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栽培技术要点甘薯栽培,应根据当地甘薯市场需求,选用市场潜力大,丰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中早熟品种。
对于墒情较差的年份可采取先浇水后耕作的方法,确保土壤含水量在65%~70%。
1、合理施肥砂壤土地块易漏水漏肥,一般每亩一次性集中施用腐熟有机肥4000~4500千克,化肥采取2/3撒施、1/3起垄时条施的方法,一般每亩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5-15-15)50千克,12%过磷酸钙75~100千克。
连作死棵严重的地块,栽植时每亩穴施木质素菌肥40~50千克。
种植技术"src="https:///uploads/allimg/170701/1GH0M36-0.jpg" />2、起垄覆膜开春后结合耙耢施肥起垄,垄高28~30厘米,垄宽32~35厘米,垄距8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无大坷垃。
采用宽1.2米、厚0.08厘米黑色地膜全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实,覆膜时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4月下旬采取高剪苗(即从育苗畦起苗时,将幼苗根部留在育苗床内,秧苗高度在18~22厘米)破膜栽植,以防止甘薯常见病虫害,如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甘薯茎线虫病通过秧苗传播与蔓延。
一般每亩定植3400~3600株。
3、及时追肥8月上中旬根据植株形态特征针对性的进行叶面追肥或雨天撒施易溶解的复合肥。
植株生长势弱的地块,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或雨天每亩撒施46%尿素5~7千克。
植株长势强的地块,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雨天每亩撒施低氮复合肥5~7.5千克。
4、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甘薯病毒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等。
防治甘薯病毒病除采用脱毒秧苗外,秧苗栽植后结合防治刺吸式口器(如蚜虫、飞虱等)害虫可叶面喷施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3天1次,连喷2~3次。
黑斑病与黑痣病除了采取高剪苗栽培外,进入7月下旬薯块膨大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根茎部,8月上旬再重复喷施1次,防效可达90%以上。
菜用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环境 中阴 干水分 。 药 剂 消毒 。经 浸 润 的种薯 晾去 ②
水 分 后 , 用 6 %多 菌 灵 5 0倍 液 喷 施 , 后 整 齐 再 0 0 然 地 排放 到 育苗 床 中。
3 苗床 准 备 。建议 采 用 温棚 育 薯 苗 , 择 地下 ) 选
-
农 业局 项 目办 ; 本 霞 , 县农 业 局 阳光 培 训 办 。 江 郧
收 稿 日期 :01- 一I 2 1 01 1
+
一 +
一- 一+ - }一
一+
- +
-+
一- 一-- 一—+ + 4 一一
一+ +
一- - 一 4- 4 -
种 即 可 采 收 , 9月 中 下 旬 可 收 获 中 晚 熟 品 种 。 至
水 位低 、 排水 良好地 块 , 坐 北朝 南 向搭 建 温棚 。 按 整 地 后做 151 宽 的 育苗 畦 , 度 视地 形 而 定 。 苗床 . 1 3 长
底部 要保 证 渗 水性 良好 , 铺 3c 上 m厚 谷 壳 , 铺 厚 再 度 为 5c 的半 干腐 熟 牛栏 粪 ,其 上 铺 一层 05c m . m
1 种 薯 用 量 。常 规 简 易设 施 育 苗 的 , ) 栽植 6 7 6 m 需 种 薯 约 6 , 施 条 件 较 好 的 , 苗 时 需 种 0 设 育 薯 4 g 0k 。
菜用 甘 薯作 为 一种 新 品蔬 菜 , 设施 栽 培 条件 在
2种 薯处 理 。 浸 种薯 。 前将 种 薯用 2 倍 液 ) ④ 播 0
4 2 0 王 开 昌 , 县 农 业 局 经 作 站 ; 玲 , 芳 , 县 4 5 0; 郧 袁 尚 郧
无公害脱毒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三 、 肥 施
