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串讲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20XX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所系明显变化。
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时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显示问题的固体问题。
从北宋起,理学兴盛起来。
理学代表人物在背上那个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在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点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
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点元朝统治者与历史上其他王朝一个重要不同,就是他们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
因为他所利用的商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战利品”变相的掠夺。
点:替农民做主,是贯穿于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
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的政治。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
朱元璋还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
唐宋以来,世家大族没落,代之而起的是庶族地主。
点: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讴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的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还发展出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二,名词解释名: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名: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储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名:重农主义:时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这种观念起于西周,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时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独尊儒术: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是上升为国家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名:三省六部制:隋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是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ppt课件
02
03
清静无为
辩证思维
道家思想提倡清静无为的生活态 度,注重内心的修炼和自我提升。
道家思想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追求 真理和智慧。
佛教思想
01
四谛八正道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四谛和八正道,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
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
如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展示。
汉语的国际推广
如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学机构和文化中心的 建立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在国际市场上的 表现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中国文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吸收不同文化元素,形成更加包 容的文化格局。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 ppt课件
目录
• 中国文化概述 •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 中国文化的制度层面 • 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 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文化概述
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文化的定义
历史性
多样性
包容性
稳定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 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从远古时期的骨笛、陶埙到古琴、琵 琶等乐器的演变过程。
中国舞蹈的种类与特点
古代舞蹈如长袖舞、剑舞以及民间舞 蹈如秧歌、龙舞等的表演形式和艺术
特色。
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伯牙、钟子期、嵇康等音乐家的代表 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音乐与舞蹈的美学内涵
音乐与舞蹈在节奏、韵律、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美学追求和审美体验。
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 考前串讲--论述
1.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1. 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来的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湿润地区。
地理特征也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
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如何将这众多的来源不同文化互异的人群抟和为文化整体?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 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
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
3. 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这里的地缘概念,它要说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在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明区域。
这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
这些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
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
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十二章
第⼗⼆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这⼀章⼤中⼩题都可以出,备考重点的内容都要掌握 第⼀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中国传统⽂化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是⼩农⾃然经济的⽣产⽅式;⼆是家国⼀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的政治结构。
在这个基础上产⽣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的⽂化价值系统。
2、家长制的实质就是⽤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政治统治,是⼀种伦理政治。
3、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是伦理道德学说。
4、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化形态中处于中⼼地位。
5、中国⽂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以善为核⼼。
没有⼀个民族象中国这样把道德在⽂化价值体系中抬⾼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第⼆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对传统美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
2、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是指在⾃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多数⼈所接受并实际奉⾏的,⽽且是古今⼀以贯之的,在现代社会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
