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大全5篇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大全5篇为了保障活动或事情顺利、圆满进行,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对开展后续的工作能更清晰的进行。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篇1一、认真做两套高考地理标准卷高考地理标准卷要求以历年高考真题或者一模二模题为主,而且答案要详细。
做题要掐好时间,大概50分钟。
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评分。
最关键的是要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考点,并一一列出来,自己最后就会明白高考到底什么是常考的考点,什么是出题人想要的答案了。
自己站在出题人的高度,来研读高考试题。
通过错题了解自己的缺陷所在,再对应到章节考点仔细研究理解,争取有大的突破。
大题要看自己的`答案要点是否齐全,答题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地理语言。
点击查看:高三学习计划及高考复习汇总二、细化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建议更多地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
①运用图形知识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②精学精炼,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③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
此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①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②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③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④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基本的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
区域地理的复习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
三、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①整理知识系统:对知识的层次、脉络、体系要整理清楚,列出知识系统表。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浅谈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这也是高中地理高考的难点所在。
高考要出成绩,复习是关键。
本文就高中地理高考的复习方法,从复习时间安排、重难点把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提高应试能力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方法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在于求新、求实,并且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把观念和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新课程标准提出“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当代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等教学目标。
但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平时会教,还要善于复习,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新高考大纲,谈谈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的一些方法。
一、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从九月中旬到二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旬,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主要内容是人文地理和专题复习。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旬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提高应试能力。
二、认识地理学科特点,科学配置复习时间复习是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的,大多数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谁先进入状态,谁就占有优势,因此,要求学生们应给予地理学科足够的重视,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要求认真学习、复习地理,循序渐进地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不能盲目挤占和挪用应属地理学科的时间,抱突击完成任务的思想是难以奏效的。
三、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犹如“空中楼阁”,因此,抓好学生的基本功是关键。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随着高考的临近,2025年高三学生即将迎来地理学科的一轮复习。
本次复习旨在巩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一、复习目标本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包括:1. 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强化记忆,确保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2. 提高地理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高考地理题型和考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二、复习内容根据高三地理课程设置和要求,本次复习将涵盖以下内容: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与地图、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与灾害等。
2. 人文地理:涉及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商业、文化与旅游等。
3. 区域地理: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概况、经济特征、文化特色等。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 总结规律:通过对比、归纳、分类等方法,总结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题型解析:针对高考常见题型,进行专项练习和解析,提高解题能力。
四、时间安排与进度控制为确保复习效果,制定以下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1. 划分复习阶段: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基础知识复习、专题突破、模拟演练等阶段。
2. 制定时间表:为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时间表,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3. 定期检查进度:每周进行复习进度检查,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五、学习资源与辅助材料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以下学习资源和辅助材料:1. 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系统回顾地理知识。
2. 辅导书籍:选择高质量的辅导书籍,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3. 地图册和图表:利用地图册和图表,加深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六、自我测试与评估1. 设定测试节点:在复习过程中,设定阶段性测试节点,如每周小测、每月模拟考试等。
2. 反思与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高三地理怎么备考效果最好?高考地理复习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
具体要回归课本、回归地图,学会审题、避开出题陷阱,吃透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多做训练题和模拟题,同时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使复习更有效率。
针对我校具体情况,打算3月份结束一轮复习,4-5月份进行二轮复习,后面就是学生回归课本、错题集,查缺补漏。
一、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扫清知识盲点,系统归纳、细化落实每个知识点,教材阅读无死角,知识理解无障碍。
终极目标是合上教材大脑中能够清晰呈现地理知识框架,拿出一个知识点能够说出在教材中的位置、能准确背出具体含义并拎出一串相关知识。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
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
