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它们对音乐美学的探讨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两部著作中,作者们分别探讨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以及音乐美学的规律等问题,但在具体观点和理论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从音乐美学思想的角度对《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
我们来谈谈《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中对音乐的定义和本质的探讨。
在《声无哀乐论》中,作者王阳明认为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媒介,音乐的本质在于表达人的情感和心情。
他认为音乐应该符合人的情感和个性,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是美妙动人的。
而在《乐记》中,作者对音乐的本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序的声响,具有一定的旋律和节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声音。
他还强调了音乐的审美功能,认为音乐是一种通过听觉传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从这两部著作对音乐本质的论述可以看出,《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功能。
虽然《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是音乐美学思想的经典著作,但它们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音乐功能和价值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美学规律的探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声无哀乐论》着重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的艺术形式和社会功能,更加强调音乐的社会价值和审美规律。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对音乐美学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也丰富了我们对音乐美学思想的认识和探讨。
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美学的理解,也可以为当代音乐美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均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著作,它们都涉及到音乐的美学及其与人类情感的关系,但在具体观点上存在一些异同。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由南朝梁朝文学家谢朓所著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了“声无哀乐”这一观点,主张音乐只是一种声响,在表达情感方面并没有独立的意义。
相比之下,《乐记》是一篇由西汉乐学家、音乐家集体编写的音乐理论著作,它主张音乐可以通过声音的特点和演奏的方式来表达情感,音乐需要具备悦耳、和谐的特点。
对于音乐的表达方式,《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只是一种声音,没有自己独立的情感表达能力,只能通过与诗词、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来表现情感。
而《乐记》则主张音乐可以通过音色、节奏、音高等音乐元素来表达情感,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演奏来唤起人们的情感。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还存在着对音乐价值的不同看法。
在《声无哀乐论》中,谢朓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其适应性和可怀旧性,通过音乐可以表达人们对过去时光的记忆和思念。
而在《乐记》中,音乐被视为一种可以净化人心、陶冶人性、提升人的修养的艺术形式,强调音乐对于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影响。
两篇文章在对于音乐要素的关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声无哀乐论》主要关注音乐的形式和节奏,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其旋律的流动和节奏的韵律感。
而在《乐记》中,除了形式和节奏外,音色和音高也被视为音乐美的重要要素,它们可以改变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听众的感受。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是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中国历史亘古绵延,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音乐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声音具有魔法而音乐则被认为是巫术,不但可以沟通思想还可以治病消灾。
西周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则认为音乐具备培养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功能,可以与礼相辅相成,并制定了一套被后来的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论语·八佾》:“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是明日黄花,不从心,诸侯国割据纷争招贤纳士。
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儒家与道家成为两个影响较大的流派。
他们的思想不仅反映在政治、经济和大文化上,也涵盖了音乐。
由老子奠定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的美学思想,它高度重视人的理性精神,反对用固定的社会伦理道德来约束人的情感,主张自然地抒发和表现情绪。
一、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表现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通过老子和庄子的著作表现出来的,也得到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嵇康、李贽等的发展。
(一)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音声相和《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从美与丑(恶)、善与不善的对立统一角度,推演出“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和“前后”的对立统一规律,就在与“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和“相随”。
