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数学教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温巧玲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应用于生活。
”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认为应体现以下两点: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因以教材为主,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学生对观察自己熟悉的环境兴趣高涨,表述的语言就会更流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就更高。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
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以后,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购物情景,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通过购物,懂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加强学习数学的决心。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
记得荷兰的一位数学教育家曾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
”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显示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是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教学又高于生活。
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律,要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所以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例如我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欢的体育运动等等,在调查的基础上。
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发问,如果我们要看出喜欢哪种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哪我们怎么办呢?这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也有数学,我们学的数学知识还能为我们的生活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给生活带来这么多的方便。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简单 的数据 整理 与统计 ” 后, 开展 “ 学生 优秀 统计 员” 活动; 在教学“ 元、 角、 分 的认识” 后, 开展了“ 学做 售货员 ” 活动 ; 在教学 “ 平 面图形面积计算 ” 和“ 土地 面积单位” 知识后 , 开展 “ 农 田计算员” 活动等等 。通 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体会 到数学遍及生活 的各个角 落 ,应用在生活 中的各个行 业 ,体会 到数学 的实用 性 。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 知识 和应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 . 设计 开放 问题 , 培养学生应用的独创性 。 练习设计上 , 注重开放题 的设计 , 给学生 留下广 阔 的空 间 , 让 学生补充 问题 、 搜集 条件 、 探 索不 同的 答案 ,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 决实际问题 的独创
三 、应 用数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 感 受数 学 有 用
1 . 开 设 数 学 实 践课 , 创造应用环境。
“ 死胡 同” , 使 本来容易理解 的知识 , 人 为地复杂 化 , 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深不可测 ,产生厌学情
绪。
在课堂教学 中结合学科 活动 ,强调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 , 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 , 是培养运用数学 知识解 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 的重要保证 和有效途径 。 例如 , 在教 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后, 安排学生用面积 单位测 量书本 、 课桌 、 教室地面 、 自家客厅 的地 面面 积, 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 的知识 , 及 时运用到实际中 去, 使学生感到学 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 处 , 同时又能 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 , 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 , 感 到身边 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 ,从 而增强继续学
教坛 天地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然而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它的趣味性的缺乏,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如果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能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那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我们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在寻找生活素材中体验数学教学生活化例如:在教学《认识升和毫升》一课时,可要求学生课前在家里或超市里搜集一些标签上使用升和毫升物品,如包装盒、饮料瓶、标签等。
上课时,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饮料瓶、包装盒或标签,介绍标签是从哪里剪下来的、里边装的是什么、用的是哪个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通过交流,学生对新知有了直观认识,明确了这些物品都是容器,知道了升和毫升都是计量液体的单位。
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在创设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教学生活化例如在教学《找简单搭配规律》一课时,可问学生:今天你吃早餐了吗? 吃了些什么? 在数学课,讨论吃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
有的说:“我吃了馒头和牛奶。
”有的说:“我吃了面包和牛奶。
”有的说:“我吃了馒头和豆浆。
”有的说:“我吃了面。
”有的说:“我吃了粥和牛奶。
”……通过交流,归纳得出,学生吃得早餐有牛奶、豆浆、馒头、面包、面、粥。
接着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可有几种搭配方法?怎样搭配?这样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经历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发现了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还让大家明白了营养早餐的重要性。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思维批判性。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其中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问题的关注和好奇心。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整理问题并进行分类。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提出的质量。
评估学生对问题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第二章:生活中的信息收集与整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
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教授学生整理信息的基本技巧,如归纳、总结、分类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确定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教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信息整理。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程度和问题确定的准确性。
