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
体育课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faf6bdcf01dc281e43af001.png)
体育课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同时,由于进行身体练习、竞赛、游戏等活动,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对抗也较多,经常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如何协调好关系的问题。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利用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体育课的表现形式是室外教育,无论是刮风下雪,严寒酷暑都坚持上课。
在这些不利的学习条件下,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作风和行为规范,对站、立、行、走更要高标准要求。
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动作规范化、行为标准化。
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克服娇气、傲气,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在做游戏搞竞赛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体育课的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然而它不仅仅是少年儿童喜爱的娱乐活动,而且是使他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和团结友爱的教育手段。
游戏活动一般多是集体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协作性和对抗性。
如“打狼、虎、豹活动目标”这一游戏,以击中次数多者为胜,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态度非常严肃,准备奋力为小组争光添彩。
通过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投掷能力,使教师进一步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投掷状况,还培养了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作风。
三、培养学生意志意志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坚定的自信心要靠顽强的意志来支持,如果一个人有了自信心,而没有把自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话,那么想达到目标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把自信心与克服困难的意志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技能时,兴致勃勃,充满自信心,由于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在比较复杂和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面前,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对自己能否完成此项技术动作或强度产生疑问。
体育(心得)之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心得)之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0dc32750b4e767f5acfcef1.png)
体育论文之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又红又专,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教育内容。
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阵地。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单纯是少数思想品德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而是所有教师的神圣职责。
作为学校体育教师的我,根据几年教学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认真备好课,如选配教材,确定恰当的目的要求,预测课内可能出现的问题,客观按排好教学方法和必要的教育措施等。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少年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时期,从生理上看,他们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好动不好静,体育运动应发挥他们旺盛的精力,满足他们生理机能发展的要求。
在生理上,他们最富于摹仿性,有好奇、争胜和进取的特点,对每项新的或具有评比性和竞争性的体育运动,都有积极实践的兴趣。
教师就应该从学生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把他们好动不好静的特点引导自觉积极地进行运动锻炼上来,培养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把他们从爱好兴趣出发的特点引导到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全面锻炼任务,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章制度上来;把好奇争胜心理,引导到正确对待荣誉,踏实认真地提高自已的运动技能上来等等。
学生的特点有共性也有个性。
体育教师还要熟悉各种类型学生的特点,以便因材施教。
如少年中也有好静不好动的所为“书呆子”,就要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运动锻炼的爱好和习惯;对体质不好的、体育基础差的,要鼓励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克服自卑,表扬他们的小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奋斗精神。
二、通过体育课的常规制度进行教育体育课的常规制度是建立课堂正常秩序,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它的主要内容是:上课要穿轻便服装,衣袋里不带铅笔、小刀之类的影响安全的物品。
课前由体育委员整好队,保持整齐肃静等待上课,上课开始向老师报告出席人数,要求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预先向老师请假。
关于体育课程中如何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关于体育课程中如何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19122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e.png)
03
体育课程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爱国情怀
通过体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 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培养他
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弘扬国家利益至上
教育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个 人利益,培养他们为国家利益奋
斗的决心和行动。
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通过体育比赛和活动,引导学生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特点,培 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多元文
化共存意识。
集体主义教育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在体育课程中,鼓励学生参与集体项目,培养他 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追求集体荣誉感
教育学生认识到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 为集体荣誉而努力的决心和行动。
培养集体责任感
通过体育比赛和活动,引导学生承担集体责任, 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意识。
公平竞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具有指导意义,能够针对学生的不足之 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学生改进和提高。
06
体育课程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挑战 与对策
学生个性差异的挑战与对策
学生个性差异
01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爱好,这给体育课
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挑战。
针对性教育
02 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
培养纪律意识
通过课堂常规,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秩序和 习惯。
强调尊重规则
教育学生尊重规则,公平竞争,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公平竞赛的 精神。
树立集体观念
结合课堂常规,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团队协作和 集体荣誉感。
通过体育活动实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坚韧毅力
通过体育活动中的挫折和困难,教育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培养坚 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谈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谈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5557ee6f18583d04864595c.png)
谈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教材,因其技术要求和练习方式不同,而对学生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
如中长跑是持续、耐久跑的运动,体力消耗大,对学生吃苦耐劳,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器械体操由于技术性强,有一定的动作难度,能促进学生的胆大心细、沉着稳健的作风的形成。
对抗性强的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中去发掘人的潜在因素。
这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去分析,研究教材,把思想品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设计好教育步骤,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跳绳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拿着绳子站着不动,有的学生将绳子放在地上跳来跳去,有的学生练习前摇双脚跳非常的吃力,有的学生原地跳的非常好,还有的学生举手说自己已经可以进行行进间跳绳。
