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兰台世界2012·9月下旬

嵇康为我国魏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称作“竹林七贤”,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嵇康所处的社会动荡不安,司马集团和曹氏集团争夺政权而进行异常激烈的斗争,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但不能施展自身的才华,而且担忧自己的观点影响性命安全。因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嵇康更是推崇老庄哲学尤其是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以此表明自己不愿出仕,同时也表达自己不愿与司马集团合作的政治态度。他从虚无缥缈的境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用饮酒、佯狂等方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作为魏晋名士,嵇康酷爱音乐,擅长弹奏古琴,尤其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同时,他还擅长创作。其作品《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被一起称为“九弄”,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组著名的琴曲。在音乐美学方面,嵇康及其作品也是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除了《琴赋》,他还著有《声无哀乐论》,该文集中体现了其音乐美学方面的思想。

一、《声无哀乐论》产生的背景

在嵇康所处的魏晋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却是异常活跃。这一时期无论是对我国的思想史还是对美学史以及艺术史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很多具有美学意义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本文谈到的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它们不仅在当时具有美学价值,在中国的整个美学发展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当时道教和佛教、老庄和刑名的学说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改变了儒家学说独统天下的情况,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争鸣。在这些不同思想的碰撞中,玄学慢慢演变成了一种主流。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它是在当时特殊的时期运用复古的理论形式将先秦道家表现出来。和之前的儒家学派所强调的中庸和稳定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强调思想的变化和运动。在这一时期的文士们从对儒家学派的尊崇转变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这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回归,而是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思想———玄学。这也使得魏晋时期的美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回到了老庄所提倡的美学。至正始时期,士族清谈的局面已转入玄学义理的研究[1]。嵇康相关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孕育并成长于这种玄学思想中,其重要理论代表作品《声无哀乐论》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之一。长期以来,《乐记》就被视为传统音乐美学的经典,它在音乐美学理论方面占据统治地位。但当他发现司马集团利用《乐记》作为其政治工具来教化百姓,就公开对“立六经以为准“进行否定和批判,在《声无哀乐论》中表达了自己主要的音乐美学观点,并将其作为对抗《乐记》的旗帜。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方面的两部经典著作,它们包含了丰

富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将从音乐的理念、审美标准以及审美对象等方面,对这两部著作

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异同的浅析。

从音乐的理念来看,《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是表现人的感情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作用。它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通

过音乐的表现手法来体验和感受情感。而《乐记》则更注重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它认为音

乐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改善心情、调整情绪等功效。它主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音乐,并注重音乐的实用性。

从审美标准的角度来看,《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在于它能够引起人们的

情感共鸣和欣赏,对于音乐的审美标准主要是主观的。它认为音乐的美不仅需要体验者的

主观感受,还需要作曲家和演奏者的创造性。《声无哀乐论》中提到“声即性也”、“乐

音在其中者”等观点,强调音乐要“含神在内,表达情感”。而《乐记》则更注重对音乐

的形式和构成的规范。它提出了“颂、睚、歌、雅、颂、舜、小雅、周颂”等音乐形式,

强调音乐的整体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的规范化。

运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征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运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征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运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征欣赏中国

