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疾病护理常规(儿科)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
4 .评估患儿坠床、压疮、烫伤、导管滑脱等风险情况。 5.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室温22~24 C,湿度50%,每日进行 空气消毒。 2.给予高营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进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面色、神志、皮肤、 黏膜颜色、四肢温度、尿量等,观察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是否为痰中带血或呈铁锈色。 4.高热者头部放置冰袋,或给予30%~50%酒精擦浴,或冰盐水灌肠;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 5.痰液黏稠者,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雾化用具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套专用。指导患儿雾 化时保持平静,轻轻张口,用口均匀呼吸。每次持续雾化10~15分钟。雾化吸入后给予患 儿洗脸、漱口及拍背,鼓励患儿多饮水,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多的小儿患者禁用镇咳药。 6.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 7.药物治疗的护理:用药前必须做皮试,注意用药剂量、时间准确且无配伍禁忌,滴速适 当,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8 .做好患儿安全护理。 9.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儿及家属解释疾病,减少患儿对疾病 的恐惧、紧张。
【护理措施】 1.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2.给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水肿者暂给 低盐或无盐饮食)。 3.加强巡视,特别是营养不良的患儿,应随时注意面色、呼吸、脉搏、 神志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免因营养不良而猝 死。 4.做好皮肤护理及口、眼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 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双眼缺乏维生素A者,滴鱼肝油,以免角膜溃烂; 每周测体重2次。 5.补液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按4~8滴/分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准确 记录饮食量,有水肿者记录出入水量。 6.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7 .做好患儿安全护理。 8.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与流通。

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60%为宜、2、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温,同时使用镇静剂、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得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

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黏稠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5、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得剂量、时间、浓度。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量。

7、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准备急救物品及药品。

二、专科护理1、痰多不宜咳出时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地咳嗽,且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使用止咳祛痰剂。

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色或口周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病情恶化时拍背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合并心力衰竭得患儿需监测生命体征与尿量,注意用药及时、准确,并观察用药后得反应。

应用洋地黄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前后心率得变化,避免使用钙剂。

用利尿剂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血钾得发生。

注意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与度、血压得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55—60%为宜。

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炎症对支气管黏膜不良反应得刺激,有利于排痰、2、患儿取半卧位或舒适得体位,指导家长经常为患儿更换体位、轻拍背部;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

3、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

雾化后协助排痰,必要时用吸引器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药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观察用药后得反应、5、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减轻喘息症状。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是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医学科目。

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免疫系统都不同于成人,所以儿科护理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方法。

以下是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常规包括:-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帮助儿童保持舒适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使用湿化器或蒸汽浴帮助缓解咳嗽和堵塞的鼻子。

-观察儿童的呼吸和食欲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腹泻腹泻在儿童中也很常见,护理常规包括:-确保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口服含电解质的液体。

-提供轻食,如清汤、面条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维持室温舒适,减少儿童的不适感。

-做好手卫生,防止传染。

3.发热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发热在儿童中很常见。

护理常规包括:-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儿童的体温,记录变化。

-帮助儿童保持室温适宜的环境。

-给予温水擦浴或温水敷布帮助退烧。

-避免儿童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给予充足的水分摄取。

4.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儿童中常见的疾病,护理常规包括:-鼓励儿童大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提供容易吞咽的食物,如软熟食物。

-给予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如医生所嘱。

-观察儿童是否存在吞咽困难或疼痛,及时报告医生。

5.中耳炎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常规包括:-观察儿童是否表现出哭闹、耳痛或睡眠障碍等症状。

-提供室温适宜、湿度适宜的环境。

-鼓励儿童保持体位上抬,有助于耳道引流。

-给予按时服药,如抗生素或止痛药。

儿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根据不同的疾病而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给予儿童温柔的关怀和悉心的护理。

在帮助儿童缓解症状的同时,还要定期复查和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汇报。

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儿童可以更快地康复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主要是指对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及其护理常规:1.儿童感冒:对于婴幼儿感冒,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对于幼儿,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教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感冒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

同时,可以适量使用退热药物和清鼻剂,但要遵医嘱使用。

2.儿童腹泻:腹泻时主要依据病情进行饮食调整,如避免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并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要保持儿童肛周清洁,注意防止尿布疹的发生。

