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民族典籍翻译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高层论坛

合集下载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汉字研究中心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汉字研究中心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
汉字研究中心是由兴义民族师
范学院文学传媒学院与郑州大
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共同建立。

2018年3月23日,我校与郑
州大学代表签署共建研究中心协
议书,并举行授牌仪式。

“西南少数
民族地区跨文化汉字研究中心”这
一非编制科研机构正式建立。

2018年3月24至25日,郑州
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与兴义民族师
范学院联合举办了“民族地区使用
汉字的历史与现状专题研讨会”。

我校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好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基于近年学者们对“跨文化汉字研究”的思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汉字研究中心”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本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加速多民族文化交融。

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以非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跨文化汉字研究”,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历代汉字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汉字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过程,汉字传播所引起的民族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现状调查和学理阐释,少数民族地名、人名、族名等记音汉字的优选原则和规范标准,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的关系等等。

精彩兴师院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汉字研究中心。

“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综述

“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综述

“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综述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历史?现状?发展: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于2007年4月14日至15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及西南民族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

论坛收到论文50余篇。

开幕式由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心愚教授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教授和《民族研究》副主编刘世哲编审分别致词。

论坛主要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发言。

1.关于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相关问题。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绍明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了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史上,除了南方学派、北方学派外,还有“华西学派”,并就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的渊源、背景、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做了详细的论述。

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的发言在阐述了中国人类学形成自己的学术区域传统之后,主要用“中间圈”的概念来分析民族研究的现状。

他说,“中间圈”的人类学研究,在过去10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间圈”出现的这些变化,本身构成一种新民族学,这种新民族学在方法论上不同以往之处,主要在于更强调经验资料的搜集,其主要创新在于使民族研究不再沉浸于政策话语的论证,而转向对于村庄、族群等“研究单位”,以及与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形成的关系之“客位”研究。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的发言,主要就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范式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他回应了李绍明研究员和王铭铭教授关于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等观点,认为“华西学派”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强调研究西南的范式问题很有必要。

2.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历史问题。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定州刺史房”疏證——兼考唐遂安王李世壽家族世系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定州刺史房”疏證——兼考唐遂安王李世壽家族世系

2057—2177 頁。 《 宗室表》 有宋本存世,《 百衲本新唐書》 此兩卷係用歸安陸氏皕宋樓舊藏( 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庫) 南宋
初期刊本,參《 百衲本新唐書》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年,第 491—544 頁。 有關《 宗室表》 現存宋元版本的情況,參
[ 日] 尾崎康著,喬秀岩、王鏗編譯《 正史宋元版之研究》 第 3 部《 解題篇———正史宋元版書誌解題》 ,中華書局,2018 年,
係,糾正表文的錯誤,補入李世壽一支世系,使“定州刺史房”的世系更加完備與可信。
關鍵詞:《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李世壽 李麟
“ 定州刺史房” 《 李世壽墓誌》
一、《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整理研究述評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 以下簡稱《 宗室表》 ) 二卷①,共著録李唐宗室 41 房,其中包括宗
李唐宗室“ 定州刺史房” ,本房始祖李乞豆,爲唐高祖李淵之祖———入唐後受封太祖景
皇帝李虎之弟,因其曾任北魏定州刺史而得名,共收録自李乞豆以降 8 代 22 人,後世人物
中,仕宦則以肅宗朝拜相者李麟爲最顯。 前文所及《 宗室表》 的補訂成果中,除點校本校勘
記外,僅有兩條涉及“ 定州刺史房” ②,但這並不代表《 宗室表》 所録“ 定州刺史房” 人物與世
福《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匡補》 ,《 貴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5 年第 1 期,第 95—102 頁。 周紹良《 唐誌叢考
( 續) 》 一文有條目涉及《 宗室表》 之考訂,《 文獻》2007 年第 1 期,第 53—64 頁。 陳于全《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 蔡王
房” 補考》 ,《 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 年第 4 期,第 131—135 頁。 張琛、勾利軍《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校補》 ,《 北方文

国内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综述(2000-2017)

国内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综述(2000-2017)

国内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综述(2000-2017)张兆芹(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国内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进入新世纪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通过对2000-2017年间的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发现,我国的民族典籍英译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涉及民族及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和研究人员构成单一等问题,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的扶持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界与外界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综述【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52(2019)02-0220-03少数民族典籍指的是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创造的文学、文化经典,它们是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交流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弘扬。

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直到进入新世纪才开始快速发展。

对2000-2017年国内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爬梳整理,有助于学者们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一、研究现状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来源,分别以“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民族典籍英译”等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搜索,通过阅读文章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和文章内容,删除关联性不大(如少数民族典籍汉译或民译)的文章,最终筛选出相关文章228篇(不含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收集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

分析对象为文章数量、涉及民族及作品、发文刊物、作者、研究内容与视角等五个方面。

(一)文章数量2006年以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章是扎西东珠的《谈谈<格萨尔>的翻译问题》(中国翻译,2004)和马克·本德尔作,吴姗译,巴莫曲布嫫审校的《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民族文学研究,2005)。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郝玉松覃娜娜摘要:瘴字来源于障,瘴气最早写为障气。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

之所以推行土司制度,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一是高山、大川的阻隔,二是瘴气等致命疾病要素的存在。

有形的高山、大川尚可逾越,飘忽不定的瘴气成为中原人进入西南的魔障#土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土司辖区日益缩小,但土司辖区与烟瘴区一直高度吻合#改土归流不仅是人进瘴退的自然环境变迁史,而且是中央王朝统治者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偏见逐步消除的社会环境变迁史#关键词: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关于瘴气的研究,目前学界已经有了许多成果,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医疗史、环境史、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对瘴气展开了多方位的探讨。

冯汉铺从医疗史和病理学视角,讨论了瘴气与瘴病到底是什么疾病的问题;①龚胜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关注瘴病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②萧皤等人重点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口变迁与瘴气、瘴病的关系#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农作物引种对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号:15CMZ044)的阶段性成果。

①冯汉箫:《瘴气的文献研究》,《中华医学史杂志》1981年第1期$冯汉箫:《四川的瘴气及其防治》,《巴蜀科技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②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11清史论丛问题;®左鹏的研究着力点在瘴气、瘴病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②周琼研究了清代瘴气与生态变迁的关系。

③David A.Bello论述了瘴“与清代云南民族管理的空间结构。

④史料方面,赵桅编辑了《明实录》与《清实录》中的烟瘴资料。

复旦大学翻译系导师简介

复旦大学翻译系导师简介
2
2.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艺期刊 的译介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740011) 3. 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作品英译的出版与传播” (项目批准号:13YJA740055)。 4.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翻译史论”(批准号 09BYY009)。 专著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出版(2007 年 1 月二印);独著,陆谷孙主审。 译著 1.《上海百科全书》英文版(The Encyclopedia of Shanghai),多人合译,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0 年 6 月。自译 8 万余字。 2.《天使望故乡》(美国长篇小说):英译汉,第一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年 7 月。 3.《上海年鉴(2008 年)》英文版:汉译英,第一译者并审校,上海年鉴社,2009 年 3 月。 4.《上海年鉴(2007 年)》英文版:汉译英,第一译者并审校,上海年鉴社,2008 年 1 月。 5.《一代外交家顾维钧》(图片集):汉译英(图片文字说明及每一章节的简介,见该书 “后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年 8 月。 6.《超值管理成功学》(经营类专著):英译汉,第一译者,台湾业强出版社,1998 年 4 月出版。 7.《火狐坠落》(军事小说):英译汉,第二译者,台湾轻舟出版社,1996 年 2 月出版。 8.《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多卷本辞书):英译汉,独立翻译第八卷的十一万字(部分), 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年。该译著获贵州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学术论文 1.《葛浩文英译实践和经验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启示》,编入《翻译研究新思路——2012 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王宏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年 7 月。 2. 《借用与类比:中国文学英译和对外传播的策略》,《外文研究》2013 年 1 卷 1 期。 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出版传播及研究方法刍议》,《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 年第 3 期。 4.《<天使望故乡>的自传性探讨》(第一作者),《译家谈》(上海翻译家协会二十五周年 文萃),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 10 月。 5.《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香港), 2011 年 6 月第 60 期(总)。香港翻译学会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发行(国际标准丛刊 号码:1027-8559);该刊论文收入国际研究数据库(2009 起),论文的英文摘要收入由英 国曼彻斯特大学编辑、国际学术出版机构 St Jerome Publishing 出版的半年刊《翻译学摘要》 (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s)。 6.《翻译与利用:辛克莱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形象转型》,载《翻译与多元文化》(第十八 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年 8 月(光盘版)。 7.《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上海翻译》2007 年第 2 期。 8.《文学知识与翻译——兼论译者的第三种能力》,《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7 年春 季号。 9.《译文语言的年代形式与读者习惯的冲突及译者的抉择》,载《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 (国际译联第 4 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10.《艺术与宣传:莎剧译介与 20 世纪前半中国社会进程》,《中外文学》(台湾)第 33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作者:胡丰月来源:《出版广角》2016年第19期【摘要】《藏族典籍翻译研究》一书为我们了解藏族文学、宗教、历史及其典籍翻译情况提供了很好的文献支持,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如何通过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该书的出版加深了人们对中华多民族优秀文化翻译出版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藏族;典籍;翻译;出版【作者单位】胡丰月,中国民航大学。

