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中学 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
高二历史一轮复习 月考试题(必修一 带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2、“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
”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实行了()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3、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C.察举制开始形成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4、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世官制到察举制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由此可知,“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6、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从学理层面探讨某一制度,称这一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等,堪称“消极的民主化”。
这一制度应是()A.宗法制度B.郡县制度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7、据《宋史》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枢密使的设立()A.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B.沿袭唐末五代制度C.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与“中书”互相依赖8、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汾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对两则史料,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记》的年代距孔子较近,可信度比较高B.《孔子行教像》属一手史料,较为真实可信C.两者都带有主观性,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孔子的形象D.研究作者的时代及其思想有助于厘清孔子形象变迁2.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这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 )A.以小见大B.有闻必录C.惩恶劝善D.述而不作3.《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 ) 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B.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D.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4.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 ) A.流派众多,文化活跃B.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阶层固化,等级森严5.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豫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6.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秩序,并未神化君权。
山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2
汾阳二中2017—2018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客观卷一、共30个小题,第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2、《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这能够说明(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3、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4、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 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 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 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 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5、《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韩非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材料表明(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6、《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
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这体现了( ) A.无为而治的思想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D.天人感应的学说7、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白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典成为常态。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80分)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4.“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5.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 ( )A.使德国逐渐走向统一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推翻了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的统治 D.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世俗生活的控制6.以下是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侧重反对欧洲世俗封建统治者 B.公开表述资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C.都倡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对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产生深刻影响7、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比(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④后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制度的设想,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前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③④8.在对于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和荀子( )A.观点相同,说法不同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C.观点不同,目的不同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9、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
山西省汾阳中学11-12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
在诸神中祖先神最为尊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商朝社会弥漫着神秘色彩②对后世形成的宗法制有一定的影响③祭祖现象可能已经存在④王权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山东、陕西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3.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A.其族人善于经商B.所在地方的地名C.商朝的后裔D.因功得到的封地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5.“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6《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
”这说明秦朝采取()A.皇帝制度B.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世袭制7.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汉初“齐楚八王之乱”的战场遗址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8.“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都是()A .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统治B . 剔除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C . 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 .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2. (2分) (2018高二上·遵义期末) 在近代中国,它一度成为农民大同理想的蓝本,维新人士的还魂符,激进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故纸堆。
它是()A . 改革思想B . 三民主义C . 儒家思想D . 民主科学思想3. (2分) (2018高二下·长安期末) 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 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B . 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 . 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D . 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4. (2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
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 . 孟子B . 韩非子C . 黄宗羲D . 荀子5. (2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① “君权神授”②“天人感应”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④提出“民贵君轻”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6.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
”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A . 保证司法的公正性B . 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C . 推动法律的儒家化D . 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7. (2分)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教科书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8. (2分)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
山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6题;共72分)1. (2分)(2017·湖南模拟) 《说苑·立节篇》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为楚王率军而战,当白公胜虏其父作要挟时,申鸣说:“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
吾闻之,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
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
”材料实质上说明了()A . 诸侯严格履行分封义务B . 君王政治地位提升C . 宗法制度陷于崩溃D . 纲常伦理观念遭到摒弃2. (2分)(2019·太原模拟)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
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
这一活动()A . 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B . 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C . 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D . 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3. (2分)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墨子意在说明()A . 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B . 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C .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D . 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4. (2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A . 肯定B . 否定C . 中立D . 无所谓5. (2分) 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A . 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B . 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C . 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D . 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6. (2分) (2018高二下·黄陵开学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山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晋商家族则有“学而优则商”的传统,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晋商经营理念先进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D.科举制已衰落2.“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家思想D.董仲舒新儒学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4.《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家思想有助于提高政治地位C.儒家经典推动科举制度发展D.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5.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6.右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B.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8.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山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
它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
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
……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
伦敦大学办学创新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国际地位的变化B.工业革命的需要C.民主自由观念的不断进步D.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
……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英国下议院“长方形的结构”凸显出的政治内涵是A.有利于两党政治的发展B.体现君主立宪制的理念C.标志着英国政治制度的成熟D.对议会权力的制约3.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
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
