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德育真题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A.示范法B.讨论法C.陶冶法D.讲解法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1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8.《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A.马卡连柯B.克鲁普斯卡娅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9.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1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任务的矛盾D.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的矛盾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抓好日常班级管理B.树立良好班风C.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要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12.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的关系是()A.德育原则依据德育规律制定B.德育原则决定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指导德育规律D.德育原则就是德育规律13.不属于...学校德育管理原则的是()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专制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14.当受教育者通过受教修德达到了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意味着()2A.德育目标的最终实现B.德育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新的阶段的开始C.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消失D.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转化成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5.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是()A.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B.惩罚服从水平、好孩子水平、普遍伦理水平C.惩罚服从水平、快乐水平、普遍伦理水平D.相对的快乐主义水平、惩罚服从水平、好孩子水平16.“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A.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B.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17.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A.德育只能通过课堂教学进行B.教学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C.学校德育和课堂教学是同一过程D.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班会,班会也属于教学活动18.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做法欠妥..的是()A.积极寻找其闪光点,漠视其不足B.积极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帮助后进生C.热爱关心后进生,以爱感化他们D.要从后进生学习成绩入手,提高教学质量19.学校德育区别于社会德育的显著特点是()A.通过活动进行德育B.通过生产劳动进行德育C.通过共青团、少先队进行德育D.通过教学进行德育20.儿童品德发展呈现动荡性特征的时期是()3A.幼儿期(3岁—7岁) B.童年期(6、7岁—11、12岁)C.少年期(11、12岁—14、15岁) D.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德育规律的涵义及特点。
自考00468德育原理考试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A.班杜拉 B.柯尔伯格C.赞科夫 D.凯洛夫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A.集体主义教育C.道德教育B.理想教育D.劳动教育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A.全面发展性 B.全面性C.科学性 D.主体独立性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A.社会实践活动 B.人际交往活动C.理论学习活动 D.信仰敬拜活动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A.社会适应说 B.螺旋循环说C.社会建构说 D.自我建构说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 、“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A.独立性 B.滞后性C.超前性 D.不平衡性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A.德育方法 B.德育原则C.德育规律 D.德育方针政策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A.德育科学规律C.德育实践经验B.德育原理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A.评比法 B.品德评价法C.奖励法 D.操行评定法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 B.形成优良班风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A.身体条件C.智力水平B.知识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A.分析 B.指导C.运用 D.系统化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A.少年期 B.童年期C.幼儿期 D.青年初期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A.实践法 B.陶冶法C.评价法 D.内省法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 B.全民性C.全面发展性 D.整体性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协调各科德育关系C.规划目标B.控制纪律D.组织德育活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21.简述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020年10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的比较系统的绅士教育思想的是(B)A.夸美纽斯B.洛克C.涂尔干D.杜威2.初步建立有关德育的基础理论,被视为“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标志的是(B)A.梁启超的《德育鉴》B.吴俊升的《德育原理》C.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D.姜琦的《德育原理》3.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
这一观点是( A )A.德育转化说B.德育内化说C.德育内外化说D.德育建构说4.具体德育实践活动已然产生的变化和结果指的是(D)A.德育本质B.德育功能C.德育目的D.德育效果5.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德育功能是(D)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政治功能D.生态功能6.德育的本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D)A.德育应该是什么B.德育实际是什么C.德育本来是什么D.德育是什么7.在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首要主题是(A)A.德性B.知识C.能力D.习俗8.德育目的只对学生的一般品德发展状态提出总体要求,而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非常具体乃至细致的规定。
这指的是德育目的的( A )A.抽象性B.预期性C.可能性D.共同性9.我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卓越或完美道德人格的“圣人”“君子”,这一德育目的属于(C)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C.精英主义的德育日的D.平民主义的德育日的10.品德的形式结构的四个要素是(B)A.思想政治、法律道德B.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C.思想、政治、道德、心理D.道德认识、情感、心理、实践1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埃里克森12.从学校德育课程的存在形态来看,德育课程主要可分为德育学科课程、德育隐性课程和(B)A.德育间接课程B.德育活动课程C.德育显性课程D.德育直接课程13.德育过程的组织必须充分考虑在学生现有道德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越,既对学生道德发展有挑战,又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是我国汉代《礼记》中的【】A.《大学》篇B.《中庸》篇C.《礼运》篇D.《乐记》篇2.多种多样的德育的共同本质是【】A.培养人的品德B.培养人的能力C.丰富人的个性D.养成良好习惯3.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使德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沟通起来,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国际社会联系起来,从中吸取营养,以使德育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使德育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发展、提高和完善”,指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众多特点中的【】A.方向性B.科学性C.民主性D.开放性5.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对人的品德发展来说,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说明的是【】A.环境决定人的品德发展B.人的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C.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品德发展D.革命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6.根据儿童品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划分,青年初期的主要特征是【】A.两义性B.协调性C.动荡性D.成熟性7.