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1单元 必修2 单元 整合1

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1单元 必修2 单元 整合1
岳 麓 版 历 史
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1)三个阶段 ①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 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
岳 麓 版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历 史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时期,随
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接受,故答案为 C项;材料 不能反映唐朝中期“南茶开始北运”,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实际上 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排除;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
(2)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多种形式并存。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3)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
间格局不断变化。 (4)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
历 史
A.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 解析]
据材料 “ 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
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以北占到54.5%”,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宋代南方人口户数超过北方,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由陆上通道变为海上

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单元 必修2 单元 整合2

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单元 必修2 单元 整合2

岳 麓 版
全球 史观 和掠夺。可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 物,列强的经济入侵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文明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耕文 史观 明冲击的结果,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进步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史观 现代化 史观 革命 史观
必 修 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 元 整 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历史时空﹞
历 史 岳 麓 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和对中国的冲击
﹝归纳拓展﹞
1.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 国运动 经济 阶级 思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
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 制度的阻碍,没有独立成长为
历 史
岳 麓 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西方近代化 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 领导 力量
岳 麓 版
中国近代化 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官僚
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
资本家、垄断资本家推动近代 化
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
岳 麓 版 历 史
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
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 生活上的文明化。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
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 社会问题:特殊人群 ( 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 ) 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 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共72张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共72张PPT)

意义: 延续了2000多年
君主私有
来源
侵占“公田”(贵族地主) 获得赏赐 (军功地主)
土地买卖 (商人地主)
②形式
自耕农私有
地主私有(主要)
表现
1.制度(根本)
2.政策
途径 土地兼并
3.观念 原因
危害
4.商品经济
男耕女织 —自耕农私有土地
战国(出现)
西汉(严重) 土地买卖成为扩大地产主要途径
宋初(激烈)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普遍)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自耕农 破产
社会
动荡 解决措施
国家财政 减少
பைடு நூலகம்农业 破坏
战国(产生)
均田 北魏均田制
限田 西晋占田制
清查
北宋 方田均税法
③经营方式
自耕农 租佃土地 —地主私有土地
历程
汉代(普遍) 宋代(仅次于) 明清(普及全国)
生产自主性、选择雇主、 产品支配
佃农
影响
使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长期占主导地位成为
古代中国农耕社会发展缓慢和延续的重要原因。
5.土地制度的演变 公田 得到份田的农民积极集体义务耕种,收获全部缴给贵族
(2)商周时期 井田制 内容 私田 劳动者份田,上缴收获物,实物地租。
实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表现 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补充
内容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精耕细作(铁器牛耕) 土地制度 奴隶国有 ——封建私有
因素 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2.手工业
部门 冶铸业、纺织业、制瓷业
3.商业
因素 交通、货币、市场、城市发展等等 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中国农业经济的地域差别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作生产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之一。

3.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中国有着丰富有农作物资源。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重要问题: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一是由采集产生了原始农业;二是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

)二、从耒耦到曲辕犁(一)耕作工具1.西周及其以前,耕作工具以耒、耦为主。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木耒、骨耕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步成为主要农具。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器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运用。

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铁农具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这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唐代,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竝(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的三个优点:①曲辕和犁槃的出现,淘汰了犁衡,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②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③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致,利于水山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

第18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5·某某六校教研会)“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导学号 26060705( )A.天才发明者无法决定历史的发展轨迹B.历次工业革命很少将科学原理付诸实践C.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D.科学研究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C【解析】由“……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可知材料强调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C项正确。

材料并不是强调科学发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问题,A项与题意无关;历次工业革命特别是后两次将大量的科学原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源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D项符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

2.(2015·滨州)《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导学号 26060706(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珍妮纺纱机C.发电机D.电子计算机【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的开始,该现象出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C项发电机是这一时期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排除A、B、D三项。