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了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针对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自己的基础练起,按基础的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第一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第二组:练习原地换脚跳或编花跳、两人一组一带跳;第三组练习前摇双脚跳或前摇单脚跳;第四组由我亲自带领练习原地的摇绳、起跳、停绳。
分小组群体活动,是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势。
学生在小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要进行各种交流,还要互相配合进行各种活动,这实际上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缩影。
两人一组一带一跳,三个人一组跳大绳练习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让学生亲自体验活动的感受。
下课铃打响了,他们仍兴致勃勃,对我说再给他们几分钟时间。
2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身体获得锻炼,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
体育课德育实施方案
![体育课德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b75b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d.png)
体育课德育实施方案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意志品质。
因此,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德育教育,成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体育课德育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课的活动往往是以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我们将通过体育课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其次,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
在体育课中,学生们往往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将通过体育课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懂得在面对困难时不气馁,而是要勇敢面对,要坚持不懈,这样的品质将对学生的未来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体育课的活动往往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我们将通过体育课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不搞欺压和作弊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观念,让他们懂得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对手,尊重规则。
最后,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爱品质。
体育课的活动需要学生们严格遵守纪律,我们将通过体育课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爱品质,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不违规作弊,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爱品质,让他们懂得爱护自己,自觉遵守规则。
综上所述,我们将通过体育课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坚强意志品质、公平竞争意识和自律自爱品质,从而实施体育课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品德和意志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6bdb85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e.png)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是指在中学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中国体育发展史、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事迹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团队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让学生懂得在集体中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4.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5. 身体健康教育: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体育项目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 情感教学:通过优秀运动员的事迹、比赛视频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 评价激励:通过评价学生的体育表现和思想政治表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eb4aa2d0722192e4536f6ab.png)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更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
从体育教材的性质来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从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因此,体育教学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德育的宣传窗口。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
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通过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
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二、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
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日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
体育课上如何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上如何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861caccaa00b52acfc7cabf.png)
体育课上如何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
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把握当前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就是我工作多年来的认识和体会。
一、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一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幼稚易接受知识的时期,是依赖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幼稚、模仿的状态。
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知识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加上现在的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因父母的溺爱及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而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现象。
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跟其实学科教学相比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又传授体育技能、技巧,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及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三、严格进行队列训练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而且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
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f91a2c6050876323112122b.png)
体育课 教学结构 和体育课 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 1 . 体育课 开始部分 的思想 品德教育 。 开始部分是一 节体育课 的开始 。 这一阶段 的德育关 系到一节体育课 的
成功与否 。例如 : 上课铃响后 , 师吹哨集合 , 些同学 教 有
现会造成整个 队形 不整齐 , 而影响全局 , 育他们 在练 教 习中刻苦认 真 , 遵守 纪律 , 使他们养成 动作 迅速 、 准确 、 协调一致的作风 , 培养严 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 神; 球类 、 田径 、 游戏 等教材 , 蕴含着丰 富的集体主义教
体育教师在 日常工作 中, 必须有意识 、 目的 、 有 有计 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 品德教育 寓德育 于体育之 中。学
校体育与德育、 智育紧密结合 , 教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 体育知识外 ,还担负着 向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 育的任 务。体育教 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 , 它既有讲授体 育 理论知识 的室 内课 ,又是传 授体育技 能和技巧 的室外 课 , 以体育 教师应 根据体育教学 的特点 , 所 在教学过 程
二、 育课 中渗透思想品德教 育的 内容 体 1 . 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 的 目的意义 , 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 的正确认识 , 以故 事 、
演讲形式 , 讲述革命家 、 伟人们 的体育锻炼的事迹 , 激发 学生的爱国热情 、 民族 自信心与 自豪感 。教育学生要积 极科 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 , 自己具备 健壮 的体 魄和 旺 使 盛的生命力 , 为祖 国现代化建设 多作 贡献 。 将来 2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集体 主义教育 。在队列 、 . 队形 教学 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 , 在队列 、 对 队
中对学生进行思想 品德教育。
体育课程标准课程思政目标
![体育课程标准课程思政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104c7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8.png)
