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翻译赏析
赞美草原安营扎寨与美女的句子
赞美草原安营扎寨与美女的句子1、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译文: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2、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译文: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5、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塞上曲送元美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及注释译文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
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
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
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塞上曲:古乐府诗题,以唐代李白、王昌龄诸作最为著名。
元美:即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
接:接近,直抵。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隋、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
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创作背景《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别诗,明代中期,边事屡起,北方的鞑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胁国都北京,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后七子”领袖,友谊笃深,诗人作此诗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
赏析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
“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
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
长安是唐代国都,“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
这两句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从军北征》《塞上》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从军北征》《塞上》含答案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15题。
从军北征〔唐〕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①。
碛②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塞上〔宋〕柳开鸣骹③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注】①《行路难》:乐府曲调名。
据《乐府解题》说,它的内容兼及“离别悲伤之意”。
②碛:沙漠。
这里指边关。
③骹(xiāo):响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诗第一句点明地域、季节、气候,有力地烘托了行军时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中的“横笛遍吹”折射出征人的豪放心境。
B.李诗第三、四句中以“碛里”和“月中”两个词进一步渲染了征人行军时环境的苍凉,“一时回首”,更是意蕴无限。
C.柳诗第一、二句中,以“天静无风”渲染天空的辽阔宁静,似一幅画卷;“直上一千尺”的“鸣骹”则使这幅画变得灵动而强劲。
D.柳诗最后一句“尽提金勒向云看”,极写三百胡骑全神贯注、目不转睛的状态,可谓神来之笔,以动写静,具有一种雕塑美。
15.这两首边塞诗所使用的手法及其作用大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4.A15.①李诗通过对恶劣环境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表现了“征人”行军途中的艰辛和思乡的愁绪。
②柳诗通过对射箭技艺的夸张描写和“向云看”的侧面烘托,突出了“胡儿”射箭技艺的精湛高超和性格的彪悍豪放。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豪放心境”说法错误,“横笛遍吹”折射出的应是征人思乡之情和悲壮的心境。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从军北征》,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
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此处“横笛遍吹《行路难》”用典,没有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行路难”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思乡的心情。
边塞战争诗对比赏析
边塞战争诗对比赏析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8年第11期【古诗一】塞上◎宋·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诵读指导从诗歌标题看,塞上放目,硝烟依稀可见,厮杀声犹在耳,那一刻,家国天下,责任在肩,光荣使命,与有荣焉,慷慨激昂、浓烈炽热、至真至诚之情几至喷薄。
再从诗歌内容看,文字虽质朴,但鸣骹飞天,一鸣惊人,境界超拔,气势可谓高开高走,升而不穷,降而不颓。
所以,柳开这首诗,可以说是尽显粗狂本色,诵读这首诗时,首先必须做到运足中气,一气呵成,情绪振奋,吐字有力。
然后在语速把握上,前两句语速应先急后缓,后一句后三字前当稍作停顿;后两句语速适中即可,但应在“三百骑”一词和“尽”一字上加以重读,“向云看”三字一字一顿为佳。
艺术赏析边塞壮士地,自古多豪诗。
这首边塞诗之妙,首先在于它的意象、场面、境界之美。
鸣骹、静天、无风、干声、胡骑、金勒、云彩,一系列意象,以鸣骹为中心,渲染勾勒了一幅渗透着边塞豪放风光的画面,场面浩大,境界开阔,气势雄浑,架构自然,内涵丰富。
其次,此诗之妙,还在于其动静结合的描摹之美。
简洁而不单调,自然而不矫揉。
鸣叫的箭,一个劲儿地飞;奔跑的马,被使劲儿地勒;马上的人,都抬起头来看,充满了动感。
