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路径
2014年《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体育课题研究论文题目参考
2019年《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体育课题研究论文题目参考捶丸及高尔夫演变发展轨迹原因之分析——王海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辨正——丛密林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运动分享现状及改革思考——马岳良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优化的策略研究——黎晓萍对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育运动模式探讨——蒋晓明高校乒乓球健身运动开展的时代意义及运行机制构建——唐东阳浅析技能迁移规律在拳击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鲍善军四化两型建设视阈下湖南高校体育资源整合的研究——彭雨非遗视角下探讨民族体育对学生体质水平的优势作用——秦晋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李小妮山西省本科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瓶颈及发展策略研究——刘震军我国排球转会市场的特征研究——徐兰君对驻泰高校健美操教学开展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李钦升羽毛球扣球技术对中国网球女子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启示——赵鹏中国职业足球联赛道德风险的分类探析——王炳南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状况研究——刘邦华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黄宁波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播与弘扬研究——李楠统一体育不同内涵——张翔大学城体育资源共享的分析——闫健体育隐藏课程在高校体育中的重要性——陈亮基于网络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徐泉森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运动分享平台构建研究——马岳良运动干预对民航飞行学员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张雪莲关于中日大学生健康状况与生活习惯的比较研究——蒋欣海南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分析及其策略研究——阮辉服务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理论研究与实践——孙志新兴体育项目教材化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孙荣艾网络平台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陈静飞湖北省黄石市中学武术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陈娟男子皮艇队冬训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的结果与分析——王兆征体态语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叶蓁解析大学体育分层教学的优势与实施措施——张海平论2019年青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文化传播——杨双燕由李娜爱不爱国的文化争议管窥我国职业竞技体育的社会定位——彭业仁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对策——王艳琼贵州省体育科学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曲静山西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张育民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分析——陈艳松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相关调查研究——周国霞大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表现及对策——朱红军新型径赛计时系统设计——汪涛生态体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张艳玲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的运用研究——高秋平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竞技人才培养探析——孔庆波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研究——张裕中耐力训练及限食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及抗氧化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曾正中晕动习服运动处方的构建研究——张玲燕佤族传统体育在中学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余红塔里木大学篮球选项课中实施双分模式的实验研究——王锋珠三角地区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徐荥运动休闲理论本土化的探讨——陈惠娜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管理机制研究——李红梅重庆市健身气功社会化推广持续发展研究——邱斌基于分析的右玉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赵剑峰基本能力本位的高职体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彭森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资风险组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贾洪祥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浅议——刘翠萍8基因多态与运动能力研究进展——王刘强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状况调查与分析——梁卫军江苏省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及对策研究——高民绪城市老年人闲暇体育行为动机调查与分析——杜晓兵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选生裁判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王慧莉长沙市高尔夫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黎吉权论群众体育投入内涵之研究——王党生面向市场,打造品牌,构建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邢维新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刘传勤体育学院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新型发展模式构思——孔庆波绩效管理环境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朱华新疆师范类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脱节与衔接——王锡娟永川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研究——唐雪减肥物质减肥效用及安全性述评——刘佳武关于体育大众传媒的异化研究——王海现象学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研究的新视角——赵金岭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王燕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价值及社会意义探析——唐坤浙江省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刘金富基于耐力类运动处方的中学生体能干预实验研究——杜晓兵微时代背景下运用微课堂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聂慧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评析——邢维新对资阳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课程设施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调查研究——祝娅大学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促进作用研究——李延武函数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中的应用研究——杨守民毽球运动对中青年妇女血脂、体重和体形的影响研究——郭艳利论农村体育文化自觉及其发展——牛志宁南江流域禾楼舞体育价值研究——黄继章大学生啦啦操表演的价值——李慧高校学生体育挫折教育原则研究——王吉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心理价值剖析——黄嘉良我国奥运冠军与非奥运冠军运动员家庭社会阶层背景比较研究——李留东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理论定位与发展研究——丛密林羽毛球运动历史沿革——邢瑞峰重庆市居民体质现状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黄嘉良内地藏族学生身体健康与生活方式调查与分析——李京平株洲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现状研究——李秋初加快中部地区群众体育由弱到强的战略研究——郁庆定函数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纪铭霞中日女子足球发展现状对比及诱因分析——祁鸿雁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优化的策略研究——刘巧玲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探索及验证——张欢习水县红饰苗族斗脚舞与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耦合——周海澜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民间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焦峪平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接的思考——黄懿论我国高校现行体育《纲要》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史俊梅运动处方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体质预防运动性疾病的试验研究——张维珂体育挫折教育实施的注意事项剖析——张淼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启体育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之匙——郑美艳幼儿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