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的区别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的区别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的区别1. 引言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它们是解决几何问题中常用的工具。

尽管它们都能描述曲线的形状,但是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在表达方式和使用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探讨高中数学中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公式的区别,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方法。

2. 极坐标公式极坐标公式是一种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极坐标系表示的方法。

每个点由极径 r 和极角θ 表示。

极径 r 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极角θ 表示点与正半轴的夹角。

极坐标公式的一般形式为:(x, y) = (r*cosθ, r*sinθ)其中,x 和 y 分别是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r 和θ 是点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

举个例子,考虑一个点 P 在极坐标系中的表示,其极坐标为(r, θ)。

可以通过极坐标公式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表示,即:(x, y) = (r*cosθ, r*sinθ)3. 参数方程公式参数方程公式是一种使用参数变量表示曲线上不同点的方法。

一个曲线可以由两个参数 x(t) 和 y(t) 表示,其中 t 是一个参数变量。

参数方程公式的一般形式为:x = x(t)y = y(t)参数方程公式中的 x(t) 和 y(t) 分别表示曲线上每个点的 x 坐标和 y 坐标。

举个例子,考虑一个曲线 C 在参数方程中的表示,其参数方程为:x = x(t)y = y(t)4. 区别和应用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是描述曲线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在表达方式和使用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

4.1 表达方式极坐标使用极径和极角来表示点的位置,将点的坐标转换为极坐标形式。

而参数方程使用参数变量来表示曲线上不同点的位置,通过参数方程的函数表达式来确定曲线上的点。

4.2 描述方式极坐标可以很方便地描述圆、椭圆、螺旋线等具有对称性的曲线。

极坐标描述的曲线方程更简洁,有时可以将复杂的曲线用简单的方程表示出来。

参数方程可以很方便地描述直线、抛物线、双曲线等非对称的曲线。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22坐 标 系 与 参 数 方 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1)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2) 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 x 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坐标轴,x 轴或 y 轴统称为坐标轴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 ,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3) 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1(x 1,y 1),P 2(x 2,y 2),线段P 1P 2 的中点为P①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 1P 2|=⎧⎪x =x 1+x 2②中点P 的坐标公式⎨ y +y⎪⎩y = 1 2 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x′=λx (λ>0)设点P(x ,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φ:⎨ ⎩y′=μy (μ>0)的作用下,点P(x ,y)对应到点 P′(x′,y′),称φ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二、极坐标系1. 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x 1-x 2)2+(y 1-y 2)2⎩个极坐标系2. 极坐标系的四个要素:①极点②极轴 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3. 图示:4. 极坐标(1) 极坐标的定义: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 M 的距离|OM|叫做点 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 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 (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 M(ρ,θ)(2) 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极点 O 的极坐标是(0,θ),(θ∈R ),若点M 的极坐标是 M(ρ,θ),则点 M 的极坐标也可写成 M(ρ,θ+2kπ),(k ∈ Z );若规定ρ>0,0≤θ<2π,则除极点外极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ρ,θ)之间才是一一对应关系5.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如图所示,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且长度单位相同,设任意一点M 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x ,y),(ρ,θ) ⎧x = ρ cos θ (1) 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y = ρ sin θ⎧⎪ρ2=x 2+y 2, (2) 直角坐标化极坐标⎨ y⎪⎩tan θ=x (x ≠0).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1.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C 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 f(ρ, 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 f(ρ,θ)=0 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方程 f(ρ,θ)=0 叫做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2.圆的极坐标方程(1)特殊情形如下表:圆心位置极坐标方程图形圆心在极点(0,0) ρ=r(0≤θ<2π)圆心在点(r,0) ρ=2rcosθ(π≤π)-2 θ<2圆心在点(r π),2ρ=2rsinθ(0≤θ<π)圆心在点(r,π)ρ=-2rcosπ≤3π)θ(2 θ< 2圆心在点(r 3π),2ρ=-2rsinθ(-π<θ≤0)(2)一般情形:设圆心C(ρ0,θ0),半径为r,M(ρ,θ)为圆上任意一点,则|CM|=r,∠COM=|θ-θ0|,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0ρcos(θ-θ0)+ρ2-r2=0 即r2=ρ2 +ρ2 - 2ρρcos(θ-θ)3.直线的极坐标方程(1)特殊情形如下表:0 0 0直线位置极坐标方程图形过极点,倾斜角为α(1)θ=α(ρ∈R) 或θ=α+π(ρ∈R)(2)θ=α(ρ≥0) 和θ=π+α(ρ≥0)过点(a,0),且与极轴垂直π ρcos_θ=a ⎛ -π<θ< ⎫⎪⎝ 2 2⎭过点⎛a,π⎫⎪,且与极轴平行⎝2⎭ρsin_θ=a (0<θ<π)过点(a,0)倾斜角为αρsin(α-θ)=asin α(0<θ<π)(2)一般情形,设直线l 过点P(ρ0,θ0),倾斜角为α,M(ρ,θ)为直线l 上的动点,则在△OPM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得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α-θ)=ρ0sin(α-θ0)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了解)1.柱坐标系(1)定义:一般地,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P 是空间任意一点,它在Oxy 平面上的射影为Q,用(ρ,θ)(ρ≥0,0≤θ<2π)表示点Q 在平面Oxy 上的极坐标,这时点P的位置可用有序数组(ρ,θ,z)(z∈R)表示.这样,我们建立了空间的点与有序数组(ρ,θ,z)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柱坐标系,有序数组(ρ,θ,z)叫做点P 的柱坐标,记作P(ρ,θ,z),其中ρ≥0,0≤θ<2π,z∈R.⎧x=ρcos θ(2)空间点P 的直角坐标(x,y,z)与柱坐标(ρ,θ,z)之间的变换公式为⎨y=ρsinθ.⎩z=z2.球坐标系(1)定义:一般地,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P 是空间任意一点,连接OP,记|OP|=r,OP 与Oz 轴正向所夹的角为φ,设P 在Oxy 平面上的射影为Q,Ox 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Q 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θ,这样点P 的位置就可以用有序数组(r,φ,θ)表示,这样,空间的点与有序数组(r,φ,θ)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球坐标系(或空间极坐标系),有序数组(r,φ,θ),叫做点P 的球坐标,记作P(r,φ,θ),其中r≥0,0≤φ≤π,0≤θ<2π.⎧x=rsin φcos θ(2)空间点P 的直角坐标(x,y,z)与球坐标(r,φ,θ)之间的变换公式为⎨y=rsin φsinθ.⎩z=rcos φ五、曲线的参数方程1.参数方程的概念(1)定义: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 都是某个变数⎧x=f(t)t 的函数:⎨①,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M(x,y)都在⎩y=g(t)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①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2)参数的意义:参数是联系变数x,y 的桥梁,可以是有物理意义或几何意义的变数,也可以是没有明显实际意义的变数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普通方程F(x,y)=0,直接给出了曲线上点的坐标x,y 之间的关系,它含有⎧x=f(t)x,y 两个变量;参数方程⎨ (t 为参数)间接给出了曲线上点的坐标x,y 之间的关⎩y=g(t)系,它含有三个变量t,x,y,其中x 和y 都是参数t 的函数.(2)联系:普通方程中自变量有一个,而且给定其中任意一个变量的值,可以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参数方程中自变量也只有一个,而且给定参数t 的一个值,就可以求出唯一对应的x,y 的值注:这两种方程之间可以进行互化,通过消去参数可以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而通过引入参数,也可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六、圆的参数方程1.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如图圆O 与x 轴正半轴交点M0(r,0)(1)设M(x,y)为圆O 上任一点,以OM 为终边的角设为θ,⎧x=rcos θ则以θ 为参数的圆O 的参数方程是⎨(θ 为参数).⎩y=rsin θ其中参数θ 的几何意义是OM0 绕O 点逆时针旋转到OM 的位置时转过的角度(2)设动点M 在圆上从M0 点开始逆时针旋转作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则OM0 经过⎧x=rcos ωt时间t 转过的角θ=ωt,则以t 为参数的圆O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y=rsin ωt⎩ ⎩ ⎩2 2其中参数t 的物理意义是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2. 圆心为C(a ,b),半径为 r 的圆的参数方程圆心为(a ,b),半径为 r 的圆的参数方程可以看成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r 的圆通过坐标 ⎧x =a +rcos θ,平移得到,所以其参数方程为⎨ ⎩y =b +rsin θ(θ 为参数)3.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 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曲线的方程的两种不同形式,两种方程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化(2) 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有利于识别曲线的类型.参数方程通过消去参数就可得到普通方程(3) 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首先确定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 x =f(t),其⎧x =f (t )次将x =f(t)代入普通方程解出 y =g(t),则⎨ ⎩y =g (t )(t 为参数)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4) 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七、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1. 椭圆的参数方程x 2 y 2⎧x =acos φ (1)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a 2+b 2=1(a>b>0)的参数方程是⎨y =bsin φ(φ 是参数),规定参数φ 的取值范围是[0,2π)y 2 x 2⎧x =bcos φ (2)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a 2+b 2=1(a>b>0)的参数方程是⎨y =asin φ(φ 是参数),规定参数φ 的取值范围是[0,2π)(x -h )2(y -k )2(3) 中心在(h ,k)的椭圆普通方程为 a 2 + ⎧x =h +acos φ b 2 =1,则其参数方程为 ⎨ ⎩y =k +bsin φ(φ 是参数)2.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x 2 y 2⎧x =asec φ (1)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a 2-b 2=1 的参数方程是⎨y =btan φ(φ 为参数),规定参数φ 的取值范围为φ∈[0,2π)且φ≠π, φ≠3π⎩ 0 0 0a y 2 x 2⎧x =btan φ (2)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a 2-b 2=1 的参数方程是⎨y =asec φ(φ 为参数)3.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x =2pt 2(1) 抛物线 y 2=2px 的参数方程为⎨ ⎩y =2pt(t 为参数)(2) 参数t 的几何意义是抛物线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八、直线的参数方程1. 直线的参数方程⎧x =x 0+tcos α经过点M 0(x 0,y 0),倾斜角为α 的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y =y 0+tsin α(t 为参数)2. 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1) 参数t 的绝对值表示参数t 所对应的点M 到定点M 0 的距离(2) 当M →M 与 e (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同向时,t 取正数.当M →M 与 e 反向时,t 取负数,当M 与M 0 重合时,t =0 3.直线参数方程的其他形式对于同一条直线的普通方程,选取的参数不同,会得到不同的参数方程.我们把过点 ⎧x =x 0+tcos αM 0(x 0,y 0),倾斜角为 α 的直线,选取参数t =M 0M 得到的参数方程⎨ ⎩y =y 0+tsin α(t 为参数)称为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此时的参数t 有明确的几何意义b⎧x =x 0+at 一般地,过点M (x ,y ),斜率k = (a ,b 为常数)的直线,参数方程为⎨ ⎩y =y 0+bt (t 为参数),称为直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此时的参数t 不具有标准式中参数的几何意义九、渐开线与摆线(了解)1. 渐开线的概念及参数方程 (1) 渐开线的产生过程及定义把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绕在一个圆盘上,在绳的外端系上一支铅笔,将绳子拉紧,保持绳子与圆相切,逐渐展开,铅笔画出的曲线叫做圆的渐开线,相应的定圆叫做渐开线的基圆.(2) 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以基圆圆心O 为原点,直线OA 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基圆的半径⎧x=r(cos φ+φsin φ),为r,绳子外端M 的坐标为(x,y),则有⎨⎩y=r(sin φ-φcosφ)(φ 是参数).这就是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2.摆线的概念及参数方程(1)摆线的产生过程及定义平面内,一个动圆沿着一条定直线无滑动地滚动时圆周上一个固定点所经过的轨迹,叫做平摆线,简称摆线,又叫旋轮线⎧x=r(φ-sin φ),(2)半径为r 的圆所产生摆线的参数方程为⎨⎩y=r(1-cos φ)(φ 是参数)。