藏族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翻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6年,《藏族典籍翻译研究——雪域文学与高原文化的域内外传播》(以下简称《藏族典籍翻译研究》)一书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掀开了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新篇章[1]。

该书是王治国博士的一部力作,也是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全书通过对藏族文化典籍翻译史的梳理及其翻译理论与翻译名家的介绍,旨在描绘藏族历代文化典籍翻译作品的基本概况和历史发展脉络,对民族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民间文学与口传文学的翻译过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书写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翻译史做出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该书的出版对我们今后如何传播中国少数民族翻译文学,讲好中国少数民族故事具有重要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重要性《藏族典籍翻译研究》一书的出版,恰逢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

全书共计十二章,以编年史的手法,从藏文字的创立开始,阐述了藏族文学翻译事业的肇始阶段与藏文佛经翻译发展史发展时期、中经印度文学的译入,藏族格言诗翻译、米拉日巴道歌翻译图景、仓央嘉措诗歌的域内外译介、藏地史传文学翻译、藏族民间口传史诗《格萨尔》的翻译及藏族当代翻译文学景观,同时涉及藏族文学翻译理论和藏族翻译名家。

全书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局部的透视;既充满思辨性,又不乏考证性。

作者将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从传播学视角深描雪域高原藏族文化典籍域内外传播的译介脉络,为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出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切实可行的参照体系。

