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蓝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终稿)
东营涉海工业企业发展困境研究
东营涉海工业企业发展困境研究东营是中国重要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涉海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东营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人才短缺、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探讨东营涉海工业企业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东营涉海工业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企业销售困难,产品结构单一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解决策略:1.多元化发展:涉海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发展,拓宽产品线,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进军新的市场领域。
2.加强市场营销能力: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营销能力,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推广等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企业还应该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倾听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
二、人才短缺问题东营涉海工业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问题。
企业在招聘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已有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这将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创新能力。
1.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和科研项目,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
企业还可以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引入外部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通过提供培训机会、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技术创新的不足东营涉海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市场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
1.加强科研合作: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和研发成果,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
2.加大研发投入: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通过建立专业的研发团队,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山东东营抓蓝黄机遇积极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
山东东营抓蓝黄机遇积极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2013-06-17 10:10:11 来源:东营市政府网站今年以来,山东省东营市紧紧抓住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叠加融合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资源优势,努力膨胀养殖基地规模,积极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促进全市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培育渔民合作组织。
积极探索多种渔民合作组织建设模式,近年来东营市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渔民合作组织十农户”、“超市+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合作方式,通过组织典型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参观交流,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同时争取上级财政扶持,将各类涉渔项目向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截止目前,全市渔业合作组织有65家,入社户数2383户,成员人数3186人,生产区面积28万亩,带动渔民户数7919户,带动养殖基地近60万亩。
全市共4个渔民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二是积极培植渔业龙头企业。
制定出台了《2013年黄河口名优水产品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等政策,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带动能力强的渔业龙头企业在建设现代渔业园区等方面进行扶持,通过帮助企业制定年度发展目标与规划,推介渔业企业参加东营市银企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不断拓展业务。
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达到27家,省级渔业龙头企业达到5家,渔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7.1亿元,年加工能力4万多吨,销售收入9.7亿余元。
三是大力发展家庭渔场。
东营市积极发展以海参、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甲鱼等特色品种养殖、苗种繁育和深加工,推进名优水产品产业链建设,提高单位水体、单一品种的综合效益,将家庭渔场建设与项目建设和新型农民学校结合起来,让家庭渔场建设获得更多的科技支持、资金支持、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家庭渔场近3000个,涉及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营销、休闲观光等领域。
山东东营地炼及相关产业调研报告
附件四:燃油市场的风向标民营石化的领头羊山东东营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调研报告报告单位:中国民生银行东营分行调研人:尚永兴张晓东印振学郭永涛赵树清张仰辉二零一二年七月调研背景:山东省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蓝色经济区重要的国家石油生产基地,号称“石油之城”,以胜利油田为依托,石化行业逐步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在东营市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
石化行业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是地方经济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在东营市去年的2257亿元GDP中,石化行业贡献近40%。
东营市聚集了众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的地方民营炼厂,东营民营石化近年来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极点,由于现金流充沛也是各家银行竞争的制高点。
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中,以东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山东地炼”价格己经成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重要风向标。
与此同时,东营市地炼产业成为国内外石油巨鳄必争之地:中石化控制了胜利油田,中化工收购了华星、正和,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在东营港自建或合建500万吨以上规模的炼厂,三大央企决战东营。
调研目的:积极贯彻董事长提出的“分行公司业务的核心是区域特色经营”和小微2.0的发展思路,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经营形势,突出东营分行特色经营,进一步加强公司业务专业化营销和小微业务专业化经营,不断推动东营分行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内容:一、东营市经济状况二、东营市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分析三、地方民营石化企业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四、我行对东营地区石化产业合作模式的探讨一、东营市经济状况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东面、北面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地形以平原地貌为主,东营市下辖东营、河口两区,以及广饶、垦利、利津三个县。