3.儿童伤害:在儿童活泼好动的阶段,经常会发生摔伤或其他外伤,为此,家长需保持房间的安全卫生,防止跌倒等事故的发生。

对于儿童的伤口处理,首先要及时止血,并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最后进行适当的包扎处理。

4.儿童支气管哮喘:对于儿童的哮喘护理,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发作期,要及时给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哮喘症状。

在稳定期,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

5.儿童中耳炎:对于儿童中耳炎,要保持鼻腔通畅,避免鼻塞。

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对于有耳鸣、耳闷等症状的儿童,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除了以上常见疾病,还有其他一些老少皆宜的儿科常见疾病,如儿童疱疹、水痘、肺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量增加营养摄入,定期进行药物治疗和复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特殊生理发育和免疫系统的不完善,使他们对各类疾病的易感性较高。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卫生意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科护理常规(全)

儿科护理常规(全)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热情按待病儿及家长,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姓名和联系电话。

为病儿安排床位、通知医生,配合治疗及抢救。

2、评估病儿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并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病情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饮食(配方奶、婴儿饭、普食、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核对正确后再执行。

4、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做好晨晚间护理,室内通风2次/天,20分钟/次。

5、保持病儿皮肤、衣服、床单位清洁、整齐。

6、病儿入院测量体温2次/天。

发热病儿测量体温4次/天;特级护理、危重病儿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4小时,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7、每天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

病重者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每周测体重1次,严重水肿病儿每天测体重。

尿检查阳性者,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9、病儿每周更衣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每周给病儿剪指甲一次,酌情理发。

10、针对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及时向家长和病儿介绍喂养及饮食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家长和病儿紧张及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做好出院指导,如休息、饮食、活动、药物用法、疾病观察及护理等。

13、病儿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压和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监测的次数根据病情而定,重症患儿须连续24小时监测。

除此之外,还须观察皮肤色泽、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

(3)昏迷患儿还须观察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受压部位是否有压疮的发生。

(4)观察患儿体温及周围血白细胞的变化、咳嗽、咳痰的性质,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1)防止窒息: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剧烈咳嗽后痰液堵塞呼吸道。

平卧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儿科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观察患儿全身状况:有无畸形,面色,肢体活动,全身皮肤状况。

2.测体温、血压、脉搏、体重(3岁以上免测血压。

脉搏、呼吸、但危重儿除外)3.呼吸系统监测:评估有无咳嗽、气促、声嘶嘶哑、呼吸困难。

4.消化系统监测:评估有无腹痛、恶心、呕吐、大便次数、性质、颜色及量。

5.循环系统监测:评估有无体格发育迟缓、皮肤发绀、脉搏增快、呼吸急促、杵状指等、6.神经系统监测:评估有无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惊厥、(二)护理要点1.按不同年龄、疾病、病情分别收住患儿、必要时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2.病室保持空气清新,阳关充足、温湿度适宜,每周空气消毒2次。

3.体温37.5-38.9℃以上每日测4次,39℃以上者每日测体温6次,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

4.每周称体重一次。

5.按时留取标本送检。

6.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

7.出院后床单位分比恩进行终末清洁消毒。

(三)指导要点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2.讲解用药注意事项3.预防交叉感染和意外事故,防止外伤4.定期随访急性感染性喉炎(一)评估要点1.观察有无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喉梗阻等现象。

2.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判断缺氧的程度。

(二)护理要点1.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发生窒息及时抢救。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

3.保持舒适体位、保持患儿安静,集中操作和检查,避免哭闹。

4.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儿有效咳嗽2.指导家长耐心喂养,避免呛咳。

3.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加强体格锻炼。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一)评估要点1.观察发热、咳嗽、气促及全身症状。

2.评估是否出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等症状。

(二)护理要点1.执行呼吸道隔离2.保持病房安静,温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避免烟尘刺激。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吸氧,给予雾化吸入。

4.经常更换体位,鼓励患儿有效咳嗽5.遵医嘱控制输液速度。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一、早产儿二、新生儿颅内出血三、硬肿症四、肺炎五、婴幼儿腹泻六、急性肾小球肾炎七、肾病综合征八、病毒性心肌炎九、病毒性脑炎儿科疾病护理常规一、早产儿症状护理:1.保暖⑴早产儿室内温度应保持温湿度适宜,对体温较低、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则给予暖箱保暖。