3.(2015·某某)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26060707( )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生产模式的转型C.创新机制的激励D.市场需求的带动【答案】D【解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技术发明的影响,故B项错误;创新机制的激励也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原有的生产工具代表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利润驱使生产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导致“连续涌现新奇事物”,这是根源,故D 项正确。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和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和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和复习提纲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册教材共设有5个单元,而仔细分又可分8个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在上述专题中,前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

八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Ⅱ》的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这八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与评价;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理解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经济史模块学习中,课程标准很多要求是落实在“认识特点”、“分析原因”、“探讨地位和作用”上。

如:特点类的有“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原因类的有“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近代人们物质生活习俗变化因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地位和作用类的有“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认识中国参加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八单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八单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史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过程中产生、 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 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 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 软弱性。 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 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 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 社会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
(1)史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 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而且近代工业以传统 工业为主;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农业国。 (2)史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进程,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因素,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洋务企业
【例 1】(2012 年江苏历史,5)右图为 《点石斋画报·快 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 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 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1.鸦片战争后,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随着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消失。 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这一 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完成, 小农经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洋务企业是官办的企业,没有私人资本。 错误。洋务企业出资情况多样,民用企业大都采用 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形式,私人资本占有很大的 比重,但是,企业的控制权都掌握在政府手里。 3.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企业大都破产。 错误。 洋务企业大都是政府出资建设或政府控制的, 这些企业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消失,后来演化 成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营企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
(1)史料一体现出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 目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议和,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 供客观条件。 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机 器生产,以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目的是维护封建 统治。 (2)史料二反映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采用封建衙门 式管理,不重视工艺技术的改进,加之企业员工缺乏生产 积极性,使企业产品质量低下。 但另一方面,史料还体现出 洋务派军事企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知识总结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产生:由原始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转化发展而来。

(2)特征:①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形成地域差别。

②形成南稻北粟的作物结构。

③出现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经济结构特点,出现“五谷”,“六畜”。

注:宋代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三、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1)上古时代:大禹治水。

(2)春秋战国: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两汉: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王景治河;地方特色坎儿井。

都江堰后世作用:①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②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③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④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清代的靳辅和陈潢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水利”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四、小农经济1.定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种植业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产生原因: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1)小农经济表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高考考点-精耕细作: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小农经济特点: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必修二(岳麓版)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必修二(岳麓版)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必修二(岳麓版)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①农民生活艰辛②土地兼并严重③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④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3.(2011•山东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A.2B.31C.73D.1934. 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此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农本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所致 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点5.宋朝以前,为了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官府设置了管理“市”的是()A.市长B.市舶使C.转运使D.三司使6.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7. 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在美洲取消这个节日。