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4万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2676亿元,列全省第7位,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多年来一直列山东省各地市首位。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山东东营排名第62位,在山东省17地市中排第7位(列青岛、烟台、潍坊、济南、淄博、威海之后),在竞争力提升最快城市中位列第20位。
蓝色农业市场分析报告
蓝色农业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蓝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传统的陆地农业相比,蓝色农业利用水资源进行种植和养殖,包括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稻种植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蓝色农业市场正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新热点。
本报告将对蓝色农业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推动建议,旨在为农业领域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例如: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从概述蓝色农业市场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同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在正文部分,将会详细分析蓝色农业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存在的优势与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蓝色农业市场潜力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推动发展建议。
整个文章结构将围绕着蓝色农业市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蓝色农业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蓝色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优势和挑战。
同时,也旨在总结蓝色农业市场的潜力,探讨未来蓝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推动蓝色农业发展的建议,为农业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希望能够对蓝色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蓝色农业市场正以快速的速度发展。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蓝色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蓝色农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支持的不断完善,蓝色农业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蓝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推动蓝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0000-0208-2011-00054主题分类:市政府发布机构:市政府发文日期:2011-04-19文号:东政发〔2011〕7号主题词:无内容概述:无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营市人民政府二O一一年四月十九日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把蓝色经济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重要的海陆统筹发展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河海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创业城市,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基本原则:1.坚持改革开放。
创新改革机制,扩大开放合作领域,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2.坚持生态优先。
牢牢把握具有海洋特色的高效生态定位,立足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循环经济,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3.坚持科教引领。
突出科教兴海战略,优化配置科教资源,发挥人才高地作用,引进和培育现代海洋科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科技教育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4.坚持海陆统筹。
坚持黄蓝融合、一体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和陆地两大资源和空间优势,把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与蓝色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海洋、海岸与陆地空间规划,科学开发利用。
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市盐碱地面积341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330万亩)的59%。
我市盐碱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形成了以“大生态、大牧场、大产业、大基地”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1万亩、产量135万吨,盐碱地水稻、莲藕面积达34万亩、7.8万亩。
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工厂化对虾分别稳定在9万亩、17万亩和40万平方米。
建成万头奶牛牧场6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3个,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全省第一。
省黄三角农高区基于盐碱农业特色,成为国家第二个农高区,是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引领示范区。
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是重要的盐碱地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市农科院是山东省耐盐植物研究中心、建有国内首家盐生植物园。
三大平台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搭建起集科技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科技创新载体。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
聘请高水平团队在全省率先编制了《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东营特色,培育盐碱地特色种业、湿地生态农业、智慧设施农业等六大产业,推广农业生物复合等五类盐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盐碱地农业由“改良土壤适应种子”向“种子主动适应土壤”转变,打造黄河流域盐碱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盐碱地高质高效农业创新高地。
二是系统治理,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
自1983年建市以来,综合利用挖沟排盐、种稻改盐、台田降盐、上农下渔等盐碱地改良方式,新增耕地面积60万亩。
实施黄淮海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配套节水改造等,改造后的盐碱地,地势平整,成方连片,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215万亩,规模化经营水平达到72%,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耕地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盐碱耕地占比由建市初的80%降至59%。
关于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关于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关于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石油化工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多家东营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辖区内获批进口原油指标总量超过胜利油田年产量,未来原油加工量和整体装置开工负荷率将明显提高。
1、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20xx年,东营市规模以上石化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4461.2亿元、4431.2亿元、182.2亿元、294.4亿元,分别占地方工业34.5%、36.1%、22.1%、26.8%。
