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意义

合集下载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2014-08-19 16:38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美国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共识。

产程正确处理对减少手术干预,促进安全分娩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分娩人群的特点,如平均分娩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的平均体质量增加,硬脊膜外阻滞等产科干预越来越多,审视我们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一些产程处理的观念值得质疑和更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科研究再次回到了对正常产程曲线的描述中,并且有了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发现。

Zhang 等对美国19所医院中62415例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且新生儿结局正常产妇的产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宫口从4 cm扩张到5 cm可能需要6 h以上,从5 cm扩张到6 cm可能需要3 h以上;(2)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在宫口扩张6 cm以前基本一致,在此之后,经产妇的产程进展明显加快;(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位持续时间的第95百分位数在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及未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分别为3.6 h 和2.8 h。

由此可见,即使产程进展比较缓慢,最终仍然可以顺利经阴道分娩。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美国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以下共识(见表1)。

以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医师在产程管理时应该及时应用上述新的产程处理理念,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以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最大程度为孕产妇的安全提供保障。

鉴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本共识相关内容将在今后广泛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加以完善和修订。

促进自然分娩是助产士最核心的能力课件

促进自然分娩是助产士最核心的能力课件
案。
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支持
助产士需要具备情绪管理能力,为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她们 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应对压力
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助产士需要保持冷静、冷静 ,并能够迅速应对压力,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调动积极性
助产士应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激励,调动产妇的积极性,帮助她们保 持信心和乐观态度,顺利完成分娩。
鼓励适当的运动和活动
鼓励适当的运动
在产前和分娩过程中,助 产士应鼓励产妇进行适当 的运动,如漫步、爬楼梯 等,以促进产程进展。
提供舒适的环境
为了方便产妇活动,助产 士应提供舒适、安全的环 境,如提供坐垫、扶手等 设施。
指点产妇正确用力
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助产 士应指点产妇正确用力, 以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和疼痛。
献,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
模拟训练
利用模拟分娩设备和训练模型进行模拟训练,提 高助产士应对紧急情况和复杂分娩的能力。
实战演练
组织助产士进行实战演练,模拟真实分娩场景, 加强团队协作和应对能力。
技能考核与评估
定期对助产士的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估,确保其具 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自然分娩有助于子宫的收缩和恢复,减少 产后子宫恢复不良的风险。
降低感染风险
自然分娩过程中,阴道内的细菌可以起到 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产后的感染风险。
对婴儿的影响
促进婴儿肺部发育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受 到产道的挤压,有助于促
进肺部发育和成熟。
提高免疫力
自然分娩的婴儿通过接触 母亲产道中的菌群,有助 于建立免疫系统,提高免
助产士应积极向产妇宣传非药物分娩 镇痛的方法,如呼吸练习、放松技能 和水中分娩等,以减轻分娩疼痛。

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雷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10月分娩的12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

观察组采用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照组采取旧产程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预后、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分娩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可产生良好的影响,有效改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分娩预后,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新产程标准助产措施产钳助产母婴预后影响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10-1392-03DOI:10.19435/j.1672-1721.2021.10.028随着近年来整个社会环境及孕产妇特征的巨大改变,高龄孕妇及巨大儿等影响自然分娩的因素越来越常见[1]。

2014年经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组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出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简称新产程标准)[2],将第二产程时限放宽,然而延长第二产程是否会影响母婴安危及预后目前尚未有定论。

本次研究选择124例初产妇展开分析研究,评价两种产程标准及助产措施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10月在雷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

对照组年龄21~27岁,平均年龄(29.45±3.21)岁,平均孕周(38.47±1.12)周,平均BMI(26.67±3.02)kg/m3。

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62±3.45)岁,平均孕周(38.97±1.40)周,平均BMI(26.27±3.32)kg/m3。

