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幼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3)针对荔枝果汁精深加工工厂较少的现状,推测其原因。
(1)分析合江县气候对荔枝生产 的有利影响。
(1)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降 水丰沛(雨热同期).位于河谷,冬季风影响小, 有霜期短甚至无,霜冻危害较少;年均温较高, 有利于生长;生长期长,荔枝品质好。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1
命题点1 农业区位因素和生长习性
02
命题点2 农业耕作技术
03
命题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频考点总揽 农业区位因素 区域农业发展
高考命题切入点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云南省宾川具位于横断山区边,高山地区气候凉温,河答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 区农北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具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 洱 年(来海(1,))地宾入形川宾特县(川点河):谷”山地王高区程谷以竣深热工。带通、水亚,热加带之水推果广为节主水的措经施济,作当物地种农植业业用蓬水勃方发得展以。保下障图。示近意些 宾 ((12))川指说耕 比县出明地重的宾地特小地川形点)形县对:。。地宾耕形川地的县主主河要要谷分持地布点区在,干谷并热地推气和测候山耕特间地征盆分形地布成,及的数数影量量响少的。(特(8或分点面)。积(6小分、) 占土地面积 (((346))分用以( 下 时)水水沉不2)得果气易答到种流形:保植,成宾障业气降川后为流水县,基下,位当础沉导于地,过致温热提程干暖带出中(湿、宾增降润亚川温水的热县且少亚帯为谷)热水促地。带果进热季种经量风植济不气业进易候蓬一散区勃步失,发发,因展展导山,可致高从采热谷气取(深候的气,角措温谷度施高地分。)盛析(4,分行其同)原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与农业发展
考点一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一、自然因素:土、地、气、水、耕地(土地)面积---五大要素1、土---土壤土壤肥力--制约产量和品质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土壤厚度、疏松状况---根系发育土壤肥力高的主要原因(1)植被覆盖率高,积累腐殖质多,养分多;(2)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积累养分多;(3)降水较少,或风力弱,土壤侵蚀作用小;(4)河流沿岸长期流水堆积,形成肥沃土壤;(5)火山灰,含大量氮和磷,肥力高;2、气---气候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生长期、生长周期、病虫害、气象灾害等生长期是指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纬度越高,生长期就越短;纬度越低,生长期就越长。
生长周期是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热的地方,作物生长快,生长周期就短;冷的地方,作物生长慢,生长周期就长。
3、地---地形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且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坡度适中,便于排水;海拔低(地形封闭、山地阻挡冷空气等),气温较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迎风坡,降水较多;阳坡,光照充足。
4、水---水源灌溉水源的量---影响产量水源的水质--影响品质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历史和经验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丰富程度或素质影响农业发展科技包括机械、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注意1: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商品农业、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频频出现。
市场因素可细化为:①市场需求量→供需关系→销售价格。
②市场的时空差异:时间上→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或错峰上市),空间上→市场距离。
③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量、品质、品牌(知名度)、销售价格(受生产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冷藏保鲜成本、营销成本等影响)等。
三、方法归纳1、在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时,在众多因素中要着重分析自然条件,即土、地、气、水四个方面,特别是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气候中包括了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气象灾害等)2、主要区位因素:某一区域某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2023年各地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农业
2023 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题农业〔2023 年全国乙卷〕2023 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
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效劳团队为农民供给无人机效劳,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终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展技术培训。
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本钱,转变了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1 题。
1.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A.产量【答案及解析】B.质量C.利润D.价格1.C 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本钱,降低本钱,故能提高利润,C 正确;无人机的使用能降低本钱,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 错误;无人机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不能直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AB 错误。
应选C。
〔2023 年广东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
2023 年,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
表1 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奉献率变化。
据此完成2—4 题。
产棉区奉献率〔%〕时段〔年〕长江流域面积单产黄河流域面积西北内陆单产面积单产1950—1965 22.61 30.2726.8548.61 52.389.52 1965—1980 18.77 46.7420.3752.78 34.9226.98 1980—1995 30.65 37.5550.9330.56 47.6219.05 1995—2023 55.56 19.1662.0417.13 61.909.52 2023—2023 57.47 26.4468.0611.11 66.679.52 2.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A.丰沛的降水C.充分的光热B.昼夜温差大D.肥沃的土壤3.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奉献始终以面积为主导的是A.长江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B.黄河流域棉区D.三大棉区皆是4.近年来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A.①②【答案及解析】B.①③C.②④D.③④2.C 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分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
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
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农业区位论是一门研究地理上农业资源的分布、有效利用以及经济效益的科学理论。
它的基本思想是: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理解了地理空间的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市场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因素,可以准确地描述农业生产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影响范围。
1、农业区位论的基本概念农业区位论可以概括为:在尊重地理空间的不同特征的条件下,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及大自然环境变异所形成的一系列条件下,合理组合市场经济要素和地理空间的内容,实现产业地缘政治的空间布局和规划。
2、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将农业区位论科学地应用到农业经济中可以协调农业生产空间架构,以期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实现;(2)结合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农业区位空间框架,以促进更高的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实现;(3)引导区域农业改革和产业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空间组织架构,保障区域农业经济安全;(4)建立农业空间布局动态优化机制,提高农业地理空间利用效率;(5)制定符合各类土地利用要求的农业空间利用策略,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