评估学生在信息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运用。
第三章:生活中的分析问题与制定解决方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教授学生制定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表现。
评估学生制定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四章:生活中的实施解决方案与评估效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实施解决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实施方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授学生评估解决方案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最新文档资料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
我们不仅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实现由“生活”向“数学”的过渡,而且还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在学校学到的各种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思想和经验方法。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灵活运用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
但是数学终归还是数学,它不能永远在生活中徘徊,数学有应用的广泛性,又有严密的逻辑性,生活化的数学只有上升到逻辑化的数学才能广泛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数学教学既要有生活化作基础,又要有数学化作保障,实现生活化和数学化的统一,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和普遍适用性。
一、合理选择生活材料,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1.选择适合于数学教学的生活材料,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凸现有用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理选择生活材料不仅要从知识系统出发,考虑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利用动画展示狗熊掰玉米的故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感知0的产生和意义。
再如,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分别让学生用“米”作单位来描述、估测两条彩绳的长度,使学生经历不够整米的长度无法再用整数表示的过程,凸显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研究小数的兴趣。
再比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课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去调查,了解关于存款、取款、利息、折扣等方面的一些知识。
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解答。
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既学会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探讨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探讨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以及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就目前而言,教师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才能让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意义和魅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应用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由于小学生不成熟的思维能力以及有限的学习理解能力,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难度[1]。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数学知识由抽象转换为形象具体的日常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知识以及生活实践经验完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教学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一)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对于事物的感知来源于直觉。
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融入小学数学课程中来,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到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符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加深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吸收和消化课堂知识。
如果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出现这类情况,学生便能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最终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二)符合学科知识的特点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2]。
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就是将实际生活问题进行高度概括,在现实生活中也属于问题的模型。
让学生懂得用数学语言描绘世界、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用数学眼光观摩世界,这三点是新课标对于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均与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教学论文:数学---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回归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
中外计数方法的演变都证明了这一点,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高于生活意思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树立学生探索规律的信心,开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燃起学生研究数学的愿望。
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最真切的体会来源于电影《一个也不能少》。
主题词: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
众所周知,远古时代,人们用小石子,小树枝,贝壳,或在树干,兽骨上刻画,或用绳子打结来记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千多年以前,中国人用算筹记数,算筹是一种计算工具,每一根都是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小棍子,一般用竹子做成。
分为纵式,横式两种记数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约在14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算盘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时至今日,还在广泛应用。
从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源于生活。
此外,世界各国数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这就是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古时候,印度人把一些横线刻在石板上表示数,一横表示1,二横表示2……后来,他们改用棕榈树叶或白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并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例如,把表示2的两横写成Z,把表示3的三横写成3等。
可见国外的数学萌芽也是从生活开始的。
记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
