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车》教学案例
派车
派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乘车去机场的生活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创设用不同型号的包装盒装水果。
派车这节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及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用前面学到的有余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教材中出现的前两种方法,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派车。
派车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面包车/辆 4 小轿车/辆0余下的座位数/个7方案二:面包车/辆 3 小轿车/辆1 余下的座位数/个 2方案三:面包车/辆 2 小轿车/辆3 余下的座位数/个0方案四:面包车/辆 1 小轿车/辆6 余下的座位数/个 1方案五:面包车/辆0小轿车/辆9余下的座位数/个 2教学时,这几种派车方案不需要全都出现,如果学生只会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那么教师只需将书上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只需要让学生懂得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即可。
也可能会有学生说花钱越少越合理,这也是对的。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解答。
对于此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寻求策略。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案解决问题。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同学的想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感受每减少一辆大车,就会增加几辆小车,在不断的思考中调整方案,学会制定不同的方案。
学情分析:学生有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完全能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上期所学过的方法,但不知到忘了没有。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案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考问题意识,学会调整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1.讲述故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派车》教学-精选文档
《派车》教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5节派车1.恰当地安排教材。
有余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教材一共安排了5节课,这是最后一节。
这节课是有余数除法知识的综合应用,应该让学生拓宽应用视野,放手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打开思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并掌握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多种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应该有节约意识,而这位老师的教学则出现了面面俱到与收得过紧的情况,忽视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个人感悟,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备课是功在课前的教学工作,树立处理教材的整体意识,明了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灵活处理教材与设定教学目标,对教材要走得进去、跳得出来,是考察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
2. 教学应抓住契机把静态的教学预案,转变为学生动态的知识生成过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案是课前的教学预案,学生是不同的,它进入课堂不同的学生会对它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对数学学习材料的不同反映及时地调整教学的进度,把静态的知识转变为鲜活的、有意义的、可以触摸的数学学习活动,展示掌握、运用、整合、实践知识的过程,使不同学生在课内实现不同的发展。
比如这节课在学生设计派车方案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想象力来设计方案,学生可以都乘面包车,也可都乘小轿车;可以两种车都乘;每种车可以乘满达到限乘标准,也可以不乘满。
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出发点不同,设计的派车方案是不同的。
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找到合适的派车方案,这个过程既可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达和倾听,也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精打细算、不铺张浪费的重要性。
3. 数学教学要渗透语文教学的因素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生学习数学是靠问题引路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派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派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2.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坐过校车吗?坐校车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车上的人数和车子的容量?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派车的故事,看看怎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解1.故事情境:某小学组织春游,需要派车接送学生。
学校有3辆校车,每辆车可以坐40人。
学校有120名学生参加春游,需要多少辆车?2.分析问题:我们需要计算总共需要多少辆车来接送学生。
这里涉及到两个数学运算:加法和除法。
3.计算过程:a.我们计算一辆车可以坐多少人:40人。
b.然后,我们计算3辆车总共可以坐多少人:40×3=120人。
c.我们比较参加春游的学生人数和校车的容量:120人÷40人/辆=3辆。
4.解答: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知道3辆车可以接送120名学生,所以需要3辆车。
三、巩固练习1.同学们,请你们来解决一个问题:学校组织秋游,有4辆校车,每辆车可以坐45人。
学校有180名学生参加秋游,需要多少辆车?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
3.分享答案:a.一辆车可以坐45人。
b.4辆车总共可以坐45×4=180人。
c.180人÷45人/辆=4辆。
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如果学校只有2辆校车,每辆车可以坐50人,那么120名学生参加春游,需要怎么安排呢?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分享答案:a.一辆车可以坐50人。
b.2辆车总共可以坐50×2=100人。
c.120人100人=20人。
d.需要再加1辆车,总共需要3辆车。
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加法和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派车问题。
基于案例教学的《派车》数学教案设计
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和读者朋友们,下面我要分享的是基于案例教学的《派车》数学教案设计,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和参考,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深入,让学生更加喜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学中涉及到的大巴车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科学的派车方案。
3.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1.1. 大巴车的长度和宽度的概念。
1.2. 知道如何确定大巴车的容积。
1.3. 车座数目和停放地点的考虑。
1.4. 大巴车到达和离开的时间的估计。
2. 派车方案2.1. 针对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大巴车发车方案的制定。
2.2. 经过多次算法优化,使总派车数量最小化。
2.3. 通过看看更多例子模拟,调整算法,直至达到最优。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及其背景,让同学们在透彻理解案例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和运用知识。
2. 贴近日常生活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派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借助计算机模拟来实现数学的可视化教学,使同学们更好地体验到求解派车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到现实中调查大巴车司机遇到过哪些派车难题,并结合现实情境给出案例以供讨论。
