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论文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伴有手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方法,据称可以改善患者的手功能障碍。
本文通过介绍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机制,探讨了这种方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证据支持了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有效性,但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尚需进一步比较。
文章还提供了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手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患者康复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完善这一治疗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脑卒中、手功能障碍、康复、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治疗方法、手法、患者评估、局限性、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15百万人患上脑卒中,其中约5百万人死亡,另有5百万人永久性残疾。
脑卒中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增加,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80%以上。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康复治疗对于减少脑卒中后的残疾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包括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对社会和患者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加强对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2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介绍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皮肤表面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它源自于传统中医学的理论,通过特定的电刺激参数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
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参数和穴位的选择,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改善受损手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1. 引言1.1 脑卒中的发病率与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脑卒中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而脑卒中患者在病后往往面临着严重的康复挑战,手功能障碍是其中一大难题。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使得康复成为当务之急。
1.2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领域备受关注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利用电流刺激经皮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近年来在脑卒中后康复领域备受关注。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病,不仅易导致死亡,还会造成各种残疾,其中手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何有效地恢复患者受损的手功能成为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不断开展相关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手功能障碍康复的效果,还有望为更多脑卒中患者带来希望。
在未来,经皮穴位电刺激有望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与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与作用是指通过电刺激作用于穴位,调整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1. 原理: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流刺激穴位,激发神经元兴奋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脑电活动,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重组,加速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及功能恢复。
2. 作用:- 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通过电刺激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加神经元活性,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强脑神经功能修复能力。
- 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电刺激可以抑制疼痛传导和减少肌肉张力,缓解患者疼痛感和肌肉僵硬不适。
- 提高神经可塑性: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导,提高脑部神经可塑性,促进康复效果。
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1. 引言1.1 背景传统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特定位置上的能量聚集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经皮神经电刺激则是通过外界电刺激神经传导路径,刺激神经末梢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的联合应用,可以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进行更加有效的干预。
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在于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该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该疗法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探讨穴位刺激和神经电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机制,为神经康复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
通过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分析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方面的有效性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效果,从而为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深入研究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影响机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推广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支持。
2. 正文2.1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本研究选取了60例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
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神经的再生和恢复,提高患者的手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疗法,经过电刺激器产生的微弱电流刺激患者的特定穴位。
这些穴位通常位于手部和前臂,包括手阳明、手太冲、手阳辅等。
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激活瘫痪肢体的神经和肌肉,促进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恢复手部的运动功能。
1. 促进神经再生: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增加神经纤维的生成和延长,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传导。
经过一定的电刺激时间和强度,可以增强脑卒中后患者手部受损区域的神经元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的再生和恢复。
2. 提高肌肉张力和力量: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受损肌肉的神经,改善肌肉张力和力量。
在电刺激的作用下,肌肉可以主动收缩,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范围。
电刺激还可以促进肌肉的氧化代谢,提高肌肉的功能和抗疲劳能力。
3. 促进血液循环: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增加受损肢体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神经的修复。
经过电刺激,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的张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4. 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常直观和感知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到电刺激对手部的作用,增加他们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电刺激还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激活运动功能区,增强患者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能力和康复效果的自我评估。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促进神经再生、提高肌肉张力和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治疗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且需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后才可以进行。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的运动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电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在脑卒中(stroke)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经皮穴位电刺激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电流刺激穴位,激活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脑区,增强神经肌肉的活跃度和功能。
这种刺激可以改善受损手部的肌肉张力和协调性,促进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
刺激穴位还可以激活大脑的运动皮层,促进神经突触的再生和功能的重新建立,从而加快手部功能的恢复进程。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性的治疗过程。
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手部的动作能力、手指的功能状态和大脑的神经功能等。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常用的穴位包括手太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等。
刺激方法包括间歇性刺激、连续刺激和脉冲刺激,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治疗过程一般需要多次进行,每次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一个疗程为2-4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治疗期间需要有专业的康复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包括手指的灵活性、握力和手指的伸展能力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手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手部的疼痛和肌肉痉挛。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可以加速手部功能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经皮电神经刺激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au on f te f c d p e i b ipoe e o tsnoy eo e o nis ( P f s oe u jc . c pit o a et u p r m s m rvs t sma e sr vk d p t t S )o t k sbet s h e l h o e a l E r s M eh d w ny nn ujc i rts k ee r ri d a d rn o l dvdd i o togo p.T N ru to :T et- i sbet wt fs t e w r e ut n ad my i e n w ru s E S gop e s hi r o c e i t
受 1 S P检 测 , 比较 其 治 疗 前 后 的差 异 。 结 果 : 疗 前 两 组 患者 偏 瘫 侧 与 健 侧 S P值 相 比 , N 潜 伏 期 外 差 次 E 并 治 E 除 q
异 均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 )治 疗 组 治 疗 前 后 S P值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 . )治 疗 后 两 组 患 者 组 间 S P值 N P 00 ; 5 E P0 5; 0 E