2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大力提倡促进自然分娩的适宜助产技术

大力提倡促进自然分娩的适宜助产技术
“ 日定 时 ” 剖 宫 产 。世 界 上 各 个 国家 所 有 手 术 定 作
高于农村( 大城市 >中城 市 > 小城市 ) 高收人者高 , 于低收人者。前 WH O官员、 门研究 中国剖宫产 专
必须有指 征 , 于没有 手术指 征坚决 要求 手术之 对
风, 产科 医师应该 坚 持 反对 态 度 。 由此看 出 ,社 会 “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 1 00年
第 2卷 第 1期
转变分 娩观 , 大力 提倡 自然 分娩、 力支 持 自然 大
分娩 。
具有先进性 ; ④该技术 能缩 短一半 以上产程, 能减
轻产妇待产和分娩的痛苦 , 且能显著降低母婴并发 症, 使分娩更为顺利 , 以具有实用性 ; 所 ⑤该技术提
要性” 不要把开刀当儿戏, , 也要告诉他们没有指征
的滥做 剖宫 产不仅 母 婴 并发 症 多 , 而且 也直 接影 响 了人 口出生质 量 ( 产科 医师应 该 让 产 妇认 识 到 自然 分 娩儿 比剖 宫 产 儿更 聪 明 ) 所 以 , 科 工 作 者应 。 产
滥做剖 宫产就 是违 背 了 自然分 娩 的 规 律与 法则 , 也
因素” 及相关 的“ 医源因素” 是形成剖宫产率异常升 高 的根源 , 并且到 了控制不住 的状态 , 其间可能有
两 个形 成原 因 : 一是 有 相 当多 的 产妇 及 亲 属 没有 其 真 正认识 到 自然分 娩 的好 处 , 就应 该 广 泛 深人 地 这
宣传 自然分娩好 , 做到如当年宣传“ 母乳喂养好” 一
就是 最大 的 “ 扰产 程 ” 干 。当 今 强大 的“ 会 因素 ” 社
国外剖宫产率的升高而增高 , 国外 的剖宫产率在 但 升高了 2 年左右便得到遏制 , 0 并且在不影响母婴安 全的情况下逐渐下降到合理 范围内。我 国的剖宫 产率持续 升高 了 2 O多 年至今 还没有 看到下 降 的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2014-08-19 16:38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xx国家儿童xx 和人类发育研究所、xx妇产科医师协会、xx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共识。

产程正确处理对减少手术干预,促进安全分娩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分娩人群的特点,如平均分娩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的平均体质量增加,硬脊膜外阻滞等产科干预越来越多,审视我们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一些产程处理的观念值得质疑和更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科研究再次回到了对正常产程曲线的描述xx,并且有了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发现。

Zhang 等对xx19所医院xx62415例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且新生儿结局正常产妇的产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宫口从4 cm扩张到5 cm可能需要6 h以上,从5 cm扩张到6 cm可能需要3 h以上;(2)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在宫口扩张6 cm以前基本一致,在此之后,经产妇的产程进展明显加快;(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位持续时间的第95百分位数在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及未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分别为3.6 h 和2.8 h。

由此可见,即使产程进展比较缓慢,最终仍然可以顺利经阴道分娩。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xx国家儿童xx 和人类发育研究所、xx妇产科医师协会、xx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以下共识(见表1)。

以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医师在产程管理时应该及时应用上述新的产程处理理念,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以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最大程度为孕产妇的安全提供保障。

鉴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本共识相关内容将在今后广泛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加以完善和修订。

新产程解读及产程管理

新产程解读及产程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产程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 产妇的待产和分娩过程,提高生 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痛 苦。
降低剖宫产率
有效的产程管理可以降低因产程 停滞或胎儿窘迫等情况而进行的 剖宫产手术,减轻产妇的手术风 险和术后恢复负担。
保障母婴安全
预防并发症
通过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和母婴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如产 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保障母婴安 全。
潜伏期
指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扩张3cm的时间 ,一般需要8小时,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 延长。
第二产程
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时间,一般需 要1-2小时,超过2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
活跃期
指宫口开大3-10cm的时间,一般需要4小 时,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新产程特点
潜伏期和活跃期的界限不再严格
01
加强产程监测与护理
实施全程监测
在分娩过程中,应对产妇和胎儿 进行全程监测,包括胎心监测、 宫缩压力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监
测等,以确保母婴安全。
提供个性化护理
根据产妇的需求和状况,提供个 性化的护理措施,如导乐陪伴、 按摩、呼吸练习等,以缓解产妇
的疼痛和焦虑。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成功预防产后出血案例
总结词
通过科学的产程管理和护理,成功预防产后出血。
详细描述
某产妇在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医生根据新产程标准,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止血措施,如按摩子 宫、使用止血药物等,成功预防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理支持
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 持和辅导,帮助产妇适应新角色和 生活变化。

产科护理管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

产科护理管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冯爽(1980-),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产科护理工作。

剖宫产手术对产妇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且有较高的风险性,不仅易导致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对产妇的健身健康也造成严重的威胁,此外,还会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因此,产妇在分娩时必须慎重的选择分娩方式,保证自身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的提高,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较多,如果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医师一般会推荐产妇进行自然分娩。

由此,为了使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减少产后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反应,产科护理应为其提供最佳的分娩方式。

产科护理管理新模式是护理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产科中的应用促进自然分娩率的增加,使剖宫产孕妇显著的减少,有效保证母婴的产妇快速康复。

该次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健康产妇106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产科护理管理新模式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调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健康产妇106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产妇53名;其中对照组经产妇18名,初产妇35名;产妇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41±0.92)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9±3.3)周。