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首先表现为【】1A.控制社会意识的作用B.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C.优化、升华社会意识的作用D.创造、发展社会意识的作用8.中小学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基础性内容是【】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法纪教育D.道德教育9.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A.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矛盾B.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关系10.下列关于德育原则、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是相同的三个概念B.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是互不关联的三个概念C.德育原则即德育原理,德育规律即德育科学规律D.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联系11.通过事实、典型人物、情境等直观形象向学生进行说理、引导和感化的德育方法是指【】A.语言说理法B.形象感染法C.实际训练法D.品德评价法12.学生集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合,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学生集体是【】A.学校集体B.班级集体C.小组集体D.寝室集体13.被称为班集体的“凝聚剂”的是【】A.班干部B.班集体舆论C.班集体纪律D.班集体活动14.一个人要进行品德修养,必须具备进行品德修养所必需的一定的知识、经验、智力、品德等一般的条件,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是【】A.知识和经验B.知识和智力C.知识和品德D.自我品德评价能力和品德修养的自觉性15.下列关于品德测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对品德进行测评是不可能的B.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是可以测评的,成年人的品德是不能测评的C.成年人的品德是可以测评的,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是不能测评的2D.对品德测评是困难的,但是可能的16.德育效果检测最主要、最经常的检测形式是【】A.自查自测B.他人查测C.学生集体查测D.学生相互查测17.实施德育的三种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A.制度德育B.学科德育C.网络德育D.社会德育18.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起【】A.指导作用B.主导作用C.辅助作用D.决定作用19.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A.组织管理能力B.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C.语言能力D.自我调控能力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方法是【】A.建立并实施规章制度B.制订并实施激励性制度C.制订并实施约束性制度D.实行民主管理,并与制度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简述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及其主要内容。
最新7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整个德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探求德育原理B.总结德育经验C.揭示德育规律D.制定德育方针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夸美纽斯C.苏霍姆林斯基D.赞可夫3.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有许多特点,其中在德育目标上的基本特点是( )A.专制奴役性B.强制约束性C.全面发展性D.个体独立性4.对人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社会精神文化B.家庭环境C.邻里和社区D.学校德育5.根据儿童品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主要特征是( )A.适应性B.动荡性C.协调性D.从他性和情境性6.在现代,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创立了生态伦理学;随着核科学的发展,和平利用核能,防止核战争、核污染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威胁和危害,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和注视的热点之一;随着宇航科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宇航伦理学;随着医学的发展,“安乐死”、“克隆人”等问题的提出和试管婴儿的问世,引起人们对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
这说明( )A.科学技术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B.科学技术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C.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D.科学技术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7.德育与其他社会因素既相区别,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具有( )A.相对独立性B.绝对独立性C.客观独立性D.主观独立性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 )A.政治要求B.价值观念C.规范要求D.认识水平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两者没有关系B.德育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两者没有关系C.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D.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10.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 ) A.知、情、意、行B.情、知、意、行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11.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2.德育组织形式问题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指的是( )A.德育过程B.德育原则C.德育实施方法D.德育实施途径13.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个别教育工作D.营造良好班级德育氛围14.品德修养内容包括思想修养、政治修养、法纪修养和( )A.人文修养B.理论修养C.艺术修养D.道德修养15.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也可以叫( )A.品德测评B.品德测量C.品德评定D.操作评定16.通过诊断,提供了德育效果肯定或否定的等各方面反馈信息,必然在德育有关人员的思想上引起某种程度的震动和反思,情感上也产生某种程度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从而在他们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激励与抑制、鼓舞与监督作用。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分章练习
1.整个德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B )--2015.4A.德育问题B.德育规律C.德育现象D. 德育原则2.德育科学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D )--2015.4A. 16世纪末17世纪初B. 17世纪末18世纪初C. 18世纪末19世纪初D. 19世纪末20世纪初3.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D )--2015.10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系统科学D.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人品德的社会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意识和( A )--2015.10A.社会规范B.哲学C.政治思想D.法权思想5.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德育( C )--2018.10A.一般现象B.一般规律C.一般问题D.一般原则6.任何德育问题,本质上都是( A )--2019.10A.价值问题B.科学问题C.实践问题D.应用问题7.提出“美德即知识”观点和“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教育家是( A )--2019.1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古斯丁8.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2019.4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D.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21.简述德育原理的学科特点。
--2019.43.德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 B )--2015.4A.认知B.品德C.情感D.态度3.古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是( A )--2015.10A.政治性功能B.生态功能C.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出自( A )--2018.10A.《大学》B.《小学》C.《论语》D.《童蒙须知》3.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称为( B )--2018.10A.道德B.品德C.德育D.观念3.德育的功能问题指的是( D )--2019.10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B.“德育在做什么”的问题C.“德育为什么”的问题D.“德育能做什么”的问题4.个体品德的形式结构内容是( )--2019.10A.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B.个体的品德认识、意应、控制、决策能力C.个体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D.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2.在我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的是( A )--2019.4A.《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B.王国维的论文《论德育之宗旨》C.唐钺编著的《德育大辞书》D.王克仁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3.德育效果问题指的是( D )--2019.4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4在德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首要的是( C )--2019.4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政治功能D.生态功能22.简述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 知识能力B. 道德品质C. 艺术修养D. 体育技能2.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A. 课堂教学B. 家庭影响C. 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的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