传统音乐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音乐受儒家和道家这两个哲学派别的影响最大,它们都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不论是古琴曲《流水》,琵琶曲《四面埋伏》,陕西民歌《绣荷包》,虽然她们体裁不同,类别不同,但都是用声音描写自然,表现自然,从而极为诗意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情感。儒家在其音乐美学开山之作《乐记》中反复的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为同”等,非常强调音乐与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当然儒家美学里的“天、地、人”绝不仅仅只天空,而是大至宇宙天体,小至花草虫和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云雨雪等自然万物、世间万象。而人不仅是指人本体,也泛指人群、人类、不仅指人的外在体表,更指人的内在精神、情感世界。而这些都互相紧密关联着,并且互感互动,谓之“天人感应”因此,“天人合一”的哲学,既崇尚创造宇宙万物的大自然,有重视人的内心主观情感体验,两者合一不分彼此。《乐记》一开始就是以折后总哲学思想来看待音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敢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吕氏春秋·古乐记》:“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接,故士达作为五弦琴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这种论述虽然具有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先人们隐士到音乐的重要意义,人的情感、人的愿望,通过音乐能感天动地。道家则从另一个曾面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们更注重人的心灵与自然界的沟通。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应该随着天道的运行而运行,这样才能超凡而脱俗,达到个人的至善至美,即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物一体”的精神境界和至人,真人的人格境界。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嵇康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嵇康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41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20而,不管从表面上来看如何的错综复杂,从本质上而言,还是存在大量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共性的东西决定了这些子系统都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换句话说,在遥远的先古时代,哲学家们的思想是目前纷繁复杂的中华文明的前身,经过数千年的流传,直至如今。中华文化之中所蕴含的各种流派,尽管从形式、内容上来看,各具特色,各自标新立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它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无法脱离共同的文化体系,也不能否认其自身的理论系统与其他文化体系是同根同源的,只是展示出了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所论述的对象是嵇康思想与儒家思想及其音乐美学思想,二者都是共同存在于中华文化体系之中的思想派别,具有不同的思想特征。

从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角度来看,主要可以通过《声无哀乐论》等著作体现出来,而从儒家音乐美学的角度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乐记》。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之中,嵇康的《声论》以及儒家的《乐记》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前者代表了自律论音乐美学而后者则代表了他律论音乐美学,从这个角度来说,专家与学者对此并未提出疑虑。然而在这种达成一致的对立关系的背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剪不断的内在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并不显著,大部分学者也并未引起注意,虽然这种联系若隐若现,但是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引起注意。

具体来说,儒家思想注重论乐,同时也并不否认声的形式,而从嵇康的角度来说,则重在谈声,提出心与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当然了,这也并不是说否认乐和情感是存在联系的。除此之外,尽管儒道各立门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举例来说,在其各自的思想系统之中,都特别重视人的地位。通常而言,儒家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关注克己修身;而从道家与嵇康的角度来说,则更为关注人之在,关注养生。这些均为对心性的主张,只是表达主张的渠道、观点存在差别,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二者都存在片面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又很好地补充了对方的不足之处。儒家关注“乐”,而嵇康在的思想则更为关注“声”,而事实上,声誉乐应该是合二为一的,音乐势必要与人产生关系,不可能是纯形式的东西。儒道两家共同建立起了我国音乐美学的殿堂,互相补充实际上也是一种相通。我们可以看出,嵇康与儒家对对音乐的主张尽管是完全不同的,然而从本质上而言,却是殊途同归的。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

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随后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我们在探讨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时非常值得研究、借鉴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两朵重要的奇葩,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还可以由此窥见音乐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与知觉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先秦儒家美学思想及其集大成者《乐记》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乐记》便是一本集中体现了儒家音乐美学的论述,因此它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集大成者。

《乐记》一书讨论了音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有着深刻的艺术性,感情深厚的音乐可以打动人心,反之一个社会的音乐也可以反映国家的盛衰。《乐记》关于音乐本质的论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

《乐记》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事物,它和礼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音乐和社会伦理想通,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音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感情,不同思想感情的音乐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

《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2] 《乐记》作为儒家思想论著,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一面。作为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又有抽象概括问题、寻求一般规律的特点即绝对面。这就是它音乐美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的心声相对论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的心声相对论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的心声相对论

作者:石秋月

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8期

摘要:《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对于“心”“声”关系的讨论是两本著作中一直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二者对“心”、“声”关系的表述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分析观点相异的本源。

关键词:心;声;《乐记》;《声无哀乐论》

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中,儒道两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始终贯穿着整个美学思想的发展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属《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两篇著作。由于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乐论”对音乐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相应的也就表现在《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对“声”与“心”(情感)的不同观点。《乐记》强调的是“音与心”的相互决定作用,而《声无哀乐论》则对“声与心”持否定的态。因此对于“音与心”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它们的理解,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更能够更好的把握地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

