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摩擦起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两种电荷》课件(共23张PPT)
8、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 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 判断,该物体是 ( A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 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6、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
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
体的是( C )
A. ①பைடு நூலகம்⑥ C. ①④⑥ B. ③④⑥ D. ②③⑤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7、用丝线吊起三个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 D ) A. 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 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 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 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 纸屑带上了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 纸屑带上了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负电荷 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量 电荷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符号:C 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排斥
(二)原子及原子结构
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 2、元电荷 e =1.6×10-19C 。 3、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的转移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奇幻的电现象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电与生活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人教版2011课标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A
B
橡胶棒
A
B
9.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自来水 )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 纯净水)
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小结:
电荷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工作原理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C)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 子:带负电
电
原子结构
荷
电荷在导体 中定向移动
元电荷 e=1.6×10-19C
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 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 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 正电,则( ) A.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 B.甲、乙两物体均带正电 C.甲物体带负电、乙物体带正电 D.甲、乙两物体均带负电
•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荷, 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带负电荷,因 为丝绸得到电子。(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 转移到丝绸上) • 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 因为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带正电荷,因 为毛皮失去电子。(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 移到橡胶棒上)
金属杆
金属杆上有了电 荷的定向移动
2、在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 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
【变式拓展】
(2013•佛山)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 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 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 ;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 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 有 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2.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
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
答案:B
解析:从题目中的分类来看,铅笔芯、铜线、盐水都容易导电,属于
导体,而塑料尺、橡皮擦、油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则( ) A.灯泡L1亮,L2不亮 B.灯泡L2亮,L1不亮 C.灯泡L1、L2都不亮 D.灯泡L1、L2都亮 答案:B
二、电路 1.电路的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2.三种电路:通路、断路和短路
三种 概念
电路
特点
通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
() A.A、B两点间存在短路 B.A、B两点间存在断路 C.B、C两点间存在短路 D.B、C两点间存在断路 解析: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或是两灯均
短路;用导线先并联在A、B两端时,发现甲不亮,乙亮,说明电路通路, 两灯泡不可能短路,乙不可能断路;因导线并联在B、C两端时,灯均 不亮,说明甲不可能短路,只能为A、B间发生了断路(开路)。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PPT
1C 1.60 1019 C
/
个
6.251018 (个)
五、导体和绝缘体
(你知道吗?):在输电导线外层为 什么有一层塑料?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纯水不导电
一、电荷
课堂小结
1、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③两种不同物质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质容易 失去电子,显 正 电性;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质容 易得到电子,显 负电性。
元电荷(e): e=1.6×10-19 C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 电荷量是1C?
解析: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19C,
∴所求的电子个数为:
设计实验: 的塑料吸管,观察实验现象。
②、让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 的塑料吸管,观察实验现象。
橡胶棒与塑料吸管相互排斥。
实验现象:
玻璃棒和塑料吸管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它们带电是不一样的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练习:如图是A、B、C三个轻质小球的相互作 用情况,已知A带负电,则(D )
阅读课本P33第3、4段,了解 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工作过程
1、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2、电子是最小的带电粒子,所带电荷 为1.6×10-19C,摩擦后的玻璃棒带电量 约为10-7C
电荷量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是Q。 2、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PPT
带电
<二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带的电一样吗?自然界中 会有几种电荷呢?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做一做:描述所观察的现象
实验分析:
带电体
现象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
5 、生命的路上,耐心使你获得力量,耐心使你认清方向;耐心使你坦途疾进,耐心使你少遭波浪。寻着古往今来的路,在耐心的帮助下看生 活。
4、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跟橡胶棒摩擦过
的毛皮是(A)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5、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 则( )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 能带__负_电 也可能_不__带_电_,丙带__正_电_。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与玻璃棒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与橡胶棒
结论
人们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
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 电荷 相同 ,或者与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相同 。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带的电荷 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的电荷 叫做负电荷。
二.合作学习:做一做
利用身边的塑料尺、橡胶棒、玻璃棒、气球、 笔杆等模拟如下操作
<一>.摩擦起电
结论:
1.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 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2. 摩擦起电:用 摩擦 的方法使物带电 叫摩擦起电。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
2
3
4
5
容易导电的物体 5.电荷在导体中能够 定向 移动, 叫作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导体, 叫绝缘体,金属导电靠的 自由电子 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 原子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其中原子核带 正电 ,电子 带 负电 。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的 转移 。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容易导电 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解析: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用带电体接 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带上等量同种电荷时, 由于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的角度。