1 薯的需肥规律。 . 甘 根据实验分析, 每生产 10 0 0f克鲜 薯需要 吸收纯 氮 3 . 5千克, 五氧化二磷 1 . 8千克, 氧化钾 50 . 千克。 施肥 中速效氮肥不宜过多, 以免发生徒长, 注意_ 并要 二 要素肥 料配合施 用。 薯的不 同生长时期, 甘 地上部与地下部 的养分 分配与于物质的积 累动态基本一致. .在生长前期地 上部的生长量 大于地下部, 而氮 、 、 磷 钾的分配 比例也大 于 地下部分 。 进人生长中期, 地下部分的生长量大于地上部分, 地下氮 、 、 磷 钾的分配比例也逐渐提高。生 长后期, 地下部分 的 生 长 比例 明显 高 于 地 上 部 , 、 、 的 分 配 比 例 也 占显 氮 磷 钾 著优势 。 2施肥技术。无公害 f薯高产 田的 土壤肥力标准为有 . j | 机质 1 2 全氮约 04 水解 氮约 5 克 / ~ %, . %, 0毫 千克, 全磷约 01 速效磷 2 毫克 / 二 以上 , . %, ( ) 1克 全钾 2 %以上。 效钾 10 速 2 毫克 / 千克以上 =由于甘薯都种在贫瘠 的土壤上, 了提高 为 甘薯 的产量, 须增 施无污染 的有机肥 , 必 配合施用氮 、 、 磷 钾 化肥 。在一般情 况下, 每亩产鲜薯 2 0 0 0~20 5 0千克的地块 , 基肥应施有 机肥 2 0 0 0~30 0 0千克, 过磷酸钙 5 0千克, 酸 硫 钾2 0千克, 当土壤含水 解氮少于 4 O毫克 / 千克时每亩增加 尿素 1 0千克, 在生长前期 每亩追施尿素 1 3千克。 0~l 四 、 溉 与 排水 灌 甘薯全生育期 的耗水 量, 根据研究,春薯亩产 2 0 50— 40 0 0千克 的 田问耗 水量 为 4 0 5 5 7 0毫 米.相 当于 每 亩 30~50立 方米 的灌水量 , 0 0 因此在甘薯生长中期需注意排 涝, 、 前 后期要进行适量灌溉 。 五、 栽秧 1 . 栽期。春薯 以 5~1 0厘米地温稳定在 l —1 时为 6 7 栽秧适期 。 春薯栽期过早, 由于气温较低或遭受 春季霜害而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甘薯(Ipomoea batata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高产、耐贫瘠、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种植于许多国家和地区。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甘薯产量,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甘薯栽培技术,帮助农民获得丰收的成果。
1. 地块选择与准备甘薯对土壤要求较高,通常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选择地块时,应避免高地或易积水的低洼地。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杂草除草,保持地面整洁,并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翻耕,以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种薯选择与处理在选择种薯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薯。
各地根据当地气候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种薯消毒处理,以预防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3. 栽植方式与密度甘薯的种植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是穴盘播种法,将种薯切割成小块后放入穴盘中,然后将穴盘移植到田地中;二是直接整株移植法,直接将整株种薯移植到田地中。
栽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5-90厘米,株距25-30厘米。
4. 施肥与水分管理甘薯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在施肥方面,可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进行适当的施肥,例如可以在种植前施入基肥,并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追肥。
水分管理方面,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种植后的早期生长阶段更需关注,及时浇水。
5. 病虫害防治甘薯容易受到多种病毒、病菌和害虫的侵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及时清除杂草,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
此外,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6. 铲土与收获甘薯生长期一般在90-120天左右,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收获前2-3周,可进行铲土,促进甘薯的膨大和增产。
收获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对甘薯造成损伤。
7. 储存与销售收获后的甘薯需要进行适当的储存和销售。
宜选择通风性好、干燥、阴凉的仓库进行储存,避免长时间暴晒和高温环境。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甘薯又称番薯、山芋、地瓜等,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甘薯是主要旱粮作物。
甘薯营养价值较高,用途也很广。
它是制造淀粉、酒精和糖的原料。
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鲜、干茎叶和薯块以及加工后的粉渣等副产品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