一、《乐记》的心声关系

《乐言》篇对于“心”(感情)的来源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这里的“心术”即指感情,“见”即是显露或显现的意思。《乐记》认为“心”的显现来源于“物而动”,感情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心之性本也”,它没有固定的哀乐、喜怒,只是在接触了外物之后,内心的情感便被激发出来,于是显现出了一定的喜怒哀乐。《乐本》篇又有“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此点认为“外物”的到来能使人本性所固有的智力活动起来,去认识事物,相对应的本性所固有的感情便能激发起来,对外物表示好恶。以上二者均认为“心”“感于物而动”,人的“心”(情感)是受“外物”的激发而引起的。

_乐记_与_声无哀乐论_比较研究

_乐记_与_声无哀乐论_比较研究

_乐记_与_声无哀乐论_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被津津乐道的“乐府诗”就注定蕴藉着浓浓的乐趣和婉转的传统

精神,其中《乐府诗集》中最出名的就有康熙时期的汪廷琚、和清朝广陵金·乐记和声无

哀乐论。正是这些作品完整地保留着古代乐考显示出古代艺术家们对于乐理的巨大进步所在。因此,比较研究《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首先,从乐律处来看,《乐记》和《声无哀乐论》之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

乐理角度来讲,《乐记》延续了古人对和声的追求,传统的显示了半音、三度、七度的和

声理论,以及通过根据音调的变化来解释和声技巧,另外,乐记记载的歌曲经该乐方处理,歌词集中在“明张暗绝之间,和谐转弱之下”,即乐曲中声乐回荡景象的技巧。而《声无

哀乐论》作者金·提出了与传统乐理不同的乐律观点,认为对于字的使用更贴近和声法,

他的论述更多的弱化了某些古时候的乐理定论观点,他把“明张暗绝”进行了小说化、以

及融入了自然之声的表达,使得乐曲中的声乐变得更加细腻、柔和,但却未达到现代音乐

表现出的精细。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在传统乐律理论方面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古乐考

追求柔和平稳,乐人着重传统领域中的和声法技巧,以及使用“半音”以及处理以及“三度”、“七度”来表现歌曲的和谐音律。《乐记》侧重于和声的处理,而《声无哀乐论》

注重于乐曲的句式和乐谱的关系,其乐律论述体现出对于声乐的细节处理,重于传统和声

定论,并且乐赋与传统乐谱和声曲的差异更加突出。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反儒学的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反儒学的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反儒学的美学思想

李云涛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摘 要:魏晋之际玄学之风盛行,两汉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传统群体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受到了士人们的质疑,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老庄思想,试图从中寻找到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个体人生价值意义。当时,嵇康著有《声无哀乐论》,主要从反对儒家传统乐论所认为的音乐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声有哀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乐记》)的观念出发,提出声无哀乐、“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声音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的思想,把音乐从儒家传统文艺观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独立的地位,使之成为修身养性之道,成为个体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理想独立之途径和方法,其观点具有鲜明的反儒学思想精神和意义。

关键词:儒家乐论;嵇康;声无哀乐

中图分类号:I0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8)02-0007-04

魏晋之际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风气也正在发生转变。两汉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及传统的群体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受到了当时士人们的质疑。其实这种转变早在汉末就已经开始了,正如葛兆光所言的:“在20世纪中叶尤其是知识阶层渐渐疏远了那种以群体认同价值为标准的人格理想,转向了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意识到真理的终极根据并不在于‘群体确认’,而在于‘个人的体证’,人的存在价值并不在于社会的认同而在于心灵的自由。”魏晋之时,玄学之风兴盛,当时士人阶层的思想开始转向老庄,试图从中寻找到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个体人生的价值意义。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两部著作虽然都讨

论了音乐美学问题,但其立论、内容、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本文将从三个方

面进行浅析。

一、立论背景与目的

《声无哀乐论》是南朝梁代思想家谢灵运撰写的音乐美学文献,其立论背景是反对乐

律的束缚,提倡“自由发挥”和“随心所欲”的音乐创作方式。谢灵运认为,音乐应该符

合人的情感需要,不必拘泥于规矩和约束。《声无哀乐论》提出了“音与声”、“气韵生动”等创作原则,反映了梁代民族心理和审美趣味。

《乐记》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文化名流郑玄整理的一部音乐理论书籍,其目的是系

统地总结中国古代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规范音乐的演奏、演唱和创作。《乐记》

强调音乐要尊崇礼乐之道,符合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的要求,主张音乐和道德、政治、宗

