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淤泥质软土地层中盾构法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淤泥质软土地层中盾构法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摘要在沿海城市中地铁隧道常见于淤泥质软土地层中,本文以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工程衙前站~杨汛桥站盾构区间施工为工程背景,总结归纳了盾构法施工在淤泥质软土地层常见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效果分析,对在该类似地层下盾构法施工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淤泥质软土盾构法管片上浮0引言本文工程背景所处的浙江杭州、绍兴等地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区,广泛分布厚层软土,主要由淤泥质土组成,而淤泥质软土地层因其独特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触变性强、流变性大、强度低,透水性低”等特点容易造成盾构施工作业中出现地表沉降过大或塌陷、管片上浮破损渗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质量。
1工程背景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工程衙前站~杨汛桥站区间隧道盾构段起点里程为DK3+626.666,终点里程为DK5+671.336。
右线全长2037.854米,左线全长2035.124m,区间隧道最小埋深9.551m,最大埋深26.649m,最大坡度为24.4156‰下坡。
衬砌管片外径φ6600mm,厚度350mm,环宽1200mm,采用通用楔型环错缝拼装。
隧道掘进采用2台盾构机,一台由中铁装备制造的φ6760mm土压平衡盾构机;另一台盾构机由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制造的φ6790mm土压平衡盾构机。
2淤泥质软土中盾构法施工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2.1 盾构机掘进中管片上浮严重衙前站~杨汛桥站盾构区间右线试掘进段施工期间,通过对成型管片姿态实时监测发现1~50环推进完成后管片上浮严重,其中第47环管片最大上浮量已达到125mm,管片垂直偏差88mm已经接近管片控制值(100mm),并伴有管片错台、破损、渗漏等问题出现,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主要原因分析(1)区间主要地层由③1淤泥质黏土、③2淤泥质粉质黏土组成。
该地层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触变性强、流变性大、强度低,透水性低”等特性。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进程,地下空间利用需求日益增长,盾构法掘进在地下管线、地铁、隧道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环滇池地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由于地处高原地区,地下土壤多为软土地层,而软土地层的盾构掘进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风险。
针对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难点分析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土层的不稳定性和流变性。
软土地层的力学特性使得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土层容易产生变形、塌方等现象,从而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软土地层孔隙水压力较大,盾构掘进过程中容易引起地层涌水、泥浆涌入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软土地层盾构掘进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1. 地质勘察和预测分析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和预测分析工作,了解软土地层的分布、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
通过勘察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软土地层的不稳定区域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为后续的施工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2. 掘进参数的优化设计针对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特点,需要对掘进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包括盾构机的刀盘设计、推进速度、注浆参数等。
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可以有效减小软土地层对盾构机的阻力,减少土层变形和塌方的风险。
3. 土层加固与支护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过程中,需要对土层进行有效的加固与支护工作。
采用注浆桩、钢筋混凝土支护等措施,提高软土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小地层变形和塌方的可能性。
4. 地层涌水与泥浆涌入控制软土地层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涌水和泥浆涌入是常见问题。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涌水和泥浆的影响。
可以采用地层注浆、密闭盾构机等措施来防止涌水和泥浆侵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5.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为确保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安全稳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软土地层的变形、应力变化、地层涌水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法,但在环滇池地区这样软土地层丰富的地区,盾构掘进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会更加突出。
由于软土地层的不稳定性和易涌水性,盾构掘进在此类地区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针对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盾构施工时,需要对软土地层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并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地质勘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只有对软土地层的地质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施工风险。