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语缘谱系多样性及空间格局

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语缘谱系多样性及空间格局

JOURNALOFETHNOLOGY2023/05㊀总第91期统村落文化谱系 你中有我㊁我中有你 共生融合 多元一体 的格局特征极为突出ꎮ[关键词]云贵走廊ꎻ民族传统村落ꎻ语缘谱系ꎻ多样性及融合性ꎻ文化线路中图分类号:C95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5-0034-08基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社发攻关项目 贵州省 苗疆古驿道 文化线路遗产申遗理论及科技支撑技术研究 (黔科合[2019]2850号)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西南屯堡聚落空间基因图谱及其传播的时空特征研究 (52068006)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与政策建议研究 (21JZD0040)阶段性成果ꎮ作者简介:李效梅(1970-)ꎬ女ꎬ贵阳人ꎬ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ꎬ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ꎬ硕导ꎮ研究方向:文化线路遗产㊁城市设计㊁旅游规划ꎮ祁雪(1998-)ꎬ女ꎬ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ꎮ通讯作者:卢峰(1967-)ꎬ男ꎬ重庆人ꎬ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ꎬ博导ꎮ研究方向:地域建筑设计㊁城市设计ꎮ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1]ꎬ2022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支持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㊁走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ꎬ并提出推动创建一批民族团结型示范村镇[2]ꎬ说明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特色㊁民族融合特色ꎮ中国西南民族走廊的文化线路ꎬ是一种集中体现民族融合团结㊁民族文化 多元一体 格局的细分门类ꎬ此地区的文化振兴发展ꎬ需要建立在对此区域古村落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㊁历史文化名村等传统村落的文化谱系多样性与融合性㊁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ꎮ这些内容也是文化线路学界多年来倡导的方向 重视文化线路细分领域 [3] 重视文化线路聚落遗产 [4]ꎮ目前文化线路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个体尺度的村落类型㊁形态贵走廊 [16]ꎬ本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多来自地理学ꎬ因此采用此命名ꎮ云贵走廊是拥有近700年民族文化融合历史的文化整体性线型廊域ꎬ廊域内传统村落文化谱系既具有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多元的普遍性特点ꎬ又具有廊域自身鲜明的文化融合性与环境多样性的地域性特点ꎬ在西南民族走廊中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ꎮ而传统村落是一种居住人群及人群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特殊历史文化遗产类型③ꎬ其民族谱系与民族文化谱系的研究具有同一性ꎬ这一特点使得民族走廊传统村落谱系视角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ꎮ云贵走廊最早受到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关注[17]ꎬ近年来的研究不断深入ꎬ涉及到史学㊁文化哲学㊁遗产学㊁音乐学等领域[18-21]ꎮ有学者将云贵走廊列为中国西南四个民族走廊之一④[22]ꎮ在传统村落研究方面ꎬ廊域中段的屯堡聚落空间形态[23-24]㊁景观[25]㊁保护与发展[26]研究成果较为丰富ꎮ综上所述ꎬ西南多民族地区ꎬ民族走廊传统村落研究的谱系视角极为重要ꎬ研究成果对该1.谱系识别法与多样性指数借鉴建筑学界常青教授提出的 语缘 为背景的传统聚落建筑谱系识别法[27]ꎮ通过县志村志查询㊁电话访谈㊁信息系统查询㊁田野走访调查等方式确认村民民族语言背景ꎬ以占总人口数90%以上的族别作为该村落的语支文化类型ꎬ并据此参考相关文献[28]ꎬ归属其语族文化谱系ꎬ如果村落内不存在某种民族人口占比90%以上ꎬ则界定含有汉族的村落为汉少语支文化类型(H+S)㊁未含汉族的村落为少民语支文化类型(S+S)ꎬ并界定这两种多民族共居类型的村落归属融合文化谱系ꎬ简称融合谱系(见表1)ꎮ借鉴生态群落理论视角与方法[29]ꎬ多样性主要选用香浓指数㊁辛普森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来表征[30]ꎮ计算公式如下:香浓指数:(Shannon)H=-ðsi=1PiInPi(1-a)辛普森指数:(Simpson)D=1-ðsi=1Pi2(1-b)JOURNALOFETHNOLOGY2023/05㊀总第91期1点到样本处的距离ꎻh>0ꎬh代表带宽ꎮ本研究根据廊域断面尺度特点㊁传统村落数量特点来确定ꎮ4.空间分布均衡性指标:不平衡指数用于反映某谱系的传统村落在走廊31个县市域分布数量均衡程度ꎮ计算公式如下:S=ðni=1Yi-50(n+1)100n-50(n+1)(4)Jsi=0 697ꎬ多样性指数均最高ꎬ表明壮侗语族传统村落谱系的语支文化多样性数量特征最显著ꎻ藏缅语族谱系次之ꎻ苗瑶语族谱系的类型丰富度虽为4ꎬ高于藏缅语族谱系ꎬ但其多样性指数较藏缅语族谱系差ꎮ表1㊀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 语缘 背景下谱系文化类型多样性数量特征指标表谱系村落多度民族传统村落语支文化类型﹡多度向量类型丰度香浓指数H辛普森指数D均匀度指数Jsi汉语族74(H)(74)1000苗瑶语族119(MꎬYꎬSheꎬGe)(95ꎬ18ꎬ3ꎬ3)40 6520 3390 452壮侗语族97(BYꎬDꎬGLꎬShui)(57ꎬ35ꎬ3ꎬ2)40 8680 5230 697藏缅语族30(TJꎬYiꎬHui)(21ꎬ7ꎬ2)30 7710 4510 677图1㊀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 语缘 背景下谱系村落分布和密度图㊀㊀(二)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谱系分布模式计算结果显示(见表2):①壮侗语族谱系的村落分布实际平均距离(5 87公里)与藏缅语族的平均距离(19 39公里)差距较大ꎻ②五类谱系的村落分布模式均为集聚型ꎬ集聚程度由高到低为:苗瑶>壮侗>藏缅>汉>融合ꎬ这种差异或与各JOURNALOFETHNOLOGY2023/05㊀总第91期26 8%的传统村落集聚于此ꎻ并形成福泉-贵阳㊁安顺-镇宁2个次级集聚区(见图1-c)ꎮ④藏缅语族谱系传统村落在走廊空间中形成了沅陵1个高密度集聚区ꎬ其余村落在镇远㊁清镇等地市零星分布ꎬ分布连续性较差(见图1-d)ꎮ⑤融合谱系传统村落在安顺-镇宁形成了1个高密度集聚区ꎬ43 4%的传统村落集聚于此ꎻ并形成1条玉屏-普安长达450公里的传统村落集聚带(见图1-e)ꎮ作为对照ꎬ本研究还分析了所有谱系合并上下波动ꎬ表明各谱系的村落空间分布均衡性都一般ꎬ谱系之间的差异不明显ꎻ五类谱系的县市空间分布均衡性由好到差为:壮侗>融合>藏缅>苗瑶>汉ꎬ这种差异或可能与云贵走廊的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ꎬ有待进一步研究ꎮ②所有谱系合并情况下ꎬ440个民族传统村落的县市空间分布不平衡指数与各谱系的相比最小ꎬ表明该情况下的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性最好ꎬ说明村落之间应具有适当的空间距离以利于自身发展是各谱系村落的选址共识ꎮ图2㊀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 语缘 背景下谱系集聚区与集聚带的空间结构示意图3㊀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 语缘 背景下谱系县市空间分布数据图表3㊀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 语缘 背景下谱系县市空间分布不平衡指数谱系汉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藏缅语族融合所有谱系合并不平衡指数(S)0 5770 5240 4780 5110 5090 414三㊁结论与延研问题(一)结论多样性数量特征方面ꎬ云贵走廊传统村落14种语支文化类型ꎬ分属五类谱系ꎮ在五类谱系中ꎬ融合谱系的村落数量最大(120个)ꎬ构成融合谱系的汉少语支文化类型在14种文化类型中村落数也最多(96个)ꎮ因此认为ꎬ云贵走廊传统村落谱系层面及语支文化类型层面都表现为突出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征ꎬ且主要以汉文化为融合纽带ꎮ14种语支文化类型中ꎬ水语支㊁回语支文化类型的村落数量最少ꎬ属于稀少/濒危类型ꎬ应重点保护ꎮ壮侗语族谱系的语支文化多样性最优ꎬ苗瑶语族谱系的语支文化多样性较差ꎬ仅优于汉语族谱系ꎮ分布模式与分布均衡性方面ꎬ云贵走廊五类谱系的村落分布平均距离中ꎬ壮侗谱系最小(5 88公里)ꎬ藏缅谱系最大(19 39公里)ꎬ二者差距较大ꎬ因此认为ꎬ应针对性地提出谱系化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策略ꎮ五类民族传统村落谱系在廊域的31个县市空间中分布均衡性差异不明显ꎮ空间格局方面ꎬ云贵走廊传统村落谱系共形成了11个集聚中心ꎬ在廊域内交错交叠分布:苗瑶谱系集聚中心4个ꎬ皆位于福泉以东ꎻ壮侗谱系集聚中心3个ꎬ皆位于新晃-镇宁地带ꎻ藏缅谱系与融合谱系均只有一个集聚中心ꎮ云贵走廊传统村落谱系共形成两条集聚带:东段水路廊域的汉语族谱系集聚带ꎬ跨4个县市并与中原荆楚文化直接相连ꎻ中段贵州境内的融合谱系集聚带跨18个县市ꎬ长达450公里因此认为ꎬ云贵走廊突出的传统村落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征ꎬ主要在贵州境内的旱驿路廊域中体现ꎮ整体而言ꎬ云贵走廊传统村落语族文化谱系 你中有我㊁我中有你 既共生又融合的元一体 格局特征明显ꎮ其他方面ꎬ云贵走廊的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谱系空间分布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ꎬ二者之间不论集聚区还是集聚带都不相同ꎮ(二)延研问题从研究结论上看ꎬ以 语缘 为背景识别出的云贵走廊民族传统村落文化谱系ꎬ涵盖西南地区4大语族ꎬ或与该走廊和藏彝㊁南岭㊁武陵三个民族走廊在地理空间上的近邻及部分空间交接相关ꎮ西南其他民族走廊的民族传统村落谱系研究若能开展ꎬ则有可能全面认知西南地区走廊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ꎬ有利于相关政策出台ꎮ民族走廊的传统村落研究ꎬ不区分村落谱系ꎬ将无法揭示该类区域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融合性特征ꎬ包含融合谱系在内的谱系视角是该类区域民族传统村落研究的必要视角ꎮ从研究方法上看ꎬ在民族走廊研究区内ꎬ首次基于 语缘 背景来识别传统村落文化谱系ꎬ并结合生态群落理论的研究方法来解析传统村落谱系文化类型多样性与融合性数量特征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IS平台地理空间分析技术ꎬ将廊域谱系多样性与融合性的地理空间分布格JOURNALOFETHNOLOGY2023/05㊀总第91期多学者关注ꎮ(完)注释:①赵兵.藏彝羌走廊民族传统空间结构变迁研究.2021年健康人居与未来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一届园冶高峰论坛ꎬ西安.2021-3-27/28ꎮ② 苗 通 蛮 泛指称中国南方㊁西南方的非汉族群ꎮ③传统村落被视为物质文化遗产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的第三种遗产类型ꎮ④其他三条民族走廊为藏彝走廊㊁南岭走廊㊁武陵走廊ꎮ⑤回语支的语族谱系归属争议大ꎬ有多种论点ꎮ 语族-语支 是本研究文化谱系识别的背景参考ꎬ基于田野调查ꎬ发现云贵走廊内的回族传统村落更受藏缅语族村落文化影响ꎬ因此识别为藏缅语族文化谱系ꎮ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乐昌段沿线聚落形态解析[J].南方建筑ꎬ2022(02):55-63.[9]林祖锐ꎬ仝凤先ꎬ周维楠.文化线路视野下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ꎬ2017(11):18-24.[10]杨福泉.略论藏羌彝文化走廊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ꎬ2020ꎬ41(09):31-40.[11]杨姗姗ꎬ叶晓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21ꎬ35(04):39-46+58.[12]冯智明.南岭民族走廊传统村落的多维空间实践及其演化 以瑶族传统村落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ꎬ2018ꎬ39(10):36-41.[13](明)王士性.五岳游草 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ꎬ2006.[14]杨志强ꎬ赵旭东ꎬ曹端波.重返 古苗疆走廊 西南地区民族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ꎬ2012ꎬ(02):1-13+147.间形态及演变研究 以黔中屯堡聚落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ꎬ2017ꎬ24(02):47-53.[24]王静文ꎬ王仲宇.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的句法图解及其适应性研究 以云山屯堡为例廊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ꎬ2018(12):1-8+281.收稿日期:2023-02-17㊀责任编辑:叶㊀楠。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调查及思考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调查及思考
西 数 民族文化旅游 以其独特 的文化魅 力吸 引着中外游客 。而旅游汉英翻译在 宣传介 绍少数 民族 文化、 吸引外国游客 、 增加 游客满意度等方 面有着重要的媒介功 能。少数 民族地 区旅游业 的兴旺尤其是 涉外旅 游的迅速发展 , 对民族文化旅游英译 工作提 出 了新的要求。然而 , 实际的翻译现状却不容 乐观 。本 文通过对 西南地 区( 责 、 少数 民族文化旅 游汉英翻 译现状的分析 , 出了 云、 川) 提
要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2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不规范的民族文化旅游英译现象的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要整治力度实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必须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旅游翻译在宣传介绍民族地区旅旅游服务质量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西 南 数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汉 英翻 i t 状 调 查 及思 考  ̄H -
以传统服饰 、 饮食 、 婚俗 、 节庆 、 建筑 、 音乐 、 艺术等为旅游核心 吸引 力 的少数 民族文化旅游具有独特 的文化魅力 ,对旅游 者有着极强 的旅 游吸引力 。 自 上世纪末 以来 ,I 滇 、 、 J 、 黔 桂等省在大力 发展旅游业 的时 I 候, 纷纷 以民族文化 旅游 、 生态 旅游为亮点 , 积极开 发 民族文 化旅游资 源 。民族文化旅游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 交流活动 , 这种 交流的成败 , 文 化信息传递的是否有效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 翻译 的质量 。 汉英 翻译 是最主要的一种旅游外语 翻译形 式 ,它肩负着 向大 多数外国游客宣传 介绍旅游景 区景点 以及提供便利 的语言信息服务 的重要职责 。 然而 , 目 前少数 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 , 存在诸多 问题 。 本文拟 通过对西 南地 区( 、 、 ) 云 贵 川 少数 民族 文化旅游英 语翻译现状 的分析 , 寻求改善和规范少数 民族文化汉英翻译 的方法 和策 略。 1 西南少数 民族文化 旅游 汉英翻 译现状 、 令人欣 喜的是 , 旅游开发过 程中 , 省市 、 在 各 各景 区景点 均在旅游 相关服务 中采用 了英文翻译 , 如对外 宣传 资料 、 导游 、 景区景点说 明、 路 线图、 公共标志 牌 、 餐馆酒店 资料铭牌 等 , 这充 分说明各地 旅游主管部 门和旅游企业对旅游英语 翻译重要性 的认识 。 但在调查 中笔者发现 , 西 南少数 民族文化旅游各类英语 翻译 中 , 存在许多拼 写语 法错误 , 措辞不 当, 中式英语 , 文化信息丢失 , 语用失误等 问题 。 11 . 译文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拼写 、 语法等低级错误 如 :请勿游泳——D nt wm i ! 西 昌邛海边标志牌 ) “ o ’s im n ” g( ,语法错 误, 应译为 “ osi n !。“ N mmig” 观光 步道—— G e i t e gh t tah w 0s g s i te o pt” sh e n ( 西昌邛海宾馆指示牌 )语法和拼写错误 , , 应译为 “ihsen f tah 。 Sg t igo pt” e o 游牧时代 , 纳西先 民‘ 逐水草而居 ’ 视水为生命 的源泉 ; , 农耕定 居时代 , 他们引水人村…”