马勒岂能不嘶?箭鸣、马嘶又交织成战场特有的氛围,激越而急促,昂扬而雄壮。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天静、无风、声更干、提勒停马,尤以一千尺的高空为背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再次,远近结合,适度夸张,巧妙炼字,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等写法的综合运用,使这首即景小诗的内涵显得愈发丰富,回味无穷。
其中一个“干”字可谓落笔千钧,力透纸背,形象而准确地表现出边塞晴、燥、偏、寂、苦的地域特征和战场氛围。
总之,这首诗绘景而景自雄,写境而境自开,通篇不言战,作战态势却一触即发,颇得边塞诗之精髓。
诗中流露出以一当百的豪放情绪,洋溢着乐观主义和英雄本色,读来如响鼓重锤,声势逼人,振奋士气,昂扬进取。
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高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写了很多关于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有《燕歌行》、《塞上听吹笛》、《营州歌》、《塞下曲》、《自蓟北归》、《蓟中作》、《塞上》、《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蓟门行五首》、《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等等。
下面一起欣赏高适最著名的10首边塞诗: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文集二十卷。
1、《蓟门行五首》【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赏析:“蓟门逢古老”这一首诗描写了老卒的凄凉境遇,令人同情。
全诗言辞沉痛、悲哀、失望而无奈,似用边塞的血泪和成。
不难想象,像这样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赏析:“汉家能用武”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其三】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赏析:在“边城十一月”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
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
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
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
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其四】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塞上古诗赏析
塞上古诗赏析塞上古诗赏析塞上柳开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
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1. 请简析“天静无风声更干”一句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分)2. 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5分)答案:1.(1)①“天静无风”交代现时的天气状况,“声更干”形容响箭的鸣声在辽阔宁静的塞外草原上显得格外干脆爽利,格外尖峭响亮。
②干湿本是形容物体含水份多少的状态,这里借用来形容声音,比用其他直接形容声音词更耐人寻味。
2、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
“鸣骹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②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像。
“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注释:①柳开(947-1000),字促涂,自号东郊野夫,北宋初年的文学家。
②声更干――音响更加清脆。
③三百骑――好几百骑马的人。
三百,不是准数。
④勒――带嚼子的马笼头。
⑤看――为了押韵,这里可以念kān。
赏析:这首绝句描写西北地区游牧分赴儿在旷野射猎的场面。
“当”的一声,一枝响箭离弦而上,直入百丈云天,在静谧无风的晴空里,那长长的呼啸声显得格外清脆。
听到这响箭,骑在马上的分赴儿们顿时勒紧笼头,屏(bing)住呼吸,几百双绿色的眼睛齐向云端凝望――只消眨眨眼的时间,就会有一只老鹰或大雕从空中跌下来。
到那会儿,大家才来得及认出弯弓射箭的伙伴,对那位眼光锐利、技艺超人的射手表示赞扬的祝贺。
可以想见,在这塞外原野上必将掀起一个狂热欢呼的`高潮… …但是,诗人没有去写狂欢的高潮,甚至没有写到猎获物中箭而落的情景,只描写了射中目标以前的瞬间空中响箭的飞鸣和地上分赴儿们的勒马凝望,用的是绘画中“不到顶点”的手法。
这样写具有动感,留有余地,能启发读者作丰富的想象。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塞上曲原文翻译古诗赏析
塞上曲原文|翻译|古诗赏析《塞上曲》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借古鉴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侧重讲述非战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塞上曲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塞上曲》原文唐代:李白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译文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
回渡黄河,凯旋收兵。
从此休兵,胡汉人民都乐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安静。
赏析“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文精选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塞上曲送元美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及注释译文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
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
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