1
2
3
4
5
二、原子及其结构 3.如图所示,氢原子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A )
1
2
3
4
5
三、导体和绝缘体 4.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 皮擦、油。他分类的依据是( B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这两类第 一类属于导体,第二类属于绝缘体,故选项B正确。
【例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 玻璃棒上 B.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 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
解析:摩擦起电是带负电的电子转移的结果。丝绸与玻璃棒摩擦, 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 它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所以选项A错误;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 如果物体的原子核比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则橡胶棒 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也就是说橡胶棒带何种电荷,取决于和它 摩擦的物体的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弱,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物 体带负电荷,所以选项B错误;由于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个得到电 子,一个失去电子,所以它们带等量异种电荷,因而选项C正确;相互 摩擦的两个物体不带电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 相同,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并不是没有电荷,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C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4章1.电是什么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小 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 实 纸屑,观察现象. 验: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一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 公元前600年,希腊人发现将琥珀摩 擦后会吸引稻草屑。但直到十七世纪, 科学家才发现,一些物体会因摩擦而 带电,这种起电方式称为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练习: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
现象的是:__c___
A、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 纸屑,纸屑被吸引; B、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 腿上容易吸附灰尘; C、擦黑板时灰尘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D、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 微的劈啪声。
使物体带上和带 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开始2
请你想一想
实际上当带电体靠 近验电器的金属球但还 没有接触金属球时,验 电器的金属箔片就会张 开一定的角度,这是怎 么回事呢?
请你好好看一看
+- +- +- ++- +- +- ++- +- +- +-
静电感应
一带电 的物体与一 不带电的导 体靠近时, 导体内的异 种电荷会被 吸引到带电 体附近,同 种电荷则被 排斥到远离 带电体的一 端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不擦同起物质电原实子际核上束不缚是电产子生的本了领电是,不而同是的。
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两①个得物到体电相子互的
+- ++- +-
-++-
+-+-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互相吸引的还有一带电一没电)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获得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可能是负电荷,也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正极是碳棒,负极是锌筒;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
7、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8、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②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通过导线回到电源的负极。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持续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有电源;电路连通9、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状态的图叫做电路图。
10、把元件逐个按顺序首位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特征:①只有一个电流路径②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③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无论它在什么位置)实例:节日用的小彩灯11、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新人教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课件 (新版)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 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 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 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电子、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 理方法。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女孩头发能够竖 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感应起电。
3.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 (1)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1.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 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师生共同总结: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2.导体和绝缘体。 师: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导体吗? 生: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师: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绝缘体 吗? 生: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
归纳:(1)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 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 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课件(21页PPT)
失去电子带正电
问题四: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你有几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检验 方法二: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检验 方法:利用验电器检验
验 构造:如图所示 电 如何使用:见课本 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所带的电荷就越多 把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Q来表示 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C
在秋天的夜晚,当你脱下衣服 时,有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 声,甚至出现火花,而且皮肤还会 感到一种麻麻的刺痛。在干燥的天 气里,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 会随梳子飘起。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你知道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并能用摩 擦起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作用、构造及其原理 4.认识原子的构造,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3.注意: (1)注意是“容易和不容易”,而不是“能和不能” (2)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例:纯净水是绝缘体,有了杂质的水是导体 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但玻璃在高温状态下达到红炽
状态时,也就变成了导体 (3)金属能够导电,靠的是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 一节两 种电荷 课件(2 1张PPT )
自主学习
1.什么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几种电荷,分别叫做什么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4.什么叫做电荷量?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 5.验电器构造、原理是什么?
验电器是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 6.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各带什么电荷? 7.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复习课-电流与电路【精品课】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精品课件(人教版)
如图所示为四个用细线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已知 D 球带负电,则 A 球带电情况为带负电或不带电 ,B 球带电情况 为 带正电 ,C 球带电情况为 带正电 .