甘薯的叶柄还可作为无公害蔬菜。
甘薯适应性较强,抗逆性很突出,除对温度要求较严外,对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很广。
比较耐旱,需肥虽较多却又耐瘠。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块根及茎叶均可作为繁殖器官。
甘薯在大田生产中主要采用薯块育苗的繁殖方法。
1个薯块一般有5-6列纵向排列的侧根,侧根枯死后,就留下了略微凹陷的根痕,位于根痕附近的不定芽原基萌动并穿透薯皮,即为发芽。
不定芽在薯块上分布,一般头部多于中部和尾部,朝向土表的阳面(背面)多于朝向垄心的阴面(腹面),块根的发芽存在顶端优势。
一、主要品种我市现在种植的主要有赤蓬-1、徐薯18、86-8、红宝宝、浙薯2号等品种。
若加工淀粉,可选用徐薯18、86-8。
作为食用可选用红宝宝、浙薯2号、赤蓬-1。
二、栽培技术1.育苗早育、育足壮苗,有利于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
壮苗的标准是茎皮光滑,叶大色浓,浆汁多,一般苗长20-25厘米,百苗重1-1.5千克,无病虫害。
①准备好酿热温床。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未种过薯类作物的地块做苗床,苗床长度依地势和需要而定,一般为4-6米,床宽1.2米,床深20-30厘米,下铺25-35厘米的牲畜粪、作物秸秆及青草等酿热物,撒施一些碳铵促进发酵,用铁锨略为拍实,盖上一层地膜。
床边四周开40厘米的深沟以利排水。
待酿热物增温至35℃左右,再踏实酿热物至不松不紧状态,上铺5厘米左右的细泥土后进行排薯。
②排好种薯。
于大田扦插前1个半月左右,每亩大田选好75千克左右的种薯,排10-13平方米的苗床。
种薯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单个重150-250克的健康种薯。
无公害紫甘薯的栽培技术
1 均 日气 温 要 达 到 l℃ 以 上 , 植 要 起 垄 , 田栽 植 . 平 5 栽 大 垄宽 7 O厘 米 . 高 2 —O厘米 , 地 栽 植 畦 可 低 些 。 起 畦 时 垄 53 早
要掌 握 时 机 , 壤 不 能 过 湿 或 过 干 , 土 以保 持 垄 土 松 散 , 于 发 利 根、 薯。 结 2薯 苗 长 到 2 — 5 米 , 6 8张完 整 叶 片。 以剪 苗 栽 . 02 厘 有 — 可 种 大 田。 栽秧 时最 好 要 选 择 阴 天 土 壤 不 干 也不 湿 时进 行 , 在 晴 天 以傍 晚 栽 秧 为 宜 。 后 要 浇 水 以 利 成 活 。 苗 露 地 高 度 插 秧 以 3厘 米 为 宜 。 上 留 3片至 4片 展 开 叶 , 余 叶 片埋 入 土 地 其
行垄 面喷 施 . 在施 药 过 程 中 注 意 不要 喷 到 甘 薯 菌上 。 3防 治 病 虫 与 施 肥 : 选 择 无 病 毒 感 染 的 田 块 栽 植 。 . 要 耕 种 前 每 亩 撒 施 生 石灰 5 ^ o千 克 . 栽 植 前要 将 薯 苗用 托 布 o. 6 且
10 一 5 0倍 溶 液 喷 在 排 好 的种 薯 上 , 止 黑 斑 病 。排 种 密 0 0 I0 防
中耕 要 深 些 , l 约 0厘 米 左 右 。 后应 浅些 。 二 次 约 3厘米 . 以 第 第 三 次 只需 刮 破 土 皮 。 第 二 、 次 要 结 合 培 垄 。除 草 要 做 到 三
早 、 、 , 亩 可 用施 田补 1 0 2 0毫 升 对 水 5 一 0千 克 进 小 净 每 5—0 o6
一
、
种 檀环 境 的 选 择
要 按 照 无 公 害食 品一 蔬 菜 产 地环 境 标 准 选 择 栽植 地 。 凡
甘薯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合 现 代 甘 薯 科 学 栽 培 技 术 , 国 宝 乡 实 际 出 发 , 谈 生 产 优 从 浅
质 高 产无 公 害 甘 薯 栽 培 措 施 。
一
、
专 用 品 种选 择
优 质兼 用 型 可 选 用 福 薯 8号 、 山 5 、 薯 1 金 7龙 0号 、 薯 泉 8 4等 : 心 地 瓜 干 加 工 选 用 龙 岩 7 3 金 山 6 0 金 山 5 红 —、 3、 O等
作 物 栽 培
Zuo WU a i z ipe
甘薯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张 丁 彩
( 化 县 国 宝 乡农 业 服 务 中 心 ) 德
甘 薯 是 国 宝 乡 的 主要 粮 食 作 物 之一 。 着农 业 产 业 结 构 随 的不 断 调 整 和优 化 , 薯 不 但具 有 种植 面积 大 , 产 潜 力 大 , 甘 增 转 化 利用 效 率 高 , 是 理 想 的 淀 粉 资 源 和能 源 作 物 。作 者 结 还
下 ( 下 ) 种 在 整 好 的 小 苗 假 植 圃上 , 栽 植 小 苗 2万 株 左 拔 栽 亩 右 , 般是行株距 1 一 2厘 米 x 0厘米 , 足 基 肥 , 早 发 苗 、 2 施 有 品 种 短 蔓半 直立 、 薯 个 数 多 的均 结
薯 块 繁 种 就 是 在 上 年 甘 薯 收 获 时 选 留具 有 品 种特 征 、 薯
大( 门薯)下层节位 结善敏少甚至不结薯。 , 其特点是 : 结薯较
大 、 提高 密 度 。 可
五 、 理 密 植 合
