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宽广胸怀。
3.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他的聪明才智和宽广胸怀。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故事,引出《草船借箭》的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借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结果如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梳理文章结构。
同时,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深入阅读,体会情感(1)指名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
如:为什么周瑜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诸葛亮为什么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儿”并连接起来?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相机进行解答。
(3)通过前面的阅读,大家知道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吗?周瑜是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把这个任务接下来的,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部分。
在读的过程中要想想,从他们的话语中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意思。
从周瑜的“水上交战,有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中可以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嫉妒和陷害。
而从诸葛亮的“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包管明天就有十万支箭”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自信和机智。
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4)学生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成功借箭?他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引导学生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宽广胸怀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如何应对周瑜的陷害?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感受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宽广胸怀。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四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草船借箭》这一具体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多。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此外,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师还需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a.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诸葛亮借箭的过程。
b.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编写一段对话,表现出诸葛亮和周瑜的智慧。
c.分析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运用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掌握课文中涉及的生字、生词,如:“草船”、“借箭”、“诸葛亮”等,并学会正确书写和应用。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精神。
4.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珍惜友谊。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草船借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
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通用5篇)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1一、分析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十册第五组19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文章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第三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成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
针对训练的重点项目和课文的特点,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重点项目,和符合课文特点、富有思考价值的、多层次、多梯度的问题来导读课文,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充分发挥朗读、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案设计:
1.教学内容:《草船借箭》
2.教学目标:
•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学习诗词《江神子》
•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诗词《江神子》的意境
4.教学方法:
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诗
词的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5.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用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草船借箭》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学习诗词《江神子》,分组探讨诗意
•第四步:总结课文,回顾故事内容,扩展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故事背后的
含义,也对诗词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是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契机,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路搭桥。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5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5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5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1、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二、教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水寨饮酒都督惩罚神计妙算〕2、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还初读了课文,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能简单的说一说呢?〔二〕新授:1、说的非常好,《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那么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谋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的感兴趣,下面就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去看,你对黑板上的四个人物谁最感兴趣?最喜欢谁呢?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翻开书,认真的品读原文,找出你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和根据,读到人物对话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试着揣摩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3、先读到这,刚刚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品读的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呢?〔学生交流汇报〕4、刚刚某某同学说,他非常佩服诸葛亮,原因是因为他在借箭的过程中表现出神计妙算的才能,那神计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5、你们答对了,神计妙算就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计策非常的高超。
6、结合你们刚刚读课文,围绕神计妙算这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7、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用心的再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选一处你认为体会最深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读课文〕8、刚刚大家读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学生汇报交流〕9、如今我们就实地的感受当时受箭的过程,在看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这样安排的好处有哪些?〔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船借箭的过程〕10、谁能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呢?〔学生汇报〕11、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个方面他都考虑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这就是神计妙算。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理。
2.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课文意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并能在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
4.能够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个人看法和感想。
二、教学内容1.课文:《草船借箭》2.成语:以卵击石、草船借箭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难点:能够正确运用成语,并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课文原文、相关图片、故事梗概等。
2.成语卡片:包括以卵击石、草船借箭的释义和例句。
3.板书内容:课文中重点词语、成语及其意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习成语:介绍以卵击石、草船借箭的意义,并让学生说出成语的用法。
4.同步练习: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巩固课文和成语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集体朗读课文。
2.运用成语: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编故事或对话运用成语。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草船借箭故事中所体现出的智慧和勇气,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课堂表演: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角色扮演或课文朗读。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每课后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或让学生写作文,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和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1.背诵《草船借箭》课文,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2.熟记并运用以卵击石、草船借箭成语,设计简短对话或故事展示课文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草船借箭》这一经典故事,感受其中的智慧和勇气,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草船借箭》名师教案