3、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是在世俗⽣活中得到了⼴泛认同与奉⾏的习俗规范。
4、孔⼦的三达德是指:知、仁、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等⼀系列德⽬,是中国第⼀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5、孟⼦四基德是仁、义、礼、智,并将其扩充为五伦⼗教,即君惠⾂忠、⽗慈⼦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6、法家代表⼈物管仲提出了四维七体,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7、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君为⾂纲、⽗为⼦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是谦和好礼;三是诚信知报;四是精忠爱国; 五是克⼰奉公;六是修⼰慎独;七是见利思义;⼋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是勇毅⼒⾏。
(简记:仁义谦诚忠厚公勤慎勇) 9、仁德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道德中都最基本的德⽬,在世俗⾸先⽣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目录第一讲导论第二讲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三讲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第四讲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第五讲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第六讲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第七讲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第八讲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第九讲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第十讲挑战与机遇第一讲导论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
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p.3)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p.4)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p.4 —p.5)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
“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p.5 —p.6)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主讲王秀梅绪论一、“文化”的界定1、文化的定义“文化”名称的由来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广义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定义: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相关文化概念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等文化产品:广义的概念包括一切物质、精神的产品,狭义的仅指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个别、具体,直观、经验性。
文化事象:反复、规律性,典型的、标志事情。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1、民族文化以民族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2、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3、文化层面: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底层文化指涵盖了中下层文化的民俗文化。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2、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指的是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文化传统的概念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1、性质: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入门课程。
2、目的任务(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初步了解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一章
我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一章1. 介绍我国文化的历史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其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密不可分。
从蛮荒时代到夏、商、周三代,再到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文化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
我国文化历史的丰富和多样为世人所称道。
2. 我国文化的特点我国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文明、民族、地域和宗教文化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其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礼仪、传统价值观念、家庭观念、宗教信仰、书法艺术、民间艺术等方面。
与西方文化不同,我国文化强调和谐、圆融、中和等。
3.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这些思想贯穿了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礼义”等道德伦理观念;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佛教思想强调“生老病死”、“轮回涅槃”。
4. 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我国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我国人民,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思想、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科技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文化艺术品也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
5.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在现代社会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6. 结语我国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了解和尊重我国文化,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的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世界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
希望我国文化能够在不断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7. 我国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文化在当代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讲义(华厦)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主讲王秀梅绪论本章内容一、“文化”的界定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的相关概念、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的概念与外延、文化的分层、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中国文化的分类。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5-10分。
如:2006年1月单选题第1、2题、多选题第26题,名词解释第31题(国别文化);2006年10月第1、2题,多选题第26题,名词解释第31题(文化思潮); 2007年1月单选题第1、2、17题、多选题第26题,名词解释第31题(文化产品)。
绪论一、“文化”的界定1、文化的定义“文化”名称的由来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广义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定义: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相关文化概念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等绪论2、相关文化概念文化产品:广义的概念包括一切物质、精神的产品,狭义的仅指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个别、具体,直观、经验性。