教等方面相互关联。《乐记》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深远影响。

二、观点与立场

《声无哀乐论》中,谢灵运主张音乐要符合人的真实情感,追求形式的自由、多样和

变化,强调人性的自由和个性的表达,重视审美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美学思想。他认为音乐

的作用是表达情感而不是进行道德、政治宣传。

相较之下,《乐记》的立场更加宗教化和道德化,主张音乐是一种可以改变人心、引

导社会生活的工具,应当按照社会规范和宗教信仰要求来定制。郑玄强调音乐和社会道德、人生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关联,而把音乐创作和演奏作为宣扬和维护这些价值观念的

手段。相对于谢灵运的“以人为本”,《乐记》更加注重“以社会为本”的立场,更加强

论《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之间的区别

论《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之间的区别

158艺术家The artists

论《乐记》与《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之间的区别□李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历史上两本著名的传统音乐美学著作,包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两本著作都涉及音乐美学的观点、特征及功能。然而两本著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乐记》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更强调音乐教化人心的功能,认为音乐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声无哀乐论》体现的是道家学派的思想理念,更强调音乐中乐音形式的美,以及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强调的是音乐中的自然人性,认为音乐是自然之和。两本虽然同为音乐美学著作,但是观点却处于相互补充、对立的关系。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引发了音乐学者们的思考与讨论,也给音乐美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探讨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分别对音乐本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乐记》中,开篇便提出“乐由心生”的观点。其认为人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源自外界事物的刺激,

随后由人内心的情感产生了音乐。音乐源自情感,同时音乐也能影响人的情感。情绪如果激动,那么所表演出来的音乐也是欢快、急切的;反之,如果情绪忧郁,那么音乐也会随之变得缓慢、低沉。这似乎与约翰•凯奇的作品《4分33秒》所拥有的内涵如出一辙,由此阐述了音乐的本质是人的情感。

而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指出音乐本质并不在于人的情感,而在于音乐本身。音乐也并非体现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完整和谐的自然属性。在他看来,音乐是不同于人类情感的一种客观事物,不受人的意志影响,所以音乐也不能影响人的情感。在文中,嵇康还以酒为比喻指出,酒有甘与苦的差别,人也有乐与哀的差别,虽然酒可以让人们产生乐或是哀的情感,但这并不能表明酒拥有同样的情感。由此阐述了音乐的本质在于音乐本身。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均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经典著作,两部著作在音乐美学思

想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本文将从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表现形

式以及音乐的审美标准等几个方面,对《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

浅析,探索两部著作之间的异同之处。

就音乐的本质而言,《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本质是节奏和声音的结合,只有在特

定的声音和节奏结合的情况下,音乐才能产生,并且音乐是通过节奏和声音的运动来感染

人的情感。相比之下,《乐记》则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定义音乐的本质,认为音乐是一种“各类音声结合而成的和谐”,包括了声音、节奏、旋律、和声等多个要素,音乐的本质

不仅仅是节奏和声音的结合,还包括了对和谐美的追求。在音乐的本质上,《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有着一定的差异,前者更加强调节奏和声音,后者更加注重和谐美的实现。

在音乐的功能方面,《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功能在于感染人的情感,通过音乐的

节奏和声音的运动来影响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悲欢之感。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的社

会功能,认为音乐可以调和人的情感,使人产生和谐的心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

发展。两部著作在音乐的功能上也有所不同,一个是强调音乐的情感感染作用,一个是着

重音乐的社会调和功能。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的本质、功能、表现形式和审美

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之处。《声无哀乐论》更加关注音乐本身的特质,强调音乐

的情感感染作用,而《乐记》更加强调音乐和谐美的实现,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整体表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声无哀乐论》与《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两部重要著作,分别由北宋时期的音乐家赵孟頫和清朝时期的音乐家班嘉梁所著。这两部著作都是对音乐美学思想的探讨,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之下产生,但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有着一些异同之处。本文将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从音乐的本质和功能方面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强调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在《声无哀乐论》中,赵孟頫认为音乐应该以“哀乐”为主题,通过音乐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使人在欢乐或悲伤的情绪中得到宣泄和发泄。而在《乐记》中,班嘉梁也提到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他认为音乐应该能够“感其情而动其性”,使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都认为音乐的美学功能在于情感表达。

