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概况及典型例题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第一章第一 、二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1质点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就是质点。
2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3参考系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
(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5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典型题目(1)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 旋转的乒乓球 地球绕太阳转动 地球的自转 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2)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 最后3秒 3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内(3)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第三节 速度1.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2。
定义式:v =x /t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3。
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 4。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5。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6。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7.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8。
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9。
平均速率的定义式:v=ts,适用于所有的运动.10。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之《必修一各知识点及对应题型》
11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二、加速度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 1=4m/s ,1S 后速度大小为v 2=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三、.运动的图线4.右图为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 (1)该物体3s 末的速度。
(2)该物体的加速度。
(3)该物体前6s 内的位移。
四、自由落体运动5.建筑工人安装塔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 ,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 =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6.火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 处有另一列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 1>v 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 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单位:cm )。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 m/s 2。
②与纸带上D 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 m/s 。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六、力的概念 重力 弹力 摩擦力8.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B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其中心处C .用一根悬线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 .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9.如下图所示,拉力F 使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F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甲、乙图中A 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 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知识点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
力的大小:G=mg。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
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
在物体外。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
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 vn
Sn
Sn1 2T
比如求 A
点的速度,则 vA
SOA SAB 2T
知识点 9: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
知识点 4: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f FN
说明 : a、F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
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FN 无关。 (2)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5)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假设法
-3-
练习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 B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性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高一物理复习(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与分析)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各部分知识网络(一)运动的描述: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x=aT 2 ,6543212()()(3)a a a a a a a T ++-++=a与v同向,加速运动;a与v反向,减速运动。
(二)力: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F=KX.(三)牛顿运动定律:.改变(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静止 平衡状态匀速运动F x 合=0 力的平衡条件:F 合=0 F y 合=0 合成法 正交分解法常用方法 矢量三角形动态分析法相似三角形法 正、余弦定理法物体的平衡二、典型例题例题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 /s2例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例3.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
求:(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例4. 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
求:(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例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C.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例6. 质量m =4kg 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40N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力F 作用了5s ,求物块在5s 内的位移及它在5s 末的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1完整知识梳理和例题评析(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知识梳理及考点精炼超级经典
参考系。
3. 判断:研究机械运动可以不要参考系(
)
选用不同的参考系,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论是相同的(
)
[ 知识点 3] 路程和位移( 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
__ ___ 量;
(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
[ 知识点 2] 参考系( 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 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 重力的大小: G=mg
判断: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4m/s 2m/s 2 B . 0m/s 4m/s 2 C . 4m/s 4m/s 2
2 、某汽车以 1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
D . 4m/s 6m/s2,则汽车在刹车后 1s
内的路程是 ___________,3s 内的路程是 ___________。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学生版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计划知识概况及典型例题
精选文档高一物理必修1复习及典型例题解说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必定律(即惯性定律)牛顿第必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内容:全部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边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类状态为止。
惯性:物体保持本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独一量度。
精选文档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即速度的改变叫运动状态的改变。
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必定律?对牛顿第必定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明确了惯性的看法:定律的前半句话“全部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露了物体所拥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必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拥有惯性。
确立了力的含义: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类运动状态为止”,其实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其实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这一点要的确理解。
定性揭露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必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绘的不过一种理想状态,而实质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成效跟不受外力作用相同。
因此,能够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如何理解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全部物体都拥有惯性。
惯性与运动状态没关:不论物体是处于如何的运动状态,惯性老是存在的,当物体本来静止时,它向来“想”保持这类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向来“想”以那一时辰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惯性与物体能否受力没关,与速度大小没关。
(二)实验:研究加快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方法研究 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所研究的是 物体运动的加快度与 物体所受外力 F 的关系,物体运动的加快度与物体的质量 m 的 关系,即a 、F 、m 间的关系。
因为加快度 a 随F 、物体的质量 的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所以它们间的关系难以确立。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及经典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运动的描述1。