2. 将案例情境做成计算机模拟。
例如,同学们需要设计派车方案,未知的数据如:观光路线,观光时间,每人的均净支出数额,以此计算出最少的车辆数等。
3. 协助同学们分析模拟情境中的派车问题,用所学知识框架分析问题,反复观察模拟结果,并自主制作模拟实验。
4. 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让他们尝试自己设计一组派车方案,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5.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作品给予反馈和指导,引导他们不断优化自己的设计,从而培养同学们深入思考的习惯和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运用综合性评价法,综合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派车方案的设计。
2. 强调实践和练习,倡导学生“动手实践,再加思考”的学习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操作和运用技能。
小学二年级数学《派车》的互动教案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带来一节有趣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派车》。
本次课程,我们主要通过互动教案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派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派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过程1、游戏介绍本次游戏名为“派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带领,让学生们模拟解决派车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规则(1)分组竞赛,每个小组有4名队员,每位队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2)教师将每个小组分别分配成“销售员”、“司机”、“经理”和“财务”。
(3)每个小组都拥有一辆车,由“司机”负责驾驶,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和路线。
(4)每位“销售员”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必须找到足够的客户,客户人数不能超过车辆座位数;(5)每位“司机”都要按照“销售员”提供的路线安排,将客人送到目的地,并在规定时间内顺利返回起点;(6)每个小组的“经理”必须对“销售员”、“司机”和“财务”的工作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确保销售任务和车辆维护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7)每个小组的“财务”必须对小组的预算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销售活动和车辆维护都能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3、游戏过程(1)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给学生们介绍整个游戏的规则和要点,并向他们展示一组样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的目的和含义。
(2)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和指导学生们的表现,帮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善自己的策略和防范措施。
(3)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发挥优势,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游戏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况中的派车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解。
北师大版《派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派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派车》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的第二个单元,主要教授学生与交通工具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对不同交通工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和口头表达不同交通工具的名称;2.能正确运用“go by”和交通工具名称组合成句子;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交通工具名称的认读和口头表达;2.使用“go by”和交通工具名称组成简单句子。
2.2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掌握“go by”这一新的句型结构;2.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运用交通工具名称和“go by”结构组成完整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1.《派车》课本教材;2. 交通工具卡片,包括汽车、自行车、公交车、火车、飞机等;3. 课堂小组活动材料,如任务卡、学生手册等;4. 录音机或电子设备。
四、教学过程4.1 情境导入引入与交通工具相关的实物或图片,通过展示与交通工具有关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课题的思考。
4.2 新课呈现通过播放录音,逐步呈现并讲解交通工具名称,教师提供示范朗读及正确发音。
4.3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交通工具名称,注意发音和语调。
4.4 句型导入教师出示卡片,呈现“go by”和交通工具名称的组合句,让学生模仿跟读。
4.5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发放任务卡和学生手册,让学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如问答练习、造句等。
4.6 小结复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复习并巩固所学的交通工具名称和句型。
4.7 作业布置将作业内容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在学生手册或本子上完成作业。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收集学生完成的任务和作业,以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5.2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但有些学生在与交通工具名称的跟读时发音不准确。
二年级数学教案:让孩子在“派车”游戏中轻松学数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让孩子在“派车”游戏中轻松学数学数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些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认为数学难如登天。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案——“派车”游戏。
“派车”是一款融合数学与游戏的教学软件,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积极探究,热情参与,从而轻松学习数学知识。
游戏规则“派车”游戏共分为四个难度等级。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1.在首次进入游戏时,孩子们需要从游戏主页面选择一个难度等级开始游戏,随着游戏难度等级的提升,游戏也会越来越有挑战性。
2.游戏主要目的是获得最高的评分,每次游戏开始前,孩子们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游戏目标,如确定塞车数量、最短路径长度、运送时间等。
3.游戏中,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货物(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小球表示),需要通过车队来运送至目的地,货物数量随着游戏难度等级升高而逐渐增加。
4.孩子们需要在游戏中规划出最佳的车队路径,使每个货物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准时送达,同时尽可能避免塞车。
游戏实现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运用一些数学知识来规划车队路径。
其中,主要包括:1.数学计算能力:孩子们需要计算出每个车队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以及车队在运送货物过程中的交汇点,再准确规划出车队路径。
2.数学逻辑能力:孩子们需要分析不同的交通工具,比较其速度和发车间隔,从而确定最佳的车队组合和规划路径。
3.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孩子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后考虑如何优化规划方案,提高车队效率和评分。
游戏的优点1.浅显易懂:游戏规则简单,孩子们可以轻松理解和操作。
2.有趣味性:游戏设定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思维能力:游戏需要孩子们动脑思考,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4.学会规划: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每天规划车队路径,准确计算时间,经过多次游戏后,孩子们的规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数学教案辅导:如何利用“派车”游戏帮助孩子掌握加减法?
