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作者:张艳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09期摘要: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最大的瓶颈便是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区域间差距过于悬殊,导致各区域上交的财税自然也不相同,本文就区域间实施的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政策;研究一、我国区域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部分南方地区的城市率先发展了起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这是国家政策的允许,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而后通过先富帮带后富的方式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的后遗症吧!1、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是相一致的,财政政策依附于我国的经济政策。
现在,财政政策实行的是采用税收返款和体制补助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相对公平性。
由于东部、南部地区率先发展基数自然很高,而处于中部、西部、偏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比拟,所以基数自然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地方歧视。
现行的财税政策不仅没有解决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地区差异,更有甚者连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医疗器械等公共事业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落后地区更加落后、发达地区更加发达情况的发生,这不仅没有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反而呈现了逐步扩大的趋势,这极大程度上打击了落后地区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平衡感,挫伤了人民奋发进取的积极性,所以现行财税政策亟需调整。
由于国家进行财税调控,经过层层剥离,到基层的资金也并不是很多,所以是有的地区想要致力于促进本地区发展往往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中止原计划,由于上级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和规划极其不到位,同时执行时的随意性也比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未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再加上国家的财政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这种模式存在最大的不足便是可利用资金过少不足以满足大幅度的资金调配,国家投资结构存在问题便也制约了国家的投资收益较低。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影响, 改革 开放 以来 , 各地 区间经济 增长 率差 异很 大 , 海地 区经 济 增长普 遍较快 , 沿 内地经 济增长较 慢 , 东部 沿 海 地 区经 济 总量 有 了较 大 的增 长 。 我 国 在 19 97年 末 实 现 了 人 均
l ・ 1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李传峰
G P比 18 翻两 番 , D 90年 提前完 成 了第 二步战 略 目标 。 19 全 国人 均 G P为 69 98年 D 32元 , 按不 变价 格计 算 , 17 的 49倍 , 中 , 是 98年 . 其 东部 地 区人 均 G P达 98 D 43元 , 中部 地 区的 是 18倍 , 部 地 区的 23 。与世 界上 一些 发 . 西 .倍 达地 区相 比 , 东部地 区还 不算 富裕 , 与改革 但 开放 初期相 比, 东部 地 区的 富 裕程 度 已经有
位 。况 且西 部地 区 由于经 济不 发 达 , 当部 相 分 的人 们 还 投 有 能力 消 费 某些 基 本 的 消 费 品 , 能享受 一些基 本 的服务 , 而同时 东部 不 然 沿 海地 区却 有大 量 商 品 的存 货积 压 , 售 不 销 出去 , 资金无 法正常周 转 , 许多企 业因此 而亏 损 甚 至倒 闭破产 。这种 由于 区域 经济发展 差 距 过大 导致 的 生产 与 消费 的矛盾 , 一 定 程 从 度上讲 已经成为我 国整个 宏观经 济进一 步快 速 、 康发展 的障碍 , 我 国经济发展 内需 健 这在 不足 、 临加入 wr 面 o以及经 济全球 化等 复杂 的 国际 国内局势下 尤其值 得 引起 注意 。 2从 政治 因 素 考 虑 , 、 区域 经 济发 展 差 距 过大 , 将严 重影响 到民族 团结 、 国家统一 和政 治稳定 。我 国西部 不发达 地 区多 数是少数 民 族 聚集 的地 区 , 部地 区长期经 济落后 , 会 西 将 引起 民心不 稳定 . 我 国边境 地 区 的稳 定 极 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
一
国经济 的总体 发 展是 建立 在 各地 区经 济发 展 的基础
低 , 东部 地 区创 造 价值 却得 不 到相 应 的人力成 本 补偿 。 在 实
际 上 也 形 成 劳 动 力 价 值 向 东 部 地 区 的 转 移 。 由于 市 场 机 制 的缺 陷 , 等 价 交换 的名 义 下 . 西部 地 区与 东部地 区形成 在 中 第一道 剪 刀差— —价 格剪 刀 差。 一 方面 。 另 由于 我 国 现 行 税 制 以增 值 税 等 流 转 税 为 主 .东 部 地 区 生 产 高 附 加 值 的 下 游 产品 , 转 税 名 义税 负重 , 由于 流 转税 税 负可 转嫁 . 际 流 但 实 税 负 被 转 移 到 中 西 部 地 区 ,而 中 西 部 地 区 生 产 低 附 加 值 的 上 游 产品 .由于 资源 税 体系 不健 全且 税 负偏低 并缺 乏相 应 转 嫁 机 制 。 由 此 形 成 地 区 间 的 第 二 道 剪 刀 羞 — — 税 负 剪 刀 差 。双 重剪 刀差 的存 在 , 价值 转移 和 税 负转移逆 向运行 。 使 即价 值 向 东 部 转 移 , 负 向 西 部 转 移 , 西 部 地 区 为 东 部 地 税 中 区经 济 发 展 做 出 了税 收 牺 牲 。 ( ) 向 倾 斜 的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加 剧 区域 问发 辰 失 衡 二 东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实施 的 税收优 惠政 策 明显倾 向于 东 部 , 部 地 区 直 接 享 受 国 家 的 特 定 地 区 税 收优 惠 , 间 接 东 并 从统 一 的涉外 税 收优 惠 中获 益。 1 改革 初期 我 国的税 收优 惠 主要 集 中于东部 的经 济特 .
