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华北明珠白洋淀》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
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第一章:白洋淀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白洋淀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华北地区的重要性。
2. 掌握白洋淀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白洋淀的地理位置:介绍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流经雄安新区等地。
2. 白洋淀的历史背景:介绍白洋淀自古代以来的开发利用情况,如渔业、水利、交通等,以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地位。
教学活动:1. 地图识别:让学生查看中国地图,指出白洋淀所在的位置。
2. 视频资料观看:播放关于白洋淀历史发展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白洋淀的历史变迁。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白洋淀历史背景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绘制一幅白洋淀地理位置示意图,标注出白洋淀所在的城市和周边地区。
第二章:白洋淀的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白洋淀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水文、气候、植被等。
2. 掌握白洋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教学内容:1. 白洋淀的自然环境:介绍白洋淀的水文特征、气候类型、植被类型等,引导学生认识白洋淀的自然美景。
2. 白洋淀的生态保护:介绍白洋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如湿地保护、鱼类资源保护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白洋淀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
2. 生态保护案例分析:分析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如湿地恢复、鱼类资源保护等,引导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白洋淀生态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绘制一幅白洋淀自然环境特点示意图,标注出白洋淀的水文、气候、植被等特征。
第三章:白洋淀的渔业与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白洋淀渔业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当地的地位。
2. 掌握白洋淀地区的文化特色,如民俗、民间艺术等。
教学内容:1. 白洋淀的渔业:介绍白洋淀渔业的发展历史、渔业资源利用、捕鱼技术等,引导学生了解渔业在白洋淀地区的重要性。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4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_1
4 华北明珠白洋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简练流畅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风光秀丽的北方水乡白洋淀。
描写的场面动静结合,人景相应,具体地描绘出了一幅自然与人类活动融融和谐的画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1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
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聊天交流带领学生走进白洋淀,欣赏白洋淀,热爱白洋淀。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想象画面,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热爱和向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文字、想象画面、观看视频等方式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白洋淀的景美、物美和人的美,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喜爱和向往。
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品味课文描写的景色,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共2课时,含反思)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共2课时,含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
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
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教具准备】生子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兵张嘎的图片和嘎子养伤时的视频2.师:你知道嘎子在什么地方养伤吗?(白洋淀)3.师:白洋淀不仅出英雄,而且那的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还被称为华北明珠,让我们一起去白洋淀看看吧4.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学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3.小组内读课文,教师再指名读。
三、美读品味,感悟理解1.师:你知道白洋淀的位置和基本概况吗?读一读说一说。
2.师:谁知道什么是芦苇?(出示芦苇的图片)3.师:到了夏天呀,整个淀区芦苇密布,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像:课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来源:21 世纪教育网】(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教师要适时机给予评价)例如:(1)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好像在……(2)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好像在风中......(3)荷花有()的,有()的,还有()的,颜色真是……指导朗读。
出示荷叶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师:你们还欣赏到了什么样的荷叶荷花?生:……师:谁能通过读让我们每个人都看到这样的美景?指名配乐朗读这些句子。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
4 华北明珠白洋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
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华北平原(出示地图):这就是华北平原,这里土壤肥沃,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粮食作物,还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经济作物。
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水果种类众多。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棉油的生产基地。
在华北平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2.板书课题,齐读。
3.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学习新课。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要了解白洋淀,不能离开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在这里是烘托的作用。
先使学生了解华北平原的简单知识,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华北明珠——白洋淀提供了背景资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师:刚才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读书。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初读的目的一是为下面的阅读教学做准备,二是对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形成初步的印象。
来,借助拼音或询问别人,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认读。
3.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4.班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指名读。
5.学生利用新认识的字词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了解的词语。
6.班内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别人的识字方法哪种更好,学习使用最好的方法。
读懂文字是深入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不了解的词语,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课时(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师:我们上节课知道了华北明珠就是白洋淀,同学们还提出了这个问题——白洋淀为什么是华北明珠,我们这节课就来游览白洋淀,顺便解决这个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找答案。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华北明珠白洋淀》教学设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第3、4自然段。
学情
分析
通过一节课学习,学生们已经知道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理解文本应该兴趣更浓了。本节课让学生多读多想,培养孩子们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难点:背诵3、4段,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想象,感受白洋淀的美丽与富饶。
(三)出示画面——妇女们编织苇席的情景,说说图上画的都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四)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会将白洋淀称为“华北明珠”呢?