数学教案辅导:如何利用“派车”游戏帮助孩子掌握加减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和灵活化。
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却始终被孩子们所敬畏和抗拒。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素养。
而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有趣的游戏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会为大家推荐一款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加减法的游戏——“派车”游戏。
一、简介“派车”游戏是一款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掌握加减法的游戏。
游戏场景通常是一个车站或火车站,玩家扮演站长,负责为不同的乘客安排车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安排不同数量的车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流。
二、游戏规则游戏规则非常简单,根据游戏场景的不同和孩子们的年龄段和技能水平的不同,游戏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场景:城市车站车辆:巴士乘客:学生、商人、老人要求:安排不同的车辆满足不同的乘客需求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商人要前往市区,需要安排一辆巴士,而如果有三个学生前往市区,就需要安排三辆巴士。
三、游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游戏规则逐渐调整,提高其难度和挑战性。
例如,在刚开始的阶段,可以让孩子们练习掌握简单的加减法;随着他们的技能水平逐渐提高,可以逐步增加数字的复杂度和难度,以提高游戏的挑战性。
老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和反馈,帮助孩子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其数学技能。
四、教学效果与注意事项通过“派车”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玩乐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提高其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游戏规则和难度需要逐渐调整;2. 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索,提高其数学技能;3. 反复练习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4. 鼓励孩子们查阅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拓展数学知识;通过“派车”游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加减法,提高其数学技能和兴趣,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派车数学教案详解:如何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算数速度?
派车数学教案详解:如何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算数速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快速计算算术题并且正确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在快速计算数学题目时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成绩。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算术运算速度,正确率,达到快速计算数学题目的目标。
而派车数学教案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可以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算数速度。
一. 派车数学教案的设计原理1. 游戏化:将数学题目融入到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愉悦,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竞技化:通过竞赛的方式来竞争算术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从而提高学生快速计算算术题的能力。
3. 多角色协作:构建一个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快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4. 分层次的挑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难度等级提供不同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选择,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到满足感。
二. 派车数学教案的实施步骤1. 游戏介绍:第一步,让学生了解游戏的目的和规则,了解游戏的难度等级,选择自己适合的难度等级进行游戏。
2. 游戏预热:进行游戏前的指导性练习,让学生熟悉游戏的数学题型和规则,提高他们在游戏中的成功率。
3. 个体练习:进行个体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独立解决有难度的算术题目,帮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算数速度和正确率。
4. 小组合作: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和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奖励激励:对游戏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与激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三. 派车数学教案的教学效果1. 提高学生的算数速度和正确率:在游戏中,学生不断的练习算术题,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算术速度,也会提高他们的算术正确率。
2. 应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游戏的规则和环境下的情况来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word教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word教案学校名称:磨子桥镇小江完全小学作者:杨敏黄小英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5节派车1.恰当地安排教材。
“有余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教材一共安排了5节课,这是最后一节。
这节课是有余数除法知识的综合应用,应该让学生拓宽应用视野,放手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打开思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并掌握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多种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应该有节约意识,而这位老师的教学则出现了面面俱到与收得过紧的情况,忽视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个人感悟,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备课是功在课前的教学工作,树立处理教材的整体意识,明了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灵活处理教材与设定教学目标,对教材要走得进去、跳得出来,是考察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
2. 教学应抓住契机把静态的教学预案,转变为学生动态的知识生成过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案是课前的教学预案,学生是不同的,它进入课堂不同的学生会对它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对数学学习材料的不同反映及时地调整教学的进度,把静态的知识转变为鲜活的、有意义的、可以触摸的数学学习活动,展示掌握、运用、整合、实践知识的过程,使不同学生在课内实现不同的发展。
比如这节课在学生设计派车方案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想象力来设计方案,学生可以都乘面包车,也可都乘小轿车;可以两种车都乘;每种车可以乘满达到限乘标准,也可以不乘满。
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出发点不同,设计的派车方案是不同的。
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找到合适的派车方案,这个过程既可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达和倾听,也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精打细算、不铺张浪费的重要性。
卓敬敏二下《派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P9页。
《派车》教学设计
卓敬敏
《派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派车》。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培养“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的良好习惯,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今天,就连淘气也来请你们帮忙呢,原来他要邀请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派车中的数学问题。
同学们有兴趣吗?(板书课题:派车)
二、合作探究
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25人要乘车去机场,请看,这是一辆面包车,面包车每辆限乘客8人,如果这25人都乘坐面包车,需要几辆呢?