在这中间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就是——音声相和。
所谓音声,在古汉语里应当做两个词语来理解。
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音乃合奏而出,声乃单一发出。
历代文人学士对音声作解的很多,有的认为音乃艺术之音,声乃未经修饰的自然声音。
在世人看来,前者是和谐的,也是美的;或者是不和谐的,是恶的。
但老子认为,只有“音”而无“声”,或者只有“声”而无“音”都会顾此失彼,二者是对立的两面又统一于“和”。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随后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我们在探讨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时非常值得研究、借鉴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两朵重要的奇葩,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还可以由此窥见音乐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与知觉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先秦儒家美学思想及其集大成者《乐记》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乐记》便是一本集中体现了儒家音乐美学的论述,因此它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集大成者。
《乐记》一书讨论了音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音乐有着深刻的艺术性,感情深厚的音乐可以打动人心,反之一个社会的音乐也可以反映国家的盛衰。
《乐记》关于音乐本质的论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乐记》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事物,它和礼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音乐和社会伦理想通,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音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感情,不同思想感情的音乐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2] 《乐记》作为儒家思想论著,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一面。
作为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又有抽象概括问题、寻求一般规律的特点即绝对面。
这就是它音乐美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独创性名作《声无哀乐论》《声无哀乐论》立足于老庄的哲学理论,来阐述声无哀乐即音乐不能表达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这个命题。
试论《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
试论《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作者:姜楠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摘要:几千年来《礼记·乐记》一直是整个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真的存在孔夫子所说的“亡国之音”吗?在读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之后,作者有感于其中的审美体验和乐论思想,对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
关键词:声无哀乐;“亡国之声”;音乐美学一、“亡国之声”“亡国之声”出于《韩非子·十过》,《孔子家语·辨乐解》中也有“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
”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对所谓“亡国之声”的认识比较一致,而后在儒家思想的灌输下,这样的“亡国之声”成为礼乐政治的重要部分。
在《礼记·乐记》中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按照儒家的观点,音乐是“与政通矣”,因此国家之衰败必然有其“亡国之声”,并且《乐记》中还将中国传统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引申为君、臣、民、事、物,而将这样的五音通过乐理组合成高尚儒雅的音乐,肯定会政事通达,国泰民安。
反之,若五音乱,则天下乱,亡国是必然的事。
可见,在传统的儒家音乐审美观中,音乐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
这样做的目的也显然易见,儒家思想的统治性地位很快就确立起来。
二、“声无哀乐”由于《乐记》的深入人心,“亡国之声”已经根深蒂固,在之后的王朝统治者们依然告诫着民众,靡靡之音可以亡国,因此依然还是推崇礼乐教化。
正因为如此,嵇康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大声疾呼:“ 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
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
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在嵇康的音乐思想里,“自然之和”应该是最本质的特点。
他认为音乐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自然产生的,音乐本身并不蕴含人类所谓哀与乐,因此哀与乐并不是音乐本身的特点。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声无哀乐论》与《乐记》是中国古代著名音乐美学理论著作,分别由刘勰和清代音乐家乐史编著。
两部著作都探讨了音乐的本质、美学特征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但在思想观点和观念阐述上略有不同。
本文将对这两部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浅析,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刘勰在书中提出了音乐的基本属性和美学特征。
他认为音乐的本质是一种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意志的艺术,音乐具有情感表达和意志沟通的功能。
刘勰进一步分析了音乐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他认为音乐可以感染人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或悲伤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人的心灵产生作用。
