天气晴朗的________(时节),________(出行方式)到了________(地点),走山路看到一路绿荫浓浓,听到黄鹂的声声啼鸣。
(2)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加以赏析。
2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人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浓阴,________,________,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诗人用语朴素简练,虽写君山之貌,却未直写,而以________来衬托君山气势的凝重。
用________来突显君山磅礴之状。
(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2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注】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
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1)该诗诗人是在清明节去城外________(一清明节的习俗)途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图景。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展现的画面。
2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②碧毯线头抽早稻: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
(1)《春题湖上》和《钱塘湖春行》都是白居易任职杭州时所作,本诗中“________”字与《钱塘湖春行》中“最爱”一词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情有独钟。
(2)“月点波心一颗珠”向来被认为是诗人的神来之笔,说说它妙在何处。
2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湖上即事陈起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1)该诗写的是________(时节)的景色,体现了诗人________的个性。
(2)该诗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分析词中“烟”“雨”“鹧鸪”等意象的作用。
(2)该词描写了“远客”怎样的心境?2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暮云收尽溢清寒”中的“溢”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乙卯重五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习俗。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2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野池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