张旭敏河南省煤炭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研究——董丽霞从哈贝马斯理论看体育活动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朱欣华基于能力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路径——马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择业适应性研究——唐金根独竹漂运动的价值流变——王耀文学校体育运动项目功能教育项群特征分析——吉学武职业化视角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培养模式研究——刘驰骋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经济发展研究与展望——曾华家庭因素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马建伟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探讨——邱伯聪重庆市退役运动员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策略研究——郝晨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邓奎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多层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王延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楼丽琴健美操专选学生下腰背肌肉耐力状况及对策研究——赵用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视角下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探讨——冯英歌高职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途径构建——张华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张园园新课标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邹学亮优秀女子职业网球双正双反持拍选手巴托丽单打技战术研究——陈锐关于社会不同群体对体育健身需求分析研究——徐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研究——王吉全浙江省沿海地区渔民体育健身意识研究——杨菲大学体育中实施礼仪教育的价值、意义、途径与方法——冉婷全民健身视域下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陈阳阳高水平藤球运动员专项运动机能主成分特征研究——王凯综合培养模式对网球专项学生动作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刘学涛体育慈善刍议——刘昉竞技体育社会竞争逻辑的折射与延伸——乔超学导式多位多球教学法应用于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改革与实践——梁健辉乌鲁木齐医学大学生身体素质随变化的特征分析——沈晔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践行体系的批判性展望——李树梅库车县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亚森江·阿布都外力同伴教育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实效——康健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高职护理专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整体设计——赵庆涛基于危机管理视域下的意大利足球暴力成因研究——罗恒依托高校创办当地业余网球培训基地可行性研究——刘远海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武云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许兰乌孙民族体育初探——吴拥政迁移结果视角下国培计划实效性个案研究——应德万高职院校健美操运动在女性职业形象培养中的作用探讨——盛彦体育锻炼活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影响的分析——刘桂芳品牌战略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范宏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吴天娇女大学生异常心理与体育教学调控治疗的研究——李照清企业办学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刘继宏软质开合式跨栏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籍建东广东绿道与民俗体育资源整合开发研究——杜晓旭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及其优化策略——张海龙运动处方对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干预研究——申培新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性研究——刘瑛江西省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现状分析——郭晓琴我国体育学博士点对体育类核心期刊影响因素分析——胡奇志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浅析山东省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马子理浅谈河南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董丽霞潮汕荡秋千习俗——陈洛嵩河南建业队2019年中超联赛降级原因分析研究——田燏甲体育生活化视野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但爱兰山西省体育彩票发展现状研究——田珊体育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研究——李海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曾莉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朱小毛高尔夫运动后备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初探——赵俊杰多媒体技术在体育网络课程中运用的绩效研究——李北来四川省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调查与分析——龚晓明从第12届全运会看竞技太极拳项目的发展——程馨高职院校课程评价问题的研究——罗建钢裕固族幼儿生长发育态势分析——毛建民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体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途径研究——彭森运动处方干预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身体机能、素质的影响研究——巩孝臣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课程的思考——唐莺地方本科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教师队伍现状分析——王红南京青奥会与江苏省初中生体育价值观的研究——陈程上海市高校体育场地开放形式与管理模式研究——王骏羌族武术探微——覃荣周和谐社会下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研究——刘瑛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高校篮球课教学实验研究——何秋鸿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构建与实验研究——苏克强河南省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刘桂芳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构建研究——李欣悦基于全民健身的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平台构建——刘飞平促进大学生体育社会化的课程策略研究——颜丽丽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石红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体质健康干预途径的构建——宁丽娟实习支教受援地学校体育情况调查与分析——汤莉莉第52届世乒赛男团比赛张继科和马龙技战术对比分析——鲁婷婷耐力训练及限食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曾正中工科类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王莹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的社会学研究——梁建平一次性功率自行车锻炼持续时间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李展清镇市农村广场舞的现状与思考——左庆生基于粤西民俗体育的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李刚大学生健身态度与瑜伽教学的关系性研究——申培新黑龙江省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分析——单曙光基于框架的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发展环境研究——于志华重庆邮电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研究——刘蓉运动竞赛中现象国内研究述评——洪晓彬课程代价视域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研究——张丹西部地区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研究——宁丽娟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状况研究——朱小智广场舞噪音扰民新思考——郑晓霞非遗保护视角下民间体育科学发展的意义——刘显学定教,有的放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崔海龙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缺效原因分析——陈明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胡剑论示范性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孙浩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村落体育发展对策研究——廖文豪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初选队员选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秦海对江苏省泰州市2019学年10-17岁学生身体素质调研结果与分析——仇大勇龚居中养生健康操创编——刘娜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李铁高职职业实用性特色体育课程开发研究——肖随龙管窥高校体育差生的干预策略——孙福成从就业形势审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冉婷基于学生能力差异性的分层教学方法运用策略研究——李松高职院校乒乓球俱乐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崔健华。