刘勰认为,音乐的美学特征在于其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因此音乐的美学评价要以其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为标准。
刘勰还对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规范,他认为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注意情感的真实性和表现力,音乐的演奏者要有良好的技术和表演能力,才能把音乐作品演绎得好。
从以上对《声无哀乐论》和《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著作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一些异同之处。
从对音乐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上来看,《声无哀乐论》强调了音乐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认为音乐的美学特征在于其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而《乐记》则更多地强调了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乐史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更深入的探讨。
在对音乐的审美标准的认识上,《声无哀乐论》更强调了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和情感表达能力,认为音乐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而《乐记》更强调了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的协调和谐美,认为好的音乐作品要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要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气质上的高雅。
可以看出,《声无哀乐论》更注重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和情感表达能力,《乐记》更注重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的协调和谐美。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两部著作虽然都讨论了音乐美学问题,但其立论、内容、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立论背景与目的《声无哀乐论》是南朝梁代思想家谢灵运撰写的音乐美学文献,其立论背景是反对乐律的束缚,提倡“自由发挥”和“随心所欲”的音乐创作方式。
谢灵运认为,音乐应该符合人的情感需要,不必拘泥于规矩和约束。
《声无哀乐论》提出了“音与声”、“气韵生动”等创作原则,反映了梁代民族心理和审美趣味。
《乐记》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文化名流郑玄整理的一部音乐理论书籍,其目的是系统地总结中国古代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规范音乐的演奏、演唱和创作。
《乐记》强调音乐要尊崇礼乐之道,符合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的要求,主张音乐和道德、政治、宗教等方面相互关联。
《乐记》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深远影响。
二、观点与立场《声无哀乐论》中,谢灵运主张音乐要符合人的真实情感,追求形式的自由、多样和变化,强调人性的自由和个性的表达,重视审美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美学思想。
他认为音乐的作用是表达情感而不是进行道德、政治宣传。
相较之下,《乐记》的立场更加宗教化和道德化,主张音乐是一种可以改变人心、引导社会生活的工具,应当按照社会规范和宗教信仰要求来定制。
郑玄强调音乐和社会道德、人生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关联,而把音乐创作和演奏作为宣扬和维护这些价值观念的手段。
相对于谢灵运的“以人为本”,《乐记》更加注重“以社会为本”的立场,更加强调音乐的规范性、普世性和道德感染力。
三、音乐创作和审美理想在音乐创作和审美理想方面,《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谢灵运认为音乐应该简洁、明快,具有华丽、生动的音乐形象和响亮、悦耳的音乐效果,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严谨、古典的元素,但不应该被义无反顾地束缚在其中。
谢灵运重视个性和变化,强调音乐要多样,要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思维状态。
论《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之间的区别
158艺术家The artists论《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之间的区别□李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历史上两本著名的传统音乐美学著作,包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两本著作都涉及音乐美学的观点、特征及功能。
然而两本著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乐记》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更强调音乐教化人心的功能,认为音乐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声无哀乐论》体现的是道家学派的思想理念,更强调音乐中乐音形式的美,以及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强调的是音乐中的自然人性,认为音乐是自然之和。
两本虽然同为音乐美学著作,但是观点却处于相互补充、对立的关系。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引发了音乐学者们的思考与讨论,也给音乐美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探讨《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分别对音乐本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乐记》中,开篇便提出“乐由心生”的观点。
其认为人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源自外界事物的刺激,随后由人内心的情感产生了音乐。
音乐源自情感,同时音乐也能影响人的情感。
情绪如果激动,那么所表演出来的音乐也是欢快、急切的;反之,如果情绪忧郁,那么音乐也会随之变得缓慢、低沉。
这似乎与约翰•凯奇的作品《4分33秒》所拥有的内涵如出一辙,由此阐述了音乐的本质是人的情感。
而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指出音乐本质并不在于人的情感,而在于音乐本身。