【思】1、独立思考,勾画出书上相关的语句。2、在旁边写出批注。
【议】1、小老师和小学友讨论,统一意见。2、不能解决的和大组长讨论。
【展】全班汇报。
(一)结合介绍,体会句中用词的准确性。
(3)一根根椟……从她们的手中编出来——体会妇女们的心灵手巧与创造的快乐。
(四)中心:白洋淀不仅风景美,人更美,白洋淀的人民在这片美丽肥沃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评】1、同学互评2、老师点评,总结。
【检】填空:
仿写句子。
1、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
一会儿……一会儿……
(三)说说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思】1、独立思考,不会的查字典。2、写在练习本上。
【议】1、小老师和小学友讨论,统一意见。
2、有不同意见讨论一下。
3、不能解决的和大组长讨论。
【展】(一)、请同学读一读生词、读课文。
(二)、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白洋淀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华北明珠。)
2、夏天,整个淀区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
……像……。
《华北明珠白洋淀》老师课后反思总结
《华北明珠白洋淀》老师课后反思总结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每一堂课都是我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的机会。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回首最近一次的教学活动《华北明珠白洋淀》,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首先,我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准备工作。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没有提前查阅大量的资料,对于白洋淀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这导致我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深入讲解相关内容,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深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前研读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其次,我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述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
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被动,没有积极参与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意见,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另外,我还要反思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的不足。
在这次教学中,我没有做好课堂秩序的管理,部分学生较为调皮捣蛋,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应该更加重视课堂管理,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确保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不足。
在这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笔试形式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今后我将采用更多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以便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以上问题,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我将努力改正这些问题,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华北明珠白洋淀》老师课后反思总结
《华北明珠白洋淀》老师课后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以《华北明珠白洋淀》为主题进行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白洋淀的地理环境、生态状况以及传统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白洋淀的认识有了相应的提升。
然而,在课后的反思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我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我过于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参与。
虽然在课件中我插入了一些图片和视频来展示白洋淀的美景,但学生们只是局限于听和看,没有亲自去感受白洋淀的魅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安排一些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白洋淀的了解。
其次,我在课堂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存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也有一些学生精神不集中,与同学交头接耳,扰乱了整个课堂秩序。
这主要是由于我在课堂管理上的不严格导致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课前设置明确的规则和要求,并在课堂上及时进行提醒和规范。
同时,我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氛围和效果。
再次,我在评价方法上需要更加全面和科学。
在这节课的评价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口头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以及最后的小结,但这种评价方式还是比较简单和单一的。
我应该多样化评价手段,比如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们对白洋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我也需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和努力。
最后,我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对于白洋淀的某些具体知识点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中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内容。
因此,我需要加强自己在地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
总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尚算一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操作,丰富评价手段,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真正受益于我的教学。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4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_6
《华北明珠白洋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白洋淀的美丽与富饶
2、熟练运用比喻句与排比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白洋淀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复习学过的词语
一、激情导入
出示图片,说一说自己喜欢白洋淀哪个季节的白洋淀?为什么?
根据学生喜好出示相关段落
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白洋淀四季的景色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练习用文中的句子介绍画面内容。
(2)结合介绍体会剧中用词的准确性。
(3)教师小结:白洋淀是个美丽的地方,一年四季景色迷人。
(4)学生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2、春天淀区的美景
(1)春天淀区最显著的颜色是什么?