a d paeo T N ru .Eet d s o N ee apid t te au o t o e a et u pr l n lcb E S go p l r e fT S w r p l o h cp i s ft c d p e i co E e n h f e b m (I5 LI ,
s mao e s r v k d p tn as o sr k p t n sW EI Ni YAN e i o tsn o y e o e o e t l f to e i ai t/ e , Tibn,Ch it a rsi W| HUI CHAN,e n Y - t
电刺激配合偏瘫肢体训练治疗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临床研究
电刺激配合偏瘫肢体训练治疗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临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脑梗死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偏瘫的症状,特别是上肢和下肢功能的减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有效地恢复脑梗死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成为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康复训练是通过物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和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但是效果有限,恢复过程缓慢。
而近年来,电刺激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神经肌肉,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并加快康复速度。
目前对于电刺激配合偏瘫肢体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还比较有限。
我们有必要进行一项系统性的临床研究,探讨电刺激在脑梗死偏瘫肢体训练中的作用,验证其在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康复实践提供更好的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电刺激配合偏瘫肢体训练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电刺激在脑梗死偏瘫肢体训练中的作用,探究电刺激配合偏瘫肢体训练的具体方法以及其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程度。
通过临床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电刺激在治疗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电刺激配合偏瘫肢体训练的机制,我们希望揭示其在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将深化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治疗的认识,并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脑梗死后,患者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针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石蜡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及肢体康复中的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石蜡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及肢体康复中的作用吴超伦;徐赛;程图;余浩然【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 combined withparaffin therapy on hand function and limb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Methods A total of 162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complicated with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8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araffin therapy f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EAS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exes of hand function such as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FMA-UE) score,the wrist flexor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score,the hand movement functio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The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 score,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score,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FMA-UE score and the hand movement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wrist flexor MAS score wa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WMFT score and the MB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IHS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linical efficienci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0.1% and 69.1% 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S combined with paraffin therapy in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can improve the hand function,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limb movement function,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目的观察和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石蜡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及肢体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2例脑卒中后偏瘫合并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石蜡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TEAS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评分、腕屈肌群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等手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表(WMFT)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观察评价和比较.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A-UE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腕屈肌群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MFT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1%和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联合应用TEAS和蜡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手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7(021)009【总页数】5页(P16-19,27)【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石蜡疗法;脑卒中;手功能;康复【作者】吴超伦;徐赛;程图;余浩然【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 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弥散性或局限性脑功能损伤为主,可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是手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且具有潜在疗效的康复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
本文将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将电流传递到特定穴位以产生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患者的皮肤表面传递微弱的电流刺激到穴位,以产生疗效。
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非侵入性、方便、无创伤等优点,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应用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端子的生长和分化,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患者的手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
电刺激可以增加神经交感性突触的生长,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改善手部肌肉的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还可以通过改变脑部的神经活动来提高手功能。
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脑部的特定区域,调节脑部的神经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的手功能。
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
一项研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六周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结果发现该治疗组的手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一项研究发现,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手功能评分。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尽管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中具有潜在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治疗参数、治疗时间和治疗强度等方面仍存在差异。
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最佳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参数。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且具有潜在疗效的康复方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
尽管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其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和最佳的治疗方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范蓉【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中下肢部分(FMA)、综合痉挛量表(CSS)、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痉挛以及平衡功能,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3周FMA、CSS、BB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2周、3周FMA、CSS、BBS量表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3周FMA评分、BBS评分更优于治疗后2周(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偏瘫下肢痉挛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2【总页数】2页(P193-194)【关键词】中风;恢复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偏瘫下肢;运动功能【作者】范蓉【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康复科,江苏句容 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很多患者发病后常常会残留一侧肢体功能障碍[1]。
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恢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近年来,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治疗中风具有无创、无痛等优点,患者更容易接受[2]。
为探讨分析中风恢复期采用TAES治疗对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MR或CT检查确诊,同时排除了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本次男43例,女22例;患者年龄43~86岁,平均(60.2±9.3)岁;患者病程13~90 d,平均(64.8±27.6)d。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要点
95—101.DOI:10.1016/j.jpainsymman.2009.12.009.