请你想一想,也可以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开始吧!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5÷8=3(辆)……1(人)
那么需要几辆面包车呢?(4辆)
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
谁来汇报你的方案?
这么多种方案,哪种最合适呢?四、总结延伸:。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派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派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派车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简单的派车算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介绍派车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简单的派车算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派车算法的核心思想,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实际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派车。
例如,假设某公司有10个员工需要出差,但只有4辆车可用,如何安排出行,既能保证所有员工都能出差,又能充分利用车辆资源?
2. 活动设计
1.阅读《派车问题》故事,让学生感受派车算法的应用场景;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派车算法来解决头疼的出行问题,让学生逐渐掌握派车算法的核心思想;
3.分组竞赛,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手工模拟的方式,解决出行问题,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总结,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决方案,体验合作学习的意义。
3. 总结环节
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派车算法的核心思想,并将派车算法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派车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过,本节课还可以增加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二年级数学《派车》优质教案范本四篇
1.可以怎样租船?师:同学你们知道吗?这次春游大队部为我们准备的节目可丰富啦!想看看都有哪些吗?(出示划船、碰碰车、小火车等项目)瞧,多好玩呀!如果二(1)班有29人要参加划船活动,他们可以怎样租船呢?出示:二(1)班有29人要参加划船活动,大船每艘限乘6人,小船每艘限乘4人,他们可以怎样租船?你认为怎样租船比较合理呢?(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投影反馈)
五、板书设计
派车
(1)全派面包车:25÷8=3(辆)……1(人)
答:派3辆面包车不够要派4辆。
(2)全派小轿车:25÷3=8(辆)……1(人)
答:派8辆车不够,要派9辆车。
(3)派2辆面包车:2×8=16(人)
派3辆小轿车:3×3=9(人)16+9=25(人)
答: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正好坐满,没有空座位。
在小组内交流遇到派车问题时思考的顺序是什么?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1)先考虑只派一种车,大车或者小车。
(2)如果有空座位,在考虑将大车和小车搭配起来。
(3)空座位越少方案越合理。
【设计意图】:通过第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解决派车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习合理的思维探究模式。在经历从一般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价的意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2.获取信息:(出示主题图)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汇报发现的信息:一共有25人,面包车限乘客8人,小轿车限乘客3人。
“限乘”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人多了挤着坐行吗?
【设计意图】:情境图中信息较多,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此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二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派车
《派车》教学案例及反思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通过填写表格,找到合理的派车方案。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展台),印制表格。
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情境导入,获取信息。
1.创设情境,获取信息:(出示主题图)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主题图,汇报发现的信息:一共有25人,面包车限乘客8人,小轿车限乘客3人。
“限乘”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人多了挤着坐行吗?【设计意图】:情境图中信息较多,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此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二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环节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旅行团遇到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可以怎样派车?(板书课题:派车)如果让你来选择的话,你打算怎样帮他们派车呢?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第一次小组合作:结合提出的数学问题,明确小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派车的方案,派哪种车,派几辆。
小组长负责整理出不同的方案。
投影展示小组派车方案,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派车方案。
(1)全派面包车:25÷8=3(辆)……1(人)答:派3辆面包车不够要派4辆。
(2)全派小轿车:25÷3=8(辆)……1(人)答:派8辆车不够,要派9辆车。
方案不错!大家都考虑到了乘客不能超载。
想一想,这样派车,最后一辆车上各坐了几个人?这样的派车方案你觉得怎样?(有些浪费)有更合理的方案吗?【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借助已有经验———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提出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互动教育:《派车》数学教案设计与实施
互动教育:《派车》数学教案设计与实施近年来,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教育行业也迎来了一场大革命。
互动教育正是其中的一支,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式,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并且更加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派车》数学教案设计与实施就是一种互动教育教案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派车》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其中具体目标包括: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学知识:介绍计算仓库的存货总量、计算每种车型可搬运的货物数量、计算每批货物需要多少车配送、计算每个司机需要驾驶多长时间等。
2. 学习数学技能:掌握车型及容量的概念,熟悉基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使用数学计算器处理数据。
3. 学习数学应用:通过实例演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巧妙地将实际问题应用到教学中。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 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入课程,示范计算仓库中不同种类的货物数量和每种车型可以搬运的货物数量。
2. 分组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物操作,让他们自己客观感受并计算每个司机需要驾驶的时间和需要配送多少车。
3. 班内竞赛:在学生小组比赛后,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正式比赛。
这个比赛是在班级内进行,采用计分制,根据积分排名来评估成绩。
4. 提供大量的练习题:不断加强练习,让学生继续加强基本技能和应用策略。
四、教学实施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堂讲解:一开始,我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介绍了计算仓库中不同种类的货物数量和每种车型可以搬运的货物数量。
