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鉴别
天仙子与其混淆品南天仙子的鉴别
天仙子与其混淆品南天仙子的鉴别
林立;刘志芳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3(025)001
【摘要】目的探讨天仙子与其混淆品南天仙子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天仙子与南天仙子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试验等方面的不同加以鉴别.结果天仙子与南天仙子之间差别明显.结论利用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试验方面的差异,能有效地鉴别天仙子与南天仙子.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林立;刘志芳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福州,350025;福建省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福州,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中药南天仙子湿敷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金梅城;王占华
2.中药南天仙子湿敷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朱文君
3.南天仙子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孙艳红;黄喜群;易曼珍
4.南天仙子外敷治疗化脓性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 [J], 曾小芳;陈淑贤;方少意;张丽韶;谢建英;李庐;谢思斯
5.反相离子对HPLC法测定天仙子中的生物碱及TLC法鉴别天仙子和南天仙子 [J], 马翠英;陈德昌;杨兆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常规鉴别要点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 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 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 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 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 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特征性理化鉴别、特征性显微鉴别(典型品种 天麻、川乌与草乌)。
红花掺假加重
用清油(菜籽油、芥籽油)混合重金属粉、色素 到红花中,目的是增加重量。现介绍几种简便鉴 别方法:
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 味。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 臭腐败味。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 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 不粘附泥沙杂质。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 红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 取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 灰白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 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 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 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 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 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 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 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 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6、山茱萸
掺未成熟的果肉 采摘时不分青红,一概采之,加工 而成。未成熟的果肉入药,不符合药典规定。与成熟 果实相比,未成熟果实色淡红或黄红,肉薄,无光泽
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半夏[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ata (Thunb.) Rbeit.块茎。
[成品特征] 生半夏为类圆球形,大小不一,有的稍偏斜,顶端有凹痕,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端多圆平,粉质坚实。
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
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
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类圆形厚片、表面棕色或棕褐色。