区 、 济 开 发 区 、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等 。 立 在 这 些 区域 内 的 经 经 设
创新财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
、
向不够明确 , 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 、 对 高新技术产 业和环境保护类产业虽 给予 了一定 的税收优 惠 ,但 力 度仍 然偏小 。在改善投 资环境对引导资金流 向所起作 用 的认识上有所偏差 , 政策制定上对交通 、 基础设 施等 生产 经营的外部条件先行发展 的区域 ,税收优惠在 吸 引投 资方面 的作用不 明显 , 造成投 资流动性大 , 短期投 资增 多 , 投机性加强 , 不利 于投 资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 合理 分布 ; 如 , 总体上看 , 再 从 现行 税收优 惠政 策 以直 接减免方式 为主 , 而投资抵免 、 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 加 式运用较 少 , 影响 了税收政策 的实施效果 。此外 , 税收 优 惠政策 的法律级次 普遍不 高 , 权威 性 、 范性不 够 , 规 特别是贯彻 国家产业政策 的特点不突出 。 与此 同时 , 东 部和 中西部地区 自主性税收优惠政策差异较大。 东部地 区由于财力雄厚 , 它可以运用 自身财力“ 放宽” 中央制定 的税收优 惠政策 , 促进 多种经济性质企业的发展 。尽管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鼓励企业 向中西部投 资 , 而且 中西 部一些省 区也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 由于配套措 但 施 跟不上 , 再加上 中西部 地区 自然 和社 会条件 的限制 , 这种促进 作用远 不如东 部地 区明显 。
( ) 收优 惠政 策 不合 理 二 税
从 19 9 4年 到 2 0 0 9年 已经进 行 了两次税 制改 革 , 尤其是第二次税改 ,基本上是符合 当前经济发展需要 的, 如改 革 了增值税 的类 型 、 消费税 的税率 、 企业 所得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行论述。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财政政策,增加对欠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的资金支持。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从而提升这些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财税体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确保各地税收分成的公平合理。
其次,还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之间的财政差距。
同时,要逐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支持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促进区域发展。
三、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办事环境,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在欠发达地区和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分散区域创新能力,鼓励科技成果在地区之间的转化和交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四、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培养和吸引人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地区之间流动,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措施,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或协调发展地区工作和生活。
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还应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不同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
总结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以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我国财税制度的创新
[ 键词 J 域 济 协 发 ; 度 新 关 区 经 ; 调 展 制 创
一
、
财税制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制和中央 政府的 协调下, 充 分发挥区域优势, 使区域间形成相互依赖、 合理分工、 共同发展的 经济统~体。 在我国, 川 由于地区间自 然资源、 地理位置、 劳动力 素质、 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镱等方面原因, 区域经济常处于非均衡 状态, 并且区域差距还有逐步拉大趋势, 这也是各国在工业化进程 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区域非均衡发展不仅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 如 果这种不平衡差距过大, 就会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 影响, 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家的政局不稳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基于此, 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区域发展差距, 千方百计想把它控制在相对均 衡的状态中。 综观世界各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都注重 “ 国家之手” “ 和 市场之手”的有 效结合。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市场起着基础作用, 但区域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性、 宏观指导性、外部负效益的克服、 基础设施等公共 产品的提供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应起主导作用。 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杠杆之一的财税制度, 历来是各国政府调节 经济的 重要 手段, 它不仅对经济不景 气及经济波动起到调节和 “ 熨 平” 作用, 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东 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就是最好的证明 财税制度对区域经济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 . i通过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科学划分中央和