实验组经产妇26名,初产妇27名;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26±0.97)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8.9±3.6)周。

对比两组产妇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选取的产妇均为单胎产妇;无显著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未进行辅助生殖、无流产2次以上患者。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产科护理管理新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产前护理在产妇分娩前,应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不良的心理状态,以真诚关爱的态度关心产妇,使其能够缓解恐惧、焦虑及紧张的负面心理情绪。

新产程标准与处理

新产程标准与处理
处理:调节子宫不协调收缩,使其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极性。给予哌替啶 100mg或吗啡10mg肌内注射,多可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在宫缩为恢复 协调性之前,严禁使用宫缩剂。对伴有胎儿窘迫剂头盆不称的应剖宫产终止 妊娠。
对产程: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原发性宫缩乏力引起潜伏
期延长,继发性宫缩乏力发生时间不同,分别导致第一、二
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低张力性子宫收缩乏力。 特点: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均正常,仅收缩力弱,压力低于180Montevideo单位
,宫缩2次/10分钟,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子宫没有隆起,按压时有凹陷。 分类:a.原发性宫缩乏力,产程早期出现的宫缩乏力; b.继发性宫缩乏力:早期正常,进展到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后宫缩强度减弱
1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致胎儿娩出期。
1.胎头下降延缓:a.初产妇胎头下降速度<1cm/h b.经产妇胎头下降速度<2cm/h
异常 2.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胎头先露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h;
3第二产程延长:a.初产妇>3h 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时:a.初产妇>4h
b.经产妇>2h
b.经产妇>3h

致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对胎儿:子宫收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对胎盘血液循环影
响大,易发生胎儿窘迫。产程延长使胎头及脐带受压过久,手术助 产机会增加。易导致新生儿窒息、产伤、颅内出血及吸入性肺炎
子宫收缩过强: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若产道无异常,常发生急产。急产:初产妇总产程<3小时分娩者。若存在产道梗阻及 瘢痕子宫,宫缩过强,可发生病理性缩复环,甚至子宫破裂。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a.强直性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失去节律性、无间歇,呈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常见于宫缩剂 使用不当。腹部拒按,烦躁不安,胎心音听不清,胎位查不清。若合并产道梗阻,出现病 理性缩复环甚至子宫破裂。 b.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平滑肌持续不放松,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环形狭窄。原因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宫缩剂使用不当、粗暴实施阴道内操作。狭窄环位于胎头狭窄部 及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如胎儿颈部、腰部,不随宫缩上升,与病理性缩复环不同。产妇可出 现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胎心时快时慢,胎先露下降停滞,手取胎盘时,在宫颈内口上 方可直接触到此环。第三产程可造成胎盘嵌顿。

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管理中的应用蓝面如;宋惠萍【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在降低剖宫产及分娩期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2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产程标准实施分娩;观察组按照新产程标准实施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分娩产程、产后并发症、满意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切口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新产程标准对孕产妇进行分娩指导,能促进产妇阴道分娩,且不增加产妇会阴侧切,有利于改善母婴分娩结局,提高产妇满意度.【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8(015)01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新产程标准;孕产妇;产程;阴道分娩【作者】蓝面如;宋惠萍【作者单位】519000 珠海市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519000 珠海市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分娩是育龄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过度紧张及对分娩过程不了解,导致产妇分娩时配合度较差,产程延长,影响产妇分娩结局[1]。

正确处理孕产妇产程将有助于缩短产妇分娩时间,促进产妇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2]。

既往产科采用Friedman提出的产程图对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但采用该分娩标准大大增加不必要的剖宫产率,不利于母婴健康[3]。

为了更好地指导产妇分娩,减少产妇分娩时产科干预,降低剖宫产率,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于2014年7月结合国外及我国产妇分娩特点,提出了《新产程标准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以此对产妇产程进行管理。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黄颖慧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黄颖慧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黄颖慧发布时间:2023-05-17T07:50:36.259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黄颖慧[导读]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时段内我院产检分娩的产妇80例,入院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入院后45例为观察组采取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妇和分娩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以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进而提升产妇满意度。

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时段内我院产检分娩的产妇80例,入院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入院后45例为观察组采取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妇和分娩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以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进而提升产妇满意度。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孕妇;产前紧张;恐惧心理待产孕妇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十分常见,大部分产妇因为疼痛感强烈滋生恐惧感,进而影响正常分娩增加产程时间,致使胎儿窘迫、难产、剖宫产率增高。

产科应用护理新模式可帮助产妇充分认识到自然分娩的优势,优化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以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间我院90例产妇,按照分娩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5例产妇年龄24-38岁,均龄(30.1±0.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6±1.7)周。