高中数学讲义-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讲义-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一、教学目标本次课是一堂新课,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相互转化,掌握一般常见曲线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

深刻理解参数方程所代表的数学思想——换元思想。

二、考纲解读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是新课标考纲里的选考内容之一,只有理科生选学。

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极坐标和参数方程都是放在一道填空题中,与平面几何作为二选一的考题出现的。

由于极坐标是新添的内容,考纲要求比较简单,所以在考试中一般以基础题出现,不会有很难的题目。

三、知识点回顾(一)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即⎩⎨⎧==)()(t f y t f x 并且对于t 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1.过定点(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ααsin cos 00t y y t x x +=+= (t 为参数)其中参数t 是以定点P (x 0,y 0)为起点,对应于t 点M (x ,y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 的数量,又称为点P 与点M 间的有向距离.根据t 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1.设A 、B 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A和t B,则AB =A B t t -=B A A B t t t t ⋅--4)(2.○2.线段AB 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等于2BA t t +. 2.中心在(x 0,y 0),半径等于r 的圆:θθsin cos 00r y y r x x +=+= (θ为参数)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椭圆:θθsin cos b y a x == (θ为参数) (或θθsin cos a y b x ==)中心在点(x0,y0)焦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ααα(.sin ,cos 00⎩⎨⎧+=+=b y y a x x 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双曲线:θθtg sec b y a x == (θ为参数) (或 θθec a y b x s tg ==)5.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pty pt x 222== (t 为参数,p >0)直线的参数方程和参数的几何意义过定点P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ααsin cos 00t y y t x x (t 为参数). (三)极坐标系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大全极坐标公式极坐标是一种用极径和极角来确定平面上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和相关公式。

点的极坐标表示在极坐标系统中,一个点的位置由极径和极角确定。

极径表示点到极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 r 表示;极角表示点与极轴的夹角,通常用字母θ表示。

通过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x, y) 转换成极坐标系下的点(r, 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极径 r:r = √(x^2 + y^2)•极角θ:θ = arctan(y / x)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的转换假设在极坐标系统中,有一个点(r, 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统下的点:•x 坐标:x = r * cos(θ)•y 坐标:y = r * sin(θ)参数方程公式参数方程是一种用参数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式。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常常使用参数方程来描述曲线或者路径。

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对于一个给定的曲线,我们可以使用参数方程来表示。

通常,我们用参数 t 来表示自变量,然后通过指定 x 和 y 的表达式,将参数 t 和 (x, y) 一一对应。

例如,一个曲线的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x = f(t)•y = g(t)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之间存在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参数方程将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下表示出来。

在参数方程中,将参数 t 的取值范围确定在一定的区间上,可以画出曲线的一部分或者整条曲线。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之间的转换在一些数学问题中,我们需要在极坐标和参数方程之间进行转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之间的转换公式:极坐标到参数方程的转换•x = r * cos(θ)•y = r * sin(θ)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参数方程:•x = f(θ) = r * cos(θ)•y = g(θ) = r * sin(θ)参数方程到极坐标的转换给定参数方程 x = f(t) 和 y = g(t),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其转换为极坐标:1.计算 r 的表达式:r = √(f(t)^2 + g(t)^2)2.计算极角θ 的表达式:θ = arctan(g(t) / f(t))可以注意到,在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极坐标时,需要考虑函数 f(t) 和 g(t) 的符号,以确保角度θ 的取值范围正确。

高中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___ρs_i_n_θ_=__a_(_0_<_θ_<_π_)___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创新设计》
[微点提醒] 关于极坐标系 1.极坐标系的四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四
者缺一不可. 2.由极径的意义知ρ≥0,当极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与极
x=acos y=bsin
φ, φ (φ
为参数)
温馨提醒 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系数的平方和为1时,t才有几何意义且几何 意义为:|t|是直线上任一点M(x,y)到M0(x0,y0)的距离.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创新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点提醒] 1.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防止变量 x 和 y 取值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必须根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创新设计》
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通过消去___参__数____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如果知道变数 x,y 中的一个与参数 t 的关系,例如 x=f(t),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 y=g(t), 那么xy= =fg((tt)),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 x,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坐标(ρ,θ)(ρ≠0)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径ρ=0,极角可取任 意角.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重要区别:多值性.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创新设计》
知识梳理 1.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 x=f(t),
函数_____y_=__g_(_t)______,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组所确定的点 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 x,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引言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而在代数学的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是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它们在解决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方程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极坐标极坐标是一种描述平面上点位置的坐标系统,它使用极径和极角两个参数来确定点的位置。

在极坐标中,每个点的位置由一个正实数和一个角度来表示。

极坐标表示方式在极坐标中,点的位置由两个数值表示,第一个数值表示极径(r),它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第二个数值表示极角(θ),它表示点到正半轴的角度。

例如,一个点的极坐标表示为(r,θ)。

其中,r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θ表示点到正半轴的角度。

可以通过将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来获得极坐标的表示方式。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转换在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由两个坐标表示,即横坐标(x)和纵坐标(y)。

而在极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由极径(r)和极角(θ)表示。

要将一个点的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 = √(x^2 + y^2)θ = arctan⁡(y / x)其中,“√”表示开方,“arctan”表示反正切函数。

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点的极坐标。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将一个点的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

转换公式如下所示:x = r × cos(θ)y = r × sin(θ)极坐标的应用极坐标在解析几何和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中,使用极坐标可以简化计算,简化方程的表示和解决。

例如,在描述圆和椭圆的方程时,使用极坐标比直角坐标更简单。

此外,极坐标也可以用来描述旋转和周期性现象。

对于极坐标系中的点,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围绕原点进行旋转的向量。

极角表示向量的方向,而极径表示向量的长度。

参数方程参数方程也是一种表示几何图形的方法,与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相比,参数方程可以描述出更复杂的图形。

