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尼日利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简体)尼日利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简体)尼日利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尼日利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尼日利亚是非洲大国,拥有1.4亿的人口、广阔的市场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吸引外资的道路一路走来并不平坦,未来的前途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可以说尼日利亚的投资市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尼吸收外资概况

(一)尼吸收外资的规模

下图是尼1970-2006年吸收外资的规模:尼1970吸收外资2.05亿美元,此后尼外资引进历经1972-1976年、1977-1988年两次本土化政策期间的跌跌撞撞,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起起落落,终于在1999年之后开始了稳步的增长,尤其是2004年以来,呈现出跨越式增长的势头,2006年达到了54.4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2000-2006年,尼吸收外资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6.8%。

尼吸收外资规模(1970-2006)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

(二)尼吸收外资的行业分布

1970年以前,尼石油领域的外资不足总量的10%,当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1970年以后尼石油领域的外资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平均已超过95%1。目前,尼政府已注意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吸引非石油行业的外国投资,但鉴于目前尼的经济结构状况,短期内石油行业依旧是尼吸引外资的领头羊的趋势不会变。

(三)尼吸收外资来源地分布

尼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欧洲对尼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2003年以前欧洲在尼投资的比重最大。随着近年尼石油行业吸收外资的迅速发展,北美取代欧洲成为尼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平均而言,北美与欧洲对尼投资的比重占96%以上,接下来依次是非洲、亚洲、中东、南美2。目前,在尼的主要投资国依次是美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过去十年中,南非对尼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尼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二、尼利用外资的战略取向

(一)巩固石油产业的战略地位

石油是尼的支柱产业,目前石油收入占尼GDP的80%以上,占外汇收入的90%以上。尼石油的开发主要依靠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尼本身既没有开发的能力,也不愿意投入巨额的开发资金。同时尼出口原油,进口成品油,本国的石油炼化能力非常薄弱,亟待加强。因此,无论是在上游还是在下游,尼都离不开外资的支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尼不得不一直把石油行业作为吸收外资的主体。

1数据来源:尼日利亚中央银行

2数据来源: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

(二)大力推进天然气开发

尼天然气储量丰富,在世界排名要高过石油。目前尼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5万亿立方英尺,据估算尚有200万亿立方英尺的潜在储量。但是,目前尼天然气的开发却不尽人意,国内市场供给不足,空放燃烧现象十分严重,每天空放燃烧达25亿立方英尺,占尼天然气总产量的70%。尼政府一直努力希望能够改善目前天然气行业的状况,消灭空放燃烧,提高天然气的开发和输送能力,建设天然气厂,铺设天然气管道。但这需要比石油行业更为浩大的投资,单靠尼政府是不可能完成这一愿望的,因此,天然气产业必定是尼利用外资潜力最大的领域。

(三)改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现状

尼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成为制约尼经济发展和投资增长的主要瓶颈。尼目前全国供电能力不足3000兆瓦,而需求量为10000兆瓦以上,缺口高达70%多。尼铁路运力不足、公路普遍年久失修,无法满足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需要。尼政府明确提出了发展电力和交通的目标,并着手开始改革,采取公私合营、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等措施,力图改善目前的落后状况,为尼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电力行业,尼政府非常希望外国投资者能够积极参与。

(四)实现经济多元化,振兴农业、固体矿产、制造业

尼政府为改变过度依赖石油产业的一元化经济的现状,提出了经济多元化的主张,大力发展农业、固体矿产业、制造业等。尼传统是农业大国,上世纪60年代农业占GDP的比重超过60%,但受石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农业严重衰退,目前尼可耕地7800万公顷,但耕种面积不足3000万公顷,发展潜力巨大。尼对外国投资发展农业给予非常优厚的待遇,土地租金很低,并对相关

产业予以先锋地位,希望借此振兴农业。尼固体矿产储量丰富,约有76种矿产可以商业开采,34种完成地质勘测,铁、铜、铌钽、铀、铅锌、黄金、沥青、煤、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开采前景非常好,但目前尼固体矿产的开发尚未起步。尼政府对加快固体矿产开发寄予厚望,专门出台了《2007年尼日利亚矿产开采法案》,吸引境内外投资者的兴趣,决心使固体矿产成为继石油之后的又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几十年来尼制造业一直非常落后,时至今日,尼90%以上的工业制成品依然依赖进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尼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尼投资建厂,帮助尼实现工业化,同时大力推广自贸区的建设,为外资发展制造业提供免税的乐土。

(五)大举进行私有化

尼历史上共进行了两轮私有化。第一轮从1988至1993年的私有化是将外资排除在外的,除了石油行业的部分环节外,外资无权进入。而第二轮私有化从1999开始直到今天,依然如火如荼,这一次外资绝对唱主角。尼政府对私有化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从普通工业到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样样都可以私有化,通讯、航空、机场、港口、矿产、石油、金融都进行私有化,连电力、铁路、公路也要搞私有化。这些行业的私有化没有巨额的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尼政府在全世界到处游说投资这些行业,参与私有化。

三、尼吸引外资的鼓励措施

(一)设立专门政府机构促进投资

1996年尼政府成立了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NIPC),隶属总统府(现隶属工商部),负责监管、鼓励、促进投资活动。

2006年,在NIPC的办公楼内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OSIC),公司注册委员会、税务总局、海关、固体矿产部、移民局等十几个政府部门在中心设立办事机构,向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缩短设立企业相关手续的办理时间、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二)出台法律保护投资

1995年尼出台了《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法案》、《1995年外汇法案》,规定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投资者均可以投资除武器弹药制造、军服制造、麻醉剂生产和精神类药品制造、海岸和内河航运之外的所有领域,除石油行业外,在其它行业投资的外国公司可100%控股。尼日利亚允许外国公司在境内以设立子公司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外资企业可用任何可兑换的外国货币购买尼日利亚企业的股份。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可自由汇出。尼政府还严禁外资企业国有化或被政府征用等。