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不断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已形成炼油、石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中下游配套完善、规模庞大、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格局,壮大成为全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市,20xx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900万吨/年。
(一)集约效应优势明显。
石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及东营区、广饶县境内。
通过系列技術、装备、工艺等改造提升,国Ⅴ标准成品油供应全国各地,油田化学品成熟对接胜利油田市场,化工新材料方兴未艾,石化产业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20xx年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431.2亿元,完成投资317.3亿元,工业用地平均销售收入达到12622万元/公顷,单位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到9336万元/公顷;加工原油和燃料油4893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9.06%,主要产品成品油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9%,居于国内地级市首位;石化产业销售收入占到集群销售收入的95%。
(二)创新能力提升强劲。
集群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东营涉海工业企业发展困境研究
东营涉海工业企业发展困境研究
东营市是一座沿海城市,涉海工业是其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东
营涉海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
一方面,环保问题成为涉海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涉海工业企业需要占用大
量的海域和土地资源,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废气,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为了应对环保压力,企业需要进行环保设备升级和治理,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也是涉海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涉
海工业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如何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知
名度,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同时,国内市场也越来越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面对巨头
企业的市场竞争。
此外,融资难也是涉海工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涉海工业企业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
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但是企业往往面临资金困难。
另外,银行对涉海工业企业的信
贷审批也相对较为严格,使得企业融资难度增加。
最后,人才引进和培养也是涉海工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涉海工业领域人才
紧缺,企业需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让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
场发展需求。
总之,东营涉海工业企业发展困境不容忽视。
环保压力、国际市场竞争、融资难和人
才问题都需要企业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营调研报告
东营调研报告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一座美丽的沿海城市。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加强经济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
本次调研对东营市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东营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东营市主要经济产业有石化、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这些产业都是东营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东营市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可以看出,东营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
二、城市环境治理亟待加强虽然东营市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城市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东营市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未能达到合理的水平。
此外,空气质量和水污染问题也值得重视,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三、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城市环境方面还存在问题,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调研数据显示,东营市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资源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才得以培养。
同时,医疗条件也有所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都有所提高。
这些改善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渐上升。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东营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市区的道路交通便利,市中心的商业区和居住区也得到了合理规划和建设。
此外,东营市还坚持绿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东营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希望东营市能够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同时,继续注重经济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创新能力,为东营市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走访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参观学习报告
生态渔业示范区的进展现状以及将来几年的进展规划状况。
设了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搭建了科研服务平台,以有效地
据陆局长介绍,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系全面推动黄河三角洲高
规避养殖风险。在与队员们交谈过程中,陆局长表达了对相关专业人
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而规划的主体产业区之一,打
才的渴求,并对当代大学生给予了殷切盼望。
算打造成为集养殖、加工、商贸、科研、观光、旅游、居住于一体的现
在对渔业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相关介绍后,陆局长具体的`
代化蓝色滨海城镇。规划总面积 200 平方公里,合 30 万亩。其中淡水
回答了队员们提出的关于现代渔业进展和低碳水产养殖方面的问题。
养殖区 10 万亩,以养殖黄河口大闸蟹为主;已开发海水养殖区 10 万亩,
养殖区实行灌溉分设流程,进区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
在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部门领导以及团队指导老师的带着下来到东营
池塘,而后养殖虾蟹、卤虫,养殖尾水制取原盐,循环利用,实现零
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开展调研活动。
排放零污染,真正做到低碳养殖;为突出统筹进展,渔业示范区在水
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负责人陆局长热情接待了 Low Carbon 调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走访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参观学习报告
以养殖海参为主。 通过陆局长的讲解,Low Carbon 调研团进一步了解了东营现代生
态渔业示范区低碳水产养殖的具体举措。为突出生态高效,示范区的
年 8 月 14 日,【调研山东】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Low Carbon 调研团
魏
第2页共2页
产养殖的同时,合理开发风电、示范区总体规划示意图、二期工程鸟瞰
黄蓝国家战略视域下的东营科技服务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支 撑 、 级 科 技 服 务 机 构 为 基 础 的 区 域 极 的作 用 . 市 已成 为 山东省 科 技创 业 体 系
学 研 究 、 业 技 术 服 务 、 术 推 广 等 活 专 技