盾构机的选型和操作参数的调整也是影响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选择适合该地区软土特点的盾构机并合理调整施工参数,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围绕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特点和环境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该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特点,深入了解在软土地层中进行盾构掘进的挑战和问题;2.研究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水文等因素对软土地层盾构施工的影响,为后续控制措施提供依据;3.探讨地质勘察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中的重要性,确定合适的勘察方法和技术;4.研究盾构机选型与调整对掘进的影响,探讨如何选择适合软土地层的盾构机及调整参数;5.探讨盾构机操作参数调整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本文旨在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提供科学的控制措施,促进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在环滇池地区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环滇池地区土质软弱、地质复杂的特点,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风险。
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可以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环境,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促进环滇池地区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浅析盾构掘进施工的姿态控制
浅析盾构掘进施工的姿态控制作者:任青山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本文结合广州地铁广佛线某盾构区间地层软硬不均,线路曲线多、坡度变化大,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姿态控制问题,介绍了盾构姿态控制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的因素并从地质条件、盾构掘进、管片选型、测量及注浆控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盾构姿态的控制分析。
关键词:盾构;姿态控制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概述盾构是隧道工程施工的专用机械,由于掘进开挖面和盾壳外围土压力的不均衡、隧道线形变化、复合地层软硬不均等方面的影响,盾构的实际推进轴线无法与理论轴线保持一致,本文结合广州地铁广佛线某区间隧道施工,研究土压平衡盾构在变化地层中的姿态控制。
广佛线某盾构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淤泥质土、粉质粘土、〈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7〉强风化泥质粉砂岩、〈8〉中风化粉砂岩、〈9〉微风化粉砂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最高达到61.9MPa,曲线最小半径为350m,最大纵坡为29‰,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由于地层不均、小半径掘进、坡度变化等影响,增加了盾构姿态控制的难度。
盾构区间部分地质断面图2 盾构姿态及偏差盾构姿态是施工过程中,根据测量而得的盾构机相对于设计轴线的状态,盾构姿态偏差主要分为方向偏差与滚动偏差。
方向偏差是盾构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偏离设计轴线的情况,滚动偏差反映盾构自身的旋转情况,盾构姿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已成型隧道偏离设计轴线的程度及隧道的施工质量。
(1)方向偏差:方向偏差包含水平偏差与垂直偏差。
盾构不同部位推进千斤顶参数的偏差易引起掘进方向的偏差,盾构表面与地层间的摩擦阻力不均衡,掌子面土压力以及切口环切削欠挖地层所引起的阻力不均衡,也会引起一定的偏差,掌子面地层分界面起伏较大、软硬不均,都易引起方向偏差,即使掌子面地质的物理性质均衡,受盾构刀盘自重的影响也会有低头的趋势。
(2)滚动偏差:盾构掘进的推力是由管片提供的,刀盘切削地层的扭矩主要由盾构壳体与洞壁之间形成的摩擦力矩来平衡。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一、环滇池地区软土特点环滇池地区地处云南高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
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主要由疏松细粒的软土、粉质黏性土和河流冲积土等组成。
软土地层的特点是容易流失、强度低、可压缩性大、黏聚力大,这些特性使得盾构掘进的施工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由于环滇池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软土地层在盾构施工中易发生液化现象,加大了施工的不确定性。
二、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1.地质勘察和数据分析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数据分析,充分了解软土地层的分布、厚度、含水量、流失性能等特点,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情况数据。
还需要进行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勘察,确保对软土地层水文地质条件有全面了解。
基于充分的地质勘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风险预测,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支护结构设计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中的支护结构设计非常关键。
由于软土地层的流失性能和可压缩性大,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支护结构,确保施工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液压支撑、钻孔灌注桩加固、土充填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层的抗压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盾构机参数调整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中,盾构机的参数调整非常重要。
针对软土地层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盾构机的推进力、刀盘的转速、刀具的形状等参数,以确保盾构机在软土地层中的顺利推进和稳定运行。
4.严格监测和应急预案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中,需要建立严格的监测系统,对软土地层的位移、沉降、地下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面的安全和稳定。