文化事象:反复、规律性,典型的、标志事情。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绪论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1、民族文化以民族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2、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3、文化层面: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底层文化指涵盖了中下层文化的民俗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十一)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这一章估计不会出大题目,中型题目量不大,最多是小题目,但可能偏,因此要注意全面掌握备考要点。
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1 、彩陶是6000年到4000年前华夏文化的核心。
中国彩陶突出动态和谐。
2、中国原始彩陶,从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河口文化,在空间上分为三个区域,即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在器皿造型上包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器物等。
最多的是几何纹。
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实到虚的发展过程。
3、彩陶暗含了两个重大的艺术法则:一是游目法则,这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即画面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呈现为一个整体;二是彩陶的创造和观赏按照“仰观俯察”这一中国观照方式进行,这也是后来在诗词画和建筑中广为应用的一个基本法则。
4、青铜纹饰是中国远古艺术的又一高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
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礼器。
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代表了重组变形法则;二是人兽共生。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和成就1、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构成,可分为三个显著时期:一是远古到春秋,艺术与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相联系;二是战国到两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三是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2 、中国古代艺术并没有被古代学者作为一个整体把握过,其等级高低:诗文最高,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次是建筑、雕塑。
3、中国古代建设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
从远古到东汉,以宫廷建筑体系为主,东晋后出现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南北朝后出于大量寺庙建筑。
4 、宫殿建筑四大特点:即高、大、深、庄。
大是占有空间众多;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
5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10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
6 、中国园林可以追溯到西周初的苑囿合池。
其发展和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六)
第五章 多民族⽂化融合与中外⽂化交汇 这⼀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
出⼤题⽬的可能很⼩;简答题也不多。
第⼀节 中国各民族⽂化的交融 1 、中国⽂化并⾮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化以及中外⽂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 、秦汉以后,中国⽂化分为三个⽂化类型:即北⽅草原游牧⽂化,南⽅⼭地游耕⽂化和中原定居农业⽂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化是核⼼。
4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是冲突、战争;另⼀⽅⾯是⽂化互补、民族融合。
5 、游耕⽂化的特点:⼀是在耕作⽅式上⼑耕⽕种;⼆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活各个⽅⾯尚处于不成熟的⽔平。
(简记:⼑耕⽕种游动⽣活不成熟⽔平) 6 、汉化即少数民族融⼊汉族;胡化是指汉族⼈融⼊北⽅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融⼊南⽅游耕民族。
7 、少数民族对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活、⾐着服饰、⽇常起居、⾳乐舞蹈、⽂化、史学等诸⽅⾯。
8 、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 、⽤蒙⽂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史》并称为蒙古三⼤历史名著。
第⼆节 中外⽂化的交汇 1 、中国⽂化在发展,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化、波斯⽂化、印度佛教⽂化、阿拉伯⽂化、欧州⽂化。
2 、中外⽂化⼤交汇有两次:⼀次是汉唐时期,⼀次是明清以后。
3 、从汉代开始,中国⽂化进⼊本⼟⽂化与外来⽂化的交汇期。
当时的外来⽂化,先是西域⽂化,后是南亚次⼤陆⽂化,后者对中国⽂化的影响尤深。
4 、南亚次⼤祟的佛教⽂化是汉唐时期输⼊中国的外来⽂化的主体。
5 、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的,是⽂化组合的典型。
6 、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整版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 整版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文化概述 •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 中国文化的制度层面 • 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 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饮食与养生
中国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与药用价 值,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如食 疗、食补等。
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
服饰变迁
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旗袍 等,具有独特的款式和图案,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
中国服饰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迁,吸 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多元化 的服饰文化。
服饰礼仪
中国服饰礼仪体现了身份地位、场合 和礼仪规范的要求,如穿着打扮、颜 色搭配、饰品佩戴等。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起源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在漫长的 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 代表作品。
官僚制度
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各级官员按 照品级高低享有不同的权力和待遇,承担着管理 国家事务的职责。
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
自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3 思想观念方面
讲究“和”、“天人合一”、“中 庸”。
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和 为贵、家和万事兴
天人合一:人顺应自然。“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庸:不走极端,具有包容性,讲究 兼收并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 人之心,予忖度之。
4 审美观念方面
质财富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体现 在物质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文化的特点