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二、二轮复习:需要建立网络结构图,建立地理知识框架体系。
当然,另一种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复习:1、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2、人地关系专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高三人文地理复习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理轰 2 1 第9 奇 0年 期 1
6月 2 t 2E
1 2月 2 21 3
题一议
根 据 图 1中 甲 乙两 图 , 回答 1- 。 " - 2题
帛画 等 文 物 , 一 颗 驰 名 中外 的 艺 术 明珠 。 是
呜 沙 山、 牙泉 : 沙岭 睛呜 ” “ 月 以“ 和 月泉 晓 澈” 而著 称 于世 。
嘉 峪 关 : 万 里 长城 的 西 端 终 点 , 势 险 要 , 巍 宏伟 , 是 地 巍 是
古“ 绸之路” 必经关隘。 丝 的
灵 活化 。仅 以旅游活动为例 。
1 记基本原理 与方法( 成能力) . 识 形
酒 泉 : 水 清 澈 见 底 , 碧 如 酒 。 汉 武 帝 赐御 酒与 霍去 病 泉 澄 有 败 匈奴 庆 功 , 酒 倾 于 泉 水 之 中 , 水 化 为 美酒 的 传说 ; 以产 将 泉 并
名 贵 工 艺 品夜 光杯 而著 称
人 口结构、素质 问题 :人 口年龄结构 的类 型与社会经济发展 的关
系 ; 口素质 与地理环境 的关系 人 人 口问题 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 : 口再生产类型的判 断方法 ; 人 怎样分
析人口分布 ; 怎样判断环境人口容量 ; 如何计算人 口自 然增长率
图 2
二、 运用专题复习方法, 系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
(0 1 山 东卷 ) 于 亚 热 带 季 风 区 的 某 海 岛是 著 名 国 际 21 年 位 旅 游 目的 地 。 岛上 常 住 人 口密 集 , 部 分 消 费品 需依 靠 岛 外补 大 给, 国际 交 通依 赖 航 空 , 客 多需提 前 预 定行 程 。 3为 该 岛旅 游 图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策略论文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的策略一、人文地理考试与学习中的基本问题人文地理内容在文科综合地理测试中的特点是:(1)试题分数比重越来越大;(2)多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综合在一起考查,关注区域人文特征和区域发展,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3)人文地理内容变化大,试题多比较新颖,选材为最新的国内外素材;(4)考查发散思维,答案不唯一性(半开放式题);(5)紧密联系国内外热点问题、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6)文综跨学科切入点多为人文地理内容;(7)都能得点分但得分率不高,人文地理试题考试得分差异不明显;(8)强调态度、价值观和基本文学艺术修养的考查。
学生学习地理的习惯感觉是“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人文地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
”人文地理复习要注意解决目前的几个问题:教师与学生人文地理基础素养较差;人文地理的经典试题和练习少;人文地理比较空泛;人文地理回答不会结合自然和区域实际回答问题。
通过对地理进行学法研究发现,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
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
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
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区域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人文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1.建立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从总体来看,人文地理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其知识结构图如下:2.归纳人文地理核心主题。
2011年全国及地方高考试题主要考过的人文地理中心主题有:乡村城市人口变化、粮食产量人均耕地变化、耕地减少原因、畜牧业发展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选择(炼铝工业、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工业基地条件分析、陆路交通数据表、铁路沿线环境、土地利用图分析、城市化与人均gdp、文化、宗教、旅游、人类社会演进与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等等。
可以说,人文地理的主要因素如人口、资源、交通、技术、经济贸易、工业农业、城市、文化、旅游、环境都有所考查。
高三地理备考的复习策略及计划.doc
高三地理备考的复习策略及计划高三地理一轮备考策略第一、是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中心就是主干。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第三、是要形成两个习惯。
一个是尽早训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另一个是形成关注热点、拓宽视野的习惯。
第四、抓住三种图表,提高识别地理特征的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联系政治、历史。
图表可分为三种:一是等值线图,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二是统计图表;三是区域地图。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识别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第五、要走出六个误区提高复习效率。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2)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随着2025年高考的日益临近,高三地理学科的复习工作已全面展开。
一轮复习作为整个备考过程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计划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扎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关注心理调适,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1. 基础知识梳理目标:全面回顾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及重要事实。
识别并弥补知识盲区,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准确记忆和理解。
策略:分章节梳理:按照教材章节顺序,逐一复习,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
制作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可视化,便于记忆和理解。
自我检测: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2. 构建知识网络目标: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策略:跨学科整合:关注地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如历史、物理、生物等,增强综合应用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理解。
思维导图升级:在基础思维导图基础上,增加关联线、箭头等,展示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
3. 强化图表训练目标:熟练掌握地理图表(如地图、统计图、示意图等)的识读、分析与应用。
提高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分类练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图表,进行专项训练,掌握解读技巧。
实战演练: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大量图表题的练习,增强实战经验。
错题整理:建立图表题错题本,定期回顾,避免重复错误。
4. 专题复习目标:针对高考常考专题(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进行深入剖析。
掌握各专题的核心考点、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策略:专题讲座:参加学校或辅导机构组织的专题讲座,听取专家解析。
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围绕专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
真题模拟:针对每个专题,精选真题进行模拟练习,强化记忆和理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 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 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 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 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做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 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 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图7a
