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教案
的自然景色,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3
翻译技巧与实践
古文今译方法论述
对译法
将原文中的字词逐一对应翻译 ,保持原文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
意译法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现代 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语言 ,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增减法
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 当增删原文中的字词,使译文 更加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脉络概述
魏晋南北朝散文
出现了骈文的兴盛,追求辞藻华 丽和对仗工整,但也有像陶渊明
等作家的优秀散文作品。
汉代散文
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开 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同时汉
代政论文也有较高成就。
先秦散文
以《左传》、《战国策》等为代 表,注重记事和论辩,语言简练
质朴。
唐代散文
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古文运 动推动了散文的复兴,注重文以 载道和文道结合。
名句欣赏与解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01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忘却尘世纷扰的超然心境,也是
全文的主旨所在。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02
这句话进一步点明了作者游山玩水的乐趣所在,同时也展现了
作者借酒抒怀的洒脱情怀。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03
这句话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周边
义。
语言习惯差异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言习惯上 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适当调整语序 、增减字词等,使译文更加符合现 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修辞手法处理
原文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等,需要在翻译时保持原 文的修辞效果,同时兼顾译文的流 畅性和自然性。
04
教案设计与实施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解析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秀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
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奔泻而下的山泉,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随山转,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紧靠泉边的亭子,(那就)是醉翁亭。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及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原⽂及赏析 《醉翁亭记》是⼀篇优美的散⽂。
这篇散⽂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下⾯是⼩编整理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原⽂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六七⾥,渐闻⽔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年⼜最⾼,故⾃号⽈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之间也。
⼭⽔之乐,得之⼼⽽寓之酒也。
若夫⽇出⽽林霏开,云归⽽岩⽳暝,晦明变化者,⼭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幽⾹,佳⽊秀⽽繁阴,风霜⾼洁,⽔落⽽⽯出者,⼭间之四时也。
朝⽽往,暮⽽归,四时之景不同,⽽乐亦⽆穷也。
⾄于负者歌于途,⾏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游也。
临溪⽽渔,溪深⽽鱼肥。
酿泉为酒,泉⾹⽽酒洌;⼭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丝⾮⽵,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阳在⼭,⼈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去⽽禽鸟乐也。
然⽽禽鸟知⼭林之乐,⽽不知⼈之乐;⼈知从太守游⽽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 环绕滁州的都是⼭。
那西南的⼏座⼭峰,树林和⼭⾕尤其优美。
⼀眼望去树⽊茂盛,⼜幽深⼜秀丽的,那是琅琊⼭。
沿着⼭路⾛六七⾥,渐渐听到潺潺的⽔声,看到流⽔从两座⼭峰之间倾泻⽽出的,那是酿泉。
泉⽔沿着⼭峰折绕,沿着⼭路拐弯,有⼀座亭⼦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的是谁呢?是⼭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是谁呢?太守⽤⾃⼰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饮酒,只喝⼀点⼉就醉了;⽽且年纪⼜最⼤,所以⾃号“醉翁”。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醉翁亭记》欧阳修〔宋代〕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之僧曰智仙也一作:山之僧智仙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
《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是一篇令人不禁喜爱的名作,下面小编整理了《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名篇:《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解释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
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其次部分,重点是写游。
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解释,盼望对您有所关心!《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叉,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非常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密,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慢慢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筑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来宾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初中《醉翁亭记》课文赏析
初中《醉翁亭记》课文赏析《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被贬,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融和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
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
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
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
四季变幻,奇景叠山。
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
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
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
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
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蔌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
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古文观止》最值得背诵的经典篇目
《古文观止》最值得背诵的经典篇目《古文观止》最值得背诵的经典篇目一、最精华的十篇:1、《过秦论》贾谊2、《前出师表》诸葛亮3、《兰亭集序》王羲之4、《桃花源记》陶渊明5、《滕王阁序》王勃6、《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7、《阿房宫赋》杜牧8、《岳阳楼记》范仲淹9、《醉翁亭记》欧阳修10、《前赤壁赋》苏轼可便捷记忆为:一论一表三序三记二赋。
二、著名优秀篇目(二十一篇)1、《宋玉对楚王问》2、《孔子世家赞》司马迁3、《屈原列传》司马迁4、《太史公自序》司马迁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辞》陶渊明7、《五柳先生传》陶渊明8、《谏太宗十思疏》魏征9、《为徐敬业讨武盟檄》骆宾王10、《与韩荆州书》李白11、《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2、《秋声赋》欧阳修13、《朋党论》欧阳修14、《后赤壁赋》苏轼15、《石钟山记》苏轼16、《陋室铭》刘禹锡17、《杂说四》即《马说》韩愈18、《师说》韩愈19、《捕蛇者说》柳宗元2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1、《卖柑者言》刘基三、著名优秀篇目(十一篇)1、《谏逐客书》李斯2、《北山移文》孔稚珪3、《进学解》韩愈4、《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5、《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6、《谏院题名记》司马光7、《上梅直讲书》苏轼8、《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9、《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10、《黄州快哉亭记》苏辙11、《读孟尝君传》王安石以上文章,共计42篇。
个人建议按照上面一、二、三序号顺序进行背诵。
四、著名优秀篇目(二十篇)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考虑熟读甚至背诵以下篇目。
1、《卜居》韩愈:2、《送李愿归盘谷序》王禹偁:3、《待漏院记》4、《黄冈竹楼记》欧阳修:5、《送杨寘序》6、《五代史宦者传论》7、《相州昼锦堂序》8、《丰乐亭记》苏轼:9、《留侯论》10、《贾谊论》11、《晁错论》12、《喜雨亭记》13、《超然台记》宋濂:14、《送天台庭学序》15、《阅江楼记》刘基:16、《司马季主论卜》方孝孺:17、《深虑论》18、《豫让论》王阳明:19、《瘗旅文》张溥:20、《五人墓碑记》以上文章,共计62篇。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原文和注释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原文和注释一、原文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 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乐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注释1. 环滁皆山也环:环绕。
滁: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2.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壑:山谷。
尤:格外,特别。
3.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蔚然:茂盛的样子。
4.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潺潺:流水声。
泻出:飞淌下来。
诗词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
【导语】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居。