重 20克 左 右 、 病 伤 完 好 的薯 块做 种 。 合 当 地 实 际 , 用 5 无 结 采 塑 料 薄 ( ) 覆 盖 苗 床 育 苗 、 地育 苗 以及 小 苗 假 植 采 苗 圃 地 膜 露 育 苗 等方 法 之 一 。前 三 种 育 苗 法 苗 地 宜 选 用 土壤 肥力 较好 、
夏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地 头栽 植 一 些 预 备 苗 以便 补 缺 。
( ) 五 田间 管 理
1 前 期 管 理 。 前期 的 主 攻 目标 是 、
茎 叶 早 衰 , 高 叶 片 光 合 效 能 , 速 块 提 加
根膨大 , 以保 证 高 产 。对 脱肥 田落 黄 较
顶 尖 , 一 定 的 增产 效果 。 有
2 中 期 管 理 。 中 期 的 主 攻 目标 是 、 地 上 、 下 均 衡 生 长 , 理 的 核 心 是 保 地 管 证 茎 叶稳 长 和 群 体 结构 合理 。 要 做好 主 以 下 几 方面 的 工 作 : 是 防 旱 排涝 。如 一
密 度 以 3 0 ~ 5 0 / 6 m 为 宜 。在 0 03 0株 67
选 择 排 水方 便 、 层 深 厚 、 构 疏 松 、 土 结 富
含 有 机 质 、 水 、 肥 性 能好 的 砂 壤 土 保 保 或壤土 . 并且 要 求 3 以上 未 栽 过 甘 薯 年
的 地块 。
料 向块 根 转移 。 速 块根 膨大 和 积 累 淀 加
立 即处 理 , 许 栽 植 。 不
( ) 时 收 获 七 适 甘 薯 的 适 宜 收 获 期 应 根 据 地 温 而 定 。当地 温在 1 c 以下 时 , 根 停 止 膨 c 5 块 大 ;0 c 1 c 以下 茎 叶 开 始 枯 死 , c 以下 , 9c
l k 。在 中 等肥 力 以上 田 块 , 6 7 2g 每 6m 产 量 3 0 k 左 右 的 , 施 入 优 质 农 家 00g 需 肥 3 0 k 、 尿 素 l g 过 磷 酸 钙 OO g 0 、 k
无公害甘薯栽培技术
3 选 地垄作
31 选地 . 甘薯抗 逆力 很突 出 , 土壤 要 求不 严格 , 要 对 但
实现高产稳产和优质, 薯田必须选择耕层深厚、 土壤肥沃 、
质地疏 松 、 保墒 排水 良好 的无 污染 地块 。鲜食 甘 薯还 应 选
2 育 苗
大 田生产 主要采 用 薯 块 育苗 的繁殖 方 法 , 求 苗 早 、 要 苗足、 苗匀 、 苗壮 , 以利大 面积均 衡增产 。 2 1 塑料 薄 膜温 床 育 苗 . 该 法省 工 省料 , 于管 理 。床 便 址应 背风 向 阳 , 势 高且 地 块 干燥 , 水 良好 , 理 方 便 。 地 排 管 旧床 常易感 黑斑 病 、 虫病 , 线 需进 行 消 毒或 更 新 床 土 。苗
可揭开薄膜一角降温, 床土过干可于晴天中午适 当浇水。
242 幼苗 生长 阶段 .. 齐苗 至 剪 苗前 催 中有 炼 , 温 保 床 持 在 2 2 ℃ , 土宜 保 持 相 对湿 度 7 % ~ 0 。薯 苗 4~ 8 床 0 8% 逐 渐见 光 , 苗高 2 c 以上具 有 6~ 3m 7个 节 时 , 入 以炼 为 转 主, 停止浇 水 , ≥1% 范 围 内尽 可 能 降 低 床 温 , 分 见 在 6 充
苏薯 5—2 豫薯 5号 、 薯 1 、 薯 2号 等 ; 淀 粉含 5 、 豫 0号 泰 粗 量 和烘 干率 都 较 高 、 适 宜 加工 的品 种 , 徐 薯 l 、 薯 并 如 8徐 2、 4 徐薯 3 、 4 皖薯 l 、 薯 3 、 薯 7号 等 , 蔓 叶 多 号 皖 号 鲁 且
汁 , 于饲用 。 适
安徽农学通报 , n u A . c B l 2 1 ,8 0 ) A h i Si u1 0 2 1 ( 7 . .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水或河 流上游无排 放有毒 物质 的企 业 , 基地不 含有 天然 有
毒物质 。商 丘市生产 基地 可以选择生 态条 件好 、 离污 染 远
( ) k , ( : 5g 钾 ( : ) 0—1k , 行 平 衡 施 N 5 g磷 P0 ) k , K 0 1 2g 进
肥 。氮 、 、 比例以 l 12~ . 。一般情 况下 , 磷 钾 :: 2 5 鲜薯产 量 为 3 5 0 ~4 0 0 gh 的 田 块 , 有 机 肥 4 0 0 — 70 5 0 k/ m 施 50 6 0 0 g h 纯 氮 15~10 g h 五 氧 化 二 磷 7 0 0 k/ m , 0 5k/m 。 5~
为长寿和保健 食 品。为 了保护 环境 , 生产符 合要 求 的无 污
42 1 施肥 原则 掌握 以基肥 为主 、 机肥 为主 , .. 有 少施 氮 素化 肥 、 增施 钾 肥 、 肥 的原则 。控 氮 、 磷 稳磷 , 增施 钾补 施 锌、 、 肥, 锰 铁 推广使 用腐 熟 有 机肥 , 生物 菌 肥和 优 质叶 面 肥 , 止使用 硝态氮肥 和含有 氯化钾 的复合肥 。 禁 422 施肥方 法 .. 推广配 方施肥 , 据土壤 肥力 , 根 目标产 量 做到氮 、 、 磷 钾合 理 搭 配 。整 地 时底 施 7% 的有 机 肥 , 0 其余 3% 的有 机肥 和全部化 肥 在扶 垄 时集 中施 于垄底 翻 0 耕于垄 内作包 心肥 。
2c 0 m左 右 ; 地势 高 或 沙 质 土 、 在 土层 厚 或 肥 力 较 差 的地
关键词 : 商丘市 ; 甘薯 ; 无公 害; 栽培技 术
中图 分 类 号 ¥ 3 5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0 0 2 1 0 0 7- 7 1 2 1 )7- 2 - 2