观察组45例产妇年龄为25-39岁,均龄(31.3±2.6)岁,孕周38-40周,平均(39.2±1.8)周。

产妇基本信息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目的比較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采用新产程标准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旧产程标准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均为初产妇。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分娩结局:观察产后出血、新生窒息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而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助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pH0.05).The proportion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neonatal asphyxia and 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pH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新、旧产程标准1.2.1旧产程标准参照《妇产科学》(8版)[3]。

潜伏期延长:潜伏期时间>16 h。

活跃期:指子宫颈口扩张3~10 cm,活跃期晚期为宫颈口扩张9~10 cm。

活跃期延长:活跃期>8 h;活跃期宫颈口扩张速度为初产妇4 h。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为初产妇>2 h(有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者>3 h)。

胎头下降延缓:在减速期及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的速度为初产妇1 h。

滞产:总的产程时间>24 h。

1.2.2新产程标准[4]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仍然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 cm作为标志。

导乐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

导乐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

导乐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导乐式分娩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概念, 现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很好的效果,介绍了导乐式分娩对产妇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和导乐分娩的意义,促进了母婴安全,增加了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信赖感和满意度。

导乐式分娩,就是指一位有接生经验的优秀助产士给产妇持续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全身心的帮助和支持,使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它是以产妇为中心,给产妇持续的心理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分娩的干扰,使产妇能顺利地渡过分娩期,以保证母婴安全,同时充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产妇充满信心和力量,以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1 导乐式分娩产生积极分娩结果的生理生化基础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殖过程的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 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 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这个过程。

然而, 这个过程复杂且多变, 决定这一过程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之外, 精神心理因素也非常重要。

临产产妇因多种因素影响, 情绪紧张, 多表现为不安和恐惧, 这种不良情绪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 如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机体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敏感度增强, 以致影响产妇痛阈。

轻微疼痛即可引起剧烈反应, 从而使情绪更加紧张。

紧张的情绪使植物神经不平衡, 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紊乱, 缺乏有效宫缩, 产妇体力消耗过多,从而阻碍了产程进展,增加了难产机会。

而紧张造成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紊乱及产妇心跳加快等因素使母儿通过胎盘的物质交换减少, 从而增加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1]。

2 导乐陪产的意义和要求2.1导乐陪产的意义导乐陪产最大限度的满足产妇的需求, 减少了产时医疗干预, 使产妇享受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 有利于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

导乐分娩有效的改善分结结局, 研究表明导乐陪产可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产后出血率, 降低胎儿窘迫发生及新生儿病率发生, 明显提高产科质量, 改善母婴预后。

分娩第一产程自由体位的临床研究

分娩第一产程自由体位的临床研究

分娩第一产程自由体位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产妇分娩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2010年490例孕妇为观察组,在孕妇入产房待产的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即卧、走、站、坐、趴、跪、蹲,任孕妇自由选择。

同时以2009年380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分娩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中用药、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

结果:观察组总产程和产程中用药明显减少,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使产程中医疗干预减少,自然分娩率提高,利于母婴健康。

【关键词】产程,第一;体位;分娩产科护理模式的改变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

据统计孕产妇死亡50%发生于分娩当天,与产时保健密切相关。

[1]1996年wto总结了各国对适宜技术的研究,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守则》中,提出产时全面支持、自由体位是有用的,应鼓励使用的措施。

本研究自2009年5月开始对490例孕妇在分娩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进行观察,只在探讨孕妇采取的自由体位方式及评价对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率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住院分娩的孕妇49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胎头高浮、臀位等胎先露异常者。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入产房分娩的孕妇38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孕周、胎次无明显差异。

均排除严重并发症者。

1.2条件准备在待产室配备自制的孕妇靠背椅子,在靠背椅的顶部配有软枕,高矮两张床,其中一张为弹簧软垫床,另一张高床的床尾栏的高度为82厘米。

1.3方法观察组孕妇自入产房待产开始,经产科检查后,排除胎先露异常及严重并发症不能下床活动的孕妇,助产士告之可以实行自由体位。

介绍自由体位方法:即卧、走、站、坐、趴、跪、蹲等方式,任孕妇自由选择。

卧:可仰卧、左右侧卧、半卧等;走:下床在待产室附近走动;立:站在床尾,以床尾栏为支撑扶手,臀部左右摆动,也可背靠在墙上站着,双手扶在床尾栏上;坐:可正坐,也可反坐;跪:双脚分开跪在矮床软垫上,臀部翘高也可左右摆动;趴:双手抱棉被趴在软垫上;蹲:双手扶床边、扶椅子,两脚分开蹲在地上。

