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学生用书中E 此肉客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1.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B.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 D 。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及社会的剧烈变革等诸多因素有关,故选 Db2.《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 )A 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 C.克己复礼D.仁者爱人解析:选A 。

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人定胜天是荀子的思想,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是 孔子的思想,故选 A 项。

3.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 A.墨家 C.儒家解析:选B 。

“人为”是指人的有为, 为”,而主张“无为”,因此该派为道家,4.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持这一观点的是A.墨子B.老子C.孔子D.董仲舒解析:选A 。

从材料信息看,该派主张视父兄、弟子、大臣“若其身”,体现了墨家的 “兼爱”思想。

5.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A.人性善恶有别 B.是否实行仁政C.是否主张“礼”D .是否追求气节解析:选A 。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思想中截然相反”,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而荀子 主张“性恶论”。

6.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 ”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 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解析:选C 。

从材料信息看,吕不韦认为诸子百家各有特点,所以他“使其客人人著所 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可见吕不韦是融合诸子百家思想而编成 《吕氏春秋》的,选 C 项。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 岳麓版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 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的时代特征,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士”的阶层的出现,文化上私学兴起,当时诸侯争霸,都有利于形成思想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

答案:A2.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B.无为而治C.仁政D.兼爱解析:A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B项是道家老子的主张,D项是墨家学派的主张,“仁政”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且与题意相符。

答案:C3.有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

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①在鲁国兴盛,②在三晋与秦国兴盛。

①②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 A.儒家、法家B.法家、兵家C.儒家、墨家D.墨家、法家解析:在鲁国兴盛,可联系鲁国人孔子创立儒家,在三晋与秦国兴盛可联系商鞅在秦国变法,使得法家思想成为秦国的治国思想,而墨家墨子是宋国人,兵家孙武是齐国人。

因此A符合题意。

答案:A4.2010年5月,张立版《墨子》第一次走上大银幕,观众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

甲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张立版的墨子,因为他没有偶像的光环,更多的是百姓的气息。

”乙说:“我更喜欢刘德华版的墨者形象,因为他是真正的帅哥。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你的看法是( )A.赞同甲的说法,因为墨子本身就是下层劳动者利益的代表B.赞同甲的说法,因为张立本身就没有刘德华的名气大C.赞同乙的说法,因为墨者的原型都是帅哥形象D.赞同乙的说法,因为墨者作为巨子,要帅气魁梧解析:墨家代表的是下层民众的利益,反映的是他们的呼声,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项都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

(部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9

(部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9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夯实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表明为“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故A 项正确。

2.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

终于,他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朱元璋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

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 )A.克己复礼B.民为贵,君为轻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A项错误;“民为贵,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强调统治者不妄为,以“无事取天下”,D项错误。

3.“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下列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故A项正确。

B项为法家思想,排除。

荀子主张性恶论,排除C项。

材料中没有提及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排除D项。

4.《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钜子”(墨家领袖)的领导,他们纪律严明,根据“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题精选七第1题【单选题】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D、他的行为方式特立独行遭人忌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社会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

”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下,信陵君门客三千,春申君门客三千等。

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位史学家评论中国战国时期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逆势而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最可能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第5题【单选题】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先秦经典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严刑峻法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第7题【单选题】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统治秩序自相矛盾的是A、有教无类B、知之为知之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成“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习题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习题 岳麓版必修3

【成才之路】2016年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习题岳麓版必修31.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仍然没有结果。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两位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是( )A.孟子和荀子B.孟子和老子C.荀子和墨子D.老子和孔子【答案】 A【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2.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伦理对传统节日影响的诗句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B.每逢佳节倍思亲C.遥知兄弟登高处D.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 B【解析】儒家伦理重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爱,B项与这一点最为接近。

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答案】 A【解析】“民贵君轻”显然有损君王尊严。

4.下图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

”观察此图你认为这幅图文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练得仙药”“飞天”等信息可知题中图文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

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答案】 A【解析】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A项社会动荡不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共同的社会背景。

B项百家争鸣趋于合流发生在西汉;C项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发生于春秋时期;D项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发生在战国时期。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篇巩固探究 岳麓版必修3-岳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篇巩固探究 岳麓版必修3-岳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孟子主张“性善”说。

2.对后世封建士大夫文人性格的养成起重要影响的是( )A.“养浩然之气”B.“兼爱”“非攻”C.“齐物”“逍遥”D.稷下学宫,完善自我人格,这对后世士大夫文人性格的养成有重大影响。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介绍诸子百家的学派时,批判其中一家宣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

请推测其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是( )A.孔子的“仁”B.孟子的“仁政”C.墨子的“兼爱”D.庄子的“齐物”4.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而孟子和司马迁提倡尊卑有序,反对墨家的“兼爱”。

