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161

合集下载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以下是考研中医综合的必背笔记内容:
1. 中医理论基础:
-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五行(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事物演化的基本规律。

- 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
三焦为六腑,五脏六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 病机学说:病因、病位、病机、病理四者相互关联,形成了中医病机学说。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全面了解病情,确定病位、病名及
病因。

2. 内科学:
- 三焦理论:上焦负责气机升降、水液代谢,中焦负责脾胃消化吸收,下
焦负责排泄、生殖。

- 脏腑病证学:每个脏腑都有相应的病理表现和病证,如肺热咳嗽、心火
烦躁等。

- 脉诊学:通过触摸脉搏来了解人体的生理状况,包括脉象、脉诊、脉理
等内容。

3. 外科学:
- 外伤学:包括创伤、扭伤、骨折等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 疮疡学:研究疮疡的病因、发病机理及诊疗方法。

- 手术学:中医外科手术的原则、操作技巧等内容。

4. 中药学: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中药分类:中药根据药性、归经、功能等进行分类,如寒热、五味、归肝、归心等。

- 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煎煮、浸泡、蒸发等。

- 中药配伍禁忌:一些药物之间配伍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减弱药效,需要遵守中药配伍禁忌规则。

以上是考研中医综合的必背笔记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中医综合考研科目是中医药专业考研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掌握程度。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体系的核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其临床应用和实践技能。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学术思想、中医药史、中草药学等。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考生需要掌握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中医药史的学习对于理解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派传承也非常重要。

二、临床实践技能: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针灸学等。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考生需要了解中医四诊之法及其应用。

此外,对于不同的临床科目,考生还需要熟悉各自的病因病机、证候辨析和治疗常用方药等。

中医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熟悉常用的经络与穴位学、针灸治疗原理和技术操作等。

三、中医药学科:包括中草药学、方剂学、药理学等。

中草药学是中医药学的基础科目,考生需要熟悉常用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特点等,掌握常见草药的配伍禁忌与药物相互作用。

方剂学是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考生需要掌握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应用及方剂的制作方法等。

药理学是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药效学、药理学及药物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中医综合考研科目时,考生需要系统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临床训练提高自己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此外,阅读和分析中医经典著作、研究文献等也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将来的中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研中医综合-113

考研中医综合-113

中医综合-11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舌体瘦薄,舌色淡白,说明(分数:2.00)A.阴亏B.伤津C.气血两虚√D.阳虚解析:2.不属舌态变化的是(分数:2.00)A.痿软B.强硬C.震颤D.胖大√解析:3.戴阳的面色应为(分数:2.00)A.满面通红B.两颧潮红C.两颧泛红如妆√D.面色青紫解析:4.不属于失神表现的是(分数:2.00)A.两目晦暗B.神识不清C.精神萎靡D.颧红如妆√解析:①精亏神衰而失神: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赢瘦。

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②邪盛神乱而失神:临床表现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

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

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渊,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③假神:久病、重病之人,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一时间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者是为假神。

如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本为而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

5.不属于面色黑主病的是(分数:2.00)A.肾虚B.水饮C.惊风√D.寒证解析: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6.不属于邪盛神伤所致失神表现的是(分数:2.00)A.神昏郑声√C.循衣摸床D.喉中痰鸣解析: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

①精亏神衰而失神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赢瘦。

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②邪盛神乱而失神:临床表现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

2021年-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161

2021年-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161

7
风寒束肺证见 A: 咳 嗽 痰 液 稀 白 B: 咳嗽痰 黏、 色白易吐 C: 咳 嗽 痰 稠 色 黄 D: 干 咳 无 痰 28、 气对血液生成的作用是 A: 气 化 作 用 B: 温煦作用 C: 推 动 作 用 D: 固 摄 作 用 29、 下列各组脉象中, 均以脉率快为特征的是 A: 促 脉、 动 脉 B: 洪 脉、 疾脉 C: 散 脉、 濡 脉 D: 数 脉、 滑 脉 30、 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症有 A: 心 悸 B: 心烦 C: 多 梦 D: 失 眠 31、 邪壅经络之痉证, 如寒邪较 甚, 舌苔薄 白, 脉象浮 紧, 病属刚痉 者, 其最佳治
5
D: 天 灸 18、 具有抑制、 偏寒、 多静等特征的体质为 A: 阴 阳 平 和 质 B: 偏阴质 C: 偏 阳 质 D: 阴 虚 质 19、 止血、 消 瘀、 宁血、 补血的治血四 法, 出于何书 A: 《景 岳 全 书》 B: 《济 生 方》 C: 《血 证 论》 D: 《先 醒 斋 医 学 广 笔 记》 20、 温脾汤的君药是 A: 附 子、 大 黄 B: 附 子、 芒硝 C: 大 黄、 芒 硝 D: 附 子、 当 归 21、 三仁汤证的治法 “ 三 禁 ” 是指 A: 补 气 B: 涌吐 C: 发 汗 D: 攻 下 22、 头胀痛如 裂, 发热恶风, 口渴欲 饮, 便 秘, 溲 黄, 舌 红, 苔 黄, 脉浮数 者, 治
2021 年-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
2021-04-23
考生须知: •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上无效 • 2、考试时间 3 小时
选择题:每题 1 分, 合计 100 分
1、 既能化瘀止 血, 又可用治血淋的药物是 A: 蒲 黄 B: 降香 C: 花 蕊 石 D: 茜 草 2、 治疗腹痛的主穴为 A: 中 脘 B: 天枢 C: 三 阴 交 D: 太 冲 3、 卫外不固, 汗出恶风, 身重, 小便不 利, 舌淡苔 白, 脉浮 者, 治宜选用 A: 玉 屏 风 散 B: 五皮散 肌发 汗, 和营止痉

2013考研中医综合各题型答案解析(3)

2013考研中医综合各题型答案解析(3)

2013考研中医综合各题型答案解析(3)三、X型题:第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有A、对症治疗B、同病异治C、异病同治D、因病选方考点:"辨证论治"理论的理解,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

所以ABCD皆反映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根据疾病当阶段反映的本质而采取的不同治疗策略。