⑵暖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要求越高,体重在1501-2000克者,暖箱温度在30-32℃;体重1001-1500克者,暖箱温度在32-34℃,一般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随着日龄增加而相应调整暖箱温度。

2.喂养:喂养以母乳为最优,若无母乳,可用配方奶粉。

⑴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喂母乳。

⑵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弱可用滴管喂奶。

⑶吸吮及吞咽反射能力差者,但胃肠功能尚可,可采用鼻饲喂养,注奶前须回抽胃内容物,了解胃排空情况,遵医嘱调整注奶量。

3.密切观察病情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并轻拍背部。

⑵供氧,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⑶呼吸暂停时给弹足底拍背等刺激使其恢复自主呼吸,或用面罩接呼吸囊做加压呼吸,咽喉部有分泌物者应及时吸出,并报告医师。

⑷遵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必要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一般护理:1.预防感染,早产儿室内必须空气新鲜,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擦,每周用消毒液消毒。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工作人员护理前须洗手,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内水。

3.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体位,病情允许可每日行温水浴。

注意观察有无眼分泌物、鹅口疮、皮疹、脐炎及黄疸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健康指导:1.注意保暖,热水袋水温低于50℃,防止烫伤,随天气变化添减衣服。

2.减少探视,避免与感冒者接触,防止呼吸道感染。

3.提倡母乳喂养,注意乳房的护理,勤换内衣,保持皮肤乳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前用温开水清洗乳头。

4.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原则是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精心整理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一)病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18~22℃,相对湿度55~65%。

经常开窗通风自然净化,室内每周紫外线消毒两次。

(二)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有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

减少探视,勿乱串病室,避免交叉感染。

(((5毫克,(感染(避((六)高热病儿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以免加重病情,无效者可适量给予药物降温,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避免出现惊厥。

(七)鼻塞者可用小儿呋嘛液滴鼻,及时清除鼻内部分泌物,以免影响呼吸.(八)做好卫生宣教,多晒太阳,增强呼吸道的抗病力,婴幼儿不宜到公共场所。

三、肺炎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冬春季或气温骤变时。

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极少数可为霉菌感染。

按X线表现及病理学分类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节段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鼻翼煽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等,全身症状可有精神不振,烦躁,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重症可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脓、气胸等并发症。

(一)执行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居住呼吸系统疾病病室。

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应单居一室,执行呼吸道隔离,一切用物需经消毒处理。

(三)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每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发热时多饮水,随时测体温。

(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给婴幼儿喂奶时抬高头部或抱起喂奶,防止呛咳,吃奶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者,可稍停片刻,立即吸氧,待紫绀缓解后再喂,((观察有((((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病儿多饮水,并增加餐次,增强体质。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者应按高热护理常规。

注意病儿的呼吸情况,若有呼吸困难、紫绀,大咯血等,应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五)保持排痰通畅,根据病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发热护理常规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心脏病护理常规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糖尿病护理常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早产儿的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措施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脓疱病的护理常规新生儿口炎护理常规白血病患儿的护理常规发热护理常规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可分为感染性发热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后发病而致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是指非感染性的组织破坏或坏死,如机械性,物理性或生理性损伤所致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中枢神经调节失常,产热,散热异常。

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以及输血,输液反应等均可引起发热。

一、一般护理病儿应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二、营养和水分的补充给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即可祛除体内毒素,不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饮食后注意清洁口腔。

三、观察病情发热时须定时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以观察病儿热型,有利于诊断。

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

如系高热惊厥或超高热以及有其他特殊情况时,须1-2小时测量一次。

给退热处置后1小时应测量体温,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理象,以上虚脱表现,应保暖,饮热水,严重者需静脉补液。

四、降温措施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所以并非对所有发热都要给以降温,只有在高热对机体可能有不良影响的才给降温处置。