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塞上曲:古乐府诗题,以唐代李白、王昌龄诸作最为著名。
元美:即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
接:接近,直抵。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隋、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
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创作背景《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别诗,明代中期,边事屡起,北方的鞑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胁国都北京,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后七子”领袖,友谊笃深,诗人作此诗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
赏析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
“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
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
长安是唐代国都,“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
这两句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军士出征应战。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柳开《塞上》原文与赏析
柳开《塞上》原文与赏析塞上【宋】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注】鸣骹(xiāo):响箭。
该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通感的使用丰富了声音的内涵,增强了它的形象性。
全诗对于鸣骹之声的正面描写,使用了通感的手法,集中体现在一个“干”字上。
“干”本属于触觉与视觉的范畴,是指物体失去了水分之后给人带来的干枯瘦硬的感觉。
作者却将听觉诉诸视觉,就使得这支鸣骹声音的尖细锐利,不仅刺人之耳,而且刺人之目,突出了鸣骹声音示警的意味,刺激读者的多种感官,使之最大限度地感受鸣骹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二、正侧结合显威力。
第一句从鸣骹的高度和射出时的姿态来写箭的威势。
“直上”写了鸣骹破空而发、直刺云霄的穿透力,表现其不可阻遏的气势。
“一千尺”写鸣骹在空中所达的高度,以衬其发射时的力量之大。
响箭因风而鸣,其射出时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响声就越大;力量越大,飞得就越高,声音自然就传得越远。
该箭直上一千尺的力量与气势,使读者很自然地想象出响箭那尖利刺耳的呼啸之声,随着它的飞升迅速弥漫于整个边塞辽阔无垠的天地之间。
这是从箭的威势上正面烘托其声之“干”。
第二句运用反衬,以环境氛围来烘托鸣骹。
用“天”来修饰“静”,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边塞静寂无边的环境氛围;“无风"不仅进一步强调没有声音,而且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空气似乎凝滞,可以看到枯草枝枝静立的姿态。
这为后文写“声”反向蓄足了势。
试想,有如此威势的响箭,在如此静寂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只能是“更干"。
一个“更”字,将响箭的尖利强调得淋漓尽致。
侧面烘托丰富了鸣骹之声的感染效果,使读者对于“干”的认识更深入。
其实,更妙的烘托在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则从鸣骹之声的效果上极尽渲染之势.“三百”说明人数之多,“尽提金勒”强调“向云看”的动作整齐划一.三百名剽悍的胡骑,如疾风迅雷般在草原上驰骋,可在听到鸣骹之后,全部勒马而停,一起仰头盯着那冲向天际的鸣骹。
塞上曲其一原文及赏析
塞上曲其一原文及赏析《塞上曲》是唐代文学家卢纶创作的一篇诗歌作品,以其雄浑深远的意境和抒发哀思的情感而脍炙人口。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塞上曲》的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享受。
塞下曲其一朔风吹散马蹄尘,陇树寒鸣欲断魂。
沙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达心已昏。
黄云万里愁边缘,白骨露于草中烟。
忆昔长城列万里,青山不改国繁华。
塞北江南音信断,世事无常梦难圆。
英雄一去不复还,唯留千载传佳话。
赏析:《塞上曲》是一首写塞上边疆风景和哀怨情怀的抒情诗。
诗人以形象、情感和寓意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塞北边疆的凄凉景象和壮士深沉的情怀,让读者通过诗中的意境感受到塞北的辽阔和苍凉。
首两句“朔风吹散马蹄尘,陇树寒鸣欲断魂。
”通过描绘朔风呼啸、马蹄扬起尘土的场景,以及陇树在寒风中哀鸣的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边塞风光中的凛冽和凄凉。
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威力,也暗示了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不易。
接下来的两句“沙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达心已昏。
”突出了边塞军队的艰苦奋战和士兵与家人相隔的痛苦。
沙场烽火连绵三月,暗示了这里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家书抵达心已昏,则表达了士兵思念家人的心情。
接着的两句“黄云万里愁边缘,白骨露于草中烟。
”则用黄云和白骨的形象来象征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万里黄云,如同朝霞染红了整个天空,与诗人内心的愁苦相呼应。
而白骨露于草中烟,则表达了战场上无数士兵英勇而无声地牺牲的悲壮景象。
紧接着的两句“忆昔长城列万里,青山不改国繁华。
”则让人们看到了边塞凄凉的一面,与此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辉煌的一面。
诗人通过“忆昔长城列万里”一句,表达了长城的壮丽和守卫边疆的重要意义。
最后的两句“塞北江南音信断,世事无常梦难圆。
英雄一去不复还,唯留千载传佳话。
”通过塞北与江南两地音信的中断以及生死别离,展现了战争造成的痛苦和离散的悲哀。
英雄一去不再归来,只能留下美好的传说和佳话,这是诗人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生命的英雄们的深深怀念和崇敬。