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有()①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了灾难②哥伦布的行为加强了世界联系③哥伦布的行为扩展了工业文明④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 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较详)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较详)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一、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1 起源: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农业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地域差异:黄河、长江流域基础:生产工具的出现、农畜并存发展“六畜”家畜饲养:;犁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铁器和牛耕(春秋、战国)生产工具:耒耜(远古、商周)2. (唐代)筒车(三国)翻车、;灌溉工具:曲辕犁(唐);广(汉);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汉)、郑国渠(春秋、战国)都江堰水利设施:3. :①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4.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②但很难扩①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评价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5. 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③具有封闭性。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公田和私田1.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度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是其最主要的来源)封建土地所有制2. 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产生(战国)完善(宋)进一步发展(明清)3. 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汉四大经济区(司马迁的划分)1. 历史上北方人口的三次南迁①两晋之际安②史之乱之后③两宋之际 2.: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②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大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3④统治者的重视量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普遍用;开始用煤冶铁(汉);灌钢法(南北朝)金属冶炼:生铁冶炼、块炼钢(春秋)1. ;使用焦炭冶铁(南宋)煤冶铁(北宋);缂丝技术(唐);丝绸之路(汉)纺织业:丝织:起源(上古时期)2. ) 松江(黄道婆)棉纺织中心(元棉织:推广“擀弹纺织”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陶瓷业:3 江::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唐代):白瓷(南北朝)青瓷(东汉晚期)(元代)青花和釉里红:(宋代)”瓷都“西景德镇成为:(明代)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清代)以私营手工业为主后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明中期以前、明中期以4 五、农耕时期的商业和城市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 “工商食官”的政策周朝: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政治上的大一统和大运河的开凿)宋代: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纸币流通;市镇明清:货币经济占主体:农产品商品化;区域性商人形成;兴起:①坊市分开②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隋唐)-(周古代城市的兴盛:2. :①打破了坊市界限、时间限制;②出现了夜市、早市、草市;(宋)③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工商业市镇兴起(明清)重农抑商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3. 产生原因: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②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作用、影响)评价: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六.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阻碍它的因素1. 近代前夜危机出现的原因2.七、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原因、条件、影响八.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 西、葡、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过程2. 三角贸易的航程3.九.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标志、及相关的发明1.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2.3. 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建立的方式、影响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1. 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作用、影响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十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因 1.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原因 2. 日侵华对中国经济破环的表现 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十二服饰:晚清: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装传入中国,民间开始效仿,后来晚清政府对1. 官定服饰进行改革民国: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新服饰走向下层民众洋装流行与传统服饰并行,并促成服饰改良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2. 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1910 ,结辫陋习至此革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 3. 年代,通商口岸出现西餐馆40世纪19 饮食: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开办了一批西菜馆60世纪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西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19 近代日常食品发生嬗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首开制造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建筑:4. 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近代民居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是——分布在北方的居住大院和南方城市及天津的里弄住宅大城市出现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尤其是独院式花园洋房1872太平天国时期民众开始有新闻观念②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知识点填空.doc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知识点填空.doc

1、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开始使用。

必修二第一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基础知识点复习2、朝发明,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础定型。

3、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有朝发明的, 发明的。

4、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汉的、o西域特色水利工程。

5、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其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即大规模的6、时期,随着和的进步以及的出现,以—为单位的产生,该经济的特点是、o 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7、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制,其性质是。

其瓦解于,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8、战国以来,制确立。

其主要形式有随之而起的是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其危害有、对此,统治者采取等措施,保护经济。

随之土地兼并的兴起,大量的自耕农失去土地,于是出现新的土地经营方式, 时期,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关系相对减弱,得到提高,有利于的稳步发展。

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时期。

10、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1)生产组织形式:经济(2)土地制度:多种所有制并存,是最主要的形式。

(3)农业的生产结构:为主,为辅。

(4 )生产模式: ________________岳麓版必修二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

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开始用焦炭冶铁。

2、代丝绸远销欧洲,代出现绛丝技艺。

代棉纺织技术推广,代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3、瓷器是中国的名片。

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南北朝时期,烧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用品;宋代,成为瓷都;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4、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有、、,其中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是, 后,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出现了关系。

其中,手工业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满足国家的需要。

5、在商业的发展上,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周朝实行政策;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商人的主体;时期,陆上和海上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兴盛;明清时期,兴起,大量进入市场,广泛使用金属货币,形成性商人群体。