个百分点。 措施,明确丁政府运用财税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责任。 “ 东西差距拉大” 现状的形成, 说明我国所实行的区域财税政 2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平衡各地区的财政能力。 各国财政 策还存在着不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诸多弊端, 需加以消除。 并 转移支付的重点足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和科研、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
。 E
促进我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邢 战坤
( 大连 高新 园区管委会 ,辽 宁 大连 16 2 ) 10 1
文 摘编 号 :0 5 9 3 2 0 )0 0 2 ~ 1 0 — 1X(0 81- 0 0 CA
摘要: 当前我 国财税政策在协调 区域 经济发展 方面存在 诸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 范、分税体制不完善、税 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等问题 ,应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改 革税制、调整税收优 惠,增加基础设施 建设投资等一 系列财税政策,以促进我 国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一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 ;通过调整产业政策,
限制某些产业 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 退出 。三是政府利用财政补贴 、税 收优惠等政策
收稿 日期 :2 0 — 8 1 08 0 — 5
1 . 财政政策方面 。 ( ) 1 现行财政体制按 “ 基 数法 ”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 ,因东 部发达地 区基数高 ,西部落后地 区基数低 ,不仅未能解决 由于历史原 因造成 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 服 务水平差距大 的问题 ,而且现行体制无 法促进 落 后 地 区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也 不 利 于 提 高 落 后 地 区 财 力 水 平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着 地 区 问 差距 的缩 小 ,而使发达地 区和落后地 区的差距越 拉越大。 ( 各 级财政转 移支付受 财力 限制 ,实施力度 2) 很小 ,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及公共服 务均等化 能力十分有限 。而且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也缺乏必 要 的法律依据 ,资金管理不规范 ,执行 的随意性 大 ,使转移支付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没 有显现 出来 。 ( )财政投 资资金来源 于政府 的 3 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 ,投 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规 模较小 ,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 ,投资结构不合 理 ,投资效益较低 。 ( 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没 4) 有 规 范 的 分 配 方 法 ,随 意性 大 ,分 配 结 果 使 东 部 沿海经济较 发达地 区得到 的拨款多 ,不但未能解 决公共 服务能力均 等化 问题 ,反而使东西部差距 进一 步 扩 大 。 ( 5)各地 区之 间 的公共 服 务 水平 相 差悬 殊 。这 既是 社 会 分 配 不 公 的表 现 ,又 是 造 成 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的重要因素。 2 收政策方 面。 ( ) . 税 1 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 有使 西部获得 比东部地 区更多 的税收优惠 ,西部 地 区 的税负仍 然重 于东 、中部地 区 。 ( 2)现行 的税收优惠政策没能体现 出产业导 向,对 国家需 要 优 先 发 展 的产 业 和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并 无 特 别 的 鼓励措施 ,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能力不强 。 目 , 前 西 部 地 区迫 切 需 要 发 展 的 是 交 通 、能 源 、原 材 料 等 基 础 产 业 以及 高 科 技 产 业 ,而 现行 税 收优 惠政 策行业倾 斜度却 明显不够 。 ( )现行税 制结构 3 的问题 。19 年税制改革后 , “ 94 生产型”增值税 使 资本 有机 构成 高产 业 的税 负重 于其 它产 业 , 而 中 部 、西 部 产 业 主 要 以 资 源 开 采 业 、重 工 业
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本上可 以反映出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规律。
总体上来看 ,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 三个 严重失衡 ”即发展规模严重失衡 、 民收入严重失 , 居 衡、 投人水平严重失衡 , 具体见表 1 所示 。 ( ) 一 河北各 市经济发 展规 模严 重 失衡 从 G P指标看 , 0 年末 ,河北省全省 G P D 2 9 0 D 为
21 年 6 01 月
经济与管理
Ec n my a dMa a e n o o n n g me t
血 n ,01 ,2 l o
D 2 Ⅳ06 5 .