1、社会性
2、民族性
3、传承性
4、时代性
文化的社会性
1 文化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当然,也会随 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2 个人的文化特点要受社会的制约,反映出 社会的文化特征。
文化的民族性
1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跨国家的民 族一般具有相同的文化,同一国家的不同民族 具有不同的文化。
约600年
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约800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5年
汉(公元前206年—265年)
471年
晋(265年—581年)
316年
隋(581—618)
37年
唐(618—960)
342年
宋(960—1279)
319年
元(1279—1368)
89年
明(1368—1644)
山地占65%,耕地面积少。 中国文化的发源地都处于内陆。 所以,中国文化具有陆地文化 的特点,不具有海洋文化的特 点。在农、林、牧、渔等生产 活动中,农占主要地位。
2 历史经济因素
中国历史经历的阶段:
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
约400年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3 类型文化
中国文化表现在各个方面, 形成不同的类型文化,主要有: 思想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 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四章
第四章中国传统⽂化的发展历程 这⼀章内容⽐较多,需要全⾯把握。
第⼀节上古:中国⽂化的发⽣ 1、中国⽂化中的上古是指发明并使⽤⽂字以前的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2、有⼈就有了历史和⽂化;中国⽂化的起源与中国⼈的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起的,中国⽂化产⽣于从猿到⼈的转变过程中;其间产⽣出来的⼯具(⽕)不仅是⼈类物质⽂化的开端,⽽且直接标志着⽂化的起源。
3、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4、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类:⼀是⾃然崇拜;⼆是⽣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崇拜。
5、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族社会和⽗系⽒族社会。
其中母系⽒族从旧⽯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器时代。
⽗系⽒族社会铜⽯并⽤,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唐尧、虞舜。
6、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化集团;经过征战和磨合,最终成为中华⽂化。
第⼆节商周:从神本⾛向⼈本 1、⾄商周,中国⽂化的特殊⾯貌才开始形成。
2、商代由掌理⼘筮和记事的“贞⼈”书写与保存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批⽂献。
3、商⼈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化的特⾊。
这种神本⽂化是⼈类思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4、神本⽂化也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5、以神为本的⽂化逐渐开始向以⼈为本的⽂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变动。
6、对于中国⽂化的发展来说,周⼈⼊主中原,具有决定⽂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7、周⼈维新,⾸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
这种兼具政治权⼒统治和⾎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影响深⼊中国社会机体。
8、周⼈的另⼀个⽂化创新,就是确⽴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即“制礼作乐”。
9、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化、⾏为⽂化和观念⽂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是政治⽣活、经济⽣活、社会⽣活和家庭⽣活的各种⾏为规范的准则。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文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书框架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六讲第五章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 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 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 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仁”为众德之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即中国封建伦理的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 义、礼、智、信。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 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十五章
第⼗五章中国⽂化的类型和特点 这⼀章是基础,可能出⼤题⽬的地⽅⼀定要记牢,对类型和特点两⼤主题都要系统掌握。
第⼀节中国⽂化的伦理类型 1、任何⼀种⽂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产⽅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2、中国⽂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的⽣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化。
3、德性⽂化,是指中国传统⽂化重德,以德摄智的⽂化。
智性⽂化是相对于德性⽂化⽽⾔的,即重智的⽂化,是建⽴在西⽅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化。
4、中国⽂化的伦理型特⾊表现在:把⼈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5、中国⽂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宗法制度下的⾎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们的社会⼼理和⾏为规范。
6、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要重⼼。
7、中国伦理型⽂化的积极作⽤表现在,强调道德⾯前⼈⼈平等,⿎励⼈⼈都加强道德修养; 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励⼈们⾃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风亮节。
消极作⽤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定程度上成为⼈⾝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注意:三个积极,⼀个消极,三个积极是⿎励修养道德制约维护正义) 8、孟⼦主张“⼈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都是肯定凡夫俗⼦可以通过⾸先修养达到境界。
第⼆节中国⽂化的特点 1、中国⽂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是强⼤的⽣命⼒和凝聚⼒;⼆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化⼼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活信念;六是重⼈伦轻⾃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切⽂化领域。
(简记:⼆⼒ ⼼态 政治 脱神 宗法 经学 学术) 2、中国⽂化的⽣命⼒表现在它的同化⼒、融合⼒、延续⼒和凝聚⼒等⽅⾯。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答疑)1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地理与人群分布(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 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 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 据统计,从西汉开始到1936年共2138年的时间里,灾害总数高达 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 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荒疾病主要是旱、涝、蝗、风、雹等, 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考点)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 期,即寒冷时期。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C) A.“纪传时期” C.“方志时期” B.“编年时期” D.“纪事本末时期”