质点(A)(1)没有形状、没有大小,但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非常小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
参考系(A)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观察结果往往不同。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对研究对象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④坐标系必须建在参考系之上。
3。
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B(4)位移和路程都既能描述直线运动,也能描述曲线运动。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x/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率是标量。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瞬时)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1)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不管加速度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也不管加速度是正还是负,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4)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及练习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知识点及练习知识点1:质点与参考系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注意: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练习1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A.两岸B.船C.云D.诗人练习2 (多选)下列各种运动物体中,能被视为质点的是()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B.运动中的人造地球卫星C.转动着的砂轮 D.顺水漂流的小船知识点2:时间与位移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练习3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A.23Rπ、23RπB.23Rπ、2RC.2R、2R D.2R、23Rπ练习4如图是一物体的s—t图象,则该物体在6s内的位移是()A.0 B.2m C.4m D.12m练习5(多选)下列数据属于“时刻”的是()A.3秒内 B.第3秒内 C.3秒末 D.第3秒末知识点3 速度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新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材料及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学问题是力学局部的根底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根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那么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那么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点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s 末这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D.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 1 期末复习知识点 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拥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本质其实不存在;一个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其实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可否为能够忽略。
练习 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本质上其实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看法没有多马虎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没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 2:参照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设为不动的)别的的物体,叫做参照系;参照系可任意采用,同一运动物体,采用不相同的物体作参照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经常不相同的。
练习 2:关于参照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参照系必定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系C.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照系来描述D.参照系必定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知识点 3:时间与时辰在时间轴上时辰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辰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辰之差。
练习 3:以下关于时间和时辰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在 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 5 s 末时,指的是时辰B.物体在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 末到第 5s 末这 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 末到第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D.第 4 s 末就是第 5 s 初,指的是时辰知识点 4:位移与行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地址变化的物理量。
行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能够用由初地址指向末地址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初地址到末地址的直线距离。
行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所以其大小与运动路径相关。
行程必然大于等于位移大小(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行程与位移大小是不相同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 1 期末复习知识点 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拥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质其实不存在;一个物体可否当作质点,其实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状况的差别能否为能够忽视。
练习 1:以下对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质上其实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观点没有多粗心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没关或次要要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 2:参照系在描绘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此外的物体,叫做参照系;参照系可随意选用,同一运动物体,选用不一样的物体作参照系时,对物体的察看结果常常不一样的。
练习 2:对于参照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参照系一定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能够被选作参照系C.一个运动只好选择一个参照系来描绘 D .参照系一定是和地面连在一同知识点 3:时间与时辰在时间轴上时辰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辰对应刹时速度,时间对应均匀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辰之差。
练习 3:以下对于时间和时辰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在 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 5 s 末时,指的是时辰B.物体在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 末到第 5s 末这 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 末到第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D.第 4 s 末就是第 5 s 初,指的是时辰知识点 4:位移与行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地点变化的物理量。
行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 2)位移是矢量,能够用由初地点指向末地点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初地点到末地点的直线距离。
行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所以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概况及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概况及典型例题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12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 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 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即速度的改变叫运动状态的改变。
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 确定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3. 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如何理解惯性?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3.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方法探究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
实验说明1. 本实验中是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忽略了小车所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F。
事实上,水平板是很难做到光滑的,且小车所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F,随小车质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给验证实验过程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一方面需要测定滑动摩擦因数,另一方面还要测量、计算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的摩擦力,显然大大增加了实验的难度。
因此,实际操作中常采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将实简化。
2. 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恒力可以用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力近似地与小盘和砝码的重力相等。
(三)牛顿第二定律1.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点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s 末这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D.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 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 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即速度的改变叫运动状态的改变。
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对牛顿第一定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 确定了力的含义: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要切实理解。
3. 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相同。