第2 5卷 第 6 期
●区域经 济
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李志勇 赵 贵栋 ,
(. 省财政科 学与政策研究所 , 1 河北 河北 石家庄 0 0 5 ;. 台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 50 12 邢 河北 邢 台 04 0 ) 500
・
7 ・ 3
经济与管理( 刊) 月
2 1 年第 6 01 期
标之外 , 还要考虑地级市的面积 、 E、 人 l资源禀 赋等
情况。 了较 为全面地反映河北省各设区市的经济 为 发展规模 相对状况 ,本文采用人均 G P指标对河 D 北省各市情况进行进一步衡量 。如表 1 所示 , 如果 用人均 G P D 指标来衡量的话 ,唐 山和石家庄分别 为 5 5 .8元 和 3 7 . 1047 03 39 5元 , 仍然 位 列河 北 省 前 二位 , 但是其他各市的排名则有些变化 , 如经济规模 处于中位水平的廊坊市 , 人均 G P 2 3 . 元 , D 为 7 82 8 6
排名为河北省第三位 ,经济规模不足 1 0 亿元 的 0 0
秦 皇 岛市 , 均 G P为 2 1.2y , 人 D 70 61 -一跃 而 为河 北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制衡机制约束和支持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最终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在区域之间的调整,以缩短由于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
本文侧重就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做初步探讨。
一、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机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般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1)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使尚未脱贫的数千万人口能够过上温饱有余的生活。
(3)促进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布局。
(4)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不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
(5)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
通过横向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平等、稳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基于上述认识,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方面,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产品的供给三个方面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一)价格机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价格分配来实现的。
价格分配作为生产、流通领域中伴随着产品供给或商品交换而实现的价值分配,制导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价格运行,以此来支持或限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结构。
由于税收与价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价内税来说,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收入中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来实现的:而对于价外税而言,当生产成本固定时,税额的高低决定了商品价格的高低,进而影响销售额及企业能够实现的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价外税仍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创新财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的 同标。
衡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小。
17  ̄19 年 , 国区域经济差距开始拉 99 94 我
中图分类号:822 文献标识码: F1. A
作 为宏 观经济政 策调节杠杆 之一 的财税
政策,历来是 各国政府作用于 经济 的重 要手 大。 进入改革开放之后, 为贯彻国家“ 允许一部
确指 出, 要根据 资源环 境承载能 力、 发展基 础 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促进落后地区 地区就没有: 又如, 国家出台了许多给乡镇企 和潜力,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 加强薄弱环节、 享 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可就乡镇企业而言, 东部 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 逐步形成主体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财税 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 居民及经济优势, 乡镇 功能定位清 晰、 东中西 良性 互动、 公共 服务和 政策可 以通过 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 : 政府直接 企业蓬勃发展 , 中央制定 的优 惠政策也得到充 人民生活 水平差距 趋向缩小 的区域协 调发展 投 资或运用财税 政策日导私 人资本流 向落 后 分利 用, 中西 部地区 由于地理 、 l 但 经济基础 等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限度P是可 , j
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 市场需求进 行直接 启动, 过政府采 购从产 以的 , 果这种差 距过大 , 如通 但如 就会对一 国社会 的重大任 务, 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 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 促进整体 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成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
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 党的十六届六中 导机制 , 资、 费、 投 消 国际贸易 , 公共品 的供给 收优惠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 全会提出,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要“ 促进区 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 主体 的决策行 为, 资 经济技术开 发区 、 济开放 区在所得税 、 引导 经 流转 域协调发展 ” 国“ 。我 十一 五” 规划纲要中也明 源市场、 要素市场 、 品市场 的重新调整 , 产 保持 税 、 关税等 方面都有 许多优 惠政策 , 中西部 而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山西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地形地貌复杂,各市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构建全省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税体系等方面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三、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山西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同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扶持和投入,鼓励他们在高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
五、推进人才引进机制改革
人才是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山西需要加快建设各类人才工程,吸引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等到山西发展,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形成人才强省。
综上,为了实现高质量、协调的经济发展,山西需要结合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各方面协调和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1 、财政政策方面 财政 政 策 与 我 国 的经 济 政 策是 相 一 致 的,财政政策依附于我国的经济政策。现在, 财政政策 实行 的是 采用税收返 款和体制补 助 的方式 ,这在一 定程度上也 体现出 了相对 公 平 性 。由于东部 、南部地 区率 先发展基数 自 然很高 ,而处于 中部、西部 、偏远 民族地 区 的经济发 展落后不 能与发达地 区相 比拟 ,所 以基数 自然很低 ,这在一定程 度上可 以理 解 为一种地 方歧视 。现行 的财税 政策不仅没 有 解 决 由于 历史原 因而造成 的地 区差异 ,更 有 甚者连公 共卫生 、食品安全 、医疗器械等 公 共事业方 面也存在 相当大 的差距,这就 导致 了落后地 区更加落 后、发达地 区更加发达 情 况的发生 ,这不仅 没有缩小 地区间 的贫 富差 距,反而 呈现 了逐 步扩大 的趋 势,这极大 程 度 上打击 了落后地 区人 民的 自尊心 、 自信 心 和平衡感 ,挫伤 了人 民奋发进 取的积极性 , 所以现行财税政策亟需调整 。 由于国家进行财税调控,经过层层剥离, 到基层 的资金也 并不是很多 ,所 以是有 的地 区想要致 力于促进 本地 区发 展往往 因为资金 不足不得 不 中止 原计划 ,由于上级部 门对 资 金的管理 和规划极 其不到位 ,同时执行 时的 随意性也 比较大 ,这就在一 定程度上 导致 了 资金未能 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再加上 国家 的 财 政投资 资金来源 于政府 的财 政资金和 国债 资金 ,这种 模式存 在最大 的不足便是可利 用
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 国区域发 展的财税政策 存在
的问题
伴随着 改革开 放政策 的实施,一 部分南 方地 区的城市率先 发展 了起 来走上 了富裕 的 道路 ,这 是 国家政 策的允许 ,同时也 是国家 发展 的需 要 ,一 部分地 区先 富裕起来而后 通 过先富帮 带后富 的方式从而 实现共 同富裕 , 所 以这在 一定程度 上奠定 了现 在区域之 间发 展不平衡 的现状 ,也可 以说 这是改革 开放 的
正确选择财税政策 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正确选择财税政策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等。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意味着经济发展要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