5.环境保护和治理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包括对土地的复垦、植被的恢复、水土保持等工作,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但通过合理的地质勘察和数据分析、支护结构设计、盾构机参数调整、严格监测和应急预案、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一系列控制措施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为市政工程和地下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海域超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控制研究
1研究背景盾构掘进工法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隧道施工技术,近些年来取得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盾构隧道开挖面土体提供充足的支撑力是保证开挖面稳定和成功施工的关键,如果支护压力施加不当,隧道工作面就可能产生较大范围的坍塌或地表隆起等安全隐患,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周围环境的破坏。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的稳定性开展了系列研究。
但是对于海域超软土地层超浅埋大直径盾构掘进地层稳定性的研究尚无涉及,因此通过依托典型的工程项目开展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在减少地层失稳、控制施工风险、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2工程背景2.1工程概况杧深圳珠海横琴洲隧道工程穿越马骝洲水道,位于横琴一体化区域,隧道段总长约1.74km(含隧道段、明挖暗埋段、敞口段和工作井),南岸工作井盾构机隧道埋深约7.5m。
隧道工程采用直径15.01m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采用单层衬砌结构,管片外径为14.5m,内径为13.3m,厚度为0.6m,环宽为2m。
2.2工程地质本工程盾构机掘进线路所穿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冲镇土、淤泥、碎石质粉质黏土,全风化砂岩和强风化砂岩,隧道洞身主要位于淤泥中,如图1所示。
3满堂加固条件下大直径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数值分析3.1三维数值模型建立三维数值分析采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
由于结构对称性,模型取半结构建立,同时考虑到边界尺寸效应,模型尺寸取值如下:长9D(开挖方向),宽3D,高4D,其中D为开挖面直径,取14.5m,t为加固土层厚度。
模型边界条件为,底部完全约束,侧面约束法向方向,顶部自由;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不考虑地下水渗流影响,采用潜水位分析,三维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
在盾构隧道掘进方向的第8环衬砌处的横断面的地表布置了横向沉降测点,在隧道轴线上方的地表布置了纵向沉降测点,其中有3个测点标记为WY1,WY2,WY3,具体测点布置图如图3所示。
研究重点是盾构掘进对地层扰动的影响,盾构隧道掘进过程采取逐环开挖的方法进行模拟,盾构推进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模拟过程如下:①建立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地层模型。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1. 引言1.1 引言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是在城市建设和地下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技术。
软弱地层指的是土质较松软、强度较低的地层,其在工程施工中容易发生塌方、滑坡等问题。
而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则是利用盾构机在浅埋深度进行地下隧道施工的一种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本文将针对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软弱地层特点、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概述、掘进施工参数优化、浅覆土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掘进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在地下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促进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软弱地层的特点软弱地层是指地质力学性质差、抗力弱、变形大、易发生滑动和破坏的地层。
软弱地层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土质松软:软弱地层土质通常比较松软,孔隙度高,密实度低,强度差,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和破坏。
2. 水分含量高:软弱地层常含有较高的水分,导致地层稠化,降低整体强度,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
3. 存在杂质:软弱地层中常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沙砾、泥沙等,这些杂质会影响地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增加了施工中的不确定性。
4. 易发生塌方:由于软弱地层的抗力较弱,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滑动、塌方等地质灾害。
5. 难以穿透:软弱地层通常具有较高的阻力,难以穿透和开挖,需要采取相应的掘进施工技术和方法。
软弱地层具有土质松软、水分含量高、存在杂质、易发生塌方和难以穿透等特点,对地下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在软弱地层的掘进施工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可靠。
论析南京地铁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技术
论析南京地铁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技术盾构施工普遍处于繁华的闹市区,地面情况复杂,如何快速顺利安全地完成盾构掘进就成了施工单位面临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在南京地铁软土地层施工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从始发阶段到正常掘进阶段的掘进参数控制,盾构在掘进中的姿态控制和管片选型,最后还介绍了同步注浆参数的设定。
从本工程实施的结果来看,本文介绍的这些具体方法都使得本区间盾构施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1 工程概况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09标常府街站~夫子庙站区间北端起始于太平南路小火瓦巷,沿太平南路向南至四象桥北侧向东偏转并下穿秦淮河。