这一现象说明A.小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B.家庭承包责任制不适应农村的发展C.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受阻D.小农经济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的要求4.容闳,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847年赴美、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
1860年底他来到天京,向干王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学制,办洋务等七项建议。
1863年湘军主帅曾国藩接纳了他,并委以重任,其部分主张得到实施。
这反映出A.太平天国和湘军的全方位竞争B.洋务人才得到社会重视C.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D.容闳为理想而放弃道德原则5.下表是近代前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产销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B.国际市场对经济的影响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D.对外贸易快速发展6.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
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doc
汾阳中学高二年级月考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有好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时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3、在电影、电视剧的古装片中,常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
“奉天承运”的理论依据是A.“无为而治”B.“天人感应”C.“以法为本”D.“普施仁政”4、、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D、要勤于温习5、李贽在《藏书》中说:“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该材料表明李贽的基本观点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之制度B.主张经世致用C.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D.主张工商皆本6、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的文明成果有①使用十进位记数法进行计算②利用司南辩明方向③可以借助《甘石星经》确定许多恒星的位置④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7、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系,你以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他是不存在的。
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汾阳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道2分,总分40分。
)1、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B. 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C. 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D. 成功的改革通常有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2.梭伦王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3.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性D.因功得到的封地4、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5.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种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发制度()6.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
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A.均田制B.实行科举制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7.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8.针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山西省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右玉一中第一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考试试题(卷)高二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试题9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废井田,建立县制,奖励耕织和战功,实行连坐之法”。
这些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强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2.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
此规定的目的是( )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3.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亡(逃亡)至关下,欲舍(住宿)客舍,客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后来无处可逃的商鞅被官兵擒获。
这反映出( )A.商鞅变法后,秦国法治取代了人治 B.商鞅变法不得人心C.商鞅失势,其法未亡 D.商鞅变法无疾而终4.“(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①新兴地主阶级②自耕农阶层③奴隶主阶级④商人阶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6.王安石“以道进退”的风格广为人知,他在宋神宗没有接受“新法”之前是不肯就相位的;同样,神宗问程颢:“朕召司马光,卿度光来否?”程颢答道:“……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
”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相权与皇权的对抗激烈 B.北宋士大夫的影响力比较大C.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D.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7.“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汾阳中学 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旧时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头既是“人之初,性本善”,最早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5.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①“君权神授”;②“天人感应”;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④提出“民贵君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理学比孔子的学说更科学9.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时,走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道学B.佛学C.理学D.民族主义10.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
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 墨子 D韩非子11.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这体现了()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12.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马丁·路德提出了新的宗教主张 B.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C.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天主教会的腐化堕落1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4.以下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15.下列关于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②改革前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③天主教会是当时西欧社会的众矢之的④宗教力量巨大,资产阶级以它为思想武器进行反封建斗争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6.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工场手工业兴起 B.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1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恩格斯称赞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是非常革命的”,这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封建特权②反对专制王权③主张实行法治④倡导人文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19.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B.为即将到来的英国革命做了直接的思想准备C.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激励着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20.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21.系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基本形成是在()A.古代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22.17、18世纪的欧洲,人们对于征服自然有了更多的自信,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B.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C.启蒙运动的推动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23.孟德斯鸠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其中君主享有()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24.与启蒙运动的兴起直接相关的因素是()①西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③君主专制成为资本主义的严重障碍④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致主张有()①人权自由②实行法治③反对教权④反对专制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0分)26.(25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图一(前551-前479年)图二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
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回答问题:(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9分)(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4分)(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8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22页)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
在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人物,重新研究已被湮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
它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制度的斗争。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
──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材料二诗人但丁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同样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马克尧《世界历史〃中古部分》材料三人文主义者阿尔柏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马克尧《世界历史〃中古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
(2分)(2)根据材料二、三试述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价值观念。
(3分)(3)分析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6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摘自《伏尔泰语录》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利,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利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回答:(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如何评价?(4分)(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2分)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A2.B3.D4.D5.A6. A7. C8.B9. C 10. A.11. B.注意题干中的“人……,人……”,再加上时间限制“中世纪”,所以答案是B。
12. B.注意题干中的“直接原因”。
13. B.注意题干中的“主要是因为”,主要原因首先要考虑经济因素;在者,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比文艺复兴运动要晚。
14. A.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典文化发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5. B.宗教改革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它采取的是宗教异端的形式反对天主教会。
16. C.主要议题干中的“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意大利”。
17.A宗教改革是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的,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运动。
18、C.法国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运动甚至于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中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的精神。
19. B.应该是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直接的思想准备。
20. 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本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因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才出现了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启蒙运动。
21.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的一系列设想为新制度的建立描绘了蓝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
22. B.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3. C.考查记忆。
24. A.与资本主义萌芽相对应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25. D.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法国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