体育课程标准课程思政目标体育课程标准课程思政目标是指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课程标准强调思政目标的体现,旨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既能够培养身体素质,又能够发展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是一个集体的竞技过程,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激励。
通过参与团队运动和组织团队游戏,学生们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支持,在团队中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理竞争观。
体育竞技是一个有竞争性的过程,通过参与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理竞争观。
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比拼、切磋和交流,培养他们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和尊重竞争中的对手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体育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创新性的体育活动设计和实践,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公正观念。
体育活动中的公平意识和公正观念是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通过参与体育比赛和竞技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的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公正评价和公平待人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
总之,体育课程标准的思政目标旨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合理竞争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公平意识和公正观念、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等方面的思政目标,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身体和思想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7420e25f5335a8102d220b5.png)
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导读:本文是关于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希望能帮助到您!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
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寓情于教,以情感人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
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
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
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一些伟人、科学家等注重体育锻炼的典型事例,如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等,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体质是成功的支柱,否则,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就无从谈起。
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0ad93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1.png)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作为学科之一,不仅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潜能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体育教学如何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并结合实例说明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一、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1 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比如体育比赛中的对手、自我超越等。
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尊重对手,勇于挑战自我,做到不屈不挠。
1.2 培养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和队友合作完成比赛,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这时,通过培养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能够有力地促进团队协作,并且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精神,从而形成高水平的团队。
1.3 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体育比赛需要遵守竞赛规则和约定,这是一个考验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机会。
在比赛中,如果学生违反规则或者不守信,则会影响整个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比赛中的道德规范,坚守操守,建立起诚实守信的品德。
二、体育教学如何融入思想品德教育2.1 培养学生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克服比赛的恐惧,积极备战。
通过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训练意志,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干劲。
2.2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训练、配合训练、集体训练等方式,建立起团队合作意识,不断促进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及集体精神。
2.3 培养学生比赛规范在比赛中,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学习做出正确的决定,克服过度紧张和恐惧。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道德伦理的教育,扎实培养学生的比赛规范和操守。
三、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3.1 队伍建设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
在训练时应从人员的筛选上开始,要求符合教育目标的素质要求,特别是要有群体精神。
体育教育怎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育怎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a2c7fe00975f46527d3e1c0.png)
体育教育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摘要】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
本文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体育教育;新课标;思想品德;途径一、严格开展队列练习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
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
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习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体育课开始部分,我们运用队列队形联系中的“有效”、“无效”口令,在做与口令相反的队列动作和组合口令连续做队列队形动作等联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想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做操的兴趣,把队列队形练习与做操相结合。
二、着力进行意志品德教育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台特征。
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调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
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在练习中,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
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分解,对项目活动进行示范,对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
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三、精心设计好体育游戏学校体育在体现人的合作精神方面最具说服力。
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教学竞赛的开展,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与他人团结、善于合作。
怎样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怎样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fcf86d828ea81c758f5785d.png)
累, 顽 强 拼 搏 的精 神 , 逐 渐 培 养 学 生 的爱 国主 义 热 忱 及树 立 远
大理 想 。
教育手段, 在 塑 造 学 生 的灵 魂 中是 一 种 巨 大 的力 量 。 特 别 是 对
那 些 能 力较 差 、组 织 纪律 较 差 以 及不 重 视体 育 学科 学 习的学 生
使 得 我 国在 国际 各 项体 育 大 赛 应 具 有 较 强 的 逻辑 性 。 幽默是可取的, 但切忌低级庸俗。 教 师 运 动 项 目都 在 向世 界顶 峰 冲击 , 通 过 自己的语 言 来 影 响和 感 染 学 生 , 使 学 生 养成 文 明 用语 良好
习惯 。
深 刻 地认 识 到 : 只有在 新 中国 、 在 党 的领 导下 , 我 国 的体 育 事业
才 能 蓬 勃发 展 , 中华 民族 才 能屹 立于 世 界 强 国之 林 。
2 、 加 强 师生 互 动 , 从 尊重 学 生开 始 培 养学 生 的 德 育素 质 。 体育 教 学 中教 师 之 间 的配 合显 得 十分 重 要 , 不 仅 要 共 同研 究 教
学 工作 , 而且要经常在一 个 “ 大 课 堂 ”里 一 起 上 课 。教 师 之 间 的关 系往 一 会 使学 生 联想 到人 与人 之 间 的关 系 上来 , 所 以教师
在 室 内课 中, 可介 绍 我 国的 体 育发 展史 、 体 育 提 高 体 育教 师 素 质 , 加强师生互动, 促 进 学 生德 育素 质 的 爱 国主 义 教育 等 。 爱 社会 主 义 的教 育。 1 、 提 高教 师 队伍 素质 , 注 重 言行 仪 表 。教 师上课 就必 然 要 学 生 进行 爱 党 、 在学 生 面 前 亮相 , 学 生 能 从 教 师 形象 中体 察 到 教 师 的气 质 , 对
体育课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0bb6ce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c.png)