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味淡、微有辣味,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
[常见伪品]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forme(Lodd.)Blnme的块茎。
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天南星[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risama heterophyllum Bl.块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 生天南星呈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皱缩,顶端有凹的茎痕,周围可见茎痕及麻点状须根痕。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130种常用中药伪品和混淆品目录
莱菔子与伪劣品
正品
胖大海
桃仁
莱菔子
习用品
杏仁
伪品
圆粒萍婆种子
油菜子、苘麻子、冬葵子、急性子
劣品
虫蛀品
掺花生米碎片和药渣
61
菟丝子与伪劣品
62
女贞子与伪劣品
63
山茱萸与伪劣品
正品
菟丝子
女贞子
山茱萸
习用品
大菟丝子、苏子
伪品
石荠苎果实、莱菔子、白芥子
水蜡树果实、小叶女贞果实
滇刺枣果皮
劣品
果核含量超标
64
劣品
提取过的人参
硫磺熏蒸过人参、拼接人参和工艺参
硫磺熏蒸过天麻
霉变天麻
虫蛀、变色品
4
大黄与伪劣品
5
黄芪与伪劣品
6
巴戟天与伪劣品
正品
川大黄、北大黄(唐古特、掌叶)
绵黄芪(药材及不同规格饮片、压片)
巴戟天
伪品
土大黄(酸膜属、大黄属波叶组,河套大黄等)
圆叶锦葵根、紫苜蓿根、兰花棘豆根、
棉花根、锦鸡儿根
羊角藤、铁箍散、虎刺、白木通
川牛膝与伪劣品
90
茯苓与伪பைடு நூலகம்品
正品
天仙子
川牛膝
茯苓片、个、丁、皮
习用品
怀牛膝、土牛膝
伪品
水蓑衣种子
面粉仿制品
劣品
91
败酱草与伪劣品
92
雷丸与伪劣品
93
猪苓与伪劣品
正品
败酱草
雷丸
猪苓
习用品
苏败酱
北败酱
伪品
苦苣菜、苦菜、中华苦荬菜等
大风子、吕宋果
掺重粉、掺荆三棱
常见中药饮片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根 的切 片。 为类 圆锥形 , 顶端有茎痕 , 周 围有瘤 状突起 , 质坚 硬 , 体重断 面灰黑色 , 俗称“ 铜皮铁骨” , 味苦回甜。 三七有止血 , 散瘀 , 消肿 , 定痛 的
功效 。 4 . 2 易混淆 品( 菊三七 ) 菊科植物菊三七 G y n u r a s e g e t u n( L o u r . ) Me r r 的根茎. 。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 , 具瘤状突起 , 顶端 有茎 痕或芽痕 。切面
今日 健康
・
2 0 1 5年 6月J源自u n e 第1 4卷 第 6期
41 4・
J I N RI J I AN KANG
2 01 5 Vo 1 . 1 4 No . 6
常见 中药饮 片易混淆 品、 伪 品的鉴别
汤祖 华
( 泰兴市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 江苏
泰兴 , 2 2 5 4 0 0 )
5 . 2 伪 品
5 . 2 . 1 参薯
薯蓣科植物参薯 D i o s c o r e a a l a t a L . 块茎的切片。为不规
则形或类圆形 厚片, 直径 1 ~ 3 c m 。外表面类 白色。切面黄 白色 , 粉性 , 很 少散有的淡棕 黄色小 点, 质脆 、 易断 。气微 , 味淡。 5 . 2 . 2 木薯 大 戟科植物木薯 M a n i h o t e s e u l e n t a C r a n t z 块根的切片。
脓的功效。
1 半夏
1 . 1 正 品
4 三 七 4 . 1 正 品为为五加科 植物三七 P a n a x n o l 晒r e s n g( B u r k ) . F . H. C h e n
天麻与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天麻与其常见伪品的鉴别天麻为常用的名贵中药,原名赤箭,始载《神农本草经》,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
明代《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赤箭”。
别名明天麻,还有神草(吴普本草)、独摇芝(抱扑子)、定风草(药性论)、合离草、离母(图经本草)之称。
日本人称之为鬼箭杆、盗人脚等。
由于其价格昂贵,又是人们日常药膳保健的常用品,常发现伪品。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特将天麻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简要介绍一下。
1 正品天麻的性状天麻来源于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食菌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弯曲,长6-12cm,直径2-6cm。
上端有的具有红黄色的牙或残茎,习称“鹦哥嘴”,下端有凹陷成圆盘状的疤痕,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具皱纹及点状横环纹,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淡黄白色或淡棕色,角质状,气特异,味甘。
品质以色黄白、半透明、肥大、坚实者为上品。
正品天麻的主要鉴别特征:1.1(野生冬麻)顶端有的有“鹦哥嘴”或称“红小辫”,下端有圆盘状的疤痕。
1.2 全体有密环菌寄生的点状横环纹。
1.3 有溏鸡屎样的特异臭气。
1.4 蒸、煮后嚼之脆响而不溶烂。
昭通天麻通常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略弯曲,长4~10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