【K12学习】岳麓版历史高一(必修2)总复习知识点

【K12学习】岳麓版历史高一(必修2)总复习知识点

岳麓版历史高一(必修2)总复习知识点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农业的起源地域差异:黄河、长江流域-------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基础:生产工具的出现家畜饲养:“六畜”、农畜并存发展远古和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生产工具的变革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开始出现汉代:犁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唐代:曲辕犁精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耕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细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作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生产方式的变化千耦其耘特点:大规模简单协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生原因私有土地出现产产生: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特点男耕女织,自己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形成:商周时期特点:有公田、私田之分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井田制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原因铁制农具的使用,私田增多;战争的频繁中瓦解各国的税制改革国大量公田抛荒古表现部分“私田”逐渐私有代时间:战国时期的私田逐渐私有土私有制确立原因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地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度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宋初: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明清:土地买卖日益普遍不能抑制的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均田制:国家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中出现:东汉时期国田庄经济特点:1.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 2.聚族而居古 3.拥有私人武装 4.自给自足代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土秦朝:产生地租佃关系发展汉代:较普遍制日益普遍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度明清: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趋势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在农村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司马迁的划分: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原因江南: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区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域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山东、山西:传统的农业区经特点江南:开发较晚,也是典型的农耕经济济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和山东、山西:宋以前全国的经济重心重经济地位江南: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心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实力有限的原因:主要是战乱的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南中原人口的南迁过程第二次高潮:唐安史之乱后移第三次高潮:靖康之乱给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影响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民南移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原因南方政局比较安定本身具有发展的潜力经济重心的南移孙吴、东晋、南朝:南方得到开发过程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影响:文化重心相对南移农青铜冶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耕炼技术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时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代钢铁冶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的金属冶炼炼技术南北朝时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灌钢法手术的演变春秋时期用木炭冶铁工冶铁燃料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业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开来黄帝时期发明了丝织技术丝织技术西周丝织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纺织技术宋末元初:棉花边疆向内地传播农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耕棉纺技术元明时期:江苏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时手工业部门代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的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手东汉末年:青瓷工制南北朝:白瓷业从烧陶瓷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到制瓷技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术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产生:西周时期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特点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官营手工业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手工业经营优势与不足: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方式的变化不足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兴起:春秋时期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发展:明代中叶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唐代以前: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经营方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的变化唐宋以来: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加深明中后期;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耕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时商朝: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代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商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业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发展繁荣城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市元代:纸币广泛流通;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城市特点: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周秦至唐市坊分明:坊市分开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农城市的繁荣城市特点: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耕宋代市坊破界: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时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代明清:城市生产性、商业性增强商产生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业集权的思想与产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城重农抑商汉代: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市演变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的打击商人的措施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水稻产量提高玉米、番薯等广泛引进和种植,广泛植棉近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代商业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前江南地区发展起众多工商业市镇夜明清国力强盛的突出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条件机户拥有资本购买劳动力,增殖财富展资本主义生产工匠脱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与因素的萌芽特征:商品生产及自雇佣劳动迟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滞概况景德镇: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钱;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和劳动效率较高措施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抑商颁令实行禁矿,限制商业活动后果:强化了农耕经济形态,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变革抑商与禁海原因:以“天朝上国”自居,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禁海反清斗争后果: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1.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清朝2.统治者对外对外禁闭国门,对内压制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近代前夜的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西方西方国家展开对外殖民扩张,建立殖民统治表现: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扩大市场原因社会根源:欧洲人对东方黄金的追求新航路开宗教动力;基督教号召进行圣战和扩张辟的背景造船、航海技术取得巨大的进步新条件政治保证:欧洲君主强化王权,全力支持海上探险航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路新航路开葡萄牙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的辟的过程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开西班牙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辟欧洲:引起商业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新航路开非洲:黑奴贸易带来深重灾难辟的影响亚洲: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扩张方向:非洲和亚洲葡萄牙占领地区:非洲东西海岸、亚洲的印度、印尼沿岸等葡萄牙、西班牙方式: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确立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欧的早期殖民活动扩张方向:美洲洲西班牙占领地区: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殖方式:以掠夺金银为主要手段,还建立农业种植园民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葡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者范围: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荷兰的殖民扩张的贸易扩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张影响:商贸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与中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掠手段:政府支持海盗式掠夺,进行商业战争,建立商业公司夺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殖民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参与 15—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支配国家 18世纪,英国成为奴隶贸易的主角残酷的黑奴贸易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也为美洲殖民地开发提供了影响:劳动力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社会经济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工条件科技:工场手工业积累的生产技术业市场: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导致市场扩大革棉纺织业: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水力纺织机命表现冶金业:焦煤炼铁法;采矿业:蒸汽抽水机、安全灯动力:蒸汽机;交通运输:碎石路、铁路、汽轮苏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联内容: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重点在重工业经戈尔巴乔夫的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用济经济改革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改评价: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革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条件: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国社会主义工指导:过渡时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业化的开端期总路线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会主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化义时间:1953—1957年经内容: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轻、农、济商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建实施:一五计划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设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的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曲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复习提纲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二、重农抑商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