”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数学教学高于生活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律,要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所以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数学的应用性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从生活的需要、数学的需要等方面引入.初中涉及的函数概念的核心是“量与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
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是从函数概念的系统学习开始的。
函数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学数学知识的组织结构看,函数是代数的“纽带”,代数式、方程、不等式、数列、排列组合、极限和微积分等都与函数知识有直接的联系。
函数概念的引入应具有“整体观”,不仅要提供符合函数原型的单值对应的实例,还应提供其他的量与量之间关系的实例(如多个量的对应关系、两个量间的“一对多”关系等),使学生在更广泛的背景中经历筛选、提炼出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领悟“化繁为简”的数学研究方法.当然,这里的问题是作为研究“背景”呈现,教学时应作“虚化”处理,以突出主要内容.二次函数是初等函数中的重要函数,在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二次函数,对于学生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对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函数教学中我们期望的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达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顺利地由“学会”到“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初中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在概念的得来、图象性质的研究、及基本解题方法上都有着本质上的相似。
因此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不但省时、省力,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就举例说明如何采用类比的方法实现函数的教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而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
它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善用生活经验,生活数学化;重视思维训练,渗透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生活化。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学生现在基础为生长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总结归纳数学方法,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让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
”吴文俊先生语。
可见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虽然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但前人总结的经验方法、发现的一般规律要在教学中传承,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高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善用生活经验,生活数学化。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按照生活经验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可以直接拿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学习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等内容时,学生便有不少生活经验可以直接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挖掘和利用,很好地把握住学生认知的起点。
第二类: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
这样的生活经验,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构成什么直接联系,但却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很多时候应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们可以运用学生太阳每天周而复始的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循环"的含义。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小学数 学生活化教 学探 索与实践
3 5 5 2 0 8 福 鼎 市龙 安 中心 小学 福 建
【 摘
宁德
棘 镇厚
西来替换教学材料,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 更加亲近 。不仅让学生掌握 了数 学知识 ,更 培养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习惯和兴趣。 以下生活化教学方 法,提 出几 点建议 ,以供 【 关键词 j 、 学数 学;生活化教 学;方 大家参考。 法探 究 :工 作 思考 l _ 依 托 教 材 ,促 进 学 习材 料 生 活化 所 有 教 学 活 动 的 出发 点 ,都 应 是 教 材 。 小学数学教 育最重要的教学 目的就是 ,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 ,了解学 习内容 ,以教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数学 、数字 材为基础 ,不断优化教学材料 ,让学生乐于 的敏感性 ,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为学生 日 学习。例如在小学低年级 ,学习一些简单 的 后 的发展奠定基础。而生活化教学 的发展 , 数字 的时候 ,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工具 、生活 则是 借由生活的角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用品等 , 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思想 。 学 习环境 中,接触 数学基础知识 ,了解数学 像在学习数数时 ,可 以用苹果 、核桃、铅笔 的作 用,从 而增 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完成 等等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教具 ,让学生来 数学教学计划。 练习数数 ,以便于学生忽视数学 问题 ,更多 小 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沉浸在数出物品数量的过程 中,在不知不觉 小学数学重视基础知识 的记 忆和基本技 中完成教学的 目的。 能 的训练 ,是学生学好数 学的基础。在 小学 2 .创设 情境 ,凸显数学 问题生活化 数学教学 过程中,要重视 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建立一些数学模 型时,可 以多用生活 潜能 的开发 和能力 的提高。小学数学教 学的 中的例子,例 如刚刚开始接触乘法时 ,我先 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放下抵触隋绪 , 让学 生预习课 本,然后在上课 的时候就让学 完全融入到学习中,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生 自己想:生 活中哪里需要用到乘法。同学 小学数学通过生活化教学可 以帮助 学生 们也 积极配合,有位学生就说 : “ 妈妈买 了 积累学 习经验 ,更好 的投入学 习,培养学生 盒饼 干,打开看 ,长边 放了 7 块 饼干 ,短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另外 ,也能更好 的提高学 边放了 5块,那这一盒一共有 7x 5 块饼干。” 生 的开放性思维 ,发掘学生在数学方面 的潜 还有位 学生说: “ 我们家是卖菜 的,一 天跟 能。让学生 了解数学 的重要性 ,学会在生活 妈妈去 市场,妈妈 说芹菜 3 块钱 一斤,有 个 中学习, 更便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阿姨要买两斤 ,就给妈妈 3 x 2 元钱 。”学生 二、小学数 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们还想 出各种各样 的生活 中的例 子,在讨论 小学数 学生 活化教学方法需要教师通过 中就完成 了乘法这一节 的学 习。而且通过这 对学生的了解 ,因地制宜 , 利用合适 的生活、 节课 的学 习,大家都激情 高涨,信 心满满,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科学下半月刊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但是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不是数学与生活的简单结合,也不是数学向生活的简单回归,而是数学和生活的深层次利用与整合,从这个角度分析,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