一例枕后位在第一产程使用自由体位后顺利分娩的体会

一例枕后位在第一产程使用自由体位后顺利分娩的体会

一例枕后位在第一产程使用自由体位后顺利分娩的体会作者:朱云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01-02【摘要】近年剖宫产率的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普遍现象[1]。

除了医学因素外,社会文化因素、医疗服务提供者因素、孕产妇及其家庭因素对剖宫产率有一定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孕妇活动量减少,胎儿过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阴道分娩率明显降低,现在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全,体现人文关怀已成为产时医疗服务的主要内容。

在第一产程,产妇自主选择自由体位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第一产程;自由体位;阴道分娩;1临床资料某产妇,30岁,G1P1孕39周,临产后查宫口已开2cm,先露-1,枕后位,胎膜未破,宫缩规律。

助产士先帮助产妇了解自由体位缩短第一产程的原理,取得配合。

然后讲解分娩过程,产程进展情况,鼓励产妇或走或站或坐或蹲,进食饮水,及时排空膀胱,减轻产妇紧张、焦虑心理,直到宫口开全。

该产妇自然分娩一男婴,总产程为6小时20分,体重3850g。

2自由体位的方法在第一产程中自由体位可缩短产程,行走(在待产室内走动)、站(站在床尾,以床尾栏为支撑扶手,臀部左右摇摆)、坐(双手趴在背靠椅的靠背七坐或低坐于坐榻软垫上或骑坐于分娩球上背靠座椅,双手握住座椅两侧的扶手,也可以坐于坐便架上)、跪(双腿分开跪于矮床软垫)、蹲(双手扒床沿或扶椅,双腿分开蹲于地上)。

3讨论3.1决定分娩的四大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

良好的产力是纠正胎方位的关键,子宫收缩力使胎方位转动的因素之一,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为产妇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实施自由体位加速产程进展,当产妇站立时,子宫离开脊柱,趋向腹壁,胎儿纵轴与产轴相一致,借助胎儿重力合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使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加反射性的引起有效宫缩,使宫颈口扩张,加快产程进展。

新产程标准下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新产程标准下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20.023·论著·新产程标准下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李毅飞 王红艳 苏小娟 张铭娜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编号:211460393)作者单位: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通讯作者:张铭娜 E⁃mail:insect408@ 【摘要】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下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新产程标准下应用分娩镇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新产程标准下未使用分娩镇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并随访6~8周,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

分析2组产程、分娩结局,产后1、2、6周产后抑郁发生情况,产后6~8周盆底功能。

结果 研究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比例更高,中转剖宫产比例更低(72.00%vs 61.00%,15.00%vs 23.00%,P <0.05)。

产后1、2、6周,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更低(P <0.05)。

产后6~8周后,研究组盆底肌力下降、盆底动态压力异常、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更低(42.00%vs 83.00%,32.00%vs 72.00%,6.00%vs 17.00%,23.00%vs 39.00%,P <0.05)。

结论 新产程标准下分娩镇痛可缩短初产妇产程,提高自然阴道分娩比例,降低中转剖宫产率,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后6~8周盆底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初产妇;分娩镇痛;新产程标准;产程;分娩结局;产后抑郁;盆底功能【中图分类号】 R 7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20-3144-04The impact of childbirth analgesia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elivery ending of the first maternity under the new production standard LI Yifei ,WANG Hongyan ,SU Xiaojuan ,et al.Shijiazhuang People ’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11,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hildbirth analgesia on the output and childbirth ending of the first maternity under the new output standard.Methods From October 2020to April 2022200first maternity under the new production standard received childbirth analgesiain Shijiazhu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wer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200first maternity under the new production standard were applied control groups ,and follow up 6-8weeks postpartum ,reviewed their clinical data retrospectively.The two groups of production procedures ,end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at 1,2,and 6weeks postpartum and 6-8weeks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active period ,secondary production process ,third outbound process ,and total output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vaginal deliver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and the proportion of transit cesters was lower (72.00%vs 61.00%,15.00%vs 23.00%,P <0.05).At 1,2and 6weeks postpartum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the two group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 incidence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P <0.05).After 6-8weeks postpartum after birth ,the incidences of the research group had decreased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bnormal pelvic floor dynamic pressur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floor organ prolapse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42.00%vs 83.00%,32.00%vs 72.00%,6.00%vs 17.00%,23.00%vs 39.00%,P <0.05).Conclusion The first maternity under the new production standard received childbirth analgesia coul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initial maternit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vaginal delivery ,reduce the production rate of the rotary cesarean closur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in the 6-8weeks postpartum stage of birth ,wa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 First maternal ;Giving birth and analgesics ;New production standards ;Output ;Outcome of childbir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Pelvic floor function 产程的正确处理是促进安全分娩的重要因素,针对分娩人群年龄增加、体质量普遍提高、医疗技术发展进步的情况,已更新了新的产程处理方案。

