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儿童抗生素用药原则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五个原则
由于儿童细菌性感染难以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所以临床初次抗生素治疗要真正做到正确、准确、合理极为困难,绝大部分依靠经验性治疗。
因此,儿童抗生素使用需要遵守以下主要原则:
1.怀疑细菌感染,可先用抗生素进行经验治疗。
2.诊断为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发热,不宜早期应用抗生素。
3.应根据不同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4.抗生素使用应考虑抗菌作用、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
5.应根据个体生理特点、病理变化调整抗生素,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儿童抗生素使用既要临床医师依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检验合理选择,调整使用抗生素,同时,还必须把抗生素使用依据、目的、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唯有这样,才能在儿童抗生素合理使用与尽可能避免副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选择及安全使用问题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选择及安全使用问题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首选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
肺炎或炎症程度是大环内酯耐药病例临床病程重要决定因素。
在大环内酯耐药的病例中,轻症患者对大环内酯有反应,在严重情况下,需要替代有效抗生素。
药物可以替代大环内酯类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其他治疗MPP替代抗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1、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主要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MPP具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耐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
2、喳诺酮类抗菌药物。
对耐大环内酯类MPP具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MP耐药MUMPP>RMMP、SMPP治疗。
替代药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儿童中使用四环素类或氟[!奎诺酮类药物时考虑安全问题1、四环素类四环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紊乱、食管炎、儿童牙齿变色,肝毒性、过敏少见。
对矿化组织的亲和力导致其并入人体钙化组织,如牙齿、软骨和骨骼中。
这一重要代谢特征,四环素类禁用于妊娠和8岁以下的儿童。
与牙齿变色相关的因素包括剂量、治疗时间、牙齿矿化阶段和矿化过程的活动度。
短周期治疗疗程对出生后5岁治疗的儿童的牙齿变色可以忽略不计。
考虑当前的感染状况与用药疗效情况,四环素可谨慎作为儿童无其他可选药物情况下的替代药物。
与米诺环素相比,多西环素(强力霉素)与钙的结合程度较小,降低牙齿变色的风险。
米诺环素不良反应更常见,两种药物耐受性良好。
2、氟喳诺酮类氟唾诺酮类药物通常耐受性良好,但由于担心肌肉骨骼不良事件,未在儿童中获得许可。
肌腱断裂也是与喳诺酮类药物相关的罕见并发症。
高龄和既往使用类固醵治疗、基础疾病(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在成人中被视为危险因素。
其他罕见但潜在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癫痫发作、头痛、头晕、头晕、睡眠障碍、幻觉)和周围神经病变、心脏毒性、血糖紊乱、肝或肾功能不全、超敏性。
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成为了人们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们能够有效地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缓解患者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但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效果,抗菌药物可分为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而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则有咪唑类、伊曲康唑、阿昔洛韦等。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及使用范围抗菌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败血症、尿道感染、中耳炎等,也可以治疗一些真菌或病毒感染疾病。
但是,抗菌药物仅对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有效,并不能治疗病毒感染。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生会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抗菌药物可分为广谱和窄谱两类。
广谱抗菌药物作用范围更广,能够杀灭多种细菌,但在使用时需要更加谨慎,以免出现抗药性;而窄谱抗菌药物作用范围相对较窄,但副作用也较少,能够减少病人不必要的药物负担。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 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用法用量。
如果患者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使用抗菌药物,不但无法有效地治疗感染,还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2. 严格遵守用药时间、间隔和疗程等要求。
在服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用,防止漏服、误服和过量用药等情况发生。
同时,患者必须服药至规定疗程结束,不能提前停止用药或随意延长用药时间。
3. 注意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抗菌药物时,患者必须注意药物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同时,如果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还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必须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应根据药物的特点、患者的情况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方便、经济,但对于严重感染或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考虑静脉给药。
对于局部感染,可选用外用或局部给药途径。
4.疗程: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制订合理的疗程,一般情况下,疗程应不少于7天,严重感染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联合用药: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
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注意事项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仔细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指南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二)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但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
三)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同时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四)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严峻问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是保障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重要措施。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了解和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1.对于轻症感染,应该选择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对于重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该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
当病情好转后,应该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该尽量避免。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可以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帮助患者康复。
适应症是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相应感染具有最佳疗效的情况。
然而,使用抗菌药物也需要严格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抗菌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脓肿)、骨关节感染、腹部感染(如阑尾炎、腹膜炎)、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
然而,对于一些感染,如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念珠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抗菌药物无效。
患者应根据感染类型接受正确的治疗,以免浪费抗生素资源和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
另外,对于适用于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是按照医生的处方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一般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选择,并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得擅自停药、继续或减少剂量。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完成全程治疗。
尽管在感觉症状好转后可能会有诱人的想法提前停药,但抗菌药物的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细菌彻底清除。
如果停药过早,细菌可能会发展耐药性并引发反复感染。
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全程治疗。
另外一项重要的注意事项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滥用包括未经医生处方随意用药,将抗菌药物用于无细菌感染的情况,再次使用之前用过的抗菌药物等。