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一节 坐 标 系突破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形的伸缩变换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形的伸缩变换[典例] 求椭圆x 24+y 2=1,经过伸缩变换⎩⎪⎨⎪⎧x ′=12x ,y ′=y 后的曲线方程.[解] 由⎩⎪⎨⎪⎧x ′=12x ,y ′=y得到⎩⎪⎨⎪⎧x =2x ′,y =y ′.①将①代入x 24+y 2=1,得4x ′24+y ′2=1,即x ′2+y ′2=1.因此椭圆x 24+y 2=1经伸缩变换后得到的曲线方程是x 2+y 2=1.[方法技巧]应用伸缩变换公式时的两个注意点(1)曲线的伸缩变换是通过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的伸缩变换实现的,解题时一定要区分变换前的点P 的坐标(x ,y )与变换后的点P ′的坐标(X ,Y ),再利用伸缩变换公式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形的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X =ax (a >0),Y =by (b >0)建立联系. (2)已知变换后的曲线方程f (x ,y )=0,一般都要改写为方程f (X ,Y )=0,再利用换元法确定伸缩变换公式.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伸缩变换φ:⎩⎪⎨⎪⎧x ′=3x ,2y ′=y .求点A ⎝⎛⎭⎫13,-2经过φ变换所得的点A ′的坐标.解:设A ′(x ′,y ′),由伸缩变换φ:⎩⎪⎨⎪⎧x ′=3x ,2y ′=y ,得到⎩⎪⎨⎪⎧x ′=3x ,y ′=12y ,由于点A 的坐标为⎝⎛⎭⎫13,-2,于是x ′=3×13=1,y ′=12×(-2)=-1,所以A ′(1,-1)为所求.2.求直线l :y =6x 经过φ:⎩⎪⎨⎪⎧x ′=3x ,2y ′=y变换后所得到的直线l ′的方程.解:设直线l ′上任意一点P ′(x ′,y ′), 由题意,将⎩⎪⎨⎪⎧x =13x ′,y =2y ′代入y =6x 得2y ′=6×⎝⎛⎭⎫13x ′, 所以y ′=x ′,即直线l ′的方程为y =x .3.求双曲线C :x 2-y 264=1经过φ:⎩⎪⎨⎪⎧x ′=3x ,2y ′=y 变换后所得曲线C ′的焦点坐标.解: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 由题意,将⎩⎪⎨⎪⎧x =13x ′,y =2y ′代入x 2-y 264=1得x ′29-4y ′264=1,化简得x ′29-y ′216=1,即x 29-y 216=1为曲线C ′的方程,可见经变换后的曲线仍是双曲线, 则所求焦点坐标为F 1(-5,0),F 2(5,0).4.将圆x 2+y 2=1变换为椭圆x 29+y 24=1的一个伸缩变换公式为φ:⎩⎪⎨⎪⎧X =ax (a >0),Y =by (b >0),求a ,b 的值.解:由⎩⎪⎨⎪⎧X =ax ,Y =by知⎩⎨⎧x =1a X ,y =1b Y ,代入x 2+y 2=1中得X 2a 2+Y 2b2=1,所以a 2=9,b 2=4,即a =3,b =2.突破点(二) 极坐标系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2)极坐标一般地,没有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0,θ可取任意实数. (3)点与极坐标的关系一般地,极坐标(ρ,θ)与(ρ,θ+2k π)(k ∈Z)表示同一个点,特别地,极点O 的坐标为(0,θ)(θ∈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内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如果规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 表示;同时,极坐标(ρ,θ)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点M直角坐标(x ,y )极坐标(ρ,θ) 互化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 ⎩⎪⎨⎪⎧ρ2=x 2+y 2,tan θ=y x (x ≠0)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1.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判断极坐标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是否重合,且极轴与x 轴正半轴是否重合,若上述两个都重合,则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可以互化第二步通过极坐标方程的两边同乘ρ或同时平方构造ρcos θ,ρsin θ,ρ2的形式,一定要注意变形过程中方程要保持同解,不要出现增解或漏解第三步根据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及ρ2=x 2+y 2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或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化为极坐标(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较为简单,只需将直角坐标方程中的x ,y 分别用ρcos θ,ρsin θ代替即可得到相应极坐标方程.(2)求直角坐标系中的点(x ,y )对应的极坐标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根据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该点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即计算ρ; 第二步,根据角θ的正切值tan θ=yx (x ≠0)求出角θ(若正切值不存在,则该点在y 轴上),问题即解.[例1] 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 :ρ=cos θ+sin θ和直线l :ρsin ⎝⎛⎭⎫θ-π4=22. (1)求圆O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当θ∈(0,π)时,求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 [解] (1)圆O :ρ=cos θ+sin θ,即ρ2=ρcos θ+ρsin θ,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x +y ,即x 2+y 2-x -y =0,直线l :ρsin ⎝⎛⎭⎫θ-π4=22,即ρsin θ-ρcos θ=1,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2)由⎩⎪⎨⎪⎧ x 2+y 2-x -y =0,x -y +1=0得⎩⎪⎨⎪⎧x =0,y =1,则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1,π2. [方法技巧]1.应用互化公式的三个前提条件 (1)取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 (2)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3)两种坐标系规定相同的长度单位. 2.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的两个注意点(1)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角θ的表示方法具有周期性,故点M 的极坐标(ρ,θ)的形式不唯一,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穷多个.当限定ρ≥0,θ∈[0,2π)时,除极点外,点M 的极坐标是唯一的.(2)当把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求极角θ应注意判断点M 所在的象限(即角θ的终边的位置),以便正确地求出角θ(θ∈[0,2π))的值.极坐标方程的应用[例2] (2017·福州五校联考)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cos ⎝⎛⎭⎫θ+π4-2=0.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若直线l 过原点,且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最小,求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M 是曲线C 上的动点,且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求x +y 的最大值. [解] (1)ρ2-22ρcos ⎝⎛⎭⎫θ+π4-2=0,即ρ2-2ρcos θ+2ρsin θ-2=0, 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得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1)2=4, 圆心C (1,-1),若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最小,则直线l 与OC 垂直, 即k l ·k OC =-1,k OC =-1,因而k l =1,故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2)因为M 是曲线C 上的动点,因而利用圆的参数方程可设⎩⎪⎨⎪⎧x =1+2cos φ,y =-1+2sin φ(φ为参数),则x +y =2sin φ+2cos φ=22sin ⎝⎛⎭⎫φ+π4,当sin ⎝⎛⎭⎫φ+π4=1时,x +y 取得最大值2 2.[易错提醒]用极坐标系解决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几何关系,如果几何关系不容易通过极坐标表示时,可以先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二]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 ⎝⎛⎭⎫θ+π4=2,点A 的极坐标为A ⎝⎛⎭⎫22,7π4,求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 解:由2ρsin ⎝⎛⎭⎫θ+π4=2, 得2ρ⎝⎛⎭⎫22sin θ+22cos θ=2,由坐标变换公式,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由点A 的极坐标为⎝⎛⎭⎫22,7π4得点A 的直角坐标为(2,-2),所以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d =|2-2-1|2=22.2.[考点一]已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sin θ-π4-4=0,求圆C 的半径.解: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以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22sin θ-22cos θ-4=0,化简,得ρ2+2ρsin θ-2ρcosθ-4=0.由坐标变换公式,得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4=0, 即(x -1)2+(y +1)2=6, 所以圆C 的半径为 6.3.[考点二]在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 θ-cos θ)=a 与曲线ρ=2cos θ-4sin θ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23,求实数a 的值.解: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a =0,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2)2=5,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1,-2),半径r =5,所以圆心C 到直线的距离为|1+2+a |2=r 2-⎝⎛⎭⎫|AB |22=2,解得a =-5或a =-1.故实数a 的值为-5或-1.4.[考点一、二](2017·洛阳统考)已知圆O 1和圆O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2,ρ2-22ρcos ⎝⎛⎭⎫θ-π4=2. (1)将圆O 1和圆O 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经过两圆交点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解:(1)由ρ=2知ρ2=4,由坐标变换公式,得x 2+y 2=4. 因为ρ2-22ρcos ⎝⎛⎭⎫θ-π4=2, 所以ρ2-22ρ⎝⎛⎭⎫cos θcos π4+sin θsin π4=2. 由坐标变换公式, 得x 2+y 2-2x -2y -2=0.(2)将两圆的直角坐标方程相减,得经过两圆交点的直线方程为x +y =1.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1,即ρsin ⎝⎛⎭⎫θ+π4=22. [全国卷5年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1.(2016·全国乙卷)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t ,y =1+a sin t (t 为参数,a >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4cos θ.(1)说明C 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 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0,其中α0满足tan α0=2,若曲线C 1与C 2的公共点都在C 3上,求a .解:(1)消去参数t 得到C 1的普通方程为x 2+(y -1)2=a 2, 则C 1是以(0,1)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C 1的普通方程中,得到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sin θ+1-a 2=0.(2)曲线C 1,C 2的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ρ2-2ρsin θ+1-a 2=0,ρ=4cos θ. 若ρ≠0,由方程组得16cos 2θ-8sin θcos θ+1-a 2=0, 由已知tan θ=2,可得16cos 2θ-8sin θcos θ=0, 从而1-a 2=0,解得a =-1(舍去)或a =1.当a =1时,极点也为C 1,C 2的公共点,且在C 3上. 所以a =1.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C 1:x =-2,圆C 2:(x -1)2+(y -2)2=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C 1,C 2的极坐标方程;(2)若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4(ρ∈R),设C 2与C 3的交点为M ,N ,求△C 2MN 的面积.解:(1)因为x =ρcos θ,y =ρsin θ, 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 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cos θ-4ρsin θ+4=0. (2)将θ=π4代入ρ2-2ρcos θ-4ρsin θ+4=0,得ρ2-32ρ+4=0, 解得ρ1=22,ρ2= 2. 故ρ1-ρ2=2,即|MN |= 2. 由于C 2的半径为1, 所以△C 2MN 的面积为12.[课时达标检测] 基础送分题——高考就考那几点,练通就能把分捡 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经过点P ⎝⎛⎭⎫2,π4,圆心为直线ρsin ⎝⎛⎭⎫θ-π3=-32与极轴的交点,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解:在ρsin ⎝⎛⎭⎫θ-π3=-32中,令θ=0,得ρ=1,所以圆C 的圆心坐标为(1,0). 因为圆C 经过点P ⎝⎛⎭⎫2,π4, 所以圆C 的半径PC = (2)2+12-2×1×2cos π4=1,于是圆C 过极点,所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2.设M ,N 分别是曲线ρ+2sin θ=0和ρsin ⎝⎛⎭⎫θ+π4=22上的动点,求M ,N 的最小距离.解:因为M ,N 分别是曲线ρ+2sin θ=0和ρsin ⎝⎛⎭⎫θ+π4=22上的动点,即M ,N 分别是圆x 2+y 2+2y =0和直线x +y -1=0上的动点,要求M ,N 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即在直线x +y -1=0上找一点到圆x 2+y 2+2y =0的距离最小,即圆心(0,-1)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减去半径,故最小值为|0-1-1|2-1=2-1.3.在极坐标系中,求直线ρ(3cos θ-sin θ)=2与圆ρ=4sin θ的交点的极坐标. 解:ρ(3cos θ-sin θ)=2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3x -y =2,即y =3x -2. ρ=4sin θ可化为x 2+y 2=4y , 把y =3x -2代入x 2+y 2=4y ,得4x 2-83x +12=0,即x 2-23x +3=0, 所以x =3,y =1.所以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为(3,1),化为极坐标为⎝⎛⎭⎫2,π6. 4.(2017·山西质检)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的方程为ρ2=31+2sin 2θ,点R ⎝⎛⎭⎫22,π4. (1)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R 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2)设P 为曲线C 上一动点,以PR 为对角线的矩形PQRS 的一边垂直于极轴,求矩形PQRS 周长的最小值,及此时P 点的直角坐标.解:(1)曲线C :ρ2=31+2sin 2θ,即ρ2+2ρ2sin 2θ=3,从而ρ2cos 2θ3+ρ2sin 2θ=1. ∵x =ρcos θ,y =ρsin 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3+y 2=1,点R 的直角坐标为R (2,2). (2)设P (3cos θ,sin θ),根据题意可得|PQ |=2-3cos θ,|QR |=2-sin θ, ∴|PQ |+|QR |=4-2sin ⎝⎛⎭⎫θ+π3, 当θ=π6时,|PQ |+|QR |取最小值2,∴矩形PQRS 周长的最小值为4, 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为⎝⎛⎭⎫32,12.5.(2017·南京模拟)已知直线l :ρsin ⎝⎛⎭⎫θ-π4=4和圆C :ρ=2k cos ⎝⎛⎭⎫θ+π4(k ≠0),若直线l 上的点到圆C 上的点的最小距离等于2.求实数k 的值并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解:圆C 的极坐标方程可化为ρ=2k cos θ-2k sin θ, 即ρ2=2kρcos θ-2kρsin θ,所以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kx +2ky =0, 即⎝⎛⎭⎫x -22k 2+⎝⎛⎭⎫y +22k 2=k 2,所以圆心C 的直角坐标为⎝⎛⎭⎫22k ,-22k .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可化为ρsin θ·22-ρcos θ·22=4,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42=0,所以⎪⎪⎪⎪22k +22k +422-|k |=2.即|k +4|=2+|k |, 两边平方,得|k |=2k +3,所以⎩⎪⎨⎪⎧ k >0,k =2k +3或⎩⎪⎨⎪⎧k <0,-k =2k +3,解得k =-1,故圆心C 的直角坐标为⎝⎛⎭⎫-22,22. 6.已知圆C :x 2+y 2=4,直线l :x +y =2.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1)将圆C 和直线l 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P 是l 上的点,射线OP 交圆C 于点R ,又点Q 在OP 上,且满足|OQ |·|OP |=|OR |2,当点P 在l 上移动时,求点Q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解:(1)将x =ρcos θ,y =ρsin θ分别代入圆C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其极坐标方程为C :ρ=2,l :ρ(cos θ+sin θ)=2.(2)设P ,Q ,R 的极坐标分别为(ρ1,θ),(ρ,θ),(ρ2,θ),则由|OQ |·|OP |=|OR |2,得ρρ1=ρ22.又ρ2=2,ρ1=2cos θ+sin θ,所以2ρcos θ+sin θ=4,故点Q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sin θ)(ρ≠0).7.(2017·贵州联考)已知在一个极坐标系中点C 的极坐标为⎝⎛⎭⎫2,π3. (1)求出以C 为圆心,半径长为2的圆的极坐标方程(写出解题过程);(2)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圆C 所在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P 是圆C 上任意一点,Q (5,-3),M 是线段PQ 的中点,当点P 在圆C 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的普通方程.解:(1)如图,设圆C 上任意一点A (ρ,θ),则∠AOC =θ-π3或π3-θ.由余弦定理得,4+ρ2-4ρcos θ-π3=4,所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π3.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C 的坐标为(1,3),可设圆C 上任意一点P (1+2cos α,3+2sin α),又令M (x ,y ),由Q (5,-3),M 是线段PQ 的中点,得点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x =6+2cos α2,y =2sin α2(α为参数),即⎩⎪⎨⎪⎧x =3+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 ∴点M 的轨迹的普通方程为(x -3)2+y 2=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φ,y =sin φ(φ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是圆心在极轴上且经过极点的圆,射线θ=π3与曲线C 2交于点D ⎝⎛⎭⎫2,π3. (1)求曲线C 1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已知极坐标系中两点A (ρ1,θ0),B ⎝⎛⎭⎫ρ2,θ0+π2,若A ,B 都在曲线C 1上,求1ρ21+1ρ22的值.解:(1)∵C 1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φ,y =sin φ,∴C 1的普通方程为x 24+y 2=1.由题意知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a cos θ(a 为半径), 将D ⎝⎛⎭⎫2,π3 代入,得2=2a ×12, ∴a =2,∴圆C 2的圆心的直角坐标为(2,0),半径为2, ∴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4.(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4+ρ2sin 2θ=1,即ρ2=44sin 2θ+cos 2θ.∴ρ21=44sin 2θ0+cos 2θ0,ρ22=44sin 2⎝⎛⎭⎫θ0+π2+cos 2⎝⎛⎭⎫θ0+π2=4sin 2θ0+4cos 2θ0.∴1ρ21+1ρ22=4sin 2θ0+cos 2θ04+4cos 2θ0+sin 2θ04=54. 第二节 参数方程突破点(一) 参数方程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1.参数方程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 x =f (t ),y =g (t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x =f (t ),y =g (t )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x =f (t ),y =g (t )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2.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1)过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2)圆心在点M 0(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θ为参数).(3)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φ,y =b sin φ(φ为参数).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1.参数方程;2.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基本思路是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方法有: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③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的)消元法;④平方后再加减消元法等.其中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一般是利用解方程的技巧,三角恒等式消元法常利用公式sin 2θ+cos 2θ=1等.2.