谥号⽂忠,世称欧阳⽂忠公。
北宋政治家、⽂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家”。
后⼈⼜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章四⼤家”。
下⾯是为⼤家带来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六七⾥,渐闻⽔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年⼜,故⾃号⽈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之间也。
⼭⽔之乐,得之⼼⽽寓之酒也。
若夫⽇出⽽林霏开,云归⽽岩⽳暝,晦明变化者,⼭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幽⾹,佳⽊秀⽽繁阴,风霜⾼洁,⽔落⽽⽯出者,⼭间之四时也。
朝⽽往,暮⽽归,四时之景不同,⽽乐亦⽆穷也。
⾄于负者歌于途,⾏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游也。
临溪⽽渔,溪深⽽鱼肥。
酿泉为酒,泉⾹⽽酒洌;⼭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丝⾮⽵,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阳在⼭,⼈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去⽽禽鸟乐也。
然⽽禽鸟知⼭林之乐,⽽不知⼈之乐;⼈知从太守游⽽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 环绕滁州的都是⼭。
那西南的⼏座⼭峰,树林和⼭⾕尤其优美。
⼀眼望去树⽊茂盛,⼜幽深⼜秀丽的,那是琅琊⼭。
沿着⼭路⾛六七⾥,渐渐听到潺潺的⽔声,看到流⽔从两座⼭峰之间倾泻⽽出的,那是酿泉。
泉⽔沿着⼭峰折绕,沿着⼭路拐弯,有⼀座亭⼦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醉翁亭记译文全解
醉翁亭记译文全解一、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
游山玩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醉翁亭记》译文
二十一、《醉翁亭记》译文①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草木繁茂并且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的中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飞翔)的样子坐落在泉水边上,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自称(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酒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开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定的时候,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夏天)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
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③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
在溪水旁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放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太守醉了。
④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就跟随在后面。
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
游人离开鸟雀就欢乐起来。
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和创作背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和创作背景(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和创作背景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赏析和创作背景《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解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解析醉翁亭记欧阳修〔宋代〕【赏析】宋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
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一文一译
醉翁亭记一文一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原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石头露出水面,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一、醉翁亭记目的要求: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4、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6、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
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观达的情怀。
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
第一课时课前练习: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生字:滁chú壑hè琅琊lánɡ yá潺chán酿niànɡ僧sēn辄zhé暝mínɡ朝而往cháo ér wǎnɡ伛偻yǔ lǚè蔌sù射者中shè zhě zhōnɡ觥筹ɡōnɡ chóu 翳yì2、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情感二、读课文1.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2.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
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
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重点提示: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
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
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指亭四角飞檐翘起。
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
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
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
岩穴,山谷。
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
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
秀,枝叶繁茂。
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
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
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
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
肴,荤菜。
野蔌,野菜。
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
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
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
以,用。
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3.词语小结(幻灯展示。
)而表并列泉香而酒洌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也表陈述环滁皆山也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五、布置作业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主旨探究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2.文中写出了谁“乐”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
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
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
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二、写法探究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三、小结全文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
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
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
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
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
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
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
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
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四、背诵课文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
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
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
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
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醉翁亭记》练习一、基础知识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字,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玡()林壑()辄醉()弈()者胜穴暝()伛偻()酒冽()山肴()野蔌()觥筹()阴翳()2、解释加点字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②名之者谁?(名:)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④伛偻提携。
(伛偻:)3、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二、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4.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提示: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找出相关的句子。
(1)写亭的环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5、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6.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三、拓展延伸。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案:5、写滁州官民同乐的情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这和平生活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习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6、文中写道他的醉有酒醉(表面),醉于山水,还有人民和乐(这是最重要的)。
他是醉于百姓的和乐四: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