122.下列各项中,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有A、孤阴不生B、阴中求阳C、阳病治阴D、阴损及阳考点:对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中阴阳互根关系的考查,阴阳互是根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化关系,C阳病治阴反映的是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的关系,故答案选ABD。

123.下列各项中,属于肝与脾的生理联系的有A、气的运行B、血液的运行C、饮食的消化D、津液的生成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联系,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两脏在血液运行、饮食消化方面相互影响。

答案BC。

124.下列各项中,与肾精不足相关的有A、耳鸣耳聋B、头发枯槁C、两目涩痛D、牙齿松动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肾精不足临床表现,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精少髓亏,则耳鸣耳聋;肾之华在发,齿为骨之余,精亏不足则头发枯槁、牙齿松动;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头目失濡则两目涩痛。

答案ABD。

125.宗气的分布部位有A、蓄于丹田,注于气街B、积于气海,散于脘腹C、积聚于胸中D、贯注于心肺之脉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宗气的分布。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考研中医综合-261

考研中医综合-261

中医综合-261(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0,分数:120.00)1.脉来实大弦长,轻取、中取均不应,唯重取始得,属于(分数:6.00)A.沉脉B.萆薢C.伏脉D.牢脉√解析:[考点] 脉诊牢脉的脉象特征[解析] 牢脉的脉象特征为沉按实大弦长。

2.以下何脉不主宿食(分数:6.00)A.促脉B.紧脉C.结脉√D.涩脉解析:[考点] 脉诊病脉的主病[解析] 促脉主病为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肿痈;紧脉主病为寒、痛、宿食;涩脉主病为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结脉主病为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等。

3.“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分数:6.00)A.水液蓄积B.邪气亢盛√C.气血瘀滞D.痰浊壅滞解析:[考点] 八纲实证的病机[解析] 实证指在疾病过程中,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的矛盾方面,邪正相搏所产生的比较激烈的病理反应。

以邪气充斥,停积体内为基本特征。

其成因有二:一为外感邪气;二为饮食、情志、劳倦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病理产物蓄积。

4.下列各项,其中哪一项与火热为病最不相关(分数:6.00)A.恶热、壮热B.局部肿疡C.渴喜冷饮D.脉结代而细√解析:[考点] 病因辨证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解析] 火热之性燔灼迫急,耗津伤液,易生肿疡,故可见壮热、局部肿疡、渴喜冷饮等表现。

热入营血,则有脉细数的表现,而脉结代一般不是火热证的表现。

5.心阴虚和心血虚证的共同点是(分数:6.00)A.盗汗B.心烦C.眩晕D.失眠√解析:[考点] 脏腑辨证心阴虚和心血虚证的共同点[解析]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是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

心虚亏虚,脑髓失养则眩晕;阴虚阳亢,虚火内生则心烦,夜晚热蒸营阴则盗汗。

6.患者久病,咳喘无力,痰稀色白量多,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迟无力,属(分数:6.00)A.肺阳虚证√B.风寒犯肺C.肺阴虚证D.痰湿阻肺解析:[考点] 脏腑辨证肺病证候的临床表现[解析] 肺阳虚证是阳气亏虚,肺失温煦所表现的证候。

2023年考研临床医学中医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考研临床医学中医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考研临床医学中医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一、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第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A. 阳得阴制而不亢盛B. 阴得阳助而不凝滞C.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D. 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2. 属于抑强扶弱、五行相克关系的是A. 滋肾健脾B. 滋水涵木C. 泻心清肝D.疏肝健脾3. (上古天真论),男子五八A. 筋骨隆盛B. 发堕齿槁C. 天癸竭D. 面焦4. 根据《素问兰灵秘典论》,三焦属于A. 受盛之官B. 传导之官C. 决渎之官D. 州都之官5. 最小的经络A. 孙络B. 经别C. 浮络D. 血络6. 衄血家不可发汗的理论依据A. 气能生津B. 津能载气C. 精血同源D. 津血同源7. 外感暑邪,症状见口渴喜饮,气短乏力病机是A. 暑应夏季,其性炎上B. 暑为阳邪C. 暑多夹湿D.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8. 至虚有盛侯是指A. 正气虚,邪气盛,外现实象B. 邪盛,气血内闭,外现虚象C. 脏腑精气极度虚衰,气化不利,外现实象D. 邪盛,伤阴血,外现虚象9. 崩漏下血,色紫黯夹有血块者,治宜A. 收涩止血B. 益气摄血C. 温经止血D. 化瘀止血10. 不属于面色青面色黑相同主症的是A. 血寒B. 血惊C. 寒痛D. 血痛11. 下列证型中,可见里急后重的是A. 湿热蕴脾B. 寒湿困脾C. 肠热腑实D. 大肠湿热12. 下列不是燥苔的原因A. 热邪炽盛B. 津液耗伤C. 水湿内蕴D. 气不化津13. 下列选项中,属于暑淫证与火淫证共同表现的是A. 发热恶寒,咽喉肿痛B. 发热汗出,口渴尿黄C. 发热恶热,气短神疲D. 痈肿疮疡,便秘尿黄14. 下列不属于饮证的是A. 胸闷心悸B. 带下清晰C. 头晕目眩D. 脘腹痞满15. 下列不属于血热临床表现的是A. 斑疹紫黑B. 反复出血血块C. 经血鲜红质粘稠D. 月经先期量多16.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A. 心阴虚B. 心火亢盛C. 小肠实热D. 心肾不交17. 在伤寒论中,太阳经与少阳经同时发病,可见于A. 并病B. 合病C. 越经传D. 循经传18. 见于肝胆湿热不见于湿热蕴脾的是A. 身目发黄B. 舌苔黄腻C. 口苦D. 阴痒湿疹19. 水肿用的药的性味A. 涩B. 淡C. 苦D. 咸20. 下列各项中,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尤为适宜的是A. 决明子B. 番泻叶C. 虎杖D. 芒硝21. 附子肉桂的共有药效A. 回阳通脉,温中止呕B.引火归元,散寒通滞C.回阳救逆,散寒止痛D.温中散寒,温肺化饮22. 下列驱虫药中,性味苦、辛,温,归胃大肠经的是A. 南瓜子B. 鹤草芽C. 槟榔D. 榧子23. 朱砂多入丸散服,每次用量为多少?A. 0.015-0.03gB. 0.1-0.5gC. 1-2gD. 3-5g24. 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A. 诃子B. 青医说C. 五味子D. 金樱子25. 升麻的功效是A. 透疹B. 升阳止泻C. 疏肝解郁D. 生津止渴26. 既能豁痰行气,又能止痛的药物是A. 白前B. 细辛C. 芥子D. 葛根27. 既可以疏肝行气解郁,又可以消食健脾开胃的药物是A. 玫瑰花B. 佛手C. 麦芽D. 莱菔子28. 羌活胜湿汤与大秦艽汤共同组成的药物有A. 苍术,独活B. 川芎,防风C. 藁本,白芷D. 细辛,甘草29. 《杨氏家藏方》的草解分清饮有而《医学心悟》的草藤分清饮不具有的药物是A. 乌药、益智仁B. 白术、石菖蒲C. 茯苓、车前子D. 肉桂、小茴香30. 吴茱萸汤的功效是A. 温中散寒,缓急止痛B.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C. 温中补气,和里缓急D. 温中散寒,健脾止泻31. 紫金锭和仙方活命饮均有的功效是A. 清热解毒B. 消肿止痛C. 去腐生肌D. 软坚散结32. 注重气血双补,重在补气,以达到气旺血行,养心安神的方剂是A. 归脾汤B. 当归养血汤C. 补中益气汤D. 天王补心丹33. 在清上与泻下的方剂中,用泻下以清泻郁热的是A. 大承气汤B. 黄连解毒汤C. 凉膈散D. 葛根芩连汤34. 主治尿频,亦可用于治疗遗精A. 金锁固精丸B. 桑螵蛸散C. 肾气丸D. 右归丸35. 治疗妇人素有瘤病而漏下不止,或产后恶露不尽而疼痛拒按者,方用A. 生化汤B. 失笑散C. 活络效灵丹D. 桂枝茯苓丸36. 临床应用四逆汤,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止而余症仍在,应该加A. 葱白B. 人参C. 生姜汁D. 猪胆汁37. 女性,49岁,失眠,心烦,伴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A. 左金丸和酸枣仁汤B. 杞菊地黄丸C.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D. 天麻钩藤饮38. 女性,34岁。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是指中医学综合考试的考试大纲,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标准,用于指导中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生在这些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中的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脏腑学、气血津液理论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了解中医经络学的经络走行和配穴原则,掌握脏腑学的脏腑定位和功能特点,理解气血津液理论中的气血津液生成、运行和功能。