5.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A.《庄子》B.《论语》C.《韩非子》D.《孙子兵法》;《韩非子》是法家著作;《孙子兵法》是兵家代表作;只有《庄子》是道家人物庄周的作品。

6.“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这段话蕴涵了( )A.朴素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思想C.道法自然思想D.天人合一思想,何劳人为乎”体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有其自身规律,没必要人为去干预,这符合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故选C项。

无为而治思想是道法自然思想的进一步延伸,是道法自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B项不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均排除。

7.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而慈母有败子”,可知其主张从严治家、从严治国,D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主要指( )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解析: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而宽容主要指百家争鸣,文化方面宽容的政策,故A项正确。

答案:A2.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 )A.“克己复礼”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D.“仁政”解析: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提出了“仁政”的思想。

答案:D3.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打倒封建阶级B.加速社会流动C.推动士阶层兴起D.保障社会平等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故B项正确。

答案:B4.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与此意相符的是( )A.万物齐一B.超然旁观C.鄙视权威D.顺应自然解析: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他认为“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君主必须无为,而臣下和百姓还是要有为的,万物齐一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超然旁观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鄙视权威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顺应自然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5.学校出台新规定:学生在校不得使用手机。

某班就此举行了主题班会,下列同学发言中能够体现法家思想的是( )A.甲:循循善诱,耐心说服B.乙:严肃校规,违者严惩C.丙:顺其自然,慢慢改正D.丁:倡导节俭,不买手机解析: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

A项体现了儒家思想;B项体现的是法家思想;C项体现了道家思想;D项体现了墨家思想。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业达标]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提出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是( )A.法治 B.专制统治C.德治 D.无为而治答案 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中,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二者都强调统治者要施行德政,故选C项。

A、B两项是法家的思想主张,D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故排除。

2.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 )A.“性善论”思想 B.“性恶论”思想C.教育能够改变人 D.环境对人的影响答案 D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蓬生麻中”“白沙在涅”,便可得出荀子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结论。

故选D项。

3.墨家认为,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民众财富和精力。

这种思想的根源是( )A.墨家主张节俭B.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C.儒家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D.儒家思想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答案 B解析材料表明墨家对儒家的铺张浪费持批判态度,主张节俭,这主要是因为其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故选B项。

4.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答案 D解析题干材料“有能则举之”“俭节则昌”主张“尚贤”“节俭”,属于墨家的思想,故选D项。

5.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答案 C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如今各国的君主,没有一个是不喜欢杀人的。

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他!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附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孟子,其核心主张是实行仁政。

故C项正确。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儒家思想 2墨家思想 3道家思想 4法家思想 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山东德州期末)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

由此可见( )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解析:C 材料表明促使思想者们不断反思的原因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据此可知社会变革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项正确。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A项错误;诸子百家的主张不可能一致,也不是都认同民本思想,B、D两项错误。

2.(2019·江苏海门期中)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

孟子的这些观点(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解析:D “仁政”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并未涉及,A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秦朝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C项错误;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并结合儒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3.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D.墨子解析:D 材料的大意是“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决定赏赐,衡量功劳而分配俸禄。

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体现了墨子“尚贤”的主张,D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岳麓版高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岳麓版高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仁”的学说B.主X以“法”治国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主X“性本善”【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孔子的主X;B项是法家思想;C项是顾炎武的思想。

所以选D。

【答案】 D2.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X是( )A.“弱者道之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道家学派。

B项是孟子的主X。

D项是法家思想。

所以选C。

【答案】 C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荀子提出“性恶论”,主X用礼乐来规X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X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X臣民的行为,其理论基础也是“人性本恶”。

【答案】 B4.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主X“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X“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也很受统治者重视【答案】 B5.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始出于治,合于善也。

”据此,你认为荀子( )①主X“性恶论”②重视礼制③强调教化④主X礼法并施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实行“法”的主X,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 A6.孙膑认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孙膑强调的是( )A.兵贵神速 B.不战屈人之兵C.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 D.重视人的作用【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只有D项符合要求。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岳麓版必修3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主张:政治思想核心:“仁政”,要求统治者以____________对待人民,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说;义利观:提倡“______________”,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2)地位:____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________”。

2.荀子(1)主张:天命观:提出“____________”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人性论:主张“性恶论”;政治思想:治国应以礼教为主,________并施。

(2)评价: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非完全一致;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____________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墨子与墨家1.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兼爱”是没有____________的爱;“非攻”就是主张各国______________,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2)提倡“________”,同时主张“节用”“节葬”。

2.立场代表了基层劳动群众,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利益。

3.地位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普遍吸收,但到________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三、庄子与道家1.提出“________”的观点,以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2.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3.以为天与人“____________”,人必需顺应自然。