动 . 推 动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优 化 的 关 键 产 是 业 近 年 来 . 技 服 务 业 的 迅 猛 发 展 . 科 推
实 施 黄 蓝 国 家 战 略 中 居 于 重 要 地 位 跨 人 2 1世 纪 以 来 .东 营科 技 服 务 业 取 得
家 大学 科技 园 、 国家 级科 技 企 业孵 化 器
为代 表 的科 技 创业 服 务机 构 . 加 快科 在
技 成果 转 化 、 化 高新 技术 企业 、 孵 促进
域培 养 和集 聚一 批 高层 次领 军 人才 . 打
造 一 批 优 秀 创 新 团 队 : 据 经 济 增 长 和 根
出台 和完 善 相关 政 策 . 强 政策 的宣 传 加
力 度 .逐 步 提 高 R &D 税 收 激 励 政 策 的
中科技 大学 出版 社 .0 5 20
4 刘泉. 吕锋 . 翔 . 色趋 势 关 联 分 析 及 善 了生产 和 经 改 济发 展 环境 . 大地 提 高 了经 济 社会 现 极
东 营 市 建 有 国 家 大 学 科 技 园 1 . 家 家 国
级 科技 企 业 孵化 器 4家 . 国家级 企 业 技
家 . 级 企 业 重 点 实 验 室 3家 . 级 产 省 省
东 营 市 是 黄 河 三 角 洲 的 中 心 城 市
产 生 的新 兴服 务 业态 . 也包 括 运 用现 代 技术 对传 统 服务业 的改造 和提 升 科 技 服务 业 是现 代 服 务业 的 高端 业 态 . 指 是
发展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经济研究报告
发展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经济研究报告编者按根据省委姜异康书记对东营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所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深入谋划事关东营科学发展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进一步指导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自去年8月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系列重大问题研究活动,确定了12个方面的重大课题。
目前,各重大课题已形成研究成果。
本报特从即日起刊登各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促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运用的良好氛围。
前言1999年,东营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设想。
2001年3月以来,“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是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历史重任。
作为“高效生态经济”的首创者和实践者,东营市在保护好黄河三角洲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为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高效生态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规律,进一步确立高效生态经济的技术路线图和政策措施,东营市委、市政府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重大问题的系列研究,“发展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经济”是其中的统领性课题。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精神,从东营市的实际出发,本报告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厘定了高效生态经济的内涵;构建了高效生态经济的指标体系;明确了东营市高效生态经济的功能定位、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提出了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政策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一、东营市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一)条件与机遇1、区位优势明显。
东营—油城和蓝色经济城市
东营——油城和蓝色经济城市金融082 韩芳 08015207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别称石油之城、生态之城、东方湿地之城。
在中国的城市之林中,东营市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
20年间,东营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经济社会发展之快令世人刮目相看。
开发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在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正式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
2003年,山东省政府批准,在黄河三角洲(东营)建设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
“信用东营”和“数字化东营”建设进展顺利。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 8 个城市的 28 个县 ( 区 ) 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
这里濒临渤海,紧依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油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发达,投资环境良好,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引人注目。
胜利油田是一个资源丰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同时又是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石油化工基地和农牧渔业基地,在实施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方针和山东省两个跨世纪工程(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和建设“海上山东”)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久前,坐落在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高原石油公司在“世界能源之都”休斯顿正式开工建设了第一家独资子公司——高原石油装备(美国)公司,把产品直接搬到海外客户“家门口”生产,开启了东营石油装备产业国际化新的时代,东营石油装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闯出了一条新路。
据介绍,高原公司今后还将陆续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设厂,生产新型钻机、抽油管、螺杆泵等产品。
竞争作文之东营市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评价
东营市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评价关键词:东营市;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3-0029-07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中国要加大力度优化经济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蓝黄战略”中提出对东营市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东营市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地带。
而东营市作为依赖石油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保持“二三一”的发展格局,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石油开采不利于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5—2014年东营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发展趋势显示,第一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保持低稳状态,第二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下降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增长趋势明显。
“蓝黄战略”中对东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东营市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深入剖析自身产业结构问题,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出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本文拟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东营市2005—2014年10年间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东营市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综述产业结构合理性的高低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质量、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梳理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竞争力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