一端稍粗,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俗称“鹦哥嘴”,有的为开花后残留的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俗称“肚脐眼”。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数圆点状的退化须根痕组成的横纹、麻点皱纹和轮节。
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状,有光泽,嚼之发脆有粘性。
2 伪品天麻的性状2.1 马铃薯来源于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别名土豆。
长椭圆形,压扁状,两端钝圆,周身光滑有粉性,表面无沟纹及皱纹,质较软,断面无光泽和角质状,鹦哥嘴及点状环痕均为人工捏造,干后产生细裂纹,咬之不脆,水浸变软,切片无伸缩性和粘液。
味淡且甜。
遇稀碘液呈黄色。
显微镜下,双韧式维管束,髓明显,有砂晶,糊化的淀粉粒。
四种常用根类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多分 枝 ,单枝根 茎长约3  ̄ 6 c m,直径0 . 3 ~ O . 8 c m;表面粗糙 ,呈灰
长 圆柱 形 ,长 1 0  ̄ 2 5 c m,直径0 . 8 ~ 3 . 5 c m{表面棕褐色 至灰 棕色 ,具 明
显纵皱 纹及横 长皮孔 ,栓皮紧密 ,不易剥 落 ;质韧 ,断面 皮部呈灰黄 色 ,木部呈浅 黄色 ,具髓 ;气弱 ,味苦涩 。
1 . 3 . 2马莲鞍
为萝蘑科植物马莲鞍S t r e p t o c a u l o n g r i f i f t h i i H o o k . £ 的干燥根。呈长
孔 ,支根 断落处有黑褐色胶 状物 ;质稍 硬或略带韧性 ,断面稍平坦 , 有裂隙或放射 状纹理 ,皮 部淡黄 白色至淡棕色 ,木 部淡黄色 ;具 特异
香 气 ,味微甜 。
为毛莨 科植 物黄连 ( 味连)C o p t i s c h i n e n s i s F r a n c h . 、三角叶黄 连
有 效使 用 中药饮 片提 供参 考性 资料 。 【 关键 词】 苦 参 ;黄连 ;党参 ;牛 膝
中图分 类号 :R 2 8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0 - 0 2 8 1 - 0 2
根类 中药材品种 繁多 ,外形相 似 ,混伪 品较多 ,严 重影响 了中药
3 . 2性状鉴 别要 点 3 . 2 . 1党参
质 坚实 ,不 易折 断 ,断面 纤维 性 ,呈黄 白色 ,可见 放 射状纹 理及 裂
隙;气微 ,味极苦 。 1 . 3混伪 品 1 . 3 . 1刺果 甘草
为豆科植物刺果甘 草 G l y c y r r h i z a p a l l i d i l f o r a Ma x i m. 的干燥根 。呈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高台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业务学习资料二00七年一月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
它简便易行,在药房柜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1、形状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片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厚朴、枇杷叶等,段状片,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党参、牛膝等,果实、种子一般为类圆球形,如五味子饮片,扁圆形如酸枣仁饮片,心形如苦杏仁饮片等,大者常切成类圆形片状等,如木瓜饮片、槟榔饮片。
中药饮片片型的长短厚薄,是饮片规格、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规定,片:0.5mm以下为极薄片,1~2mm为薄片,2~4mm为厚片;段长:10~15mm;块:8~12mm的方块;皮类丝宽2~3mm,叶类丝宽5~10mm。
有的地方中药炮制规范有补充。
如2~4mm 为中片,4~5mm为厚片,5~10mm为短段,10~15mm为中段,长约30mm 为长段等,各地中药炮制规范具体尺寸略有不同。
2、表面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周边(即外表面)和切面(即横切面)。
外表面属植物的保护组织,切面是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
如白芷的周边具纵皱纹,木香的周边具网状皱纹,即双子叶植物根、根茎、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面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状剥落,单子叶植物根、根茎外表无木栓层,外表面较为光滑,如麦冬、天冬。
饮片的切面大多为横切面,特征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不同的品种及易混淆的饮片。
?天仙子的鉴别方法
天仙子的鉴别方法天仙子为少常用中药。
原名莨菪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具有解痉、止痛、安神的功能。
用于胃肠痉挛、神经痛、牙痛、癔病癫狂,外治痈肿恶疮等病症。
来源1.北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及其同属北莨菪(小天仙子)Hyoscyamus bohcmicur F.w.Schanidt.的种子。
2.南天仙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 (Vahl) Nees或大花水蓑衣Hygrophila meglanta Merr.的种子。