(三)优惠政策

1、赋予部分产业/产品先锋地位:尼政府对包括农业、制造业、矿业、制药、化学、机械、印刷、通讯、旅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69个细分及相关产业/产品授予先锋地位,给予投资于先锋产业的企业免税待遇。投资于先锋产业的企业可享受5年免税期,在经济落后地区可享受7年免税期。

2、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为鼓励在尼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以提高企业的加工水平并改善其产品质量,尼政府对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如果该研究和开发在尼境内进行,并与该企业的业务密切相关,那么用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120%免于征税。如使用尼本地的原材料从事研究和开发,用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140%免于征税。如果企业从事长期研究,投入的费用将视为资本支出,免于征税。

3、资本补贴:在尼经营的制造企业,每年获得的资本补贴不得超过其可评估利润的75%;其它企业,不得超过66%。与农业相关的企业不受此规定限制。如果出租的资产用于农业相关领域,该企业可获得100%的资本补贴。如果出租的资产是农业机械或设备,企业的上述投资还可以获得10%的额外补贴。

4、公司内部培训:内部建立培训设施的企业可享受2%的税收减免,期限为5年。

5、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公司投资修建通常由政府负责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和供电,公司上述投资的20%免于征税。

6、投资于经济落后地区:投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业可享受7年免税的优惠政策及资本折旧补贴。

7、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雇用1000人及1000人以上的企业可享受15%的税收优惠;雇用200人及200人以上的企业可享受7%的税收优惠;雇用100人及100人以上的企业可享受6%的税收优惠。

8、本地增加值:对从事本地生产(不仅仅是进口零部件进行装配)的企业,可以享受10%的税收优惠,期限为5年。

9、再投资补贴:如果制造业企业将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包括扩大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的现代化以及相关产品的多样化经营,企业可以获得再投资补贴。

10、本地原材料的使用:对达到本地原材料使用最低水平的企业可享受20%的税收优惠,期限为5年。农业相关行业,本地原材料使用最低水平为70%;工程行业,本地原材料使用最低水平为60%;化工行业,本地原材料使用最低水平为60%;石化行业,本地原材料使用最低水平为70%。

11、出口企业优惠:保税区内的制造业企业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口的生产,享受免税;企业进口原材料生产后再出口,享受60%退税;出口创汇企业凭相关证明享受出口补贴;政府设立出口发展基金为私营出口企业提供企业开办初期费用支持等。

(四)建设自贸区/出口加工区

为促进出口,吸引外商到尼投资建厂,尼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自贸区/出口加工区。尼有一般的自贸区/出口加工区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专业自贸区两类。目前,尼政府已批准了25个自贸区/出口加工区,其中五个已经运营。一般的自贸区/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措施包括:免除所有的联邦、州、地方政府的税收、关税、费用,所有审批、许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原材料进口免关税、国内税,资本货物、消费品、零配件、机械设备、家具进口免税,100%的加工产品或进口产品可以在尼国内市场销售,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关税仅以进口的原材料或零配件价值计收,园区企业可由外资100%控股,企业的资本金、利润、分红可100%汇出,所有进出口不需政府许可,企业雇佣外籍员工没有配额限制,禁止罢工,工厂建设期前6个月免土地租

金等。石油天然气自贸区的优惠措施包括:免个人所得税,100%的资本和利润可自由汇出,免进口货物的装船前检验。

四、尼吸收外资的优劣势

(一)优势

1、政府鼓励:尼政府充分认识外资对促进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在大型投资领域严重依赖外资,因此政府对外资采取很多措施予以鼓励。

2、市场大、辐射能力强:尼拥有1.4亿人口,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为尼提供了可持续的巨额收入,国内有一定消费能力,另外尼产品可以自由出口西非、欧洲、美国等地区,辐射能力强,在尼投资制造业大有可为。

3、投资回报率高: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测算,在尼投资的回报率高达30%,远远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6%-18%的平均水平。

4、目前尼利用外资的水平很低,发展潜力大:尼现在引进外资的水平不仅低于埃及、南非、安哥拉等非洲大国,而且低于非洲的平均水平,而非洲引进外资的水平又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尼吸引外资大有潜力。

5、资源丰富:尼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企业在尼投资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二)劣势

1、政策不连贯:尼政府的人事变动和有较大随意性的政策变更容易造成投资项目的进程受阻或彻底失败。

2、政府腐败:尼政府腐败严重,管理能力差,办事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了企业投资项目的经济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等。透明国际2006年评价结果尼腐败程度排世界第18位;在OECD的世界各国投资管理能力排名中,尼居第94位。

3、基础设施落后:尼电力不足,通讯质量差,铁路运力不足,公路普遍年久失修,供水不足等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增加企业投资、运营成本,光电力问题一项增加成本约10%。

4、安全状况恶劣:尼犯罪率高,盗窃、抢劫、绑架、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尤其是尼南部尼日尔三角洲地区近2年来针对外国人的绑架十分猖獗,大大打击了国外投资者的信心。

5、工会力量过于强大:在尼罢工是合法的,而且尼工人非常有“罢工意识”,工会动辄组织工人罢工,即便是政府也不得不向工会和工人低头。

6、劳动力素质低:尼人口众多,但受教育程度不高,文盲比例高达46.7%,在OECD的世界各国人力资本排名中,尼居第76位。

7、获得外籍员工准入许可困难:在尼企业要雇佣外籍员工必须向尼内政部移民局申请配额,还要办理工作居住证。要获得这两项批准十分困难,必须以雇佣2倍数量的当地人、支付高额费用、提供金额很大的纳税证明等为代价。另外因程序繁琐,在申请上述许可及办理签证的过程中常常要支付大量的灰色费用,满足尼官员的腐败要求。

8、土地问题:尼土地处置权掌握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手中,州长在土地事务中拥有绝对权力,土地的处置、转让受到严重限制,缺乏市场流动性,也没有透明性和确定性而言,而土地一旦被没收的补偿也对投资者十分不利。另外,获得土地的程序十分繁杂,世界银行指出,在尼无争议、合规地取得土地须21道手