音乐也并非体现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完整和谐的自然属性。
在他看来,音乐是不同于人类情感的一种客观事物,不受人的意志影响,所以音乐也不能影响人的情感。
在文中,嵇康还以酒为比喻指出,酒有甘与苦的差别,人也有乐与哀的差别,虽然酒可以让人们产生乐或是哀的情感,但这并不能表明酒拥有同样的情感。
由此阐述了音乐的本质在于音乐本身。
二、对音乐功能方面的比较儒家学派一直以来都强调音乐对政治教育的功能,认为音乐与社会伦理、思想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倡导音乐 可以与政治、教育产生关联,使之成为教化人心的工具。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的心声相对论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的心声相对论
石秋月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对于“心”“声”关系的讨论是两 本著作中一直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二者对“心”、 “声”关系的表述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分析观 点相异的本源。 关键词: 心;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乐记》 ; 《声无哀乐论》
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中,儒道两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占有着 重要的地位,它们始终贯穿着整个美学思想的发展中。其中最有代 表性的要属《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两篇著作。由于儒家的“礼 乐”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乐论”对音乐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相 应的也就表现在《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对“声”与“心”(情 感)的不同观点。《乐记》强调的是“音与心”的相互决定作用, 而《声无哀乐论》则对“声与心”持否定的态。因此对于“音与 心”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它们的理解,而且从某种程度 上,更能够更好的把握地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 一、《乐记》的心声关系 《乐言》篇对于“心”(感情)的来源有“夫民有血气心知 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这里 的“心术”即指感情,“见”即是显露或显现的意思。《乐记》认 果,带给人一种更加舒适的感受,于是音乐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 大,在教育领域、医疗领域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比可 以发现,在有无民族音乐进行太极拳演练时所起到的健身效果也 是迥然不同的,有音乐的练拳过程更加轻松,动作结束后带给练习 者松弛、适宜的感觉,太极拳项目本身就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来达到身体强健目的,而民族音乐在今天又被看成是一种新的“治 疗”、 “改善”手段,可以说民族音乐的大力使用使太极拳的健身成 效进一步加深。 (四)提高练习质量 太极拳运动与传统民族音乐的共同点还是很多的,比如民族音 乐时而静谧深远、时而高调激昂,既有张力又有内力,而太极拳也 是如此,练习拳法是一个过程,以“柔”的形式展现动作特点,当 练习者学有所成,便会领悟到什么是借力打力、什么是刚柔并济, 所谓分筋错骨、开山碎石也是很有可能的。民乐与太极拳的配合练 习,不仅确保拳法动作更加协调,在不知不觉中打拳的质量也会有 所提升。不同的太极乐曲对应不同的练习动作,比如在《新音乐》 中用重音节奏突出冲拳力道,练习者在音乐的“指示”下情绪积 极、力量充足,拳法动作更加利落到位。 (五)呈现艺术形式 从整体来看,许多体育项目都具有艺术特色,如体操、跳水 等,太极拳正是基于它独特的动作形式成为我国众多拳术中十分具 有生命力的一种,而民族音乐更是一种源于民间、高于生活的艺术 作品,在太极拳练习中加入古典民乐,从而将太极拳的艺术潜质彻 底激发出来。无论是打太极还是看太极,当一套动作完成即将进入 下一段时,拳者也好观众也好,均会看出此时的太极动作是多么的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声无哀乐论》与《乐记》均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经典著作,两部著作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审美标准等几个方面,对《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浅析,探索两部著作之间的异同之处。
就音乐的本质而言,《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本质是节奏和声音的结合,只有在特定的声音和节奏结合的情况下,音乐才能产生,并且音乐是通过节奏和声音的运动来感染人的情感。
相比之下,《乐记》则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定义音乐的本质,认为音乐是一种“各类音声结合而成的和谐”,包括了声音、节奏、旋律、和声等多个要素,音乐的本质不仅仅是节奏和声音的结合,还包括了对和谐美的追求。
在音乐的本质上,《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有着一定的差异,前者更加强调节奏和声音,后者更加注重和谐美的实现。
在音乐的功能方面,《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功能在于感染人的情感,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声音的运动来影响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悲欢之感。
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可以调和人的情感,使人产生和谐的心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发展。
两部著作在音乐的功能上也有所不同,一个是强调音乐的情感感染作用,一个是着重音乐的社会调和功能。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的本质、功能、表现形式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之处。
《声无哀乐论》更加关注音乐本身的特质,强调音乐的情感感染作用,而《乐记》更加强调音乐和谐美的实现,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整体表现形式。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作者对音乐美学的理解和追求的差异,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视角和审美体验。