从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方面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也存在一些异同。在《声无哀乐论》中,赵孟頫提倡要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注重“声无哀乐”的表现,即在音乐中追求自然、朴实、平和的表达方式,避免过于浮夸和夸张。而在《乐记》中,班嘉梁则更加注重音乐的技巧和表现手段,提倡在音乐演奏中追求技术的精湛和表现的丰富。从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在对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方面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也有一些异同。在《声无哀乐论》中,赵孟頫提到了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他认为音乐应该是文化传承和生活娱乐的一种载体,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启迪人们的智慧。而在《乐记》中,班嘉梁也谈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他认为音乐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社会道德和美德的教化工具,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品格。从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和《乐记》在对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的看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乐记》音乐美学思想钩沉

《乐记》音乐美学思想钩沉

音乐美学

且在开篇提出“静”的概念也是为了引出“动”,两者是支撑全文理论的重要概念。

《乐论篇》中“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这里的“静”和前文含义不大相同,联系“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所不能免也”可知“乐”是人的内在需求,与前面谈到的血气、情感相联系,满足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归结起来,“乐”的外在形式是动态的,但人心内在的“乐”与宁静、平静相关。

《乐礼篇》的“动静有常,大小殊矣”与“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两段原文,此处“静”可释义为静止,与动对应,这里“动”、

“静”是讲基本的自然规律。《乐化篇》中提到音乐是声音的一种,而“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一句中的“静”与“动”连在一起指动作。《师已篇》中提到宽而静与广大而静不同,前者适合演唱《颂》,后者适合演唱《大雅》两个“静”第一个指文静,第二个指沉静,都是指人不同的心理特征。

(二)“和”的内涵

第一个提出“和”的美学观点的人是史伯。在《国语·郑语》中,史伯提到了“和”的重要性,在原文中阐述了“和”的作用,对“和”的性质进行了说明,为后世的和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都在于“和”,“和”的本质在于“和谐统一”,音乐亦是如此,只有和谐统一的音乐才具有美感。《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在史伯的“和”理论基础上对该观点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他提到世间事物之间皆为互补,而“和”是美好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他提到“心平,德和”,他在坚持“和”是美好事物共同点的基础上,强调事物之间的互补性与适应性;另外,他认为在音乐形成过程中,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音乐对于政治的影响不可小觑。他提到“和”音乐不仅能使人心境平和,更有利于政治的和谐统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此基础上对“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谈论,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认为“和”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具有包容性的容纳君子之间的差异,孔子将“和”理论运用到礼乐与教育中,这与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相呼应的,体现了“政和、德和”的美学思想。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和”之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和”之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察。
( 一) “ 功 能” 与“ 本体 ” 说
其过 。君子 食 之 , 以平 其 心 。君 臣亦 然 : 君所谓可 ,
而有否焉 , 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 君所谓否 , 而有可焉 ,
臣献 其可 以去其 否 。先王 之济 五味 、 和五 声也 , 以平
从释意的角度来看 , 《 乐记》 中的“ 和” 主要指由 某种 特定 的途径 而达 到 的理 想状 态 , 在音乐 观 念上 ,
音 乐 的本 体 。“ 和” 在两 部 典籍 中定 位 的不 同 , 在 以
往 的研究 中已有较 大成 果 , 本 文不 再赘 述 。
( 二) “ 礼 乐” 与“ 和 乐” 说
活 的方方 面 面 , “ 和” 的原 则都 扮演 着 至关重 要 的角 色 。总 的来 说 , “ 和” 是 指 由相 互 矛盾 的二 元 甚 至多
么, 在 不 同的 “ 和” 的规 定 下 , 两 种 音 乐 又 分 别 呈 现
产生 过 程 与 组 织 原 则 : “ 声亦 如味 , 一气 、 二体 、 三 类、 四物 、 五声、 六律、 七音 、 八风 、 九 歌 以相 成 也 , 清
浊、 小大 、 短长、 疾徐 、 哀乐 、 刚柔 、 迟速 、 高下 、 出人 、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的比较分1.12