德育原理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道德品质2. 答案:D. 所有选项3. 答案:C. 个人主义教育二、简答题1. 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公民打下基础。
2. 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德育、智育和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智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体育则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
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智育可以为德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德育则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知识。
德育与体育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而德育则可以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三、论述题1.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的方法:- 确立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内容。
- 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使之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 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增强德育的实践性。
- 强化师德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此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考生应根据实际考试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复习。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定义是什么?A.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过程B. 仅指传授学生道德知识C.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教育D.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德育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就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答案:B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尊重学生的个性B. 以身作则C. 强调惩罚D. 注重实践答案:A, B, D4.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严格的规则执行者B. 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C. 学生行为的批评者D. 学生道德发展的旁观者答案:B5. 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不包括:A.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B. 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C. 创设有利于德育的环境D. 与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答案: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 德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法制教育、环保教育3. 德育的实施策略应当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情感培养、行为训练4. 德育评价应当以________为基础,结合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处、遵守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
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答案:德育与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的。
智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情感培养。
2021年0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 D )A.基于实践的德有问题B.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C.林于王具的德分问题D.翡于价值的格育问题2.第一个把社公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开山鼻祖”的是(C)A.夸美纽斯B.洛克C.涂尔干D.杜成3.德育就其实践而首,主要采用的是(A)A.大德育的概念B.小德育的概念C.宏观德育的概念D微观德育的概念4.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其道德理想,并使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和幸福。
这指的是德育的(B)A.教育性功能确B.享用性功胞C.个体品德发展功能D.智能发展功能5.原始社会德育的主要标识和特点(B)A.宗教式德育B.生活式德育C.示范式德育D.祭祀式德育6.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花作用。
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A)A.规范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7.在学校德育中。
教师在德有教学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教师的(D)A.社会角色B.职业角色C.行为角色D.盲人角色8.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是(C)A.三水平三阶段B.六水平三阶段C.22水平六阶段D.六水平六阶段9.都育课程的生活化取向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组织形式的生活化和( A )A.德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B.德育课程实施的生活化C.德育课程评价的生活化D.德育课程资源的生活化10.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这说明标有过程的引入具有(D)A.计划性B.正面性C.复杂性D.多端性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B )A.讲授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奖励与惩罚12.德育理论走向实践,发挥实效的最直接形式是(D)A.德育课程B.德育过程C.德育方法D.德育活动13.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C)A.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动机B.形成学生的道德能力体系C.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4.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相关德育评价模式是(A)A.决策模式B.泰勒模式C.应答模式D.CSE评价模式15.成长记录袋的主体是(B)A.教师B.学生C.家长D.班主任16.在德育体系中,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兴定社会和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和要求的要素是( A )A.德育目标B.德育主体C.德育内容D.德育资源17.教师对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A. 政治影响B. 思想影响C. 道德影响D. 文化影响答案:C2. 自考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 专业技能B. 道德品质C. 创新能力D. 社交技巧答案:B3.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A. 领导与被领导B. 主导与从属C. 相互尊重、平等对待D. 单向传授答案:C4. 自考德育的实施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理论联系实际B. 严格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C. 单一性原则D.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答案:C5. 自考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理论教育B. 思想道德教育C. 法律常识教育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自考德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功能B. 个体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E. 文化功能答案:A B D E7. 自考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校园文化D. 网络教育E. 家庭教育答案:A B C D8. 自考德育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包括()。