3、农业区位论的现实意义(1)农业区位论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2)农业区位论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从而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节约农业资源,提高生产力;(3)农业区位论的应用可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4)农业区位论还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培养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新思想,从而实现绿色农业发展。
以上就是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的简要介绍,可以说,农业区位论的发展和实施对于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七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突破练一、选择题农谚云:“一年红花草,两年田泥好”。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多在水稻秋收前夕,套播于稻田中,水稻收割之后的次年初春时节,红花草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长成江南“草原”,将初春的乡村装扮得如诗如画。
回答1~2题。
1.红花草在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红花草种植业日趋衰落。
判断其衰落的原因有()①20世纪80年代末化肥市场放开②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承包者变更频繁,往往出于眼前利益,掠夺式经营③红花草使土壤酸化,地力衰退④其种植易导致土壤板结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2.红花草开花时节,宛如紫云,煞是好看,也吸引蜜蜂在其间飞舞酿蜜,即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花期过后,随着插秧季到来,红花草将被翻耕覆地沤田,变成绿肥滋养大地。
判断江西蜜蜂采红花草花蜜的时间是()A.2月B.4月C.6月D.8月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末化肥市场放开,大量化肥进入市场,农户减少红花草的种植,①正确;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承包者变更频繁,往往出于眼前利益,掠夺式经营,提高复种指数,②正确;红花草是一种优质农家肥,既能给农作物提供氮素肥料,节约种粮成本,又能有效改良土壤质地,③错误;由于红花草与水稻是套种,其种植不易导致土壤板结,④错误,故选B。
第2题,根据材料“多在水稻秋收前夕,套播于稻田中,水稻收割之后的次年初春时节,红花草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长成江南‘草原’”可推断,江西蜜蜂采红花草花蜜的时间为4月,B正确;6~8月为水稻生长的季节,C、D错误;2月气温较低,红花草不会开花,A错,故选B。
(2019·江西南昌模拟)下图是“印度半岛局部地区略图”。
图示区域沿海平原为水稻种植区,德干高原为小麦种植区。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沿海平原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4.图中水稻种植区的传统生产特点是()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C.机械化水平高D.单位面积产量高5.导致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市场D.交通答案 3.A 4.D 5.B解析第3题,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A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知识讲解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考点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
常见措施如下: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具体步骤如下:二、经典高考试题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答案(1)B(2)B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调动和运用知识] 本题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等知识内容。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结 合该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可得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 件,而苹果种植的效益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方面进行分析。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可通过发展沼气避免果渣露天堆放;可 作为农村生活能源;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 的施用。
(2)综合治理、开发整个流域 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 了障碍。不过,我国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如成立的黄河 水利管理委员会就是对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指挥机构。
鲁尔区经济振兴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纵观鲁尔区由繁荣到衰落再到繁荣的发展过程,对当前我国 工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大 中型企业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的老工业 基地,如辽中南重工业区更具有积极意义。
(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 状况、开发早晚等方面分析。
(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 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 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 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 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度发展畜牧业角度考虑;城镇 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达到百年一遇。 (2)航运。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3)发电。共建成30座水电站,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 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4)提高水质。措施包括防治污染、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 态环境的改善等。 (5)旅游。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 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旅游业收入成为一 项重要来源。 (6)土地利用。做土地规划,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水土流失。
201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0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6)政策
是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例:我国农业税的取消和农业的补贴、我国商品 粮基地的建设等
知识梳理
一、 农业区位条件和布局
4、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知识梳理
一、 农业区位条件和布局
5、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4)土壤、水源 黑土和黑钙土广布,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 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注意: 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为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 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知识梳理
一、 农业区位条件和布局
②春旱、夏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
教材P66活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hm2) 0.31 0.20 0.10 0.02 0.07 0.04 0.10 谷物单产 5 377 7 066 5 929 6 929 6 366 6 427 5 322 2 (kg/hm )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东北地区扩大耕 地来增加粮食产量受限,保持和提高其商品粮供应地位,可行的 途径有哪些?