从经济学角度看,效率的提高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涵扩张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要由低水平重复、服务业落后、高端产业竞争力较差的格局,转变为技术含量较高、服务业较发达、整体竞争力较强的格局。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决定企业及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转变为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
技术创新可以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竞争的重要工具。
在此情况下,集中力量突破影响企业及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可以增强我国企业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和中心环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有力支撑。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寻求和确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既是一个长期探索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也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长期历史过程。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雷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发展仍然不平衡。
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域经济的干预不是取代市场 ,而是在市场调节 的基础上 ,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 经济 发展 中的失灵领域进行 调节
和引导 ,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 的长处 ,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 ,促进落后地 区经 济发展 、实现 区域 经济协调 的重要工具 。 通过对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途 径和行政途径 的比较分析 ,我们认 为 ,政府 的财税 政策在协调 区域经济
经济发达 的东部沿海地 区自然返还得 多 ,经济 欠发达 的 中西 部地 区则 返还得 少 ,这种不 规划 的税 收返还使 得 19 94年 的分税制改革未能发挥它在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 中应该起 到的作用 ,致使 富的地方更 富 ,穷 的地 方更穷 , 不仅未能解决 由于历史原 因造成 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 的问题 ,而且基层政 府收入 的不平
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 ,逐步形成 主体功能定位清 晰,东 中西 良性互动 ,公共服务 和 人 民生活水平差距趋 向缩小 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目前 ,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 、产业结构转换 、经
济体制转轨的关键 时刻 ,区域经济关系着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 的健康发展 ,缩小 区域 发展的差距 、实现 区域协 调发展 ,是促进 国民经 济持续 、快速 、协调 、健康发展 和社会全 面进步 、实现小康社会 的客观要求 ,对于我 国
收稿 日期 :2 0 0 7一O o 1一 4 作者简介 :丁 张 芸 昕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教授 ,财政税务学院常务副 院长 ,北京,10 7 00 0;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o
维普资讯
经济与管理研究 (O7 2o 年第 2 期) I eerho cnm c J R sac nE oo is 1 M ̄ ad
促进广东省各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促进广东省各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广东省虽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但其区域间经济差距巨大,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
因此,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是消除广东省地区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
本文将从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财政预算政策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区域财政政策,它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防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硬件环境。
首先必须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开发的战略意义。
其次,依照分阶段实施不同区域政策的思路,目前应该把省里的区域开发资金,集中用于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考虑到省里资金的合理分配问题,在进一步提高省政府投入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比重的同时,可进行方法上的创新。
比如,采取将这笔资金改作为政府利息补贴,或社会投资补贴的形式,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两翼和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改善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状况。
当前,我省区域差距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省民待遇”差距悬殊。
要不断缩小这种差距,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就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及时调整财政投资方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
在目前体制下,应通过更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不同地区的居民均可享受到水平大体相当的基本社会福利或公共服务。
为此建议:第一,根据国家的工资政策和两翼、山区市县的平均收入水平,参照省级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核定人员经费的最低标准,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和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第二,设立社会发展转移支付,主要是对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国民教育、社会保障、区域危机管理等,通过省里专项资金转移支付,提高应有的服务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在社会发展上的全面差距。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税政策问题研究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问题研究【摘要】近些年,尽管财税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但一些影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任然存在。
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目前,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对比,县域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
而国土和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县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县区,越来越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
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即县域经济,它包括县、乡、村经济,具有综合性、基石性和多重性等特点。
因此,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但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现阶段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三农”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县域经济涉及的主要财税政策,并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发展方式;财税政策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县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位,是我国给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单位,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县域经济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县域经济滞后且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功能且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
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86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8.6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 近年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平衡、实力偏弱、财力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别明显。
首先,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百强县90%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其次,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不平衡,差异性非常大。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税政策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讨论其作用机制和实施手段。