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会议通告及征文启事

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会议通告及征文启事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F0004-F000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翻译》;翻译研究;高层论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文库;征文启事
摘要: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对外传播,拟于2013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举办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

论坛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翻译》、《中国外语》、《上海翻译》、《民族翻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协办。

诚邀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翻译业界的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民族的各项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哲学是思想的、精神的文化。

哲学可以创造文化,代表着文化理想。

(成中英,:58)可见,哲学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而承载着哲学文化的典籍,作为经典文本,维系着一个民族得以安生立命的根基。

具体到中国哲学典籍,它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代所称的《五经》、《四书》、《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及汉以后相关的子集,同时也包括魏晋南北朝之后传入中国的佛学典籍。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兼及其它诸子百家的中国哲学典籍,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因此,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是关乎一个民族哲学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的大事,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

”(汪榕培,王宏,:3),进而言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可以分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史三个层面,其中,译史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会通,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内容方面是对翻译活动的史实的梳理和描述(翻译了什么?什么没有被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另一方面总结不同时期翻译活动的特征与规律,再者则是挖掘翻译史料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因素(为什么会是这些人在以这种方式翻译这些典籍?翻译的结果又是什么?,最后,以史为鉴,引发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的思考,但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构建层面,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几近空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工作亟待展开。

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两个层面,而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甚至还没有一本中国典籍英译史的专著问世,就连相关的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也不绝如缕。