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1)选择参数的一般原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且关系相对简单;当参数取某一值时,可以唯一确定x ,y 的值;(2)具体步骤第一步,引入参数,但要选定合适的参数t ;第二步,确定参数t 与变量x 或y 的一个关系式x =f (t )(或y =φ(t ));第三步,把确定的参数与一个变量的关系式代入普通方程F (x ,y )=0,求得另一关系y =g (t )(或x =ψ(t )),问题得解.[例1] 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1t,y =1tt 2-1(t 为参数);(2)⎩⎪⎨⎪⎧x =2+sin 2θ,y =-1+cos 2θ(θ为参数). [解] (1)∵⎝⎛⎭⎫1t 2+⎝⎛⎭⎫1t t 2-12=1, ∴x 2+y 2=1.∵t 2-1≥0,∴t ≥1或t ≤-1. 又x =1t ,∴x ≠0.当t ≥1时,0<x ≤1, 当t ≤-1时,-1≤x <0,∴所求普通方程为x 2+y 2=1,其中⎩⎪⎨⎪⎧ 0<x ≤1,0≤y <1或⎩⎪⎨⎪⎧-1≤x <0,-1<y ≤0.(2)∵y =-1+cos 2θ=-1+1-2sin 2θ=-2sin 2θ,sin 2θ=x -2, ∴y =-2x +4,∴2x +y -4=0. ∵0≤sin 2θ≤1,∴0≤x -2≤1,∴2≤x ≤3,∴所求的普通方程为2x +y -4=0(2≤x ≤3). [易错提醒](1)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务必要注意x ,y 的取值范围,保证消参前后的方程的一致性.(2)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对普通方程中x ,y 的取值范围的影响.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1.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其一般思路如下: 第一步,把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都化为普通方程; 第二步,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2.当直线经过点P (x 0,y 0),且直线的倾斜角为α,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问题时,可以把直线的参数方程设成⎩⎪⎨⎪⎧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交点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计算时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求出t 1+t 2,t 1·t 2,得到|AB |=|t 1-t 2|=(t 1+t 2)2-4t 1·t 2.[例2] (2017·豫南九校联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 x =2+t cos α,y =3+t sin α(t 为参数)与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若α=π3,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2)若|PA |·|PB |=|OP |2,其中P (2,3),求直线l 的斜率. [解] (1)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x 24+y 2=1.当α=π3时,设点M 对应的参数为t 0.直线l 的方程为⎩⎨⎧x =2+12t ,y =3+32t(t 为参数),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13t 2+56t +48=0,设直线l 上的点A ,B 对应参数分别为t 1,t 2. 则t 0=t 1+t 22=-2813,所以点M 的坐标为⎝⎛⎭⎫1213,-313. (2)将⎩⎨⎧x =2+t cos α,y =3+t sin α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cos 2α+4sin 2α)t 2+(83sin α+4cos α)t +12=0,因为|PA |·|PB |=|t 1t 2|=12cos 2α+4sin 2α,|OP |2=7, 所以12cos 2α+4sin 2α=7,得tan 2α=516. 由于Δ=32cos α(23sin α-cos α)>0, 故tan α=54.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54.[方法技巧]1.解决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时一般是先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问题.2.对于形如⎩⎪⎨⎪⎧x =x 0+at ,y =y 0+bt(t 为参数)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当a 2+b 2≠1时,应先化为标准形式后才能利用t 的几何意义解题.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3k1+k 2,y =6k21+k2(k 为参数);(2)⎩⎪⎨⎪⎧x =1-sin 2θ,y =sin θ+cos θ(θ为参数). 解:(1)两式相除,得k =y 2x ,将其代入x =3k 1+k 2得x =3·y2x 1+⎝⎛⎭⎫y 2x 2,化简得4x 2+y 2-6y =0,因为y =6k 21+k 2=6-11+k 2,所以0<y <6, 所以所求的普通方程是4x 2+y 2-6y =0(0<y <6). (2)由(sin θ+cos θ)2=1+sin 2θ=2-(1-sin 2θ) 得y 2=2-x .又x =1-sin 2θ∈[0,2], 得所求的普通方程为y 2=2-x ,x ∈[0,2].2.[考点二](2017·唐山模拟)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6cos θ,y =4sin θ(θ为参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C 上的点按坐标变换⎩⎨⎧x ′=13x ,y ′=14y得到曲线C ′.(1)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2)若点A 在曲线C ′上,点D (1,3).当点A 在曲线C ′上运动时,求AD 中点P 的轨迹方程.解:(1)将⎩⎪⎨⎪⎧x =6cos θ,y =4sin θ代入⎩⎨⎧x ′=13x ,y ′=14y ,得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sin θ,∴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24+y 2=1.(2)设点P (x ,y ),A (x 0,y 0),又D (1,3)且AD 的中点为P ,∴⎩⎪⎨⎪⎧x 0=2x -1,y 0=2y -3.又点A 在曲线C ′上,∴将A 点坐标代入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2x -1)2+4(2y-3)2=4,∴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2x -1)2+4(2y -3)2=4.3.[考点二](2017·郑州模拟)将曲线C 1:x 2+y 2=1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C 2,A 为C 1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直线l 经过点A 且倾斜角为30°,记l 与曲线C 1的另一个交点为B ,与曲线C 2在第一、三象限的交点分别为C ,D .(1)写出曲线C 2的普通方程及直线l 的参数方程; (2)求|AC |-|BD |.解:(1)由题意可得C 2:x22+y 2=1,对曲线C 1,令y =0,得x =1,所以l :⎩⎨⎧x =1+32t ,y =12t(t 为参数).(2)将⎩⎨⎧x =1+3t 2,y =12t代入x 22+y 2=1,整理得5t 2+43t -4=0.设点C ,D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t 1+t 2=-435,且|AC |=t 1,|AD |=-t 2.又|AB |=2|OA |cos 30°=3,故|AC |-|BD |=|AC |-(|AD |-|AB |)=|AC |-|AD |+|AB |=t 1+t 2+3=35. 4.[考点二]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t cos α,y =4+t sin α(t 为参数,α为倾斜角),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1+2cos θ,y =-1+2sin θ(θ为参数).(1)若直线l 经过圆C 的圆心,求直线l 的斜率;(2)若直线l 与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解:(1)由已知得直线l 经过的定点是P (3,4),而圆C 的圆心是C (1,-1),所以,当直线l 经过圆C 的圆心时,直线l 的斜率为k =52.(2)将圆C 的参数方程⎩⎪⎨⎪⎧x =1+2cos θ,y =-1+2sin θ,化成普通方程为(x -1)2+(y +1)2=4,① 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①式,得 t 2+2(2cos α+5sin α)t +25=0.②当直线l 与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时,方程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即Δ=4(2cos α+5sin α)2-100>0,即20sin αcos α>21cos 2α,两边同除以cos 2α, 由此解得tan α>2120,即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2120,+∞.突破点(二)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将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普通方程交织在一起,考查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将各类方程相互转化是求解该类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时要注意:(1)解题时,易将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混淆.要熟练掌握特殊直线、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形式.(2)应用解析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选取直角坐标系还是极坐标系,建立极坐标系要注意极点、极轴位置的选择,注意点和极坐标之间的“一对多”关系.(3)求曲线方程,常设曲线上任意一点P (ρ,θ),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列出等量关系式,特别是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圆的参数方程常和三角恒等变换结合在一起,解决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4)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表示同一个曲线时,要注意其中x ,y 的取值范围,即注意两者的等价性.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典例] (2017·长沙模拟)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1+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k sin θ)=-2(k 为实数).(1)判断曲线C 1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曲线C 1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求直线l 的斜率.[解] (1)由曲线C 1的参数方程⎩⎪⎨⎪⎧x =-1+cos α,y =sin α可得其普通方程为(x +1)2+y 2=1.由ρ(cos θ+k sin θ)=-2可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ky +2=0. 因为圆心(-1,0)到直线l 的距离d =11+k 2≤1,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或相切,当k =0时,d =1,直线l 与曲线C 1相切; 当k ≠0时,d <1,直线l 与曲线C 1相交. (2)由于曲线C 1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 且|AB |=2,故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11+k 2= 1-⎝⎛⎭⎫222=22, 解得k =±1,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 [方法技巧]处理极坐标、参数方程综合问题的方法(1)涉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题,求解的一般方法是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后求解.当然,还要结合题目本身特点,确定选择何种方程.(2)数形结合的应用,即充分利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者利用ρ和θ的几何意义,直接求解,能达到化繁为简的解题目的.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10cos α,y =1+10sin α(α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其表示什么轨迹;(2)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θ-cos θ=1ρ,求直线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10cos α,y =1+10sin α(α为参数),∴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3)2+(y -1)2=10,①曲线C 表示以(3,1)为圆心,10为半径的圆.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①并化简,得ρ=6cos θ+2sin θ, 即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6cos θ+2sin θ. (2)∵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 ∴圆心C 到直线的距离为d =322, ∴弦长为210-92=22.2.在极坐标系中,圆C 的方程为ρ=2a cos θ(a ≠0),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t +1,y =4t +3(t 为参数).(1)求圆C 的标准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若直线l 与圆C 恒有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由ρ=2a cos θ,ρ2=2aρcos θ,又ρ2=x 2+y 2,ρcos θ=x ,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2=a 2.由⎩⎪⎨⎪⎧x =3t +1,y =4t +3,得⎩⎨⎧x -13=t ,y -34=t ,因此x -13=y -34,所以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4x -3y +5=0.(2)因为直线l 与圆C 恒有公共点,所以|4a +5|42+(-3)2≤|a |,两边平方得9a 2-40a -25≥0,所以(9a +5)(a -5)≥0,解得a ≤-59或a ≥5,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59∪[)5,+∞.[全国卷5年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 1.(2016·全国甲卷)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6)2+y 2=25. (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10,求l 的斜率.解:(1)由x =ρcos θ,y =ρsin θ可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12ρcos θ+11=0. (2)在(1)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设A ,B 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将l 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 的极坐标方程得ρ2+12ρcos α+11=0.于是ρ1+ρ2=-12cos α,ρ1ρ2=11. |AB |=|ρ1-ρ2|=(ρ1+ρ2)2-4ρ1ρ2 =144cos 2α-44.由|AB |=10得cos 2α=38,tan α=±153.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53或-153. 2.(2016·全国丙卷)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π4=2 2. (1)写出C 1的普通方程和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 在C 1上,点Q 在C 2上,求|PQ |的最小值及此时P 的直角坐标. 解:(1)C 1的普通方程为x 23+y 2=1,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4=0.(2)由题意,可设点P 的直角坐标为(3cos α,sin α).因为C 2是直线,所以|PQ |的最小值即为P 到C 2的距离d (α)的最小值, d (α)=|3cos α+sin α-4|2=2⎪⎪⎪⎪sin ⎝⎛⎭⎫α+π3-2, 当且仅当α=2k π+π6(k ∈Z)时,d (α)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此时P 的直角坐标为⎝⎛⎭⎫32,12.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t ≠0),其中0≤α<π.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2sin θ,C 3:ρ=23cos θ.(1)求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 1与C 2相交于点A ,C 1与C 3相交于点B ,求|AB |的最大值. 解:(1)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0, 曲线C 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3x =0.联立⎩⎨⎧ x 2+y 2-2y =0,x 2+y 2-23x =0,解得⎩⎪⎨⎪⎧x =0,y =0或⎩⎨⎧x =32,y =32.所以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32,32. (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ρ≠0),其中0≤α<π. 因此A 的极坐标为(2sin α,α),B 的极坐标为(23cos α,α).所以|AB |=|2sin α-23cos α|=4⎪⎪⎪⎪sin ⎝⎛⎭⎫α-π3. 当α=5π6时,|A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曲线C :x 24+y 29=1,直线l :⎩⎪⎨⎪⎧x =2+t ,y =2-2t (t 为参数).(1)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过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6=0.(2)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2cos θ,3sin θ)到l 的距离为d =55|4cos θ+3sin θ-6|.则|PA |=d sin 30°=255|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 α=43.当sin(θ+α)=-1时,|P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255.当sin(θ+α)=1时,|PA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55.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θ∈⎣⎡⎦⎤0,π2. (1)求C 的参数方程;(2)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l :y =3x +2垂直,根据(1)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解:(1)C 的普通方程为(x -1)2+y 2=1(0≤y ≤1).可得C 的参数方程为⎩⎪⎨⎪⎧x =1+cos t ,y =sin t (t 为参数,0≤t ≤π).(2)设D (1+cos t ,sin t ).由(1)知C 是以G (1,0)为圆心,1为半径的上半圆.因为C 在点D 处的切线与l 垂直,所以直线GD 与l 的斜率相同,tan t =3,t =π3.故D 的直角坐标为⎝⎛⎭⎫1+cos π3,sin π3,即⎝⎛⎭⎫32,32. 6.(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4+5cos t ,y =5+5sin t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 .(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解:(1)将⎩⎪⎨⎪⎧x =4+5cos t ,y =5+5sin t 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x -4)2+(y -5)2=25,即C 1:x 2+y 2-8x -10y +16=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x 2+y 2-8x -10y +16=0 得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2)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y =0.由⎩⎪⎨⎪⎧ x 2+y 2-8x -10y +16=0,x 2+y 2-2y =0,解得⎩⎪⎨⎪⎧ x =1,y =1,或⎩⎪⎨⎪⎧x =0,y =2.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2,π4,⎝⎛⎭⎫2,π2. [课时达标检测] 基础送分题——高考就考那几点,练通就能把分捡1.(2017·郑州模拟)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2-32t ,y =12t ,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cos θ-π4,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曲线C 2上的动点M 到曲线C 1的距离的最大值. 解:(1)ρ=22cos ⎝⎛⎭⎫θ-π4=2(cos θ+sin θ),即ρ2=2(ρcos θ+ρsin θ),可得x 2+y 2-2x -2y =0, 故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1)2=2.(2)C 1的普通方程为x +3y +2=0,由(1)知曲线C 2是以(1,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且圆心到直线C 1的距离d =|1+3+2|12+(3)2=3+32,所以动点M 到曲线C 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3+222.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三点O (0,0),A ⎝⎛⎭⎫2,π2,B ⎝⎛⎭⎫22,π4. (1)求经过点O ,A ,B 的圆C 1的极坐标方程;(2)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C 2的参数方程为⎩⎪⎨⎪⎧x =-1+a cos θ,y =-1+a sin θ(θ是参数),若圆C 1与圆C 2外切,求实数a 的值. 解:(1)O (0,0),A ⎝⎛⎭⎫2,π2,B ⎝⎛⎭⎫22,π4对应的直角坐标分别为O (0,0),A (0,2),B (2,2),则过点O ,A ,B 的圆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x -2y =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可求得经过点O ,A ,B 的圆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cos ⎝⎛⎭⎫θ-π4. (2)圆C 2:⎩⎪⎨⎪⎧x =-1+a cos θ,y =-1+a sin θ(θ是参数)对应的普通方程为(x +1)2+(y +1)2=a 2,圆心为(-1,-1),半径为|a |,而圆C 1的圆心为(1,1),半径为2,所以当圆C 1与圆C 2外切时,有2+|a |=(-1-1)2+(-1-1)2,解得a =±2.3.(2017·太原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4(ρ∈R),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sin θ.(1)写出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及曲线C 的普通方程;(2)过点M 且平行于直线l 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MA |·|MB |=83,求点M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解:(1)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22+y 2=1.(2)设点M (x 0,y 0),过点M 的直线为l 1:⎩⎨⎧x =x 0+22t ,y =y 0+22t (t 为参数),由直线l 1与曲线C 相交可得:3t 22+2tx 0+22ty 0+x 20+2y 20-2=0,由|MA |·|MB |=83,得t 1t 2=。