原子结构及带电情况
原子 不带电
“+”电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电 中子 不带电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等都是导体
。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 陶瓷、 玻璃、 油、 干木头、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导体导电的原因:
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酸、碱、盐溶液:正离子、负离子
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 核的束缚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 种电子叫自由电子。
3.判断蓄电池是属于用电器,还是属于电源,也可以根据其能量的转化 情况来判断。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电源;充电时,电能转化 为化学能,属用电器。 4.发电机是电源,电动机是用电器。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短路: 演示:发光的小灯泡还会亮吗?
实验现象表明,小灯泡被短接而熄灭,电流流经外加导线而绕过了小灯泡。 ②局部短路: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时,把其中部分用电器两端直接 用导线连接起来。 局部短路在某种情况下是被允许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Fra bibliotek式 电流路径 工作特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6。
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初中九年级物理摩擦起电的条件
摩擦起电的条件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摩擦起电的原因:(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现象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
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如下图。
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摩擦起电原子原理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
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
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着等量的负电。
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摩擦为什么会起电(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设计电学第一课激发学生学习之兴趣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相互作用规律,会运用摩擦起电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②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②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现象的语言描述能力;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②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虽然摩擦起电是学生熟悉的电现象,生活中比较常见。
但是电荷对学生来说依旧是抽象的,电荷和电流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的,从微观上认识电荷也有一定难度,而两种电荷和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突出物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做好摩擦起电的实验是关键,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来理解电荷,同时提高学生对电学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有自己的想象。
三、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摩擦起电现象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四、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用:矿泉水瓶(底部扎孔)、气球、尼龙绳、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验电器、针座
学生分组试验用:橡胶水管、PVC管、毛皮、丝绸、气球、塑料杆圆珠笔、碎纸屑、塑料泡沫小球、一次性塑料手套、自制验电器、尼龙绳、旋转支架、塑料尺、梳子、自制泡沫小球(外包铝箔)
五、教学用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用演示实验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演示实验1】:将一只气球直接“粘”在黑板上,气球掉落,将气球在头皮上摩擦后“粘”在黑板上。
【演示实验2】拿一个底部打孔的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拧开瓶盖并控制水流。
取另一只气球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将气球在头皮上摩擦后靠近水流,观察现象。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引入新课《摩擦起电》。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以上的例子还很多,同学们想亲自动手试试吗?
【学生实验1】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办法用实验盒中的材料,将密封袋里的塑料泡沫小球和纸屑吸起来。
【学生实验2】让同学们想办法让一次性手套“粘”在手上。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电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信、聪明才智,把电学学得特别棒,因为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新授知识: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教师小结: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3.两种电荷:
【演示实验3】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也互相排斥;而分别用毛皮和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和玻璃棒则相互吸引。
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前两次出现的现象相同?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学生发现这两次都是相同材料摩擦同一种物体,它们所带的电荷该应相同。
教师再问:为什么后一次现象与前两次不同了,有什么区别?引发学生思考,并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生回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
【学生实验3】用实验盒中的材料,摩擦后彼此靠近,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用摩擦的办法可以使各种物体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带的电荷不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就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师生总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课件展示)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可以带电,那么,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呢?
4.验电器: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验电器
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两个练习:
练习1:用摩擦过的物体靠近碎纸屑,碎纸屑被吸引过来,能不能判断该物体带了电?问: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
2.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
如果A带负电,则B带__电,C带__电。
问: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判断。
引入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在实验室中还有一种检验物体带电的工具——验电器。
(出示验电器并介绍构造)
【演示实验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先用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2.再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3.最后用力摩擦橡胶棒,在将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1、2步后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金属箔片为什么会张开?
(引出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学生展示】展示学生自制的验电器并演示
提问: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
(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所带电荷越多,我们把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4.设问,引出下节课内容
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带上了电荷,电荷从哪里来?下节课我们就来讲原子的结构,从而揭示电荷到底从哪里来。
(作业布置)
1.人们穿普通化纤面料的服装容易吸附灰尘,这是___现象。
2.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A.塑料桶与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接触到桶的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3.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塑料小球,分别悬挂在细丝线上,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被排斥,但甲球吸引乙球,而乙球排斥丙球,那么甲、乙、丙球各带哪种电荷?甲球与丙球是吸引还是排斥?
【板书】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