[8]Siekierka
E,Eng K,Bassetti C,et a1.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acute
concepts
恢复的脑部机制可能涉及”o:①增加脑区网络连接,尤其是 感觉网络的功能连接;②减少非相关脑区血流,降低脑部氧 摄取率,产生脑保护作用;③增加脑电活动、改善体感诱发 电位并激活脑细胞。有学者认为,TEAS能很好地模拟传统
针刺对中枢的调节作用,进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学效应,激活 基底核,同时激活躯体运动感觉系统、岛叶和小脑¨“。燕铁 斌等【141认为对于起病10 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
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肢体功能障碍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急性期肢体功
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0%。脑卒中后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 着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life,QOL)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
ties of daily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Int J Rehabil
10.1097/MRR.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P<O.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6P<0.05 表3
Res,
2013,
36(4):
315—322.DOI: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0bol3e328360e541.
Meyer
assessment,FMA)”1、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4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51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 碍进行评定。FMA分为上、下肢评定,共50项,每项0~2分,满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5] 毛盛尧 ,高 国生 ,周 尧东 .O L Y MP U S A U 2 7 0 0全 自
动生 化分 析 仪 携 带 污 染 检 出及 解 决 措 施 [ J ]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 0 1 3( 3 ) :4 7 9 — 4 8 1 .
[4]李海聪 ,方欢英 ,陈智 瑾 ,等 .脂类 物质 对血清总胆
汁酸检测 的干扰和携带污染2 0 1 4( 1 1 ) :1 4 0 7 — 1 4 0 9 .
的标准分析模式 ,并摸索 出一套 采用 固定 的表格 计算 的方
法 ,应用这种方式 可以非 常方便 地一 次检测 出分 析仪 的所 有项 目相互 间的试 剂针 和搅拌 棒 的交 叉 污染情 况 ,我们 只 需要根据实验结果 设置 污染避 免程序 即可 ,省去 了花 费大
广
州 医
药
2 0 1 5年 3月 第 4 6卷 第 2期
・
1 9・
拌棒 3次 ( 碱性洗 液 2次 + 水洗 1 次) ,其携带污染才最终 消除 ,污染率 降为 1 0 2 % ( 5 / 4 . 9 ) 。 总之 对待生化分析仪 的携带 污染 问题我 们 既可 以通过 调整项 目的分 析顺 序或 将有 污染 的项 目设 置在不 同 的内外 反应转盘上 J ,也 可以采用 简单 的加强 清洗程 序来 消除 , 虽然加强 清洗 对仪器 的检测 速度不 可避免 地带 来影 响 ,但 是我们通 过对 B e c k m a n A U 5 8 1 1的检测 流程 人手制定 了以上
【 摘 要】 目的 探 讨经皮 穴位 电刺激对脑卒 中偏瘫 患者上肢 运动 功能 的影响 。方 法 3 7 例 脑卒 中患者 随机
经皮电神经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h milgacoe ya ot nci r eern o y dvd d it t ogop t i gop 3 ae n o t l e pe i h snb dpi rei w r ad ml iie no w ru s(r l ru 0 c ssa d cnr o t a a o
Wehu 31 0, C na i i45 0 hi
C r sodn u o : U u- n E t l g o nagu 13 o orp n i a t r G O X eu , n i: uj knf@ 6 .cr e g h j a u n
【 bt c】 O jc v T bev ee cc frnct eu l tcl e esm li ( E S n A s at r bet e oos et f ayo t su nose c i r t u tn T N )o i r h i a a eran v i ao
ta su a o see tia ev t lt n a h a i . Th l i p sii n e fa ke pa trfe ir , r n c tne u lerc ln re si ai tte s me t mu o me e ci c s a t t i d x o n l ln a xo s n cy l
go p3 ae) oh go p eet a d b eua rg ad rh blaintea y h rigop w sg e ru 0c ss .B t ru sw r r t yrg lrd u n ea itt h rp ,te t l ru a i n ee i o a v
康 复治疗 ,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电神经刺激 治疗 , 分别于 治疗前及 治疗后 进行患侧 下肢踝 跖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它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得到广
泛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肌肉力量和
协调性,增加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促进神经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
本文将
介绍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为“中风”,它会导致脑部的血管破裂或血
流受阻,从而造成大脑的缺血或出血。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是指由脑卒中引起的上肢运动
功能受损,表现为上肢肌力减退、肌肉协调能力下降、手指灵活性减退等。
手功能障碍在
脑卒中后的病人中都很常见,对他们的康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康复过程中,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最常用的方法。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敷、按摩、理疗等,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增加关节活动度。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肌肉
功能训练、协调性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等,目的是通过重复练习,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
修复,增加神经元的活性和协调性,达到康复的效果。
2.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提高手部功能。
在脑卒中后,病人的手肌肉会发生萎缩和失去协调性,这会导致手部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刺
激肌肉神经元,增加肌肉的受刺激反应,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改善手部功能。
三、结论。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作者:闫艳玲丁晓曼吕育洁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手段,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治疗周期为两个月。
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上肢运动恢复状态和改良情况对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脑卒中;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上肢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其中实验组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45~87岁,平均62.4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1~85岁,平均60.9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患者本身意识需清醒,没有精神障碍和失语症,能够配合医生的检查和进行相关治疗。