高中数学公式——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公式——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一、参数方程1.参数方程的概念重点体会参数t 与点M (x ,y )的一 一对应关系。

2.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得到普通方程.注意互化过程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3.利用22cos sin 1θθ+=将圆、椭圆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如,圆229x y +=化为参数方程:x y =⎧⎨=⎩ 圆22(1)(2)5x y -++=化为:x y =⎧⎨=⎩ ,椭圆22143x y +=化为:x y =⎧⎨=⎩ 4.直线的参数方程(1)经过点M 00(,)x y ,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x y =⎧⎨=⎩(2)参数t 的几何意义:直线l 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t ,则||t =||PM 。

注:①P 必须是直线l 上的点,很多时候是l 与其他曲线的交点,M 必须是建立参数方程时使用的点M 00(,)x y ;②当点P 在M 的上方是0t >,当点P 在M 的下方是0t <,当点P 与M 重合时0t =。

(3)弦长与中点:直线l 上的点,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12,t t ,则12||||AB t t =-= , __________AB t =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4) 1212||||||||||MA MB t t t t =⋅=||||MA MB +=1212121212||,0||||||,0t t t t t t t t t t +>⎧+=⎨-<⎩, (此处不能死记结论,要明白原因) 要通过图像或者韦达定理判断12,t t 的符号。

二、极坐标方程1.极坐标系的概念ρ=||OM 叫做点M 的极径, θ= xOM ∠叫做点M 的极角.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ρθ。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 0ρ≥(后面有过极点的直线另外规定R ρ∈) 2.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建议结合图像)点 直角坐标 极坐标互化公式3.一类特殊的直线:过极点(坐标原点)的直线(0απ≤<)直线()R θα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即表示过原点、倾斜角为α的直线. 如2()3R πθ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_______ 如_____________,化为直角坐标方程:3y x =如()2R πθ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______注:①对于(,)P ρθ点,0,0,P P ρρ><当时点在极轴上方,当时点在极轴下方②(,)'(,)P P ρθρθ-点与点关于极点对称。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一大知识点,也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学好极坐标和参数方程,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同时也会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帮助。

本篇文章将从概念、性质、解法和应用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概念1. 极坐标极坐标是用角度和半径来描述平面上点的坐标系统。

一般来说,极坐标系是以一个原点O为中心的圆形坐标系,该圆形坐标系的极轴通常是x轴。

而由原点O到某个点P的线段长度,即OP的长度,则称为该点的极径,用r表示。

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r,θ),其中,r是该点到原点O的距离,而θ则是该点到x轴正半轴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θ可以是任意角,因此必须指明满足什么条件下的值。

2. 参数方程参数方程是一段曲线的x和y坐标均由一个t值决定的方程,这个t值可以是时间、速度等。

具体来说,对于曲线上任意一点P,其x坐标和y坐标均是由某些函数关于t的表达式所决定的,也即是x=f(t)和y=g(t)。

这个关系中的t被称为参数。

特别的,当t的自变量为弧长s时,称之为弧长参数方程。

二、性质1. 极坐标对称性对于任意一点P(x,y),如果其对称点为P'(x',y'),那么P点的极坐标系坐标为(r,θ),而P'点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应该是(r,θ+π)。

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向量叠加来推导出。

2. 参数方程的导数问题在参数方程中,由于x和y变量都是关于参数t的函数,因此其导数就可以看作在时刻t时x和y分别对t的导数值。

具体来说,对于曲线上的任意一点P(x,y),其切线方程为(dy/dt)/(dx/dt),由于dx/dt在曲线上的每个点都不为零,因此任意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都是有意义的。

三、解法1. 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对于一个极坐标系中的任意点P(r,θ),我们可以将其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系坐标。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x=r*cosθ,y=r*sinθ来表示该点的坐标。