四、韩非与法家1.主张(1)法、术、势相结合,成立一个____________的中央集权国家。

(2)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2.评价(1)它适应了成立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

(2)西汉以后,与________思想互为内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课件岳麓版必修3

解析:据题干中“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以及 “后在西周,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可知儒是 一种职业——葬师与教授六艺,故选 A 项;丧葬习俗产生儒学, 这本身是一种逻辑错误,只是儒与丧葬习俗有关而已,排除 B 项; 据题干中“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可知儒通晓六艺,而不是各 种知识,排除 C 项;儒学来源丧葬礼仪和教授六艺不是多元化, 排除 D 项。
7.墨子与孔子所说的“仁”的不同之处是( B )
A.墨子的“仁”有等级差别 B.墨子的“仁”无等级差别 C.墨子的“仁”有轻重厚薄 D.墨子的“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解析: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出身低微,因此他 的“爱”是无等级差别的。
8.“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 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 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 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 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9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 特点。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15 分)
6.下表列举了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
流派是( D )
A.儒家 C.墨家
B.法家 D.道家
解析:儒家思想是中国历朝历代推崇的主流文化,与材料中 “极短暂的辉煌”不符,故 A 项错误;法家思想强调君主专制和 严刑峻法,与“注重个人修养”不符,故 B 项错误;墨家思想在 战国后即消失,与材料中“在中国长期存在”不符,故 C 项错误; 道家思想在汉朝初期作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存在,之后虽然不 占据主流,但也是与儒、法思想互补的华夏文化内涵,故 D 项正 确。

岳麓版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有 答 案)

岳麓版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有 答 案)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学习目标:1、牢记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并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的法家思想。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难点: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理解区分各家各派的思想主张。

【导入学习】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流派,什么是百家争鸣吗?【自主学习】一、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阅读课本第6页的导言和第10页的“阅读与思考”,试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文化领域等方面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背景。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1)经济上:(2)政治上:(3)阶级关系上:(4)文化领域上:二、诸子百家(一)儒家思想1、孟子:1)主要思想①政治思想:②伦理观(人性论):③价值观2)地位:2、荀子:1)主要思想:①政治思想:②伦理观(人性论):③哲学思想:2)地位:【典型例题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典型例题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二)、道家庄子:1)主要思想:2) 道家老庄代表的利益:(三)、墨家1、代表人物、著作:2、主要思想:3、代表利益:4、地位:(四)、法家1、代表人物:2、主要思想:①②3、代表利益:4、评价:(五)、兵家1、代表人物、著作:【典型例题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岳麓版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有答案 )

岳麓版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有答案 )

- 1 - / 31.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仍然没有结果。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两位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是A .孟子和荀子B .孟子和老子C .荀子和墨子D .老子和孔子 2.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伦理对传统节日影响的诗句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B .每逢佳节倍思亲C .遥知兄弟登高处D .遍插茱萸少一人 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 .民贵君轻说B .人性本善说C .先义后利说D .浩然之气说 4.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荀子与庄子的观点A .都认为人不能改造自然B .基本上相矛盾C .都认为人具有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D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介绍诸子百家的学派时,批判其中一家宣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

请推测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是A .孔子的“仁” B.孟子的仁政学说C .墨子的兼爱 D .庄子的齐物6.“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

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 .尊儒抑法B .尊法抑儒C .儒法并用D .外儒内法7.两千多年前,古人写“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时就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批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A .孟子B .墨子C .韩非子D .庄子8.(2008·海南·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 .墨翟 B .孟轲C .荀况 D .韩非9.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认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岳麓版必修3-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岳麓版必修3[随堂巩固]1.(2015·某某学业水平测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列主X中,由他提出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解析:选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由法家韩非提出,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

2.(2013·某某学业水平测试)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解析:选B。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

B项正确。

3.(2013·某某学业水平测试)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选B。

“兼爱”“非攻”“节俭”“节用”是墨子的主X。

4.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要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下不比”解析:选A。

从“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和“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可知是指道家思想,故A项正确;“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属于儒家为人处世治国的信条,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抱法处势,道法者治”属于以法治国理念,故C项错误;“兼爱非攻,上同而下不比”体现墨家人和人相处的思想,故D项错误。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基础夯实1。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

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

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

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

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解析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表明为“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故A项正确。

答案A2。

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

终于,他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朱元璋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

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 )A。

克己复礼B。

民为贵,君为轻C。

“兼爱”“非攻”D。

无为而治解析“克己复礼”为孔子的主张,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A项错误;“民为贵,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强调统治者不妄为,以“无事取天下”,D项错误。

答案B3。

“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下列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B。