一、“文化”的界定
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识记) (6)文化政策: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 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例如: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 言文字政策······
政策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 正确的政策推动文化的发展 错误的政策阻碍文化的发展
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补充,2010年简答 ,P47) 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 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 分必要的;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 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 一、地理与人群分布(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 1.历史上的人群分布 青藏高原地区:*地势最高 *号称“世界屋脊” *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 吐蕃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西藏地区。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至 唐代强大。与印度较近,佛教文化兴盛。 羌族:一部分居住在靠近青海地区的我国江河发源地;另一部分居住在 黄河上游河、湟谷地,西汉时称为西羌,经常与中原地区发生冲突。 云贵高原地区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方;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因为其地势得天独厚,所以古代 王朝多在此建都。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九章
第九章中国古代⽂学 这⼀章对学中⽂以及⼀般考⽣都⽐较熟悉,当然⼀些理性的分析和概括还是要注意牢记的。
第⼀节中国古代⽂学在中国⽂化中的地位 1、中国古代⽂学是中国传⽂化中最重要、活⼒的⼀个部分深刻⽽且⽣动地体现着中国⽂化的基本精神。
2、中国⽂学在⽂字诞⽣之前就已经产⽣了。
3、公元前6 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编定。
其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诗。
公元前4 世纪,出现了另⼀类诗歌,即楚辞,属于杂⾔体,其句末多以'兮“结尾。
4、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标。
5、《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散⽂的形成。
散⽂的三⼤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
其中抒情功能是在秦汉以后增加的。
6、中国真正的叙事⽂学始于魏晋⼩说,分为志怪⼩说和软事⼩说两⼤类。
7、中国古代⽂学的现代意义:是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是传统⽂化中最容易为现代⼈理解、接受的⼀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与传统⽂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它⽂化背景中的⼈民了解中国⽂化的窗⼝。
第⼆节中国古代⽂学的辉煌成就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迟在孔⼦出⽣前就编定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共收⼊诗歌305篇,分国风、⼤雅和⼩雅、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诗经》描绘了五个⽅⾯的内容:⼀是周部落的历史;⼆是古代⽥猎、畜牧和农业⽣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
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预⼈⽣,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3、诗经的艺术⼿法分为“赋、⽐、兴”三类。
4、《楚辞》是中国古代另⼀部诗歌总集,是汉代刘向、王逸等收集整理⽽编成的。
其主要作者是屈原。
5、《离骚》长达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发愤以抒情的⼀⾸政治抒情诗。
诗中⼤量运⽤美⼈芳草的⽐兴⼿法对后代诗歌产⽣了深远的影响。
宋⽟、贾谊等都继承了他的传统。
楚辞也因此成了⼀种源远流长的独特⽂体。
《中国文化概论》(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目录导言一、文化与文明二、中国·华夏·中华三、中国文化生态四、中国文化特质五、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第一章中国物质文化第一节生产与经济活动第二节衣食住行发展第三节科技文化成就第二章中国制度文化第一节政治制度第二节法律制度第三节军事制度第四节教育制度第五节礼制与称谓第三章中国精神文化第一节学术思想第二节文学艺术第三节宗教信仰第四节伦理道德第五节传统节日与民俗导言一文化与文明1、国外学者对文化的界定“文化”一词,是由拉丁语Cultura转变来的,在法语和英语中是Culture, 德语中是Kulture。
它原来的意义是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改良,后来此本意发生转移扩大,引申为几种意义:a、含有耕种的意义;b、含有居住的意义;c、含有练习的意义;d、含有留心或注意的意义;e、含有敬神的意义。
正是由于“文化”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多种多样,因此西方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例如,文化学的奠基人、英国文化学者爱德华·泰勒,先后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a、“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
b、“文化,或文明,是指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促动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
《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德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指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能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
2、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中国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涵义,主要是指以文物典制,伦理道德和礼仪习俗来教化天下世人,使其自觉地按照统治阶级的规范要求来行动,即“以文教化”的意思。
2021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2021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不雅念与精神文化一,选择,判断,知识点点。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点华夏民族经过长时期的不雅察,领悟,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不雅念。
点。
编制“天-地-人”系统的秩序,进一步论证人与天的统一。
单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为人类思维作了重要贡献点。
整体思维是一种重体悟的,与经验为基础的直不雅思维。
1)首先是“仰以不雅于天文,府以察于地理”,简言之就是不雅象。
这是指直觉。
2)这是指领悟。
点。
《诗经》的比,兴则诗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点。
先秦时期的人们认识到,客不雅事物是两两相对,相和的,每一事物都存在着相对,相和的两个方面。
(可贵的是,先秦时期的哲人在不雅察与分析对立物变化的情况时揭示了对立转化的规律。
)点《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1是相反而成2是“生生”与”日新”。
3是“超时”。
单。
《老子》归纳的方法是‘不雅复’(老子的不雅复,就是不雅察生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
)点。
《庄子>归纳的方法是“ 反衍”,谢施。
(其中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的转化的.。
)点。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这一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点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地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由此而引出了”中和”概念点从孔子开始,人们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