【高中数学】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高中数学】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一、根据直线参数方程中t的几何意义求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经过点P(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x0+tcosαy=y0+tsin烅烄烆α(t为参数),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直线上定点P到动点M的有向线段,t表示参数t对应的点M到定点P的距离,即|t|=|PM|.若A,B为直线l上两点,其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与t2,则有:①AB=|t1-t2|;②当A,B在点P的同侧时,t1与t2同号;当A,B分别在点P的两侧时,t1与t2异号.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直线的参数方程也可写为x=x0+aty=y0+烅烄烆bt(t为参数),如果a2+b2≠1,则参数t没有上述几何意义.例1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ρll与l的普通方程;(2)若PM,MN,PN成等比数列,求a的值.分析 (1)利用x=ρcosθ,y=ρsinθ即可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在直线l的参数方程中消去参数t即可得直线l的普通方程;(2)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结合韦达定理即可建立关于a的方程求解.解 (1)由ρsin2θ=acosθ得ρ2 sin2θ=aρcosθ,可得曲线C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y2=ax(a>0).由直线l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可得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y-1=0.(2)设点M,N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则PM=t1,PN=t2,MN=t1-t2.将x=-1+槡22t,y=-2 +槡22t代入y2=ax,得t2-(槡4 2 +槡2a)t+8+2a=0.所以Δ=(槡4 2 +槡2a)2-4(8+2a)=2a2+8a>0,t1+t2=槡4 2 +槡2a,t1t2=8+2a.由PM,MN,PN成等比数列,可以得到t1-t22=t1t2,所以(t1+t2)2-4t1t2=t1t2,即(槡4 2 +槡2a)2-5(8+2a)=0,解得a=1(a=-4舍去).例2 (2015年高考湖南卷)已知直线l:x=5 +槡32ty =槡3+12烅烄烆t(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Ⅰ)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设点M的直角坐标为(5,槡3),直线l与曲线C的交点为A,B,求|MA|·|MB|的值.分析 (Ⅰ)利用ρ2=x2+y2,x=ρcosθ即可将已知条件中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注意到点M在直线l上,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解.解 (Ⅰ)ρ=2cosθ等价于ρ2=2ρcosθ,将ρ2=x2+y2,ρcosθ=x代入即得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0.(Ⅱ)结合直线l的参数方程,注意到点M在直线l上,且(槡32)2+(12)2=1,可设点M,N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则MA=|t1|,MB=|t2|,所以MA·MB=t1t2.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t2 +槡5 3t+18=0,则MA·MB=t1t2=18.例3 已知圆锥曲线C:x=2cosαy=sin{α(α为参数)和定点A(0,,槡3),F1,F2是此圆锥曲线的左、右焦点,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直线AF2的极坐标方程;(2)经过点F1且与直线AF2垂直的直线l交此圆锥曲线于M,N两点,求MF1-NF1的值.解 (1)消去参数α即可将曲线C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x24+y2=1,从而可求得F1(-槡3,0),F2(槡3,0),于是可得直线AF2的普通方程为x+y-槡3=0,利用互化公式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ρsinθ=槡3.(2)由(1)可得kAF2=-1,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为45°,从而可得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槡3 +槡22ty =槡22烅烄烆t(t为参数),代入椭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x24+y2=1,得5t2-槡2 6t-2=0,设点M,N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注意到点M,N,F1都在直线l上且点M,N在点F1两侧,所以|MF1|-|NF1|=|t1+t2|=槡2 65.评注 对于直线上与定点距离有关的问题,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能避免通过解方程组求交点坐标的繁琐运算,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二、利用参数方程求最值和取值范围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求解两曲线间的最值问题,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优点是解题过程比较简洁.为此,需要熟悉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以及参数方程的简单应用.例4 已知曲线C1:x=8costy=2sin{t(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7cosθ-sinθ.(1)将曲线C1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设P为曲线C1上的点,点Q极坐标为(2槡2,π4),求PQ的中点与曲线C2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分析 (1)利用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互化即可,(2)先把点Q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设出点P的参数形式的直角坐标(t为参数),进而得到PQ的中点M的直角坐标,可用公式得到点M到直线C2的距离d的表达式(用参数t表示),再求最值即可.解 (1)由曲线C1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得曲线C1的普通方程x264+y24=1.由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得ρcosθ-ρsinθ=7,于是可得它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7=0.(2)由点Q的极坐标(槡2 2,π4)可得它的直角坐标为(2,2),设P(8cost,2sint),则PQ的中点M的直角坐标为(4cost+1,sint+1),所以,点M到直线C2的距离d=4cost-sint-7槡2=槡17cos(t+φ)-7槡2,其中φ为锐角,且tanφ=14.当cos(t+φ)=1时,d取得最小值dmin=槡7 2 -槡342.所以,PQ的中点M与曲线C2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槡7 2 -槡342.例5 (2014年全国卷Ⅰ)已知曲线C:x24+y29=1,直线l:x=2+ty=2-2{t(t为参数).(Ⅰ)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和直线l的普通方程;(Ⅱ)过曲线C上任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析 (Ⅰ)利用椭圆的普通方程及直线的参数的特征进行互化即可;(Ⅱ)由椭圆的参数方程建立|PA|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再求最值.图1解 (Ⅰ)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y=3sin{θ(θ为参数),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2x+y-6=0.(Ⅱ)如图1,在曲线C上任意取一点P(2cosθ,3sinθ),它到直线l的距离为:d=槡554cosθ+3sinθ-6,则|PA|=dsin30°=槡2 55|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α=43.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槡22 55;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槡2 55.例6 (2015年高考陕西卷)在直角坐标系xΟ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3+12ty =槡32烅烄烆t(t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的极坐标方程为ρ=槡2 3sinθ.(Ⅰ)写出⊙C的直角坐标方程;(Ⅱ)Ρ为直线l上一动点,当Ρ到圆心C的距离最小时,求Ρ的直角坐标.分析 (Ⅰ)利用x=ρcosθ,y=ρsinθ,由⊙C的极坐标方程可得它的直角坐标方程;(Ⅱ)先设点Ρ的参数坐标,可得ΡC的函数表达式,再利用函数的性质可得ΡC的最小值,进而可得Ρ的直角坐标;或将直线l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求过圆心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方程,联立两方程可解得点P的直角坐标.解 (Ⅰ)由ρ=槡2 3sinθ,得ρ2 =槡2 3ρsinθ,从而,⊙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 =槡2 3y,即x2+(y-槡3)2=3.(Ⅱ)设P(3+12t,槡32t),又C(0,槡3),则|PC|=(3+12t)2+(槡32t -槡3)槡2=t2+槡12,易知:当t=0时,ΡC取得最小值,此时Ρ点的直角坐标为(3,0).评注 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关键是消去其中的参数,常用的技巧有:代入消参、加减消参、整体消参、平方后加减消参等.如果题目中涉及圆、椭圆上的动点求相关最值(范围)问题时,可考虑用其参数方程设出点的坐标,将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来解决,可以使解题的过程更简洁.例7 (2016年全国卷Ⅱ理科第20题)已知椭圆E:x2t+y23=1的焦点在x轴上,A是E的左顶点,斜率为k(k>0)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MA⊥NA.(Ⅰ)当t=4,AM=AN时,求△AMN的面积;(Ⅱ)当2 AM=AN时,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 (Ⅰ)先结合已知条件设出直线AM的参数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可求得AM,进而求得△AMN的面积;(Ⅱ)设出直线AM、AN的参数方程(以直线AM的倾斜角α为参数),代入椭圆方程,用t和α表示|AM|和|AN|,再利用2 AM=AN将t表示为k的函数,结合t>3,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 (Ⅰ)当t=4,AM=AN时,可得点A(-2,0),k=1.设直线AM的参数方程为x=-2+槡22my =槡22烅烄烆m(m为参数),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72m2-槡6 2 m=0,故AM =槡12 27,所以S△AMN=12AM·AN=14449.(Ⅱ)设直线AM的倾斜角为α,又点A(-槡t,0),可设直线AM的参数方程为x=-槡t+mcosαy=msin烅烄烆α(m为参数),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3cos2α+t sin2α)m2-6tcosα·m=0,所以AM=6tcosα3cos2α+t sin2α.因为MA⊥NA,故直线AN的倾斜角为α+π2,同理可得:AN=6tcos(α+π2)3cos2(α+π2)+t sin2(α+π2)=6tsinα3sin2α+t cos2α.由2 AM=AN,k=tanα,代入化简得t=6k2-3kk3-2.又因为椭圆E:x2t+y23=1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t>3,即6k2-3kk3-2>3,解得3槡2<k<2.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3槡2,2).评注 本题属于圆锥曲线试题,常规思路是利用直角坐标直接求解,过程比较复杂.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来求解本题,使问题的求解过程变得简洁.三、利用极坐标中ρ的几何意义求有关距离或相关问题我们知道,极坐标中的ρ为极径,表示曲线上一点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因此,与原点O有关的距离、面积等问题都可考虑运用极坐标中ρ的几何意义来解决,这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很多时候比化为直角坐标运算更简便.例8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x=tcosα,y=tsinα{,(t为参数,t≠0),其中0≤α<π,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2sinθ,曲线C3:ρ=2 槡3cosθ.(Ⅰ)求C2与C1的交点的直角坐标;(Ⅱ)若C2与C1相交于点A,C3与C1相交于点B,求AB的最大值.分析 (Ⅰ)可将曲线C2与C1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后联立求交点的直角坐标,也可以直接联立极坐标方程求得交点的极坐标,再化为直角坐标;(Ⅱ)分别联立C2与C1、C3与C1的极坐标方程,求得A,B的极坐标,由极径的概念用α表示出AB,转化为求关于α的三角函数的最大值.解 (Ⅰ)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曲线C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 -槡2 3x=0.联立两方程解得:x1=0,y1=0烅烄烆,x2=槡32,y2=32烅烄烆,所以,C2与C1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槡32,32).(Ⅱ)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ρ≠0),其中0≤α<π.于是可得:点A的极坐标为(2sinα,α),点B的极坐标为(槡2 3cosα,α).所以AB=2sinα-槡2 3cosα=4|sin(α-π3)|,又0≤α<π,所以,当α=5π6时,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评注 如果用直角坐标来处理本题,计算量较大.例9 (2016年全国卷Ⅱ理科第23题)在直线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6)2+y2=25.(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的极坐标方程;(Ⅱ)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x=tcosα,y=tsinα{,(t为参数),l与C交于A,B两点,|AB|=槡10,求l的斜率.分析 (Ⅰ)利用ρ2=x2+y2,x=ρcosθ可得C的极坐标方程;(Ⅱ)先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再利用弦长公式可求得l的斜率.解 (Ⅰ)由x=ρcosθ,y=ρsinθ可得C的极坐标方程ρ2+12ρcosθ+11=0.(Ⅱ)在(Ⅰ)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与C的极坐标方程联立得ρ2+12ρcosα+11=0.设点A,B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则ρ1+ρ2=-12cosα,ρ1ρ2=11,所以|AB|=|ρ1-ρ2|=(ρ1+ρ2)2-4ρ1ρ槡2=144cos2α-槡44.又|AB|=槡10,所以144cos2α-槡44 =槡10,解得cos2α=38,故tanα=±槡153,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槡153或-槡153.例10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23题)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C1:x=-2,圆C2:(x-1)2+(y-2)2=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Ⅰ)求C1,C2的极坐标方程;(Ⅱ)若直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4(ρ∈R),设C2与C3的交点为M,N,求△C2MN的面积.分析 (Ⅰ)根据公式x=ρcosθ,y=ρsinθ,x2+y2=ρ2即可求得C1,C2的极坐标方程;(Ⅱ)联立直线C3和圆C2的极坐标方程得到关于ρ的方程,可求得MN,进而可求出△C2MN的面积.解 (Ⅰ)因为x=ρcosθ,y=ρsinθ,所以,可求得: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cosθ-4ρsinθ+4=0.(Ⅱ)将C3的极坐标方程θ=π4代入C2的极坐标方程ρ2-2ρcosθ-4ρsinθ+4=0,得ρ2 -槡3 2ρ+4=0,解得ρ1=槡2 2,ρ2=槡2,所以,MN=ρ1-ρ2=槡2.又因为C2的半径为1,∠C2MN=π4,所以△C2MN的面积为S=12×槡2×1×sinπ4=12.评注 过坐标原点、倾斜角为θ0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θ=θ0,其上两点P(ρ1,θ0),Q(ρ2,θ0)间的距离为PQ=ρ1-ρ2.【一点感悟】参数方程和极坐标虽然是选考内容,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如果能够将它们和普通方程有机联系,相互补充,可以优化解题思路,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的效率.。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知识点参数方程的定义: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且对于每个允许值的t,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1.过定点(x,y),倾角为α的直线:x = x + tcosαy = y + tsinα其中参数t是以定点P(x,y)为起点,对应于t点M(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的数量,又称为点P与点M间的有向距离.2.中心在(x,y),半径等于r的圆:x = x + rcosθy = y + rsinθθ为参数)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的椭圆:x = acosθ 或x = bcosθθ为参数)(或)y = bsinθ 或y = asinθ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的双曲线:x = asecθ 或x = btanθθ为参数)(或)y = btanθ 或y = asecθ5.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x = 2pt^2t为参数,p>0)y = 2pt直线的参数方程和参数的几何意义:过定点P(x,y),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x = x + tcosαy = y + tsinα其中参数t是以定点P(x,y)为起点,对应于t点M(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的数量。

根据t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结论:设AB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_A和t_B,则AB = t_B - t_A = (t_B - t_A)^2 - 4t_A*t_B。

极坐标系是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作为极点,引一条射线Ox作为极轴,再选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

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从Ox 到OM的角,ρ叫做点M的极径,θ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ρ,θ)就叫做点M的极坐标。

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筛查(9)-复数,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等七个内容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筛查(9)-复数,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等七个内容

- 1 -基础知识大筛查-算法初步,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等七个内容 一、参数方程和极坐标1.伸缩变换: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y y 0),(x,x :μμλλϕ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3.点M 的极坐标: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

有序数对),(θρ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θρM .极坐标),(θρ与)Z )(2,(∈+k k πθρ表示同一个点。

极点O 的坐标为)R )(,0(∈θθ.4.若0<ρ,则0>-ρ,规定点),(θρ-与点),(θρ关于极点对称,即),(θρ-与),(θπρ+表示同一点。

如果规定πθρ20,0≤≤>,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θρ表示;同时,极坐标),(θρ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5.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6.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中,以极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r =ρ;在极坐标系中,以 )0,(a C )0(>a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cos 2a =; 在极坐标系中,以 )2,(πa C )0(>a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sin 2a =;7.在极坐标系中,)0(≥=ραθ表示以极点为起点的一条射线;)R (∈=ραθ表示过极点的一条直线. 在极坐标系中,过点)0)(0,(>a a A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a =θρcos .8.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y x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t g y t f x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定的点),(y x M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y x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

1 t sin
t cosα代入x α
y
3
0中,
1 t cosα t sinα 3 0 t 4
cosα sin α
| PN || t ||
4
|
cosα sin α
4
| PM | | PN | | 2(cosα sin α) | | cosα sin α |
8
t1 t2 2 2 sin α
tP
t1 t2 2
2 sin α
P在l上
P(
x,
y)满足x y
2
sin 2
α
cos α 2 sin
2
α
x
y
2 sin 2α 2 2 2
22
cos
, 2α
(α为参数,α
(π,3π)) 4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曲线
C1过点P(a,1),
其参数方程为
bt a2 b2
在直角坐标系
xOy中,曲线 C的参数方程为
x
y
2 cosθ ,
4sin θ
(θ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
y
1 t cos 2 t sin
α ,
α
(t为参数).
(1)求C和l的直角坐标方程 .
(2)若曲线C截直线l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1,2),求l的斜率.
消参
(1)C
t1 t2 2 2 t1t2 2 8a
a
1 36
0,
符合题意
t1 2t2
t1 t2 t1t2
2 2 2 8a
a
9
0,
t1 2t2
4
符合题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30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应用(解析版)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30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应用(解析版)
所以 PQ 2 1 d 2 1,所以 △PCQ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PCQ π , 3
又因为 O是圆 C 上的点,所以 POQ PCQ π 。
26
【三】最值、几何意义的综合问题
1.距离最值(点到点、曲线点到线、) 距离的最值: ---用“参数法” (1)曲线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问题 (2)点与点的最值问题 “参数法”:设点---套公式--三角辅助角 ①设点: 设点的坐标,点的坐标用该点在所在曲线的的参数方程来设 ②套公式:利用点到线的距离公式 ③辅助角:利用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进行化一 2.面积的最值问题 面积最值问题一般转化成弦长问题+点到线的最值问题 3.几何意义及其综合应用:
P(2,
)
在曲线
cos(
)
2
上.
3
3
所以,l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
2