我还向学生讲解了如何计算每一批货物的需要配送车的数量。
2. 分组模拟:由于这个对实物的模拟操作比较复杂,我们将学生分成5人小组进行操作,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拟操作并进行相应的配送。
3. 班内比赛:老师在交互中设计竞争相当与现实的商售模型,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和模型制定更具有体会和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派车》教学案例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九页《派车》。
这一课的内容属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解决问题,主要内容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本课是该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通过《租船》一课的学习,对本节课的组织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
学好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对后续将要学习的相关除法应用的内容都将发挥很大的正迁移作用。
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还面临较大的困难,这一课的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中安排的“说一说”和“试一试”两个活动。
“说一说”旨在让学生在思考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大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一试”是学生在探索交流读懂表格的基础上,练习用抽象的表格来呈现自己的多种设计方案,学习的是一种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对于派车问题的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讨派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
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特别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一些数学思维过程对他们来说并不简单。
在“怎样派车比较合理”这个内容上,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难度较大。
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及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用前面学到的有余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教材中出现的前两种方法,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派车。
最后通过练习,探讨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填写表格,找到合理的派车方案。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展台),印制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情境导入,获取信息。
1.创设情境:今年,西安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你知道为什么吗?做为西安人,你有什么感受啊?一个旅行团要去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遇到了一点问题,你能用数学知识帮帮他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2.获取信息:(出示主题图)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汇报发现的信息:一共有25人,面包车限乘客8人,小轿车限乘客3人。
“限乘”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人多了挤着坐行吗?
【设计意图】:情境图中信息较多,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此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二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环节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旅行团遇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可以怎样派车?(板书课题:派车)如果让你来选择的话,你打算怎样帮他们派车呢?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第一次小组合作:结合提出的数学问题,明确小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派车的方案,派哪种车,派几辆。
小组长负责整理出不同的方案。
投影展示小组派车方案,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派车方案。
(1)全派面包车:
25÷8=3(辆)……1(人)
答:派3辆面包车不够要派4辆。
(2)全派小轿车:
25÷3=8(辆)……1(人)
答:派8辆车不够,要派9辆车。
方案不错!大家都考虑到了乘客不能超载。
想一想,这样派车,最后一辆车上各坐了几个人?这样的派车方案你觉得怎样?(有些浪费)
有更合理的方案吗?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借助已有经验———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提出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联系实际,优化策略。
你认为怎样的方案最合理?(没有空座位或者空的座位最少,面包车和小轿车可以搭配起来派车)
第二次小组合作:怎样才能没有空座位或者空座位最少呢?在小组内探索合理的派车方案。
投影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派2辆面包车:2×8=16(人)
派3辆小轿车:3×3=9(人) 16+9=25(人)
答: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正好坐满,没有空座位。
教师追问:你们小组真了不起!是怎样找到这样一个好方案的?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依次增加面包车的辆数,从而确定剩下的乘客需要派小轿车的辆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的小组合作学习,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样的策略才是合理的策略,同时对学生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
(三)环节三:强化练习,掌握方法。
1.课件延续情境:旅行团临时又有4个人加入,你会怎样派车呢?什么样的方案最合理?计算后把你的方案填写在表格里。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延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介绍“表格”这种高度抽象概括方法的同时,渗透数学简洁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总结方法:第三次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方法是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遇到派车问题时思考的顺序是什么?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1)先考虑只派一种车,大车或者小车。
(2)如果有空座位,在考虑将大车和小车搭配起来。
(3)空座位越少方案越合理。
【设计意图】:通过第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解决派车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习合理的思维探究模式。
在经历从一般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价的意识。
(四)环节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快乐总是短暂的。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和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数学智慧帮助旅行团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等待着你去发现和解决,老师再次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设计意图】:体现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从而激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派车
(1)全派面包车:25÷8=3(辆)……1(人)
答:派3辆面包车不够要派4辆。
(2)全派小轿车:25÷3=8(辆)……1(人)
答:派8辆车不够,要派9辆车。
(3)派2辆面包车:2×8=16(人)
派3辆小轿车:3×3=9(人) 16+9=25(人)
答: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正好坐满,没有空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