图7b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 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 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 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 小)(6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 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 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 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 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 发展的贡献。(出口创汇;捕捞、 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6分)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有什么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有什么一、整理地理知识的系统结构与联系复习地理知识要能在繁杂广阔的知识内容中掌握知识系统,了解局部知识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需要清晰主干知识在地理学习和应用中的作用。
在了解系统的同时还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需要在复习中通过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等得出,如主次从属关系、平行并列关系、前因后果关系,大小包含关系等。
在复习中要总结有关知识系统和结构,列出包括结构式或关系的系统联系框图,从而使学生具备多种思维能力。
二、整合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地理试题多以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为背景进行考查。
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都有其空间分布的位置,无论陆地(自然环境)、海洋(海洋环境)或天空(大气环境),平地上有不同的经度纬度,不同的海陆位置,河流的上中下游与左右岸,山地的阴坡阳坡与迎风坡背风坡,高原的边缘与内部等差别;垂直分布也有高度的差异等。
由区域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区域特征,又形成空间结构与空间联系的条件。
许多地理事物的联系与综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出发点,常常以事物的空间分布与特征为依托,这是地理知识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条件。
如点的分布规律(城市与聚落),线的延伸方向(交通线、河流),带的形成因素(温度带、自然带),面的区域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世界政治格局),都离不开空间分布与特征。
掌握空间分布,主要依靠地图,加强形象思维训练,重视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综合区域特征,需要对同一空间范围内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叠加影响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概括出来,以便比较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考虑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
空间分布概念是进行空间思维的基础,这也是具有地理特色的能力之一,在应试、解题过程中应予以特别重视。
(时间、空间和地理现象的综合)三、概括地理现象的时间变化与过程在落实空间以后,还应注意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有时间推移的过程,如地壳的运动与变化,锋面的形成与发展,城市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等,要重视发展变化与过程,注意地理事物的运动与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解题时不要只讲结论而忽视过程,应注意发现、认识和利用有关规律,(如河流的形成与发展,上中下游河谷的不同特征,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的各种作用。
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地理复习策略
121ZHONG XUE JIAO YU YAN JIU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地理复习策略杨衍才(宿松县程集中学,安徽 安庆 246521)一、基于学情高三是学生压力最大的一年,各个学科都在搞一轮复习,学生花在地理上的时间并不多,而地理知识点纷繁复杂。
抽样调查我所授课的高三15班(共60名学生),1/3的学生放弃地理,1/3的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地理,1/3的学生认真学习地理。
毕业班的学生考试多,地理又是比较难的学科。
抽样调查发现面对地理试卷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2/5的学生对地理试卷有恐惧心理,1/5的学生消极考试,2/5的学生积极考试。
二、有效备考(一)基于高考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要求: 构建体系夯实基础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包括:要求学生具备调动和运用基本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能力,对给出的地理试题作答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分析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充分通过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充分把握地理的基本技能,不同种类的地理数据之间的交换,不同种类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交换的能力。
学生在高考中达到以上的水平,必须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自然地理的核心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流通,每一章围绕为什么运动,怎样运动,运动的影响三个问题构建系统。
如图1所示的框架结构:人文地理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
教材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为线索组织编写同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知识。
在复习时可以把必修2,必修3,选修旅游地理一块构建系统。
必修3是必修2原理的延伸,是解决区域典型的发展问题。
我们可以按照图2的框架构建系统。
(二)基于高考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 研究真题提高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调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获得题目的要求和相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消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客观、科学地获取图形、表格语言形式地理信息的能力,其中有判断各种地理图表承载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精选9篇)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精选9篇)篇1: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一、高考地理试题分析新课标卷1试卷充分体现了高考的命题思路,遵循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总原则,题目设置常规而又不缺乏新意。
突出呈现出几大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提高,但总体来看难度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地球运动、大气环境等难度较高的内容未出现,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地理图象的判读,区域条件、特征的分析等成为地理考核的核心。
2、单纯考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的试题较少。
取材自然,服务人文,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趋势明显。
选择题11道题有8道涉及自然地理内容;36题的(1)题、37题与自然地理内容有关。
人文地理:选择题有3道,36(2)、(3)题,37(2)题。
选修10分。
每一个题组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综合,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查。