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的比较分1.12

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的比较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处于历史性变革的时期,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小知识分子”的思想极为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各阶级代言人的先秦诸子,以各自的思想,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儒家和道家是当时最主要的学派。而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都是植根于共同的源头——都由先秦萌芽状态的美学思想发展而来。

一、儒家礼乐思想

儒家认为,礼的功能首先在于区别,也就是把全社会的人区别出各种不同的等级,给每个等级的人规定不同的礼仪形式。这个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下个等级的人不能使用只有上个等级的人才能使用的礼仪,否则就会被认为“僭礼”,“僭礼”就等于犯罪。春秋时天下大乱,鲁国的执政大臣季孙氏有一次在自己家里欣赏“八佾”舞蹈,孔子知道了很不高兴。“佾”就是舞蹈的行列,每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按照周代的礼乐制度,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佾”。季孙氏是鲁国国君手下的大夫,按理只能享用“四佾”,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僭礼”。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礼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节制,实际上具有“法”的作用。当然,古人也知道,礼的规定太严格了,容易造成社会上各阶层的人的相互隔绝,这样的社会虽然有秩序,但是没有生气,死气沉沉的。所以,就用“乐”来沟通个不同阶层的情感。“乐”功能是一个“宣”,就是把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情感宣泄出来,一来可以达到情绪的平和,二来可以被别人了解,这样就能达到情感的沟通。“乐”的另一个功能是“和”,就是“调和”、“和谐”。古人谈到夫妻关系好时常说的一句话是“琴瑟偕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礼乐文化里讲的“和”是指促进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我们看出,礼和乐虽然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恰好能够相辅相成,古人甚至认为里约在社会上这种相辅相成的作用正是大地自然规律的体现。所以《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在儒家的体系中得到规范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美学思想

摘要:魏晋至隋唐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显著的特色,开始探索音乐的特殊性、音乐内部规律的突出代表作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地位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美学专著之一。对《声无哀乐论》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出它的深邃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美学思想

一、《声无哀乐论》的背景

中国古代魏晋时期是一段社会混乱且黑暗的时期。魏末,司马氏假借禅让之名篡夺魏氏政权,这在当时的社会道德观下,是对君臣之道的极大扭曲,诸多有志名士拒绝与司马氏合作,将才能寄情于山水之间,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要首推嵇康。由于他与魏宗室姻亲,所以在反对司马氏专权方面就比其他文人更为激烈执着。

嵇康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声无哀乐论》上。文章通过一秦客向东野主人发难,东野主人逐个解答来展开。实际上东野主人暗指的就是嵇康本人,秦客是那些所持观点与他不同的人。《声无哀乐论》的中心思想是推崇音乐的自然之理,它独立于天地之间,有自己的自然本性,而与人的哀乐无关。即同一音乐有人听了会哭,有人听了会笑,哀乐并非音乐所给,而是人心在音乐开始之前就有了哀乐之情。人心作用于音乐,从而产生不同的燥静效果,而唤不起相应的感情。音乐客观存在,哀乐是主观的,二者不相经纬。这些都是对庄子“法天贵真”思想的继承。同时还认为“声以平和为体”,即具备哀乐正等,没有倾向特征的音乐就是好音乐。这是在老子“自然无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嵇康有志不能伸,他极力反对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能与他的现状与思想相呼应的只有老庄的无为思想,他推崇“越名教而任自然”,因此他的理论更多充斥的是唯心主义,这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嵇康同时也是以为音乐的实践者,当他在接触实践而对某些个别的音乐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他的理论往往特别发出光彩。总的来说,嵇康的理论在他的时代中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

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随后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我们在探讨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时非常值得研究、借鉴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两朵重要的奇葩,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还可以由此窥见音乐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与知觉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先秦儒家美学思想及其集大成者《乐记》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乐记》便是一本集中体现了儒家音乐美学的论述,因此它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集大成者。