《草船借箭》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谈话导入。
一位相声演员在表演时说,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
观众听了非常奇怪,你知道原因吗?原来他的“根据”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的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一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学完《草船借箭》,也许你就会明白了。
2、了解故事背景。
质疑:《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学生或老师补充: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二、阅读全文,理清层次1、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随文理解词义。
(强调“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水寨”等词的读音,重点理解以下词义“妒忌、迟延、调度、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可启发学生用联系上下文、近义词替换、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理解。
)2、思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周瑜自叹不如。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
)(周瑜妒忌诸葛亮并设计陷害他是故事的——起因;诸葛亮神机妙算用草船来借箭是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如期交箭让周瑜自叹不如是故事的——结果)(2)讨论分段。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汇总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联系上下文领悟“神机妙算”。
2.扣住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
3.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揭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你熟悉《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哪些故事?(学生说说)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
(板题)二、检查讨论: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关联,发生了什么事?⑴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联系。
妒忌的意思、妒忌的原因,妒忌和造箭的联系⑵说说周瑜和鲁肃之间的事情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打算怎样造箭。
⑶说说诸葛亮和鲁肃之间的事情。
A.弄清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等,并要求鲁肃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朗读诸葛亮请鲁肃帮忙的话,着重理解诸葛亮向鲁肃借些什么,还要如何布置草船。
B.鲁肃是怎么做的,抓住“果然”,弄清和上文的关系。
⑷简要理解诸葛亮和曹操之间的关联。
诸葛亮在第三天带着二十条草船假装进攻曹军,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叫了弓驽手射箭防御,诸葛亮的草船上插满了箭。
诸葛亮带着这些箭驶回去,兑现了当初立下的军令状。
4.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研读对话,体会人物内心1.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知道了周瑜要求诸葛亮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实际上是因妒忌而要陷害他。
周瑜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接下这个任务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两人的一对一答,你会发现两人的话很有意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抓住课文中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能按事情的发展给课文分段。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4个生字,会写“商议、探听、推却”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抓住课文中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能按事情的发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清事件发展的因果。
教学准备:大字课文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部分影像资料 ppt教学过程: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1、观看赤壁之战影像资料,了解相关人物形象。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以篇以诸葛亮和周瑜为主的课文。
2、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二、初读课文,审题激趣。
1、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2、解决生字词障碍。
妒忌(jì):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周瑜:三国时东吴的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诸(zhū)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才干:办事的能力。
军令状:接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惩(chěng)罚(fá):严厉地处罚。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的名将。
罪(zuì):作恶和犯法的行为。
甘受:心甘情愿地接受。
幔子:帐幕。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翎(líng)毛:鸟翅上、尾巴上的长羽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么样借箭?用什么借?最后借到箭了吗?2、师:我们把草船借箭事情发展的过程分为原因、准备、过程、结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9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
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主要内容。
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
(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
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
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1、先说经过。
出示示意图,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读、迁移延伸三个部分,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课文的重点,摆脱通读通讲的毛病;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生字,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
惩罚、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在教学之前先布置预习作业。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掌握生字的音序、部首以及在新词中的解释;并给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2、思考课后作业。
3、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
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明白的词句。
第二部分:课堂导读(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文。
(14`)
1、指名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
注意下列读音:
擂应读léi 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
(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儿”并连接起来?
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
为什么诸葛亮要请鲁肃一起去“借箭”?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相机进行解答。
二、深读课文(25`)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前面的阅读,大家知道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吗?(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要陷害诸葛亮)周瑜是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把这个任务接下来的,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部分。
在读的过程中要想想,从他们的话语中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意思。
从周瑜的“水上交战,有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从诸葛亮“用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2、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到了第三天,果然下起了大雾。
诸葛亮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如果你是鲁肃,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
请大家朗读借箭部分。
教师参与讨论,点拔引导。
扣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安排周密。
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
把船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两面受箭。
(2)熟悉气象。
对天气早有预测,熟悉气象。
(3)了解对方。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把握很透。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神机妙算)
三、巩固印象:(2`)
1、抄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
3、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迁移延伸(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不看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指名两三名学生起来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二、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内容。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
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三、延伸作业:
1、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诸葛亮的其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