试论秦汉刑罚中的司寇刑

试论秦汉刑罚中的司寇刑

第44卷第1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月V o l.44 N o.1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J a n.,2018D O I:10.13718/j.c n k i.x d s k.2018.01.019试论秦汉刑罚中的司寇刑张新超(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400715)摘要:秦和汉初的司寇刑一般是耐为司寇刑的简称,属无期徒刑㊂获刑者有立户㊁名田宅等重要权利,但刑徒身份使之处于里中社会生活的边缘位置㊂司寇的劳役主要有侦捕疑犯㊁监管刑徒㊁传递文书和运送物资四类,这与徒隶内部各级刑徒的劳役已经混淆的状况不同㊂此时司寇的社会地位在逐渐下降,是为汉文帝刑罚改革的重要背景㊂改革后的司寇刑因性别不同而异名,男性的刑名是耐为司寇,女性的刑名是作如司寇,都是二岁刑㊂至迟在公元91年二者又重新统称为司寇㊂此时司寇刑的惩罚措施主要有限制自由㊁取消户籍等七条,但并非只针对司寇,说明刑期的长短已经成为衡量刑罚轻重的主要标准㊂秦汉时期的司寇刑经历了从兼具社会身份㊁劳役属性到只有劳役属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秦汉时期的社会性质和刑罚体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㊂关键词:秦汉;刑罚;司寇;汉文帝刑罚改革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8)01-0173-11司寇刑是秦汉刑罚体系中的重要一级,史籍和简牍中的相关记载也比较多㊂在目前所能见到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大多是就‘汉书㊃刑法志“和‘汉旧仪“中的相关记载展开讨论,主要涉及司寇的刑期和劳役内容㊂①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公布后,学界开始关注司寇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问题㊂②这些成果对我们认识司寇刑大有裨益,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秦和汉初司寇刑的劳役和权利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对汉文帝刑罚改革后的司寇刑研究很少等㊂因此本文将在利用新公布的岳麓秦简(肆)的基础上对秦和汉初的司寇刑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并尝试研究其在汉文帝刑罚改革后的情况㊂①②如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7-298㊁1536页㊂程树德:‘九朝律考“,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58页㊂(日)濱口重国:‘秦漢隋唐史の研究“(上卷),東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版,第631-639页㊂(日)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185页㊂(日)滋贺秀三:‘西汉文帝的刑法改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8卷‘法律制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6-82页㊂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2~95页㊂张建国:‘西汉刑制改革初探“,‘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㊂(日)冨谷至著,柴生芳㊁朱恒晔译:‘秦汉刑罚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㊁53-134页㊂如(日)鷹取祐司:‘秦漢時代の刑罰と爵制的身份序列“,载‘立命館文学“第608号,2008年㊂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秦汉初期国家秩序中的身份“,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268页㊂孙闻博:‘秦及汉初的司寇与徒隶“,‘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3期㊂(日)宫宅潔著,杨振红等译:‘中国古代刑制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132页㊂收稿日期:2017-06-19作者简介:张新超,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㊂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项目 出土简牍与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乡里社会研究 (2016Q N L S51),项目负责人:张新超;西南大学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及社会变迁研究 (S WU1709112),项目负责人:邹芙都;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秦汉乡里问题新探 (S WU1509439),项目负责人:张新超㊂一、秦和汉初刑罚中的司寇刑(一)概况岳麓秦简有 泰上皇时内史言:西工室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多贫不能自给 (粮) [1]204的记载,泰上皇即秦庄襄王(前249年至前247年在位),这是目前关于司寇的最早记载㊂秦代的徒刑①有城旦舂㊁鬼薪白粲㊁隶臣妾㊁司寇和候刑,其中司寇刑轻于隶臣妾刑,重于候刑㊂张家山汉简载: 告不审及有罪先自告,各减其罪一等,死罪黥为城旦舂,城旦舂罪完为城旦舂,完为城旦舂罪Ѳ Ѳ 鬼薪白粲及府(腐)罪耐为隶臣妾,耐为隶臣妾罪耐为司寇㊂ [2]26说明汉初司寇刑也比隶臣妾轻,但此时已经没有候刑㊂秦代到西汉文帝刑罚改革前,所有徒刑都是无期刑,司寇也不例外㊂据研究,秦及汉初 法律条文中的 耐 和 鬼薪白粲 ㊁ 隶臣妾 ㊁ 司寇 等刑名,其实是耐刑+徒刑的省略语 [3]㊂这一观点已经在简牍资料中得到证明,秦‘置吏律“载: 其任有辠刑辠以上,任者赀二甲而废;耐辠㊁赎辠,任者赀一甲;赀辠,任者弗坐㊂ [1]139-140这里将秦代刑罚(除死刑外)分为三个等级: 刑罪 耐罪㊁赎罪 赀罪 ,其中耐罪应包含鬼薪白粲㊁隶臣妾㊁司寇和候㊂结合上引张家山汉简可知,司寇刑的全称是 耐为司寇 ㊂同时, 耐为司寇 也可以直接称为 耐罪 ,只是这种称呼不独指耐为司寇,需要根据文意来确定所指㊂但是简牍中的 司寇 并不都是 耐为司寇 的简称,岳麓秦简: 城旦舂司寇亡而得,黥为城旦舂,不得,命之,其狱未鞫而自出殹(也),治(笞)五十,复为司寇㊂ [1]55这里的 司寇 是 城旦舂司寇 的省语,而 城旦舂司寇 是城旦舂的一个类型㊂耐为司寇刑虽然有多种称呼,但是判处该刑的刑徒径称为 司寇 ㊂由于司寇刑并不像城旦舂㊁鬼薪白粲㊁隶臣妾仅从称呼上就能区分性别,又因为性别差异会产生刑罚差异,所以有学者提出司寇刑 不向女性科罚 的观点[4]27㊂但秦‘傅律“载: 若群司寇㊁隶臣妾怀子,其夫免若冗以免㊁已拜免,子乃产,皆如其已免吏(事)之子㊂ [1]121这里的 司寇 显然是指判司寇刑的女性㊂张家山汉简中经常将司寇与隶臣妾㊁鬼薪白粲㊁城旦舂并列,说明汉初司寇也包括男性和女性㊂因此,笔者认为秦和汉初的司寇刑是同时科罚男性和女性的,只是没有出现区分男女判司寇刑的专有名称而已㊂(二)司寇刑的惩罚措施一旦判司寇刑就丧失了很多权利㊂秦简载 侯(候)㊁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㊁史及禁苑宪盗㊂ [5]63即司寇不得担任官府小吏㊂岳麓秦简中还有这样的规定:置吏律曰:有辠以 (迁)者及赎耐以上居官有辠以废者,虏㊁收人㊁人奴㊁群耐子㊁免者㊁赎子,辄傅其计籍㊂其有除以为冗佐㊁佐吏㊁县匠㊁牢监㊁牡马㊁簪褭者,毋许,及不得为租㊂君子㊁虏㊁收人㊁人奴㊁群耐子㊁免者㊁赎子,其前卅年五月除者勿免,免者勿复用㊂[1]138-139这里的 卅年 是指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㊂ 群耐子 包括司寇子,他们大约在秦始皇三十年五月后就不能担任佐等低层小吏,这意味着司寇子的社会地位降低了㊂而根据简文记载,司寇的刑徒身份不会被子女继承,司寇子的身份是士伍,即无爵平民㊂②秦‘置吏律“规定:县除小佐毋(无)秩者,各除其县中,皆择除不更以下到士五(伍)史者为佐,不足,益除君子子㊁大夫子㊁小爵及公卒㊁士五(伍)子年十八岁以上备员,其新黔首勿强,年过六十者勿以为佐㊂[1]137-138如果符合任佐职条件的人数不足,士伍子(仍是士伍)只要在十八岁以上就可以充任㊂司寇子的身份虽然是士伍,但是即使年满十八岁也不能担任佐,显然没有获得士伍应有的权利㊂实际上类①②关于是用 徒刑 ㊁ 劳役刑 ㊁ 身份刑 还是 附加刑 来称呼城旦舂㊁鬼薪白粲㊁隶臣妾㊁司寇等刑名,学界看法不一㊂为了论述方便,本文统一使用 徒刑 这一称呼㊂张家山汉简规定 公士㊁公卒及士五(伍)㊁司寇㊁隐官子,皆为士五(伍)㊂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8页)似现象一直存在,‘周礼“云: 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㊂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三年㊂ [6]卷66,p2746-2747 不齿 是指刑徒被释放后不能享受与一般平民同等的权利㊂睡虎地秦简中收录了两条魏国安釐王二十五年(前252年)的律文,其中有一条关于赘婿的记载: 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㊂三枼(世)之后,欲士(仕)士(仕)之,乃(仍)署其籍曰:故某虑赘壻某叟之乃(仍)孙㊂ [5]174赘婿的身份低下,其子孙三世之后才能做官,而且要在户籍上标明是赘婿的后代㊂这条魏律被收入秦律中,说明在当时具有法律效用㊂可见秦代歧视刑徒㊁赘婿等身份的人及其子孙的现象,是有历史渊源的㊂秦被称为 刑徒国家 [7]107㊁228,刑徒数量庞大,而他们的子孙也因受到歧视而很难改善处境,再加上类似处境的赘婿等群体,数量必定十分巨大㊂司寇没有拜爵㊁以及因拜爵而受政府赏赐财物的权利,也没有继承爵位的权利:当 (拜)爵及赐,未 (拜)而有罪耐者,勿 (拜)赐㊂[2]62尝有罪耐以上,不得为人爵后㊂[2]61不仅如此,司寇还要承担额外的赋税㊂岳麓秦简载:泰上皇时内史言:西工室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多贫不能自给 (粮)㊂议:令县遣司寇入禾,其县毋(无)禾当贷者,告作所县偿及贷㊂西工室伐幹沮㊁南郑山,令沮㊁南郑听西工室致㊂其入禾者及吏移西工室㊂Ә二年曰:复用㊂[1]204当西县工室中的司寇㊁隐官和践更者因贫困不能自给时,官府要求司寇缴纳禾,但并没有让隐官㊁践更者等身份的人缴纳㊂这条规定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再次启用后,司寇的负担无疑会被加重㊂据张家山汉简记载,有爵者和无爵平民还享受稟鬻米㊁受王杖㊁免为睆老的权利[2]57,这些简文均不涉及司寇㊂但在‘二年律令㊃赐律“中,司寇又有政府赐衣和赐酒食的权利,只是物品的质地㊁数量不仅与平民有区别,而且还将司寇与其他刑徒并列:(赐衣)五大夫以上锦表,公乘以下缦表,皆帛里;司寇以下布表㊁里㊂[2]48(赐)毋爵者,饭一斗㊁肉五斤㊁酒大半斗㊁酱少半升㊂司寇㊁徒隶,饭一斗,肉三斤,酒少半斗,盐廿分升一㊂[2]49司寇以下 是指司寇㊁隶臣妾㊁鬼薪白粲㊁城旦舂四类刑徒㊂ 徒隶 是指 城旦舂㊁隶臣妾㊁鬼薪白粲 , 能被政府所买卖,具有罪犯奴隶的性质㊂ ①上述简文都将司寇与徒隶并列,说明二者在 赐衣 和 赐酒食 上的待遇相同㊂这里还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司寇居住在里中(见后文),但是在赐衣㊁赐酒食时司寇却与不在里中居住的徒隶并列,这似乎暗示对司寇的赏赐不是与里中居民一起进行的㊂以下两个算数题可资佐证,首先是岳麓秦简‘数“中的记载:夫=(大夫)㊁不更㊁走马㊁上造㊁公士,共除米一石,今以爵衰分之,各得几可(何)?