体育课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一、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1、融合课堂常规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就是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必须根据相同时期、相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存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融合出来,强化组织纪律性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形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
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融合相同的非政府教法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挑选合理、科学的非政府教法,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彰显,也就是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必须擅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融合出来,利用课堂非政府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队列队形练,可以培育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融合教师以身作则,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做为教师必须强化自身学识,提升自身素质,给学生践行一个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1、体态表明法。
用体态表明法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并使社会各界学生心悦诚服。
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d7a1389ec3a87c24028c481.png)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许多有利条件。
由于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正是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中,就能极其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为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培养成功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实践也证明,成功感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成绩,用欣赏肯定的眼光对待学生,可以很快培养学生的成功感。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而欣赏和肯定便是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要,是培养学生成功感的方法之一。
一个人被肯定,受到别人的欣赏,其心情是不可言喻的;学生做某个动作被老师肯定,其心情是高兴无比。
不管这些学生天分、资质如何,只要能对他予以适当的、必要的肯定,增强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他们就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
二、从实际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区别对待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条件等均有差异,认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理解能力也都不同。
因此存在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
不同教材,特点也不尽相同。
诸如在讲述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和方法;身体好与学习好与工作好的关系问题时,都要结合学生实际思想情况,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大部分游戏教材,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竞赛成分和比赛规则,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比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的精神和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
对于思想性不太明显的教材,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懂得该项教材对锻炼身体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课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
![体育课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3334cea32d7375a517800e.png)
体育课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体育课的德育渗透,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健康,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课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施教过程中,潜移默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素养。
一、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1.提升魅力指数,做好言传身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语言、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成长。
2.赏识评价,激发进取的“内动力”。
“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
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
即便批评,也应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
《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要有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
一味的表扬,势必会变成“无趣”的代名词。
相反,过重严厉的批评,可能浇灭学生的兴趣之火,以致于他们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的境地。
3.艰苦训练,磨练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有的学生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练习过程中,存在着畏难的情绪,特别是在跳高、跳箱、双杠、单杠等动作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担心受伤、弄脏衣裤等心理“阴影”更加扩大。
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少畏惧情绪。
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一步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小学体育课与思政融合优秀教案
![小学体育课与思政融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85e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0.png)
小学体育课与思政融合优秀教案
我国的小学体育总体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与体育、卫生保健常识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小学体育的教学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较高的联系。
一、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的现状与必
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的储备都不高,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其他学科,在教学中都应该注重教学的生活化。
利用贴近生活的举例或是生活化的情景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二、优化小学体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综合教学的具体措施分析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同样的,他们所需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不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比如说这个班级在上课集合时的变现比较散漫,教师就需要从他们的纪律组织教学入手。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什么教育,它都离不开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的影响,尤其是道德教学。
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从生活与学习两个方面狠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
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快速转轨的必然要求。
一般在体育课中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时千方百计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而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
在体育课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品教育,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那么在体育课中通过哪些途径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在教学中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其次,要言行一致;再则,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
这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二、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的良好习惯,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教学内容中,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等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韵律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课堂最后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五、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