分娩的意义生物学

分娩的意义生物学

分娩的意义生物学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体的前提下, 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 让胎儿经阴道婉出的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四因素: 产力、产道、胎儿正常及产妇精神心理。

我们的主张都是是自然分娩。

1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 首选母婴安全自然分娩必须等到“瓜熟蒂落”, 提前或者拖后的时间过长, 新生儿容易出现并发症, 对母亲的身体影南也很大, 一定要顺其自然, 产妇应当要采取什么样的分魏方式, 医生都会有专业的安挂, 医生会根据你自身的条件为你决定适合的分娩方式。

从母亲的安全角度考虑, 自然分娩不会使骨盆结构发生改变, 不会影响以前窈窕的身材, 而且产后很短时间内符到恢复体型, 阴道分娩时由于骨盆韧带松地, 使盆固、臀田相宽, 显得更加丰满。

新妈妈在分统后应积极母乳显莽, 合理进食, 并坚持运动, 身材一定能恢复孕前的样子, 面且随着分娩镇痛技术的提高, 自然分婉的编苦可以大大减轻, 自然分娩时出血少、感染概率也小。

面且子宫无伤口, 恢复得比较快, 因此自然分娩的孕妇一殿在产后当天就可以给新生儿限奶了, 从婴儿的安全角度考虑, 从产道出来肺功能得到锻炼, 皮肤神经末梢经刺微得到按摩, 其神经、感竟系统发有。

让胎儿肺部得到锻炼。

让表面话性剂增加, 肺泡易于扩张, 出生后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少。

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只有更强的抵抗力。

胎儿在产道内受到触、味、痛觉及本位感的锻炼, 促进大脑及前庭功能发育, 对今后运动及性格均有好处, 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妈妈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免疫抗体, 可以传给宝宝, 出生后宝宝的抵抗力会增强一些, 经阴道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 没有疼箱就没有生有当然每位母亲分娩的过程也是因人而异的, 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会对产痛的刷烈程度和长短产生影响, 自然分娩有利情夏不要一味选择剖腹产。

2孩子健康成长, 是父母一生的牵挂部分产妇担心在分娩时, 胎宝宝的头部受挤压面影响碳子的智商。

据科学家研究, 自然分烧不会造成对胎脑的影响, 因为胎宝宝在经过产道时, 领骨会产生自然重叠以适应产道环境, 防止赣组织受压: 相反。

【精选文档】导乐分娩的好处有哪些

【精选文档】导乐分娩的好处有哪些

导乐分娩的好处有哪些导乐分娩的好处一:缓解分娩疼痛导乐分娩是通过对产妇心理安慰、感情支持和生理帮助,减少对自然分娩的干扰,加上运用正确的分娩技巧,可以使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强。

简而言之,放宽心、用对法,使得自然分娩没想象的那么痛。

现在的导乐分娩指医护人员和导乐人员为产妇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并使用非药物、无创伤的导乐仪,阻断来自子宫底、子宫体和产道的痛感神经传导通路,达到持续、显着的分娩镇痛效果,让产妇在舒适、无痛苦、母婴安全的状态下顺利自然分娩。

让产妇可根据个人自愿原则,可选用安桃乐气体镇痛或麻醉医师实施椎管麻醉镇痛术。

2导乐分娩的好处二:减轻不安心理导乐是从有生育经历的优秀助产士中选拔,经过特殊的课程训练上岗,“一对一”地指导产妇分娩,为产妇打气鼓劲,在产程中做任何检查和处理,都向产妇及家属解释其作用、目的和必要性,让产妇和家人了解产程进展中胎心、宫缩、宫口扩张情况,从而积极配合助产士。

还要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第一时间告诉产妇进行情况,提供给产妇各种利弊信息的选择,帮助作出正确决定,使安全满意地完成分娩过程。

3导乐分娩的好处三: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导乐能在关键时期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产妇,科学的方法去指导产妇,和善的言行去鼓励产妇,使产妇消除紧张恐惧感,树立正常的分娩信心。

导乐在旁时,丈夫及家属的压力减少了,可依赖导乐去帮助产妇做一切事情,从而轻松的体验产妇的分娩过程。

4导乐分娩的好处四:维护产妇的自主权导乐帮助产妇度过愉快而健康的分娩过程。

指导产妇选择她自认为安全、舒适满意的分娩方式,产妇能获得关于妊娠和分娩的科学知识,对她产时的干预措施及用药利弊的信息。

5导乐分娩的好处五:分娩时产妇的慰藉在分娩镇痛、宫缩的时候产妇往往会十分害怕跟无助,此时,导乐师就是产妇最亲近的人,导乐分娩的全过程由专职医生、护士、助产士及导乐人员,以产妇为中心,从待产到产后2小时,为其提供专业、全面、周到、细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2-03T11:26:07.97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作者:张小波[导读] 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