第40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4-12-12
一、 农业区位条件和布局 区 域 农 业 发 展
知识梳理
典例剖析
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
知识梳理 典例剖析
知识梳理
一、 农业区位条件和布局
1、农业区位因素:
自 然 条 件
气候 气候 土壤
市场
农 业 区 位 科技、机械 交通 政策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湘教版)
影 响较大 。在农 业 区位 选择 时 , 社会 经济 因素人 手 , 应从 并 着 重考虑 市场 和交通运 输条 件这 两个最 富变 化 的社会经 济 因素的发展 变化 , 确定 比较合 理的农业 区位 。 最终 个 国家 或地 区发展农 业 的条件 ,可用 图 1所示 因素
一
二、 学情分 析
个地 区农 业 生 产 的发 展 ,与该 地 区农 业 生 产 的 条 件—— 土地 、 候 、 气 水等 资 源密 切相 关 。 因此 , 内容 相 关 本
一
地 、 陵、 丘 陡坡应 发展林业 和牧业 。 其次 , 了解农 作物 的生 长 习性 , 根据农作 物 的生 长习性 选择适 宜 的 自然条件 。 从社 会 经济 因素 综合分析 农业 区位 。 社会 经济 、 文化科
位选择 ?
图 2 美 国气 候 类 型
总结 : 的 区位选择 必须 考虑各 种 区位 因素 , 因 农业 做到 地 制宜 、 因时制 宜 , 充分合理 地利用农 业 土地 。
从 自然 因素分析农 业 区位 。 首先 , 综合 考虑影 响农业 区 位选 择 的 自然 因素。 当地气候 、 形 、 从 地 土壤 、 水源 等 因素 入 手 ,逐个分 析 ,并 确定 影响 当地农 业 区位 的最 主导 自然 因
密 苏里 河 的 交 汇 处 :与 其 它 农 业 区 的 相对位 置 )‘ 米带 ;玉 ‘
比“ 小麦 带 ” 置 偏东 的原 因分 析 ( 批量 的 差 异— — 从 美 位 需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及 河 流 分 布 图 来 分 。 斤)
学 生 已经 学 习 了农 业 的 区 位 分 析 ,但 缺 乏 相 应 的 美 国 区域 地 理 知 识 , 课 在 教 材 P, 本 —— 美 国地 形 、 候 图 气 的基 础上 ,提 供 两 幅 内容更 为详 细 、更 易获 得 信 息 的美 国农 业 图 , 以降 低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析 的难 度 , 分 以便 达 成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产业,也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发展。
下面将介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相应的措施。
一、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首先,农业生产要注重保护土壤。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少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
其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另外,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二、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农业生产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首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发展农业产业链,提供农民多元化的经济收入来源。
通过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社会原则社会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业生产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农民的福祉。
首先,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农民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保障。
其次,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另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利益。
四、文化原则文化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
农业生产要注重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以及农民的传统知识和技能。
首先,加强农业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
其次,鼓励农民参与传统农耕活动和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另外,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风貌,维护农村的文化特色。
总结起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社会原则和文化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政府支持和农业政策的引导,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整体福祉。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讲人:马进东
QQ:2272208224
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学考目标
1、理解美3、运用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几种世界出口量第一的农产品
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
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100人消费,不仅满
足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
用于出口。
想一想
美国农业生产如此发达,你能运用 区位分析法进行分析吗?