首先是产业结构优化领域,该领域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第一是三次产业内部矛盾及演变趋势研究,比如金碚、朱永彬、郭旭红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着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及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的演化趋势,[1-3]特别是郭旭红、李玄煜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研究了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剖析了造成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3];第二是产业结构与资源、技术、就业、经济增长等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比如黄茂兴、樊秀峰、孙永平等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运用经济学或统计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运算结果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东营市是山东省东部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该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主要从产业规模、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东营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涵盖了影视制作、艺术表演、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广告传媒等多个领域。
其中,影视产业是该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实力的制片机构和摄制团队。
另外,东营市还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东营市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总体来说,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个子行业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协同发展。
二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弱。
三是市场开发不够,文化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
二、政策支持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东营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市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其次,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人才提供各种扶持措施。
最后,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合作,推进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尽管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落地难,一些政策具体实施细则不明确,导致企业和项目无法享受到政策的真正好处。
二是政策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一些扶持资金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
三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和项目并不了解有关政策,导致错失一些机会。
三、面临的问题尽管东营市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人才短缺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文化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但目前市场上的人才相对不足,且大部分人才更青睐于一线城市。
其次,文化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熊兴菊来源:《河北渔业》 2013年第6期熊兴菊(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山东东营 257000)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海岸线长413 km,占全省的1/7;滩涂面积 1 200 km2,占全省的2/3;-15 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 800 km2,占全省的1/3;3 000 km2土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生物、石油、天然气、盐卤、地热、贝壳等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1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概况1.1加强海洋生物保护与开发,海洋渔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做好地方名特产品的保护。
围绕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文蛤、黄河口甲鱼等地方名特水产资源,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并通过建立追溯制度,注册商标,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做好名优品种引进工作。
以市海珍品研究所、海洋与水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引进海参、半滑舌鳎、大菱鲆等多种名贵水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三是做好新型养殖模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利用池塘渗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获得成功,探索形成了“上农下渔”盐碱地开发新模式,搞好“黄河三角洲刺参优良品系繁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四是做好设施渔业的产业化开发与示范,推广海珍品工厂化增养殖等现代设施渔业,实行规模化生产,设施渔业已发展到40万m2。
1.2围绕产业链条开展技术攻关,海洋化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围绕盐卤资源的综合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大对卤水提镁、提溴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了海水、卤水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水平。
二是围绕盐化工业,拉长盐化工产业链条,开发了甲烷氯化物、环氧丙烷、有机硅等高附加值有机氯产品,实现了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链条的结合,提高了行业整体科技水平。
三是围绕海洋生物工程,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保健品开发为重点,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组织实施多项海洋生物化工科技项目,开发出甲壳素、壳聚糖、螺旋藻等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海洋生化制品和海洋药物。
东营市的工业布局分析 东营市的工业布局分析 工业布局关键词
东营市的工业布局分析东营市的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布局关键词:关键词:资源状况工业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摘要:摘要:东营市是一个工业强市,她在国内石油开采与炼油,以及与之相配的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东营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石油开采业、化工与造纸业、装备加工业、电力与燃气及供水行业、以及建筑业。
2008 年第二产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426 亿元,从业人数为21.7 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8.74%,亦即占总产业职工58.74%的二产产业工人创造了东营市76.79%的GDP,人均GDP显著高于第一、第三产业。
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二产业是东营的经济命脉,是东营将持续发展的经济脊梁。
在东营市的第二产业中采掘业是紧密依赖于资源的产业,是立足于本地资源的产业,而装备制造业除了供应本地采掘业以外,其市场可以遍布全国与世界。