隧道区间长度为869.490m,盾构区间线路设计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盾构掘进最大上坡为25‰,盾构最大下坡为17‰。
2 区间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型式为圆形,内径5.5m,外径6.2m,轨顶标高为-5.296~-16.346m,底板埋深约在14.40~26.80m之间,覆土厚度为9.3~20.7m,其中过河段覆土厚度为14.0m左右,填土层之下,深度25.6~34.6m以上为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及其交互沉积层。
3 盾构掘进参数3.1 始发阶段夫子庙站北端设置盾构始发井,隧道顶部埋深16m,顶部及上半部洞身为③-3b1-2粉质黏土,下半部洞身及底部为③-4b2-3+d2粉质黏土夹粉细砂。
加固方法为三轴搅拌桩加上高压旋喷封堵,加固长度9m,加固宽度为隧道外径外3m,加固深度为隧道底部下3m。
刀盘进入加固区后,逐步建立土仓压力,在上部压力达到0.8bar后开始出土,然后以每环增加0.2bar的土压,到出加固区前上部土压达到2bar。
加固区内的掘进参数:推力1000~1200t,速度5~10mm/min,刀盘转速1rpm,刀盘扭矩800~1000kNm。
加固区内通过注入水进行渣土改良,每环注入量为2~3m3。
加固区三轴搅拌桩主要为水泥浆置换土,掌子面水泥含量高、强度高,掘进速度慢,刀盘与掌子面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很容易结泥饼,要注意渣土状态和温度,做好渣土改良。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利用,盾构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地下管线等各类地下工程中。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作为盾构技术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
因此,对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盾构掘进姿态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姿态监测、预测模型、控制策略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盾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地下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二、盾构掘进基本原理及姿态控制概述盾构掘进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盾构机这一大型专用设备,在地下进行挖掘、衬砌等作业,从而实现隧道的快速、安全建设。
盾构机的前端设有一个巨大的切削装置,可以切割土体,并将挖掘出的土方通过盾构机的内部运输系统排出。
盾构机尾部会同步安装隧道衬砌,确保挖掘过程中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姿态控制是确保隧道轴线精度和施工质量的关键。
姿态控制主要包括盾构机的水平姿态控制、垂直姿态控制以及转向控制。
这些控制过程依赖于盾构机上的多种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如水平仪、倾斜仪、陀螺仪等,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盾构机的姿态数据,并将数据反馈给操作人员或自动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精确的姿态控制,现代盾构机通常会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如姿态自动调整系统、掘进参数自动控制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隧道轴线参数和实时监测的姿态数据,自动调整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和姿态,确保盾构机能够按照预定的轴线精确掘进。
盾构掘进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盾构机进行地下挖掘和衬砌作业,而姿态控制则是确保盾构机掘进精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盾构机在软土地区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盾构机在软土地区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隧道作为地下交通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盾构机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隧道施工工具,在软土地区的隧道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盾构机在软土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软土地区的特点和挑战软土地区具有土质松软、含水量高、不稳定等特点,对隧道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软土地区的土体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软土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引发隧道施工中的涌水问题。
此外,软土地区土层的沉降性较大,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部分:盾构机在软土地区的施工技术研究2.1 地质勘探与分析:在软土地区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分析,了解软土地区的地下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并根据勘探结果确定合适的盾构机类型和施工参数。
2.2 盾构机设计与改进:软土地区施工要求盾构机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对现有盾构机进行设计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软土地区的复杂工况。
例如,可以增加盾构机的抗浮力能力,提高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和精度。
2.3 施工工艺研究:软土地区的隧道施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高效。
在施工工艺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地下水的影响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和排水措施。
2.4 监测与控制技术:在盾构机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区的地质环境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隧道施工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监测和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三部分:盾构机在软土地区隧道施工的应用案例3.1 XXX隧道项目:该项目位于某市软土地区,采用盾构机进行施工。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