《乐记》一书讨论了音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有着深刻的艺术性,感情深厚的音乐可以打动人心,反之一个社会的音乐也可以反映国家的盛衰。《乐记》关于音乐本质的论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

《乐记》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事物,它和礼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音乐和社会伦理想通,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音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感情,不同思想感情的音乐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

《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2] 《乐记》作为儒家思想论著,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一面。作为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又有抽象概括问题、寻求一般规律的特点即绝对面。这就是它音乐美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独创性名作《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立足于老庄的哲学理论,来阐述声无哀乐即音乐不能表达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这个命题。全文涉及音乐本质、音乐审美感受、音乐功用等一系列问题,是一篇在思想上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以秦客问、东野主人答,来回八次问答而完成。它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事物

嵇康首先提出声无哀乐。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在自身的自然和谐。

2.音乐与人的感情没有关系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以嵇康的观点,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实体,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后产生的感情表现,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即所谓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3] 它对欣赏者的作用,仅限于躁静、专散;即它只能使人感觉兴奋或恬静,精神集中或分散。

3.音乐引起的哀乐是因为听者哀乐的心

人情感上的哀乐从何而来?嵇康认为这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具体说是受政治影响的结果。人心中先已存在的感情各不相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因人而异,被触发起来的情绪也会不同,所以他认为音乐虽然能使人爱听,但并不能起移风易俗的教育作用。[4]

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中,大多数音乐美学著作都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的观点独树一帜,他能够发现音乐艺术的某些特殊规律,这给后人认识音乐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财富。

三、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他律论音乐美学和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代表。他律论强调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它受某种外在规律--主要是人的情感的制约;自律论则认为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音乐不表现任何情感。两部著作在如何看待音乐的本质等重大音乐美学问题上针锋相对,《乐记》具有浓厚的他律论色彩,而《声无哀乐论》则与此相反,持坚决的自律论观点。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在音乐美学上的针锋相对源于儒家与道家思想差异。对于音乐的本源,儒家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依托于人表达情感。道家则认为音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依存于任何事物。

(下转第281页)

(上接第279页)

对于音乐与人情感的关系,儒家美学思想认为音乐依托于人的感情,音乐以人为主体表达,反之人又受环境影响而表达不同的情感音乐。道家美学思想则认为音乐与人的情感无关。音乐之有善恶的差别、简单和复杂、高和低、兴奋和安详。音乐不表现任何感情,它只是音响的自然运动。

儒家音乐美学与道家音乐美学在音乐与政治的关心上持有不同态度。一个旧的社会土崩瓦解,新的社会酝酿形成,诸子百家所讨论的内容和政治密不可分。诸子百家对音乐美学思想的某种观点其实就是他们在政治上所持有的观点。

儒家思想认为音乐具有社会功能,即审美教育作用。所以儒家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礼乐治国,用礼来区分等级,用乐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的整个社会完全谐和的目的。儒家的这些主张深受统治者欢迎,被奉为经典,备受治国者推崇,所以儒家音乐思想才得以长期称霸天下。

道家的庄子主张清静无为。他没有绝对的反对音乐,而是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崇尚崇尚天籁所具有的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级的音乐,反对人的主观作用。

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儒家思想虽然承认音乐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但依旧

明确的提出:内容高于形式,即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5]。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但音乐的形式必须符合内容的要求。音乐的主要功能不是满足人们美的需求,而是要教化人们的精神思想。正是这种观点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音乐的政治标准排在艺术标准之上,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音乐自由发展,压抑了人们对音乐美的需求。应该说明,音乐之所以是音乐,它的首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对艺术美的需求,所以音乐的艺术美尤其应该提倡,这是我们目前不能忽视的问题。

道家美学思想充分的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和谐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美感,而这些和谐的音乐正是人们最大的愿望。这些观点对儒家思想有着巨大的挑战。两相比较,道家更强调音乐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更重视对音乐本身表现手段的研究,为艺术而艺术,体现了音乐的自觉。但是却割裂了音乐和感情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结语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音乐美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它们对音乐本体、音乐特性、音乐审美等问题的探讨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通过对两本书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认识、感受、研究音乐,而且更能从中窥探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对于音乐的独特见解。这对我们更好地发展音乐有着积极地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