3
(2)设 P(, ) ,在 Rt△OAP 中, | OP || OA | cos 4 cos , 即 4 cos .
因为P在线段OM上,且
AP
OM
,故
的取值范围是 [
,
]

42
所以P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
4 cos ,
(1)分别写出 M1 , M 2 , M 3 的极坐标方程;
(2)曲线 M 由 M1 , M 2 , M 3 构成,若点 P 在 M 上,且 | OP | 3 ,求 P 的极坐标.
【解析】(1)由题设可得,弧 AB, BC,CD 所在圆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2 cos , 2sin , 2 cos .
[ ,
] .[来源:学*科*网]
42
【练习 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 C 经过点 P (2 2, ) ,圆心为直线ρsin(θ-π)=- 3与极轴的交点,求

最新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基础知识附重点题型

最新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基础知识附重点题型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校本教材24(一)基础知识 参数极坐标1.极坐标定义:M 是平面上一点,ρ表示OM 的长度,θ是MOx ∠,则有序实数实数对(,)ρθ,ρ叫极径,θ叫极角;一般地,[0,2)θπ∈,0ρ≥。

2.常见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1)直线过点M 00(,)ρθ,倾斜角为α常见的等量关系:正弦定理sin sin OP OMOMP OPM=∠∠,0OMP παθ∠=-+OPM αθ∠=-;(2)圆心P 00(,)ρθ半径为R 的极坐标方程的等量关系:勾股定理或余弦定理;(3)圆锥曲线极坐标:1cos epe ρθ=-,当1e >时,方程表示双曲线;当1e =时,方程表示抛物线;当01e <<时,方程表示椭圆.提醒:极点是焦点,一般不是直角坐标下的坐标原点。

极坐标方程324cos ρθ=-表示的曲线是 双曲线3.参数方程:(1)圆222()()x a x b r -+-=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r x b r θθ-=-= (2)椭圆22221x y a b+=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x b θθ==(3)直线过点M 00(,)x y ,倾斜角为α的参数方程:00tan y y x x α-=-即00cos sin x x y y t θθ--==, 即00cos sin x x t y y t αα=+⎧⎨=+⎩注:0c o s x x t θ-=,0sin y y tθ-=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T 几何意义是有向线段MP 的数量00000()00.t l M M x y M M M M M M t M M t ><其中表示直线上以定点为起点,任意一点,为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当点在的上方时,;当点在的下方时,;如:将参数方程222sin (sin x y θ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2(23)y x x =-≤≤ 将2sin y θ=代入22sin x θ=+即可,但是20sin 1θ≤≤;4.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互化公式:cos sin x y ρθρθ=⎧⎨=⎩ 或222tan (0)xy yx xρθ⎧=+⎪⎨=≠⎪⎩,θ的象限由点(x,y)所在象限确定. (1)它们互化的条件则是:极点与原点重合,极轴与x 轴正半轴重合.(2)将点(,)ρθ变成直角坐标(cos ,sin )ρθρθ,也可以根据几何意义和三角函数的定义获得。

极坐标参数方程万能公式

极坐标参数方程万能公式

极坐标参数方程万能公式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公式:x=ρcosθ,y=ρsinθ,tanθ=y/x,x²+y²=ρ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公式x=ρcosθ,y=ρsinθtanθ=y/x,x²+y²=ρ²有些曲线的方程在直角坐标里面不太好处理,于是我们把它换在极坐标中处理。

例如经过上面式子的变换:以原点为圆心的圆的方程:ρ=R双曲线,椭圆,抛物线的极坐标统一形式:ρ=eP/(1-ecosθ),P为焦准距,e为离心率。

常见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用极坐标系描述的曲线方程称作极坐标方程,通常用来表示ρ为自变量θ的函数。

极坐标方程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对称形式,如果ρ(−θ)=ρ(θ),则曲线关于极点(0°/180°)对称,如果ρ(π-θ)=ρ(θ),则曲线关于极点(90°/270°)对称,如果ρ(θ−α)=ρ(θ),则曲线相当于从极点逆时针方向旋转α°。

圆在极坐标系中,圆心在(r,φ)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为ρ=2rcos(θ-φ)另:圆心M(ρ',θ')半径r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²+ρ²-2ρρ'cos(θ-θ')=r²根据余弦定理可推得。

直线经过极点的射线由如下方程表示θ=φ,其中φ为射线的倾斜角度,若m为直角坐标系的射线的斜率,则有φ=arctanm。

任何不经过极点的直线都会与某条射线垂直。

这些在点(r′,φ)处的直线与射线θ=φ垂直,其方程为r′(θ)=r′sec(θ-φ)。

玫瑰线极坐标的玫瑰线是数学曲线中非常著名的曲线,看上去像花瓣,它只能用极坐标方程来描述,方程如下:r(θ)=acoskθ或r(θ)=asinkθ,如果k是整数,当k是奇数时那么曲线将会是k个花瓣,当k是偶数时曲线将是2k个花瓣。

如果k为非整数,将产生圆盘(disc)状图形,且花瓣数也为非整数。

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与题型

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与题型

选做题部分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一、极坐标系1.极坐标系与点的极坐标(1)极坐标系:如图4-4-1所示,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2)极坐标:平面上任一点M 的位置可以由线段OM 的长度ρ和从Ox 到OM 的角度θ来刻画,这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ρ,θ)称为点M 的极坐标.其中ρ称为点M 的极径,θ称为点M 的极角.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点M 直角坐标(x ,y ) 极坐标(ρ,θ)互化公式题型一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1、已知点P 的极坐标为)4,2(π,则点P 的直角坐标为 ( )A.(1,1)B.(1,-1)C.(-1,1)D.(-1,-1)2、设点P 的直角坐标为(3,3)-,以原点为极点,实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02)θπ≤<,则点P 的极坐标为( )A .3)4πB .5()4π-C .5(3,)4πD .3(3,)4π-3.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4cos 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4.在极坐标系中,过点(1,0)并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ρ=cos θ B .ρ=sin θ C .ρcos θ=1 D .ρsin θ=15.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0,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6. 在极坐标系中,求圆ρ=2cos θ与直线θ=π4(ρ>0)所表示的图形的交点的极坐标.题型二 极坐标方程的应用由极坐标方程求曲线交点、距离等几何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用极坐标解决,可先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求解.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经过点P(2,π4),圆心为直线ρsin ⎝ ⎛⎭⎪⎫θ-π3=-32与极轴的交点,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2.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圆心为C ,点P 的极坐标为⎝ ⎛⎭⎪⎫4,π3,则|CP|=________.3.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 ⎛⎭⎪⎫θ+π4=1,圆C 的圆心的极坐标是C ⎝ ⎛⎭⎪⎫1,π4,圆的半径为1.(i)则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 (ii)直线l 被圆C 所截得的弦长等于________.4.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ρ=4cos θ被直线l :ρsin ⎝ ⎛⎭⎪⎫θ-π6=a 截得的弦长为23,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二、参数方程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而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2)如果知道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 =f (t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 (t ),那么,⎩⎪⎨⎪⎧x =f t ,y =gt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2.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 点的轨迹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直线y -y 0=tan α(x -x 0)⎩⎪⎨⎪⎧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 (t 为参数)题型一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例1】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1)⎩⎪⎨⎪⎧x =3+cos θ,y =2-sin θ;(2)⎩⎪⎨⎪⎧x =1+12t ,y =5+32t .题型二 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1、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y =4-2t (参数t ∈R ),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2,y =2sin θ(参数θ∈[0,2π]),求直线l 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acosθ(a>0),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求曲线C与直线l的普通方程;(2)若直线l与曲线C相切,求a值.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Ⅰ)求曲线C1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P为曲线C1上的动点,求点P到C2上点的距离最小值.综合应用 1、曲线25()12x tt y t=-+⎧⎨=-⎩为参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是( )A 21(0,)(,0)52、 B 11(0,)(,0)52、 C (0,4)(8,0)-、 D 5(0,)(8,0)9、3、参数方程222sin sin x y θ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 ) A .2y x =- B .2y x =+ C .2(23)y x x =-≤≤ D .2(01)y x y =+≤≤ 3.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点与坐标也是一一对应关系( )(2)若点P 的直角坐标为(1,-3),则点P 的一个极坐标是(2,-π3)( )(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是唯一的( ) (4)极坐标方程θ=π(ρ≥0)表示的曲线是一条直线( )4.参数方程为1()2x t t t y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A .一条直线B .两条直线C .一条射线D .两条射线5.与参数方程为)x t y ⎧=⎪⎨=⎪⎩为参数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 A .214y +=2x B .21(01)4y x +=≤≤2xC .21(02)4y y +=≤≤2x D .21(01,02)4y x y +=≤≤≤≤2x15.参数方程()为参数θθθ⎩⎨⎧+==cot tan 2y x 所表示的曲线是( )A .直线B .两条射线C .线段D .圆16.下列参数方程(t 是参数)与普通方程y x 2=表示同一曲线的方程是: ( )A .x t y t ==⎧⎨⎩2B .x t y t ==⎧⎨⎩sin sin 2C .x t y t ==⎧⎨⎪⎩⎪D .⎪⎩⎪⎨⎧=+-=t y t t x tan 2cos 12cos 13.由参数方程()⎪⎭⎫⎝⎛<<-⎩⎨⎧=-=202tan 21sec 22ππθθθ为参数,y x 给出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是 。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9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9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2、点坐标的刻画:用一组有序实数对 , 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其中 代表该点到极点的
距离,而 表示极轴绕极点逆时针旋转至过该点时转过的角度,通常: 0, 0, 2
3、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坐标的互化:如果将极坐标系的原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
轴与 x 轴重合,则同一个点可具备极坐标 , 和直角坐标 x, y ,那么两种坐标间的转化公
l : x y a 0 与圆 x 12 y 2 2 5 相交于 A, B ,且 AB 2 3 ,利用圆与直线关系
1 2 a
可求得圆心到直线距离 d
2 即 a 3 2 ,解得 a 5 或 a 1
2
答案: a 5 或 a 1 例 6: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
,则
OCP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思路一:将 C 转变为直角坐标系方程:
4sin
3
2 sin
2
3 cos 2 2 sin 2
3 cos
x2 y2 2 3x 2y x
3
2
y 12 4 ,所以 C
3,1 ,再求出 P 的直角坐标

2,2 3
,则
SOCP
1 t2
2
可得:
x2
y
2
(3)平方消参:利用 sin2 cos2 1 消去参数
x 3cos
例如:
y
2 sin
x
3 y
2
cos sin
x2 9
y2 4
1
3、常见图形的参数方程:
(1)圆: x
a 2
y
b 2
r
2
的参数方程为:

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主要选修内容,该课程受到了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以及高中学生的注重和欢迎,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将以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联系起来,但是还是有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对这个数学选修课程没有重视起来,这就造成有些高中学生不能深度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同时在平时练习相关数学题型时不能将正确的答案解答出来,为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带来一些不便影响。