续,最快也要274天,花费土地价格27%的手续费。

9、经济纠纷难以妥善解决:根据世界银行《国际商业环境调查》的数据,尼对经济纠纷的司法判决水平很差,60%以上投资者对判决的公正性不满,90%以上的投资者对案件审理的效率不满。

五、对尼外资政策下一步走向的预测

尼政府对现行的投资体制中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目前正在对现行投资政策进行评审,下一步可能进行一些改革。现据掌握的一些信息和尼政府投资管理方面的动向,预测尼外资政策下一步的一些走向:

(一)改革投资管理部门

目前尼投资促进委员会兼有投资监管和促进的职能,但该委员会只是工商部所属的一个机构,在部际协调上没有足够力度,而尼目前许多行业的大型投资牵涉诸多部委。因此,尼政府有可能考虑建立一个投资方面的部际协调委员会或直接成立一个小规模的投资部,管理投资事务,而尼投资促进委员会则不再具有监管职能,专司投资促进,提高效率。

(二)改革土地政策

尼计划大力推进土地所有制改革,为商业化农场项目和其它大规模私营投资项目提供土地,提高和促进生产发展和财富创造。

(三)吸引外资的重点向新兴投资国倾斜

欧洲和美国是尼传统的投资来源地,但近年来尼政府越来越认识到部分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与尼的国情更为近似,所走的道路和技术设备更贴近尼的需求,因此尼吸引外资的重点逐渐向

中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倾斜。

(四)继续坚持多元化

2007年,亚拉杜瓦政府一上台就提出了七点方针,延续了前政府的经济多元化的主张,同时为了实现尼“2020愿景”,尼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经济,这些努力没有巨额外资的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尼的外资吸收势必改变石油产业一支独大的局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尼目前在农业、固体矿产、制造业方面明确提出了一些鼓励措施,但其它行业的具体鼓励措施尚待出台。

(五)进一步私有化

尼政府迷信“一私就灵”,虽然在私有化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的挫折,但依然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因此尼下一步继续推行私有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六)重点吸引大的跨国公司

大的跨国公司的进入不仅可以直接带来巨额的直接投资,而且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可以带动其它企业的进入。但目前世界非石油行业的100强企业仅18家在尼设立企业,远低于埃及、南非等国家的水平。尼政府已意识到这一点,下一步可能有针对性的吸引世界巨型跨国公司向尼投资。

(七)修改竞争法案

尼有关部门正在请联合国贸发会议评估尼竞争法案,下一步可能提交议会审议通过,以改善尼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为吸引外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六、建议(略)

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二OO八年五月

产业处于不同时期的会展营销策略分析解析

产业处于不同时期的会展营销策略分析 针对行业发展不同周期的会展营销策略分析之朝阳产业 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必须三个基本前提,产业基础、政府支持、优势场馆,三个条件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考虑其他方面。 朝阳产业,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发展处于生长期,处于被客户认知与接受之间的产业,产品逐渐为客户所认可,并有着纵深发展潜力的产业周期,当然,产业周期的判定需要很 复杂的论证,这需要一定的眼光以及对政策调整的准确认知。有些论证结果可能是错误的,而如果是正确的则前途不可限量。而行业展览会的发展便是一个论证的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该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发展成为成熟产业,同时,很多相关企业在往这方面努力,共同促进产业升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一定的产业集群出现,这样,大力促进该行业发展的企业则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享受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这也是很多企业热衷于投资的主要原因,当然这种投资也可能变为投入, 投资与投入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投资是有回报的,而投入则是没有回报的,二者的意义有云泥之差。 展览会的举办,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个平台,让供需双方在一个平台上有效的沟通,达到行业内信息的共享,同时促进行业的发展,对于产业处于朝阳期的行业展览会来说,由 于对未来产业发展形势的不明朗,需要动用各种营销策略来吸引买家和卖家共同支持展览会这个平台。 展览会的组织风险也很大,因为很多都是前期投资,最后只有得到供需双方的认可后,展览会才有可能收回成本,于是,组织方判断进入哪个产业需要很深的判断力,一旦确定 了进入,则需要采用各种营销策略方式来促成供需双方的共享平台,于是,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动用政府的力量,政府相关部门的产业倾斜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有了政府的支持,产业发展才有可能,所以展会初期要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政府的力量影响相 关企业的参展倾向,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政府的倾向决定着这个展览会是否有进行下去的必要。 其次,重点客户公关,重点客户是行业内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决策更有前瞻性、更有说服力,也是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他们的决定将影响着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动向,而这些大

孟加拉投资环境分析

孟加拉投资环境分析 孟加拉投資環境分析 (發佈日期:96年1月 29 日) , 紡織成衣業在孟加拉的經濟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約佔其工業總產值的38%,就 業人數超過450萬人,其中多數為女性。紡織成衣業是孟國銀行、保險、航運業的 主要客源,並帶動了運輸、飯店、美容、化妝品及其它相關行業。 紡織業現況 , 孟加拉紡織業的上中游,即紡紗、織布及染整等環節是較弱的一環,不論在出口值 及就業人數等均不及成衣業。據統計,目前孟擁有200多家紡紗廠,共有環錠式紡 紗逾340萬錠、羅陀式紡紗10萬組,產量每年約5億公斤,其中約40%的工廠技術 落後,設備老舊,需要更換設備及提升生產技術水準。孟加拉擁有350多家大、中 型機織布廠及1,000多家小型織布廠,共有4萬多台織布機,但這些織布機中,也只 有約1/4的織布機為新穎之噴氣、噴水、劍帶及小鋼梭等無梭織機。另外,孟國擁有 500多家針織布染整廠及300多家梭織布染整廠。 成衣業現況