这种滥用不仅是对药物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传播。
当出现耐药菌株时,治疗感染将变得困难和昂贵。
因此,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此外,患者还应密切关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应立即就医。
儿童呼吸系统用药原则
儿童呼吸系统用药原则:
1.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医生应准确判断儿童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证
和禁忌证,准确给药,杜绝滥用现象,防止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2.选择适宜的给药剂量与间隔时间:医生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生理特点等因素,
选择适宜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以保证药物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3.优先选择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对于儿童呼吸系统感染,应优先选择非限制使用
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一代和二代头孢菌素等。
4.联合用药需谨慎:对于严重的感染,医生需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但需注意药物
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5.合理选择止咳化痰药:针对儿童咳嗽、咳痰等症状,医生应根据症状轻重和病因选
择合适的止咳化痰药,同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避免滥用抗生素:儿童呼吸系统感染多数为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医生
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7.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对于已知对某些药物过敏的儿童,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并注
意观察可能的过敏反应。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使用原则对于保护细菌
耐药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
菌药物使用的原则。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合乎医学规范的前提下,正确选择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和剂量,并合理控制用药时间。
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
循医生的处方,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更不能随意中断或延长药
物疗程。
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确定感染病原菌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合适的抗菌药物应具有杀
菌活性,对病原菌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三、个体化用药
不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体重、
年龄、肾功能和肝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用药。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儿、老年人等,应特别谨慎选择抗菌药物。
四、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应避免同时使用具
有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避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用药期间应定
期监测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五、遵医嘱服药
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
或过量服用。
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
其他药物。
总之,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非常重要,只有合理
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免受感染疾病的侵害。
希望广大
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共同维护公众健康。
儿科用药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儿科用药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在儿童用药方面,与成人相比,儿童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就儿科用药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儿科用药的特点
1. 代谢功能差异
儿童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用药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2. 剂量调整
儿童的体重和体表面积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剂量的调整,以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3. 药物副作用
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与成人不同,有些药物在儿童中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留意。
二、使用注意事项
1. 注意剂量
在给儿童用药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体表面积来合理计算剂量,避免因剂量不当导致药效不足或药物中毒的情况发生。
2. 选择合适的剂型
儿童对于口服药物的接受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药物剂型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喜好和便于使用的特点。
3. 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药物
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药物作用可能会受到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在用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诊。
结语
综上所述,儿科用药在使用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避免因未能合理使用药物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提高对儿科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海市儿童医院陆权
14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儿童部分要点
概述 常见感染抗微生物经验治疗初始选择推荐 常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附表1 化脓性脑膜炎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剂量和用法--附表2 0~16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表--附表3 免疫规划Ⅱ类自费制品儿童与成人接种表--附表4 中国特殊疫苗接种一览表--附表5 参考文献
19
表3-1 儿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氟喹诺酮类 因其在动物实验中对幼年动物负重关节 的软骨发育有破坏性改变,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 下未成年儿童 林可酰胺类:4岁以下慎用,新生儿禁用。本类药具神 经肌肉阻滞作用,并可增强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 用,应尽可能避免相互合用,注意密切观察
6
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分布
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80%、1岁婴儿70%、成人则60 %;同时,小儿组织间液高于成人,达体重40%以上, 成人仅20%。因此,水溶性药物在小儿体液内分布相 对广泛,血峰浓度低(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 类等) 药物分布至细胞外液后,其排泄相对缓慢,致药物的 半衰期延长 血脑屏障不完善,通透性相对高,有利又有弊
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 陆权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抗菌药物管理
WHO不止一次地告诫:如果中国不对细菌耐药有 所控制,那么危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而可能会祸殃 全球 2012年5月8日,卫生部发布第84号部长令“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专项整治并已初见成效 全国范围2006年门诊抗菌 药物应用比例27.8%,2011年已降为15%,而住院 患者应用比例也从80.5% 降至58%
23
表3-2 儿科常见感染的抗微生物治疗
抗生素儿童使用的安全指南
抗生素儿童使用的安全指南随着医学的进步,抗生素在治疗儿童感染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意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等。
因此,为了确保儿童在使用抗生素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抗生素儿童使用的安全指南:1. 确定适当的使用理由:在给儿童使用抗生素之前,医生应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抗生素是必要的。
抗生素只能用于细菌感染,而不能用于病毒性感染或其他非细菌原因引起的问题。
医生应根据儿童的病情和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2. 遵循剂量指南:儿童的身体特征与成人不同,因此抗生素的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
父母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给儿童使用抗生素,并不得随意更改剂量。
同时,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控制,避免早停用或过长使用。
3.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
医生应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和病情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来治疗儿童。
在药物选择时,医生还要考虑到可能的副作用和药物过敏反应。