在今天,我们可以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找到不同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我们对音乐美学的认识,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愿我们能够通过对《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深入探讨,更好地领略和理解古代中国音乐美学的丰富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对音乐美学的认识和追求。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声无哀乐论》与《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两部重要著作,分别由北宋时期的音乐家赵孟頫和清朝时期的音乐家班嘉梁所著。
这两部著作都是对音乐美学思想的探讨,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之下产生,但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有着一些异同之处。
本文将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从音乐的本质和功能方面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强调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
在《声无哀乐论》中,赵孟頫认为音乐应该以“哀乐”为主题,通过音乐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使人在欢乐或悲伤的情绪中得到宣泄和发泄。
而在《乐记》中,班嘉梁也提到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他认为音乐应该能够“感其情而动其性”,使人产生情感共鸣。
从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认为音乐的美学功能在于情感表达。
从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方面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也存在一些异同。
在《声无哀乐论》中,赵孟頫提倡要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注重“声无哀乐”的表现,即在音乐中追求自然、朴实、平和的表达方式,避免过于浮夸和夸张。
而在《乐记》中,班嘉梁则更加注重音乐的技巧和表现手段,提倡在音乐演奏中追求技术的精湛和表现的丰富。
从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在对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方面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也有一些异同。
在《声无哀乐论》中,赵孟頫提到了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他认为音乐应该是文化传承和生活娱乐的一种载体,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启迪人们的智慧。
而在《乐记》中,班嘉梁也谈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他认为音乐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社会道德和美德的教化工具,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品格。
从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在对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的看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虽然《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均涉及音乐美学思想,但在音乐的本质和功能、创作和演奏、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名著之探索——读《乐记》、《声无哀乐论》、《
摘
要: 在 中国古代诸 多的音乐关学著作 中, 《 乐记》 、 《 声无哀 乐论》 和《 豁 山琴况》 三份 文献 占据 着重要 的地位 ,
集合 了传统音 乐美学思想的精华 , 是 中国古代儒 家、 道 家音 乐美学 思想集大成 者。在 阐述 内容方 面, 三 者侧 重 点
各有不 同; 在 写作 方法方面, 三者均主要使 用具有传统 中国特征 的类比式研究方法 ; 在历 史地位 方面 , 这 三份 文献
要从 由躁 、 静所 引发 的问题进行 中心论点 的论 证 , 得 出“ 躁
静者 , 声之功也 ; 哀 乐者 , 情之主也 ” 的结论 , 紧接着 , 文章从 人的感性欲望人手 , 明确 区分 自然 本 体 与心 本 体 , 反 复 论 证
“ 声无哀乐 ” [ 。
( 三) 《 骆山琴况》 的内容及核心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乐言》 篇 指出音乐 的创 作与欣赏要遵循适 中的“ 度” , 即不 哀不喜 、 不快不慢 , 这一节 已经逐渐过渡到接下来 的音 乐社 会作用 的论证 。在对音乐社会作用 的论证 时 , 《 乐化 》 篇 分 别从群体修身 以及 个人 修身 角度 , 阐述 音乐 的教 化作 用 ; 《 乐施》 篇 则专 门从 统治者角度 出发 , 强 调不 同情 绪音乐 的 不 同感化功 能和 教化作 用 ; 在《 乐 论》、 《 乐礼 》 、 《 乐情 》 篇 中, 分别从礼乐 的本质 、 礼 乐的来 源 、 礼乐和 社会 的关 系来
倡的 “ 六艺” 中, 音乐 就摆 在了第二位。在我国保存 至今 的 诸 多古籍 中, 音乐类书籍数量可观 , 其 中音乐美学思想 的文 章 和著作影 响至今 , 最具代表性 的当属《 乐 记》 、 《 声无 哀乐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之“和”音乐思想的比较
山 西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 学版 ) 第l 4 卷( 第9 期) O 0 2 6 3 7
f u n c t i o n o f mu s i c ;h u t t h e S o u n d Wi t h o u t Di r g e ma i n l y r e f e r s t o t h e h a r mo n y o f mu s i c i t s e l f ,l i b e r a t i n g t h e mu s i c f r o m
乐
论 、乐施 、乐 言 、乐 礼 、乐 情 、乐 化 、乐 象 诸
称 经典 。其 中多次 提 到 了 “ 和” 的概念 ,下面把
它们 大致 归 为三类 : 第 一 ,和谐 。 《 乐 记 》之 “ 和” 首 先 是 自然 的和谐 ,天地 人 的和谐 。如 “ 大 乐与 天地 同和 ” , 旨在体 现 宇 宙 自然 万物 运 动 的 和谐 。“ 乐者 ,天 地 之 和也 … …和 ,故 百 物 皆化 ”, “ 乐 者天 地 之
t he d e pe n de n c y on p ol i t i c s, w i t h i n de p e nd e nt a e s t he t i c v a l u e of mu s i c on t ol o gy .