一般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是才给降温处置。

婴幼儿对发热耐受较强,虽有高热,但精神较好,仍玩耍如常,可不必处置。

但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病儿,应及早给处理。

较好的降温方法是物理降温法。

头部冷湿敷或头枕冰袋,酒精擦浴或温湿敷等。

按医嘱给以药物降温,或口服退热剂等。

药物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揩干汗液和更换衣服,以防着凉。

新生儿护理常规自出生至不满28天称新生儿期。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目录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危重患儿护理常规------------------------------------2气管插管护理常规------------------------------------3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4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5 昏迷护理常规----------------------------------------6休克护理常规----------------------------------------7发热护理常规----------------------------------------8惊厥护理常规----------------------------------------9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10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11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12 肺炎护理常规----------------------------------------14腹泻病护理常规--------------------------------------15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16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17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8 儿童糖尿病护理常规----------------------------------19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20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21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22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23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24川崎病护理常规--------------------------------------2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26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2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常规-----------------------28呼吸机治疗护理常规---------------------------------2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30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32骨髓穿刺术护理常规---------------------------------33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34血液净化护理常规-----------------------------------35血管通路(双腔静脉导管)护理常规-------------------36PICC护理常规--------------------------------------37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病室温度18~,湿度55%~60%,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汇编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汇编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汇编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1)二、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3)三、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5)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7)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7)第三节肿瘤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9)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常规 (9)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主要评估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并密切注意进展程度。

如是否有咽部不适感、发热、咳嗽、咳痰、疼痛、水电解质失衡等。

尤其注意对发热患儿的体温、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用药情况需进行详细评估。

(2)安全评估:评估患儿有无活动能力下降,评估患儿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估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重点了解病人对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与健康行为掌握的程度,以及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等。

2.护理要点(1)辅助检查:1.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必要时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细菌性者多>200,病毒性者多〈100),扁桃体有白色膜样渗出物应涂片和培养以排除白喉。

重症可行鼻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有条件时可作病毒分离以及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如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等。

2.必要时胸片、耳镜、心电图检查、血培养等。

(2)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3)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

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

(2)注意呼吸道隔离:患儿与正常小儿分开,接触者应戴口罩,这既可保护接触者,同时又保护病儿,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十种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二)体温、脉搏:一般新入院患儿,每日测二次,直至出院。

发热患儿,体温每日测4次,38.5℃以上每4小时测量一次。

体温恢复正常后,每日测二次,大手术后,每日测4次,连测7天,无异常可每日测2次。

除心脏病外,五岁以下不测脉博。

(三)呼吸:据病情和医嘱定。

(四)体重:入院时测一次,以后每周测一次,注意除去襁袍及衣服重量。

(五)按医嘱留取各种化验标本。

(六)注意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作出处理。

(七)做好卫生宣教、指导患儿饮食和生活护理。

二、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1、按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注意休息。

3、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保持口腔清洁,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

5、发热护理: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6、保持呼吸道通畅:(1)经常变换体位,每1-2小时翻身一次。

(2)拍背、帮助痰的排出。

(3)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

(4)对婴儿无力咳嗽且痰多者,必要时负压吸痰。

7、注意观察呼吸变化,若有呼吸困难、发绀,给氧气吸入。

三、小儿肺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5、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6、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7、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8、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四、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1、按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避免受凉,并禁止放花草,禁用毛毯等物。

3、患儿取半卧位或坐位,按医嘱给予平喘药物,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4、观察患儿是否有烦躁不安、气喘加剧、心率加快、肝脏急剧增大等症状,警惕心力衰竭及呼吸骤停、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

5、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不安和痛苦,保证休息,减少消耗。

6、及早找出发病规律和发作诱因,可根据皮肤过敏元试验结果避免选用诱发哮喘发作的药物,避免接触过敏源。

7、密切观察发作前先兆,如有胸闷不适、呼吸不畅、咳嗽等症状,及时反映给医生,给予少量缓解支气管痉挛的药物以制止或减轻哮喘发作。

8、不发作期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治疗,帮助患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帮助训练胸、腹式呼吸。

9、鼓励参加增加肺活量的活动,如:游泳、体操、吹管乐器等,提高活动耐力,增强抗病能力。

五、高热惊厥护理常规(1)保持安静,取头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物和裤带。

(2)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3)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吸氧,及时清理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

(4)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5)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按高热护理常规,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6)用药止惊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抑制呼吸。

(7)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8)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六、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七、早产儿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维持体温稳定未成熟儿应放入32~35℃的暖箱中,或采取其他保暖措施,维持肤温在36~36.5℃,环境相对湿度55%~65%.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放气道,保持头稍后仰体位。

