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七课_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及教学反思___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目标:1.培养和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2.正确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课前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爱我中华》。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知识了解: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

汉族是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

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因为其他55个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惯称为“少数民族”。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惯称为“少数民族”。

知识拓展: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发现与分享:1.你的班级、社区或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少数民族的吗?2.你知道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吗?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请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提问:在这样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下,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数据分析(课本第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小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2)效率是指如何保持财富不断增长。 (3)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兼顾二者才能
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 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
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 人消费品。 基本内容:
对象----- 个人消费品; 前提----- 向社会提供劳动; 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
列宁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科目: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王军义班级:2015中医康复保健2015中职检验12015中职检验22015中职口腔修复工艺时间:2016.9——12月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第一讲)商品的交换周次:2 时间:2016节次:授课时数:2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师生互动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一)教学内容: 商品与货币的发展;商品的价格(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1.知识目标: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2.能力目标:、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中导致某中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二、教学难点和重点(一)商品、货币的含义、产生(二)商品价格变动三、教学步骤及方法导入: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一)货币的神奇力量1、什么是商品2、货币的产生过程3、货币的基本职能(二)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1、供求直接影响价格2、气候、时间等因素间接影响价格四、学习思考题:从你喜欢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动认识商品五、教师参考资料:(一)邢思等《共话时政社会热点通俗读物》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二)网络新闻时事六、课后分析小结: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第二讲)商品的消费周次: 3 时间:2016节次:授课时数:2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法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一)教学内容: 价值规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1.知识目标: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2.能力目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二、教学难点和重点(一)健康的消费观念(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多场景)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多场景)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一、引言经济、政治与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三个领域,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整体框架。

本教案旨在探讨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具体案例来深入理解这些领域的运作机制。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依存的,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1.经济与政治的关系(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而上层建筑是指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因此,经济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2)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上。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整。

同时,政治稳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治动荡往往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和衰退。

(3)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也会对政治产生影响。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而经济的衰退和困境则可能导致社会的不满和动荡,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

2.经济与社会的关系(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2)经济差距与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差距。

一些地区和群体可能会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陷入贫困和困境,而另一些地区和群体则可能因为资源丰富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这种差距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

3.政治与社会的关系(1)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七年级政治: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七年级政治: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七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七课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导入单元教学: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行为规范,二者是紧密相关的。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学习、成长,既要践行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遵守法律,依法行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那么,我们青少年都能自觉地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吗?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规则、法律的认识和态度有偏差,法制观念尚未牢固树立,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强,容易受环境影响,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种种不良诱惑和非法侵害,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的认识和行为能力都有些偏差。

不是吗?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不强,而遭受种种不良诱惑的引诱、误入歧途!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缺乏较强自我保护能力,在非法侵害行为面前而不知所措、无能为力!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教材才编排了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教学内容。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什么不同呢?我们为什么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和防范他人的非法侵害呢?作为未成年人,我国法律又对我们做了哪些保护性的规定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应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些就是我们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_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_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表现
商品“世界胎儿化”
玻璃、 收音机 加拿大 加、散热器 奥地利
车身底板、 阀门美国 外胎、内胎风扇、皮带 齿轮 瑞士 比利时 丹麦
福特汽车 生产网络
油漆、轮胎 荷兰
灯管、汽缸头 意大利
启动器 日本
金属构件 瑞典
发电机 法国
配电器 点火器、油泵 电气配线 德国 英国 西班牙
你知道在我国有 哪些跨国家公司的 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吗?我国在海外有 哪些跨国公司?
资料一 根据联合国投资报告统计:
目前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 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 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 球生产和销售体系,他们控制了全 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 以上的专利和其它技术转让。美国 和英国的80%-90%的出口是由跨国公 司完成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谴责全球化本身是没有 用的,因为它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融入这一 过程,你将永远落后。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的 事情做好,使自己也成为平等的强者。
发展只有靠自己!在经济全球 化的环境下,不进则退,我们 应该抓住机遇,同时学会世界 市场的规则。
你不去大海中行驶, 你就永远不知道风浪的 险恶。只有进入国际市 场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 国际竞争力。
反全球化
抓住机遇, 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 防范风险, 迎接挑战。
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 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 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拿出本国的国粹— —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 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国人拿出伏 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 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 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 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 —鸡尾酒。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第一章:经济建设1.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1.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发学生对经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二章:政治建设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2.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引发学生对政治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章:社会建设3.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3.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四章:生态文明建设4.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4.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5.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2 教学内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5.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改革现象,引发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6.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了解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2 教学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影响6.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依法治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全面从严治党7.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2 教学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影响和效果7.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党的建设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八章:国家安全与国防8.1 教学目标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2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的意义和影响8.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影响和作用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九章:外交与国际关系9.1 教学目标理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2 教学内容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9.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10.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难点解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七课7 1.2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七课7 1.2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七课7 1.2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难点】正确对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识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⑵能力方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道理或人是什么之后,进入考察个人与社会关系,从而为理解人生价值问题打下认识基础;⑶觉悟方面: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害割的;但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完善自我,以便将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涉及到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设计此问题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从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关系中去认识人的本质;二是引出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类的进化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生产着人,人也生产着社会,这就涉及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0页第3自然段的小字材料。