本文主要针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和阐述。
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运用到数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实行,数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关键内容,但是数学生活化不是简单的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同时也不是数学向生活的简单回归,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生活经验,将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充分联系,认识到数学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点,实现生活与数学的深层次结合。
一、精心加工和选择生活素材1.研究教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领会数学教材的意图,进而合理选择生活素材,并且对其进行整体把控,从众多的生活素材中选择最合理的一个实现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最优化原则,实现数学教材与生活素材的充分结合。
2.了解学生生活中随处可以用到数学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生活素材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即使一些经常发生、随处可见的现象,也不一定让小学生获得深切的感悟。
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群体中,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进而保证生活素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同时,教师要杜绝选择一些过于成人化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学生的经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素材。
3.加强互动在运用和选择生活素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熟悉程度和生活环境,要联系实际生活,引进以及吸收与科技、生活有关的素材,保证素材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时代性。
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课上以及课下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二、生活化教学要强调数学本质1.生活情境要实现数学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生活再现,不能为了实现数学生活化而过于强调情境生活化,这样就失去了数学的本质特征。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简析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简析 杨秀林
摘㊀要: 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在于小学的数学教学过于 教 条 化 , 这 对 于 小 学 生 的 学 习 来 说 十 分 不 利, 因为小学生的年纪不 成熟 , 只有比较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的学习才能保障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地理 解 , 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仅可以使得小学 的数学学习有所改观 , 还可以减少教师在小学数学上的教学压力 , 本文将对小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 关键词 : 小学数学 ; 生活化 ; 教学简析 一 ㊁前言 数学 的 教 学 活 动 来 源 于 生 活, 也 在 生 活 中 发 展, 而小学 的数学生活化则可以 使 得 学 生 在 学 习 数 学 问 题 的 过 程 中 不 会感觉到枯燥和无 趣 , 使 得 数 学 问 题 更 佳 易 于 理 解, 提升学 生对于数学知识的 兴 趣 . 教 师 可 以 把 生 活 化 的 数 学 活 动 丰 富起来 , 结合现实的生活 , 提升课堂的 趣 味 性 , 提升学生的学 习质量和教学活动 的 质 量 . 数 学 的 生 活 化 不 单 单 是 实 现 数 学问题回归到生活 , 实 现 数 学 和 生 活 的 简 单 叠 加, 而是帮助 数学问题和生活紧 密 地 结 合 , 相 互 融 合 在 一 起, 在问题生活 化的同时 , 也使得数 学 教 学 中 的 知 识 点 更 加 突 出 , 实现数学 的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融合 . 二 ㊁小学数学实现生活化的好处 小学的数学教学 实 现 生 活 化 可 以 使 得 学 生 对 于 学 习 的 内容更容易理解 , 结合生活进行数学的学习 . 首先 , 实现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活化可 以 提 升 小 学 生 对 于 数学的学习兴趣 . 小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问 题 的 难 点 在 于 小 学 生 不理解数学中的工程问题 , 这些问题包含 水 池 里 灌 水 的 问 题 以及各种追及问题 等 等 . 这 些 离 生 活 较 远 的 问 题 对 于 学 生 来说比较陌生 , 所以 不 能 激 发 学 生 们 的 学 习 兴 趣 , 若可以把 这些问题生活化 , 则会 使 得 学 生 有 亲 近 感, 从而找到回答问 题的方法 . 数学作为一种较为抽象的 学 科 , 若仅仅是教条化 地结合书本进行讲 解 , 则 会 影 响 学 生 对 于 学 习 的 兴 趣, 然而 结合生活的数学问题往往具有趣味性 ,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 . 比如对 于 重 量 的 认 识 时 , 可 以 从 身 边 的 课 本, 自 己的体重着手 , 最后 引 入 到 大 象 的 体 重 上 , 使得学生理解多 大的东西的质量可以用吨等数量单位来进行衡量 . 其次, 把 数 学 生 活 化 可 以 使 得 数 学 问 题 更 加 的 简 单 化, 从而促进学生对于 数 学 问 题 的 理 解 . 比 如 在 加 减 法 的 学 习 中, 不能硬性的仅仅 介 绍 课 本 上 的 内 容 , 需要学生结合实际 生活的例子 , 利用学 生 喜 欢 的 食 物 来 实 现 数 学 问 题 的 诱 导 , 避免学习的枯燥 . 此外 , 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可以加强课 堂 上 学 生 和 老 师 之 间的交流 , 避免教 学 的 教 条 化 . 在 数 学 课 堂 上 , 教师和学生 需要放得开 , 并充分 地 融 入 到 教 学 环 境 中 , 可以进行分组的 讨论 , 从而在讨论之 后 教 师 再 进 行 一 定 的 归 纳 和 总 结 , 实现 学生和教师的充分交流 , 这样教师也可以 在 交 流 中 了 解 学 生 的学习情况 , 而学生也可以在交流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 了解 . 最后 ,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 数学 问 题 的 生 活 化 可 以 使 得学生简化所学到的数学问题 , 保障学生 可 以 更 加 容 易 地 学 习所学到的内容 , 节约 很 多 的 时 间, 从而大大的提升学生的 学习效率 . 节约时间进行知识点的练 习 , 提升学生的学习成 绩 . 而数学和生活的 紧 密 结 合 也 可 以 使 得 学 生 更 加 熟 悉 生 活, 最终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 三 ㊁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 ( 一 )结合生活实际 ,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 小学的生活化要充分的结合教材 ,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 活化数学 的 教 学 . 在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 要把生活目标当作指 导, 从而在生活中挖 掘 素 材 , 结合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 设计 , 开展教学活 动 . 随 着 我 国 课 程 标 准 的 逐 渐 升 级 , 小学 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 的 创 新 能 力 和 综 合 素 质 的 培 养 等 各 个 方面 .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避免教 条 化 , 在教学活动中避 免照本宣科 , 把生活 化 在 数 学 的 教 学 活 动 中 体 现 出 来 , 使得 教材和生活实际相 互 结 合 . 在 课 堂 中 设 置 贴 近 生 活 的 教 学 场景 , 保障学生对所学科目的理解 . ( 二 )通过生 活 化 的 教 学 模 式 , 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 的兴趣 小学的数学教学 活 动 中 的 关 键 在 于 教 师 利 用 生 活 化 的 特点实现教学 , 提 升 小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目 前, 在进行小学 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 大部分的教师还不能 做 到 生 活 化 的 数 学 教学 , 采取教条化的 教 学 和 单 一 乏 味 的 教 学 方 法 , 这影响了 数学的教学效率 , 影响了学生对于新 知 识 的 理 解 . 