甘薯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栽培技术要点甘薯(又称红薯、番薯)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获得高产高质的甘薯,合理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甘薯栽培的要点。
一、选种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并且抗逆性较强的优质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红薯01、川蜜二号等。
2.病虫害抗性: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如抗病毒病、抗蚜虫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二、育苗1.基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病虫害较少的基地。
避免选择连作甘薯的地块。
2.地块消毒:可使用适量的化学消毒剂消毒地块,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3.良种选择:选取外观完整、无病害的种薯作为母株,进行良种繁育,以保证良好的生产效益。
4.育苗方法:可采用扦插苗法、穗条苗法等不同育苗方法。
在育苗期间注意保持空气湿度和温度,及时补充养分。
三、田间管理1.整地准备:进行翻耕、耙耙平、开沟沤腐等工作,为甘薯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进行播种。
3.行距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
通常行距在75厘米左右,株距在30-35厘米之间。
4.施肥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特别是在萌芽期、生长期和扩叶期增加氮肥的施用量。
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5.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病毒检测等,以防止病害扩散。
6.除草管理:定期进行除草,以减少杂草对甘薯的竞争,保证甘薯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四、收获和储存1.收获时机:根据品种的生长周期和地上部分的枯黄程度,决定最佳的收获时机。
通常在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甘薯的挖掘。
2.甘薯挖掘:使用合适的工具,将甘薯小心地挖出,避免损伤甘薯。
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长时间暴露在外,防止甘薯晒伤。
3.储存条件:将甘薯放置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和温度过高。
甘薯常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甘薯常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形成葫芦形等畸形薯块,并形成大小不一的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多呈圆形,稍凹陷,中后期龟裂、皮下组织变黑疏松。
染病后,甘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叶片发黄皱缩、增厚反卷。
该病主要通过带病土壤、土杂肥、种薯和种苗传染。
(二)防治措施
目前,甘薯根腐病无特效药剂进行治疗,只能采取
农业措施进行预防。
首先,应选用抗病良种进行栽培,这是防治根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其次,育苗前要对种薯进行杀菌除害处理,培育壮苗,适时早栽。
最后,应注意轮作换茬,栽植前应清洁田园、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
后不发根。
若在定植后染病,则幼苗叶片暗淡萎蔫,剪苗伤口处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最后整株腐烂死亡。
若在甘薯生长后期染病,叶片虽不萎蔫,但须根呈水渍状,植株会青枯死亡。
薯块染病后,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出现片状黑褐色水渍状病斑,薯肉为黄褐色,腐烂后有刺鼻臭味。
(二)防治措施甘薯瘟病防治的农业措施有严格落实植物检疫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薯苗,实行水旱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等。
作者简介:孙晓丁(1973—),男,河南商丘人,专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 程丽红)ZHIWU BAOHU 植物保护。
无公害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倍 液统 一喷 雾 防治 。 药 时 田间 留有 浅水层 。 喷
35 加强病 虫和 鼠害 防治 .