在制造业中与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相关的制造产业已经成为东营市近年来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东营的资源状况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于1983 年10 月成立为山东省直辖市。
全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其行政区面积8053 平方公里,辖区人口184 万。
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和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坐落在东营市。
东营是在黄河三角洲昔日荒凉的盐碱地上平地拔起的一座新兴城市。
1961 年4 月16 日,石油勘探工人在东营村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地下油田的神秘面纱,并以这个小村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城市,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石油产业与装备重镇。
(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东营市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总面积1208 万亩,其中尚未开发的荒碱地达525 万亩,是中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大面积的草场,其中天然草场56 万亩;有1992 年建成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5.3 万公顷,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 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350 公里,滩涂面积12 万公顷,分别占山东省的1/7 和1/2,负15 米以上浅海面积4800 平方公里,是山东发展浅海养殖潜力最大的地区;有储量巨大的地下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8 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 亿立方米,浅层卤水储量74 亿立方米,地下盐矿储量为5900 亿立方米;有潜在能量巨大的地热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等。
东营环保调研报告
东营环保调研报告1. 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强环保意识并对环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也变得不可忽视。
为了了解东营市的环保现状和对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东营市的环保政策和环保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市民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意识。
3.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首先,在东营市的几个主要街区随机选择了300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对政府环保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自身环保行为的认知等。
随后,我们前往东营市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环保科研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和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情况。
4. 调研结果4.1 环保政策和设施建设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考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东营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包括限制工业废气、垃圾分类等。
市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监测。
- 东营市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能力较强,对当地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 环保科研机构在环境监测、环保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东营市的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2 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东营市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以下特点:- 绝大部分市民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地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 多数市民对政府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做得比较好。
- 大部分市民对自己的环保行为有一定的认知,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但在实际行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5. 建议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东营市政府参考:- 继续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治理的科技含量。
- 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东营盐碱地调研报告题目
东营盐碱地调研报告题目东营盐碱地调研报告一、引言东营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南部,是山东半岛著名的盐碱地区之一。
这片土地上的盐碱地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这一问题的具体情况,并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对东营盐碱地进行了调研。
本报告旨在概述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改善盐碱地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东营市盐碱地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
其次,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前往东营市的盐碱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我们还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最后,我们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东营盐碱地的看法和建议。
三、盐碱地问题现状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在东营市盐碱地区,土地的盐碱化率普遍较高,耕地利用率低。
这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方面,盐碱地不利于作物种植,导致农民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
另一方面,盐碱地还会对地下水质量造成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环境问题。
四、盐碱地改良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针对东营市盐碱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良建议:1.开展盐碱地治理项目: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盐碱地治理项目,通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耕地利用率。
2.引进优良品种:应该引进适应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和植物品种,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收益。
3.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盐碱地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4.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大对盐碱地治理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创新。
五、结论通过对东营市盐碱地的调研,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已经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良建议,包括开展盐碱地治理项目、引进适应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等。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东营市盐碱地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东营市产业发展规划