Ke y wo r d s : Ha r mo n y ; Th e f u n c t i o n o f mu s i c ; Th e v a l u e o f mu s i c o n t o l o g y
概略评述先秦的儒墨道家的音乐思想
1.概略评述先秦的儒墨道家的音乐思想。
答:㈠儒家:儒家是既提倡又肯定音乐的。
xx:①在音乐情感方面,孔子强调“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准则;②在音乐政治方面,孔子主张正乐,推崇雅乐,反对民间俗乐“郑卫之声”;③在音乐教育方面,孔子认为好的音乐应该美善合一,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xx:①孟子认为“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提出“乐之实,乐斯二者”;②主张“与民同乐”。
xx:荀子的《乐记》论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指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
㈡墨家:墨子对音乐持否定态度,主要见于其《非乐》篇中。
墨子认为音乐是有害无益的活动,解决不了百姓的“三患”,反而极大的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①统治者制乐,越是多样复杂,对国家的治理就越差。
②音乐不能起到治理天下的作用。
③音乐不但不能解决百姓的疾苦而且还将花费大量财物,增加他们的负担。
墨子以小生产者狭隘的功利观点来看待音乐,将精神和物质队里起来,完全否定音乐的作用,其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
㈢道家:老、庄学派既“倡乐”又“非乐”,他们代表没落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
老子:老子推崇“大音希声”,即理想的音乐或无声之乐是自然、绝对、至美的。
xx:庄子音乐思想的实质是“法天贵真”,将音响世界分为“天籁”、“地籁”、“人籁”。
2.概略评述汉代至今的“丝绸之路”———“音乐之路”。
答: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改变了上古时期华夏文化的发展相对于封闭状态的格局,开拓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纪元,逐渐形成了以华夏音乐与西域音乐相互交流融合为特征的中古时期的音乐文化面貌。
汉代西域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开端,同时也是音乐之路的开端。
㈡①“横吹”乐种和《摩柯兜勒》乐曲是张骞由“丝绸之路”带回中国的第一批音乐成果,使得汉代音乐成分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②汉武帝元丰年间,派遣细君公主与乌孙国联姻,嫁给乌孙王猎骄靡,汉文化也随之传播到赤谷城。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和”之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产生 过 程 与 组 织 原 则 : “ 声亦 如味 , 一气 、 二体 、 三 类、 四物 、 五声、 六律、 七音 、 八风 、 九 歌 以相 成 也 , 清
浊、 小大 、 短长、 疾徐 、 哀乐 、 刚柔 、 迟速 、 高下 、 出人 、
成书于汉代的《 乐记》 与魏晋时代 的《 声无哀乐
也。 ”
论》 是 中国古代两部至关重要 的音乐理论典籍 。历 来, 《 声无哀乐论》 被看作是 对《 乐记》 的颠覆 , 将两
者进 行 比较 的言 论 比 比皆 是 。实 际上 , 任 何 两 个 现
.
“ 声音 以平和为体 , 而感物无 常; 心志以所 俟 为主 , 应 感 而发 。 ” 从 上 述 言论 中可见 , “ 和” 在 这 两部 音 乐 典籍 中 都 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 和” 是我们理解 《 乐记》 和 《 声无哀乐论 》 乃 至整个 中国音乐美学 的一个 关键 词 。这两 部典 籍 的成 书 时代 相 距 并 不 远 , 且 都 在 中
8 2
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3 3卷
仅单独拈 出“ 和” 这个字 , 还下 了定义 , 并 阐明“ 和” 与“ 同” 的 区别 , 以及 “ 和” 的重 要 性 。认 为 “ 和” 是
音乐 、 美 食乃 至万 事 万 物 生成 、 存在 、 运行 的一 种 法 则 。它反对 物质 构 成 成分 的单 一 性 , 而 主 张将 不 同 的事 物杂合 在一起 , 构 成丰 富有 序 的组 织 。
相 互对立 的音 色 ( 清浊) 、 音调 ( 小大) 、 音质 ( 刚柔 ) 等 相济相 辅而 构成 的有 序和谐 的 整体 。而后 世关 于 音乐 的美 学思 想都 源于 此 , “ 和” 也 就 成 了人 们 探 讨
试论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异同
试论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异同【摘要】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主要思想流派,它们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念。
儒家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认为音乐应该以道德为根基,着重于端正人心;而道家则推崇自然与自我融合的状态,认为音乐应该让人心灵得到放松与净化。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儒家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家注重音乐的启迪启发作用,二者对音乐的价值和功能有着不同的见解。
而在现代社会,儒家与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仍然对人们的音乐欣赏和创作产生影响。
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为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儒家、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异同对比、影响、现代意义、共同点、差异性、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对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礼乐之道,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调和人心以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主张以雅乐为主,强调音乐的和谐、纯洁与崇高。
而道家则更注重自然之音,认为音乐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宁静和自然美。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倡导的是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超然。
在古代中国,儒家与道家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之处备受关注。
儒家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强调乐德合一;而道家则更注重音乐的本质,追求自然和神秘之美。
儒家与道家对音乐美学思想的讨论不仅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探讨。
本文将深入探讨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之处,比较二者对音乐的认识和价值观念,探究其对古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并思考其在当今社会的现代意义。
通过对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感悟古代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1.2 问题提出在音乐美学领域,儒家和道家都有着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儒家注重礼乐之道,强调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倡导“仁者爱乐”,强调音乐的道德价值和教育功能;道家则注重自然与宇宙之道,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将音乐看作是表达自然之美和生命能量的方式。