一、财税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财税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可以对经济进行适度调控,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
1. 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可以促进经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支出,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税收政策是财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引导和调节经济行为,可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促进消费增长和内需扩大,政府可以采取降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方式,减轻消费者负担,刺激消费活动;对于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加大对研发和科技创新的投入。
二、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财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可以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保和创新型产业倾斜,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 激励新兴产业发展财税政策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减免等方式激励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2. 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财税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税负、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促进企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整合,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通过降低对传统产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税务园地TAXATION FIELD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曾爱兰抚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摘要:财税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体制中开展经济调控的关键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于经济发展出现速度缓慢和波动等现象时,经由有效调节的方式,维系经济稳定发展,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讲,而且存在较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围绕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财税政策;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引言根据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存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想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需要重视对现如今的财税及经济政策开展科学的研究及合理的改革操作,也有助于推动国家及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意义基于对现如今形势的有效分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致使这一问题出现的因素相对较多,其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其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于某些固定的时间段和环境内可起到较为积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引领作用,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会导致各区域居民的消费、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提升,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及和谐[1]。
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延缓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进程,国家和党对其提起的重视越来越高,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的困难性较高。
想要达到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有必要针对现如今的财税及经济政策开展实效性及针对性均较高的研究及改革操作,有助于更好地维系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二、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一)税收优惠政策此类政策的主要职能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用广泛性最高。
税收具体是经由对产品及劳务价格产生影响的方式决定供求行为,进而实现影响群众经济行为的一种方式。
享受此项政策的区域和未享受到此项政策的区域所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此项政策可以为享受政策的区域带来更多额外收益,获取到类似于垄断资金的潜在收益,且堡垒不消除,此类租金便会一直存在,对抑制其他非优惠区域市场行为存在积极影响,以牺牲非优惠区域一定利益为前提达到提升享受优惠区域利益的目的,会导致享受和不享受优惠区域间出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县域经济稳定发展视角的财税政策体系分析
县域经济稳定发展视角的财税政策体系分析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县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财税政策的体系结构,对于指导和促进各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政策县域经济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三个方面。
财政支出政策是经济政策中较重要的一项,政府通过实施支出政策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来促进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和发展产业,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在县域经济中,可以通过支出政策提高县域经济的产业品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财政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调整税制结构,调整税率,调整税种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可以征收特别税收,例如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财政赤字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借贷来提高领域内资金投入,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政府债务的方式,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引导企业在本地区投资创业,提高县域地区的资金市场构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惠税收对于县域经济薄弱的地区,可以通过适当减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来吸引企业对该地区进行投资,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在特定产业和特定情况下给予优惠税收政策,例如生产环保型产品、节能型产品或者是在困难地区投资开展生产活动等。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
对于农村地区的企业,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例如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减免。
(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与财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税制、调整税收优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一系列财税政策,以期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部人均GDP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东部人均GDP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西部,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1991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540.3元,前者为后者的2.08倍;2004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0773.3元,前者是后者的2.88倍。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差距在未来几年中还会进一步扩大。
理论上看,区域差距的过大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它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作为宏观调控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调节经济波动,而且对改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之初,为了贯彻“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及财税政策,选择东部地区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为东部地区的崛起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财税环境,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如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区域间的不协调及差距越拉越大,中央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部分之一,陆续采取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并开始调整区域经济政策。