怎样分析农业区位
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河流 气候、土壤等
农 业 区 位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 劳力、政策等
美国的地形
2.“台田—鱼塘”模式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 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挖鱼塘,在水 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 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使台田—鱼塘相互促进,立体开 发、综合利用。
3.北京“留民营”模式
农药残留
水体污染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 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 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 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 推广了大量的新技术
探究学习
问题
水资源缺乏
水土流失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侵蚀 粮食短缺
措施
植树造林
滴灌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休耕与轮作 基因工程 免耕
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农业新 村,该地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饲 养,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送入沼气池,产生的 沼气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 或者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 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 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11.11
66.67
9.52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归纳提升•学技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定向分析方法 (1)气候条件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关键因素,气候因素可细化为光照、气温、降水、 昼夜温差、风、气象灾害等(根据题目信息增减因素)。解题时不仅要考 虑上述因素,还要考虑气候因素对其他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并结 合农作物习性来进行分析。
析方法 图析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发展 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影响该耕作、种植方式
的气候条件
的因素
考点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2021全国卷Ⅰ,37)考查 1.以区域地图为载体,以某特色农产品为背景
圩田适宜围垦的自然条 材料,考查当地为促进该类农业生产所需采取
件以及圩田的发展和改 的措施
区域 造
2.以某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态环境
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
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
率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产棉区贡献率 长江流域
//%时段/年 面积 单产
黄河流域
面积
单产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专题(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
如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
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
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答案】(1)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
(2)方面①: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
方面②: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
【分析】(1)调动必备知识,巢湖位于安徽,巢湖附近该圩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可开垦面积大;附近有巢湖和河流,湖泊沉积、河流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且靠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均适宜围垦,形成耕地,发展种植业。
(2)方面①: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能改善巢湖水质。
原因分析思路:发展种植业,会施用化肥、农药,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巢湖水污染;而湿地水流缓慢,能促进泥沙沉降,且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湿地与巢湖水体连通,能促进巢湖水体自净,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能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原因分析思路:由材料可知,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易发洪水,湿地发展水产业,防洪压力小;湿地能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能容纳外泄的巢湖水,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八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常考点一
常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2018·陕西安康期末)四川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 1 400m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一般在9~11月,是我国芒果成熟期最晚的地区,该地区的芒果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佳。
下图为“攀枝花地理位置图”.读下图,完成1~3题。
1.导致攀枝花芒果晚熟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气候干旱④管理技术先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攀枝花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是()A.河谷干热,光热充足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C.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D.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3.攀枝花芒果种植区易发生()A.寒潮B.洪涝C.台风D.水土流失答案 1.A2。
A3。
D解析第1题,攀枝花市纬度位置偏高,且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导致芒果生长期长,成熟晚。
A正确。
第2题,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谷地,夏季高大山脉对西南季风阻挡作用强,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且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河谷干热,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芒果含糖量更高。
故A正确。
日较差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与攀枝花芒果“含糖量高"矛盾,B错误。
受季风影响,本地降水量大但季节分配不均匀,C错误。
本地区山高谷深,所以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不是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第3题,本地区地势起伏大且降水丰沛,易出现水土流失,D正确。
关键原理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温差)、地形、水源、土壤.(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地价、资金、管理.(3)科技因素: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
下图为“我国双季稻主要适宜种植区分布图”。
回答下题。
1.据图可知()A.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习惯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受海拔影响C.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D.对双季稻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答案B解析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影响种植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错误;M界线西段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因此M界线西段折向较低纬度的西南地区,B正确;N界线内为四川盆地,由于纬度较低,地形封闭,热量充足,适合双季稻种植,因此该地双季稻种植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C错误;双季稻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对其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D 错误。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4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
第34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区域认知)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综合思维)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人地协调观)以区域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频率较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自然环境1.X围:某某、某某、某某三省及某某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地形地貌: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是平原。
A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
4.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分布差异也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5.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易错提示】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而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其X围除了东北三省外,还包括某某自治区东部。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2)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
(3)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某某省、某某自治区,在某某省、某某省也有少量分布。
(1)开发:荒地的大量开垦扩大了商品粮、油料和糖料基地→“北大荒”变“北大仓”。
(2)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
【易错提示】“北大仓”变回“北大荒”的原因: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新-课-标-第- 一-网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表2-4-2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160~200500~70050%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130~145450~65050%~60%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X|k |B| 1 . c |O |m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
基于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地理教学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例
娄焕杰1 罗 瑛2(1.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15; 2.杭州市余杭中学, 浙江 杭州 311121)地理核心素养是在特定生产、生活情境下,学习者在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堂作为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现如今高考向素养立意培育转型的背景下,如何让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呢?新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的很多认知是间接认识,如果没有具体的情境,这种认知就没有鲜活性。
因此创设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课堂教学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1]一、深度学习理论简述深度学习的概念早在1976年由瑞典教育心理学家马顿和赛尔乔提出,[2]很快就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美国学者布鲁姆又对深度学习做了进一步研究,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分为六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其中识记、理解和应用属于浅表的低阶思维学习,而分析、综合和评价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见图1)。
图1 布鲁姆分类对应学习、思维层次图相较于浅层学习而言,深度学习是一种指向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高阶思维发展活动。
