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思修总复习资料(超全)

思修总复习资料(超全)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 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①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②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③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1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①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②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③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2 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①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②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③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④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1 追求理想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①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

理想越高远,实现理想就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奋斗。

②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

③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理想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

2追求理想要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

①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即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会导致对现实的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

②另一方面,要走出“用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即当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思修复习资料(附答案)

思修复习资料(附答案)

1. 信念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务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

2. 理想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时代性、阶级性、现实性、超前性、实践性3. 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4.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5.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6. 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7.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8. 法律制定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9. 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10.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思修期末复习材料

思修期末复习材料

思修期末复习材料一、思修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思修,全称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特点:1.思修注重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修课程贯穿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公正等各个层面。

3.思修强调实践,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世界观: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认识。

人们的世界观会对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2.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根本观念。

人生观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价值追求和幸福感的主观体验。

3.价值观: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评价和认识的根本观念和标准。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喜好与厌恶,对行为的导向和选择,是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灵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世界是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三个基本特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过程。

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与意识相对立的,而唯心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意识的产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7.生态文明建设。

五、思修教育的实践方法1.示范引导:教师和优秀的思修学生做出表率行为,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思修复习资料(整理)

思修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总的看法1.人的本质:社会属性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3.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是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5.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实现条件:1.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二、人生观(定义):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三特征:1超越性2实践性3时代性)二、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群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2024年思修复习资料

2024年思修复习资料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2024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修习将有新的变化和要求。

本文旨在为2024年思修复习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

概述:2024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使其逐步形成系统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特点1.2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比较1.5 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大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革命实践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2.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潮的比较2.5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第三大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3.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和实践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和启示意义3.5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重要举措和要求第四大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建设4.1 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和要求4.2 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和作用4.3 党的领导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4.4 党的领导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4.5 新时代党的领导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方法措施第五大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5.2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点和优势5.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举措5.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关系5.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2024年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展开探讨。

思修复习资料

思修复习资料

思修复习资料《思修》期末考点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一、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3、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为人民服务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追求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2、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的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

(2)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

2、人生当务实,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

3、人生应乐观,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生活。

乐观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

4、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正确评价人生价值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每个人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同。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为指引。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一、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伟大创造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较为完整的思修复习资料

较为完整的思修复习资料

思修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完整word版)思修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思修复习资料

思修复习资料一、绪言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层次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①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②特征:带有时代烙印,在阶级社会中,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源于现实,超越现实(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①含义: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理想是人们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强大动力.②特征: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同一个人,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

2、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三、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民族精神1)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2)时代价值①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③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人生目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思修课程,大一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下是2023届大一思修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时代性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2.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目标•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 3.1 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3.2 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和顶层设计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成就•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任务和内外环境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5.3 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5.4 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第六章:法律基本知识与法治思维• 6.1 法律的基本属性和作用• 6.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6.3 法律体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 6.4 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的培养第七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7.1 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7.2 公民义务的内容和履行•7.3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的途径•7.4 公民道德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这些知识点是大一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法治建设的理解。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题库及答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题库及答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题库及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制素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思修课,下面整理归纳了一些思修2023年题库和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答: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指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人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观的认识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存在方式的反映。

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关系是什么?答: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思想道德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法律是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实现。

2.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对个人有什么作用?答:思想道德可以促使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法律可以规范个人行为,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3.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公正司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

4.现阶段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现阶段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化。

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1.什么是道德?它与法律有什么区别?答:道德是社会约定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自觉遵守的价值准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力。

2.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答:思想道德修养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培养正确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思修要求我们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答:思修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连续发展过程,物质决定意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思维方法: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2.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发展规律: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量变引起质变。

3.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思想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概念与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特点:人民性、时代性、科学性、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中国国情。

2. 内涵与体系•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核心价值观要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公正法治、诚信友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概念与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布局、总体战略、总体布局。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七个方面基本方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法律法规与思想道德规范1. 宪法和法律•宪法:国家根本法,保护公民权利,规定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法律:国家行为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

2. 思想道德规范•思想品德规范: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单项选择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C)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2、所谓人生观是指(C)。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科学的人生态度3、(A)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A世界观B人生态度C人生观D价值观4.(B)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B人生的社会价值C价值观D价值标准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A)。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B一个人的能力大小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D一个人动机的善恶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机会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选择7.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B)。

A.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B.人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C.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8.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目的的是(C)。