就目前来说,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主要反映在: 1 1 财政政策方面首先,现行财政体制按“基数法”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因东部发达地区基数高,西部落后地区基数低,不仅未能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的问题,而且现行体制无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提高落后地区财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间差距的缩小,而使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其次,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受财力限制,实施力度很小,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及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力十分有限。
而且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资金管理不规范,执行的随意性大,使转移支付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三是财政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较小,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较低。
四是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没有规范的分配方法,随意性大,分配结果使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反而得到的拨款多,不但未能解决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问题,反而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empirenews.page--] 1 2 税收政策方面首先,地方政府没有地方税收立法权,也没有税收减免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制约了地方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现行税制中作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而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达,营业税的征收数量大,地方财政的收入也多。
落后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营业税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在税收收入中,中央税占比重高,地方税占比重少,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
三是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有使西部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重于东中部地区。
2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政府收入、支出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益最大化。
同时还应注意,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应是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仅包括对中、西部政策的制定,还应包括对东部政策的调整。
西部的发展绝不是以牺牲东部经济效率为代价,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同时要考虑东部财税政策的相应调整,应继续保持东部经济的发展优势,以促进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1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发挥转移支付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
2 1 1 提高中央财政的汲取能力,这是建立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
中央财政只有在财政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才能通过转移支付逐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所以,中央政府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例。
2 1 2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按照“因素法”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标准。
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平衡各地财政能力的差异,以保证各地有大致相同的条件提供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
为此,对特定地区的转移支付额,必须同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税负高低、城市化程度、民族风俗、人口、教育状况和对财政支出的需求等因素相联系,按照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统一标准,进而确定财政支出水平。
2 1
3 建立以抑制横向不平衡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财政收入的集中度不是很高,中央财力十分有限。
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而落后地区财政状况拮据,这是财政横向失衡的表现。
同时,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需求量要比发达地区更大。
与落后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需要中央政府从整体利益出发,采取转移支付的方法在地区之间实现预算调剂,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以实现横向均衡目标。
2 2 改革税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我国近几年的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仍需对现行的税制进行进一步改革和调整。
[!--empirenews.page--] 2 2 1 合理降低税负,吸引生产要素参与中西部建设。
一是实行对中西部积极有效的减免政策,应特别强调以中央税的减免为主,真正体现国家对其的实际扶持。
同时应考虑将中西部地区列入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
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鼓励投资,给这些地区创造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和环境。
二是要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
对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
三是实行吸引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对吸引人才的专门补贴予以免税;对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所得实行减税政策等。
2 2 2 在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分成比例方面,中央财政应给予中西部地方财政更多的优惠。
国家在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前提下,应逐步扩大中西部各省区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赋予一定的减免税权力。
这样,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对意欲鼓励发展的对象和领域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
同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中央政府应适度提高西部地区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建议增值税由现行的中央与地方75%对25%分成调整为60%比40%. 2 3 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2 3 1 加大国债资金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
国债的发行和使用一直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和政策着力点将逐步向西部转移,国债的发行和使用也将顺应这一变化,进一步向西部倾斜。
国债发行将不再是单纯的总量调控手段,而应扮演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的双重角色,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国债政策的倾斜,一方面应体现在现有国债规模下投资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每年应增发一定数量定向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债。
2 3 2 允许中西部各省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定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应该在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里所说的财政并不是单指中央财政,而是包括地方财政在内。
凡属中西部各省单个辖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原则上应该是“谁受惠、谁投资”,由地方财政提供支持。
但是由于中西部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地方财政普遍存在横向和纵向双失衡现象,缺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
为改变这一处境,应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允许中西部各省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定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郭时伟。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财会研究。
2004,(3)。
[2] 张
静。
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
经济工作导刊。
2003,(23)。
[3] 彭月兰,陈永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
财政研究。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