, 成衣業是孟國最主要產業,對孟國國民生產總值貢獻度為10.5%。據孟國官方統計, 目前孟加拉有大小成衣加工廠共4,000多家(其中大型成衣加工企業有約600家), 直接從業人員180萬,約佔50%的工業勞動力。同時孟國成衣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 由80年代的6%逐漸上升至目前的75%,成為該國外匯的最重要來源。 , 近年來,孟加拉政府一直在積極尋求各種管道,力求取得紡織品出口國的優惠貿易 政策。另一方面,孟加拉政府積極東進,努力打開孟國紡織品在東亞及東南亞國家 的市場。為進一步擴大孟國紡織成衣業,孟國積極籌建成衣產業園區,據稱已獲世 界銀行的支持。孟加拉政府和世界銀行將在本(96)年6月簽署協定,據該協定世 界銀行將提供成衣產業園區1.50億美元用於建設基礎設施。 , 由於孟加拉地狹人稠,失業率居高不下,而紡織業屬勞力密集的產業,提供大量就 業機會,為吸引外商投資,孟加拉政府公告多項優惠政策如下:(1)出口加工區內 税務方面 A. 免稅 a. 免稅期10年,免稅期內對外國人免徵紅利稅。 b. 融資之存款利息免徵所得稅。

XX展会的品牌化营销策略分析

XX展会的品牌化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各地不断推出的各式各样的展会,从宏观来说,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为打造城市靓丽名片、为加强我国工商界人士的国际交流和拓展国际空间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台;但由于展会运营机构办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的一些展会未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可发现在展会组织和安排中蕴含着非常多的问题。而此时,品牌展会的提出对于会展业指明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本文的重点旨在以XX展览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通过对其所操办的展会现状分析,以知名展会品牌为标准,找到其展会品牌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最后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品牌化展会发展策略。 1.品牌展会的概念与评价标准 品牌展会是指那些形象鲜明,服务优质,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展会。品牌展会的实质是展会项目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建立在满足参展客商需要,定位清晰,形象鲜明,卓有成效的基础上。 对于一个展会而言,品牌创立从成长到成熟,是一个长期的品牌战略管理过程,其中凝聚了展会主办方大量的心血,智慧和个创新。一个品牌展会的打造,需要有明确的品牌战略,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树立,品牌经营和品牌文化形成等。 用什么标准评价一个展会是否是品牌展会?迄今为止,国际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业内人士的看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展会可称为品牌展会。 第一,良好的展会举办地及场馆。展会举办地城市的环境美化、交通运输、酒店服务、消费娱乐等是否良好,展馆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展示空间、优质的设施服务等是吸引客商参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形成规模效应。品牌展会必须是在同类型或同行业展会中规模大的展会,在展览期间,整个行业众多有实力的卖家、买家和中介齐聚一堂。有规模效应的展会,意味着大批的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参展,且能提供几乎涵盖整个专业市场的所有信息,以及由此降低的组展商单位成本,和其他各方投入产出比率的增加。 第三,一流的展会服务。展会服务贯穿于组展商的整个运营过程,从市场调研、主题立项、寻求合作、广告宣传、招展手段、观众组织、活动安排、现场气氛营造、展后服务,甚至包括所有对外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化、标准化等,都须具备高的专业水准和从业人员的严谨处事态度,服务过程体现高效和细致。 第四,媒体的强力合作。有影响力媒体的强力合作是展会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一个展会要成功举办,并发展成为品牌展会,媒体宣传报道充分与否至关重要;展会品牌的形成需要媒体的大量的正面报道;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亦有助于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过来,品牌展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 第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现状下,能得到政府支持的展会,往往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展会,展会运营机构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能整合更多的资源,从而能为参展客商提供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办展质量往往较高,展会的品牌影响力更容易扩张。 2.品牌展会营销现状 中国展览业现状具有五大特点:展览项目持续增长,数量扩张明显;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城市必要设施;展览主办多元发展,政府主导色彩浓烈;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领先;展览直接收入增长缓慢,社会经济效益驱动。 XX展览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地最早从事会展服务的公司,其所操办的XX订货会已成 功连办了十七届。该项展会为全国建筑行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推广

澳大利亚投资环境分析

澳大利亚投资环境分析 ——国际投资学报告澳大利亚(Australia)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该国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以及迅速发展的后天条件,造就了澳大利亚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从以下几个因素对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一自然地理因素 首先在地理位置方面, 它的陆地总面积为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为36,73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块。南北长约3,700公里,东西宽约4,000公里。除此之外,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大陆,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管辖整个洲和它的外围岛屿的国家。并且,澳洲与欧洲国家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澳与其近邻--新西兰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澳新之间的紧密经济关系日趋稳固,相互间的经济开放度很高,正向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迈进。澳长期“从美”,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南锚”,澳美关系目前被置于澳对外关系的首位。近年来,澳积极发展同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澳10大贸易伙伴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占了6个。日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与新加坡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澳新(西兰)与东盟正在着手建立新型紧密经济关系。澳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她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澳大利亚的交通运输业便捷

并且比较完善,航空、铁路和公路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手段,澳大利亚所处的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在自然资源方面,澳大利亚是是世界重要的产矿国和矿产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 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 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大利亚的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 二经济环境因素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

津巴布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津巴布韦矿业现状分析 津巴布韦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黄金、铬、石棉、金刚砂等矿种的重要生产国。津巴布韦目前投入商业化开采的矿产品有40 多种,主要有黄金、铬矿、镍、石棉、铜和煤等。近年来,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矿业产值占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最高时的6%降至3%左右。津巴布韦矿产开采量日益下降,矿产开发企业面临着高通胀和高赋税,矿业发展势态不良。 一、津巴布韦主要矿产品的生产与开发现状 1.黄金产量下降,国内企业艰难经营 黄金是津巴布韦最重要的矿产品,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约1300 万吨,年产量约20 吨左右,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和加纳,位于世界前20 名。津巴布韦采用现代技术生产黄金开始于1916 年,现全国有注册金矿约600 多个,其中大中型金矿约30 个。含金矿石的开采量每年约75 万吨,黄金的提炼全部由位于哈拉雷的Fidelity Printers and Refi ners (Pvt) Ltd. 公司完成,该公司1989年建成投产,结束了过去津巴布韦完全依靠南非和澳大利亚提炼黄金的历史。公司除提炼黄金外,还可提炼银和白金。成品黄金全部由津储备银行收购,对金矿的付款通过津矿业 协会(Chamber of Mines)完成。从1999 ~ 2005 年,津巴布韦黄金的产量呈非对称式降低(见图一)。 津巴布韦储备银行收购了所有的黄金,由津巴布韦政府定价,或依照固定汇率和津巴布韦货币进行综合定价。黄金是津巴布韦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占全国矿产出口总量的52%,占全国出口收入的1/3。然而由于受到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和日益增加的生产成本影响,津巴布韦金矿业每况愈下。

