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创新工作模式 翻开装备新篇章——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装备类项目工作纪实

创新工作模式 翻开装备新篇章——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装备类项目工作纪实

制度 的建立健全 , 为项 目工作提供 了制度保 障。
( 2 ) 立足五年规划 , 紧 密 结合 义务 教 育 学 校
标 准化 建设 和教 育均衡 发展
在开 展薄改工作初始 时 , 我们就着 眼于制定 全
省 义务教育学校 未来五年 的发展 规划 , 并 结合全 省 中小学 网点 布局 调整工作 , 统筹 全省 中小 学安全 工
划教学装备 类项 目务 教育 薄弱 学校 改 造计 划 领
导小组 , 负 责项 目建设 的宏 观管理 和指导 , 各市 、 县
( 市、 区) 成立相应 的组织机 构 , 共 同做 好 项 目的 实
分 成两 组 同时进 行 独 立 评 审 , 最后 综 合 两 组 专 家 的打分 评 出 中标 产 品 。这种 方式 的优 势在 于分 工 明确 、 各取 所长 , 在产 品性 价 比以及 中标 厂商 的选 择 上都 实 现 了 双 赢 。 图 书招 标 也 是 采 取 双 线 评
为切 实做好 货 物 验 收工 作 , 我 们 多 举 措 多 环
节进 行监督 验 收 。一 是加 强验 收工作 的培训 。在 进入 发货 验 收期 之前 , 举 办 了 由全 省 教育 装 备 部
程、 农村 初 中实验 室建设 工程等项 目的实 施 。我 们
组 织指导各县 ( 市、 区) 根 据经 费 额度 、 学校 需求 和 课 改发展 的要 求 , 把握 配备 步骤 和 配备 重 点 , 科 学 制 定总体规划 和分 年 度计 划 , 努 力 做 到配 备一 所 , 达 标一所 。按 照各地的配备 规划 , 力争 到 2 0 1 5年 , 我 省义务教育学 校基本都 能达 到办学条件标 准 。 ( 3 ) 创新招标方式 , 取 得 了 中标 产 品 的 高性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情况的通报-赣府厅字[2003]66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情况的通报-赣府厅字[2003]66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情况的通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3.07.23施行日期2003.07.23文号赣府厅字[2003]66号主题类别中等教育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情况的通报(2003年7月23日赣府厅字[2003]6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的重大决策。

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省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非常重视,2002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从2002年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运行。

”2002年9月,省政府主要领导又批示强调,全省各县(市、区)必须在省政府确定的期限之内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

从目前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农村税费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绝大部分县(市、区)已按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

到2003年3月为止,全省99个县(市、区)已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实行县级财政统一发放,91个县(市、区)已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上收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97个县(市、区)已经全部撤销乡镇教育管理机构。

浅析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析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使 用效益 的提高 。教育经 费是 现代 教育 事业 的血液 , 也是 义务教 育得 以生存 和发展 的重要 条件 但 是 . 从