3、具有突出的“地理”特色——区域性和综合性本套试题共涉及6个区域,中国3个——青藏高原、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世界3个——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和东南亚。
这些区域在试题中通过区域图、等值线图、经纬线图和文字材料呈现出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等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突出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如37题以青藏铁路高原环境为背景考查冻土形成条件、铁路路基稳定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建设的原理分析,涉及众多的地理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综合性非常强,这道题也是本套试题难度最高的题。
4、突出地理的工具——地图的考查。
1-3题模式图的阅读与分析;4-6题带经纬网的区域图,6题经纬线地图的距离计算;7-9题带海冰等值线和经纬线的渤海区域图;10-11题黄河三角洲动态剖面图;36题带经纬网的美国大盐湖区域图;37题带等温线的青藏铁路一段模拟题和景观模式图;42等高线区域图;43题中南半岛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
5、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事物相互关系形成过程及原因考查比例较大。
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
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2023在高考的备考复习阶段,许多学生对地理的复习感到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开始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复习备考高考地理的方法策略,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中地理复习备考的方法一、读图、析图法图是地理学习中的关键,地理复习中的图包括各种地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统计图表、系统联系图、综合景观图、原理示意图、地理模式图、地理漫画等等,在这里重点谈一下地图的分析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一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其重要性要胜过文字的描述。
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抓住了地图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应用,就抓住了地理复习的关键。
(一)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在复习中,凡是能够在图上找到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如: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规划、工业区布局等等),都应该通过对地图的分析来掌握,并把相应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变记文字为记图,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图形。
使记忆更牢固、更持久。
(二)掌握地图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研究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首先要分析这个地理事物是点状、线状还是面状。
如果是点状的地理事物,我们就着重从它的归属来分析,如一个工业城市是一个点状的地理事物,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分析它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大的工业区或工业带、哪些交通线的交汇处、哪个地形区、气候区、布局模式等等,从归属的角度来分析它;如果是线状的地理事物,我们侧重分析它做为边界的特征及意义,它具有界定地理事物的功能,如太行山是山西省、河北省两省的分界、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秦岭-淮河界线更是典型:温度带、干湿区、南北方、水旱地等等,还可以从延伸的角度来进行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某铁路线上有哪几个特大城市、工业区、地形区、气候的干湿区等等;如果是面状的地理事物,主要从相邻或包含关系考查其相互关系。
这样,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层层分析、点点联系,就能迅速形成心中地图,巩固相应知识。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篇1】(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样去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去教与学?怎样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后将通过加强集体备课。
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备考,只能是空想。
另外地理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头绪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
争对这个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在高三上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基本梳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虑这些学生已有了知识,但是掌握的又不够牢固,为了避免“炒剩饭”,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决定在复习中,以专题为主干,而又比专题复习要详细,这样进一步巩固知识,又避免重复复习。
(三)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在回归课本,狠抓“三基”的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同时在练习中补充一些有新意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引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加强辅导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辅导,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得到一定提高。
对于后进生,我们一对一耐心地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辅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寻找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关心学生,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2月12日至3月31日区域地理第二阶段:4月1日至5月15日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专题二:地球运动专题三: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专题四:区位分析专题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三阶段:5月16日至5月30日地理高考题型解法与训练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综合题的解法与技巧第四阶段:5月31日至6月x日查漏补缺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篇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人文地理复习的困惑与策略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题。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 、 、 、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 、 、 、
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 ,完成 ~8题。 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l,完成6~ 题
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该公司①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开拓国际市场 . C.吸引国外资金 .降低生产成本 吸引国外资金D. 吸引国外资金 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该公司在尼日利亚、 该公司在尼日利亚 意大利建生产基地,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降低劳动成本 .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便于产品销售 . 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A.市场 B.资金 . . C.原料 D.技术 . .