4. 完整使用疗程:不要在症状缓解后就停用抗生素。
即使病情好转,也应该按照医生建议继续使用剩余的抗生素,以确保病菌被完全清除。
过早停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病菌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5. 关注药物过敏反应:抗生素可能引起药物过敏反应,而儿童对药物过敏的风险更高。
如果儿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肿胀或其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抗生素并就医。
6. 做好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某些抗生素可能与食物或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医生在开药时应告知家长注意事项,避免与某些特定食物或药物同时使用。
7. 避免滥用抗生素:不要通过分享抗生素或将剩余的抗生素保存以备下次使用,这样的行为会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同时,正确储存抗生素,避免阳光暴晒或高温环境,以免引起药物变质。
总之,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对待,并遵循安全指南。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抗菌药物(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帮助身体对抗感染。
然而,抗菌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感染,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注意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1.细菌感染:抗菌药物适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抗菌药物可以帮助抑制细菌生长,减轻感染症状,并加速康复。
2.预防感染: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面临感染的风险,例如手术前后、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二、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滥用或过度依赖抗菌药物。
必须遵循医生的处方指示,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2.不适应病毒感染: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因此对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3.避免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即抗药性。
因此,应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尤其是长期或频繁的使用。
4.调整治疗方案:医生可能根据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5.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主要分为不同机制的药物类别,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
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类别。
6.老年人和儿童用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的差异来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更加谨慎使用。
总之,抗菌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必须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新生儿及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及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及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些重要的组织、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一旦患有感染性疾病,家长在辅助其使用抗菌药时,应该注意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等。
一定要用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禁用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新生儿感染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哪些
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哪些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之久,它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有效阻断疾病的流行,因其具有效率高、广谱性和低毒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近些年各种各样的抗菌药大量涌入市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物,避免发生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是医疗单位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整理下抗菌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仅供参考。
一、严格掌握适应症1、抗菌药物用作预防性使用:无任何指征的使用抗菌药是目前非常严重的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外科一类切口手术有超过一半都在使用抗菌药用作预防,对于很多病毒性感染疾病也开始广泛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
滥用抗菌药,提升了药物的使用率,也提高了药物治疗费用,重要的是增加了治疗中的严重后果。
抗菌药作为预防性使用必须有明确指征,才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抗菌药不建议作预防性使用情况有:病毒引发的各类疾病,心力衰竭,出现昏迷、休克或中毒,肿瘤病人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
2、药物品种选择:抗菌药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在对病人使用药物时,一定详细了解病人的疾病史和过敏史,根据病人的情况,准去掌握抗菌药的适用指征,并熟悉各种不良反应,根据病人药敏试验情况正确合理选药。
如果确定是一种细菌感染,建议使用窄谱抗菌药;如果感染多种细菌或是无法确定感染的病原菌是哪种,可使用广谱抗菌药。
一般先使用首选抗菌药,如果首选药物不能用,再使用备选药物。
比如葡萄菌性的骨髓炎,治疗首选使用克林霉素,备选使用环丙沙星或是万古霉素。
很多医生觉得新品药物优于老品药物,如果感染时都会使用新品种的抗菌药,正确做法要首选基本的抗菌药。
比如,三代头孢菌素出品以后,很少人会使用一代头孢菌素,但二者相比,三代抗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很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一代头孢菌素效果更好。
所以目前临床上仍然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不是盲目的使用新品第三代,这样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也可避免发生细菌耐药性。
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一、引言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特殊的科室,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因此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新生儿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完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1.明确指征: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无指征的预防性使用。
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时,应充分评估病情,根据病原体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2.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病原体种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新生儿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合理剂量:新生儿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完善,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儿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避免使用过量或过少的药物剂量,以确保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4.合理疗程: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根据病原体种类、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疗程。
避免疗程过短导致病情复发或疗程过长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5.密切观察: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如出现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注意事项1.避免滥用: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应避免滥用,避免无指征的预防性使用。
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例如,青霉素类药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可增加肾毒性,应避免同时使用。
3.注意药物过敏: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注意药物过敏的发生。
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应询问患儿过敏史并进行过敏试验,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利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抗菌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抗菌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抗菌药物是医生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我们需要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并遵守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1.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确保病原体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因为抗菌药物对病毒和真菌感染无效,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起作用,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2. 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不要自行增减用药剂量或提前停药,以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用法使用抗菌药物。