患者不具有多种并发症,没有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等,不患有其他影响上肢行动能力的疾病。
此次研究经由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来进行。
1.2 方法1.2.1 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与运动再学习、神经发育疗法、精细活动与协调活动训练、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以及功能性作业活动等有关。
运动疗法每次进行的时间为半个小时,每周进行六次治疗,气泵治疗时间为二十分钟左右,每周进行五次。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功能的康复效果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功能的康复效果丁丽君;荣积峰;王卫宁;熊莉;苏琳;贾杰【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者的康复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56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者分成A组(n=28)和B组(n=28),A组接受基础康复训练,B组接受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基础康复训练,共6周.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分级、徒手肌力检查(MMT)、Fugl-Meyer 评定(FMA)手指运动功能部分、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组FMA评分、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级、MMT 腕关节掌屈肌力、MSS评分、MAS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A组(t>2.2527,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A组(t=3.5559,P<0.001);手运动功能评分和MMT腕关节背屈肌力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3095,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 on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Methods From March, 2013 to June, 2015, 56 cases of stroke with hand dysfunc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n=28) and group B (n=28). Both groups received basic rehabilitation, while group B received TEAS in addition, for six weeks. They were evaluated with Brunnstrom Grades, Manunl Muscle Test (MMT), Fugl- Meyer Assessment (FMA) of fingers, Motor Status Scale (MS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tor Hand Functional Statu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BI). Results The scores of FMA of fingers, MMT of wrist flexion, MSS, MAS and BI weremore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 (t>2.2527, P<0.05), and the score of NI-HSS was less in group B (t=3.556, 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score of Motor Hand Functional Status Score and MMT of wrist extension (t<0.310, P>0.05). Conclusion TEAS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23)00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经皮穴位电刺激;运动功能;肌力;痉挛;日常生活活动;康复【作者】丁丽君;荣积峰;王卫宁;熊莉;苏琳;贾杰【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上海市 200090;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上海市 200090;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上海市200090;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上海市 200090;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市 23303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本文著录格式] 丁丽君,荣积峰,王卫宁,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功能的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23(1):10-13.CITED AS:Ding LJ,Rong JF,Wang WN,et al.Effects of transcutaneous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on hand dysfunction afterstroke[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7,23(1):10-13.脑卒中偏瘫后手功能障碍是脑血管意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12.5%~61%[1]。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行动不便、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等。
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脑卒中的手功能障碍、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及其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脑卒中后的手功能障碍是由于脑卒中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患者表现出手部肌肉无力、肌张力失衡、手指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目前,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功能训练、康复训练等,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一种利用脉冲电流经穴位传导作用对穴位进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导入恰当的电流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兴奋性和节律,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穴位,调节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达到神经功能修复和康复治疗的目的,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1.改善肌肉无力2.促进肌张力平衡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常常伴随着肌张力失衡的症状,表现为肌肉痉挛、肌肉僵硬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治疗肌张力失衡方面有显著效果,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肌张力的平衡,改善肌肉的痉挛和僵硬,提高患者的手部功能。