夫=(大夫)三斗十五分斗五,不更二斗十五分斗十,走马二斗,上造一斗十五分五,公士大半斗㊂[8]95 除 是给予的意思㊂简文是关于五人领取政府给予的米,然后进行分配的内容,这里没有出现司寇㊂而岳麓秦简‘数“中提供的相关资料 基本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9]㊂其次,‘九章算术“中有平民根据身份分配鹿肉的记载[10]105-106,这个例子虽然讲的是分配非政府给予的食物,但是这反而说明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没有出现司寇㊂而据堀毅考证,‘九章算术“是秦代的数学书,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11]297㊂两道算数题都是以爵位作为分配物品的依据,而司寇处在爵制性身份序列 -1级 的位置,低于有爵者和无爵的公卒㊁士伍㊁庶人[12]㊂这些都暗示司寇不①曹旅宁:‘释 徒隶 兼论秦刑徒的身份及刑期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㊂他主要论述的是里耶秦简中的徒隶,笔者认为此结论也适用于汉初㊂另外,池田夏树认为 徒隶 还包括官有奴隶㊂参看(日)池田夏树:‘戦国秦漢期における徒隸“,‘帝京史学“第20号,2005年㊂能和同住在里中的平民一起接受赏赐㊂关于汉代赐衣㊁赐酒食的程序,可以从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诏书中略窥一二:诏曰: 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㊁弟者㊁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㊂有冤失职,使者以闻㊂县乡即赐,毋赘聚㊂ 如淳曰: 赘,会也㊂令勿擅征召赘聚三老孝弟力田也㊂ 师古曰: 即,就也㊂各遣就其所居而赐之,勿会聚也㊂ [13]卷6,p174-175诏书特别强调 县乡即赐,毋赘聚 ,并把它作为一项皇帝怜悯百姓的措施㊂说明在通常情况下,百姓要聚在官府领取赏赐㊂这时又按照爵位高低㊁年龄大小来确立领受赏赐的先后顺序,而这个顺序就是他们在 里的社会生活的身份序列 ㊂①司寇既然不参与,在里中就成了边缘人物㊂司寇为什么不能与同里平民一起领受赏赐呢这应该与司寇的刑徒身份有关㊂司寇刑的全称为 耐为司寇 刑, 耐 是剔除鬓须的意思㊂②可算作广义上的肉刑[14]153㊂肉刑的本意是通过用刑使受刑人具有 不齿于社会的不洁不祥的性质 [15]11,以达到将其驱逐出社会的目的㊂据此可以推断,在汉代重要的社祭㊁赐酺(政府许可的民间聚众饮酒)等里中居民共同参与的事情中,可能都不会出现司寇的身影㊂③(三)司寇刑徒的权利秦和汉初的司寇有名田宅的权利,但是获得的田宅数量最少㊂张家山汉简载 公卒㊁士五(伍)㊁庶人各一顷,司寇㊁隐官各五十亩 [2]52㊁ 公卒㊁士五(伍)㊁庶人一宅,司寇㊁隐官半宅 [2]52㊂有学者认为汉初的主体秩序是 通过皇帝与民之间的田宅给付为媒介确立,里内的秩序也以对应爵级的田宅数形成贫富差别㊂ [16]这进一步说明司寇在里中的地位很低㊂司寇也有免老的权利: 公卒以下六十六,皆免为老㊂ [2]57据前引简文, 公卒以下 包括司寇㊁隐官㊂司寇还有立户㊁在里中居住和迁户的权利:A栏:Ѳ Ѳ二户㊂大夫一户㊂大夫寡三户㊂不更一户㊂小上造三户㊂小公士一户㊂B栏:士五(伍)七户㊂司寇一ʌ户ɔ㊂小男子ѲѲ ㊂大女子ѲѲ ㊂㊃凡廿五Ѳ 8-19[17]32-33成里户人司寇宜㊂下妻 8-1027㊂[17]264司寇㊁隐官半宅㊂欲为户者,许之㊂[2]52以上三条材料充分说明,秦和汉初的里中不仅有司寇户,而且政府对司寇立户的态度也是 许之 ㊂既然允许司寇立户㊁名田宅,自然就可以在里中居住㊂这些权利使得司寇的身份中不仅有作为刑徒的劳役属性,更具有一种作为社会身份的属性㊂关于司寇迁移户口,里耶秦简中有 阳里户人司寇寄㊁妻曰备,以户 (迁)庐江,丗五ʌ年ɔ(前212年)Ѳ [18]的记载㊂阳里属于迁陵县,简文记载了原住迁陵县阳里㊁身份为司寇的寄和他的妻子备,在秦始皇卅五年(前212年)迁徙到庐江的情况㊂简牍中有关于迁户的法律:甲徙居,徙数谒吏,吏环,弗为更籍,今甲有耐㊁赀罪,问吏可(何)论?耐以上,当赀二甲㊂[5]127①②③实际上爵位比年龄更具优越性,只有爵位相同时才会参考年龄㊂(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3-424页㊂‘汉书㊃高帝纪“应劭注曰: 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㊂古耐字从彡,发肤之意也㊂ (第64页)‘说文解字“: 耏,罪不至髡也㊂ 段注: 不剃其发,仅去须鬓是曰耐㊂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454页)可见, 耐 的早期含义就是剃掉须鬓㊂汉初常有像 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汉书㊃文帝纪“)的记载,说明民爵赐予时,常将赐爵㊁赐牛酒和赐酺组合起来使用,而这里的 民 女子 指的是编户良民㊂同时,赐酺所食用的酒食就来源于赐牛酒,说明赐酺与前两者关系密切㊂参看(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二十等爵制研究“,第154㊁393㊁409页㊂司寇虽为编户民,但并非良民,因此不能参加上述活动㊂张家山汉简中也有类似记载[2]54㊂如此看来,司寇迁移户口是有法律保障的㊂而且从司寇在里中居住和迁户的记载来看,司寇并没有被关押在官府或劳役场所,拥有较大的人身自由㊂‘二年律令㊃亡律“载: 司寇㊁隐官坐亡罪隶臣以上,输作所官㊂ [2]30司寇只有在被监管的隶臣及其以上的刑徒逃跑后,才会被 输往作所之官 [19]154做劳役,这也说明司寇在平时享有较大的人身自由㊂但是这种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司寇不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迁徙,秦律: 当完为城旦舂以下到耐罪及亡收㊁司寇㊁隶臣妾㊁奴婢阑亡者舍人室㊁人舍㊁官舍,主舍者不智(知)其亡,赀二甲㊂ [1]59同时,‘二年律令“170号简中也有类似记载,但中间少了 司寇 二字,这似乎意味着司寇的人身自由有所变化㊂有学者根据上引里耶简8-1027认为 下妻之 下 似指较低的社会身份 ,由此认为司寇的 配偶身份较低 [20],这一结论有待商榷㊂首先,上文所引 阳里户人司寇寄㊁妻曰备 中提到司寇的配偶还有 妻 ,即正妻㊂张家山汉简有 其毋嫡子,以下妻子㊁偏妻子㊂ [2]59这里将 嫡子 与 下妻子 相对,暗示正妻和下妻在婚姻中是嫡与庶的关系㊂即下妻之 下 表示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与其社会身份没有必然联系㊂另外,我们还可以以奴的婚娶状况作为参考,张家山汉简载 民为奴妻而有子,子畀奴主 [2]34㊂奴尚且可以娶平民为妻,司寇当也可以㊂①因此,司寇配偶的社会地位不一定低,甚至可能高于司寇㊂(四)司寇刑的劳役里耶秦简记载:ʌ尉ɔ课志:卒死亡课,司寇田课,卒田课㊂㊃凡三课㊂8-482[17]165有学者指出司寇劳作的田属于公田[21]㊂若考虑以下两点,笔者认为这种公田实际上是屯田㊂首先,简文中有 卒田课 即关于士卒田作的内容,这种情况一般属于军队屯田㊂其次,迁陵县的户口非常少,里耶秦简8-2004中有迁陵县在秦始皇廿八至三十三年的六年间,户口数从未超过200户㊂而根据 迁陵吏志 记载,迁陵县的吏员编制有103个[22],再加上驻军等,人数应该不少㊂仅靠一百来户平民供养他们是不可能的,因此利用刑徒劳作和屯田都是政府自给自足的必要措施㊂但是屯田活动并不涉及全国,因此这不可能是司寇的主要劳役㊂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主要劳役有传递文书,秦‘徭律“载: 毋令典㊁老行书;令居赀责(债)㊁司寇㊁隶臣妾行书㊂ [1]119另一个重要的劳役是运输物资,里耶秦简?-5载:廿七年(前220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㊁叚(假)卒史谷㊁属尉:令曰: 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㊁隶臣妾㊁居赀㊁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徭)㊂ 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㊁南郡㊁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节传之㊂必先悉行乘城卒㊁隶臣妾㊁城旦舂㊁鬼薪㊁白粲㊁居赀㊁赎责(债)㊁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县者㊂田时殹(也)不欲兴黔首,嘉㊁谷㊁尉各谨案所部县卒㊁徒隶㊁居赀㊁赎责(债)㊁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县者簿,有可令传甲兵,县弗令传之而兴黔首,[兴黔首]可省小弗省小而多兴者,辄劾移县,[县]亟以律令具论㊂[23]192里耶秦简 -6的记载也与之类似㊂从这些简文可以看出,输送物资的征发顺序为:城旦舂㊁隶臣妾㊁居赀赎债 乘城卒㊁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县者 非践更的黔首㊂司寇处于第二梯队,与践更的黔首并列,说明这一劳役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内㊂但岳麓秦简‘徭律“的记载略有不同:委输传送,重车负日行六十里,空车八十里,徒行百里㊂其有ѲѲѲѲ Ѳ而Ѳ傅于计,令徒善攻间车㊂食牛,牛 (胔),将牛者不得券 (徭)㊂尽兴隶臣妾㊁司寇㊁居赀赎责(债),县官Ѳ之Ѳ传输之,其急事,不可留殹(也),乃为兴 (徭)㊂[1]150-151‘徭律“的另一条律文载: 传送委输,先悉县官车牛及徒给之,其急不可留,乃兴 (徭)如律;不①鹰取祐司认为:秦简㊁汉简中的庶人为被赦罪者或刑徒㊁奴婢之被解放者,而且奴婢作为主人的财产并不处于官府的支配及管理之下,所以在爵制性身份序列中是没有位置的㊂参看氏著:‘秦漢時代の刑罰と爵制的身份序列“,‘立命館文学“第608号,2008年㊂这说明司寇的身份不比奴婢低㊂先悉县官车牛徒,而兴黔首及其车牛以发 (徭),力足以均而弗均,论之㊂ [1]117这里的 徒 指的就是上条律文中的 隶臣妾㊁司寇㊁居赀赎责(债) ㊂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下令 更名民曰 黔首 [24]卷6,p303,可知岳麓简的记载也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之后㊂但里耶秦简 -5的时间为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二月,距离 更名民曰 黔首 的时间最多一年左右,其中引用的令文产生的时间应当更早㊂因此,岳麓秦简‘徭律“的记载很可能晚于里耶秦简中的令文,司寇输送物资的劳役在秦统一全国后被加重了㊂除了以上两种劳役外,司寇还要协助治安人员侦捕疑犯㊂如秦简中有狱史触率领司寇晦搜查逃犯[25]186㊁张家山汉简中有狱史举 率领司寇裘捉捕疑犯的记载[2]109-110㊂侦捕疑犯与司寇 伺察寇盗 [26]298的含义相合㊂但‘汉旧仪“认为司寇的职责是 备守 [27]85,就是在边疆监视敌人㊂因此有学者吸收这两种观点,认为司寇的伺察对象 既含外寇,又有内寇 [28]174㊂但是城旦的任务是 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 [24]卷6,p322;候也是 一种被用以伺望敌情的刑徒 [5]63㊂几种罪犯的任务都是伺察寇虏,应当各有所侧重㊂从目前所能见到史料来看,没有发现司寇在边疆 备守 的记载,再结合司寇有侦捕疑犯的任务来看,笔者认为秦和汉初的司寇在伺察寇盗方面是以 内寇 为主㊂司寇的劳役还有监管刑徒㊂‘新书“载: 若夫束缚之,系絏之,输之司空,编之徒官,司寇㊁牢正㊁徒长㊁小吏骂詈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㊂ [29]卷2,p80-81‘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㊂汉代没有作为官职名的 司寇 ,这里应指刑徒司寇㊂冨谷至也曾指出 司寇是对受刑囚进行司法管制的刑役 [7]31㊂总之,监管刑徒与 伺察寇盗 的意思相近,应当也是司寇的主要劳役㊂综上可知,关于司寇从事的劳役,律文中大多有明确的规定㊂秦‘司空律“载 司寇勿以为仆㊁养㊁守官府及除有为殹(也) [5]54㊂即不得任用司寇作赶车的仆㊁烹炊的养㊁看守官府或其他的事㊂注释者认为司寇用以 备守 ,故不得充当其他职役,现在看来这一解释不大准确㊂因为秦律明确规定司寇的职役还有传递文书和运输物资㊂目前还没有发现秦及汉初的法律中有如此详细规定徒隶劳役的内容,可见政府对司寇从事劳役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㊂这种谨慎的态度应当与司寇兼具社会身份的属性相关㊂二、汉文帝刑制改革后的司寇刑(一)‘汉书㊃刑法志“㊁‘汉旧仪“中的相关记载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改革后的刑制,因‘汉书㊃刑法志“㊁‘汉旧仪“的记载存在差异而给后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惑㊂学者们纷纷就此提出见解,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大分歧,但基本都认为它们反映了当时刑律的变化㊁‘刑法志“的记载存在文字问题㊂①‘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㊂鬼薪白粲一岁,为隶臣妾㊂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㊂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㊂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㊂[13]卷23,p1099这一记载存在两个突出问题:1.没有关于鬼新白粲刑期的记载㊂滋贺秀三等认为原文有脱落,张建国认为‘刑法志“在流传的过程中将有关记载误入颜师古注中[30]㊂2.文中的 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 容易让人产生以下疑问:根据如淳的注释, 司寇一岁 与上文相连,指隶臣妾在第三年服一年的 司寇 刑,以凑满隶臣妾的三年刑期,那么 作如司寇 就成了司寇刑的正式刑名,这又与目前的认识相矛盾㊂滋贺秀三在分析相关问题后,推测原文有脱文,并试着做了增补(ʌɔ内的文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㊂鬼薪白粲一岁,ʌ免为庶人㊂鬼薪白粲满二岁ɔ,为隶臣妾㊂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㊂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㊂司寇一岁,及ʌ司寇ɔ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㊂[15]80①如沈家本㊁滨口重国㊁滋贺秀三㊁堀毅㊁高恒㊁张建国㊁冨谷至等,详见注释①㊂。