江 西 省 义 务 教 育 发 展 不 均 衡 状 态 的 主 要 体 现
1 、区域 间的差异 。江西 义务教育 发展 的 区域 差 总体来看 . 教育经 费投入 不足 的 问题十 分突 出。几 年 我 异 . 为直观 地表现在 赣南 、 最 赣西北 、 赣东 3个 区域教 来 . 国财政性教 育经 费支 出 占国内生 产总 值 比例 达
%的法定要 求 。 而有 限的经费在 投入时 , 又人为 育发 展水平 不平衡 。 包括 在毛入 学率 、 控制辍学 率 、 教 不到 4
重 重城 市 育 经 费的投入 、 资水平 方面都 存在一定 差距 。如江 地 制造 了种 种差 异 : 高等 教育 轻 基础 教 育 , 师 重 重 轻农 村校 、 薄弱 西 分 区域高 中阶段 教育 的毛入 学率差异 明显 ,赣南 、 教育 轻农 村 教育 , 名牌 校 、 点校 , 必 赣 东 、 西北 3个 区域之 间均相 差 2 赣 0个 百分点 左右 。 校 教 育经费投 入的失衡 , 然造成 办学条件 的失衡 , 教师 素质 、 教育质 量的失衡 。 在 控制辍 学率上 .全 省基本 上达 到了 国家控制在 3 % 又导致 了教育观 念 、
中图 分类 号 : 2 .; 2 G5 23G5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j0 99 .s. 7—39x. 1. . 文章 编 号 : 6 2 3 0 (01 I — 6 O j: . 6/in1 230 (J001 3 0 13 js 6 2 I4 1 7 — 3 9 2 0J 1 8 一 3
学 水平 和 教育 质量 等 方 面大 体上处 于 一个 比较 均衡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发 展
首先, 保证 基本 的办 学 条件 是 政 府 保 障义 务 教 育 健 康发 展 的义 不容 辞 的责任 。各级 党委 政府 及教育 行 政部 门都应该 加 大对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经 费投 入 , 化 对 强 农 村义 务教 育 的 投 入 机 制 , 照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教 按 育法 》 三 十五条 规定 , 第 做到 “ 个增 长 ” 确 保 教育 支 三 , 出 占各 级部 f D - G P的 4 以上 , 断改 善 农 村义 务 教 j % 不 育 的办学条 件 。具 体 措 施 如 下 : 是 结 合 “ 村 寄 宿 一 农 制学校 建设 工 程 ” 及 时 对 当前农 村 学 校 的危 房 进 行 , 彻底 的改 造 , 确保 师生 的教 学和 生活用 房安 全 , 步改 逐 善农 村学校 生活 条件 , 向全体 师生 , 面 做到有 步骤 地逐 年改 善农 村学校 的食 堂 、 生 宿 舍 、 验 室 、 媒 体教 学 实 多 室、 图书馆 、 机房 、 教工 宿舍 、 动场 、 所等 硬件 设施 。 运 厕 二 是结合 “ 农村 中小 学现代 远 程 教育 工 程 ” 果 断 投 入 ,
措 施 , 造有益 环境 , 创 又好 又快 的全 面推进 我 国农 村 义
例 : 一 口破 旧 的 窑 洞 、 名 代 课 教 师 、 “ 一 十几 个 年 龄 大
小不 一 的孩子 … …这是 一 所 位 于 陕西 山 区的小 学 , 完
全不 具备 一个 学校最 基本 的生 存条件 。高 标准 的游泳
顺利 实施 和 国家 综合 实 力 稳 步提 高 , 已成 社 会 各界 的 广泛关 注 的焦点 。因此 , 进 农 村义 务 教 育 事 业 的新 推

现阶段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

现阶段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

段 ,城 乡之 间仍 然 存 在发 展 不 均衡 的 问题 。


江西 省 城 乡义 务教 育 投 入现 状分 析
( ) 财 政 对 江 西 省 义 务 教 育 的 投 入 总 量 不 足 一
底 我 国 开 始 实施 的 深 化农 村义 务 教育 经 费 保 障 新 机 制 极 大 地促 进 了 中国 农 村 义 务教 育 事 业 的发 展 。2 0 0 5年 5月 ,教 育 部 《 一 步 推 进 义 务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的 若 干 进 意 见》 颁 发 后 ,江 西 省 率 先 在 全 国 实 施 “ 免 一 补 ” 两
国 主 义 教 育 基 地 。 很 多 高 职 学 校 也 是 一 样 ,校 园 中 的
历 史 建 筑 和 人 物 都 记 载 着 学 校诞 生 、成 长 的历 程 ,也
给历 届 学 生 留下 了亲 切 的 烙 印 和 美 好 的 回忆 ,其 中 就
【 任编 辑 :何 循 骞】 责
本 文 系江 西省 教 育科 学规 划课 题 “ 障 农 村教 育公 平发 展 研 究—— 以江 西 为例 ” ( 题 编 号 :0 Z 0 1 的 保 课 7D4)
以对 怀 化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的 调 查 为 例 , 可 以 看 到

有 自己 亲切 现 实 的 主体 体 验 ;原 有 的 校 园 在 多 年 的 建
设 和 发展 中 已形 成 了 自己 的特 色 ,并 代 表 了 学 校 的 个
“ 平 精 神 ”与 高 职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的 主 体 性 教 育 相 融 隆
当前 江西 省 义务教 育的 经 费投入 总量 、城 乡经 费投 入 情 况 、 生均教 育 经 费 、办 学条 件 四 个 方面 分析 了 江 西 省城 乡义务 教 育在 投入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以及 原 因,并提 出了三 个方 面的措 施 :加 大 中央财 政 的转 移 支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摘要: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但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仍面临诸多难点。