临床医学部分是中医综合考研大纲的重点内容,涉及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医病因学的病因分类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方法和诊断要点,掌握中医治疗学中的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中药学部分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中药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药剂学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药基础理论中的中药分类和性味归经,掌握中药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中药化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药剂学中的药物配伍和制剂制备。

方剂学部分是中医综合考研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方剂学和中草药学。

考生需要了解中药方剂学中的方剂分类和方剂的组方原则,熟悉常用中草药和方剂的功效和应用。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考研大纲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
床医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全面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并能够在中医临床工作中有所应用。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16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B、李杲C、朱丹溪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互藏B、阴阳消长C、阴阳平衡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B、心肾阳虚证C、心脾两虚证D、脾胃阳虚证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B、唾C、汗D、涎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B、肺的呼吸功能C、肺的百脉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B、腠理C、三焦D、脉道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太阴肺经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A、伤神B、耗血C、伤精D、耗气10、《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

A、多食苦B、多食甘C、多食辛D、多食咸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肝、脾、胃B、肺、肾、肝、胆C、心、肾、肝、胆D、心、肝、脾、胃12、《伤寒论》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气随其脱D、津伤液脱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阳中求阴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A、养性调神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D、顺应自然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A、尿后余沥不尽B、遗尿C、小便失禁D、癃闭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是考察学生对中医学理论、诊断、治
疗及中药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这门考试,学院可以全面评估考生对中医学科的掌握程度,从而决定是否能够获得研究生的资格。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药学等几个主要方面。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医学基础理论这一部分。

中医学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理论体系等。

此外,还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中医诊断技术、中医治疗方法等。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中医
学的核心和灵魂。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中医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四诊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熟悉各种诊断方法的应用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治疗学主要
包括针灸、草药治疗、推拿按摩、气功和食疗等治疗方法和技术。

考生需要了解中医治疗学的原理和技巧,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要领。

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学主要包括中草
药的分类、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了解中药的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考研科目是一个系统考察考生对中
医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能力的科目。

考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的准备,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1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一.A型题40.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宜蜜炙用,清热解毒宜生用的药物是:A黄芪 B 甘草 C黄精 D百部41.功专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雄黄 B硫黄 C土荆皮 D蛇床子42.砒石入丸散内服,一次的用量是A2~4g B.0.2~0.4g C 0.02~0.04g D0.002~0.004g43.最早系统论述“八法”的医籍是A.黄帝内经 B 医学心悟 C伤寒杂病论 D伤寒明理论44.原方用法中特别注明“不用姜”的方剂是A 二陈汤 B苏子降气汤 C定喘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45.加减葳蕤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黄精 B 白薇 C桑叶 D杏仁46.六味地黄丸和地黄饮子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山药、熟地黄 B茯苓、山茱萸 C官桂、炮附子 D泽泻、牡丹皮47.桑叶、菊花同用的方剂是A羚角钩藤汤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天麻钩藤饮48.桑螵蛸散的功用是A健脾益肾,收湿止带 B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C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D调补心肾,涩精止遗49.金铃子散的功用是:A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B行气出满,清热止痛 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D疏肝泄热,行气止痛50.张锡纯创制镇肝熄风汤重用牛膝的用意是:A补益肝肾 B活血利水 C祛瘀止痛 D引血下行51.琼玉膏的功用特点:A滋补肺胃兼降逆气 B滋补肺肾兼清虚热 C滋阴润肺兼补脾气 D 补气生津兼以固肾52.二陈汤煎加乌梅的主要用意是:A滋阴生津 B敛肺护正 C生津止渴 D涩肠止泻53.温经汤中配伍麦冬、阿胶的主要用意是:A养阴补血兼以活血 B养血止血兼以化瘀 C养血安胎兼清虚热 D 养阴润燥兼清虚热54.下列各项中,适宜用防风通圣散治疗的是A 表证未解,邪热入里,下利臭*,胸脘烦热B外感风邪,内有郁热,憎寒壮热,便秘溲赤者C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头痛身热,恶食腹痛者D里热已炽,表证未解,壮热无汗,身重拘急者55.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若下利自止而余证仍在者,治宜选用A白通汤 B四逆汤 C通脉四逆汤 D四逆加人参汤56.患者咳嗽痰稠带血,心烦易怒,胸胁作痛,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是指在中医学专业考研中,考生需要掌握和掌握的知识范围和考试要求的总结。