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控制措施盾构法是一种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先进技术,能够在软土、泥岩和砂岩等松软地层中进行掘进施工。
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环滇池地区,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式。
由于软土地层的复杂性和易塌陷的特点,对于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控制和施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确保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安全和高效。
一、地质勘察与预测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与预测工作。
通过对软土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质构造的详细分析,可以预测软土地层的变化、坍塌和扭曲情况,从而为盾构掘进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二、盾构机的选型和参数优化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中,盾构机的选型和参数优化非常重要。
合理选择盾构机型和参数,可以减少对软土地层的破坏和影响,提高掘进效率。
盾构机的主要参数包括掘进速度、推进力、刀盘转速、土压力和注浆等,这些参数必须根据软土地层的特性和地质条件进行优化设置。
三、土压平衡掘进技术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中,采用土压平衡掘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软土地层的扰动和破坏。
通过在盾构机前方实施土压平衡措施,能够保持软土地层的稳定状态,减少坍塌和滑动的风险,并且为盾构机提供稳定的作业环境。
四、辅助注浆和地层加固技术软土地层盾构掘进中,采用辅助注浆和地层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通过在掘进前对软土地层进行注浆固化,可以增加软土地层的黏聚力和抗剪强度,减少地层变形和塌陷的风险。
五、灵活的施工方案设计在软土地层盾构掘进之前,必须设计出灵活的施工方案。
根据软土地层的地质情况和变化特点,可以调整盾构机的掘进速度、推进力和注浆参数,采取不同的掘进策略和方案,以应对软土地层的突发变化和不稳定因素。
六、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为了及时发现软土地层盾构掘进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地下位移监测仪、地层压力监测仪和变形传感器等设备,对软土地层的变化和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下空间利用日益突出,地下交通建设也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度高、对地表影响小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的原理、施工过程、施工要点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原理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利用液压动力学原理的地下隧道建设和管线铺设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在顶土浆压下,分层掘进并同时进行土层固定和支护,利用土层变形而形成土体保护圈来保护掘进面,以此来保障掘进安全。
在软弱地层中进行隧道掘进,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不稳定,因此施工难度较大。
土盾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的一种掘进技术。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利用土盾构机,通过液压系统产生的推力和扭矩来进行掘进。
通过盾构机上的土层固定和支护系统,对掘进面进行固定和保护,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此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在软弱地质条件下实现地下隧道的快速、安全、高效施工。
二、施工过程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现场勘察和预处理:在进行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之前,需要对隧道周边的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勘察结果,进行相应的地质处理和加固工作,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2. 土盾构机运输和安装:在现场勘察与预处理完成后,需要将土盾构机运至施工现场,并进行设备的组装与安装。
土盾构机一般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特殊定制,以适应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的需要。
3. 掘进施工:在土盾构机安装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实际的掘进施工。
土盾构机通过液压推力和扭矩来推动掘进盾构,同时在掘进过程中进行土层的固定和支护,保证工作面的稳定。
4. 土方清运和料场管理:在土盾构机掘进的需要对掘进出的土方进行及时清运和料场管理,以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就是一种在软弱地层浅覆盖物下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从软弱地层的特点、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的原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详细介绍。
软弱地层的特点
软弱地层通常指夹杂有较多水分和细颗粒土壤的地层,其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强度低、渗透系数大、变形较大等。
软弱地层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往往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危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的原理
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盾构机在软弱地层浅埋覆盖下进行地下空间的掘进和建设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盾构机在地下挖掘土壤,同时通过液压支撑系统来稳固地层,然后在盾构机移动的同时完成管道的铺设和地下空间的开发。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技术需要特别注意:
1. 地质勘探和预测:软弱地层的地质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探和预测工作,以便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2. 盾构机的设计和选择: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需要选择和设计适合软弱地层的盾构机,包括相应的土压平衡技术和液压支撑系统,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3. 支护技术:软弱地层的支护技术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需要选择适合软弱地层的液压支撑系统和地层固化材料,以加固地层和稳定施工环境。