二、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实现矿业国有化 自从27 年前津巴布韦独立之后,由于政策等原因,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国家其相应的矿业严重下滑。2006 年,津巴布韦政府决定修改矿业法,要求在目前的外资独资企业中,必须使政府或者国内参股人获得51%以上的股权。而更为重要的是,25%的政府股权是“捐赠”的。政府采取两大步骤积极参与采矿业,一是将所有外资独资企业51%的股权本地化,二是政府在能源矿业中持有51%的股权。其过程分两步走,25%的在法律颁布后立即充公,其余的在5年内获得。贵重矿物——铂和钻石,政府获取51%股权,25%为捐赠。金和翡翠——国人或政府持有51%股权。政府只参加大型金矿。矿业工会说,津巴布韦没有机构包括政府和个人投资者有能力收购现有矿业公司20%以上的股权。股权本地化和国有化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 三、基础设施落后 津巴布韦电力、水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状况较差。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的经常性限电和使用柴油发电机的高额成本提高了产品成本。水资源的短缺导致用水相关的公用事业费用很高,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年久失修,使得交通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四、通货膨胀严重 据津巴布韦《先驱报》16日报道,津巴布韦储备银行从即日起开始发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在万亿以上的新钞包括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100万亿津元四种。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在一份声明中说,从16日起,10万亿津元的新钞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其他三种将逐渐进入市场。目前津元贬值情况十分严重。据报道,按照15日自由市场的兑换价格,10万亿津元约合3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刚刚在上周发行了一套100亿、200亿和500亿津元面额的新钞。津巴布韦不断发行大面额新钞是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货币贬值。 眼下津巴布韦的经济情况是非常令人忧虑的,津巴布韦政府统计办公室已经停止公开官方数据,包括每年的通货膨胀率。2007 年,津巴布韦生活费用又翻

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从几十年的观察分析中,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外商直接投资既是一种资本的跨国流动,同时也包含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国际交流,对引资国具有拉倒经济增长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效应及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形成资本,提高就业率。国际收支调整和促进国际竞争,提高引资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贡献。从中国的情况来看:(1)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国需要进口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对外汇需求很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短缺的压力,有助于国内资本累积;(2)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促进国内的技术进步;(3)外商一直看重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4)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熟悉国际市场的优势,并带动了国内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5)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入中国,促进国内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水平,增加中国企业实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一把

“双刃剑”,既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带来国际收支风险,也可能带来错误的资源配置,或是对完善市场机制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牺牲一些社会成本。 为了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提高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追求型动机等不同投资动机的认识;其次,加强对跨国公司为主题的国际投资的研究,建立固定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度和机构,为利用外资保驾护航;再者,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创造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平等竞争机会;最后,积极运用反垄断的相关法律防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寡头垄断行为。 展望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市场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劳动资源丰富,低成本仍是中国在较长期内的竞争优势。而且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软环境。基于这些理由,我国的商机都一片光明。今天的外商投资服务业,高新技术领域将

品牌展会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分析

品牌展会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分析 品牌展会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分析在会展业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专业展会的提升与发展,作为展览会的组织者,能否做好参展商的服务工作,维系好与参展商的客户关系,是展会提升、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参展商与展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力口强两者间的交流和沟通,达到更加的状态呢? 展会千里之行始于展商 赢得参展商的参与是展会成功的开始 展览会的组织者要赢得参展商,首先要使参展商了解展会的概念及目的。这就意味着展览会要通过宣传、广告及销售渠道,将展会的信息传递给企业,以推广自己的展会。 组织专业展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参展企业的贸易需求。企业决定参展,是认为参加展会能为企业带来价

值,能满足他们宣传企业产品,树立企业形象、促进贸易等需求。参展商的参展是展览会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了参展企业的参展,主办单位的价值才得以体现。主办单位举办展览会的主要收益来自于参展企业的展位费。因此.主办单位与参展商之间的价值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来保证这一传递,就要依赖于展会是否遵循着一个出色的、可行的价值交付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展会应不仅能够向参展商提供一种他们认为能带来价值的产品及服务,而且能够降低参展商的贸易成本。具体表现为:参展商能在展览会上结识新客户,扩大贸易合作关系,增加贸易量;或者通过参展树立了企业形象,宣传了企业产品,扩大了品牌知名度等。当企业认为参加展览会,可以实现以上价值时,他们就会报名参展,成为参展商。 服务惟展商是瞻 做好参展商的组织、服务工作是展会成功的关键 参展商报名参展,主办单位与参展商的合作就开始了。作为主办单位,应向参展商提供一系列专业、周到的服务。