所 以 生 活 化的教学活动对于 小 学 的 教 学 十 分 关 键 . 这 可 以 大 大 的 提 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 在课堂 中 利 用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来帮助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 . 比 如 , 教师在进行立体图 形的教学活动中 , 进行 圆 锥 和 圆 柱 的 体 积 关 系 学 习 时, 可以 通过实际的操作 , 通过 对 两 个 模 型 灌 水, 测量水的体积的办 法直观地帮助学生 理 解 两 者 之 间 的 联 系 , 活 化 课 堂 环 境, 调 动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 . ( 三 )培 养 学 生 的 数 学 学 习 能 力 , 应用生活化的情景 教学 为 了 更 好 地 实 现 小 学 的 数 学 教 学 活 动, 我们需要重视 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 情 境 设 置,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 数学知识点的应用.在 实 际 的 教 学 环 境 中, 教师可以通过 较为合理的教学活动 创 设 具 有 生 活 化 的 数 学 教 学 互 动, 从 而实现数学的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连接在 一 起.但 是 在 进 行 生活化的情景教学环节中, 教师需要把握好尺度, 避免生活 化的情景教学中 脱 离 了 数 学 知 识 的 理 论 教 学. 在 此 过 程 中, 教师还需要把握好情景教学的尺度, 注重对学生创新思 维能力的激发, 使得学生可以增强对生活化情景的思考, 加 强自身对数学创造性 思 维 的 培 养,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 学的理论知识.但是, 教师还需要注重生活情景的合理性 和真实性, 保障学生可 以 对 生 活 化 的 情 景 具 有 真 实 的 感 悟 和理解. 四 ㊁结束语 总而言之 , 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的分 析 . 为了使学生的 数 学 学 习 生 活 化 , 需 要 结 合 生 活 实 际, 在 生活中挖掘数学素 材 , 通 过 生 活 化 的 教 学 模 式, 提升学生对 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 培 养 学 生 的 数 学 学 习 能 力, 应用生活化 的情景教学 .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 对 于 数 学 知 识 的 理 解 , 教师要从实际的生 活 出 发 , 注 重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知 识 的 挖 掘,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 身 的 学 习 兴 趣 , 建立 较好的生活 化 教 学 模 式 , 提升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加强学生对于小 学 数 学 理 论 知 识 的 理 解 , 最终达到提升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目的 . 参考文献 : [ ]马会平 . 源于生活 , 高于生活 小学数学生 活 化 若 1 ] ( ) : 干问题简析 [ 出国与就业 : 就业教育 , J . 2 0 1 1 1 6 2 0 0-2 0 1. [ ]廖维容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 2 ] ( ) : 问题简析 [ 课程教育研究 : 学法教法研究 , J . 2 0 1 6 1 0 8 4 - 8 5 . [ ]杨瑞 . 源于 生 活 高 于 生 活 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 3 ] ( ) 问题简析 [ 课程教育研究 : 新教师教学 , J . 2 0 1 6 1 8 . [ ]林镇厚 . 源于生活 , 高于生活 小学数学生 活 化 教 4 ] ( ) : 学探索与实践 [ 都市家教月刊 , J . 2 0 1 4 6 2 7 8-2 7 9. 作者简介 : 杨秀林 , 贵州省铜仁市 , 碧江区坝黄长坪希望小学 .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以苏教版数学第四册“分类统计”一课教学为例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以苏教版数学第四册“分类统计”一课教学为例分类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它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如商业、医药、科学研究等,在所有这些领域都有着不可弃疗的作用。
因此,学习分类统计便成为苏教版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分类统计将数据分成若干类型,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统计,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常见的分类统计方法包括饼状图、柱状图和堆积图等。
其中,饼状图用来表示一个数据集的总体情况,以比例的形式表示该数据集中各个类型的比例;柱状图用来表示一系列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矩形状来表示不同类型之间的比例;堆积图是两种分类图形的综合,用来表征某个类别的多个子类别所占的比例。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中的“分类统计”一课,重点在于介绍数据分析中所运用的图形分析方法。
该课中使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介绍不同城市的学生身高分布时,教师可以将身高分成若干个档次,然后用饼状图表示各个档次中学生的比例,从而更直观地表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在介绍某学校学生月度考试成绩时,可以用柱状图表示不同学科分数的分布情况,从而观察出单科成绩中优秀学生占比;在介绍汽车销售量时,可以用堆积图表示某一类型汽车的不同型号销量,以便比较分析汽车的在市场上的销量占比情况。
分类统计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理论,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当我们购买东西时,我们可以根据价格等因素对商品进行分类,从而比较不同类别商品的价格水平,以获取最佳的购买渠道;同样地,当我们在网上购物时,也可以根据产品类型、价格等信息进行分类,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商品,选择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再如,当我们分析某一行业的发展趋势时,也可以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这个行业的市场表现进行统计,以获取更加客观的信息。
由此可见,分类统计的应用确实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一种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数据处理方法。
如何让小学数学学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如何让小学数学学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贤台乡西庄小学张志强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
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生活,但又得高于生活,这就得必须把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升华为理性的数学知识,达到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一门非同寻常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去深挖教材、科学设计。
一、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
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
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学生从源于生活的自然现象中,必须要去思考、去领悟,这样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就有了初步的感悟。
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经验,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
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