因此,可以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如何理解惯性?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原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方法探究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所研究的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F 的关系,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m 的关系,即、F 、m 间的关系。
由于加速度随F 、物体的质量m 的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所以它们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实验中为了研究三者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互联系的三个或多个物理量中的一个或几个加以控制,使之保持不变,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此后再控制另一个物理量,使之保持不变,研究剩余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在研究、F 、m 之间的关系时,先控制物体的质量m 不变,改变力F 的大小,研究与F 的关系;再控制物体所受的外力F 不变,改变物体的质量m ,研究与m 的定量关系;最后将二者加以归纳综合,得出、F 、m 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实验装置(参考课本案例)如图所示,取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上砝码,使两小车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
实验时,要求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则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 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重力的大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绳,以同时控制两辆小车,使它们同时运动和停止运动。
<三>实验说明(参考课本案例)1. 本实验中是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忽略了小车所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F 。
事实上,水平板是很难做到光滑的,且小车所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F ,随小车质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给验证实验过程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一方面需要测定滑动摩擦因数,另一方面还要测量、计算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的摩擦力,显然大大增加了实验的难度。
因此,实际操作中常采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将实验简化。
即将表面平整的木板的一端垫起,使放在它上表面的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量θs i n'mg G =与摩擦阻力cos F mg μμθ=相等,即tan μθ=,此时无论物体的质量怎样变化只要tan μθ=成立,就一定存在μF G =',于是实现了化“变”为“不变”,即平衡了摩擦力之后的实验就等效于物体不受摩擦阻力作用,这样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就是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注意平衡摩擦力时要使小车拖着纸带,使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并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通过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判断是否已经平衡了摩擦力。
2. 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恒力可以用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力近似地与小盘和砝码的重力相等。
注意:(1)砝码(及盘)跟小车相比质量很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可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2)实验是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数目来改变绳对小车拉力的大小的。
(三)牛顿第二定律<一>1.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 数学表达式:F合=ma。
注意公式的同体性、矢量性、瞬时性3. 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的合力及物体的质量间的关系。
说明物体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4.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二>力的单位1. 牛顿的含义: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
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
2. 比例关系k的含义:根据F=kma知,k=F/ma,因此k在数值上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的力的大小。
k的大小由F、m、a三者的单位共同决定,三者取不同的单位k的数值不一样,在国际单位制中,k=1,由此可知,在应用公式F=ma进行计算时,F、m、a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相应的单位。
(四)牛顿第三定律: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 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无先后之分。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与物体的大小,形状,运动状态均无关系。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能否求和?不能)(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平衡力的性质呢?)3.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要明确(1)定律揭示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四个相同”。
即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出现、存在、消失的时间相同,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个不一样”即方向不一样。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一样,效果不一样。
(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关键点是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一定同时产生或同时消失,也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五)牛顿定律的应用一、力学单位制1.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我们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基本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利用物理公式由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注: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2. 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例如国际单位制。
3. 力学单位制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根据力学公式就可以推导出其余物体量(如速度、加速度、力等)的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
注:在国际单位制(S1)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分别长度单位是米,质量单位是千克,时间单位是秒。
另外,国际单位制在热学、电学、光学中还有四个基本单位,以后将进一步学习。
4.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计算结果就一定是用该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的,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直接在结果中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单位即可。
计算前注意先要把各已知量的单位统一为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
在物理计算中,一般采用国际单位制。
单位制的意义是什么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仅仅用一个数是不够的,一定得在数后带有单位,同一个物理量,选用不同单位其数不同。
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物理与物理量的关系时,物理单位要跟随物理量参与运算。
物理单位进入物理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对准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关系很有帮助,但表达式繁杂。
选用了统一的单位制后,每一个物理量在这一单位制中有确定的单位,进行物理运算时,可以只计算数据,不必带单位,从而使物理运算简化。
“kg、m、s”在力学中有最基本的地位,用这些物理量的单位做基本单位后,可使基本单位的数目最少,所以在力学中规定m、kg、s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二、超重和失重1.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仪器,用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只有在物体处于平衡时,弹簧的弹力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2. 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线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overweigh)现象。
由此可知: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它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超重包括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两种情况。
3. 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weightlessness)现象。
由此可知: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它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失重现象包括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两种情况。
4. 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状态。
产生完全失重现象的条件:当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g 时,就产生完全失重现象。
如何正确理解“超重”、“失重”的本质超重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不是重力减小,完全失重不是重力消失。
在超、失重现象中,重力不变,仅是“视重”的变化。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不存在。
三、关于轻绳、轻弹簧的问题1. 轻绳(1)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
(2)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3)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作不可伸长。
(4)弹力可作瞬间变化。
2. 轻弹簧(1)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
(2)弹力的大小遵循F=kx的关系。
(3)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四、关于临界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是1. 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过程的发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况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找到临界点或临界条件。
2. 常用极限分析法分析临界点或临界条件,即利用放大或缩小的思想使问题暴露得更明显,更突出。
五、连接体问题1. 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物体组成连接体。
2. 整体法: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联系的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具有相同加速度时,可选整体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