3.增强手指运动协调能力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存在手指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的问题,表现为手指运动不灵活、难以控制等症状。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改善手指运动协调能力,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康复治疗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经皮穴位电刺激方式(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脑卒中后康复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改善人体组织微循环,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有效促进脑卒中后患者的手功能康复。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应用的治疗。
治疗时,将电极贴在相应的穴位上,通过电刺激刺激穴位,使局部组织产生生物电反应,进而影响整个人体的生物电平衡。
穴位的选择十分重要,大多数研究中选择的穴位是“大椎”和“曲池”,这两个穴位分别位于颈部和肘部,分别与上肢的手指和手腕运动相关。
治疗时需要控制电流的强弱和频率,大多数研究采用10Hz左右的频率和10mA的电流。
治疗时间通常为3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一次,共21天。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有很好的疗效。
首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增加患者的手功能。
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握力、手指灵敏度、手指活动幅度等。
其次,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手功能表现。
许多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少手功能障碍的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照顾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经皮穴位电刺激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突触重塑,有助于患者的神经损伤恢复。
综上所述,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治疗方法。
目前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疗效,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电流和频率的最佳组合、穴位的最佳选择和治疗的最佳时机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以推动这一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定符合条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经皮电刺激组。
对照组中的患者用中风和偏瘫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处理。
经皮电刺激组在常规的康复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经皮电刺激治疗。
通过对照组和经皮电刺激组的各功能量表比较发现,经皮电刺激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手功能的康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经皮电刺激疗法;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随着对其康复方法研究的多样化,不仅仅是常规的康复方法,物理因子疗法如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疗法也逐步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通过探究经皮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分析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各个功能评估表的变化,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情况,增加了除常规以外的康复治疗方法。
提高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其生活质量,也有利于缓解社会负担。
有必要对经皮电刺激疗法进一步研究,以便于治疗师完善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相关内容,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发挥更好的作用[1]。
1 研究对象的选择2019年10月起至2020年1月,在北京市某医院采用简单取样法,100例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
经医院查核通过后,对患者发放评估量表。
此次研究承诺对所采集患者的资料进行保密,绝不对外公开。
研究发放105个考核评分表,其中回收105个,回收率100%,有效考核评分表100%,有效率95.2%。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35至65岁之间,单侧肢体偏瘫;(2)首次诊断为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经CT或MRI证实。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神经病学学会和中国神经外科学会1995年在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制定的脑卒中诊断分类标准;(3)无严重认知障碍;(4)无免疫系统等重症疾病;(5)经患者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年龄<35岁或>65岁;(2)合并严重心肝肾及感染等疾患;(3)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者;(4)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精 子受精能力 。
本研究 中,采用 十一 酸睾酮 联合 左卡 尼汀 治疗特 发性
弱精子症总有效率 为 4 5 . 5 % ,采 用 左 卡 尼 汀 治 疗 特 发 性 弱
[5]何 学酉 ,金哲 .雄激素在男科疾病 中的应用及安 全性
研究 进 展 [ J ] . 中 华 医 学 杂 志 ,2 0 1 2 ,9 2( 4 2 ) :
3 02 0— 3 0 22 .
精 子症总有效率 为 3 7 . 9 % ,在 轻度 弱精子症 组 、中度弱精 子症组 ,两种治疗方 法都能 改善精 子 前 向运 动百 分率 。在
重 度弱精子症组 ,给予 十一 酸睾酮联 合左 卡尼 汀组有 效率
高 于 左 卡 尼 汀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本研究
于 左 卡 尼 汀 单 一 用 药 ,治 疗 过 程 中未 出 现 不 良反 应 ,可 作 为 治 疗 特 发 性 弱 精 子 症 的 治 疗 方 法 ,特 别 是 治 疗 重 度 弱 精 子症疗效显著 。 参考文献 :
t a r g e h u m a n O c t n 2[ J ] .J P h a r m S c i ,2 0 1 1 ,1 0 0
( 9 ) :3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1]D o h l e G R,C o l p i G M,H a r g r e a v e T B,e t a 1 . E U A g u i d e —
l i n e s o n m a l e i n f e r t i l i t y[ J ] .E u r U r o l J T — E u r o p e a n n r o 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患者的患病率、死亡率较高,70%的存活者遗留有不 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对经皮神经电
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治疗机制
[5]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针刺对中枢的调节作用,进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学效应,激活 基底核,同时激活躯体运动感觉系统、岛叶和小脑¨“。燕铁 斌等【141认为对于起病10 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
various frequencies and body J
sites in healthy human
participants[J].Clin
Pain,2013,29(2):
146-153.DOI:10.1097/AJP.Ob013e3182579919.