东营市产业发展规划尊敬的各位xx: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战略在东营融合交汇,国家赋予了东营市全新的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全国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后方配套设施区、临海石油产业、海洋商务贸易产业集聚区,东营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现将东营市产业发展规划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东营市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东营市是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开发区域,辖东营、河口两区,广饶、垦利、利津三县。
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5万。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开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第一,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东营市拥有未利用国有荒碱地452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多的地区之一,浅海面积720万亩,具有布局大项目、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第二,地理区位优越。
东营地处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济南、青岛只有2小时路程,距北京、天津分别为3.5小时、2.5小时路程,与大连海上距离120海里,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
第三,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岩盐储量5882亿吨,地热可采储量750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413公里,具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第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已建成沿海防潮大堤200公里;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1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已达25万千瓦;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13公里,并通过东青高速、荣乌高速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东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航线;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有2个3万吨级散杂货泊位、8个1000-3000吨级泊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动全市蓝色产业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市政府研究室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统计局(2013年11月)为深入了解全市蓝色产业发展状况,找准突破蓝色产业加快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提升东营在黄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我室会同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统计局等部门单位,对全市蓝色产业进行了调研,并借鉴青岛、烟台及辽宁大连、浙江台州等先进地市经验,形成如下报告。
一、全市蓝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以实施黄蓝战略为契机,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坚持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全方位、深层次综合开发利用涉海资源,蓝色产业逐步壮大,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蓝色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特点:(一)蓝色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到2012年,全市蓝色产业实现总产值2615.3亿元(包括涉海企业,下同),连续两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蓝色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四分之一。
蓝色产业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8.3:82.6:9.1,海洋能源矿产业、现代海洋化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成为蓝色产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蓝色产业总产值的90%。
其中,海洋能源矿产业产值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位居首位。
(二)传统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洋渔业总量持续增长,2012年全市海水渔业增养殖面积154万亩,实现海水养殖产量31.26万吨,海洋捕捞产量8.73万吨;实现总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16%。
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迅速,2012年实现总产值43.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4%、50.2%,增幅均居蓝色产业首位。
现代海洋化工业快速发展,全市海洋化工企业34个,2012年总产值668.75亿元,同比增长29.4%,占全市蓝色产业总产值的25.6%。
海洋能源矿产业稳步推进,2012年实现总产值1306.9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70.79亿元,同比增长0.4%、2.8%,分别占全市蓝色产业总产值的50%、54%。
现代滨海旅游业日渐兴盛,河海观光、海滩拾贝、捕鱼捞虾、海上垂钓、海上餐饮等旅游休闲活动迅速兴起。
(三)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全市有海洋装备制造企业12家,2012年实现总产值390.42亿元,占到全市蓝色产业总产值16%;主营业务收入384.21亿元,增长13.6%。
海洋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27.4亿元,利润1.20亿元,利税1.77亿元。
海洋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714.3小时,沿海区域风资源总量约3999万千瓦。
目前,已规划建设北部渤海、东北部渤海和东部莱州湾三大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20万千瓦。
海水综合利用、海洋信息技术开发等行业,培植了一批项目,目前正在快速推进。
(四)专业园区支撑能力显著提高。
建成万亩以上渔业园区20个,其中10万亩以上5个。
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已累计投入26亿元,海参养殖面积达到16万亩,海参育苗水体突破22万方,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
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了“滨海新材料园”,拥有烧碱、双氧水等海洋化工项目16个,海洋化工企业6家。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积极培育“三大仓储物流园”,规划建设“五大生态工业园”,已发展蓝色产业项目30多个。
在沿海大堤一线及其附近区域,建设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龙悦湖旅游风景区、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等旅游景区,积极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黄金海岸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
二、我市与相关区域城市蓝色产业对比分析基于我市所处区域位臵和产业的可比性,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烟台、威海等5个市以及蓝色产业发展较好的浙江台州和辽宁大连2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1、海洋资源对比表格 1 海洋资源对比注:此表数据皆为2012年底数。
下同。
从表格1中可以看出,我市浅海滩涂面积最大,海域面积也比较广阔,在此区域内盐卤、地热等资源比较富集,说明我市具备发1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
展蓝色产业的资源禀赋优势。
2、港口及服务能力对比表格 2 港口服务能力主要指标对比从上表可以看出,东营在港口数量、货物吞吐量、客运量上均落后于其他市,特别是港口集装箱货运量尚是空白,成为制约蓝色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3、主要蓝色产业对比表格 3 主要蓝色产业总产值对比(单位:亿元)注: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能源矿产、现代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资质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物等产业总产值是指本产业涉海企业的总产值。