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困境及路径选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传统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国粹,代代相传,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民族传统体育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就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困境及路径选择进行详细探讨。
一、困境1. 课程设置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大多注重现代体育理论和科学训练方法,很少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
这导致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接触有限,甚至出现了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教学中失传的现象。
2.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相对现代体育教学而言,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传承能力要求更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导致一些传统项目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3. 学生认知偏差由于多年来现代体育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很难真正领会传统体育的魅力和价值,导致一些传统项目在高校中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路径选择1. 调整课程设置高校应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力度,增加相关项目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体育教育中注入更多的传统体育元素。
只有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才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到传统体育,从而培养起一批对传统体育感兴趣并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学生。
2. 增加师资培训高校应加强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传承能力。
通过培训,将更多的专业人员转入传统体育领域,保障传统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数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传统体育教学服务。
3. 加强学生教育在校园中展开广泛的传统体育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通过举办传统体育比赛、组织传统体育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发展传统体育外延传统体育并非停留在历史的产物,更应积极融入到现代体育运动中。
高校独立学院体育课实施教考分离的实践研究——以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为例
期 ( 学 年 ) 们 对 体 育 课 程 考 试 进 一 我
行 改 革 试 点 , 行 “ 考 分 离 ”, 对 实 教 并
20 0 8级 的 学 生 进 行 了 问 卷 调 查 与 访
对 有 关 内容 进 行 检 验 和分 析 。
二 、 果 与 分析 结
1 南 商 学 院 北 津 学 院 实 行 “ 考 .湖 教
师的责任 心, 动 了学生课余时 间体 育锻 炼的积极性 。学生对采用这种考试 方式的 支持率较 高。结合本次改革的 实践研究 , 调 为不 断完善体育课 “ 教考分 离” 模式 , 一步改善和提 高独立 学院体育教 学质量 , 进 为体育考试 实行“ 教考分离” 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 词 : 育 ; 考 分 离; 究 体 教 研
查, 了解他们对体 育课程 考试 改革 的态
度 。共 发放 问卷 5 份 ,0 8级 ( 二 ) 4 0 20 大 男 、 生 各 22份 。有 效 问卷 4 3份 , 女 5 8 有
效 率 9 .% 。 58
公共体育课 的术科 考试 都是采取 “ 考 教 合一” 制度 , 行任课教师 自己教学 、 实 自 己考核 的传统模式。这种考试具有 比较
馕 改 聚 焦 I G,J O AJ ̄ KE , A U
高 校 独 立 学 院 体 育 课 实 施 教 考 分 离 的 实践 研 究
— —
以湖南 商 学 院北 津 学院 为例
唐 艺 罗辉辉 黄 颛
( 南 商 学 院体 育 部 ,湖 南 长 沙 4 00 ) 湖 12 5
摘
要 通过 对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2 9 5 4名学生的问卷调 查, 08级 0 结果显示体育课采 用“ 教考分 离” 的方式, 高了体育教 提
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融合[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中具有传承体育文化的作用。
文章从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二者相结合的优点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可以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转变教学观念、培养民族项目体育教师等途径促进二者融合的途径。
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合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融合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在特殊的自然环境里,造就了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民间文化活动多与生产和生存相关,民族民间文化有一定的群众性、娱乐性,具有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和就地取材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校本课程,符合课改的新理念,丰富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资料。
如果能将这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能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能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相关概念释义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提出于1937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辖机构“教育研究革新中学”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举办的一场“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人在会上最先试图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核心理念是让课程真正适应地区、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差别性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1.进一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对民族自豪感升华的过程,各个民族项目都代表着各自民族的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意识。
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第 6期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掌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e i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3 3 , No . 6 J u n e . 2 0 1 3 . 1 5 6 ~1 5 6
2 0 1 3年 6月
一
一
发点, 符合 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 , 考虑学生 的实 际需 要和职业发展 , 遵循 学生的主体参 与和个性差异 。 在基础体 育知识 、 技能教授 的前提下 , 又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为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 其 中, 结合独立学 院学生 的职业 发展方 向来设置体育 教学 内容 是实施体育教 育的关键所 在。如计算机 、文秘 、会计工作者需要较 强的手 腕、手指力量 以及眼手协调能力 ,因此 ,对这类专 业的独 立 学院的学生, 应在体育教学中多安排乒乓球 、 羽毛球、 排球 、 篮球等体育项 目;再如护 理、市场营销等站立型工作者 ,长 期的工作过程 中,很 容易产 生肢酸痛及腰肌劳损 ,因此,对 于这类专业的独立学院学生 ,应多组织一些诸如下蹲起立 、 健身跑、跳绳等有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 肉紧 张的体育活动 。 通过这种与职业特征的有效融合 , 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使学生终身受益。 5 .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网络辅助 教学, 充 分发挥声 、 像、 形立体式教学的多样性和 灵活 性, 使用生动、 全真 、与 时俱进 的教学 资源 ( 如新 闻、歌 曲、电影或生活影 像资料 ) 。一方面 ,在课堂教学 中引入 网络补充 资料 。另一 方面 ,利用 B b网络平 台。B b平 台是 国际领先的教学平台, 也是服务商专 门为教育机构 开发研制 的软件平 台。B b平 台 功 能强大 ,教师 可以将教 学大纲 、 课程要求和课件挂在平 台 上;可 以在平 台上布置作业 、进行测试 ; 可 以在平 台上上传 丰富的学 习资料 ;可以在 平台上设 置论坛 ,引导学生就特 定 的论题展开讨论;可以与学生随时沟通 ,保持密切 的练 习。 另外,可 以建立独立院校大学体育精品课程 网站 ,为学生学 习体育健身知识提供丰富的课堂及网络资源 。 6 .教学评价 的改革 目前 大多数独立 院校采取 的教学评价 是平时成绩 占总 评成绩的 3 0 %,包括学 生的平 时表现 、作业 、平时抽查、考 勤、期中考试等 ,期末考试 占总评成绩的 7 O %。在教学评价 改革 中,改为平时成绩 占 5 0 %,期末成绩 占 5 0 %,同时把 平时成绩积分课堂表现 占 1 0 %;出勤率 占 1 0 %;课外锻炼 占 1 0 %,小组活动 2 O %,其中小组 自评 为 1 0 %,学生互评 占l 0 %, 然后 由老师把 这四部分评分汇 总成平 时成绩 , 这样 可 以更加客观地计算学生的平时成绩 , 从而调动学生平时学 习的积极性 ,而不仅仅关注期末考试成绩 。