高阶思维包含了决策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批判能力,如果教师缺乏对地理原理的深度理解和处理能力,就容易让学生陷入重复记忆层次的低阶思维。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求知欲满足,如果长久停留在低阶思维层次,学生就会对该学科和老师失去兴趣。
当前地理课堂中,一些课堂气氛活泼热闹,但缺乏深度的地理学习,存在虚假学习、浅表体验的现象。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发现,合理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并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整体性教学情境,把问题融入在真实情境中,[4]能较好地实现学生的深度思维培养。
二、教学目标的深度设计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助力高效课堂的基础。
确立符合学情特征同时又注重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渗透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专题17山区脱贫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母题来源含解析
专题17 山区脱贫与区域农业可持续进展【母题来源】2023 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 题【母题题文】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24 分〕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 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进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想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6 分〕(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8 分〕(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进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缘由。
〔6 分〕(4)以水果种植业为根底,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进展可实行的措施。
〔4 分〕【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顺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分,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存〕。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进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根底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根底设施建设等。
【试题解析】(1)读图〔留意图中县界限〕,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局部地区海拔在1000、2023 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想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
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专题彭东明【期刊名称】《地理教育》【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29-31)【作者】彭东明【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中学 311400【正文语种】中文1.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如表2)。
(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如表3)。
(3)微观农业布局影响因素(如表4)。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如表5)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图1)。
(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农业和特色农业(如低山丘陵区的立体农业);②加大科技投入,如育种技术、灌溉技术等,提高单位面积产值;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交通条件改善等;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如农产品加工、旅游等;⑤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减少对生态的破坏;⑥注重品牌效益,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1.理清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之间及与农业类型的关系(如图2)2.利用中国地图明确我国各地农业地域类型或特色农业(如图3)1.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归纳第一步:明确对象,确定区位。
(对象可以是区域或地理事物,确定区域可以得出相应区域的地域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可以明确相应的属性和条件)第二步:分析设问,找准方向。
(只有弄清设问,答题才能有针对性,不会多答错答,也不会浪费时间和答题空间)①全面分析类: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及原因;②评价分析类:要答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原因;③比较分析类:看清相同还是不同及原因;④优势分析类:同类事物中具有优势的方面及原因;⑤限制因素类:最不利的方面。
第三步:提取信息,结合模板。
(从材料中快速、准确、全面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信息是答题的重要依据,并结合答题模板,合理取舍,列出答题提纲)第四步:分点表述,规范科学。
①要分点,有层次;②先材料,后模板;③有因果,思路清;④看分数,补点数;⑤字工整,用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本讲内容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个核心;二个重点: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具体表现。
不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性。
一个模型:注意构建区域农业区位分析模型,并以我国和世界典型区域为背景,熟练分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特点。
核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因素(1)区位含义①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两大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
(3)区分三个因素的表述方式①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条件),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②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③限制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
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1)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基本思路①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一般根据地区气候和地形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例如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湖泊、水库和沿海海域适于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
②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方法技巧1.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1)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a.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但夏季(全年)降水少、干燥,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但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c.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多种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②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灌溉技术和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
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上图中信息并说明。
命题点一结合区域农作物生产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喜温暖、较耐旱,橄榄油经济价值高。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部分省区已有一定规模的油橄榄引种栽培。
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已被称为“中国油橄榄之乡”。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与油橄榄原产地显著不同的自然生长条件是()A.冬季温暖,日照充足B.纬度偏高,海拔较低C.河谷地形,黑土肥沃D.夏季多雨,雨热同期2.目前,该地区油橄榄的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是()A.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量B.开垦梯田,扩大种植面积C.培育良种,提高生产技D.开辟水源,提高灌溉技术命题点二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工厂化农业系统。
其设计和使用使农业生产不断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荷兰、日本等国已在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下图是“植物工厂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植物工厂中可以明显缩短农业生产周期的设备是A.育苗工厂B.栽培车间C.保冷库D.通风系统4.利用植物工厂,符合荷兰农业专业化发展方向的农作物可能是A.甜菜B.蔬菜C.柑橘D.棉花5.植物工厂的设计要注重改良当地的自然条件,判断荷兰的植物工厂在设计上应侧重的方面是()①热量②水分③光照④土壤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核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与借鉴(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该区农业和经营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③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①人工草场建设。
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
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推广。
方法技巧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评价(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比较如下表:判断依据判断结论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水稻自给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牲畜主要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混合农业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2)对比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规律时,应把握好以下两个重要的纬度带:①30°~40°纬度带:此纬度带内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的地区,分布着季风水田农业;降水较少的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有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②40°~50°纬度带:此纬度带内降水较多但光热条件较差的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为欧洲西部和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区的乳畜业;降水较少但光热条件较充足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例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判断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解一题得一法]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农业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如以种植水稻为主,为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小农经营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等。
命题点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及借鉴意义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和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大陆甲、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的气候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鉴乙农业地域类型区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该类型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分析角度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对策分析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