注:与对照组比较,8P<0.05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二、治疗方法 1.常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药 物及康复治疗。静脉给予甘露醇、血栓通粉针等药物治疗。采
living,ADL)能力。有研究表明,低频电刺激能显著
用以Rood技术、神经发育技术(neurodevelopmental NDT)、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组内治
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P<O.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
验组FMA[(80.71±6.88)分]、MBI[(82.69±5.62)分]均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l±3.95)分]较低,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TEAS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
3109/00207454.2013.768244.
恢复有积极作用。1““1。
TEAS是将4 Hz的TENS应用于相关穴位,使躯体感觉 运动信号传人大脑相应部位使之兴奋,诱发脑电活动,促进
[7]Hall6n
nerve
K,Hrafnkelsd6ttir T,Jem S,et a1.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选
取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
常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TEA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
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进行评定。
h。
stimulation,TEAS)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35例,取得 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TEAS治疗:实验组在上述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 TEAS治疗。采用英国BTL一5000型物理工作站,两通道输出, 每通道2块电极,可以同时满足患侧上、下肢4个穴位的同步治
文
献
[1]Boyaci A,Topuz O,Alkan H,et a1.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ctive and passive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upper extremities:a
stimulation of hemiplegic
Meyer
assessment,FMA)”1、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4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51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 碍进行评定。FMA分为上、下肢评定,共50项,每项0~2分,满
肢体偏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偏瘫侧
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MBI主要用于反映患
者的ADL能力,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ADL能力越好。 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患者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标准”o如下: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 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 评分减少>45%~90%,病残程度为l~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 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 增加<18%;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神经功能
万方数据
・50・
空堡塑堡堕堂量壁复苤查!!!!至!旦箜!!鲞箜!塑
g!!!!!!!!坚型垦!!些i!!!塑!!翌!!!!!!!!:!!!堕!:!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程,增强踝背伸肌群的收缩功能。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在”,TEAS充分 利用了中医针刺的循经取穴原则。上肢肩髑穴及手三里穴、
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
下肢阳陵泉穴及解溪穴属于手阳明、足阳明及足少阳经上的 重要穴位,主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中风口僻、手足不遂” 等。用频率为4 Hz的低频电流反复刺激相应的肌肉,使其
有规律地收缩,从而诱发出肩外展、腕背伸、踝背屈及外翻 等动作。Buonomano等。1列认为皮肤表面反复电刺激可以扩 大该区域在脑皮质所属的范围。Dobkin。1 6。认为肢体反复感 觉刺激可以增强脑的可塑性。本研究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 疗基础辅以TEAS,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FMA及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Int J Rehabil
10.1097/MRR.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P<O.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6P<0.05 表3
Res,
2013,
36(4):
315—322.DOI: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0bol3e328360e541.
缺损评分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 损越严重。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6.01.012 作者单位:430015武汉,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康复科 通信作者:黄烈弥,Email:him.1970@163.corn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i±s) 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 治疗后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FMA、MBI均较高,神经功能缺损 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详见表2。治疗后,实 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83
及受累半球激活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较多学者一致认为综
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641。
[6]Santos
CM,Francischi JN,Lima—Paiva P,et a1.Effect of
on
transcutaneous
TEAS作为一种表面刺激,具有无创、无痛、操作简便、易于量化
检查。 选取2011年1 1月至2013年11月由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
cm)方形电极外套吸水海绵,分别放置于患侧上肢肩髑穴及
手i里穴、下肢阳陵泉穴及解溪穴4个穴位,用弹性绷带固定,
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并出现明显的肌肉收缩动作为宜。
每次20 min,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三、评定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
(P<0.05)。详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FMA、MBI
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i±s)
MBI评分得到极大改善,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
既增强了患者的ADL能力,又提高了QOL,其临床疗效较单 一传统治疗方法更优异,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推广。
参
考
[J].巾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讨
论
[4]王宏图,张琳瑛,朱志中,等.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 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
37(2):365—367.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5.05.01 1.
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肢体功能障碍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急性期肢体功
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0%。脑卒中后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 着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life,QOL)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
ties of daily
疗。采用双向对称波,频率4 Hz,波宽500 Ixs,将4对(8
8
em×
人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 卒中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诊"3;②年龄45~76岁;③右 利手患者;④初发脑梗死,病程<3个月;⑤上、下肢Brunnstrom 分期均≤Ⅲ期;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 常;⑦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发病前有明显痴 呆病史;②有颅内感染、肿瘤、结核及出血倾向等疾病;③有严 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④有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