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C。

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D。

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荀子提倡专心学习和反思,故A项正确。

高中历史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素材1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素材1 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素材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涌现了许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荀子与儒家战同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的后裔。

孟子成为著名学者后,与学生一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X。

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

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

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X。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主X人性本善说。

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对“性善说〞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

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

这说明,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性。

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唐代以后,《 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他曾在齐国都城稷下学宫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主张:政治思想核心:“仁政”,要求统治者以____________对待人民,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说;义利观:倡导“______________”,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2)地位:____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________”。

2.荀子(1)主张:天命观:提出“____________”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人性论:主张“性恶论”;政治思想:治国应以礼教为主,________并施。

(2)评价: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____________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墨子与墨家1.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兼爱”是没有____________的爱;“非攻”就是主张各国______________,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2)提倡“________”,同时主张“节用”“节葬”。

2.立场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利益。

3.地位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________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三、庄子与道家1.提出“________”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2.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3.认为天与人“____________”,人必须顺应自然。

四、韩非与法家1.主张(1)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____________的中央集权国家。

(2)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2.评价(1)它适应了建立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

(2)西汉以后,与________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孙膑与兵家及先秦诸家思想的影响1.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他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________和其他各家的思想。

2.影响(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________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____________。

(4)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知识点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2.孟子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了11年,这在当时已经是大寿星了。

你认为孟子长寿的秘诀是( )①终生善养“浩然之气”②民众利益的代表者③主张“制天命而用之”④品德高尚、善养成德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④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知识点二墨子与墨家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

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知识点三庄子与道家5.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有隐士之称,对他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庄子以消极避世的态度面对人生,毫无可取之处②庄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对于今天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有启发意义③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很有建树,影响深远④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不注重人在现实社会的价值,这种价值观是可取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③知识点四韩非与法家、孙膑与兵家6.法家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统治者推崇,是因为(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下列对孙膑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是春秋时期兵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B.他的思想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C.广泛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思想D.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8.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①孟子②墨子③庄子④韩非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知识点五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9.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10.易中天在谈到自己的新作(下图)时说:“我以儒家为线索贯穿这本书的始终,这里并没有尊孔之意,更没想过要独尊儒术,这本书最后的结论反而是要反对‘独尊一家’。

”据此,你认为易中天( )A.反对儒家思想,认为其不利于社会进步B.尊崇各派思想,认为其都是进步的C.认为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流不利于文化的发展D.认为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1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墨子》材料四“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请完成:(1)归纳以上材料中各派的基本主张。

(2)材料四与材料二中的“德”有何不同?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清单一、1.(1)仁爱之心养浩然之气(2)唐亚圣 2.(1)天行有常礼法(2)中国哲学二、1.(1)等级差别和平相处(2)尚力 2.手工业者 3.战国三、1.齐物 3.不相胜四、1.(1)君主专制 2.(1)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儒家五、1.法家 2.(1)政治理想道德准则(2)哲学(3)理论武器对点训练1.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就是要注重气节,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2.D [本题可用排除法。

孟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者,排除②;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故排除③。

]3.A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能够由恶变善。

]4.D [“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之一,就是出现了私人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人才条件。

]5.C [本题可用排除法。

庄子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①说法过于绝对。

不注重现实的观念是不可取的,排除④。

]6.D [法家思想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和社会的需要。

]7.A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因此不可能是“春秋时期兵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

] 8.B [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孟子主张“仁政”,韩非主张严刑峻法,故选B。

]9.A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剧变决定的。

A项表述全面,社会大变革包含了政治、经济的剧变。

]10.D [“百家争鸣”的真正意义在于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易中天反对独尊一家,实际上就是赞赏各家的争鸣。

]综合运用11. (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

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史料与史料解释的含义。

史料就是直接、第一手的材料,史料解释就是对原始史料的说明。

12.(1)材料一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使民无知无欲;材料二主张以德治民,反对刑杀;材料三主张从下层人民中选举贤能,治理国家;材料四主张君主利用刑、德控制臣民,加强君主的权威。

(2)材料二中的“德”主要是指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实施“德政”,反对过分的“暴政”;材料四中的“德”是指君主对臣民实施的一种控制手段,是相对于“诛罚”而言的,但并不反对“诛罚”。

解析本题所引四则材料是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探讨了先秦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解答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这一点,然后围绕这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抓住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

在统治百姓,稳定统治秩序方面,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孔子主张“仁”,韩非主张“法治”,墨子主张“尚贤”。

教材问题解答阅读与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不断;“士”阶层在政治上崛起,在学术上异常活跃;私学兴起,文化下移。

这些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因此社会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又为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与探究儒家思想中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我测评1.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重民,提出人性本善说,提倡“养浩然之气”。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