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纸币。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探究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探究摘要: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挑选素材,明确教学目的;创设生活化场景,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将生活元素融入实际教学中,优化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方法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教育者的重视,本文将简要阐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并探究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一)生活化教学概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进行教学,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生活化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生活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究自身,并能够举一反三,提高数学的应用性,将知识活学活用[1]。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特点,对于学生而言抽象难懂,利用生活事物进行引导探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使课程教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加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首先,能够凸显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将生活事物融入课程教学中,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加强对数学的感知,更具有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总结和反思,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其次,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亲切的交流,缩小和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强化课堂互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好,让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育应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带进生活中,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较差,所以上课开始的十分钟被称为“黄金十分钟”.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教师必须在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而创设生活情境就是其中最好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讲故事、营造环境、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等方法来帮助孩子联系生活,将学习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1.以游戏、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好动,以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可让学生边玩边学,边学边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能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以“数青蛙”导入新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通过让学生数1只、2只、3只、4只等青蛙分别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从而引出一系列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在游戏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从而让学生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2.使用多媒体,制造生活情境心理学上说,学生对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比较感兴趣,这些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多媒体则具有生动、形象的功能,能把抽象、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一特性,课堂上模拟或再现生活情境,制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果店进货和出货的过程,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动画中了解到水果店运进苹果20箱,运出梨20箱.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运进”和“运出”,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自然会提出很多数学方式来表示“运进”和“运出”,教师给予表扬,并着重讲解用“+”和“-”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让学生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二、数学知识要从形象认知提升到抽象认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具体形象的认知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学到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再使其抽象化,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知识.如圆的认识,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然后提问学生哪一个比较特殊,学生答“圆”,因为圆是曲线图形,从而出示圆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知识,自学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及它们的关系,然后通过一些判断题的练习来巩固这一知识.这种教学虽然简单,几分钟后学生就能“掌握”这些概念,但实质上没有真正理解,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忘记或混乱.由于概念的掌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仅仅是把一段数学概念记住了,缺乏对概念具体形象的认知,只是对这一概念存在一种孤立的认识,无法运用到实际题目中.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圆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感受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接着让学生画圆,比较同学画出的圆的大小,提问:“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从而揭示圆的半径、直径.再通过活动,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直径,体会到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再比较直径、半径的大小.最后,在学生初步获得经验的时候,概括出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例说说平时生活中看到过的圆,从而进一步理解圆的概念.三、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更有趣味性,更加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的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1.用数学知识写日记我们知道,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感很重要,然而教师可以从写作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样,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则需要培养数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如让学生记载爸爸妈妈的收入、去超市买东西、自己的学习安排等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这些,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录生活点滴,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无较强的运用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课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如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一课中,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圆形图案,课上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美丽的图案,让学生知道,我们用圆还可以设计很多漂亮的图案,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通过这节实践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出美丽的图案,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使动手操作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之一,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圆的知识,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实践证明: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是一个数学的世界,让学生带着数学知识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爱学、好学的习惯,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金静(江苏省昆山市中华园小学215301). All Rights Reserved.。