民族传统体育“一院一品”高校传承模式的实践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一院一品”高校传承模式的实践研究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开展“一院一品”传承模式的实践研究,探索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各高校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传承模式;实践研究一、引言民族传统体育“一院一品”的传承模式是指每一所高校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形成自己的传承“产品”,从而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传承模式的实施对于推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加国际话语权。
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训练和竞技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传承,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调研方法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对国内几所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采集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
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论文和研究报告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高校传承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2. 成功经验总结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我们总结了一些高校传承模式中的成功经验:(1)积极主动创新,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高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积极挖掘和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项目,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课程,如武术、八卦拳等,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
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忧, 各 种教学 弊端不断显 现 , 在独立学 院体育教学 中长期 存在着 教学课 程引起足够的重视 , 这样就导致独立学 院对体育专业 的师
一
个恶性循 环 , 严重影 响着 独立学 院体育教学 的发展 , 问题主要 资投入 过少 , 集 中体现为 : 教师 自身素质较低 , 不能胜任独立学 院
存在的 问题 , 并提 出一 f t . 列 旨在促进 高校独 立学院体 育教 学改革 的思路和措施 , 保证我 国高校独立 学院体育事业健康 、 科 学发展 。 关键词 : 独立学 院 体育 教 学 思路 探 讨
随着人类迈入 2 1 世纪. 面 对 世 界 日新 月 异 的变 化 , 我 国社 会
2 _ 2 、 独立 学院的体 育教学观 念落后 , 教 学模式 陈旧 。 学 生 学
各项改革正稳步推进 ,我 国整个 国家和社会 的面貌焕然一 新。 近 习的 主 观 能 动 性 受 到 限 制 年来 , 随着各 项改革 的开展 , 给高校独 立学 院体 育教学 改革提 出
在我 国高 校体育教学 中 , 教师 的教学观 念落后 . 偏 重于理论
体 现在 :
比 皆 是
的体育课 程教学 ; 资金吃 紧, 体育科 目的实践体育器材 匮乏 , 限制
3 、 新形势下 。 我 国 独 立 学 院体 育教 学 改 革 的 重 要 措 施 和 突破
口
2 . 1 、 重教 学理论 , 轻 教学 实践 ,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脱 节 的 情 况 比 了 体育 教 学 事业 的 发 展 。
体育教 育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探讨新形 势下我 国独立学 院体育教学改革 的思路和方 向
试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指源自我国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体育项目,如太极、传统武术、民族舞蹈、民间游戏等。
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聚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发展历史,并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在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能。
本文将围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价值和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1. 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学习和练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到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 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要素,如柔韧性、力量、耐力、灵敏度等。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各个方面的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4. 促进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形式,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如舞蹈、武术、游戏等。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的需求,促进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1. 课堂教学。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内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和练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
2. 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如舞蹈比赛、武术表演、传统游戏等,给学生提供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舞台和机会。
体教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困境及路径研究
体教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困境及路径研究摘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体教融合成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趋势。
《意见》中提到要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1]。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建设。
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慢慢消失在人们眼中,寻求一种有效传承途径成为目前重要的工作。
本文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意义、融合困境、融合路径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有效融合的同时让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教融合;困境;路径体育学科在大多数中职学校体育教育中,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且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师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寻求一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中职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水平有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意义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民族传统体育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文化强国的要求。
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着失传。
在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以及体教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学校作为承担起体育教育功能的载体,要肩负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
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功能进行有效结合,既可以满足目前亟需解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又能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理念及实施路径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理念及实施路径论文•相关推荐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理念及实施路径论文一、体育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总体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办学第一目标,从体育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出发,洞察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需求,制定出能够及时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时尚性、创新性、主动性相结合的学生,个性突出,特长突出,而且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持有很大的兴趣度、具有高尚的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等方法、教学与指导;通过武术、散打国家二级裁判员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最终能够满足完成社会上时尚流行的各种机构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二、体育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一)注重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思想教育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作为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安排各种课程教学中都要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从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体系,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体现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过程中,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例如: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从礼仪等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思想意识,把传统武德与现代公德、社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相结合,形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思想规范。