4. 施工管理和监控: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特别是在地下环境不稳定和受影响时,需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增加监测频率。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增大,地铁、地下车库等地下工程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城市地下空间复杂多变,软弱地层多,浅埋地下工程层多等因素,地下施工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它应用广泛而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是指在软弱地质条件下,通过土壤力学和岩土力学的理论支撑,采用盾构机进行地下隧道掘进的一种施工技术。
它主要适用于软弱地质、高水位和浅埋的地下工程,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排水管道等。
该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应对软弱地层条件下的困难和挑战,实现地下工程的安全、高效、快速建设。
1. 盾构机设计与选型软弱地层浅覆盾构掘进施工的关键在于盾构机的设计和选型。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适合的盾构机类型和规格。
其次需要进行盾构机的结构设计,确保盾构机在软弱地质条件下能够稳定推进,并且能够有效应对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和掘进能力,确定合理的盾构机掘进参数。
2. 泥浆循环系统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过程中,泥浆循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泥浆循环系统能够起到土壤支撑和冷却盾构机刀具的作用,防止地下水浸泡和土壤松动。
需要设计合理的泥浆循环系统,确保泥浆能够充分循环和冷却,并且具有足够的浓度和黏度,以满足软弱地层条件下的施工要求。
3. 地表沉降控制技术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地表沉降不仅会影响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合适的地表沉降控制技术,通过监测、预测和调控地表沉降,确保地下施工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施工管理与安全技术软弱地层浅覆土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和安全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方案,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和标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软土地层盾构施工控制要点及措施
[ K e y wo r d s]s o t f s o i l ; s h i e l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e g me n t
软 土 具 有 天 然 含 水 量 高 、 天 然 孔 隙 比 大 、压 缩 性 高 、 抗 剪 强 度 低 、 透 水 性 差 、 土 层 层 状 分 布 复 杂 、 各 层 间物 理 力 学 性 质 相 差 较 大 等 特 点 , 其 中 , 淤 泥 和 淤 泥 质 土 一 般 呈 软 塑 状 态, 土层结构一经扰动破坏 , 其 强 度 剧 烈 降 低 甚 至 呈流 动 状 态 。 盾 构 施 工 穿 越 软 土 地 层 , 存 在 较 大 的施 工 风 险 及 难 度 。 1 工程 简 介 甬江 北 站 一 孔 浦 站 盾 构 区 间 设 计 长 度 8 7 7 . 4 7 m,隧 道 最 小 曲线 半径 3 5 0 m,线 间距 1 3 . 5 ~ 1 5 m,最大 纵坡 2 6 % o ,隧 道顶 覆土 1 O . 3 ~ 1 7 . 4 m。隧道 穿越主 要地层为 : ②4 层淤泥质 粘土 、 ③1 层粉土 ,粉砂夹粉质 粘土、③ 1 b粉质粘土 、⑧ 2 层粉质粘 土、④ 2 层粘土层 。地 下水主要为第 四系松 散浅层孔 隙潜 水类 型 和 深 部 松散 岩 类孔 隙 承 压 水 。 本 盾 构 区间 采用 石 川 I岛 0 6 3 4 0 加 泥 式 土 压 平 衡 盾 构 机
第4 4 卷第5 期
2 0 1 7年3 月
施 工 技 术
Co n s t r u c t i o n Te c h n ol og y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 i l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De v e l o p me n t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研究摘要:盾构隧道掘进工程中法相的控制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大关卡,在各种地质条件下进行的方向控制技术千差万别,但技术原理基本相同。
对方向的控制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工程质量的直线下降。
本文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详细的观点,并且做出了解说。
关键词:盾构隧道,掘进方向,方向控制技术一、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内容地铁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根据盾构机头相对于隧道设计轴线的偏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位置关系:(1)水平位置:水平偏差值(x),规定右偏为正,左偏为负。
(2)立面位置:高程偏差值(Y),规定坡度上为正,下为负。
(3)旋转位置:盾构机身的自转角(X),规左转为负,右转为正。
二、盾构姿态的影响因素2.1地质水文盾构掘进时受到不同地层物理性质的制约和影响,若切口环出现强度变化大的地层,松软地层侧的千斤顶推力未及时调整,盾构就会呈现出向松软地层陷入的趋势;地下水含量丰富时,易造成土体松软,盾构往往偏向松软地层或地下水丰富的一侧。
2.2设计线路为了优化设计线路,隧道工程经常会出现线路转弯半径小、坡度变化大的情况,这就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盾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过大的现象。
2.3操作手盾构操作手是最先了解盾构姿态和走势的人,其操作水平和经验直接影响盾构姿态的好坏,这就要求操作手必要时刻注意盾构姿态走势。
2.4土压土压是根据覆土厚度、土体内摩擦角来设定的,一般在纠偏时,土压力的设定值比较大,这有助于土体对机头的反作用力将机头托起或横移。
2.5始发盾构始发时,始发基座的水平、高程位置及牢固稳定等情况决定了盾构始发阶段的盾构姿态,曲线始发时更为重要。
2.6推进速度盾构推进速度过快时,姿态不易控制,调整姿态时,推进速度应控制在20mm/min以内,施工中途停止时,若遇上地层比较松软,易造成盾构偏移,也将影响盾构掘进姿态。
2.7刀盘正反转盾构刀盘的正反转不均匀会导致盾构滚动角过大,同时会带动管片旋转影响管片的拼装质量。
浅议软弱地层中盾构始发及掘进技术