A. 知、情、意、行的统一B.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严格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E.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答案:A B D E三、简答题9. 简述自考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自考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1)理论联系实际,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2)严格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既强调规范性也注重个性化发展;(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通过正面激励和必要约束引导学生;(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10. 阐述自考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考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塑造个人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促进个人社会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和要求;(3)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4)增强个人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
自考 德育原理 历年真题 汇总
全国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B.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C.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D.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德海姆D.杜威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柯尔伯格B.班杜拉C.凯兴斯泰纳D.洛克4.现代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童年期(6、7岁一11、12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适应性B.两义性C.协调性D.动荡性6.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B.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C.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D.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7.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B.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C.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D.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8.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德育原则是( )A.德育目标的具体化B.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C.德育科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D.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语言说理法”主要包括( )A.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B.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阅读指导法C.讲解法、示范法、陶冶法、讨论法D.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11.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会、团队会B.生产劳动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12.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B.自觉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C.他律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3.属于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A.指令性B.封闭性C.被动选择性D.寓教于养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 )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C.主体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15.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从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发展阶段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A.相对性B.一致性C.继承性D.滞后性16.德育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发展,集中体现的是德育的( )A.继承性B.相对独立性C.平衡性D.一致性17.“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体现了学校德育管理的(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18.反映品德测评标准程度之间的关系,是品德测评的单位标准,是指( )A.权系数B.标号C.标度D.效度19.对品德问题学生给予更多关爱,体现的班集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是( )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D.协调一致、互相配合20.关于班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班集体是一种重要的德育力量和手段B.班集体是自发形成的C.班集体的灵魂是班主任D.班集体教育中不提倡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品德比较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 201204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A.建构德育知识体系B.分析德育现象C.研究德育方法与原则D.揭示德育一般规律【解析】D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德海姆D.柯尔伯格【解析】B苏霍姆林斯基写了很多充满了“人”的魅力的书:《要相信孩子》、《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关于人的思考》、《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等。
其中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
3.采用实验法,集中研究模仿学习对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教育家是()A.班杜拉B.杜德海姆C.柯尔伯格D.杜威【解析】 A 班杜拉研究儿童道德问题主要集中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4.德育的实质是()A.传道B.施教C.育德D.授业【解析】C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如果失去培养人的品德这一本质属性,就不能称它为德育了。
从学生的特点来看,成长中的学生品德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
5.人的品德构成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品质是()A.道德品质B.政治品质C.法纪品质D.思想品质【解析】A人的品德是由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四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四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大体顺序或轨迹是: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由此可见人的完整品德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其中道德教育处在基础性层上,法纪品质处在较高的基础性层次上,政治品质处在高层次上;而科学世界观处在最高层次上。
6.最早具有阶级性的德育是()A.原始社会的德育B.奴隶社会的德育C.封建社会的德育D.资本主义社会的德育【解析】B 有最早可排除CD两项,原始形态德育的特点:(1)原始的融合性(2)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极为简单,原始生活式德育传、习的是一些原始的社会规范(3)没有阶级性。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 201404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德育原理是德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根本任务是()A.揭示德育一般问题B.揭示德育一般规律C.揭示德育一般方法D.揭示德育一般过程【解析】B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2.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是()A.马卡连柯B.克鲁普斯卡娅C.苏霍姆林斯基D.赞可夫【解析】C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有影响的教育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教育的艺术》《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等。
3.德育的质的规定性即德育的本质特征是()A.培养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B.培养人的政治品质的活动C.培养人的法纪品质的活动D.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解析】D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4.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角度看,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是()A.全面性和发展性B.综合性和开放性C.科学性和民主性D.独立性和变革性【解析】C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现代德育内容已由固定不变的单一的政治伦理性或伦理政治性教育的内容,转变为现代社会的一般的或普通的社会规范教育的内容,以及法纪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的内容。