点早在《尚书。
说命上》就提出了知易行难。
此后,荀子有知轻行重。
点到宋代,程颐提出了知先行后的主张。
朱熹并不是完全主张先知后行,他提出知行“并进互发”说点王阳明的话有合行于知的嫌疑,但从道德修养层面上看,他强调“知行合一”则是积极意义的。
点明代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
2021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2)
2021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2)二、名词解释名解: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不雅和“勤农”不雅。
“政绩”不雅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欠当作考察国际民生的好坏和本身得政活失政得一个标准;“勤农”不雅,至确立以农为本得原则和定制一套劝勉农事得治国方略。
名解:饮食习俗,从中国的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怎么吃。
三,简答题,论述题简:历代农书提出得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哪些?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3)“荒政”思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安不忘危得自觉意识,在中央农政国策中应包罗“备荒”与“救荒”两部分。
4)人力胜天说。
简:我国民族事业有两个特点是什么?1)汉族与多民族地区得内贸活动频繁,鞭策了各民族之间得往来与文化交流。
2)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得兴起。
简:市商贸易的四种形式?1) 墟,南方把按期贸易的场所称墟.2)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3)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力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为庙会.简:市商贸易的方式?1)农商兼营.2)行商兼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3)坐商经营,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简:市商经营之道?1)市声.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一种是叫卖声;一种是代叫声.2)商幌.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标记是商幌.3)牌匾`字号.简:行业的办理方式主要有什么?1)主师崇拜.2)师徒传承.3)行业禁忌简: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有什么?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年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简:以商求富的文化价值:1)他促成了城市的出现2)它发展了市民文化3)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
简: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表示在,1)居住方式有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2)居住建筑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中国地理的特征及气候变化特点,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原因,古代保护利用自然的得失,尤其是黄河问题。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3-10分。
如:2006年1月单选题第3、4、5、6题,名词解释第32题,简答第36题;2006年10月第3、4、5题,简答第36题(稻作农业);2007年1月单选题第3、4、5题、简答第36题(黄河)。
一、中国地理特征及气候变化1、中国地势的地形特点(1)特点: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2)三个阶梯。
青藏高原是第一阶梯;从青藏高原北边的昆仑山、祁连山往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中间为第二阶梯;再往东至海岸,为第三阶梯。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大陆内在的统一性3、气候变化大势(1)我国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四季分明。
(2)数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规律重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1972年,载于《考古学报》)归纳的四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温暖期;第二个时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寒暖交错期;第三个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公元1900年,寒冷期,又称“方志时期”;第四个时期,从公元1900年至今,“仪器观测期”。
关于灾害记录的书——邓安特《中国救荒史》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了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天下”观念:在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3、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4、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三、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古代的“九州”:《尚书·禹贡》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3、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地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4、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四、古代区域文化简况1、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山西(关中)地区、山东文化)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3、唐初南方文化状况五、地域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六、古代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得失1、古代起到保护环境的措施(1)不违天时的观念、“正德、利用、厚生”的精神(2)保护西北环境的南北朝和唐朝牧场(3)明代朱元璋的植树运动2、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3、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1)唐五代以后黄河上游植被的破坏(2)黄河中下游相关联湖泊的淤塞或消失影响了对黄河水的吐纳(3)黄河的泛滥导致逼淮改道,造成了淮河的灾难(4)明清时期政府对黄河淮河问题的治理并不彻底第二章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脉络,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及重大事件。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10-15分。
如:2006年1月单选题第6、7、8、9题、多选题第27题,名词解释第33题(清谈;2006年10月第6、7、8题,多选题第27题,名词解释第32题(墨家学派),简答第37题;2007年1月单选题第6、7、8题、多选题第27、28题,名词解释第32题(庄子哲学),简答第37题。
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公元前8000-前5000年)、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
2、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3 、三大区域:炎黄、东夷、苗蛮。
4、三皇五帝的传说: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二、夏商周时代的文化历程1、敬授民时:载于《尚书·尧典》,尧派人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其本质是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对把握农时的努力。
2、夏、商文化特点:夏代尚忠;商代重视宗教,周代算是统一文化的历程的开始。
3、分封制的历史作用:造就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是:(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4、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其重视农业,把农业赋予了某种“政道”含义。