《塞上曲其一》原文王昌龄译文鉴赏
《塞上曲其一》原文王昌龄译文鉴赏塞下曲其一胡笳十八拍,入耳不吹肉,水沉图画田,弓弦鞋轻力。
深奥遥人不可得,激昂流水如翻絮。
洞天禅家无处寻,掷地金声唤客怜。
月白见人住,回身百丈形难定。
所以别何时晚?落絮飞雁即书船。
为有渭川千骑劝,估客亦输声有限。
忧听流水愁滔滔,北望长安南望天。
【王昌龄译文】在边塞之上的曲子之一胡笳奏响了十八拍,却从不吹奏出饱满的音色,水沉下去映照了田野的图画,弓弦像鞋那样轻巧有力。
深远而遥远的人是难以得到的,激昂的流水就像翻滚起来的绒毛。
洞天禅家无处可寻找,金屋玉声扔在地上唤来客人的羡慕。
月亮白白地照见了有人的住所,转过身百丈以后形状难以确定。
所以在什么时候分别比较晚?落下的绒毛象飞翔的雁一样写在书上的船。
因为有渭水河畔的千名骑士劝我,估客又输掉了说话的声音。
忧愁之中听到流水悲伤地滔滔流淌,北望长安城南望苍天。
【鉴赏】这首由王昌龄所译的《塞上曲其一》深情凝练地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感叹。
通过描绘音乐、图画和大自然景观的意象,诗人把读者带入了无垠的边塞之地,让读者感受到了那里特有的氛围和情感。
首先,诗中的胡笳十八拍以及入耳不吹肉的描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荒凉和艰辛。
胡笳音色凄厉,表现了生活在边塞的辛酸与困苦。
而不吹奏出饱满的音色,则暗示着边塞生活的匆忙和难以安定。
其次,诗中的水沉图画田和弓弦鞋轻力所描绘的景象,刻画出了边塞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水沉映照着田野的图画,使人联想到广袤的边塞土地和农耕的生活场景;弓弦鞋轻力则反映了边塞士兵值守的轻便和灵活。
接着,诗中的深奥遥人和激昂流水如翻絮,表达了边塞生活的孤独和奔波。
深远而遥远的人无法轻易被得到,象征着边塞生活中的将士们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寂寞;而激昂的流水如翻滚起来的绒毛,则是对边塞士兵战斗激烈的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
最后,诗中的洞天禅家无处寻和掷地金声唤客怜,则抒发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思念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洞天禅家无处可寻,则暗示了边塞封闭的环境中无法寻得宁静和放松;掷地金声唤客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音乐的珍视和对于归家的思念。
王昌龄《塞上曲》的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塞上曲》的翻译及赏析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并深受后人喜爱。
其中,他的《塞上曲》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艺术表达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对《塞上曲》进行翻译和赏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塞上曲》原文如下:夜未央,秋将暮,天凉好个秋。
月上柳梢,风入松溪。
玉关音信断,塞外烽烟微。
九三已经曙,万里还沉睡。
风吹瀚海沙堆,岁暮流年碧。
东邻已下直,南望起云霓。
将军犹怀勇,士子乐吟诗。
渭水何曾阻,咸阳自有期。
《塞上曲》以描绘边塞秋景为主题,通过描述月亮升起、风吹拂松溪等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战事的思念和对士人的赞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展现着王昌龄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对《塞上曲》的翻译和赏析:在入夜未久,秋季渐渐进入傍晚,夜晚的凉爽是如此美好。
明亮的月亮升到了垂柳的梢头,微风吹拂着松树溪水。
边关的消息中断了,边塞外的战火也渐渐微弱。
曙光已经初现,这片万里土地正在沉睡。
风吹拂沙丘,岁末的时光如碧色的流年。
东方的邻国已经归顺,南方的云霓开始升起。
将军依然怀抱勇气,士子们快乐地吟唱诗篇。
当渭水何曾阻碍过我们,咸阳始终有我们等待。
通过对《塞上曲》的翻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王昌龄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他以边塞秋景为背景,表达了对久居边关的将士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对士人才华的赞赏。
王昌龄巧妙地运用意象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边塞的凄凉和将士的英勇。
《塞上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凭借其独立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战事和乡愁的真挚情感,同时也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了王昌龄的细腻情感和才华横溢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对《塞上曲》的翻译和赏析,我们更能领略到王昌龄的诗词魅力以及唐代边塞文学的独特韵味。
这首悲壮的诗歌不仅是对边塞士兵的赞颂,也是对战乱中平民百姓的思念之情。
它以简约而优雅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深挚的感情和对家国的赤诚之心,堪称唐代边塞诗歌的瑰宝。
《塞上曲·其一》原文王昌龄译文鉴赏
《塞上曲·其一》原文|王昌龄|译文|鉴赏《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
其中第一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塞上曲·其一》原文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及注释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
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鉴赏“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
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高适赏析
《塞上》译文和赏析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白话译文:我向东走出了卢龙塞,不免心事浩茫感到孤单。
亭堠排列万里远,大唐的士兵仍在防胡备战。