日本投资环境分析(1).doc

浅析日本投资环境及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致力于海外事业的拓展。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两国的经济关系一直处于很热的状态,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日本,一个地域狭小,却拥有高度发达的技术、丰富的人才和雄厚的资本积累的富裕岛国,无不吸引着各国的投资商纷至沓来。 据日本中文道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的最新调查表明,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雇用人数为102.3441人,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居第九位。 然而,投资是一种风险,如同自然界的气候一样,“投资气候”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幻莫测,令人难以捉摸,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此,在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投资者首先要发现、寻找各种因素变化的动向和规律性,根据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的规模和方式,决定投资流向。 一、日本的外商投资环境及市场准入政策 (一)日本对外资的定义 日本将外国投资称为“对内直接投资”,包括下列投资行为: 1、收购日本国内上市企业股票,持股比率10%以上; 2、参股国内非上市企业; 3、投资者为“居民”身份时取得国内非上市企业股份,或投资者转为“非居民”后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外国投资者; 4、持有国内企业股份或保有企业注册资本三分之一以上时,同意企业对营业内容作实质性的变更; 5、“非居民”个人或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设立分公司、工厂等营业机构,或对其营业内容或业务种类进行实质性的变更; 6、对国内法人企业贷款期限超过1年以上,金额超过1亿日元(贷款期间超过5年以上的)或贷款金额超过2亿日元(贷款期限在5年以下的)中长期贷款; 7、取得国内法人发行的私募债券,金额超过1亿日元,偿还期限超过5年; 8、取得依特别法设立的法人企业的股份。 (二)日本的投资制度原则上对大部分行业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 日本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进行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是《外汇及外贸管理法》。1992年以前,外汇法对外国的投资实行事前审批制度;1992年后,改为事后报告制度,原则上对外国的直接投资给与自由化。1997年,外汇法又作修改,对外资仍采取事后报告制度。但涉及国家安全,妨碍公共秩序、公众安全的行业,以及属于日本要保持自由化特征的行业,实行事前申报、审批制度。 尽管日本在制度上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个别行业的市场准入仍很困难。例如建筑业,由于日本尚未开放劳务市场,加之本国固有的承包、分包体系,外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建筑市场。又如海运业,在日本的现行港运体制中,外国船公司只能租用码头,而无法进入码头装卸等服务市场。

墨西哥矿业投资环境

墨西哥矿业投资环境(指南)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海岸线长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万平方公里经济专属区和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人口亿( 2005年)。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96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6573美元。 一、地质和矿产资源 在大地构造上,墨西哥主要由南科迪勒拉褶皱带和墨西哥湾沿岸地斜两大构造单元组成。前者构成墨西哥国土的主体,地貌上大多表现为雄伟的山脉与高原。其中发育有多种多样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包括许多碱性和基性侵入岩体。还存有一些大型蒸发岩盆地,盆地内有过强烈的火山喷发,并伴有热液活动;后者自中生代以来长期处于稳定大陆边缘的构造位置,接受了大量的陆相和海相沉积,地貌上表现为低平狭长平原和台地。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赋予了墨西哥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褶皱带中存在有大量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地斜中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墨西哥已发现矿种在50种以上,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银、铅、锌、铜、汞、铁、铋、锶(天青石)、金、钼、镉、锑、硫、石墨、重晶石、萤石、石膏等。其中银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铋、镉、铅、锌、铜、汞、锑、硫、重晶石、萤石、锶、锰、砷、天然碱、硅灰石等矿种储量居世界前列(见表1)。 1.石油和天然气 据2005年年底统计,墨西哥剩余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亿吨,是西半球继加拿大、委内瑞拉和美国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储量国。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亿立方米。 墨西哥已探明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坎佩切湾。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的坎佩切湾有3大油田:Cantarell油田、Ku-Maloob-Zaap油田和Ek-Balam油田。Cantarell油田是墨西哥最大的油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油田之一,估计初始石油储量达350亿桶。Cantarell油田位于坎佩切湾海岸90公里处,由4个子油田:Akal、Nohoch、Chac和Kutz组成。 表1 2005年墨西哥主要矿产的储量及储量基础

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国外矿业 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张 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概况等矿业投资外部环境,进行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经济条件分析,并从与我国的外交关系、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外汇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管理及关税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其对矿业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分析 ENVIR ONMENT FOR INVESTMENT T O MINING IN D USTR Y IN AUSTRAL IA Zhang Hua (China Territori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101149)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in brief Australiaπ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traffic conditions,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ir exploitation.The 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 to mining industry in Australia is good because the country exercises favorable and positive policy in the fields such as diplomatic relationship,foreign capital acceptance,taxes levy,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customs duty and foreign trad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ustralia keeps always good,so Australia is a good cooperative partner for China in the field of mining industry. K eyw ords:Australia,Mineral resources,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 1 概 况 (1)自然地理条件 澳大利亚面积为768123万km2,人口约190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国家。它四面环洋,地理构造可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为山地,海拔一般在800~1000m之间,沿海为平原,但比较狭窄。中部为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西部为高原,海拔200~500m,大部分是沙漠和半沙漠。西部和内陆沙漠干旱少雨,沿海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2)交通条件 澳大利亚交通运输便利。远洋运输在其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大约有66个重要的商业港,其中墨尔本是其最先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港口,是南半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口,与全世界大约110个国家和地区、200个外国港口有贸易联系。它装卸的货物约占澳大利亚海运国际贸易值的1/4。有“澳大利亚通往世界的大门”之称。悉尼亦为澳大利亚的重要贸易港。弗里曼特尔是西澳的主要海港,赫德兰系主要的矿物出口港之一。 (3)经济发展概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目前,其国民经济主要由农牧业、矿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4大类组成。 矿业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支柱。澳大利亚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主要矿产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矿业的繁荣主要依赖于该国持续对矿产勘查的重视。在最近20多年里,澳大利亚是世界各国勘查费用投入最多的国家,尤其进入90年代,勘查费用更是逐年上升,其结果是不断发现新矿床,储量和储量基础不断增加。 2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1)已知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分布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加拿大的第三大矿产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只有白金、钴、钼、萤石等少数几种矿物资源蕴藏量稀少或缺乏。拥有的金属 27中国矿业2001年第10卷第1期