张小波博白县中医院,广西博白537600【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9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产科基础护理,实验组接受产科新模式护理。

统计比较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更少,第一、二产程时间明显更短,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91.11%,剖宫产率仅为8.89%,均大幅优于对照组产妇的68.89%、31.11%(P<0.05)。

对照组产妇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了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产妇的4.44%(P<0.05)。

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在显著缩短产妇产程的同时,减少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自然分娩;产程;剖宫产;出血量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术的执行率为15%,这远远低于我国剖宫产术执行率(40~50%)[1]。

相关的报道和临床实践均发现,剖宫产术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延长产妇的产后恢复时间,还可能引起多种产科并发症,如瘢痕妊娠、影响子宫复旧,增加了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因此,产科临床多建议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进行分娩[2]。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影响自然分娩的因素较多,比如社会环境、心理、病理、生理等,但这之中,大多因素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予以有效控制的[3]。

本研究以我院产科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9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产妇;(2)没有绝对的剖宫产术指征;(3)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入选产妇(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55276·经验交流·新产程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意义郑晓霞(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北 正定 050800)摘要:目的分析新产程的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221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0例。

实验组产妇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的标准;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程指导标准。

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1分钟、5分钟内的APgar评分。

结果实验组实施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5分钟的阿氏评分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产程能显著减少剖宫产率,促进产妇阴道自然分娩,且对新生儿的短期内无影响。

应在临床大力推行实施。

关键词:自然分娩;新产程;旧产程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5.2430 引言产程是正常分娩的生产过程,也是影响分娩四个因素(产力、产道、胎位、产妇精神心理)的动态变化过程[1]。

产科医生要在分娩的全过程中,既要密切观察产程的变化,又要观察母儿的安危。

如遇突发状况,要及时处理。

因此,产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处理产程,有效的识别难产、早产的因素,减少生产时的过度干预,减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儿安全、健康与产程时限密切相关[2]。

目前,临床进行产程管理的依据为Friedman提出的产程图。

近年来,随着生产人群的变化、临床分娩方法的改进,传统的产程时限受到人们的质疑。

2012年美国根据国内分娩人群特点提出了自己的产程处理意见,2014年7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结合国外及我国人群的特点提出了《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简称《共识》)[3]。

此标准将用于《妇产科学》教科书内,国内产科专家提倡产程新标准应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为此,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221例产妇采用产程新标准进行管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参加实验的产妇无其他系统的疾病。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221例,其均为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初产妇。

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0例。

实验组111例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的标准,年龄在22~38岁之间,身高154~170cm之间,孕周在37~41周之间。

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产程指导标准,年龄在23~38岁之间,身高在155~170cm之间,孕周在37~41周之间。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孕周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产程指导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的分娩标准:第一产程,从规律宫缩直至宫口开全(10cm),初产妇约需11~12h。

此产程又分为两个阶段: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宫缩逐渐加强,宫颈管消失至宫口开大到3cm,该期约为8-16h,超过16h为潜伏期延长。

宫口扩张的最低速为1.2cm/h。

活跃期:宫口开3cm到宫口开全,约需4h,最大时限不超过8h,超过8h 为活跃期延长。

宫口扩张停止大于4h为活跃期停滞。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需要1~2h,胎头下降延缓为<1.0cm/h;胎头下降停滞为胎头下降停滞>1h。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约需5~15min,不超过30min。

总产程>24h为滞产。

实验组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的标准:第一产程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大于20h,不作为剖宫产的指证;破膜后且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h,方可诊断引产失败;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仍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证。

活跃期:宫口扩张6cm为标志;活跃期停滞的诊断标准:破膜且宫口扩张大于等于6cm后,若宫缩正常,但宫口停止扩张大于等于4h; 若宫缩欠佳,而宫口停止扩张大于等于6h。

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指证。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延长的诊断标准:初产妇行硬脊膜外阻滞,产程>4h,产程无进展(胎头下降、旋转);若无硬脊膜外阻滞,产程>3h,产程无进展。

1.3 观察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1分钟、5分钟内的APgar评分。

新生儿的APgar评分包括五项:肌张力、脉搏、呼吸、皮肤颜色、喉反射。

每项0~2分,共10分。

无窒息8~10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剖宫产率=剖宫产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χ—±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