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教学篇•教学创新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生活化”教学法以其独有的优势得以脱颖而出,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有效地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导入的生活化,生活化教学课堂的前提一个别开生面的导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还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状态之中。
基于此,在设计导语时,数学教师应把导语的设计与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导入语,这不仅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教学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太阳于不同时间在天空中与地平线的位置关系?”有的学生说:“我观察过这种情景。
”还有的学生说:“我只思考过中午时候、傍晚时候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教师说道:“在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太阳与地平线是紧密接触的状态;当中午的时候,太阳与地平线的距离会变远;当夕阳西下时,太阳与地平线又相互融合。
那么,这种生活现象体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哪位同学知道?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呢?”有的学生说:“通过太阳的形状,我想到了有关圆的数学知识。
”还有的学生说:“地平线是直线。
”接下来,我对学生说:“那你们说说圆与直线都有哪些位置关系呢?”在我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开始探究“圆与直线”的相关知识。
这样如此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语,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的积极性。
二、教学情境的生活化,生活化教学课堂的关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涌现,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生活化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倘若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生活图景,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数学教学应始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Docin Choose -----------------------------------豆 丁 推 荐↓精 品 文 档The Best Literature----------------------------------The Best Literature(下转第82页)(下转第77页)以前所学知识对新授知识的学习有利或有碍,这就是知识“迁移”。
以前所学知识对后学知识的学习有利,我们就叫知识的“正迁移”;以前所学知识对后学知识的学习有碍,我们就叫知识的“负迁移”。
一、利用“正迁移”因势利导,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由数学中的商、被除数、除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可知被除数=商×除数,或除数=被除数/商。
这样的数学知识,在初中生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数学知识进行公式变形教学。
例1,由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得求电压的公式U=IR以及求电阻的公式R=U/I。
例2,由物质的密度公式ρ=M/V可得求质量公式M=ρV以及求体积的公式V=M/ρ。
例子3,由平均速度公式υ=S/t可求得路程公式S=υt以及求时间的公式t=S/υ等等。
利用数学的中“商=被除数/商”可知利用除法可求商。
这样的知识在初中生的大脑中已形成永久的“表象”。
初中物理教师可利用这样的知识进行单位换算教学。
例1,“千米/时”和“米/秒”之间的换算,将斜线看成除号,这样有1千米/时=1000米/3600秒=1米/3.6秒,这样得出了1米/秒=3.6千米/时的结论。
例2,“克/厘米3”和“千克/米3”之间的换算。
将斜线看成除号,这样有1千克/米3=1000克/106厘米3=1×10-3克/厘米3,这样得出了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的结论。
二、消除“负迁移”,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由数学知识“商=被除数/商”可知商与被除数成正比,与除数成反比,这样的知识,在初中生大脑中形成永久的记忆,这样他们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简析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若干问题
外 教 育 ,2017,(11):111-124.
105
揖 关键词铱 小 学 数 学 生 活 化 问 题
前言 由 于 长 期 受 到 传 统 教 育 和 应 试 教 育 的 影 响 袁我 国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太 过 注 重 对 理 论 知 识 的 传 播 和 灌 输 袁逐 渐 脱 离 了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袁不 仅 不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主 学 习 能 力 袁且 还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对 整 个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带 来 非 常 大 的 负 面 影 响 袁从 而 使 整 个 初 中 数 学 教 学 质 量 大 打 折 扣 遥因 此 袁为 促 进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的 生 活 化 袁本 文 就 小 学 数 学 生 活 化 的 若 干 问 题 进 行 探 讨 袁现 总 结 如 下 遥 1. 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1 不 断 深 化 小 学 数 学 教 师 对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重 视 度 意 识 决 定 人 的 行 为 袁人 只 有 在 大 脑 中 出 现 某 种 意 识 时 才 会 做 出 相 应 的 动 作 或 行 为 遥 比 如 说 袁当 人 在 饥 饿 的 时 候 便 会 下 意 识 地 寻 找 食 物 曰当 人 在 感 觉 寒 冷 的 时 候 便 会 产 生 要 穿 厚 衣 服 的 意 识 遥这 些 生 活 中 最 为 常 见 的 现 象 便 简 洁 明 了 地 说 明 了 意 识 的 重 要 性 遥 那 么 袁同 样 地 袁要 想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实 现 生 活 化 教 学 袁首 先 就 应 不 断 深 化 数 学 教 师 对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重 视 意 识 和 重 视 程 度 袁只 有 教 师 的 这 种 意 识 越 来 越 强 烈 袁才 能 使 其 真 正 意 识 到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意 义 与 作 用 袁从 而 才 能 使 其 在 实 际 教 学 活 动 中 加 强 对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运 用 袁并 将 其 有 效 化 遥 譬 如 袁各 小 学 教 育 机 构 以 野 实 现 数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冶为 主 题 召 集 本 校 的 数 学 教 师 开 展 相 应 的 探 讨 活 动 袁经 过 这 一 形 式 的 探 讨 活 动 袁能 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深 化 各 数 学 教 师 