的 特殊 环 境 , 易 诱 发 细 菌 性 条 斑 病 、 叶枯 病 、 较 白 纹
稻蝽象 : 在抽 穗 灌浆 期 , 9 %敌 百虫 80倍 于 用 0 0
统一 灭 鼠: 分别 在播 种 前 、 和抽 穗 前 、 . 田 后 后 以
最大 的甘薯 生 产 国家 ,每 年种 植 面积 约 6 0万 h 。 业生 产 区域 。 0 m,
约 占世界 甘薯 种植 面积 的 6 . ; 5 % 年生 产 量约 1 4 . 2亿 产地 区域 或 上风 向的灌 溉水 源 没有 对产 地 环境 吨, 占世 界甘 薯 总产量 的 8 , 59 %。甘薯 在我 国粮 食作 构 成威 胁 的污 染 源 , 括 工 业 “ 包 三废 ” 农 业 废 弃 物 、 、 物 生产 中总产 排列第 四位 , 仅次 于水稻 、 麦 、 小 玉米 。 医院污水 及废 弃物 、 城市 垃圾 和生 活污水 等污染 源 。
农 田土壤 重金 属 背景 值 高 的地 区 以及 与土 壤水 产 地农 田灌 溉用 水 、 田土壤 、 田空 气 必须 符 农 农
产 品质量 、 安全 卫生指 标 符合 国家农 业行 业标 准 “ 无 以免 对 空气 、 土地 、 溉 水 的污染 。 灌 指标 均 符合 同家 食 品安 全卫 生标 准 行业 无公 害 农产 源 有关 的地 方病 高发 区 , 不能 作为无 公 害产地 。
浅 水促 分 蘖 。 中期 露 晒 田控 制 无效 分 蘖 . 抽穗 扬 花 期
水 晒 田。
稻 飞 虱 :用 3 %啶 虫脒 或 2 %吡虫 啉 l o 5 0 0倍 加 保 留浅 水 层 , 期 干 湿交 替 保 根 系 , 割 前 5 7 后 收 ~ d断 2 %多灭 威 8 0 0 0 0倍混 合 液 或 2 %朴 虱灵 3 O ~ 0 0 5 50 40
甘薯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手册(精简版)
甘薯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手册---精简版(一)苗床期:1、种薯:严格筛选种薯,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运种薯,选用无病种薯,要选用无病无伤、未受冻,生活力强,出苗快而多的薯种。
2、温汤浸种:51-54℃温汤浸种,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咯菌腈、萎锈灵、福美双等药剂浸种薯5-8min。
3、苗床:用咯菌腈、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等喷洒、浇施苗床或种薯,进行土壤/种薯杀菌消毒处理。
4、秧苗:加强水分、温度、养分和环境等管理,采苗前要进行炼苗,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为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大小适中,苗长25厘米左右,苗龄30天,组织充实,老嫩适宜,无病害,浆汁多等。
(二)田间管理技术第一个环节:移栽阶段1、移栽前可将薯苗底/根部用咯菌腈、多菌灵或者甲基硫菌灵等浸苗2-3min,对土传病害防病效果显著。
2、适时移栽当地平均气温稳定15度以上,浅土层地温到17-18度时比较适宜。
3、移栽移栽时预防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和茎线虫,可用毒死蜱、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药剂和噻唑膦、阿维菌素等杀线药剂,穴施/浇窝处理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茎线虫。
防治黑斑病、根腐病等真菌病害,可用嘧菌酯、恶霉灵等杀菌药剂窝施/灌根/滴灌等方式防治。
第二个环节:生根缓苗-发枝结薯阶段1、查苗补缺,防止缺株断垄。
2、插后1个月左右及时中耕除草,培土扶垄,增温保墒,为甘薯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促苗壮棵肥:在肥力低或基肥不足的地块,每亩可追施高氮型复合肥或尿素5~6千克,但应根据苗情长势,酌情增减肥料用量。
第三个环节:蔓薯同长期-薯块盛长期阶段1、根据甘薯秧蔓长势(一般在封垄前),合理选择药剂进行控旺,如可选择多效唑等控旺药剂喷施1-2次。
2、裂缝肥:可追施高钾型肥料或硫酸钾,满足甘薯膨大所需钾元素。
3、喷施杀菌剂、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起到防病、抗逆、补充营养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收获贮藏阶段1、适时收获:红薯薯宜在气温降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12℃左右收完,适宜收获时期在霜降以前。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一、甘薯黑痣病1.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薯块的表层。
初生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灰黑色霉层,发病重的病部硬化,产生微细龟裂。
2.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
(2)可实行与禾科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
(3)化学防治。
①苗床育秧期:对无病薯块进行药剂处理。
方法是用50%纯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纯品甲基托布津1000倍浸泡10分钟进行消毒。
浸泡后的药液要泼在苗床上,剪下的薯苗用上述药液浸泡根部(约10厘米)10 分钟。
连根拔下的薯苗要将根部剪掉后再浸泡。
苗床上若发现病薯要立即深埋或烧毁处理。
②大田栽植期:大田栽秧时,亩用50%纯品多菌灵1~3千克兑细土,浇水栽秧后,施药土,最后覆土,可杀灭土壤中的黑痣病菌。
③收获期:适时收获,一般在寒露至霜降之间,具体时间以当地日平均气温在15℃左右为宜。
若收获过晚,薯块容易遭受霜冻,利于黑痣病菌侵入。
收获后要用晒场上晒2~3天,使薯块伤口干燥,可抑制薯块病菌侵入。
也可先在屋内干燥处晾放10~15天(堆0.3~0.7米高即可),度过薯块旺盛呼吸阶段,迫使薯块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再入窖。
④贮藏期:甘薯贮藏期窑温要控制在12~15℃之间,如果温度低于9℃,甘薯易受冻害,诱发黑痣病或其他病害。
若温度高于17℃,甘薯极易发芽生根,且利于黑痣病的发生。
二、甘薯疮痂病1.为害症状。
叶片染病叶变形卷曲。
芽、薯块染病芽卷缩,薯块表面产生暗褐色至灰褐色小点或干斑,干燥时疮痂易脱落,残留疹状斑或疤痕,造成病斑附近的根系生长受抑,健部继续生长致根变形,发病早的受害重。
2.防治方法。