产地与分布主产内蒙古、河北、河南、东北及西北诸省区。
鉴别要点北天仙子主要特征:种子肾形或卵形、扁平、灰黄色,具密网纹、味辛;而南天仙子则呈心脏形、棕红色、遇水则膨胀,可资区别。
至于两种伪品麦瓶花则种子呈肾形而较厚,放大镜下可见众多小点形威数层半圆形;而红花果实则色白、果实较大,极易区别。
名典鉴别1《神农本草经》:「莨荡子。
味苦寒。
主齿痛出虫、肉痺拘急……多食令人狂走……一名横唐,生川谷。
」2梁·《名医别录》:「莨菪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
」3陶弘景曰:「今处处有之。
子形颇似五味核而极小。
」4五代·韩保升曰:「所在皆有之。
叶似菘蓝,茎叶皆有细毛。
花白色。
子壳作穗状,结实扁细,若粟米大,青黄色。
六月、七月采子,日干。
」5宋·苏颂曰:「处处有之。
苗茎高二三尺。
叶似地黄、王不留行、红蓝等,而阔如三指。
四月开花,紫色。
茎荚有白毛。
五月结实,如小石榴。
房中子至细,青白色,如粟米粒。
」6明·《本草蒙筌》:「莨菪子(即天仙子)。
山谷各处生,苗高四尺许,叶阔三指,夏开白花。
实同罂粟作房,子如黍米成粒。
五月收采,向日曝干。
」7李时珍曰:「莨菪一作,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
」快速鉴别1.北天仙子:种子呈肾形或倒卵形,两面略扁,直径约lmm。
表面呈灰黄色或棕黄色,具细密网纹,脐点处突出。
天仙子及易混品的鉴别
◇ 国药 鉴 别◇
天 仙子 及 易 品 的 别 混 鉴
朱 晓 平 ,庞 运 同 ,张 桂 玲
( 山东省肥城 市 人民 医院 关键词 : 王仙子; 菟丝子; 地肚子{ 补骨脂 中图分类号 : 8 . R2 2 5 文献 标识码 : C
鉴 别
2 10 ) 7 6 0
文章编号 :0 800 (0 20 —20o 10—85 20 )50 9 1
天仙子是一种较 常用 的 中草药 , 其毒性较 大 , 国家规定的 1 1 天仙子 为茄 科植 物茛菪属莨菪 及北蓖菪的种子 。外形略 属 — 毒 性 中药 管理 品 种 。 中 国药 典 3 载 内服 剂 量 0 O ~ o6g 一 般 呈 肾形 或卵 圆形 《 所 6 . , 稍扁 , 直径 约 1mm. 面棕黄色或 获黄色 表 有 不入煎剂 。 但天仙子药材外观与菟丝子 、 地肤子、 补骨脂相似 。 尤 隆 起 的细 密 阿 纹 . 脐 处 突 出 剖 面灰 白色 . 种 纵部 面 可 见 胚 弯 曲 , 菟 丝 子 最 易混 淆 有 多 起 误 将天 仙 子 当菟 丝 子 ; 肤 子 当天 仙 子 叶 两 枚 胚根 明显 。气 无 , 微 辛 地 味 子误服中毒的案 例。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将其鉴别如下 : 1 2 菟 丝 子 旋 花 科 植 物 菟 丝 子 的 种 子 。与 天 仙 子 大 小 、 状 ・ 形
无 遗 , 能说 到 目前 为 止 . 所 能 见 到 的 各 家 经 验 及 个 人 的 心 说是中西结合. 只 凡 新旧延续 , 科学化 , 代化的成果 现 得均包括在 内
随着 中成 药临床应用之 日益 广泛 , 中成药临床新用是 目前 的
本书搜 集 内容 已如上述 , 可贵处 在乎 : 其 整理 得 法 , 条分缕 重要课题 , 随着此一研究的开展 , 就会推动 中成药的发展, 加速 中 细, 既有临床依据 , 案分 析 , 病 作者复加按语 , 瓤其取得成果之 由. 成药现代化进 程。 当然也有为什么失败 的道 理 , 不过后者是我 f推 测 因为写文章 『 ] 本书收罗广阔, 按药名笔 划索引为 4 7种 。 2 一般地说 , 常用 中
天仙子及麦瓶草子的鉴别与合理应用
天仙子及麦瓶草子的鉴别与合理应用【关键词】天仙子;麦瓶草子;中药鉴定;茄科;石竹科:药品标准1天仙子Semen Hyoscyami1.1 基源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y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1】。
1.2 饮片鉴别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
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
切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
气微,味微辛。
见图1.1.3 成分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阿托品,莨菪胺,脂肪油,甾醇及蛋白质。
1.4 性味、归经与效用性温,味苦、辛;有大毒。
归心,胃,肝经。
有解痉止痛,平喘,安神的功效。
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癫狂。
1.5 临床应用1.5.1 急性胆囊炎:天仙子10g,大黄、木香、栀子各50g,共研细粉。
口服,一次3g,一日2次。
1.5.2 慢性肠炎:天仙子12g,赤石脂、枯矾各100g,共研细粉。
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2麦瓶草子Semen silenis conoideae2.1 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2.2 饮片鉴别种子略呈肾形而厚,直径约1㎜,厚约0.6㎜;表面灰棕色,中部有一凹沟。
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小点状突起呈偏心性圆圈状排列,种脐明显。
种子纵切面子叶2片,弯曲呈环状,胚乳白色。
气微,味淡[2]。
见图2。
2.3 性味、归经与效用性平,味甘。
有止血,催乳的功效。
用于鼻衄,尿血,乳汁不下[3]。
2.4 临床应用尿血:麦瓶草子15g,茵陈、瞿麦各10g。
水煎服,日服一剂。
小结天仙子为少常用中药,以“莨菪子”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下品。
李时珍释其名曰:“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