浅议软弱地层中盾构始发及掘进技术摘要:软弱地层是盾构施工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深圳北站~梅林关站】盾构区间在软弱地层中始发及掘进施工为例,对软弱地层始发及掘进技术进行总结,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始发;掘进一、工程概述1.1概述【深圳北站~梅林关站】盾构区间从梅林关站始发,整体呈南北走向,盾构区间需要下穿地铁4号线路基过渡段桩基、书香小学,侧穿书香门第大厦随后进入新区大道中央绿化带下,沿着中央绿化带下穿φ500mm次高压燃气管道后在U型槽吊出井吊出,区间单线全长1.61km。
1.2地质水文情况根据地质详勘揭露的地质情况显示,在该区间盾构始发及试掘进阶段地表到洞身底部地层分布情况主要为:素填土、砾质粘性土、全风化粗粒花岗岩、强风化粗粒花岗岩、中风化粗粒花岗岩,其中洞身顶部覆土主要为素填土和砾质粘性土。
按照本区间地质分布情况,盾构始发及试掘进段属于上软下硬地层。
通过现场钻设的水平探孔进行验证,盾构始发端头的地质情况基本与地质报告揭露的地层情况吻合。
1.3端头加固措施及存在的不足【深圳北站~梅林关站】盾构区间始发端头采取围护桩+Ф600旋喷桩加固的措施,其中梅林关车站围护结构盾构始发洞门处的围护桩采用玻璃纤维筋,端头采用Ф600@450×450双重旋喷桩进行加固,加固长度为8米,加固宽度隧道边缘线外左、右各3米,加固深度为到强风化地层下1米,未到达隧道底部。
而本工程右线施工采用的盾构机的机体长度为9.6米。
该加固方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端头加固的长度小于盾构机的机体长度,不能包裹盾构机,始发过程中特别是在盾构机穿透加固体的时候易发生地表沉降过大的情况;二是旋喷桩在强风化地层中成桩效果不理想,加固深度未到达隧道底部且未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对强风化花岗岩中的基岩裂隙水进行封堵处理,易造成洞门处漏水。
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了验证始发端头的加固情况以及进一步掌握地质情况,该区间右线始发前在洞门范围内钻设了9个水平探孔,探孔呈米字型布置,钻设深度为4米。
华东软土地层盾构机掘进姿态及管片破损控制措施
华东软土地层盾构机掘进姿态及管片破损控制措施摘要: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盾构机姿态偏移,需要及时将盾构机姿态与线路线形拟合或近似拟合,并将其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这就需要对盾构机掘进姿态进行控制。
同样,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已拼装管片和正在拼装管片有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破损,这影响了盾构隧道本身的质量和后期的正常使用,所以需要对此进行严格控制,对出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
关键词:盾构机;姿态;管片;破损;控制abstract: in tunneling of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ecause all sorts of reasons cause shield construction machine pose migration, need timely will shield construction machine posture and line fitting or approximate linear fitting, and the adjustment in a certain range, this needs to shield tunneling machine attitude control. similarly, in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already assembled segment and are assembled segment sometimes happen some degree of damage, it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shield tunnel itself and the normal use of late, so need to strictly control, to appear such problem should be handled in time, solve.keywords: shield construction machine; attitude; duct piece; damaged; control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doi:10.3772/j.issn.1009-5659.2011.23.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及发展要求,许多城市已将轨道交通作为自身解决交通问题的必备部分而加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工程技术与应用 | ·67·2017年3月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姿态控制技术研究高 超(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摘 要:结合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实例,从盾构机性能、地层特性、管片选型、掘进参数与纠偏调整等方面综合考虑,理论结合实际,分析研究盾构掘进施工中姿态控制要点及处理措施,并提出相应施工注意事项,为类似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参数;纠偏中图分类号:TU4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7)03-0067-02盾构掘进技术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区间隧道施工。
施工中,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周边环境复杂多变,掘进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尤以软土地层、复合地层、富水砂层、砂卵石地层等更为复杂,施工风险更大。
其中,软土地层强度低、呈高流塑性、高压缩性,地层反应灵敏,盾构机姿态控制较为困难,姿态控制技术成为软土地层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
1 工程概况宁波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孔浦站后盾构区间设计长度991.8m,最小曲线半径350m,线间距9.5~13.5m,线路最大纵坡23‰,隧道顶覆土5.5~13.2m。
隧道穿越主要地层主要为:②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②4层淤泥质粘土、③1层粉土,粉砂夹粉质粘土、③1b层粉质粘土。
本盾构区间采用石川岛φ6340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盾构机掘进最小曲率半径250m,最大坡度44‰。
盾体长为8.680m,刀盘直径为6370mm,盾尾直径6340mm,盾尾间隙30mm,刀盘开口率为40%。
本标段采用通用型衬砌管片,最大楔形量37.2mm。
每环管片分为六块,其中包括三环标准块(B1、B2、B3),两环邻接块(L1、L2),一环封顶块(F),管片纵向及环向采用凹凸榫连接设计,封顶块角度22.5°,拼装点位共16个。
2 线路平曲线拟合根据掘进区间曲线半径,经CAD拟合得出,以最小曲线半径350m(左转)为例:R=350m,换算管片超前量为20.08mm,轴线偏移量为2.06mm。
参考管片拼装点位,管片拼装超前量分别对应曲线半径及偏移量(见表1)。