(学生看书)教材举了两个典型事例,用以说明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一个是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平凡贡献的外国大发明家;一个是为社会进步做出平凡贡献的中国普通水电维修工。

你还能再举出其它一些类别的人物来说明这个问题吗?(学生举例)(注意:教师在学生举例时,要引导①带有时代色彩,例如抗洪英雄、改革先驱……②从正、反两方面分别举例,或者是不同人物的两面作用;或者是同一人物不同行为产生的两面作用,为下面分析问题作铺垫。

教师把学生举出的人物名字作副板书写在黑板上,为后面分析问题用)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授课班级:15级中职班科任教师:教学进度表一、教材简况由师X大学出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这本书里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大知识点——经济学和政治学。

在经济与生活的内容里分两个模块,模块一是走进市场经济、模块二是成就财富人生,在政治与生活内容里分为三个模块,首先是教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然后再是怎么样建设政治文明,最后是让学生懂得嘹望国际政治,此书本的编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统一,注重思想政治发明感想的引导和职业学校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突出经济、政治与生活、社会和职业的联系,构件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模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对于我们职业学校坚持以德育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状况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基础差,纪律性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学生的德育教育尤显重要。

由于他们还处于青春成长期,对新鲜的事物又极其感兴趣,尤其是对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带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羡慕的心情,可塑性较大,比较容易引导,这是他们的优点。

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又是职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于初中阶段,学生背诵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形成不喜欢背诵的习惯,这样导致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临时抱佛脚,自我学习能力差,缺少分析问题能力和意识,这样是并不利于高中教师的教学。

高中教材相对与初中教材难度有较大的改变,有一定的深度,经济和政治知识又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形成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很难再去培养他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对于这些情况必须要有充分的考虑,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重点全书由五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7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7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7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三单元第7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三单元讲授“全面依法治国",分三课展开: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讲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闸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分别阐释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本课承载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3.1阐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说教材。

本课由引言和三框构成。

引言是对本课的导入和对本课内容的总括性说明。

按照“我国依法治国的历程——依法治国的成就——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的线索,阐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一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包括三目“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包括两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探索历程;然后阐述当前及今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三、教学总目标。

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和成就,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第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能够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能够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讲解(30分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3.讨论(20分钟)(1)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涵盖的方面进行讨论,包括:领导体制、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法律体系等。

(2)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4.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学生需要了解和思考的问题。

5.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业布置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一《经济生活》第3单元第7课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高中政治一《经济生活》第3单元第7课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7。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效率和公平的含义,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的意义.能力目标:能辨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初步掌握解决社会经济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能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立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教学难点:效率和公平的含义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地位和基本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4.按劳分配有何作用?5.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对于收入分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收入差距过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第二课时要学习的内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了解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识记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2.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明确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

3.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握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具体措施。

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谴责全球化本身是没有 用的,因为它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融入这一 过程,你将永远落后。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的 事情做好,使自己也成为平等的强者。
发展只有靠自己!在经济全球 化的环境下,不进则退,我们 应该抓住机遇,同时学会世界 市场的规则。
你不去大海中行驶, 你就永远不知道风浪的 险恶。只有进入国际市 场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 国际竞争力。
2.“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我国的对外投资和出口技术情况
资料一:2002年我国共出口以信息技术 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新产品679亿美元增 长46%。 资料二:到2002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 境外中资企业696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93 亿美元,现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二、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
世界各国进入的开放时代,各国积极参与 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 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发展必须实行对 外开放。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 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 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 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 可能的。
(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十年前,中国人出国旅游是十分困难的事 情,就是有钱也很难。现在只要到旅行社报个出 境游就行了,而且可供选择的国家有三十几个。 二十年前,中国人出国回来都会大包小包带 很多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了。在我们的商 场、超市,进口商品琳琅满目,而在国外的商场、 超市也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 二十年前,当马路上出现一个外国人时,大 家会争相观看。现在学校里,外籍教师就在我们 身边。
1.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
•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
家还是社会主义国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2.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 例题讲解: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自主性2. 竞争性3. 开放性4. 法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1. 供求机制2. 价格机制3. 竞争机制4. 信用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展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是什么?(3)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包括哪些方面?(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如何?2. 答案:(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月日教师姓名王鑫学制任教班级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单元课题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教学内容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二、价格和价值规律三、消费和消费观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企业中的劳动者第三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一、个人收入与分配二、依法纳税三、投资理财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3、商品的价格及影响价格的因素;4、价值规律的作用;5、消费方式及常见的消费心理;6、科学的消费观;7、企业的含义和类型;8、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9、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10、个人的收入与分配;1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2、个人收入所得税;确立纳税人意识;13、认识储蓄、证券、商业保险。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特殊,从普遍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是学生树立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2、培养学生树立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商品的概念;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3、价值规律的作用;4、科学的消费观;5、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6、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