”天仙子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
其主要成分为莨菪碱,具有阿托品样药理活性,临床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痫,支气管哮喘和微循环障碍等病症效果理想。
麦瓶草子与天仙子渊源甚远,品种不同,功效有别,以其作天仙子药用,纯属伪品,应注意鉴别,予以杜绝。
天仙子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1.1 品名:天仙子,成品代码CP90081。
1.2 性状: 本品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
切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
气微,味微辛。
1.3 性味与归甘:苦、辛,温;有大毒。
归心、胃、肝经。
1.4 功能与主治:解痉止痛,平喘,安神。
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瘭狂1.5 用法用量:0.06〜0,6g。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通风干燥处。
2.处方依据及制法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天仙子2.3 批量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取原药材,净制。
3.生产工艺流程图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4.1生产准备4.1.1 文件准备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种名称、批号、生产批量、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批量、包装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1.1.4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空白表格。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4.1.3现场检查4.1.3.1检查生产场所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洁、清场合格证。
(完整版)中药人参和三七的真伪鉴别
2、表面灰黄色,上部 具细密而深陷的环纹。 须根细长,有明显的疣 状突起(习称“珍珠 点”)。
3、芦头与主根等长或 更长,芦碗密集,附 芦生有1-3个不定根, 较粗短,两头尖,靠 近主根的一段芦头光 滑而无茎痕(习称 “圆芦”)。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术语词汇(Term)
芦-人参根上端的一段根茎。 芦碗-人参根茎上稀疏的凹窝状 茎痕。 艼-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 体-人参主根较粗大的部分。 腿-人参主根下端的分支。 须-人参稀疏而细长的须根。 珍珠点-人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 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红参的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 带棕色。
【成分】
含总皂甙约4%,须根含量较主根高。共分 离得到32种人参皂甙。
粗短,多呈人字形、纺锤形、 菱形 (横灵体)
表面环纹细而深,螺旋状,集 中于主根上部,皮老黄色(铁
线纹)
2—3根较长,互相叉开,角 度大
稀疏而细长有韧性(皮条须)
不定根(艼)细长不呈枣核状 主根长且直,呈圆柱形(顺长体) 环纹粗而浅,断续稀疏,集中于上部皮
嫩、白色 (浮纹) 3—5根或更多,较短的互分叉,角度小
人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的根。
【产地】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 龙江等地。
主为栽培品,习称“园 参”;野生品甚少,习 称“野山参、山参”。
【采收加工】园参 1、全体:晒干后称“全须生晒参”。 2、部分: (1)主根:
①晒干--生晒参 ②沸水烫,针扎,浸于浓糖液中,干燥--白参(糖参) -→少见。 ③蒸3h,干燥,支根较短者--红参
天仙子与几种易混品的性状鉴别
天仙子与几种易混品的性状鉴别张海英;唐金中【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年(卷),期】1996(0)3【摘要】天仙子为少常用中药。
目前品种相当混乱,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正确识别药材的真伪优劣,特将下述几种易混天仙子从药材性状加以区别。
天仙子为茄科茛菪Hyoscyamus h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呈肾形或卵圆形,两面扁平,直径1mm,表面棕黄色,有细密的网纹及排列不整齐的麻点,气微、味微等。
粉末镜下观察可见黄紫色,似飞鸟状结晶体。
有镇痉安神、止痛、止泻作用。
临床常用于齿痛、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疼痛,及癫痫发作等。
水裹衣子为爵床科水衰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Nees的成熟种子。