试谈外国直接投资

从几十年的观察分析中,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外商直接投资既是一种资本的跨国流动,同时也包含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国际交流,对引资国具有拉倒经济增长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效应及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形成资本,提高就业率。国际收支调整和促进国际竞争,提高引资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贡献。从中国的情况来看:(1)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国需要进口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对外汇需求很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短缺的压力,有助于国内资本累积;(2)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促进国内的技术进步;(3)外商一直看重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4)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熟悉国际市场的优势,并带动了国内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5)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入中国,促进国内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水平,增加中国企业实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带来国际收支风险,也可能带来错误的资源配置,或是对完善市场机制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牺牲一些社会成本。 为了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提高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追求型动机等不同投资动机的认识;其次,加强对跨国公司为主题的国际投资的研究,建立固定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度和机构,为利用外资保驾护航;再者,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创造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平等竞争机会;最后,积极运用反垄断的相关法律防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寡头垄断行为。 展望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市场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劳动资源丰富,低成本仍是中国在较长期内的竞争优势。而且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软环境。基于这些理由,我国的商机都一片光明。今天的外商投资服务业,高新技术领域将是外资着力重点,我国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将成为投资热土。 以上便是我对我国FDI的发展现状及利弊分析及未来方向的展望,浅薄之见仅代表个人观点。

会展案例分析

会展案例分析 —以上海车展为例一、案例背景介绍 上海车展(Shanghai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Exhibition)创办于1985年,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国际汽车展览会,是亚洲最大规模的车展,逢单数年举办,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2004年6月,上海国际汽车展顺利通过了国际博览联盟(UFI)的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被UFI认可的汽车展。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上海国际汽车展已成长为中国最权威、 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大展之一。从2003年起,除上海贸促会外,车展主办单位增加了权威性行业组织和拥有举办国家级大型汽车展经验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三家主办单位精诚合作,为上海车展从区域性车展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汽车大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上海车展的地位和权威性。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2005年4月22日至28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出面积12万平方米,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1036家厂商踊跃参展,其中国际汽车巨头6+3和中国主流汽车厂均大规模参 展。35个国家和地区1020家媒体5380名记者参与了车展的报道。 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91,593人次的观众见证了车展的成功与辉煌。 上海车展主办方日前在京宣布,全球最受关注的汽车大展之一——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车展,将于2011年4月21日至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车展的主题定为“创新?未来”,由中汽协会、中国贸促会上海市分会、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公司等承办。

上海国际汽车展经过25年的发展壮大,已成长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展之一,成为中外汽车产业广泛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展示平台和引导汽车消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展会策划经验总结 1、美女经济完美运用于车展之中 如果没有美女,车展一样会引来无数观众,但是近年来,观众对美女车模的观众虽说不能超过了车本身,但是这香车美女的营销策略已经成为经典。从前对于冰冷冷的轿车,不论再好的外壳,人们也难免觉得有些缺少感情,但自从有了美女车模,车就有了感情。不同类型的车需要不同风格的车模来衬托,如此一来,车展除了关注技术更新,变得更有吸引力。 2、不断更新的技术吸引业内业外人士关注 对内行人来说,每年车展最吸引人的就是不同国际大品牌所开发的概念车。这些概念车不同于以前平淡无奇的市面销售车,大部分概念车的作用不是用于销售,而是用于品牌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车展必然对技术要格外重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很快就会被残酷的抛弃。 3、不断增加展会品牌的内涵 2004年6月,上海国际汽车展顺利通过了国际博览联盟(UFI)的认证,虽然这是国际展会的入门门槛,但是这个门槛的要求却不是普通展会可以企及的。在车展层出不穷的今年,强大的市场份额促使众多的人去车展这个市场上掘金。上海国际车展及时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有力的把自己通过一纸认证与三流车展划分开来,跻身上流。 4、技术性产业的展览要有所突破

关于在尼日利亚投资可行性报告

关于在尼日利亚投资可行性 报告 关于在尼日利亚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和依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全面提升江苏省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大背景,以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尼日利亚政府合作在尼日利亚设立总规划165平方公里的自由贸易区已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活动为契机,同时,我司于20__年6月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见附件),公司依照尼国法律相关规定,拟在尼设立子公司,以更合法的身份直接参与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和壮大公司。 2、市场需求和预测 尼日利亚频临大西洋,位于西非东南部,热带气候,常年温度22--35度之间,是西非的“天府之国”,也是非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国土面积92.4万平凡公里,人口1.3亿,占西非总人口的XX%。19XX年开始,尼日利亚经济改革致力于改革投资环境,推行所有制改革,加大反腐力度,提高政府机构和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这些改革增加了尼日利亚经济的透明度和开放程度。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特色包括:开放度、自由度高;废除

了一切对外资的限制和不便;对外资的盈利换汇转帐不设任何限制;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世界上投资回报最高的归家之一。 拉各斯是尼日利亚的“经济首都”,经济、金融、贸易、海运和航空中心,南临大西洋,海岸线绵延200多公里,总面积3345平方公里,人口1XXX万,250多家金融机构设在拉各斯,外贸总额占全国XX%,进口占XX%,工业投资占XX%。 莱基自贸区位于拉各斯州东南部的莱基半岛地区,是拉各斯州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卫星城市,年经济增长率达XX.X%。自贸区占地165平方公里,拥有5公里黄金海岸线。自贸区地理位置优越,优势独特: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消费市场,周边拥有超过5亿人口的消费群,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靠近欧洲、美洲和中东市场的区位优势,自贸区高度自主的企业化运作模式以及机场、港口等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创造了最佳的发展平台。 自贸区165平方公里中的30平方公里计划5年开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已经全面拉开,招商活动也有成果,120多家企业已有进区投资意向。巨量的项目建设为公司进入提供了超大规模的建筑市场前景。 3、施工设备、原辅材料的供应 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橡胶、沥青砂、木材等为主,加工业较为落后,XX%的制成品要靠进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工程项下的原辅材料出口和相应的贸易渠道,以国内为