从课内到课外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正直正派,有宽广的心胸,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美德,磨炼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就业率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存在着与体育市场不协调的弊病,我国体育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我们的课程还是基本保持过去的习惯,虽然有所改变但却赶不上变化的速度,最后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生毕业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的局面,而整个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这些机会被那些勇于探索市场的人所占领,比如幼儿武术、搏击俱乐部等。
特色体育课程在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以拓展训练为例
滨江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4 ・
科教 创 新
滨 江学 院体育“ 俱 乐部" 教学模 式改革研 究
鲍煌 军
( 浙江 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浙江 杭 州 3 1 0 0 5 3 )
摘 要: 随着高校 的整合与发展 , 对独立学院的教 学要 求将会更 高, 应走 与本部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 确 定了体育课程的改革。体 育“ 俱 乐部 ” 模式教 学是 体育教 学改革 实践 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 它的出现将在独立学院发展 中将扮 演着极 为重要 的角色。 关键词 : 独立学院体育“ 俱 乐部” ; 教 学模 式 ; 改革 滨江学院是经浙江省人 民政 府批 准, 浙江 中医药大学独立设 置, 2 . 3 . 2“ 三 自主 ” 选 课 按 国有 民办办学模式运作的全 日制本科独立学 院。 滨江学 院人才培 自主选项 目: 学生根据 自身 的兴趣爱好 、 素质条件 、 运动能力 , 选 养模 式: “ 以学 生为 中心 、 把 成长和发 展的选择权 交给学 生” 的教育 择所开设的不同等级俱 乐部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理念, 应走与学校本部差异化 的发展道路, 滨江学院的体育课程也应 自主选课 时间: 学生可 以在 1 - 4学期 内, 根据学校教务 处设定 的 有其独特之处: “ 发展 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 的理念 ” 。 “ 俱乐 部” 课程模块和 自己的学习计划, 自主选择上课时 间( 于每天第 1 现 状分 析 7 — 1 2节组成) , 同一俱乐 部具备不 同时间段开放 的功 能, 便 于学生合 2 0 0 2年教育部颁布了 《 全 国普 通高等学校教育课 程教学指导 理 的安排学 习时间。 自主选教师: 教 师根据 自己的特 长开设相应 的 纲要 》 提出: “ 根据学校教育 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 的 自身规律。 应面 俱乐部, 同一俱乐部多位教师开课, 学生可 自主选择授课 教师。 向全体学 生开设多种类 型 的体 育课 程, 可 以打破 原有系 别, 班级 制, 2 . 3 . 3 课程组织形式 重新组合上课, 以满足不 同层次 、 不同水平 、 不 同兴趣 学生的需要, 要 各俱乐部均采用分类教学方法, 按学员 的专项基础水平 、 所需知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和教师 的主导作 用,努力倡导开放 式 、 探 识 、 活动方式 、 所达 目的, 分成三个类 型, 分别安排活动时间 。每个俱 究式教学 , 努 力拓展体 育课 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 生应 乐部 的类型均采用教师指导 、 俱乐部骨干辅导 、 自由学习三个 步骤 。 具有 自主选择课程 内容, 自主选择任课教 师, 自主选择上课 时间的 自 2 . 3 . 4 成绩评价体 系 由度, 营造生动 、 活泼 、 主动 的氛 围。”[ 1 1 考试不是教学 的 目的,而是检查学生学 习和俱乐部管理 的一种 现行 的滨江学院体育课程与校本部执行 同一标准: ( 1 ) 教学 时间 手 段。体育俱 乐部成绩 评定应结 合专项提 高幅度 f 2 0 % ) 、 学习态 度 ( 一般是 3 — 8 节) ; ( 2 ) 教学 目的仍 以规范动作 练习, 传授体育知识 、 技术 ( 2 0 %) 、 出勤次数 ( 2 0 %) 和 专项能力测 评( 4 0 %) 等四个方 面, 同时 为了 和技能, 来增强学生 的体质 ; ( 3 ) 教学过程仍处 于呆板 、 封 闭状 态; f 4 ) 教 避 免考试过程 中的主观意识, 各俱乐部成立 考核小组油 指 导教师 、 学主体关系颠倒 , 过于强调 教师的主导地作用, 而忽视 了学 生的主体 俱 乐部骨干 、 学员代 表组成) , 分别对该项俱 乐部学员 的专项提 高幅 地位 , 致 使课 堂教 学格式化 、 强制化, 不利于调动学 生学习 的积极 性 度 、 学习态度及专项 能力进行考核 ; 学员 出勤 状况, 由刷卡机 的刷卡 和主动性 , 不利 于激发学 生学 习的兴趣, 不 利于学 生的个性 发展; ( 5 ) 记录( 校园一卡通) 对 出勤次数进行量化评价 。 3 结 论 与 建 议 考核方法过于刻板 , 平时成绩所 占的比重过低 , 忽视 学生锻炼 的过 程。 这一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培养 “ 终身体育” “ 健康第一 ” 的理 3 . 1 结论 念,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 育精神, 同时也 占用 了学生 专业课 学习的 体育 “ 俱乐部 ” 教学模式从传 统的注入式教学 转 向开放式教学 , 黄金时段 。 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 自主性 , 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2 改革的 目标 、 内容 增强学生体育意识, 培养 学生的体育兴趣 和从 事终身体育锻炼 的 习 2 . 1体育“ 俱乐部” 教学 的概念 惯; 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各种新颖的娱乐性运动项 目的要求 , 在锻炼 高校体育 “ 俱 乐部” 教学 是以学校体育场馆 为依 托, 围绕 着某一 的 同时, 可 获得愉悦感 , 有利 于调动 高校体育教 师 的积极性 , 发挥其 运动 项 目, 以俱乐部 的组织形 式把体育 教学 、 课外体育 、 运动训练 、 专长, 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 。体育“ 俱乐 部” 教学模式是 “ 以人为本 ” , 有 群体 竞赛融 为一体 的体 育课堂 教学模式, 我们 把它界定 为体育 “ 俱 较大的 自由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需求 , 能够较好地发 乐部 ” 教学 。具有 时代性 、 社 会性 、 针对性 、 适应性 、 可操作性和时效 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 眭。 实施 “ 俱乐部” 模式 既是发现培养体 性等特点 。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 应该遵循 教学的规律; 1 1 1 1 在 育人才 的重要组织形式, 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 体育 的桥 梁和纽带 。 教师指导下, 有 自由选择项 目、 教师 、 自由选择上课 时间的 自由度, 以 3 . 2 建议 素质教育 、 健康教育 为 目标 , 以体育锻 炼者 自觉 自愿结 合为基础 , 以 构建体育 “ 俱乐部” 教学, 要树立新 的教育 理念, 要 通过世界各 国 培养 学生 自主性 、 创造性 为核心, 以锻炼身体, 培养 终身体 育意识为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 比较研究, 系统 的研究我 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 目的的新 型教学模式t ' 2 1 。 构建有利 于人才培养的体育“ 俱 乐部 ” 教学 管理模式, 为我 国高校体 2 . 2体育“ 俱乐部” 改革 目标 育俱乐部 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研究基础 。 体育“ 俱 乐部 ” 是未来高 校 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 把握《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的方 向, 根据 体 育发展趋 势和走 向, 体育 教师应 主动转变 角色, 带 头转变观 念, 要 滨江学 院 自身的特点 和客观条 件, 循 序渐进 ; 不断优 化教师 队伍, 高 积极适应这一改革发展 的需要, 宣传体育 “ 俱乐部 ” 的思想, 并 积极 影 水平 、 高质量地教书育人 f 3 J ; 以素质教 育为中心, 有利于学生个性 的培 响学校 各级管 理者 的观念 , 为学校 体育 “ 俱 乐部 ” 模式 教学 打下 基 养, 有利于学生 身心 的全 面健康, 有利 于学 生 的专业 发展, 达到 以培 础 。 养学生“ 终身体育” 、 “ 健康第一” 为目 标的体育“ 俱乐部” 课程 目 标。 参考文献 『 1 1 全 国普通 高等学校体 育课 程教 学指导纲要 文件 汇编【 M 】 . 北 京. 人 2 . 3改革 内容 民体 育出版社, 2 0 0 2 . 2 . 3 . 1 体育 “ 俱 乐部 ” 课程设置 2 1 鲍煌 军. 普 通高校体 育俱 乐部教 学模 式探 究[ J 】 . 黑龙 江科技 信息 , 通过对滨江 学院 2 0 1 1 、 2 0 1 2级本科生体 育课 进行调查 , 体育兴 『 趣 调查结果 为: 篮球 ( 7 4 . 8 6 %) 、 足球( 4 5 . 7 3 %) 、 排球 ( 5 6 . 8 7 %) 、 健美操 2 0 0 9 ( 3 4 ) 3 1 施伟忠. 高等职业技术 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J ] . 武汉体育 学院学 ( 6 9 . 1 4 %) 、 武术( 7 3 . 2 l %) 、 网球( 7 5 . 3 2 %) 、 乒乓 球( 7 1 . 3 3 %) 、 羽 毛球 f ( 7 5 . 2 1 %) 健 身( 3 6 . 8 l %) 、 瑜珈 ( 8 9 . 1 3 %) 、 跆 拳道 ( 6 6 . 3 7 %) 、 体 育 保 健 报, 2 0 0 5 ( 8 ) 4 1 徐 国富等. 以俱 乐部形式进行 大学体育教 学改革 的研 究[ J 】 . 西安 体 ( 2 3 . 8 7 %1 , 对上述体育 项 目特点进行 分析, 制定 出各类俱乐部 主要教 『