以下是中医综合考研大纲的一个典型示例:
一、基础理论
1. 中医基本理论
2. 中医人体结构与功能
3. 五脏六腑与脏腑经络
4.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临床学
1. 中医内科学
2. 中医外科学
3. 中医妇科学
4. 中医儿科学
5. 中医眼科学
6.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三、中医方剂学
1. 中药学
2. 中医药物学
3. 中医方剂学
4. 中药炮制学
四、中医药原理与实践
1. 中医养生保健学
2. 中医康复医学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中医临床技术
五、中医学研究方法
1. 中医文献及信息检索
2. 中医药实验技术
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来确定详细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准备。

考研中医综合-361

考研中医综合-361

中医综合-36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45,分数:100.00)1.既能发表透疹,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分数:2.00)A.薄荷B.蝉蜕C.葛根√D.牛蒡子解析:[解析] 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2.桂枝具有而麻黄不具有的功效是(分数:2.00)A.行气宽中B.化湿和中C.助阳化气√D.利水消肿解析:[解析] 桂枝:①发汗解袁:风寒表证;②温通血脉:寒凝痛经或经闭;③通阳化气:胸阳不振之胸痹。

麻黄:①发汗解表:风寒表证;②宣肺平喘:外邪束肺;③利水消肿:水肿而兼有表证(风水)。

3.桂枝的性味归经是(分数:2.00)A.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B.性味辛苦温,归肺膀胱经C.性味辛温,归肺胃肝经D.性味甘苦温,归心肝肾经解析:[解析]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归经:辛、甘。

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4.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的药是(分数:2.00)A.薄荷B.菊花√C.蔓荆子D.夏枯草E.决明子解析:[解析] 菊花的作用为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解毒。

5.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分数:2.00)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葛根解析:[解析] 牛蒡子的作用为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6.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咳痰不利,兼大便秘结者,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分数:2.00)A.蝉蜕B.牛蒡子√C.薄荷D.桑叶E.菊花解析:[解析] 牛蒡子可疏散风热、宣肺利咽,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咳痰不利,性寒,滑肠通便,适用于大便秘结者。

7.善治阳明头痛的药物是(分数:2.00)A.川芎B.细辛C.白芷√D.羌活E.独活解析:[解析] 白芷善散阳明经风湿之邪而止头额疼痛;川芎可治各种头痛。

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独活性善下行,常治下部寒湿重者。

8.下列选项中,能解表消疮的药物是(分数:2.00)A.防风B.荆芥√C.细辛D.羌活E.藁本解析:[解析] 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荆芥功能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细辛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羌活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考研中医综合-281

考研中医综合-281

中医综合-281(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0,分数:140.00)1.发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属于(分数:7.00)A.湿温潮热√B.骨蒸劳热C.阴虚内热D.阳明潮热解析:2.气滞作痛的特点是(分数:7.00)A.重痛B.胀痛√C.冷痛D.隐痛解析:3.弱脉与濡脉脉象的共同特点是(分数:7.00)A.脉细如线B.细而无力√C.脉来无力D.浮而无力解析:4.沉弦脉的主病是(分数:7.00)A.肝郁气滞√B.寒滞肝脉C.阴虚内热D.肝郁脾虚解析:5.下列哪项不是涩脉的主病(分数:7.00)A.湿阻√B.夹食C.夹痰D.血瘀解析:6.《诊家正眼》载脉象(分数:7.00)A.16种B.24种C.27种D.28种√解析:7.下列哪项是气虚证的典型表现(分数:7.00)B.形体消瘦C.形寒肢冷D.大汗淋漓解析:8.气虚证与气陷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分数:7.00)A.神疲乏力B.头晕目眩C.少气懒言D.内脏下垂√解析: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著作是(分数:7.00)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解析:10.气虚证不宜使用哪种性味的药治疗(分数:7.00)A..甘B..辛√C..苦D..酸解析:11.下列各组药物中,不宜配伍使用的是(分数:7.00)A.附子、茵陈B.附子、茯苓C.附子、生姜D.附子、天花粉√解析:1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药性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分数:7.00)A.药物的炮制B.药物的效用C.药物的性味D.药物的剂型√解析:13.入汤剂宜烊化的药物是(分数:7.00)A.海浮石B.炉甘石C.灶心土D.阿胶√解析:14.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的一组药物是(分数:7.00)B.独活、红藤C.防己、洋金花D.松节、龙胆解析:15.泽泻的归经是(分数:7.00)A.肺、肾经B.肾、膀胱经√C.肝、胃经D.心、肝经解析:16.甘遂内服最为适宜的剂型是(分数:7.00)A.汤剂B.丸、散剂√C.露剂D.酒剂解析:17.性味甘淡平的药物是(分数:7.00)A.薏苡仁B.木通C.茯苓√D.滑石解析:18.可用于治疗跌仆瘀肿疼痛,为伤科要药的药物是(分数:7.00)A.大蓟B.艾叶C.蒲黄D.三七√解析:19.既能清肺热、降肺气而化痰止咳,又能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止呃的药物是(分数:7.00)A.桑白皮B.柿蒂C.枇杷叶√D.地骨皮解析:20.下列关于药物主治病证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7.00)A.磁石用治肾虚喘促B.龙骨用治滑脱诸证C.牡丹皮用治癫痫√D.琥珀用治淋证、癃闭解析:二、B型题(总题数:5,分数:70.00)∙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表热里寒∙ D.寒热错杂(分数:14.00)(1).烦热欲去衣被,胸腹温,尿清长,头晕咽干,面浮红如妆,下肢厥冷,舌淡脉弱。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分数占比2020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分数占比2020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分数占比2020引言中医综合考研科目是中国中医药大学等相关高校中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