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但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②欧洲人的“寻金热”(动力)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直接)④传播天主教的热情⑤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主)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进步和地理知识的丰富(客) 影响:1、“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欧洲社会出现了重大变革即“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深远的影响)一、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资本: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等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一定技术劳动力:“圈地运功”为资本主义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市场:“日部落帝国”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最必要的条件)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影响: 1、新的工厂组织形式——工厂出现2、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3、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速4、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5、政治:巩固了在本国的统治,并与19世纪中期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6、世界: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欧美(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新兴工业的出现、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主要成分)(3) 出现垄断组织对世界: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使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①时间:明中叶以后。 ②标志: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出现。 ③地位: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 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①进步性:资本主 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 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②革命性:资本 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 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 意义。③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 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④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 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 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清时期强化。 (4)主要表现 :商业垄断、 贬低商人地位、 征收重税等。
(5)影响 ①积极性:一定时期内(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 低下的情况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农业发 展和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地主的统治。 ②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阻碍了商 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 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明清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1)市场因素 :官府、 地主的沉重剥削,造成农民的贫困, 进而引发农民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 商人把赚 来的钱往往用在买房置地上,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 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 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建立在封建土地 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 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 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 发展与迟滞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
商业的发展
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 特点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 “海禁”政策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 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知识角度,(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分析演变原因和影响。,(2)重农抑商政策和 闭关锁国政策比较,以及这两项政策的具 体表现和影响。,(3)明确闭关锁国政策不是 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闭关锁国政策 实际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对外政策 上的反映。,2.史观角度,将闭关锁国政策与 当时的世界发展大势相联系,理解明清时 期的中国与西方力量的对比迅速发生逆转 的根本原因,以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 转变视角分析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的 转变。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2)具体原因 ①生产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大量的钱 用来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 生产。 ②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 民的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 ③国际市场缺乏:“海禁”及“闭关锁国” 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指禁止民间贸易,只准官方贸 易;“闭关锁国”指禁止国人私自赴海外经 商,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乾 隆时期仅开放广州一口,并特许“十三行” 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3)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 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 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 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中国日益封闭落后。
④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 束缚在土地上。 ⑤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海 禁”、“闭关锁国”政策。 ⑥科学技术落后:自然科学与技术不能与 生产直接挂钩。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中国古 代商业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不占主导地位。 2.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艰难 而又曲折,中国古代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 政策息息相关。
3.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外 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实行“厚往薄来”“倍偿其 价”的贡赐贸易,但政府对商业控制呈现出逐渐减小 的趋势。 4.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发 展状况。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业活动逐步突破 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城镇商业发展,小农经济与 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与农业、手工业发展联市和乡村中的草 市等形成和发展。 3.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市镇。
4.对外贸易发达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 贸易发达。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如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商人群体活跃 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的出现。 7.商人地位低下 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5.中国古代商业起源早,不断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 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 6.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商业 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主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强调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3)推行 :战国时期产生,汉初发展,中唐以后松动,明
2.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闭关锁国 政策
实施于战国时期, 实施时 封建社会 贯穿于整个封建社 期 衰落时期 会 共性:维护封建统治 防御外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 来殖民 目的 封建统治基础,发展 势力, 地主经济 维护封 建体制
内 容
影 响
共性: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严格控制国内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 市场和商业活 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动 共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客观上起了一定的自卫 前期对古代农 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 业的发展有利, 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 后来阻碍了生 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 产力的发展和 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 资本主义萌芽 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 的成长 后于世界潮流
(5)经济因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 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6)劳动力因素: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工场手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不足。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2)具体原因 ①生产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大量的钱 用来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 生产。 ②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 民的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 ③国际市场缺乏:“海禁”及“闭关锁国” 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