5.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对人的品德发展来说,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说明的是()A.生物因素决定人的品德发展B.生活环境决定人的品德发展C.人的生命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D.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品德发展【解析】D 第一,人和环境是互相创造的.一方面,环境给人以影响,制约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并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第二,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于实践。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 201107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封建社会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著作是()A.《学记》B.《大学》C.《论语》D.《中庸》【解析】 B儒家的著作《大学》,《大学》是儒家思想经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的功夫。
2.决定德育社会阶级性质的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社会意识【解析】 C由德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可知,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德育社会阶级性质。
3.德育过程的基础是()A.自我教育B.学校教育C.品德情感D.活动和交往【解析】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4.下面属于初中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是()A.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启蒙教育B.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公德、国民公德的品质C.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解析】 A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启蒙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简称。
中国国民公德,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5.直接影响德育的根本观点和实施方法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哲学观点D.商品经济【解析】 C社会意识,特别是哲学世界观,直接影响德育的根本观点和实施方法。
6.德育的实质是()A.育“德”B.育体C.育美D.育人【解析】 A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 201710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德育原理是德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根本任务是()A.揭示德育一般问题B.揭示德育一般规律C.揭示德育一般方法D.揭示德育一般过程【解析】B 德育原理是德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德育原理只有努力揭示德育一般规律,才能保证德育原理成为真正的科学。
德育原理通过揭示德育一般规律,形成对德育一般规律的理性认识,从而为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德育方针政策提供德育一般理论依据,这是德育原理研究的实践意义和任务。
2.下列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冶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是汉代《礼记》中的()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解析】C 儒家的著作《大学》,《大学》是儒家思想经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的功夫。
3.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推动这一活动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社会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与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社会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解析】 A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在于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从德育目标的角度看,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是()A.全面发展性B.强制约束性C.全面开放性D.个体独立性【解析】A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1)德育目标的全面发展性;(2)德育功能的全面性;(3)德育结构的多样综合性和开放性;(4)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5)德育社会地位的主体独立性;(6)德育本性和存在形式的变革性;5.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关系都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影响,其中起根本性影响作用的是()A.社会精神文化B.人际关系C.生产方式D.家庭环境【解析】C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的作用;生产方式对品德发展起根本性影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B.洛克
C.杜威D.卢梭
2.德育原理形成发展的阶段顺序是
A.萌芽阶段→独立科学阶段→多样化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科学阶段→真正科学阶段
C.独立科学阶段→分化阶段→真正科学阶段
D.多样化阶段→独立科学阶段→分化阶段
3.关于品德结构要素说法正确的是
A.知、情、意、行B.知、情、行、信
C.知、信、意、行D.知、情、意、信
4.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人的品德发展具有
A.顺序性、均衡性B.稳定性、同一性
C.顺序性、阶段性D.差异性、均衡性
6.对德育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D.社会意识
7.属于德育目标确定依据的是
A.社会需要、教育目的B.社会需要、德育方法
C.教育目的、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德育内容
8.关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说法正确的是
A.受教育者只是德育的主体
B.受教育者只是德育的客体
C.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
D.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时,只是德育的主体
9.不属于
...德育方法选择主要依据的是
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
C.教师的个人愿望D.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1O.少先队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A.周会B.校会
C.晨会D.队会
11.关于班集体说法正确的是
A.班集体是唯一的学生集体B.班集体是分阶段逐步形成的
C.班级就是班集体D.教师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
12.“吾日三省吾身”主要反映的自我品德修养特点是
A.实践性B.涵育性
C.控制性D.内省性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要反映的品德要素是
A.品德意志B.品德情感
C.品德行为D.品德认识
14.比较德育实施前后个体品德及其各侧面的情况,以确定其发展方向及程度的评定是A.全面性评定B.内差评定
C.否定性评定D.肯定性评定
1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属于
A.纪律教育的内容B.道德教育的内容
C.法制教育的内容D.政治教育的内容
16.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德育管理模式类型是
A.经验型B.民主型
C.行政型D.科学型
17.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机智灵活地教育学生,这突出体现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特点B.连续性特点
C.创造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
18.三结合德育网络是指
A.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网络B.家庭、学校和班级相结合的网络C.班级、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网络D.社区、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网络19.学校德育管理的中心环节是
A.确定德育目标B.研究德育规律
C.制订德育计划D.开展德育活动
20.关于德育与品德发展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决定人的品德发展水平B.德育决定人的品德发展方向C.德育受品德发展规律的制约D.德育决定人的品德发展速度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品德的三维结构。
22.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23.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
24.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5.组织开展课外、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联系实际谈谈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27.试述德育内容的涵义及其确定依据。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28.请运用有关德育原理,对下列德育案例进行分析。
感恩节这天,某中学初三年级举行“感恩父母”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组织学生跪着向父母递呈感恩信。
活动开始时,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学校要求去做,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感觉不好意思甚至极不情愿,在老师的要求下,出于无奈跟着跪了下去。
活动现场甚是热闹,接到孩子跪呈的感恩信,有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孩子的“感恩”,但也有学生由于父母没能来参加活动感到非常失望,个别学生甚至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