学校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策略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学校塑造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策略的角度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开展。
一、加强组织管理学校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管理,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活动按时按质地进行。
此外,要建立健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机制,积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都能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中来。
同时,要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基础的技能和知识,以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
二、创新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非常有特色和魅力的体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例如,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和展示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展数字化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关注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科技的魅力。
三、注重传承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也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
因此,学校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学习相关历史和传说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学生与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
四、提高安全意识民族传统体育虽然有着很好的文化价值和体育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学校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
同时,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也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能够避免风险和伤害。
五、建立长效机制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不应该只是一时的热潮,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长期计划,定期组织各种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继续推进学生的文化传承和体育发展。
我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俱乐部”教育模式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为例
以浙江财经 学院东方 学院为例
浙 江财 经 学院 东方 学 院 王 美燕 李 鸿 何 晓芸
[ 摘 要] 高校课 外体育俱 乐部是 我 国高校体 育教 学课 的延伸 , 是 学生获取运 动技能 , 提 高体育 学习的兴趣 , 构 建和谐 校 园体 育氛围 的产物 。我校 当前体 育课 程教学模式主要 可以分为 大一 大二采用常规体 育课程教 学, 大三大四 实行课 外体育社 团教 学模式 的课 内 外相 结合 的体育俱 乐部教 学模 式。本文采 用问卷调查 、 访谈 法、 文献 法等 方法 , 对独 立学院 高校 自身的特点及课外体 育俱 乐部组 织 模式的特 点、 组织、 构 建等方面进行研究 , 探讨课外体 育俱 乐部在 独立学 院实施 的可行 性 , 以期为我 院更顺利 的开展 体育俱 乐部教 学
提 供 一 定 的 理 论 支撑 。
【 关键词] 公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 俱乐部 模 式
1 、 体育俱乐部的概述与理论依据 1 . 1 体 育俱 乐部 教学模式 的概述 实施 体育俱 乐部教学模式 是在终身体 育 、 素质 教育和健康 第一思 想 的指导下 , 根据学校教学条 件 , 由学生 自主选择体 育项 目, 它可以满 育改革 的根本 目的。 3、 我 院体育俱乐部教学 现状 我 院体育教 学模式 的转变是在 长安校 区落成使用 后进行 的 , 在大 大二进行传 统体育课程 教学 的前 提下 , 对 大三大 四的选修课采取 了 体育俱乐部 的教 学模 式 。 3 . 1 体育俱乐部 教学 的管理与组织形式 进行 打卡式 选课 , 基本情 况如下 : 第一 , 选课前在体 育 中心 网站和 体育馆 的展板 上公布相关 信息 。包 括的 内容 主要有 : 所 有备选 的课 程 项 目的介 绍 、 层次、 教 学 内容 ; 各项 目授课 教师 的信息 ; 上课 时间 的安 排 。第二 , 学 生根 据 自己的兴趣爱好 , 选择 相应的课程上课 。打破 常规 的上课 流程 , 学生每一 次课都 可 以选 择不 同的课程 , 直至选 满 l 5 个学 时 。第 三 , 学生累计 活动 时间达 1 5 小时 , 体 育选修 课课程 考核成绩 为 “ 合格 ” , 获得 1 个课程 学分。第 四, 该 课程 由体育社 团中最优秀 的学 员 授课 , 体育 中心 的老师参 与该课程课前 的辅 导 , 课 中的组织和课后 的评 价总结等工作 。 3 . 2 体育俱乐部教学 内容 高校体育 改革 以来 , 我院在 体育教学 内容设置 上已经作 了很大 的 调整, 逐渐 满足 了不 同学生不 同兴趣 的需 要 。目前 我院先后 开设的俱 乐 部项 目有室 内 : 乒 乓球 、 瑜伽 、 印度舞 、 跆拳 道 ; 室外 : 篮球、 网球 、 排 球、 足球 、 自由活动 ( 绳子 、 跑步、 毽子等 ) 。在学 生选 课时 , 本着 自主选 择 内容 的原则 , 显示 出教学 内容 对学生体 育学习 的重要性 。 目前我 院 在 轮滑 、 体育 舞蹈 、 羽 毛球 、 台球 等学生喜爱 的体育 项 目上专业 的体育 教师较少 。体育教师资源 的缺 乏 , 场地器材的 限制 , 致使 部分已开设的 项 目不能广 泛开展 。 3 . 3 体育俱 乐部 教学方法 教学 方法是现代教学指导思想 的折射 , 而现行 的高校体 育教学 中, 虽然教学 方法有 了一定 的创新 , 但 仍能感受到“ 以运动技术 为中心” 、 注 重“ 三基 ” 的传统教学观念和 以教师 为中心的传习式 和灌输 式的教学方 法 的存在 。我院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俱 乐部教学课 中, 仍然采用 讲解 、 示 范、 辅导 三部 曲作为教学手段 , 缺乏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组织形 式多 采用 以大班级 为单 位 , 分组轮换 的形式 。教学方法陈 旧, 教学组织 形式 的落后 , 将会严 重阻碍 体育俱 乐部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发展 。 4 、 体 育教学俱乐部的现实意义 体育俱 乐部教学 是实施 素质教育 的重要成果 , 是我 院体育教学 改
对独立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对独立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 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很多原有的体育教学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手段、具体要求等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太适合时代的要求。
因此为了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参与的基本目标,迫切的需要对独立学院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现阶段独立学院的改革大踏步向前,各专业的发展也紧贴市场需要,基于工作过程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而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基础课程,在教改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其更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需要。
一、独立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典型现状1.学生兴趣不高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在独立学院中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水平参差不齐,这是最大的实际。
但在实际教学中,千篇一律的从基础开始教学,或者过快的进入实战练习,这样一来必然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忽视。
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在球场上的不同位置,而在课堂上,却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统一指导安排,丢失了自我个性。
2.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骨干在独立学院中授课的体育老师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人员,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艺术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仍处在不断地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小的失误;另一部分是独立学院反聘过来的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这一部分人经验丰富,在教学手段、方法、组织形式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不同程度的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渴求欲望。
显而易见,缺少中青年的骨干教师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这就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相对不均衡。
另外,密集的上课时间安排,再加上体育课班级人数大都在50人以上,给教师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疲劳,容易引起注意力的分散和教学兴趣的降低,难免会对体育教学的练习和组织造成很大的挑战。