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口服、外用或静脉注射等,务必正确选择。
4. 完成全程的抗菌药物治疗,即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中断抗菌药物治疗可能导致治疗不彻底,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二、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只有在细菌感染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抗菌药物。
不要因为感冒或发烧等症状就自行使用抗菌药物。
2. 不要共用或推荐他人使用自己的抗菌药物。
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使用相同的抗菌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有不良反应。
3. 注意药物过期日期,不要使用过期的抗菌药物。
过期的抗菌药物可能会降低疗效,或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4.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5. 注意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些不适,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在使用期间如有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6. 定期复查。
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或随访有助于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是维护自身健康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重要环节。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并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用法。
关于部分儿科医生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通知
关于部分儿科医生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
通知
根据卫生部最新规定,经过相关培训及资质认证的儿科医生,
可以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
这一政策旨在提高儿科患者的医疗服务
水平,确保他们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为了确保医生按照标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下是一些要求和
注意事项:
1. 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儿科医生应具备相关执业资格和经验,且通过卫生部认可的培训课程。
2.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医疗惯例,医生应
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遵循临床指南和最佳实践。
3. 处方抗菌药物时,医生应注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疗程,并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治疗计划。
4. 医生应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及时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相
关信息。
5. 医院内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控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积极配合政策落实,确保每位儿童患者都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意识。
请各位儿科医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要求,并务必遵守标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谢谢各位的支持与合作!
卫生部
日期: {日期}。
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1.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1)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如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影响;(2)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2.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注意: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3.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
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
4.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5.妊娠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6.哺乳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
7.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背景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由于不当的使用和滥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力不断增强,导致感染治疗变得困难。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减少抗药性发展,以下是一些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
1. 选择适当的药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是有效治疗感染的关键。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和药物的抗菌谱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药物对目标病原体具有杀菌活性或抑制菌落生长的能力。
2. 了解抗菌谱不同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有不同的抗菌谱。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请了解该药物的抗菌谱,以确保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目标细菌的生长。
3. 合理的剂量和疗程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疗程来使用。
不要自行减量或延长疗程,以免导致治疗失败或抗药性发展。
4. 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抗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避免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如治疗病毒感染或非细菌相关的疾病。
避免长期或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以免导致菌群失衡和感染的再次发生。
5. 注意药物耐药性监测随着抗药性的增加,一些细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已经具有耐药性。
定期进行药敏试验来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6.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及时评估疗效并进行调整。
如果治疗无效,应重新评估病原体的敏感性并调整药物选择。
7. 加强患者教育患者应受到充分的抗菌药物使用教育,包括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可能的副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并提高疗效。
总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
通过了解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及时监测耐药性和评估疗效,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细菌感染,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抗药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亲水性侧链增加了对肠道G-的外膜通透性大肠杆菌
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
➢
〤
〤
第一代头孢菌素
不产酶
产酶PBP
改变
➢
➢
➢
1>2>4>3
➢
➢
➢
•
•
➢
•
•
•
第二代头孢菌素
➢
➢
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
儿童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剂量
➢
➢
➢
➢
➢
➢
➢第三代头孢菌素
➢
•
•
头孢曲松给药频次讨论
➢
➢
➢
➢
➢联合用药氟氯西林头孢曲松?
讨论
讨论
头孢地尼和头孢曲松在中的应用
讨论
三代头孢菌素用于胃肠炎治疗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
第四代头孢菌素
➢
➢
•
•
•
•
➢
•
•
•
∽
➢
➢大环内酯类的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的临床应用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治疗方案讨论
讨论
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体外药敏不一致
➢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治疗方案讨论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治疗方案讨论
讨论
碳青霉烯类联合甲硝唑是否合适
碳青霉烯类联合甲硝唑是否合适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糖肽类的临床应用
儿童的用法用量万古霉素
➢
➢
➢
•
•
•
•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万古霉素
➢
•
•
•
•
•
•
➢
•
➢
•用药过程中肾毒性的监测
万古霉素
➢
➢
➢
➢
➢
•
•
•
•
⚫
➢
➢
➢
•
•
•
✓氨基糖苷类的临床应用
➢
➢
➢
•
解析儿科临床抗感染方案时需考虑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