人文地理复习惑问及对策
一、人文地理复习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原因 二、人文地理复习的主要对策
(一)人文地理高考命题的再认识
1、高考命题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 查,选取的是代表地理学科人文地理 面貌和主要分析研究方法的内容作为 命题的素材。 命题的素材。
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 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 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图2曲线为某国 曲线为某国 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 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 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 年起控制人口增长, 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 年起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 %.据此完成 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 人口都为 年新生人口的 %.据此完成 题
2024年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高中人文地理中,学生将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习地理信息处理和图形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下面是2024年高中人文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思维方法:地理思维方法是人文地理的基础,要求学生具备归纳与演绎、对比与类比、归纳与演绎、概括与综合等思维方式。
通过地理教学,学生需要培养对地理事物整体的认识和对地理现象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还应该通过地理信息处理和图形表达来分析和解读地理现象。
二、地球与人类文明:人地关系是人类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外部形态等基本地理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如人类的居住空间选择、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化过程等。
三、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重要的地理要素,它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
学生需要学习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规律,了解人口变化对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原理以及城市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四、文化与地理环境: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核心,也是地理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差异,理解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还需要了解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文化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知识。
五、经济与地理环境:经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主要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还需要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
此外,还需要了解区域经济合作和一带一路等国际经济合作的相关知识。
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还需要了解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自学高中地理的备考策略与技巧
自学高中地理的备考策略与技巧在备考高中地理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
作为一个有志于掌握这门学科的学生,理解如何有效地自学高中地理将成为你成功的关键。
自学不仅需要你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运用一系列策略和技巧来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是自学的起点。
这个计划应涵盖各个知识点和复习时间表,将整个备考过程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任务。
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节点,可以帮助你保持学习的节奏和动力。
此外,计划应包括定期的自我测试,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
高中地理通常涵盖地球物理环境、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
建议你从基础的地球科学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内容。
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图表和模型来帮助你理解这些概念。
同时,使用多种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和专业网站,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记忆地理知识,制作详尽的笔记和复习资料是一项有效的策略。
笔记不仅要包括关键概念和定义,还要涵盖重要的图示和案例分析。
定期复习笔记和资料,特别是在考试临近时,可以有效巩固记忆。
将笔记进行整理和总结,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图,有助于更清晰地理清知识脉络。
另一项重要的技巧是善于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不仅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地理概念的工具。
通过学习如何解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和人口密度图),你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
此外,熟悉地理信息系统(G IS)工具,可以帮助你进行空间数据分析,提升你对复杂地理问题的理解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面对地理题目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还要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做题和分析错题,你可以识别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特别是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你将所学知识整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复习策略与解题指导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以地为生、人地协调”的观念。
人文地理在高考中的考查多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强调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对于人文地理的学习,不少同学感觉:知识庞杂抓不住重点;联系广泛规律难寻;题目开放性强、变化多端,答题不得要领。
有同学感叹:人文地理,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文试从复习策略、解题指导两方面给同学们一些帮助。
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1.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应抓住人文地理“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把书本由厚变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人文地理考查的核心主题包括人口(增长、迁移、分布、容量)、城市(城市化、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工业、农业(区位选择、地域类型)、商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主要方式、区位选择)等(形散),而其中区位分析与评价是贯穿人文地理始终的灵魂(神聚)。
复习中我们可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主题构建知识网络:此外复习中还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位,抓住一条线索将单个知识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链。
以“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例:2.求同存异,建立思维模型“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亦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尽管试题情境、问题设计千变万化、推陈出新,但答题所用的知识、原理还是教材中的。
对于“切入容易深入难”的人文地理而言,建立思维模型是提高思维能力、防止思维偏差的有效策略。
以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区位分析与评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多受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和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2)存异——形成区位分析方法根据区位分析与评价的不同要求,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构建区位分析微观模型。
如主导因素分析(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动态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类或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辩证分析(从有利、不利或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两方面分析);比较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等。