(1)实行4~6年轮作。
选用无病薯(蔓)育苗。
(2)发病初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60升,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红薯高产种植技术(总14页)
红薯高产种植技术(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红薯无公害高产种植技术第一章红薯简介与种植现状第一节红薯简介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令人刮目相看。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
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
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第二节红薯的种植现状及问题1、南方红薯种植已副食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划种植。
2、栽种技术落后,产量偏低。
3、交通不便,销售受阻,难以形成商品化。
4、加工、储藏技术不够。
资金缺乏,初级产品外销,利润低。
第二章红薯的生物学特征与营养第一节红薯生物特性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全国广为栽培。
第二节红薯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
甘薯怎样栽培管理 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怎样栽培管理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甘薯是一种具备较强抗逆性的作物,为了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保证农户的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今天我们谈谈甘薯怎样栽培管理,讲讲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供朋友们参考。
一、甘薯种植前的准备甘薯要求土质疏松、耕层深厚、肥力适度的沙壤土。
整地时深耕25-30厘米,起垄做到垄距相等,垄形肥胖,垄沟深窄,一般垄宽60-80厘米,垄高25-30厘米。
丘陵旱地要起小垄,风沙地可不起垄。
施肥掌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
底肥一般亩施有机肥3-5方、硫酸钾20-25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尿素8-10公斤。
二、甘薯秧苗处理方法壮苗的标准是茎粗壮,节间短,剪口多白浆;叶片肥厚且大小适中,顶叶平齐;苗高20厘米左右,苗龄30天左右;组织充实老嫩适度,无病虫无白根,百株重500克以上。
秧苗消毒处理:采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薯苗基部6-10厘米处浸泡10 分钟,再栽苗,可防治黑斑病。
三、甘薯的田间管理技术1、甘薯的前期管理从薯秧栽插到茎叶封垄为生长前期。
此期的主要措施:一是及时查苗补苗,在栽秧后4-5天进行查苗,发现缺苗死苗的及时补栽,补栽壮苗,保证全苗。
二是及早中耕除草,在栽后及早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封垄前中耕除草2-3遍。
三是早追提苗肥,在缓苗期至伸蔓期追施提苗肥,亩追施尿素5-10kg,以壮株促长,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
2、甘薯的中期管理从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到高峰,为生长中期。
此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调控茎叶平稳生长,促进块根膨大。
对于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以控制茎叶旺长,促进块根膨大为主;一般地块以促为主,使茎叶和块根均衡生长。
对于茎叶出现旺长的地块,可以喷洒生长抑制剂。
一般在雨季来临前喷洒第一次,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甘薯的后期管理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期为生长后期。
该期甘薯茎叶生长逐渐衰退,而块根增重加快。
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持适当的绿叶面积,防止茎叶早衰,提高光合效能,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块根迅速膨大。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
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
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
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
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
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间管理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
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
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
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
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
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
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
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4、后期管理:我地在8月份以后,雨水较少,常发生干旱,影响薯块膨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收获 。根据产 品用途选 择合适 的 时问采收 。 。 主 要 有 温 床 育 3.