音乐与情感——《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比较研究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尊重人格,自然是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审美方式追求精神体验,强调理解。
中国传统音乐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将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特的美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对以儒道墨为代表的音乐美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1:儒家的音乐理论体系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
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
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2:代表著作《乐记》《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
《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乐记》提出了与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
《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
"--(《乐情篇》)。
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
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3:代表人物(1)代表人物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两部经典著作,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声无哀乐论》是西汉乐府的重要篇目,作者为何晏。
文中谈到乐的境界应当是“无乐无哀,德音流行,无所偏长,不可得而损也”。
这里的“德音”,即指高尚的音乐。
作者认为,音乐应当具有“至静至阴之性,以生化于物之间”。
这种认识是基于道家思想的,即音乐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无为而治的特性。
另外,《声无哀乐论》还提到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作者认为,音乐不应该激发人的情感和欲望,而应该能够让听众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
而《乐记》则是战国时期文化名流荀子所著,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
在《乐记》中,荀子将音乐分为“声乐、器乐、舞蹈”,并强调了音乐的两个重要属性:一是“和而不同”,指音乐应该结合协调,但是又要注意变化和丰富性;二是“动而不乱”,指音乐要能够打动人心,但不会让人感到混乱和失控。
荀子还提出了“正音、和声、宫调”这样的概念,认为音乐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够美妙动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声无哀乐论》更加注重音乐与自然、情感的关系,着重强调音乐应该具有精神的净化和升华作用。
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内部的结构和创新,强调音乐应该具有和谐、丰富、动感的特点。
两部著作的共同点则在于对于音乐美学的深入探讨,都在不同的方面研究了音乐的本质和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总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著作,它们对于后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整体看来,它们都强调音乐的美学价值,强调音乐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美学标准。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声无哀乐论》与《乐记》是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它们分别反映了先秦时期(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和汉代的音乐实践。
虽然这两部著作在时间、地域、作者和文化背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探讨了音乐美学的本质问题,包括声响的属性、音律的规律、音乐的功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部著作的异同。
一、声响的属性在《声无哀乐论》中,作者强调了音乐和声音的区别,认为音乐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而声音仅仅是自然现象,没有艺术品位。
他认为音乐应该具有欢快、明亮、和谐、节奏明快等特点,而哀怨、忧伤、低沉、深远等特质则不属于音乐的本质属性。
这种观点反映了先秦时期对于音乐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实用性导向的思想。
相比之下,汉代的《乐记》则更加注重声响的属性和音乐的技术性。
它认为声音具有高低、长短、重轻、缓急、清浊、升降等方面的属性,而音乐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来创造出具有匠心独具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论述琴曲时,它强调了“音和则韵清,韵清则乐听”,即强调了音的韵律和节奏上的成功,体现了技术和美学的相互作用。
二、音律的规律关于音律的规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有不同的观点。
《声无哀乐论》认为音律应该遵循自然界的原理,例如“阴阳相辅,五声和调,而后万物声浮来伏往,有其应和”,认为音律应该具有符合人类自然感知的规律和属性。
《乐记》则更加强调了技术手段和宫调的运用,认为音乐的美要通过宫商律呈现,同时还需要遵循五声的变化,提倡音乐的复调性。
它还提出了律呈谐调的概念,在音律的精细调试和音色的组合上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音乐的功用在音乐的功用上,两部著作也有不同的切入点。
《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的主要作用是治病、助怀、陶情、知礼等,即以它的实用性为导向,强调了音乐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在这种观点下,它认为音乐应该符合精神健康、心理愉悦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标准。
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的艺术审美性和文化背景,认为音乐可以展示人类文化的精神内核,传递社会价值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
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随后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我们在探讨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时非常值得研究、借鉴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两朵重要的奇葩,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还可以由此窥见音乐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与知觉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先秦儒家美学思想及其集大成者《乐记》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乐记》便是一本集中体现了儒家音乐美学的论述,因此它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集大成者。