该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学、中医药学以及相应临床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中医综合考研科目的分数占比在考生备考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2020年中医综合考研科目的分数占比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中医综合考研科目分数占比2020根据2020年中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相关规定,中医综合考研科目的分数占比如下:1.中医学基础理论:占总分的30%2.中医诊断学:占总分的30%3.中医药学:占总分的20%4.临床实践:占总分的20%下面将对每个科目的内容和相关占比进行详细介绍。

1. 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五脏六腑理论、阴阳学说等。

在中医综合考研科目中,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在考试中占据了较高的分数比重,达到总分的30%。

备考中医学基础理论,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熟悉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理解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性人物,掌握中医学研究的基本路线和方法。

备考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结合实际的临床案例进行复习。

2.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石。

中医诊断学包括中医四诊法、中医望诊、中医问诊和中医切诊等内容。

在中医综合考研科目中,中医诊断学的分数占比同样为30%。

备考中医诊断学,考生需要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中医四诊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中医诊断学在不同疾病、不同阶段的应用特点,能够通过中医诊断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

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巩固和提高。

3.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医综合考研科目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学和方剂学。

2008年中医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讲解

2008年中医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讲解

2008年中医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讲解X型题: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阴偏胜病机,是指A阴邪偏胜,引发阴盛B阳不化阴,痰湿内生C阳气被遏,阴寒内盛D阳虚阴盛,虚寒内生122水谷精气的转输与布散依赖于A肝气的疏泄B肺气的宣发C肾气的蒸化D脾气的升清123心开窍于舌的主要机理是A手少阴之别系舌本B心血荣于舌C心气通于舌D舌为心之外候124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脏腑功能有A肝气疏泄通利B肺气通调水道C脾气运化转输D肾气蒸腾气化125脏腑失调病机,主要是指A脏腑功能太过B脏腑功能不及C脏腑阴阳失调D脏腑气血失调126形成心血瘀阻的原因有A津液不足B寒客胸中C痰浊阻滞D宗气虚衰127三焦气化失司是指A气血生化失常B有关脏腑气机不利C血液运行失调D全身水液代谢障碍128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有A肝肾功能失调B心脾功能失调C肺肾功能失调D脾胃功能失调129脉道不利的病机是A津液枯涸,脉失濡润B固摄失职,血逸脉外C痰浊内阻,气机不畅D寒凝血瘀,经脉阻滞130《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厥阴终者”,则见A中热嗌干B善溺心烦C善噫善呕D舌卷卵上缩131患者吐血鲜红或紫暗有块,夹有食物残渣,其原因可能有A肝火犯胃B胃腑瘀血C寒滞胃脘D胃有积热132紫舌可见于A热极B寒极C血瘀D酒毒133导致音哑或失音的原因有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肺肾阴虚D痰浊壅滞134可发生绞痛的病证有A心脉瘀阻B结石阻塞C寒凝肝脉D寒滞胃肠135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尿黄,咳喘痰黄,舌红苔薄黄者,属于A表寒里热B表里俱实C寒郁化热D真热假寒136下列选项中,属于湿热内阻证表现的有A女子带下黄臭,外阴瘙痒B身目发黄如橘皮,皮肤瘙痒C大便秘结不通,日晡潮热D小便短黄浑浊,小腹胀痛137风淫证候的表现有A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B皮肤瘙痒,瘾疹C口眼斜,四肢抽搐D关节疼痛,部位游走不定138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可见于A心火亢盛B心血亏虚C心肾不交D心阴不足139脏腑兼证中,多表现为气虚的脏腑有A心肾B脾肺C肝胃D心肺140下列选项中,属于伤寒阳明腑证辨证依据的有A脐腹胀满而拒按B手足然汗出C脉洪大D狂乱不得眠141应慎用解表药的病证有A阴虚盗汗B疮疡日久C失血D淋证142莱菔子的归经有A胃经B心经C肺经D脾经143莲子、芡实皆常用治A肾虚不固,遗精滑精B脾肾两虚,白带过多C肝肾亏虚,目暗昏花D脾气亏虚,久泻不止144下列药组中,不宜合用的有A肉桂与赤石脂B甘草与大蓟C川乌与白蔹D藜芦与辛夷145荆芥与防风皆不具有的功效有A止血B止痉C止咳D止呕146芦根与白茅根皆可用于治疗A胃热呕吐B肺热咳嗽C肝热目赤D热淋涩痛147石决明、珍珠母功效的共同点有A息风止痉B平肝潜阳C清肝明目D安神定惊148常山常用于治疗A湿热黄疸B口舌生疮C痰饮停聚胸膈D疟疾寒热往来149有关朱砂的使用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切忌炒制,宜醋淬后水飞入药B内服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C肝功能不全者禁服D孕妇慎服150仙鹤草的功效有A凉血止血B解毒杀虫C截疟D止痢151下列选项中,属于糊丸特点的有A性质柔润,兼有补益作用B作用缓和,药力持久C对胃肠刺激小D不易变质,便于贮存152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山药的有A健脾丸B黄土汤C缩泉丸D右归丸153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牡丹皮的有A青蒿蟞甲汤B六味地黄汤C金匮肾气丸D普济消毒饮154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大黄、栀子的有A八正散B凉膈散C茵陈蒿汤D黄连解毒汤155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半夏、生姜的有A温经汤B二陈汤C旋覆代赭汤D大柴胡汤156具有益气滋阴作用的方剂有A一贯煎B炙甘草汤C玉液汤D养阴清肺汤157人参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用意是A益气生津以资汗源B补益肺脾以复正气C扶助正气鼓邪外出D使祛邪而不伤正气158黄芪在防己黄芪汤中的作用有A补气托毒B补气固表C补气行水D补气行血159可用当归补血汤治疗的病证有A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者B气血不足,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C失血过多,阳气浮越,身热烦渴者D劳倦内伤,肌热烦渴,脉洪无力者160治疗冷积便秘可选用的方剂是A黄土汤B大黄附子汤C济川煎D温脾汤161治疗痿证属肝肾亏损者,宜选A虎潜丸B鹿角胶丸C独活寄生汤D右归丸162痹证的治法有A祛邪通络B养血活血C补肾温阳D健脾益气163内伤发热属实证者,其病机主要是A气郁化火B瘀血阻滞C痰湿停聚D营卫失和164治疗汗证属于邪热郁蒸者,应选A当归六黄汤B龙胆泻肝汤C泻白散D四妙丸165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有A肾B胃C肺D肝166治疗支饮寒饮伏肺证,宜选A大青龙汤B小青龙汤C木防己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167治疗便血日久,湿热未尽,营阴已亏者,宜选A地榆散B脏连丸C清脏汤D槐角丸168郁证的病机有A肝失疏泄B脾失健运C心失所养D肺失宣降169治疗湿热下注所致遗精,宜选A程氏萆薢分清饮B苍术二陈汤C龙胆泻肝汤D八正散170癃闭实证的治疗方法有A祛湿邪B清湿热C利气机D散瘀结171治疗感冒风寒束表证,宜选A荆防败毒散B葱豉桔梗汤C荆防达表汤D小青龙汤172治疗肺痈恢复期,宜选A加味桔梗汤B沙参清肺汤C桔梗白散D桔梗杏仁煎173下列腧穴中,属于募穴的有A中脘B中府C膻中D中极174下列选项中,骨度分寸为9寸的有A前额两发角之间B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C腋前纹头至肘横纹D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175下列选项中,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有A肩髎B肩髃C合谷D下关176下列选项中,属于前后配穴的有A中极、次髎B中脘、胃俞C中脘、膈俞D天枢、命门177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的常用穴有A膻中B中脘C大椎D悬钟178以关元、三阴交为主方可以治疗的病症有A月经不调B崩漏C滞产D闭经179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棱针刺法的有A散刺法B刺络拔罐法C叩刺法D挑刺法180下列选项中,位于腕横纹上的腧穴有A中渚B大陵C太渊D神门2008年中医综合参考答案A型题1-10ACBDB