实验组111例产妇,有3例转为剖宫产,占总人数的2.7%;实验组110例产妇,有15例转为剖宫产,占总人数的13.6%。

实验组实施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新生儿1分钟、5分钟内的APgar评分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5分钟的阿氏评分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组别例数1min5min对照组1109.32±0.589.42±0.49实验组1118.78±1.219.38±0.46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的剖宫产率已达到46.2%.剖宫产手术本是在母婴生命受到威胁时用于急救[4]。

但在临床上,该技术被广泛应用,虽有多种外在因素影响,但与传统产程诊断标准不无影响。

临床常用的Friedman产程图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活跃期正常宫口扩张最低速度,初产妇为1.2cm/h。

②第一产程的潜伏期与活跃期的临界点在3-4cm。

③第二产程的延长,初产妇诊断为大于等于3h。

《共识》新标准有以下特点:①活跃期按照1.0cm/h绘制警戒线。

②活跃期的拐点在6cm。

③打破了第二产程最大时限为2h的规定[5]。

由此看出,新产程适当地放宽了生产时限,促进了阴道自然分娩,减少了过多的人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55期277·经验交流·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李斌(徐州东方人民医院 老年一科,江苏 徐州 221004)关键词:癫痫;治疗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5.2440 引言本文收集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52例,其中神经科病人38例,老年病综合病房8例,急诊病人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治疗体会作一总结,以利于在治疗工作中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在18~78岁之间,其中20岁以下者4例,20~40岁之间者11例,41~60岁之间者14例,61岁以上者23例。

2 病因本组52例中,病因不清的原发性癫痫11例,占21.15%,病因明确者41例,占全部病例的78.84%,以脑血管病最常见,其中脑出血后遗症者10例,脑梗塞后遗症者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4例(其中颞顶叶及额叶梗塞各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

其次脑肿瘤4例,尿毒症4例,颅内感染3例,脑外伤后遗症3例,糖尿病2例,慢性酒精中毒1例。

3 诱发因素本组资料统计显示:由于不同原因突发停药诱发者12例,未按抗癫痫药物应用原则换药而诱发者9例,不规则用药者6例,有发烧、呼吸系统感染诱发者6例,急性胃肠炎者4例,由于情绪激动诱发者4例,受惊吓等精神诱因者4例,生活不规律者2例,月经期发病者2例,大量饮酒后发生2例,性交过程中发生者1例。

4 治疗方法在通畅呼吸道、吸氧、防护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

4.1 即刻给安定,用注射器抽取足量(一般20~30mg),不经稀释缓慢静脉注射,速度每分钟不超过2mg,直到终止发作。

为保持疗效并防止复发,以安定60~100mg加入到5%糖盐水中静点,速度以40ml/小时为宜。

4.2 鲁米那0.2克肌注,以后每4~6小时给0.2克,症状控制后改为隔4~6小时0.1克肌注,若第二天仍不能进食者应尽快予鼻饲,口服抗癫痫药物。

鲁米那逐渐减量,一般5~7天后停用。

4.3 经上述处理基本可以控制发作,若症状仍未控制,可以给10%水合氯醛10~20ml鼻饲或灌肠。

4.4 脑保护治疗,常规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以抗脑水肿及抗自由基治疗。

4.6 保持热量及能量的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5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完全得到控制者42例,抢救成功率为80.76%,死亡10例,其中死于呼吸循环功衰竭者5例,死于并发症者5例。

死亡病例中持续时间在13小时以上5例,有3例持续4~6小时,2例时间在3小时内。

6 讨论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科常见的急重症,它是指持续、频繁的癫痫发作,包括一次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发作多次,其间歇期神志不清或昏迷,对之如不及时控制,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故其治疗原则以快速终止发作,减少脑损害为主,另外对于继发性癫痫持续状态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予以抗癫痫治疗。

本文通过对52例癫痫持续状态病人资料的总结,深有体会,认识到该病较重,死亡率较高,为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速效抗癫痫药,迅速控制发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我们发现癫痫持续的时间越长,控制越难,死亡率越高。

有资料统计表明:癫痫持续时间在1小时之内者较易控制,持续20分钟者,大脑皮层缺氧严重,加重神经细胞的损伤;若持续60分钟,则海马、杏仁核、小脑、丘脑及大脑皮层发生器质性损害,并可导致继发性代谢障碍,出现酸中毒、高颅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休克、心肾及呼吸功能衰竭;若持续13小时,大部分病例死亡。

本组统计资料亦证明了这点。

因此主张在抢救时应选择安定和鲁米那联合应用,因安定起效快,静脉用后1~2小时即达最高血浓度,但其维持时间短,20分钟血清浓度下降50%,而苯巴比妥起效慢,但起作用时间长,故采用两药配合用,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