这为后世对农业的重视奠定了基础。
三、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创造1、春秋战国的总特征: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2、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
这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构成“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2)民力的大发展。
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
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3、“百家争鸣”: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核心思想。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名家、阴阳家等。
四、秦汉时期的开边拓土1、经略南方:对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漫长的南方开发史作了开端2、对匈奴的长期战争及开通西域:秦汉时期对待匈奴对策的变化,汉代三次大规模的攻打匈奴的战争,“丝绸之路”的开拓。
3、边地民族的内附五、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与文化1、郡县制的确立: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交替,汉武帝时确立郡县制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东汉时,郡县制实际成为三级的地方行政体系。
2、中央集权制的推行:“大政治,小社会”的家国走向,皇帝专制与丞相权力的消长。
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选拔方式有察举、征辟、考试等。
4、重本抑末的内涵:实质是保护皇权,而不是真正在保护小农。
5、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其影响:(1)汉武帝本人的个性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导致他选择了最适合“兴太平”的儒学作为国家的政治思想。
(2)儒学地位的上升带动了文学的发展。
(3)迷信经学的王莽实施新政失败。
(4)士人群体在两汉时期成为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
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1、北方民族的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这为唐代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础;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相互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士族势力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清谈成为该时代特殊的文化现象。
4、这时期的文化,是动荡与混乱;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则是转变与展进。
七、唐朝开放的立国精神及对宋的影响1、唐朝开放的立国精神及策略:(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的中央集权制;(2)确立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办法;(3)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4)唐初仍保留了尚武的北方精神,养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府兵;(5)崇信佛教;(6)重视诗文创作,科举考试都加考诗赋。
2、唐朝对宋朝的影响:(1)唐朝的边疆政策导致宋朝一直面临严重的边疆压力,宋朝为此不得不大量养兵,尽管如此,北宋仍然被边疆外族所攻灭;(2)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使宋朝形成了宠信文官而忌讳武将的政治传统;(3)唐朝热爱文学艺术的传统也深深的影响了宋朝;(4)大唐文化是开放、浪漫的,宋的文化则是含蓄内在的。
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1、唐代的两税法及其影响: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两税法”,对原来以租庸调制为主的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开始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以往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两税法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而且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影响:(1)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
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对工商业鄙夷、对土地兼并严厉打击的做法。
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
刺激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2)贫苦的农民因为税法不再仅仅依靠人头来征税也获得了一点自由。
(3)转移了阶级矛盾,两税法之前的农民起义都针对皇帝,之后的农民大多矛头指向地主。
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2、社会变革:(1)南北朝以来的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2)市井因素大增,繁荣的城市遍布全国,附丽于市井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结果。
3、文化发展:(1)因科举制度形成的士大夫阶层精神振作,佳作迭出;(2)程朱理学的形成。
九、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1、元朝的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压迫性质;2、元朝统一对民族融合也有促进作用;新的民族回族就是在元朝形成的;3、元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4、元朝的统治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十、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时期的政治1、东西方的相遇:郑和下西洋,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
2、明清两朝的立国观念:政治高度专制;大力利用宗族关系来控制民众。
3、明清两朝的经济政策:继续重农抑商;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法改革。
十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及士大夫的文化活动1、元代的畸形文化政策导致元代戏曲文艺创作的繁荣;2、明代科举改为八股取士,文人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派:正统者如王阳明者走的是读经治学的老路;非正统者则更关注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很多著名文学、科技专著都出自后者之手。
3、清朝初年有“三先生”(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深刻反思中国历史文化。
4、清朝实施文化高压政策。
表现有二: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的编纂;二是日趋残酷的文字狱。
这导致清朝士人大多转向纯学术研究,乾嘉学派兴起。
尽管如此,清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很高。
第三章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观念,领会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其影响、传统的市商贸易文化、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文化及其特征、社区组织的文化聚合家庭、家族及其相关活动,民族科技文化的天文历算走向及相关成就,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中医药学的理论即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四大发明的技术成果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及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和时代局限。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10-18分。
如:2006年1月单选题第10、11、12、13题,名词解释第34题(家庭),简答第37题,论述题第41题;2006年10月第9、10、11、12题,多选题第28题,名词解释第33题(毕升)简答第38题;2007年1月单选题第9、10、11、12题、多选题第28题,名词解释第33题(蔡伦)简答第3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