BDACD11-20DADDB CACDB21-30ACBBA CDBBD31-40CCADB BCBAD41-50DABCC CDCBA51-60ADCAB ACBAD61-70BCDAB DBCAD71-80DDBDB CDDCCB型题81-90ACCDA DADDA91-100CACDB AACAD101-110DBBDB CCABB111-120CDADA CCBADX型题121ABC122BD123ABC124BCD125ABCD 126BC127BD128AD129ACD130ABD 131ABD132ABC133ABCD134ABCD135AB 136BC137BCD138ABCD139BD140ABD 141ABCD142ACD143ABD144AC145CD146ABD147BC148CD149ABCD150ABCD 151BCD152ACD153ABC154ABC155ABCD 156BC157ABCD158BC159ABCD160BD 161ABD162ABCD163ABC164BD165ABC 166BCD167BC168ABC169ABC170BCD 171AC172BD173ABCD174ABC175BC 176ABCD177AC178ABCD179AD180BCD复习方法如果细心对比一下历年的专业课考题,我们就会发现考研专业课考试的重复性很强,虽然题量和题型可能会有一些的改动,但是每年考试的命题重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 A 型题:1~8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1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A、朱丹溪B、刘完素C、张从正D、张元素【参考答案】 A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转化B、阴阳互根C、相互对立D、相互消长【参考答案】B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A、水不涵木B、水火不济C、水不疏土D、木火刑金【参考答案】 A4. 化生“涎”的脏腑是A、肾B、肺C、脾D、肝【参考答案】C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A、调和气血B、调畅情志C、调畅气机D、调节血量\【参考答案】C6. 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参考答案】 D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A、元气充B、卫气和C、宗气足D、营气盛【参考答案】B8. 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阴心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太阳小肠经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参考答案】 A9. 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A、风为阳邪B、风性数变C、风性开泄D、风性善行【参考答案】B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A、多食咸B、多食苦C、多食甘D、多食辛【参考答案】 A11. 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A、气陷B、气闭C、气脱D、气亡【参考答案】C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A、血燥生风B、阴虚风动C、风中络脉D、热极生风【参考答案】C第3 页共12 页1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参考答案】 A14. 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A、热者寒之B、用热远热C、阴中求阳D、因人制宜【参考答案】 D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脉经》【参考答案】B16. 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A 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 肝风夹痰,蒙蔽清窍C 阳明热盛,扰乱神明D 气郁化火,痰火扰神【参考答案】 A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17. 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A 寒证、水饮B 肾虚、脾虚C 血瘀、湿证D 痛证、惊风【参考答案】 A1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因的是A 进食仓促B 热邪客胃C 胃气衰败D 食积肠腑【参考答案】 D19. 症见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 1 次者,属于A 少阳病B 阳明病C 疟疾D 湿温【参考答案】C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位相反的是A 浮脉与虚脉B 濡脉与弱脉C 洪脉与细脉D 芤脉与革脉【参考答案】B21.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伴咳喘痰黄,大便干结者,证属第5 页共12 页A 表里俱热证B 里实热证C 表实寒证D 表寒里热证【参考答案】 D2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火犯肺证临床表现的是A 面红目赤,急躁易怒B 胁肋灼痛,咳嗽阵作C 胸部疼痛,咯吐血腥臭痰D 舌红苔黄,脉弦数【参考答案】C23. 下列各项中,不见表证表现的是A 风热犯肺证B 燥邪犯肺证C 寒痰阻肺证D 风寒束肺证【参考答案】C24. 症见阴部灼热瘙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者,属于A 肝胆湿热证B 膀胱湿热证C 大肠湿热证D 湿热蕴脾证【参考答案】 A2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胃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A 胃脘嘈杂,饥不欲食 B 口燥咽干,脉象细数C 脘痞不适,干呕呃逆D 大便稀溏,小便短少【参考答案】 D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典型表现的是A 腹胀时作B 腹痛硬满C 舌质绛紫D 舌苔厚腻【参考答案】 A27. 症见月经停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肢体麻木者,证属A 脾气亏虚证B 肾精亏虚证C 肝血虚证D 心血虚证【参考答案】C28. 六经病的传变中,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者,称为A 并病B 合病C 直中D 传经【参考答案】B29. 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是第7 页共12 页A 便于贮藏B 便于制剂C 改变性能D 引药入经【参考答案】C30.白芷具有细辛不具有的功效是A 解表散寒B 祛风止痛C 宣通鼻窍D 消肿排脓【参考答案】 D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综合-161(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80,分数:120.00)1.归纳小儿病机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医家是( )∙A.宋·钱乙∙B.东汉·张仲景∙C.隋·巢元方∙D.清·王清任(分数:1.50)A. √B.C.D.解析:2.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考虑( )∙A.心脏疾病∙B.肺脏疾病∙C.肝胆疾病∙D.脾胃疾病(分数:1.50)A. √B.C.D.解析:3.提出“肺痿者,肺气萎而不振也”的医家是( )∙A.张仲景∙B.张子和∙C.张景岳∙D.喻嘉言(分数:1.50)B.C.D. √解析:4.咳嗽初起,用药不当,易致“关门留寇”,下列哪类药最为明显( )∙A.镇咳药∙B.通下药∙C.温补药∙D.收涩药(分数:1.50)A.B.C.D. √解析: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脑为元神之府∙B.脑为神明之府∙C.脑主宰生命活动∙D.脑主精神意识(分数:1.50)A.B. √C.D.解析:6.患者口淡乏味常提示( )∙A.肝脾不调∙B.脾胃湿热∙C.肝胃不和∙D.脾胃气虚(分数:1.50)A.C.D. √解析:7.善治气血虚弱,胞胎失养所致胎动不安证的方剂是( )∙A.四物汤∙B.归脾汤∙C.泰山磐石散∙D.当归补血汤(分数:1.50)A.B.C. √D.解析:8.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B.疏肝补脾,胜湿止泻∙C.和解少阳,内泻热结∙D.疏风解表,清热通便(分数:1.50)A.B. √C.D.解析:9.心的募穴为( )∙A.膻叶∙B.中脘∙C.中府∙D.巨阙(分数:1.50)A.B.D. √解析:10.煎药用具忌用( )∙A.砂锅∙B.瓦罐∙C.搪瓷器∙D.铁锅(分数:1.50)A.B.C.D. √解析:11.感冒之名最早见于( )∙A.《仁斋直指方》∙B.《诸病源候论》∙C.《医学源流论》∙D.《丹溪心法》(分数:1.50)A. √B.C.D.解析:12.下列哪项不是感冒的特征( )∙A.恶寒发热∙B.呈流行性∙C.头身疼痛∙D.鼻塞流涕(分数:1.50)A.B. √C.解析:13.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虫积∙B.痰湿∙C.血瘀∙D.内燥(分数:1.50)A.B.C.D. √解析:14.能提高肌肉组织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电针波型为( )∙A.密波∙B.疏波∙C.断续波∙D.连续波(分数:1.50)A.B.C. √D.解析:15.解表药人汤剂大多( )∙A.宜烊化冲服∙B.不宜久煎∙C.宜包煎∙D.宜另煎(分数:1.50)A.B. √C.D.16.某女,38岁,恶风,发热,咽痛3日,现多个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舌苔薄白,脉浮缓。