(2)哪些词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生机勃勃一望无边)
(3)学生练习用比喻句造句
3、夏天淀区的美景
(1)作者从那两个方面写了夏天的景色?(荷花之美打
渔之忙)
(2)体会白洋淀人民勤劳朴实,白洋淀渔产丰富。
(3)练习使用排比句。
4、秋天淀区的美景
(1)白洋淀秋天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2)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5、冬天淀区的美景
三、总结全文、深化知识
四、布置作业。
1、说一说,赞一赞
回家向父母介绍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夸一夸华北明珠白洋淀。
2、写一写,画一画
在“小本本”上积累本科所学的好词好句,画一画心中的白洋淀,写写自己的感受。
小学二年级语文《华北明珠白洋淀》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
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
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证明诠释需要语⽂,答题归纳也需要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华北明珠⽩洋淀》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华北明珠⽩洋淀》原⽂ 在华北平原上,有⼀个美丽的地⽅,那就是⽩洋淀。
⽩洋淀由九⼗多个浅⽔湖组成,湖边长满了芦苇。
⼤⼤⼩⼩的村⼦就分散在相连的河淀上。
这⼀切构成了⼀幅美丽的图画。
夏天,整个淀区芦苇密布,⼀望⽆边,像是绿⾊的海洋。
湖⾯上⼀⽚⽚荷叶挨挨挤挤,⼀枝枝荷花摇摇摆摆。
那些荷花有⽩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渔⾈三五成群。
渔民们⼀会⼉张,⼀会⼉收,那些就在湖中上下翻飞。
等到鱼⼉满舱的时候,渔⾈就⼀个跟着⼀个向村边划去。
到了收苇⼦的时节,妇⼥们就忙起来。
成捆的苇⼦堆满了院⼦。
她们席地⽽坐,说笑着,编织着。
⼀根根苇篾在她们⼿下飞起来,⼀张张苇席从她们⼿中编出来。
⽩洋淀的苇席精美、结实,远近闻名。
⼈们都把⽩洋淀称为“华北明珠”。
这⾥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
【篇⼆】⼩学⼆年级语⽂《华北明珠⽩洋淀》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字,会写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三、四⾃然段。
过程与⽅法: 1、学⽣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体验情感。
2、展开⼩组讨论,对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热爱祖国⼭河、热爱⼤⾃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洋淀的资料,⽣字卡⽚、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导⼊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3课《华北明珠⽩洋淀》,看着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由发问。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在课⽂中找⼀找答案吧。
引导针对题⽬提出问题,引发学⽣学习本⽂的动机,使学⽣产⽣可以利⽤的阅读期待。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教学设计冀教版
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
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
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2.学习一、二句:(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冀教版二年级下)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冀教版
二年级下)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华北明珠白洋淀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白洋淀的资料,生字卡片、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华北明珠白洋淀》原文、
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华北明珠白洋淀》原文在华北平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白洋淀。
白洋淀由九十多个浅水湖组成,湖边长满了芦苇。
大大小小的村子就分散在相连的河淀上。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夏天,整个淀区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
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
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舟三五成群。
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
等到鱼儿满舱的时候,渔舟就一个跟着一个向村边划去。
到了收苇子的时节,妇女们就忙起来。
成捆的苇子堆满了院子。
她们席地而坐,说笑着,编织着。
一根根苇篾在她们手下飞起来,一张张苇席从她们手中编出来。
白洋淀的苇席精美、结实,远近闻名。
人们都把白洋淀称为“华北明珠”。
这里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人。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白洋淀的资料,生字卡片、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问。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引导针对题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动机,使学生产生可以利用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5、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自学情况。
交流的过程变成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
学生通过读书,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基础。
同时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话来表述,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白洋淀的资料来理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读中悟情。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三四自然段,并随机指导朗读。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课前搜集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回家阅读孙黎先生描写白洋淀的其他文章。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华北明珠白洋淀》教学反思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上,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到白洋淀的美。
在初步感知课文前,我们一起诵读上册《水乡歌》让学生再次领略水乡秀美迷人的风光,感受水乡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这样的感情积淀下,我通过范读课文,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为学生快速全面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然后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内检查读等方式,使学生快速地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并达到正确、流利。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或查阅资料,或文段配画,或提出问题,探究讨论等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回答,不管它们是否符合常理,是否与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是否影响了教学进程,我都及时给予评价。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并用多中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朗读有滋有味。
在交流“觉得荷叶很多”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些词句知道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
我说:“他是用书上的句子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
”随后我找了陈文超,他说:“因为他们是挤在一起的,所以就多了”。
我看着学生们只是在这些答案中反复徘徊,于是,我换了一种形式问,“挨挨挤挤的荷叶是什么样的?”郭静洁说:“荷叶都挨在一起了,一点缝儿都没有。
”张安琪站起来说:“甚至,一片都搭在另一片上面了。
”“说的真好,这么多,这么美的荷叶,谁想读一读。
”这样,读起来,学生就入情入境了。
课后我又给学生推荐了孙犁的《白洋淀》让学生进行阅读,使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