《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读书笔记模板

《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读书笔记模板
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叙事
文学
身份
世界
文学
尝试
世界
文化
人类学 文化
诗学
文学
人类学
民族
研究
中国
母语
之谜
内容摘要
本文集以“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为主题,探讨中国与英语世界中的族群书写、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议题。 文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族群书写”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族群文学。重点以广西壮族的“刘三姐叙事” 和贵州苗族的“蚩尤叙事”为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壮族和苗族 的口承文化具有何种表述价值和结构。第二部分“世界文学”以中西方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为研究对象,分析美 国的多族群文学史建构以及英国、中国的作家作品中的身份认同、地域认同。第三部分“学科交叉”梳理、评述 和反思了文学人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第四部分“述评对话”评论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学 人专著。
目录分析
从文学人类学 1
到多民族研究: 川大学人之路 (ຫໍສະໝຸດ )2族群书写3
世界文学
4
学科交叉
5
述评对话
后记
内容简介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 “老传统”与“新叙事” 彝人诗中的印第安 苗族蚩尤叙事中的族性书写 从“母语文学”看少数权利和文化认同
族群单位与文学建构 “变异学”和新“世界文学”模式:比较诗学新方向 什么是“世界文学”? “谋杀母语”的诗学 比较文学与《诗经》的讽寓性阅读 上海叙事中的“自观”与“他观”