从表格3中看,我市蓝色产业总量在8市中位居后位,且增长率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市,说明我市在技术、资金、投入、项目开发等方面力度弱。
比较我市与其他沿海各市的主要蓝色产业,我市海洋能源矿产业产值高于其他地市,海洋化工在8市中排名第3,其他产业均落后于沿海各市。
以上数据表明,我市蓝色产业结构仍过度依赖于资源项目,这对实现全市蓝色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将是严峻的挑战。
4、我市涉海企业总产值、业务收入及增长速度分析2基于滨海旅游业难以界定,采用全市旅游业指标代替滨海旅游业。
图12012年东营市涉海企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图22012年东营市涉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长速度图32012年东营市涉海企业中海洋业务收入及增长速度图1、图2、图3显示,我市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虽然在海洋支柱产业中总量较低,但增幅较高,“领跑”全市蓝色产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均列全市涉海企业第1位。
下一步,要通过重点项目和有带动作用的支柱产品,积极推动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海洋产业增长点。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营在发展蓝色产业方面,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蓝色产业内部缺乏有效联动。
一是蓝色产业规划引导不够,产业结构趋同,绝大部分还局限于海岸及滩涂经济,海上产业尚未得到有效开发,海洋产业效益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从数据看,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涉海规模以上企业2197个,我市仅有75个,仅占全省的3.3%。
二是以资源初加工为主的海洋传统产业占有较大比重,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缺少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产业项目。
如海参养殖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水产品产量平均亩产200公斤,而青岛、烟台亩产量已达600-700公斤。
三是海洋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药业、海上风力发电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比较低。
海洋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科技、咨询、保险等产业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是主要行业的产品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绞合链条,产品同构性强,关联程度小;企业与企业之间组织松散,区域协作程度低,公共资源相互割据;多数企业内部产业链条短,覆盖面窄,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不够高,延伸链条空间较大。
第二,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较弱。
综合比较,我市的海洋科技力量之所以与青岛、烟台、大连等地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人才比较缺乏,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技对现代海洋产业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
海洋科研机构少,高精尖科研人员匮乏,科技投入、科技储备不足,导致在海洋资源的利用方面呈现单一性,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海洋综合利用欠缺,缺少以精细化、立体化为特征的海陆复合型整体空间(海面、水体、海底)规划和研究,海洋开发活动不够深入。
第三,市场探索能力不足,缺少外向型、品牌型的龙头企业。
我市涉海骨干企业少、拳头产品少,质量保证体系滞后,缺乏有深刻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调研中发现,全国海参市场上山东产品“鲁参”量大质优价格便宜,但市场占有率远不如辽宁的“辽参”,甚至在山东市场,“辽参”的销量也是遥遥领先于“鲁参”。
近几年来,东营为数不少的海参,被运到辽宁大连贴上“辽参”商标在全国销售。
这一现象说明,东营蓝色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远远落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对产业的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外向型企业也较少,出口产品单一,如外向型渔业仅以种苗出口韩国、台湾等地区,其他水产品出口基本是空白,与青岛、烟台等市水产品年出口创汇10亿美元相比,相差较大。
第四,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港口泊位少,吞吐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集疏运配套能力和库场堆存能力不足,压船压货时有发生;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和公路,尚未形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通海航道条件受限制,港口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黄河口中心渔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但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备,综合服务能力薄弱。
东北及北部沿海防护体系还不完善,海洋项目开发缺少生态防护屏障。
三、主要措施与建议(一)提升产业凝聚力,着力打造“蓝色引擎”进一步优化各类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引导蓝色产业在园区分类集聚。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高端高效优质资源,集中打造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规模效益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蓝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海洋石油装备、海上风电设备制造、特色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围绕专业码头进行产业布局,加快现代物流、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高新化方向发展。
现代渔业示范区,继续推广“零污染、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努力提高大闸蟹、海参等高附加值水产品的种质与产量。
在园区开辟专门空间建设水产品加工物流区,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技术,构建现代化水产品加工物流体系;按照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的要求,快速启动水产养殖业与加工、流通、服务行业的融合,培育新型多元的水产品交易平台。
广利港区及广饶滨海新区,依托广利港物流集散功能,着力建设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海洋经济为核心的集约型、开放型、科技型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海上休闲旅游等临港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
把项目建设作为蓝色产业率先发展的生命线,以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支撑,做大做强核心蓝色产业。
编制一批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蓝色产业项目。
借鉴威海市蓝色产业项目库建设经验,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各级政策的深层内容与预留空间,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和资金重点投向,结合我市实际,找准切入点,科学论证、编制、筛选、储备一批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鼓励方向的新项目、大项目,将政策支持转化为项目支持。
引进一批引领性强的大型项目。
重点围绕集约区域用海、围填海造地以及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领域,以美欧日韩台等区域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海洋行业100强等跨国企业集团,分产业精心组织招商团队,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我市,着力引进一批具有牵动性和重大影响力的大项目。
依托现有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大项目。
以产业链延伸为抓手,突出产业产品关联,鼓励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发挥作用,在膨胀现有产业规模、加快产品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上下游产品研发,促进蓝色经济整体扩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