治宜( )∙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散寒通络,祛风除湿∙C.除湿通络,祛风散寒∙D.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分数:1.50)A. √B.C.D.解析:17.“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哪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A.气与津液∙B.气与血∙C.血液与精∙D.血液与津(分数:1.50)A.B.C.D. √解析:18.既能退虚热,又能清湿热的祛风湿药是( )∙A.防己∙B.海风藤∙C.秦艽∙D.桑枝(分数:1.50)A.B.C. √D.19.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汗多,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见于( )∙A.实热证∙B.暑淫证∙C.毒证∙D.脓证(分数:1.50)A. √B.C.D.解析:20.麻杏甘石汤中原书麻黄与石膏用量的比例是( )∙A.1:2∙B.1:1∙C.3:1∙D.2:1(分数:1.50)A. √B.C.D.解析:21.血虚引起气虚病变的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为血帅∙D.血能养气(分数:1.50)A.B.C.D. √解析:22.以下药中内服剂量最小的是( )∙A.细辛∙B.麻黄∙C.辛夷∙D.苍耳子(分数:1.50)A. √B.C.D.解析:23.罐内有火,多用于侧面横拔的火吸法为( )∙A.投火法∙B.贴棉法∙C.滴酒法∙D.闪火法(分数:1.50)A. √B.C.D.解析:24.胁痛的基本病机为( )∙A.肝郁气滞∙B.气滞血瘀∙C.湿热内蕴∙D.肝络失养(分数:1.50)A.B.C. √D.解析:25.患者喘促,不能平卧,心悸尿少,肢体浮肿,舌质淡胖,脉沉细,宜用何方治疗( )∙A.苓桂术甘汤∙B.五苓散∙C.苏子降气汤∙D.真武汤(分数:1.50)A.B. √C.D.解析:26.治疗咳嗽凉燥证的最佳方剂是( )∙A.杏苏散∙B.桑杏汤∙C.香苏散∙D.清金化痰汤(分数:1.50)A. √B.C.D.解析:27.组成中含有六一散药物的方剂是( )∙A.清暑益气汤∙B.藿香正气散∙C.蒿芩清胆汤∙D.导赤散(分数:1.50)A.B.C.D. √解析:28.理中丸的君药是( )∙∙B.人参∙C.白术∙D.桂枝(分数:1.50)A. √B.C.D.解析:29.清营汤与导赤散的共有药物是( )∙A.玄参、麦冬∙B.生地黄、竹叶∙C.木通、甘草∙D.银花、连翘(分数:1.50)A.B. √C.D.解析:30.十二正经中,有两支别络的经脉是( )∙A.足太阴经∙B.足阳明经∙C.足厥阴经∙D.手阳明经(分数:1.50)A. √B.C.D.解析:31.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的头痛多为( )∙A.太阳头痛∙∙D.少阳头痛(分数:1.50)A.B.C. √D.解析:32.药物的毒性专指( )∙A.药物的副作用∙B.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C.药物作用的强度∙D.药物的偏性(分数:1.50)A.B. √C.D.解析:33.胃脘冷痛喜按,吐清水,口淡不渴,舌淡嫩,脉沉迟无力,宜诊为( )∙A.寒湿困脾证∙B.脾阳虚证∙C.胃阳虚证∙D.寒滞胃脘证(分数:1.50)A.B.C. √D.解析:34.初按不甚热,按久热明显,称为( )∙A.骨蒸潮热∙B.寒热往来∙C.身热不扬(分数:1.50)A.B.C. √D.解析:35.火热之邪致病特点,除哪一项以外是正确的( )∙A.燔灼急迫∙B.升腾炎上∙C.耗伤阴液∙D.由阴虚所致(分数:1.50)A.B.C.D. √解析:36.古名“噫”即指( )∙A.呕吐∙B.呃逆∙C.太息∙D.暖气(分数:1.50)A.B.C.D. √解析:37.下列哪项属于奇恒之腑( )∙A.胃∙B.小肠∙C.二焦∙D.胆(分数:1.50)A.B.C.D. √解析:38.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症见虚烦不眠,惊悸不宁,或呕吐呃逆者,治宜选用( )∙A.蒿芩清胆汤∙B.温胆汤∙C.清气化痰丸∙D.小陷胸汤(分数:1.50)A.B. √C.D.解析:39.治疗胃热鼻衄的最佳方剂是( )∙A.清胃散∙B.白虎汤∙C.玉女煎∙D.泻黄散(分数:1.50)A.B.C. √D.解析:40.舌绝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脉沉细弱者,治宜选用( )∙A.虎潜丸∙B.大补阴丸∙C.地黄饮子∙D.大秦艽汤(分数:1.50)A.B.C. √D.解析:41.癫狂的病名首见于( )∙A.《金匮要略》∙B.《难经》∙C.《内经》∙D.《医林改错》(分数:1.50)A.B.C. √D.解析:42.羚角钩藤汤中应用桑叶、菊花的作用是( )∙A.疏散风热∙B.养肝明目∙C.清散肝热∙D.清肺止咳(分数:1.50)A.B.C. √D.解析:43.眼窝凹陷多属( )∙A.水肿病∙B.肝胆火炽∙C.津伤液耗∙D.脾胃气衰(分数:1.50)A.B.C. √D.解析:44.十二经脉的命名结合了哪些内容( )∙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阴阳、手足∙C.手足、五行、脏腑∙D.手足、阴阳、脏腑(分数:1.50)A.B.C.D. √解析:45.经外奇穴是指( )∙A.经脉以外的穴位∙B.经穴以外的穴位∙C.经穴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D.十二经穴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分数:1.50)A.B.C. √D.解析:46.寒闭神昏宜选用的药物是( )∙A.麝香∙B.冰片∙C.苏合香∙D.远志(分数:1.50)A.B.C. √D.解析:47.患者经行感受外邪而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