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教学方法作者:毛淑佳来源:《体育风尚》2023年第07期摘要: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孕育了民族体育文化,将高校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融合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文章通过研究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教学方法,明确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的重要性和二者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文章以高校引入民族传统体育为基础,提出创设高校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氛围、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融合方法,以期实现高校体育全方面育人。
关键词:高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融合教学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在发展中彰显出独特的民族底蕴,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基本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民族生活、娱乐等信息,体现了民族性。
我国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及发展一方面成了强身健体的娱乐方式,构建了人们陶冶情操、信仰寄托的方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承载着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保护,对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和国际文化地位有益,所以高校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教育具有必要性。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肩负的德育和素养教育作用,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继承蕴含的文化价值,让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新生机,帮助高校学生的素质协同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的重要性(一)拓展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涵盖多元的民族特性,民族体育的项目高达977种,汉族体育项目有301种,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备多元化特点[1]。
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到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加速高校体育教育建设,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更好建立。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有我国传统的体育理念遗留,高校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对校园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发展,为高校实施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和高修体育教学的融合,开发多元化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帮助体育教育体系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吸收和融合。
艺术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艺术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艺术院校这一特殊的教育领域中,除了要求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所突破外,对于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艺术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通常是由老师们将学生们组织起来进行体育锻炼,课堂上通常是老师们站在一旁指导学生们进行各种体育训练或者比赛。
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们的参与度不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很难全面发挥他们的体育潜能。
传统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往往过于重视身体锻炼,而忽略了对学生们体育知识的教育和培养。
传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单一,很难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三、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传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艺术院校需要构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及全方位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1. 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引入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 强调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传统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们的身体锻炼,而忽略了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对体育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3. 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还应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如VR技术、体育科技等。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校体育课程改进与创新计划
学校体育课程改进与创新计划体育课程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进行体育课程的改进与创新计划。
一、提高课程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改进体育课程需要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方面,可以增加多种体育项目的学习内容,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强化运动技能培养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因此,在改进体育课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培养。
可以通过增加专项训练课程,加强学生在某一具体项目上的技能培养,如篮球技术、足球技术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比赛和竞技活动,提供学生锻炼和展示技能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除了运动技能的培养,体育课程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增加体育理论课程,教授学生体育运动的规则、战术、技巧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领域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四、强化体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结合体育课程改进还应该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更好地融入社会。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义工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关注社会问题,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倡导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体育课程的改进还需要倡导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
可以通过加强体育教育,传递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竞技观和体育精神。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传统体育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占据重要地位,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意义明显。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对高校体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概述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其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将学生自身体育才能、爱好以及兴趣充分发挥出来,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1]。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掌握身体锻炼的技巧与技能,并且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现学校体育的转型发展并过渡至终身体育发展模式。
由此可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就是将终身健康作为重要基础体育课教学形式,并且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呈现出来。
独立学院俱乐部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和变革,为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保障,实现终身体育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予以全面培养,更好地推动现代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2]。
二、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重要性阐释首先,依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推动高校体育。
在不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汇集了当地特色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的体育形式。
然而,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所以,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能够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全面发扬民族体育文明,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其次,课程开放适应性不断提升[3]。