表1 拟合线路曲线管片拼装点位参数表当平面左转350m半径时,拟选择拼装点位超前量与设计曲线完全相同时,线路可达完全拟合状态,因此可据此选择拼装点位。
考虑K5、K13两环组合为直线环,错缝拼装,接近完全拟合状态,管片选型方案有:①K12/K14点位:27.9×5=139.5mm≈20.08×7=140.56mm,即管片拼装方案为:5个K12/K14+1组直线环。
(K12+K14+K12+K14+K12+K13+K5)+(K12+K14+K12+K14+K12+K13+K5)+……;② K13/K11点位:37.2×5+18.6×5=279mm≈20.08×14=281.12mm,即管片拼装方案为:5个K13/K11+1组直线环。
(K13+K11+K13+K11+K13+K11+K13+K5+K13+K11+K13+K11+K13+K5)+……;③ K13/K15 点位:37.2×5+18.6×5=279mm≈20.08×14=281.12mm,即管片拼装方案为:5个K13/K11+1组直线环。
(K13+K15+K13+K15+K13+K15+K13+K5+K13+K11+K13+K11+K13+K5)+……。
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平缓通过曲线地段,优先考虑选择方案①。
3 掘进参数控制本标段盾构机最大推力3750T,推进油缸16只,分四组,上下组各5只,左右组各3只;盾尾间隙上下左右各30mm。
鉴于施工地层为软土地层、曲线半径及盾尾间隙均较小,易出现姿态控制困难及管片破损等状况。
施工中,需从推进速度、千斤顶分区压力、推进油缸行程差、铰接设置、姿态趋势转换等方面加以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3.1 掘进速度小曲线(350m)地段掘进时,推进速度小于或等于25mm/min,避免速度过快出现姿态偏差过大。
速度过快,推进油缸行程差增速加快,影响姿态控制;同时,推进速度过快,无法精确把握盾构机姿态趋势,导致姿态调整不及时引起姿态偏差。
曲线地段掘进,若初始姿态不理想(水平或垂直超出50mm),需进行纠偏推进时,推进速度小于或等于15mm/min,以更好的满足调整姿态需要的同时适应曲线段转弯。
3.2 千斤顶分区压力根据盾构机千斤顶分区设置,调整各区压力值可实现盾构姿态的实时调整。
分区压力值调整依据,应主要考虑盾构趋势而非盾构姿态。
即调整压力差值首先满足盾构姿态趋势与线路线型一致,在趋势一致的基础上使姿态缓慢靠近轴线。
施工中,出现分区压力设置与实际使用压力不一致时,即不按既定设置作用,出现右侧推力大而盾构机反而一直向右走的情况。
可考虑是否因总推力较小,各分区压力差无法体现,可适当增加土仓压力,增加推力反作用力;若因地面建(构)筑物沉降控制不宜调整土仓压力时,可考虑适当收回相关侧个别千斤顶,增大分区推力差值。
3.3 推进油缸行程差推进油缸行程差小于60cm时,合理设置分区压力差值,姿态变化基本呈稳定趋势,能缓慢按既定计划目标调整姿态;行程差60~70cm时,千斤顶分区压力值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姿态变化呈不规律状态,但姿态整体变化序号拼装点位超前量(mm)对应半径(m)轴线偏移量(mm)备注1K1337.2188.709 3.822K12/K1427.9251.613 2.863K11/K1518.6377.419 1.914K10/K169.3754.8390.95设计曲线20.08350 2.06需拟合曲线DOI:10.19537/ki.2096-2789.2017.03.042| 工程技术与应用|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68·2017年3月与盾构机趋势一致;超过70cm时,分区压力值对姿态控制可控性较差,姿态趋势混乱,无法快速、有效对姿态进行控制。
施工中,应严密关注上下、左右推进油缸行程差,避免出现差值过大的情形。
3.4 铰接设置姿态控制困难或在小曲线地段姿态偏差过大时,可考虑收回各区铰接油缸并锁死,回避纠偏过程中盾体左折或右折等复杂受力状态,使盾构机受力变为单一,避免调整姿态过程中盾构机姿态跳动大且无规律现象,保证姿态的顺利调整与纠偏。
3.5 水平趋势转换盾构趋势转换为一连续、缓慢过程。
例如:线路左转弯,盾构机平行线路轴线,拟于后期向轴线靠近,则此趋势转换的过程为:A:左右侧推力差加大(右侧为左侧约6~8倍)→B:水平姿态前、中、后均向右偏(其中后点右偏速度明显快于前点及中点)→C:前、中点姿态向左走,后点继续右偏,偏速变缓→D:前、中点走行至既定姿态点,左右推力差减小(右侧为左侧约1.5~2.5倍)→E:水平姿态前点基本稳定或略向右走,中点及后点姿态向左走(其中后点变化速度最快)→F:达既定目标姿态→G:下一轮姿态调控。
推进过程中,应根据姿态前、中、后点变化速度及趋势,合理规划趋势转换过程中B工序开始时间及E工序结束时间,可有效防止纠偏不及时或纠偏过多现象,为盾构姿态的科学、合理控制提供保障。
4 盾构姿态控制与纠偏盾构掘进过程中当盾构机姿态发生偏移过大时,需进行纠偏作业。
纠偏不宜过急,每环纠偏量应小于或等于10mm。
同时,纠偏过程中,应考虑先保持水平或垂直姿态中的一个,单方位纠偏。
如可先稳定水平姿态,单独调整垂直姿态,待垂直姿态纠偏完成后,再行保持垂直姿态,纠正水平姿态。
纠偏过程应充分考虑盾尾间隙的影响,盾构机需在适应盾尾间隙的情形下开展纠偏。
否则,因管片外壁对盾壳内壁的限制与挤压,将出现纠偏效果不明显、无效果或管片破损严重的情形。
姿态控制与纠偏作业中,盾尾间隙与中点姿态关系最为密切,掘进过程中需以中点为控制主线,保证配合盾尾间隙以使管片顺利拼装,前点及后点姿态可缓于中点姿态予以次要考虑。
根据实际施工及监测数据显示,盾构机前点姿态表征为后期管片姿态,掘进期间前点姿态偏差过大,后续管片安装至此里程时管片亦有相应的偏差。
同时,前点姿态及后点姿态与盾构趋势关系紧密,可直接反映趋势的急缓及趋势变换点,对盾构姿态控制的预判性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施工期间,因盾构掘进地层为软土地层,施工中应尽量合理、科学安排工序衔接,保证连续掘进,可有效避免停机期间盾构机垂直姿态的下降。
5 结束语软土地层盾构施工在沿海地区多有涉及,掘进姿态控制为施工控制中重难点项目。
施工过程中,应在充分了解盾构机性能、地层特性及平竖曲线要素的基础上,严密关注掘进参数、管片选型、盾尾间隙及盾构机与管片环夹角,坚持“少纠勤纠”的原则,科学、合理控制盾构姿态,确保施工质量。
(上接第49页)度。
只要将其成功推广并组织节能减耗质量的专项检查,就能完善房屋建筑里供暖节能项目。
4.2 直埋式管网铺设降低热能损失在房屋建筑供暖系统里管网铺设这项作业中,需要启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同时将以直埋式铺设进行管网铺设。
传统的主管网铺设方式大多以架空式为主,而在铺设环节中这种铺设方式会增加管道的裸露面积,造成供暖时因裸露面积过多流失不少热量,使得房屋建筑里的整体供暖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将房屋建筑的整体管网供暖效率提升起来,就必须要启用直埋式作为主要埋设方式,并且使用硬质闭孔聚氨酯泡沫塑料这种供暖新技术材料为主要保温管材料。
这样不仅使房屋的外观有所提升,还能将使用效率提高。
另外,硬质闭孔聚氨酯泡沫塑料这种新型供暖技术材料有着不具备吸水性能的特性,使得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散热损失,同时使用年限上也会比之前的材料长久。
4.3 楼栋分时段控制分时段控制系统可以成功完成楼栋分时段控制。
这个系统是以一整栋楼为基础进行的控制,主要适用于用热的高峰期,且建筑物内用热的时间是分阶段的。
整个设计是采用整体管控的方式,通过加装自控装置来实现分时段供暖,这个方式可以节约大量能耗。
而这个系统的组成则是楼栋控制电磁阀、现场温度变送器、监控中心和楼栋控制箱几个组成。
具体控制方案,每个楼栋设置一台楼栋热表(具有RS485通讯接口),一台电动调节阀。
现场楼栋热量相关数据通过安装的控制器进行采集,通过现场LCD触摸屏和监控中心操作站将运行模式预先设定。
设定要求则是使用控制电动调节阀进行调解,并且在提供通讯接口的情况下可以利用GPRS模块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做到远程控制和监测管理一体化。
这样自换热站与热用户之间的整个热网的数据都能得到实时监测,将实现就地与远程监控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