《乐记》一书讨论了音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音乐有着深刻的艺术性,感情深厚的音乐可以打动人心,反之一个社会的音乐也可以反映国家的盛衰。
《乐记》关于音乐本质的论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
《乐记》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事物,它和礼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音乐和社会伦理想通,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音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感情,不同思想感情的音乐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
《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2] 《乐记》作为儒家思想论著,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一面。
作为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又有抽象概括问题、寻求一般规律的特点即绝对面。
这就是它音乐美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独创性名作《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立足于老庄的哲学理论,来阐述声无哀乐即音乐不能表达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这个命题。
全文涉及音乐本质、音乐审美感受、音乐功用等一系列问题,是一篇在思想上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以秦客问、东野主人答,来回八次问答而完成。
它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事物
嵇康首先提出声无哀乐。
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在自身的自然和谐。
2.音乐与人的感情没有关系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
以嵇康的观点,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实体,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后产生的感情表现,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即所谓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3] 它对欣赏者的作用,仅限于躁静、专散;即它只能使人感觉兴奋或恬静,精神集中或分散。
3.音乐引起的哀乐是因为听者哀乐的心
人情感上的哀乐从何而来?嵇康认为这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具体说是受政治影响的结果。
人心中先已存在的感情各不相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因人而异,被触发起来的情绪也会不同,所以他认为音乐虽然能使人爱听,但并不能起移风易俗的教育作用。
[4]
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中,大多数音乐美学著作都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的观点独树一帜,他能够发现音乐艺术的某些特殊规律,这给后人认识音乐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财富。
三、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他律论音乐美学和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代表。
他律论强调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它受某种外在规律--主要是人的情感的制约;自律论则认为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音乐不表现任何情感。
两部著作在如何看待音乐的本质等重大音乐美学问题上针锋相对,《乐记》具有浓厚的他律论色彩,而《声无哀乐论》则与此相反,持坚决的自律论观点。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在音乐美学上的针锋相对源于儒家与道家思想差异。
对于音乐的本源,儒家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依托于人表达情感。
道家则认为音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依存于任何事物。
(下转第281页)
(上接第279页)
对于音乐与人情感的关系,儒家美学思想认为音乐依托于人的感情,音乐以人为主体表达,反之人又受环境影响而表达不同的情感音乐。
道家美学思想则认为音乐与人的情感无关。
音乐之有善恶的差别、简单和复杂、高和低、兴奋和安详。
音乐不表现任何感情,它只是音响的自然运动。
儒家音乐美学与道家音乐美学在音乐与政治的关心上持有不同态度。
一个旧的社会土崩瓦解,新的社会酝酿形成,诸子百家所讨论的内容和政治密不可分。
诸子百家对音乐美学思想的某种观点其实就是他们在政治上所持有的观点。
儒家思想认为音乐具有社会功能,即审美教育作用。
所以儒家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礼乐治国,用礼来区分等级,用乐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的整个社会完全谐和的目的。
儒家的这些主张深受统治者欢迎,被奉为经典,备受治国者推崇,所以儒家音乐思想才得以长期称霸天下。
道家的庄子主张清静无为。
他没有绝对的反对音乐,而是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崇尚崇尚天籁所具有的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级的音乐,反对人的主观作用。
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儒家思想虽然承认音乐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但依旧
明确的提出:内容高于形式,即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5]。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但音乐的形式必须符合内容的要求。
音乐的主要功能不是满足人们美的需求,而是要教化人们的精神思想。
正是这种观点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音乐的政治标准排在艺术标准之上,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音乐自由发展,压抑了人们对音乐美的需求。
应该说明,音乐之所以是音乐,它的首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对艺术美的需求,所以音乐的艺术美尤其应该提倡,这是我们目前不能忽视的问题。
道家美学思想充分的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和谐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美感,而这些和谐的音乐正是人们最大的愿望。
这些观点对儒家思想有着巨大的挑战。
两相比较,道家更强调音乐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更重视对音乐本身表现手段的研究,为艺术而艺术,体现了音乐的自觉。
但是却割裂了音乐和感情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结语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音乐美学史上的两朵奇葩。
它们对音乐本体、音乐特性、音乐审美等问题的探讨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通过对两本书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认识、感受、研究音乐,而且更能从中窥探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对于音乐的独特见解。
这对我们更好地发展音乐有着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