其外形略呈扁平心脏形,直径约1mm,表面棕红色,略光滑,无网纹,表面贴伏的粘液化表皮毛成薄膜状,遇水毛则膨胀竖起,【总页数】1页(P42-42)【关键词】天仙子;易混品;性状鉴别;药材性状;临床用药安全;构树Broussonetia;止泻作用;真伪优劣;癫痫发作;爵床科【作者】张海英;唐金中【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第一医院;辽阳市铁路十九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5【相关文献】1.几种全草类中药正品及其易混品的性状鉴别 [J], 薛运浩2.几种常见性状相似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 [J], 杜娟3.几种常见易混中药物理性状鉴别分析 [J], 张宗良4.易混生药山豆根及其几种易混品的鉴别 [J], 高斐斐;刘志明5.天仙子及易混品的鉴别 [J], 朱晓平;庞运同;张桂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 g i - j I J n , REN 一 s h u o ~, WU De — l i n g ”, ZHANG 1 1
[ 摘要 ] 目的 对天仙 子及 其 混伪 品进行 鉴 别 。方法 查 阅文献 , 在 明确 天仙 子及其 混伪 品种 类 的基 础上 , 应
用 中 药 微 性 状 鉴 定 法 对 其 进 行 鉴 别 研 究 。结 果 天 仙 子 及 其 混 伪 品 呈 现 不 同 的微 性 状 特 征 , 在性状、 大 小、
材 中往 往 存 在 各 种 掺 伪 的 现 象 。 目前 已 有 学 者 l 3
微性 状鉴 别特 征 图片 的同 时总结 出相应 的微 性状 鉴 别要 点 。微性状 鉴 别 法 具 有 操作 方 法 简 单 、 鉴 别 特 征 明确 、 鉴别 特 征 可 长 久 保 存 的优 点[ , 可 为 临 床 应用 正 品天仙 子药 材提供 一 种可靠 的鉴 别方 法 。
鉴定。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L u t e o l i n i n F r u i t o f B u d d l e j a l i ne
早收 载于《 神农 本草 经 》 l 2 f 。味苦 、 辛, 性温 , 有 大毒 ;
抽样 调 查 中发 现 茄 科 植 物 假 酸 浆 Ni c a n d r a p h y s — a l o d e s( L i n n . )Ga e r t h e r的种 子 , 市 场 上 俗 称 大 干
, W ANG Ti a n 一 i n g。 ’
( 1 .L“’ a n Mu n i c i p a l Ho s pi t a l ,An h u i Lu’ a n 2 3 7 0 0 1 ,Ch i n a ;2 .An h u i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Mo d e r n Ch i —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 i c a,An h u i He fe i 2 3 0 0 3 8 ,C h i n a;3 .Sc h o o l o f Ph a r ma c y,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0 l , ’ Ch i —
色泽 、 表 面光滑程 度 、 表 面 附属 物等 方 面有较 明 显的 区别 。结论 利 用 中药微 性状 鉴定 法可 以对 天仙子及 其
混伪品 进行 鉴别 。
[ 关键词 ] 天仙 子 ; 混伪 品 ; 微 性 状鉴 别 [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2 . 5 [ 文献标 志码 ] A E D ( )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7 2 4 6 . 2 0 1 4 . 0 4 . 0 2 9
年久 喘 咳方面效 果 也较好 , 还 可用 于 治疗癫 狂 、 惊痫 以及疮 痈肿 毒 等 。 由于 天 仙 子 为 细小 种 子 类 中药 , 肉眼很 难对 其形 态 进 行 准 确 辨认 , 且 不 易 与其 形 态 相 似 的种 子进行 区别 , 所 以市 场 上 流通 的 天仙 子 药
中药 天仙 子来 源 于 茄 科植 物 莨 菪 Hy o s c y a mu s
n i g e r I i n n . 的干燥 成熟 种 子 1 ] ] , 以“ 莨菪子” 之 名最 品有 麦 瓶 草 子 、 水蓑 衣子 、 菟 丝子 、 地肤 子 、 楮 实 子 和 补骨 脂 , 但 缺 乏 详 细 的佐 证 资 料 。 此 外 , 笔 者 在 市 场
8 9
天仙 子 及 其 混 伪 品 的微 性 状 鉴 别
杨青 山 , 吴秋 芳 , 姚 强 , 周 建 理 , 谢 冬 梅 , 孟祥 松
( 1 . 安 徽 中 医药 大学 药学 院 , 安徽 合 肥 2 3 0 0 3 1 ; 2 . 亳 州市食 品药 品检 验所 , 安徽 亳 州 2 3 6 8 0 0 )
E — ma i l a h x b b j b @1 6 3 . C O 1 T I
安徽 中医药 大学 学报 第 3 3 卷 第 4 期 2 0 1 4 年 8月 J ANHUI UNI V CHI NES E ME D Vo 1 . 3 3 No . 4 Au g .2 0 1 4
生子 也往 往掺 人 其 中。基 于 此 , 本 研 究 利 用 微 性 状 鉴别 法对 天仙 子及 其 混 伪 品 进行 鉴 别 研 究 , 在 给 出
具有解 痉 止痛 、 安惊 定痫 的 功效 ; 常用 于治 疗 多种原
因引起 的脘腹 痛 、 风湿痹 痛 、 跌 打肿 痛 、 牙痛 , 在 治 疗
1 材 料 和 仪 器
对 天仙 子 与其混 伪 品 进 行 了 鉴别 研 究 , 已报 道 的伪
基金项 目 : 同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8 1 3 0 3 l 7 7 ) ; 安 徽 中 医 药
大 学 青年 科 研 基 金 项 目( 2 0 1 2 q n 0 1 8 )
作者简介 : 杨青 山( 1 9 8 5 一 ) , 男, 硕士 , 助 教
1 . 1 实 验材料 天仙子 、 大 干生子 、 麦 瓶草 子 、 水 蓑
衣子 、 菟 丝子 、 地肤 子 、 楮 实子 和补 骨脂 , 所有 实验 材 料( 见表 1 ) 均经 安徽 中 医药大 学 生药 系 周 建理 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