对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意 识 遥 与 此 同 时 袁在 相 应 的 探 讨 活 动 结 束 后 袁各 数 学 教 师 自 发 组 成 野 听 讲 团 体 冶去 到 能 够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有 效 实 施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优 秀 数 学 教 师 课 堂 中 进 行 随 堂 听 讲 遥 在 此 过 程 中 袁各 数 学 教 师 均 能 够 深 刻地感受到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时的课堂氛围和课 堂 教 学 效 率 袁课 堂 上 教 师 与 学 生 的 欢 乐 互 动 以 及 课 堂 上 的 欢 声 笑 语 使 听 讲 的 教 师 们 深 深 地 震 撼 袁并 将 自 身 所 带 领 课 堂 的 综 合 情 况 与 之 作 对 比 袁从 而 深 刻 认 识 到 自 身 在 教 学 上 的 不 足 与 缺 陷 袁 并看清自身教学效率与优秀教师教学效率的差距以及对学生进 行 生 活 化 教 学 的 重 要 性 遥 至 此 袁各 小 学 数 学 教 师 在 意 识 到 生 活 化 教学的重要性后便会不断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并加强对学 生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遥 1.2 创 设 生 活 化 教 学 情 境 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俗 话 说 野 眼 见 为 实 袁耳 听 为 虚 冶袁就 好 像 其 他 人 向 你 描 述 某 个 地 方 的 风 景 有 多 美 袁某 个 地 方 的 食 物 又 有 多 美 味 时 袁你 却 因 从 未 亲 身 去 看 过 和 尝 过 而 并 没 有 多 大 的 感 触 袁一 旦 你 自 己 亲 眼 看 过 那 处 风 景 袁尝 过 那 份 食 物 袁你 才 会 明 白 和 体 会 到 别 人 所 描 绘 的 那 种 感 受 袁这 就 充 分 体 现 了 亲 身 实 践 的 意 义 和 重 要 性 遥 在 学 习 中 亦 是 如 此 袁例 如 在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袁采 用 情 境 再 现 的 方 法 进 行 教 学 袁不 仅 能 够 调 节 整 个 课 堂 氛 围 袁同 时 还 能 拉 近 师 生 之 间 的 距 离 袁提 高 学 生 对 数 学 的 学 习 兴 趣 袁可 谓 是 一 举 多 得 遥 譬 如 袁在 教 学 叶 面 积 曳 这 一 具 体 教 学 内 容 时 袁笔 者 在 引 导 学 生 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和基本计算方法后巧妙构建生活化情境 进 行 教 学 袁并 随 机 抽 取 若 干 名 学 生 进 行 情 境 演 练 遥 笔 者 院野 同 学 们 袁 长 方 形 与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计 算 方 式 相 信 大 家 也 都 掌 握 得 差 不 多 了 袁那 为 了 检 验 一 下 大 家 的 掌 握 程 度 袁老 师 一 会 随 机 点 几 位 同 学 来 实 际 操 作 一 下 袁现 在 大 家 先 自 行 复 习 一 遍 遥 冶此 时 袁学 生 内 心 是 兴 奋 的 袁同 时 又 因 害 怕 自 己 被 抽 到 而 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善用生活经验,生活数学化;重视思维训练,渗透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生活化。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学生现在基础为生长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总结归纳数学方法,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让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
”吴文俊先生语。
可见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虽然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但前人总结的经验方法、发现的一般规律要在教学中传承,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高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善用生活经验,生活数学化。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按照生活经验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可以直接拿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学习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等内容时,学生便有不少生活经验可以直接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挖掘和利用,很好地
把握住学生认知的起点。
第二类: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
这样的生活经验,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构成什么直接联系,但却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很多时候应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们可以运用学生太阳每天周而复始的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循环"的含义。
第三类: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的丰富性也必然导致有些生活经验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些经验本身便是错误的。
比如在学习"质量单位"的时候对"质量"的理解,学生日常生活理解为“重量”,而"质量"通常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或许便会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一些"干扰"。
对于这一类的生活经验我们也必须正视,因为经验无论是正确的、错误的,它往往都是根深蒂固的,想强制性地加以取代必然会影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
作为教育者,只有善用这些生活经验,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科学的数学知识,才能让数学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重视思维训练,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除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特定的问题,让学生探索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然后再应用这一方法解决同类的
其他问题的过程。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索过程的指导上,让学生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没有停留在教材编排的内容上,而是重点突出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转化的概念,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知道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的训练,渗透学生一些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生活化。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须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更现实的应用性,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学用结合,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例如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后,我选了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和信息,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可以用到生活中去。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数学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一些特例出发,总结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这才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学生现在基础为生长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总结归纳数学方法,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让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生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