治宜选用( )∙A.逍遥散∙B.蒿芩清胆汤∙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分数:1.50)A.B.C.D. √解析:48.患者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及脓血,应诊断为( )∙A.肺痿∙B.咳嗽∙C.肺痨∙D.肺痈(分数:1.50)A.B.C.D. √解析:49.诃子可用于( )∙A.湿热泄泻∙B.脾虚久泻∙C.热毒血痢∙D.湿热痢疾(分数:1.50)A.B. √C.D.解析:50.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分数:1.50)A.B. √C.D.解析:51.舌淡而泛现青紫色为( )∙A.淡青紫舌∙B.绛紫舌∙C.瘀斑舌∙D.瘀点舌(分数:1.50)A. √B.C.D.解析:52.中午寒战,午后即发热,汗出好转,每日1次,其病属( )∙A.湿温病∙B.少阳病∙C.疟疾病∙D.瘟疫病(分数:1.50)A.B.C. √D.解析:53.“大实有赢状”是指( )∙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由虚转实∙D.真实假虚(分数:1.50)A.B.C.D. √解析:54.下列哪一项不是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中的内容( )∙A.方从法出∙B.以法统方∙C.方以药成∙D.治法是组方的依据(分数:1.50)A.B.C. √D.解析:55.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有( )∙A.风痰∙B.风火痰∙C.气火痰∙D.风火痰瘀(分数:1.50)A.B.C.D. √解析:56.将呕吐分为虚实二类进行辨证论治的医家是( )∙A.张机∙B.张从正∙C.张元素∙D.张介宾(分数:1.50)A.B.C.D. √解析:57.以下不具有表里经关系的是( )∙A.阳跷脉与阴跷脉∙B.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D.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分数:1.50)A. √B.C.D.解析:58.下列哪一项不为目赤肿痛的主要症状( )∙A.目赤肿痛∙B.羞明∙C.流泪∙D.眵多(分数:1.50)A.B.C.D. √解析:59.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药书是( )∙A.《名医别录》∙B.《吴普本草》∙C.《李当之药录》∙D.《本草经集注》(分数:1.50)A.B.C.D. √解析:6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于( )∙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分数:1.50)A.B.C.D. √解析:61.下列哪项与瘦薄舌形成有关( )∙A.脾肾阳虚∙B.气血壅积∙C.心脾热盛∙D.阴血大伤(分数:1.50)A.B.C.D. √解析:62.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宁,应首选( )∙A.磁石∙B.龙骨∙C.朱砂∙D.琥珀(分数:1.50)A.B.C. √D.解析:63.干姜的性味归经是( )∙A.辛热,肺胃肝肾∙B.辛热,心胃膀胱∙C.辛热,脾胃心肺∙D.辛温,脾肺大小肠(分数:1.50)A.B.C. √D.解析:64.住院病案的“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是( )∙A.24小时完成∙B.出院前完成∙C.即时完成∙D.12小时完成(分数:1.50)A.B.C. √D.解析:65.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是( )∙A.《开宝本草》∙B.《嘉袍补注本草》∙C.《本草图经》所附药图∙D.《唐本草》的药物图谱(分数:1.50)A.B.C. √D.解析:66.在五输穴中所注为( )∙A.井∙B.经∙C.荥∙D.输(分数:1.50)A.B.C.D. √解析:67.升药的功效是( )∙A.生肌敛疮∙B.杀虫止痒∙C.解毒燥湿∙D.拔毒化腐(分数:1.50)A.B.C.D. √解析:68.患者,男性,劳累后即低热已数年,近来每日低热以上午为著,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脉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