西南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中的几个典型误译辨析

西南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中的几个典型误译辨析

西南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中的几个典型误译辨析
庄成余;贺芸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 引言rn语言文字是民族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文化信息的
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民族的社会文化无不反映在这个系统中.在翻译上,无论是笔译强调的信、达、雅,还是口译倡导的快、准、顺,是否尽可能地忠实于原
文原义都是评价译文质量最基本的标准.就功能而言,翻译服务于社会,使社会受益,因此,"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①.但是,翻译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译品质量良莠不齐俯拾即是,在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速发展的今天,西南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和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庄成余;贺芸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参考消息》误译西方媒体名称典型案例辨析 [J], 李新
2.对外宣传翻译:译"名"更要译"实"——政治性误译举隅与应对策略 [J], 张立蓉;孟
祥春
3.互文辨析:兼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互文的误译与纠正 [J], 徐凤娥
4.怀化旅游对外宣传英译中的几个误译 [J], 刘宏义
5.聚首右江河畔,聚焦民族典籍译介,聚集西南民族与跨境民族文化研究——“2017年全国民族典籍翻译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J], 陆莲枝;周艳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年全国民族典籍翻译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高层论坛将在广西、云南召开

2017年全国民族典籍翻译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高层论坛将在广西、云南召开

出版物刊名: 民族翻译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摘要:<正>2017年全国民族典籍翻译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高层论坛将于12月22日至24日在广西百色市和云南富宁县坡芽村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主要议题包括:1.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和策略研究;2.民族典籍翻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研究;3.民族典籍翻译的策略、评价与批评研究;4.典籍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5.西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6.西。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调查及思考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调查及思考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调查及思考
邓建平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30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而旅游汉英翻译在宣传介绍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外国游客、增加游客满意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媒介功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对民族文化旅游英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实际的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云、贵、川)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汉英翻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和规范民族文化汉英翻译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总页数】2页(P565-566)
【作者】邓建平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功能语境视角看“非遗”旅游外宣的翻译--以扬州非物质文化旅游外宣汉英翻译为例
2.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开拓力作r——《西南诸民族典籍翻译研究》介评
3.黔西南州汉英公示语翻译问题及翻译策略
4.黔西南州汉英公示语翻译问题及翻译策略
5.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汉英翻译省译策略研究——兼谈对汉英翻译测试的几点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土鲁窦吉》·出版前言

(1)《土鲁窦吉》·出版前言

(1)《土鲁窦吉》·出版前言
出版前言
贵州彝文图书的出版,始于80年代中期。

那时贵州民族出版社恢复伊始,就立志于发掘、整理、出版、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相继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特色、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图书。

特别是《西南彝志》、《彝族源流》、《贵州彝族咪谷丛书》等彝汉文对照本套书、丛书的推出,为贵州彝文图书出版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结束了贵州出版史上没有彝文出版物的历史,加快了彝族文化研究的步伐。

为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彝文古籍整理必需向分门别类的方向迈进。

随着彝族民间藏书不断搜集、发掘,彝文文献的精华逐步问世,彝文古籍整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日渐成熟,以及近十年彝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贵州作为彝文古籍最集中、最丰富的省份,整理、翻译、出版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彝文古籍的条件、时机已经成熟。

为此,我们从文献学的广义角度出发,策划了《彝文文献经典系列》这套书。

共8本,包括法律篇、历法篇、政治篇、军事篇、教育篇、地理篇、经济篇、礼仪篇,以彝文原著注音与汉文意译对照加注释的体例出版。

这是我们总结十余年彝文图书出版经验与教训后的一次尝试,以期在专业性、系统性上有所突破。

这套书的出版,应有助于填补彝族古代文明空白,丰富中华文化宝库,揭开中国西南彝族史上的不解之谜。

出版者
1998年9月2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O卷 第 4期
Vo 1 .3 0 - No .4






2 0l ,
J OU RN AL OF B AI S E UNI VE R S I T Y
J u l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1 1 月1 5日前 提 交 论 文 全 文 , 会务组将组织专 家对论文进行评 审 , 并于2 0 1 7年 1 1 月3 0日前 向 入 选 柴
米 者寄发正式邀请 函。 米
米 米 米
米 柴
柴 米 米
二、 会 议 时 间 安 排
报到 时间 : 2 0 1 7年 1 2月 2 2日( 周五 ) 9 : 0 0 — 2 4 : 0 0 会议 时间 : 2 0 1 7年 1 2 月2 3 — 2 4日 离会时间 : 2 0 1 7 年1 2 月2 4日下 午 三、 会 议 报 到地 点


会议简 讯 :
2 0 1 7年 全 国 民 族 典 籍 翻 译
米 米

与 西 南 少 数 民 族 文 化 研 究 高 层 论 坛

米 来
米 由 中 国 英 汉 语 比较 研 究 会 典 籍 英 译 专 业 委 员 会 主 办 由 百 色 学 院 、 文 山学院和凯里学 院三所 - l , e 米 高校 联合承 办 百色 学院外语学 院协办 的 2 0 1 7 年 全 国 民族 典 籍 翻译 与 西 南 边 疆 跨 境 民族 文 化 交 米
米 族 语 言文 化 研 究 的 专 家 和 学 者 作 大 会 主 旨发 言 。欢 迎 国 内外 专 家 学 者 积 极 参 加 , 踊跃投稿 。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7 ) 汉 族 与少 数 民族 文 化 关 系 研 究 ( 8 ) 汉 语 典 籍 与 少 数 民族 典 籍 关 系研 究 ( 9 ) 其 它 相 关 研 究
流 与传播 高层论坛 , 拟定 于 2 0 1 7年 1 2, q , 2 2 ( N 3 5) -2 4日( 周 日) 在 广 西 百 色 市 和 云 南 富 宁 县 坡
米 米
芽村举行 。本次论 坛 以“ ‘ 一带一路 ’ 背 景 下 少 数 民族 文 化 对 外 传 播 和 西 南 少 数 民族 语 言 文 化 研 究” 为 主题 , 届 时 将 邀 请 国 内从 事 少 数 民族 文 化 对 外 传 播 , 典籍 翻译 , 比较 文 学 , 西 南 边 疆 跨 境 民
柴 柴 l , - e 米 采 米 米 米 一、 本 次 论 坛 的 议题 ( 1 ) 少 数 民族 文 化 对 外 传 播 的 战 略 和 策 略 研 究 ( 2 ) 民族 典 籍 翻 译 的 历 史 、 现 状 与 发 展 研 究 ( 3 ) 民族 典 籍 翻 译 的 策 略 、 评 价 与 批 评 研 究 f 4 ) 典 籍 翻 译 学 科 建 设 与人 才 培养 研 究 ( 5 ) 西 南 跨 境 民族 文 化研 究 ( 6 ) 西 南 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研 究
1 4 0

米 米 米



中 国 英 汉 语 比 较 研 究 会 典 籍 英 译 专 业 委 员 会 米
百 色 学 院 米
米 米

米 米
文 山 学 院 凯 里 学 院
2 0 1 7年 7月 2 0日
米 米

柴 柴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百 色 市 川 惠 国 际 大 酒 店 ( 地址 : 广 西 百 色 市 右 江 区新 兴 路 3 5号 )
四、 会 务联 系 方 式 会 务 组 邮箱 : d j y k j 2 0 1 7 @1 2 6 - c 0 m 通信地址 : 广 西百 色 市 右 江 区 中 山 二 路 百 色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邮编 : 5 3 3 0 0 0
米 米 米
请各 位专家 于 2 0 1 7 年9 月3 0日前 将 3 0 0字 左 右 的论 文 摘 要 ( 中文 ) 、 关键词 与 h t t p : / / w w w 2 ・ b s u c ・ e d u . c n / s e h o o l 1 w y x y / w y t z / 2 0 1 7 0 6 1 2 6 2 2 0 5 . h t m1 ) 通 过 电子 邮 件 发 送 到 会 务 组 邮 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