(3)发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模型是经典的、抽象的简化形式。
因地制宜是区位选择的“魂”,因此区位分析与评价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区域为背景对区位因素进行描述与阐释,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
3.抓住联系,学会综合分析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多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现象,注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归宿,我们在进行人文地理复习时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意识:与自然地理恋爱,与区域地理联姻。
以农业变迁为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其水稻种植面积却逐渐减少。
长江三角洲作为“鱼米之乡”的区位因素,既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也要考虑劳动力、种植历史等人文条件,而这些自然、人文条件恰恰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组成部分,且相应的自然条件往往都是图中“应有之义”。
要从发展变化的视角找出“水稻种植减少”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交通运输布局为例:根据环境条件,说明塔里木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按照先主后次的思维线索分析:塔里木盆地面积大、城市分散,航空运输适宜长距离运输,这是决定性因素。
此外地形(沙漠、戈壁广布,地面交通建设不便)、气候(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等自然条件是影响因素。
从以上两例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中自然要素、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落脚点所在。
4.以图为本,强化图表技能图表是地理的特色,尤其是在表达人文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间变化规律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高考试题多以新颖的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所选用的214幅图表中,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图表接近2/3。
在复习中要加强图表技能的训练,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要从“读会图”向“会读图”转变。
首先,要根据图名确定图表所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符号、数据中找出“有什么”;其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图中各要素的特征,明确“怎么样”;最后,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
要注重地图信息的叠加和图文转换,提高图表阅读的深度。
以地理统计图为例,解读地理统计图表要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息含义,判读其表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并以这些显性信息为基础找出隐性规律与变化趋势,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
其解读方法、技巧为: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量特征;定性分析→趋势);对比分析→找差异;归纳总结(综合评价→得结论)。
5.关注实现,用地理视角看世界书本是经典的、抽象的,现实是复杂的、具体的,人文地理事象日新月异,人文地理试题也常考常新。
复习中我们要拓展知识来源、活化地理知识,要特别关注与地理相关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及贴近生活的素材,让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世界:在具体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还要将书本中的地理知识、原理还原到实际领域解决具体问题。
如近年来关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消息时隐时现,我们以此为素材设计新问题:通过对中国人口现状的研究,某地理兴趣小组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观点,观点一:继续维持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观点二: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
你同意那个观点,试说明理由。
该情境属于菜单式的开放性问题,选择哪一个观点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答案提示:观点一:虽然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庞大,经济、就业、资源、环境压力过大;人口总量过大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仍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观点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未富先老社会负担加重;社会养老制度不完善,家庭养老仍不可替代;随着科技水平提高,人口环境容量仍有空间。
二、人文地理解题指导人文地理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切入容易深入难,答题往往词不达意,甚至离题甚远。
不少同学感觉人文地理答准、答全很难。
现以两道经典试题为例窥斑见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例1.(2011年山东卷7~8题)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请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甲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题指导】1.D 该题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进程,重在考查图表信息的判断与推理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乙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都逐渐上升。
甲城市各地段人口密度与楼高都比乙城市高,且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远,因此甲城市人口规模、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2.B 该题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和楼高统计判断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
从楼高和人口密度判断,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M处的外围,N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比周边地区高,为甲城市的卫星城;乙城市P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最大,为中心商务区;由1982~2000人口密度变化可以推断,乙城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卫星城。
【规律总结】统计图的判读,首先要先读图名和图标,接着要根据图例弄清图中线、条的含义把握统计图表达的内容,然后是找出线、条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原理对变化趋势做出合理判断分析与合理阐释。
例2.(2011年江苏卷27题)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指导】该题以北非区域图和气温和降水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发展、城镇分布和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对信息获取解读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一定不要泛泛而谈,要结合具体区域回答,要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等高线→河谷平原;临河→灌溉水源;气候图→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昼夜温差。
图文中没有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可不涉及;(2)对“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要特别注意“沿海”的限定条件。
思路:等高线→沿海多平原;气候图→地中海气候(容易漏掉);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临海→海运便利。
(3)交通布局受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铁路、公路主要连接城镇和矿产地,因此城镇分布和资源开发是影响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在山区铁路多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地形影响选线。
【参考答案】(1)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2)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3)聚落;矿产资源;地形【规律总结】对人文地理基本原理要灵活运用,既要思路完整、分析全面,又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生搬硬套答题。
要特别注意:从所给图文材料中找线索和答案(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做答,选择有特色的、主要的因素作答,避免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