国内高等院校分布广泛,高校也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对当地体育文化进行吸收。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引入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能够使课程开放适应性显著提升,且教学形式也更加丰富。
如果是西藏地区院校可以融入射箭和摔跤等项目,而东北地区院校则可以引入雪橇或者是冰球等项目,不仅可以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同样全面促进了现代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再次,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深化体育教学内涵。
在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民族体育文化,使其通过课堂学习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技巧进行熟练掌握,更好地感悟民族体育思想,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形成系统认知。
这样一来,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的内涵得以深化,为其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保障。
最后,丰富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资源。
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融入到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能够为体育课程资源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重新配置体育课程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学习资源。
与此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路径宋宝婵(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效继承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相互结合,娱乐性、文化性以及健康性特征十分明显,对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样也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高校体育产生的影响,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路径Reform Path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ourse in Sports Club Teaching of Independent CollegeSONG Bao-chan(Nanyue College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Hunan,421000,China)Abstract: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can effectively inherit national culture and combine with modern sports spirit. It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health, which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teaching of sports club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also promotes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takes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focusing on its appli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 sports club teaching and its impact on College sports, hoping to be helpful.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ports club teaching;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reform path基金项目:2017年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NJY201704。
作者简介:宋宝婵,女,汉族,湖南邵东人,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 95 -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使得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对其深化改革与完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路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开设的可行性突出,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创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应用于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有效路径。
(一)“A1+B2”课程模式构建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开设的过程中,应当引入竞技性、健身性特征明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抢花炮和珍珠球等课程内容。
而课程的具体形式就是“A1+B2”。
所谓的“A1+B2”课程模式,A1课程中的A课程主要有太极扇、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大雁气功和二十四式太极拳等,而1则代表的是上述课程中的任意一种[4]。
B2课程中的B课程主要有狩猎、珍珠球、叼羊羊和抢花炮等,而2则代表的是上述课程中的任意两种。
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应当与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既有的实践考核标准相互结合,将A1课程项目当成学期的主修项目,在期末考核中的比重为40%。
而B2课程项目在期末考核中的比重设置成30%,身体素质考核比重是20%,平时课堂表现与出勤率比重占据10%。
(二)有效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将其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
目前阶段,已经有很多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程,而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
独立学院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方面,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开设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5]。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创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涵和模式,确保在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
(三)转变传统课程内容近年来,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开设体育课程教学方面,内容都具有一元性特征,仅融入几项与提升身体素质相关的内容。
以足球课教学为例,教学重点放在传球、颠球以及运球绕杆射门等方面,同时会融入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1000米、800米和跳远等体育项目[6]。
而课程评价的方法也都是足球技术考核与身体素质的考核。
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在开展教学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其突出的优势与特点就是对传统的一元性学习形式进行了改变,分阶段开展不同类型的小课程教学。
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的内容都包含二十四式太极拳,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阶段性的将珍珠球等学习内容融入其中。
特别是北方地区高等院校,珍珠球的开展较为普及,因其竞技性特征突出,所以适宜引入高校比赛和竞赛当中。
另外,狩猎运动的经济性与趣味性也十分明显,通过阶段性地开展狩猎教学内容,同样可以与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相适应。
四、结语综上所述,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引入到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优势十分明显,且应用前景广阔,在实践创新中实现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也一定要综合考虑体育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需求,尽量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体育学习内容的平衡性发展,在实现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 李阳.独立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研究:以A1+B2课程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3):72-73.[2] 王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融入广西高校体教专业研究[J].科技视界,2016(16):140-142.[3] 王成科,韦光辉.广西体教专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论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4):112-114.[4] 冯昌靖.从茶文化角度谈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设计创新[J].福建茶叶,2017,39(6):203-204.[5] 胡江平,韦光辉.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216-217.[6] 宋宝婵.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22):78-79.(责任编辑:李晓杰)-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