4.合理喂养尽早开奶,以防低血糖。

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采取鼻饲喂养或静脉补充营养。

5、密切观察病情: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患儿的哭声、面色、肤色、体温、反射、进食以及用药情况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

6、预防感染: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

7、发展性照顾:为小儿创造与子宫内尽可能相似的环境,尽量减少不良刺激,提供非营养性吸吮,保持安静,集中操作,以促进早产儿体格和精神的正常发育。

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绀及呼吸困难者,给以氧气吸入,尽量减少扰动,注意保暖,必要时进暖箱,操作应轻柔、稳妥、避免加重出血。

3、饮食上,病情严重者应禁食,一般情况好转及大便潜血试验阴性方可试喂,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喂奶后要注意面色,防止奶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清洁,脐带有感染者用75%酒精擦试,注意臀部感染,可用淡鱼肝油外用。

5、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或克霉唑甘油洗口,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

6、有脑水肿者,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时,可用20%甘露醇,静脉输入时,避免外渗。

7、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各种记录,注意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神经系统症状,同时还要注意皮肤、面色、呕吐及大小便颜色,如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1)注意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及神经系统的表现。

若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

(2)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

(3)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以利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减轻心脑负担,防止心力衰竭。

(1)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缺氧时给予吸氧。

(2)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开放,使已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而引起胆红素脑病。

(3)如有心衰表现,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并观察用药反应。

十、进暖箱的护理常规(一)适应症:1、出生体重在2000克以下的新生儿。

2、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不升者。

3、兰光疗法病儿。

4、危重病儿的抢救及观察病情。

5、剥脱性皮炎及全身脓疱疹重度红臀及烧伤暴露皮肤者。

(二)暖箱的用法:1、暖箱需先用消毒液擦试干净,臵于温暖无风区域。

2、接通电源,检查暖箱各项显示是否正常。

3、将箱温调至所需温度预热,等待。

4、入暖箱病儿只穿一件棉衫,尿布一块更换衣物尿布时须先加温。

(三)入暖箱的护理:1、密切观察病儿面色,呼吸、心率、体温等变化,随体温变化调节暖箱温度。

最初2小时内应隔半小时至1小时测温一次。

2、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熟练、准确。

3、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

4、病儿需要暂出暖箱接受治疗时要注意保温。

5、每周更换一次暖箱。

6、沐浴:沐浴后臀部发红者涂上淡鱼肝油,每日2次。

7、喂养:不能吸吮者用鼻饲或商管滴入喂养。

(四)使用暖箱的注意事项:1、凡经使用的暖箱应随时观察使用效果,如果暖箱发生报警信号应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

2、交、接班时各班应交明暖箱的使用及清洁情况。

3、暖箱使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及接触热源(如暖气、炉子等)。

4、冬季冷空气对流处不宜放臵暖箱。

(五)暖箱温度的调节(见表)(六)出暖箱后的处理1、切断电源。

2、用消毒溶液擦试清洁暖箱。

3、紫外线照射30分钟,表面加盖物备用十一、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给予雾公吸入、翻身、拍背后吸痰。

一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吸引负压控制在0.013-0.018KPA。

3、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视病情及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头罩、箱式等给氧方式,使PAO2维持在60-80MMHG。

4、维持体温正常: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院给予相应药物;体温过低者给予保暖。

5、合理喂养:少量多餐,细心喂养,防止呛咳窒息。

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应先吸痰后喂奶。

喂养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方式。

6、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引起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的反应、呼吸、心率等的变化,做好相应急救措施。

十二、小儿急性肾炎的护理常规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7、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8、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9、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十三、手足口病护理常规1、按儿内科及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2、按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隔离,消毒隔离自发病日起隔离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疱疹结痂,口腔溃疡痊愈,并发症基本治愈。

3、注意病室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4、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沐浴更衣,勤剪指甲,嘱患者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防止疱疹继发感染。

5、保持口腔清洁,嘱患儿勤漱口,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再涂以锡类散,以促进溃疡愈合。

6、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多喝水,少吃零食,减轻口腔刺激。

7、注意观察并发症,如发现皮肤感染、脑损害、肺损害、肾脏损害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8、心理护理:理解家长对患儿疾病产生的不安,让基了解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等,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