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

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它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各方出资折算成一定的出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各种方式最早兴办和数量最多的一种。在吸收外资中占有相当比重。 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举办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设备、设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 外商独资 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根据外资企业法的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应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条件,即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产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 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的简称。它是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虽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合作开发比较以上三种方式,所占比重很小。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及 对策分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已经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总规模保持近20%的年增长速度。2005年10月,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郑州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大型流动展荟萃郑州,自主品牌展会迅速成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中部会展之都的地位。 一、发展现状 1、会展场馆设施先进 郑州现有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两大专业会展场馆,全市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7.8万平方米,室外可供展览总面积5.3万平方米,硬件设施水平居全国前十名。其中,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一流、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会展设施,室内展览面积6.5万平方米,可设置3394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外展场3.8万平方米。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可供展览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室外广场 1.5万平方米。 2、展会规模增长迅速 2005年以来,郑州市会展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年均递增幅度超

过20%,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2005—2009年全市共举办展会384个,展览总面积468.2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型展会38个,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展会91个。 图一:2005—2009年郑州举办展会数量及累计办展面积2009年全年展览面积达124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4.2倍;展会数量84个,是2005年的1.9倍。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有12个,展览面积达73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的58.9%。 图二:2009年郑州展会面积按规模分布图 3、品牌展会快速成长 经过近年来大力培育,郑州已经形成一批又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05年至2009年,全市自主品牌展会数占到展会总数的85%。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河南家禽交易会、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展会,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同行业规模、影响较大的展会。 4、会展形式创新拓展 郑州会展业已经形成两大突出特色:一是定期展与流动展相结合。在培育本土展会的同时,成功举办了第2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31、33、35、37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2007、2008全国农机产品博览会,第56、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2009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20多个大型专业流动展会,打造全国流动展“聚集高地”。二是展览、会议、节

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案例分析 2012-10-11 | 作者:常兴国 | 来源:中国矿业报 | 【大中小】【打印】【关闭】 在境外矿业投资过程中,中国地勘单位和企业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在成功投资的同时,也有很多的体会;在遭受一次次挫折之后,更多地感受到国际化征程的艰辛;在探索自己道路的同时,也在发现着身边值得借鉴的故事。在本文5个典型案例中,涉及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秘鲁等投资环境各异的国家,包括铁、铅锌、铜、稀土、金等不同矿种,投资主体中既有地勘单位,也有矿山企业,既有央企,也有地方企业。 无论是有益的经验还是具有借鉴价值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为将来“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参考。 案例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收购Canaco公司收益显著 有色地调中心以中色地科(香港)公司为投资平台,通过定向增资的方式,投资在加拿大多伦多上市的加纳克公司。加纳克公司(Canaco)是一家在多伦多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其主要矿业权是在坦桑尼亚的金矿和钻石矿,以及在墨西哥的金银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司股票价格一路下跌。有色地调中心抓住这一机遇,在股价下降时锁定投资价格,2009年3月,以0.05美元/股参与融资,购买3200万股(占总股本的35.2%),附加1600万股购股权,行权价位0.07美元/股(2年有效)。2009年6月26日完成全部交割。 完成这一投资后,中色地科成为加纳克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拥有董事会过半数的表决权,出任公司董事长,派人进入经理层,拥有今后公司项目增资的优先权,从而实现了对公司的有效控制。在这之后,对公司派出了一名管理人员,保留了公司原管理层。 有色地调中心进入后,对公司整个发展战略进行了大的调整:将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墨西哥项目予以转让,获得转让资金;放弃了坦桑尼亚金刚石项目的选择权;集中精力、财力、物力主攻潜力最大的坦桑尼亚金矿项目。经过半年的调整,2009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钻孔结果:MGZD0001孔见矿59米,金含量4.28克/吨;MGZD0012孔见矿56米,金含量6.34克/吨;MGZD06637孔见矿37米,金含量12.45克/吨;MGZD073孔见矿32米,金含量9.27克/吨。消息披露以后,公司股价涨到0.14加元,随后涨到0.47加元,最高0.7加元多,最后涨到6加元多,翻了100多倍。进入后,加纳克公司进行了3次融资:2009年11月份,以每股0.35加元募集资金535万加元,2010年4月,有色地调中心对购股权行权,总股数增为4800万股,总共投入272万加元;2010年7月,有色地调中心通过Canaco公司这个平台进行融资,以1.4加元/股融资,成功融资2500万加元;之后又募集了1.2亿加元。至2010年9月3日,由于找矿的好消息,

会展专业品牌展会分析

品牌展会分析 教师:张老师 班级:商管0906 姓名:涂登涛

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 一、关于展会 举办时间:每年3月16日至3月20日 举办地点:中国东莞市厚街镇家具大道 1号馆/ 2号馆/ 3号馆/ 4号馆/5号馆/6号馆/7号馆/8号馆/9号馆 主办单位: 东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中国目前唯一知识产权保护优势家具展 中国目前唯一得到国家商务部特别支持的家具展 中国目前唯一通过UFI国际化认证的专业家具展 汇集中国大陆及港台七成以上知名家具品牌 展会创造了三项新高: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展会规模最大、首日入场人数最多(42000人)。作为中国家具代表展,名家具展上呈现的这种行业活力让我们听到了中国家具业复苏的号角。 2005年,中国家具出口130亿美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头号家具出口大国; 东莞以2000多家家具制造企业、年出口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成为中国最大的家具制造基地和国际家具营销总部; 每年两届的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用8年时间,规模从4万平方米扩大到24万平方米,成为中国唯一通过UFI 国际化认证的专业家具展,为东莞和中国家具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严峻的市场球境下,内外销并重的名家具展更凸显出其市场号召力,它依然是大陆,港台七成以上著名家具品牌的首选展会!它在一百多个国家上万名海外买家的心目中,牢牢占据着中国最新最好家具集中展示平台的位!它依然是中国家具经销商必看的展会! 名家具展、名家具机械材料展、名家具家居饰品展三展同期,构建完整产业链,汇集各类民用家具、木工机械、原辅材料及家居饰品,为各路买家提供便捷、高效的采购平台!是国际家具行业信息在中国最前沿的交流阵地!架起全球实力买家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家具企业家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