战争的烟尘弥漫着北海,敌人的骑兵正在向南驰驱。
辗转久战岂是最好的计策,和亲通好也不是长远的谋图。
还是李广将军令人怀念,他防守这里有如闲庭信步。
他总管军务横扫大漠,一战便擒获了匈奴的单于。
我也常怀着对朝廷的感服之心,很想为边防献出计谋。
可是我人微言轻,抚着宝剑向谁诉说,空望着关塞河流盘屈迂回无尽头。
赏析:此题和《塞下曲》,是由乐府《横吹曲辞·汉横吹曲》“出塞”、“入塞”旧题衍化而来。
内容多写与边塞战事有关的生活及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反对“转斗”、“和亲”的政治主张,以及要求根除边患、安定边疆的强烈愿望,并抒发了自己徒有壮志、无从献策的深沉悲慨。
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两段,每段八句。
前段抒写作者对边庭时局、政策的深沉担忧。
开篇两句写作者出塞的忧思。
作者往东通过卢龙塞,达到塞外边地时,内心不由产生深深的孤寂。
接下来作者具体写他的深虑。
后二句写敌方的情形。
敌人正骑着马,气势汹汹地朝南方飞奔而来,扬起的飞尘弥漫了整个北海。
“南驱”二字突出了敌方的强悍和侵犯性。
“边尘”句显示其来势凶猛。
写出了敌军在战事上所处的,主动进攻的有利位置。
作者通过对边庭政策的,直接评议,指出时政的弊端,同时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以及忧国忧时的情怀。
以上主要写作者的忧边之情。
接下八句,则抒写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说李广曾受命统军于此。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这两句是说李广主持边庭时,采用横扫大漠的全面进攻,短时间内便使匈奴全面崩溃。
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边庭时政的主张,即应出战主动迅速,速战速决,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不应被动辗转久战。
宋代著名的边塞词
宋代著名的边塞词1、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塞上宋·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3、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宋·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4、喜迁莺宋·蔡挺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5、书愤·其一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6、六州歌头宋·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翻译赏析
《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开。
其古诗全文如下: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响箭②勒:有嚼口的马络头【翻译】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鉴赏】《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
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
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
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
“鸣骹”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
”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
“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
“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
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
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
传神。
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
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
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
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
“胡儿”,犹言胡人小伙子。
后来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
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
“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
“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
“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
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
“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
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
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
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
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着的特色。
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
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
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
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
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
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可以使我们知道《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