标签:高中数学;极坐标;参数方程;教学研究引言在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本选修教材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用来解答圆锥曲线问题的主要方法,并且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这门数学选修课程时,还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带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内容转变为简单易懂的方式,有益于学生深度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内容。

除此之外,全国高考试卷中也增加了很多关于“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知识点的考查,因此,教师与学生应该增强《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本选修教材的重视程度,意识到该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应该怎样提高高中数学《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期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应该将数形结合思想带入到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这门选修课程中针对解答分析几何问题来讲,数形结合是最为有效的数学答题方法,主要体现的是“数”与“形”两个方面内容,旨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与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减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难度,提高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运用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几何图形相结合,代替了以往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时的死记硬背方法,可以深度记忆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在教授这门选修课程时,应该将数形结合的方法带入到学习该选修课程数学知识内容中,训练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巩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极坐标”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极坐标所表示的点之间存在的联系,比如,结合数学定义,学生便可知道这四个点都能够表示为同一个点,然后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极坐标轴,让学生将图示点与极坐标相结合,在范围中将剩余的几个点在极坐标系上面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某一点坐标便可能够在极坐标系中将其它几点的极坐标得出来,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在大脑中建立起数形结合思想,学生经过学习与极坐标数学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点的极坐标并不是只有一个,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也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单元练习1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设椭圆的参数方程为()πθθθ≤≤⎩⎨⎧==0sin cos b y a x ,()11,y x M ,()22,y x N 是椭圆上两点,M ,N 对应的参数为21,θθ且21x x <,则A .21θθ< B .21θθ> C .21θθ≥ D .21θθ≤2.直线:3x-4y-9=0与圆:⎩⎨⎧==θθsin 2cos 2y x ,(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B.相离C.直线过圆心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3.经过点M(1,5)且倾斜角为3π的直线,以定点M 到动 点P 的位移t 为参数的参数方程是( )A.⎪⎪⎩⎪⎪⎨⎧-=+=ty t x 235211 B.⎪⎪⎩⎪⎪⎨⎧+=-=t y t x 235211 C. ⎪⎪⎩⎪⎪⎨⎧-=-=t y t x 235211 D. ⎪⎪⎩⎪⎪⎨⎧+=+=t y t x 235211 4.参数方程⎪⎩⎪⎨⎧-=+=21y t t x (t 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是 ( )A.一条射线 B.两条射线 C.一条直线 D.两条直线5.若动点(x ,y )在曲线14222=+by x (b >0)上变化,则y x 22+的最大值为(A) ⎪⎩⎪⎨⎧≥<<+)4(2)40(442b b b b ; (B) ⎪⎩⎪⎨⎧≥<<+)2(2)20(442b bb b ;(C) 442+b (D) 2b 。

6.实数x 、y 满足3x 2+2y 2=6x ,则x 2+y 2的最大值为( )A 、27 B 、4 C 、29D 、5 7.曲线的参数方程为⎩⎨⎧-=+=12322t y t x (t 是参数),则曲线是A 、线段B 、双曲线的一支C 、圆D 、射线 8. 已知动园:),,(0sin 2cos 222是参数是正常数θθθb ,a b a by ax y x ≠=--+,则圆心的轨迹是A 、直线 B 、圆 C 、抛物线的一部分 D 、椭圆9. 在参数方程⎩⎨⎧+=+=θθsin cos t b y t a x (t 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上有B 、C 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值分别为t 1、t 2,则线段BC 的中点M 对应的参数值是10.设0>r ,那么直线()是常数θθθr y x =+sin cos 与圆()是参数ϕϕϕ⎩⎨⎧==sin cos r y r x 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视的大小而定 11. 下列参数方程(t 为参数)中与普通方程x 2-y=0表示同一曲线的是12.已知过曲线()⎩⎨⎧≤≤==πθθθθ0sin 4cos 3,y x 为参数上一点P ,原点为O ,直线PO 的倾斜角为4π,则P 点坐标是( )A 、(3,4) B 、⎪⎪⎭⎫ ⎝⎛22223, C 、(-3,-4) D 、⎪⎭⎫ ⎝⎛512512,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3.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弦,若弦长不超过8,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4.直线()为参数t ty tx ⎩⎨⎧+=--=2322上与点()32,P -距离等于2的点的坐标是15.圆锥曲线()为参数θθθ⎩⎨⎧==sec 3tan 2y x 的准线方程是16.直线l 过点()5,10M ,倾斜角是3π,且与直线032=--y x 交于M ,则0MM 的长为 17.曲线⎩⎨⎧==ααtan sec b y a x (α为参数)与曲线⎩⎨⎧==ββsec tan b y a x (β为参数)的离心率分别为e 1和e 2,则e 1+e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5分18.上截得的弦长。

为参数)被双曲线(求直线13222=-⎩⎨⎧=+=y x t t y t x19.已知方程。

(1)试证:不论如何变化,方程都表示顶点在同一椭圆上的抛物线; (2)θ为何值时,该抛物线在直线x=14上截得的弦最长?并求出此弦长。

20.已知椭圆⎩⎨⎧==θθsin 5cos 4y x 上两个相邻顶点为A 、C ,又B 、D 为椭圆上的两个动点,且B 、D 分别在直线AC 的两旁,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

21.已知过点P(1,-2),倾斜角为6π的直线l 和抛物线x 2=y+m (1)m 取何值时,直线l 和抛物线交于两点?(2)m 取何值时,直线l 被抛物线截下的线段长为323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单元练习3参考答案13.⎥⎦⎤⎢⎣⎡∈434ππα, ;14.()()2,1,4,3-- ; 15.13139±=y ;16.3610+;17.22 18.解:把直线参数方程化为标准参数方程为参数)( 23 212t t y t x ⎪⎪⎩⎪⎪⎨⎧=+=1 23 21212222=⎪⎪⎭⎫ ⎝⎛-⎪⎭⎫ ⎝⎛+=-t t y x ,得:代入06 4 2=--t t 整理,得: ,则,设其二根为 21t t 6 4 2121-=⋅=+t t t t , ()()10240644 4 22122121==--=-+=-=t t t t t t AB 从而弦长为19(1)把原方程化为())cos 4(2sin 32θθ-=-x y ,知抛物线的顶点为()θθsin 3,cos 4它是在椭圆191622=+y x 上;(2)当时,弦长最大为12。

20、220 21.(1)m >123423+,(2)m=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单元练习2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已知⎪⎭⎫⎝⎛-3,5πM ,下列所给出的不能表示点的坐标的是 A .⎪⎭⎫⎝⎛-3,5π B .⎪⎭⎫ ⎝⎛34,5π C .⎪⎭⎫ ⎝⎛-32,5π D .⎪⎭⎫ ⎝⎛--35,5π 2.点()3,1-P ,则它的极坐标是A .⎪⎭⎫ ⎝⎛3,2π B .⎪⎭⎫ ⎝⎛34,2πC .⎪⎭⎫ ⎝⎛-3,2πD .⎪⎭⎫⎝⎛-34,2π 3.极坐标方程⎪⎭⎫⎝⎛-=θπρ4cos 表示的曲线是A .双曲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圆 4.圆)sin (cos 2θθρ+=的圆心坐标是A .⎪⎭⎫ ⎝⎛4,1π B .⎪⎭⎫ ⎝⎛4,21π C .⎪⎭⎫ ⎝⎛4,2π D .⎪⎭⎫⎝⎛4,2π5.在极坐标系中,与圆θρsin 4=相切的一条直线方程为A .2sin =θρB .2cos =θρC .4cos =θρD .4cos -=θρ6、 已知点()0,0,43,2,2,2O B A ⎪⎭⎫⎝⎛⎪⎭⎫ ⎝⎛--ππ则ABO ∆为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等腰三角形 D 、直角等腰三角形 7、)0(4≤=ρπθ表示的图形是A .一条射线 B .一条直线 C .一条线段 D .圆8、直线αθ=与1)cos(=-αθρ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垂直 C 、相交不垂直D 、与有关,不确定9.两圆θρcos 2=,θρsin 2=的公共部分面积是A.214-πB.2-πC.12-πD.2π10.已知点1P 的球坐标是)4,,32(1πϕP ,2P 的柱坐标是)1,,5(2θP ,求21P P .A .2 B .3 C .22 D .22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极坐标方程52sin 42=θ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12.圆心为⎪⎭⎫⎝⎛6,3πC ,半径为3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13.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2)4sin(=+πθρ,则极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14、在极坐标系中,点P ⎪⎭⎫⎝⎛611,2π到直线1)6sin(=-πθρ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

15、与曲线01cos =+θρ关于4πθ=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5分)16.说说由曲线x y tan =得到曲线x y 2tan 3=的变化过程,并求出坐标伸缩变换。

(7分) 17.已知⎪⎭⎫ ⎝⎛π32,5P ,O 为极点,求使'POP ∆是正三角形的'P 点坐标。

(8分)18.棱长为1的正方体''''C B AD OABC -中,对角线'OB 与'BD 相交于点P ,顶点O 为坐标原点,OA 、OC 分别在轴轴y x ,的正半轴上,已知点P 的球坐标()θϕρ,,P ,求θϕρsin ,tan ,。

(10分)19.ABC ∆的底边,21,10B A BC ∠=∠=以B 点为极点,BC 为极轴,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

(10分)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P 是圆珠笔()122=+y x 上一个运点,且AOP ∠的平分线交PA 于Q 点,求Q 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10分)2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的圆心C ⎪⎭⎫⎝⎛6,3π,半径=1,Q 点在圆C 上运动。

(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2)若P 在直线OQ 上运动,且OQ∶QP=2∶3,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10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单元练习5参考答案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D A B D A B C A二.填空题11.42552+=x y ;12.⎪⎭⎫ ⎝⎛-=6cos 6πθρ;13.22; 14.13+;15. 01sin =+θρ三.解答题16.解:x y tan =的图象上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21,得到x y 2tan =,再将其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曲线x y 2tan 3=。

设''tan 3x y =,变换公式为⎩⎨⎧>=>=0,0,''μμλλy y x x 将其代入''tan 3x y =得⎪⎩⎪⎨⎧==213λμ,⎪⎩⎪⎨⎧==∴yy x x 321'' 17.)3,5('πP 或),5('πP 18.1sin ,2tan ,23===θϕρa19.解:设()θρ,M 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在ABC ∆ 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10)23sin(θθπρ=-得A 的轨迹是:2sin 40302θρ-=20.解: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θρ,Q ,()θ2,1POAP OQP OQA S S S ∆∆∆=+ θθρθρ2sin 1321sin 21sin 321⋅⋅⋅=+⋅∴θρcos 23=21.(1)06cos 62=⎪⎭⎫⎝⎛--πθρρ(2)0506cos 152=+⎪⎭⎫ ⎝⎛--πθρ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单元练习3一、选择题1.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12()23x t t y t=+⎧⎨=-⎩为参数,则直线的斜率为( )A .23 B .23- C .32 D .32- 2.下列在曲线sin 2()cos sin x y θθθθ=⎧⎨=+⎩为参数上的点是( )A.1(,2 B .31(,)42- C.D. 3.将参数方程222sin ()sin x y θ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 ) A .2y x =- B .2y x =+ C .2(23)y x x =-≤≤ D .2(01)y x y =+≤≤ 4.化极坐标方程2cos 0ρθρ-=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A .201y y +==2x 或 B .1x = C .201y +==2x 或x D .1y = 5.点M的直角坐标是(-,则点M 的极坐标为( )A .(2,)3πB .(2,)3π-C .2(2,)3πD .(2,2),()3k k Z ππ+∈6.极坐标方程cos 2sin 2ρθθ=表示的曲线为( )A .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 .两条直线C .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 .一个圆二、填空题 1.直线34()45x tt y t =+⎧⎨=-⎩为参数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