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值规律的作用;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结合典型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问题讲好、讲活。

教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注意事项课时安排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4课时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2课时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4课时课时序号:1 年月日教师姓名王鑫学制任教班级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商品及商品的基本属性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商品的概念。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第七课 第2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第七课 第2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③应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④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此回答 5-6 题。
5、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必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需高度重视生活资料的安排问题
C.必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有
都要留意效率和公正原则,1、下面关于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省和社会财宝的增加
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这就是效率
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2、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敬重劳动、敬重学问、敬重人才、敬重制造等重大方针的必定要
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安排的激励作用
②敬重和爱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舞学问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宽敞科技人员创新的乐观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更加留意社会公正。下列能体现安排问题上坚持维护公正的是
的公正问题就解决了。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章才能实现公正。对整个社会来讲,要妥当解决关系不同群体、
涉及千家万户的错综简单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正正义,更要靠合理的规章和制度来保障。 (二)进行新课 一.关于公正问题(板书) 1.公正的含义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参看教材 60 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争辩。 同学活动:乐观争辩,踊跃发言。 老师总结:公正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安排的公正。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公平,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坚持收入公正安排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收入安排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 (1)坚持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保证。 留意课本上的第一段其次句话,合理的收入安排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 看视频《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通过十七大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收入安排可以分过初次安排和再次安排两个方面。

高中思想政治2025届一轮复习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七课第二课时 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2025届一轮复习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七课第二课时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次课时推动高质量进展课标要求解释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和供应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进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体系构建核心考点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高质量进展的内涵(1)高质量进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奇特生活需要的进展,是体现新进展理念的进展。

(2)高质量进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进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全部地区进展都必需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需长期坚持的要求。

2.推动高质量进展的缘由考向推动高质量进展[典例] (2023·江苏卷)高质量进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坚持以高质量进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下列传导路径中,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进展的是()A.完善产权爱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我国对外投资规模B.增加银行存款预备金→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C.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D.整合国有企业资源→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答案D[解题力量培育]猜测依托进展智能经济,考查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人工智能已融入千行百业。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进展,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上。

进展智能经济具有重大作用,其传导路径是()①便利人们的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②促进创新进展→淘汰传统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③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④为经济进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智能经济给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进展智能经济有利于便利人们的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①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难点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
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用时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找到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正确途径。那么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是怎样的呢?法律为什么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你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新课讲授: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实例分析】: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2006年国防预算为2838亿元人民币,约合351亿美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4.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能力目标:
1、正确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2、能够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和政治行为选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第二,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第三,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第四,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什么?映天通苑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市人大代表任某深入实地考察,对市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尽快拓宽立水桥至天通苑地区的道路。接到该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安排实施立汤路天通苑段改建工程。改建后的道路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通行能力可达8万辆/天,工程计划投资8060万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教师活动】:阅读宪法第三条的文件,你认为民主集中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决定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实例分析】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担任国家主席。2003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温家宝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任免权: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免职、撤职等权力。
【实例分析】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监督权:是指各级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4、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教师活动】:人大代表有什么权利?以假如“我是人大代表”为选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
【多媒体资料】: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分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机关——市、(区)县级国家机关——乡(镇)级国家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教师活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学生活动】: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四项权力,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实例分析】: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得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会场上掌声雷动,振奋人心。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权力。人民掌握国家权力,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确体现了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法律的制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真正集中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外,还享有提案权、质询权和发言、表决无责权。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发言、表决无责权,是指人民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等。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八课)
课题
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教学用时
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2、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