苗 、薄 膜 育苗 和 露地 育 苗 。苗 床 排 种 薯
地 膜 覆盖 、食 用 型红 心甘 薯 、紫 薯 一般 8月下 旬采 收 ,提早 上市 卖个 好 价钱 ;淀粉 型甘 薯 9月 中下旬 采 收 ,秋 高气 爽 ,选 晴天 切 晒 ,加 工成 淀粉 、粉条 等 ;保 鲜 增 效 型甘 薯 ,一 般 1 0月 下 旬 收 获 , 可 获
点 鬟 誓 淼
2 大l i t 栽 培 阶 段
喜
温 度控制在 2 5。 C左 右 。 发 现 病 害 要 进
行 化 学 防 治 , 拔 苗 前 ,要 通 风 炼 苗 , 温 度 控 制 在
要 ,受水渍 的不 要 ,露天 堆 放 时间 过长 的 不要 。储
藏方 法 :采 取 井 窖式 鲜 薯储 藏 法 ,井 深 7 m,井底
甘 薯无 公 害栽 培 技 术要 点 ,简 单 的
草能 7 0~1 0 0 ml ,兑水 5 0 k g 进 行 除 治 ;分 枝 结薯
期遇 到天 旱及 时浇 水 。
甘 喾 筹 翥
薯
茎 叶盛 长块 根 膨大 期 、 茎 叶渐 衰 块 根加
2 . 5 _ 3 茎 叶盛 长 块根 膨 大 期 。甘 薯总 重 量 的 3 0 %~
直径 5 m,井 口 1 . 6 m,温 度 控制 在 1 2℃ ,湿度 控
制在 7 5 %左右 ,贮 存 量 占井 窖 总 容 量 的 1 / 3 ,每 窖 最多可放 5 0 0 0 k g ,可 贮 存 到 第 2年 的 6月 中旬 , 贮存 期 间根据 温湿 度 的变化
1 . 1 苗床 的选择 。选 择 地 下水 位低 、排 水方 便 、背风 向阳、3~5年未 种过 红 薯
的肥沃 土 壤做 苗床 。
7 5 k g ,需育 苗床 3 . 5~4 . 5 m 。
增 大 ,可 叶面 喷 施 多 元 微 肥 ,补 充 养 分 。用 O . 5 % 磷 酸 二氢钾 喷 雾 ,促进 块 根膨 大 。茎 叶 旺长 期 不提 蔓 、不翻 蔓 。 2 . 5 . 4 茎 叶渐 衰 、块 根加 速膨 大 期 。这 时距 栽 植 时 最大 , 干 旱 时要 及 时 浇 水 ,每 隔 1 0 d左 右 浇 1次
2 . 2 起 垄 栽植 。垄距 宽 8 0~9 0 c m, 垄 高 2 8~
3 0 c m,然后 覆膜 打孔 ,采 用单 行种 植 。
农 产 品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站 段 培 姿
2 . 3 栽 插 时 间 。适 时早 插 有 利 增 产 , 应 掌握 气 温
稳 定通 过 1 8℃为栽插 上 限 ,苗 龄 7~8片 叶 。
储 藏 。 甘 薯 收 获 后 要 进 行 精 细 挑选 ,对 捡 出
的病 薯 进 行 深 埋 处 理 ,要 坚 持 “四轻 ” 、 “ 五 不 要” 。四 轻 即 :轻 刨 、轻 装 、轻 运 、轻 放 ; 五 不 要 即 :受害 冻 的不要 ,带病 斑 的不 要 ,严 重破 皮 的不
2 要 其 快 速 生 长 , 抑 制 黑 斑 病 发 生 。 在 幼 芽 3.
水 。遇涝 要及 时排 水 。 3 收获 储藏 阶 段
0 0 d左 右 ,这个 时 期 以薯 块 膨 大 为主 , 需水 量 窖 1 。 2用 种 量 。 一 般 情 况 下 亩 用 种 量 6 0 ~ 间 1
裁 g
培
技
凳 盖
水 ,浇水 深度为垄 高 的 1 / 3 ,收获前 1 5 d停 止 浇
术
管 理 。 萌 芽 期 主 要 是 提 温 保 得 理 想 的产 量 和 效益 。采 收 方法 一般 用 小 四轮 带起
温 ,苗床 温 度 控 制 在 2 8℃ ~3 2℃ ,促
出 土 时 要 浇 1次 透 水 , 促 进 幼 苗 生 长 ,
薯器 ,这 样不 漏 收 ,不 伤 薯块 。
0 5 3 0 0 0 河 北 省 衡 水 市 农 业 环 境 与
2 0℃左 右 ,温 度过 高 时要选 晴天 上 午逆 向通 风 。
2 . 1 整地 施 肥 。秋 天深 耕地 2 5 ~3 0 c m,春 天亩 施 有 机肥 3 0 0 0~4 0 0 0 k g 、复 合 肥( N、P 、K 含 量 4 5 %) 5 0 k g ,再 加入 辛硫 磷颗 粒剂 5 k g 。
2 . 4 栽 植密 度 。一 般长 蔓 品种 每亩 栽 植 3 0 0 0株 左
右 ,短蔓 品种每 亩栽 植 5 0 0 0~6 0 0 0株 。 2 . 5 四个关 键生 育 时期 的管理
2 . 5 . 1 发根 缓 苗 期 。 栽插 后 5二7 d查 苗 ,发 现 缺 苗 及 时补 栽 ,要浇 透水 ,促 晚苗 早发 。用 辛硫 磷 颗 粒 剂 毒饵 诱杀 地老 虎或 采用 人工 捕捉 。 2 . 5 . 2 分枝 结 薯期 。缓 苗后适 度 蹲 苗 ,促 进 根系 下 扎 ;栽 植 后 4 0~6 0 d中 耕 培 土 、 除 草 ,也 可 用 盖
5 0 %都在 这 个 时期 形成 ,茎 叶生 长 旺盛 ,块 根开 始
膨 大 ,要及 时进行 化 学调 控 ,控 上促 下 ,每 亩 用 多
效唑 8 0 g ,兑水 3 0 k g喷 雾 , 防止 地 上 部疯 长 。也 可 用 助壮素 喷 雾 ,效 果都 很好 。此 期 ,养分 需 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