A.人生在世,吃穿二字B.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C.为人民群众利益服务D.人生要进取9.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观是(C)A.人不为己,天诛地灭B.我选择,我喜欢C.奉献社会D.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10.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索取与享受B.自我与他人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11.科学的人生观是(C)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12、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思修考试重点归纳2021版

思修考试重点归纳2021版

思修考试重点归纳2021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和对抗的普遍性、发展的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2.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落脚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条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矛盾:一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联系: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变化: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5.唯物史观的一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上的改造。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商品经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货币经济: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普遍等价物和支付手段。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基础不完全、上层建筑中有一部分还是旧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政策。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1.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和任务。

•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2.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远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共产主义远景的基本内涵和发展阶段。

大二思修考试重点归纳

大二思修考试重点归纳

大二思修考试重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强调事物的本质是矛盾的统一体,并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物质力量和阶级斗争的结果,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 货币和商品•商品是指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货币则是一种广泛接受的通用等价物。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货币起到了作为一种媒介和衡量价值的功能。

3.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基于劳动者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的社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文化的人民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两个基本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一个核心”:党的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产权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推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安全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基本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思修复习提纲5篇

思修复习提纲5篇

思修复习提纲5篇第一篇:思修复习提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涵义是什么?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是什么?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础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特征: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4..当代大学生,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树立哪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6.人生观通过哪三个方面体现?人生观的核心是什么?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7.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是什么?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人生价值内在的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内容。

8.道德的功能是什么?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9.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什么?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思修复习资料.

思修复习资料.
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社会风尚
重点复习的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 人们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关系(每个人既是服务的主体,又是服务的客体) 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实施集体主义原则的社会条件:
集体主义的经济前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集体主义的政治前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集体主义的文化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7
法治现代化则注重法律实施—治理体系的变革。 (2)对法治内容的重大拓展: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主要着眼于
3
2. 人生观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含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主要内容(人生观三要素): 1.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对人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和
激励作用。 2.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明确肩负责任,不可游戏人生、虚度光阴) 人生当务实(遵循客观规律,不可眼高手低、空谈理想) 人生应乐观(心态积极豁达,不可消极退缩、悲观失望) 人生要进取(创造生命价值,不可贪图享乐、碌碌无为)
益于不顾,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5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2)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3)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重点整理1. 思修的目的和意义•思修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思修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2.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的概念和形成•人生观的概念和形成•价值观的概念和形成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和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5.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概念和重要性•如何将思修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作用和方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背景和基本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特点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提出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如何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 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举措•反腐倡廉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和影响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战略和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和影响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个人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以上是大一思修期末考试的重点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学习,并加深对思修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祝大家考试顺利!。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第一章:介绍思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本章将简要介绍思修课程的背景、目标和重要性。

1.1 背景背景涵盖了思修课程的发展背景与产生原因。

它将讨论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推动思修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1.2 目标本节将明确大一思修课程的教育目标。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法律素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等。

1.3 重要性思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节将阐述思修课程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章:思修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思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基础等方面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2.1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将系统地介绍伦理道德知识,包括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2.2 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是思修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将介绍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思修课程学习方法本章将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学习思修课程。

3.1 阅读教材思修课程通常有相关的教材,学生应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知识点。

3.2 参与课堂讨论思修课程通常有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应积极参与,发表个人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3.3 多观看新闻和评论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各类新闻和评论,有助于学生对思修课程中的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4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可以加强学习效果,互相讨论问题,分享知识和观点。

第四章:思修课程评估本章将介绍思修课程的评估方式和准则,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评估自己在思修课程上的学习成绩。

4.1 平时表现评估思修课程通常会有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评估方式,学生应认真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绪论: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明确当代的学生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主题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精髓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的基础。

第一章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3、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是,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5、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第二章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向尚的总和。

内涵:①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②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③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④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①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②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章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p632、大学生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p663、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人生价值:一种特殊价值。

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4、人生价值的标准;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5、人生价值的评价;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6、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基础: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

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1、道德的起源;p902、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①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②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4、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①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③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p10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③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④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矛盾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矛盾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应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

人的正当利益。

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第五章1、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 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5、《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

(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3)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4)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

第六章1、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内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 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3、《劳动法》的相关内容;p1514、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6、恋爱中的道德要求;(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7、结婚的法定条件;(1)必备条件;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②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2)禁止条件;①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②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第七章1、法律的一般含义;①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①法律制定②法律遵守③法律执行④法律适用4、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5、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第八章1、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A 特征:(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B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公民权利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2、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3、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a 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