本文旨在分析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政府、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一、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的难点1. 经济困难:贫困地区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导致很多孩子辍学。

2. 文化资源匮乏: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落后,缺乏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3. 教育资源不足: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4.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导致孩子辍学或无法接受良好教育。

5. 交通不便: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需要长时间的步行或乘车,影响学习效果。

二、对策建议1. 政府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 发展教育扶贫:政府应实施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家庭提供资助,帮助他们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

4.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门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任教。

5. 丰富文化资源: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文化设施的投入,丰富文化资源,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6. 改善交通条件:政府应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为孩子们提供便利的上学条件。

7. 家庭教育引导: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贫困地区家长的教育引导,提高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结论: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教育公平,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值 , 西教 育投 入 总量 显然 是偏 低 的 。 江 ( ) 府对 农 村义 务教 育 投入 的努 力程度 二 政 预算 内教 育经 费 占财 政 支 出 的 比例 , 以作 为 衡 可
没 有 公 开 出版 发 行 ,06年 相 关 数 据 空 缺 。 20
资料来 源 :2 0 ( 04—20 0 6年 中国教 育经 费统 计 年鉴 》 或根
据 其 中 的数 据计 算 得来
从 20 0 4—2 0 0 6年 , 西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占 G P 比 江 D
根 据联合 国教科 文组 织 的统 计 , 务教 育投 资 中 , 义 各 国人 员经 费 占义 务 教 育 投 资 的 比重 平 均 在 7 % 左 0

教育 经 费总投 入 的 比例 逐 步提升 , 仍然 不 太 高 ,0 4 但 20 年, 这个 比例 不 到 4 % 。据 统 计 , 年 我 国财 政 预 算 0 同 内农 村义 务教 育拨 款 占农村 义务 教 育 总投入 的 比重 为 7 . % 。 由此 可 见 , 66 江西 省 农 村 义 务教 育 预 算 内教育 经费 比例 不高 , 政府 拨款 的数额偏 低 , 需要 政 府做 出更 大 的努 力。

要: 入 2 进 l世 纪 以来 , 西 省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取 得 了较 大 的 发展 。本 文 从 江 西 省 政 府 对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投 入 江
的总 量 、 力 程 度 以及 投 入 分 配 的 合 理 性 以及 生 均 教 育经 费 四 个 方 面 , 江 西 省 20 努 对 0 3—20 0 6年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投 入
村义 务 教育算 内公 用经 费 占预算 内教育 事业 费 的 比例 虽然 逐步 提高 , 7 9 %上 升 到 1 . 1 , 是 比例 仍 从 .8 10 % 但 然很 低 。换个 角度 来 分 析 , 员 经 费 与 公 用 经 费之 比 人 虽然 呈逐 年 下 降 的态 势 , 2 0 从 0 3年 的 1 . 4:1 升 15 上 到 20 0 5年 的 8 0 1 但是人 员 经费 的份 额仍 然偏 大 , . 9: ,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以江西省南丰县为例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以江西省南丰县为例

送 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读书无用论有所 回潮 。加上 受 教育成本及 当前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的影 响,传统愚 昧思想 作 怪 ,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 ,对子女受教育认识不深 ,读 书无用论又有所 回潮。他们认为 ,当前孩子不读书照样可 以 去外面打 工赚钱 ,而且 越早 出去越早能够赚 到钱 。具 统计 , 在农村 ,因厌学而导致辍 学率 达 5 %。
科教论坛
青年与社会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 —
以江西省 南丰县 为例
姚 明清 。
( 南昌航 空大学 马克思主 义学院,江西 南昌 3 3 0 0 6 3 )
【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家当前大力实施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义务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长期 以来 ,我 国农村 学校 教育的硬件条件要远远落后 于 城镇学 校。就拿江西南丰县农 村小 学来说 ,在校舍建设情况
看 ,虽然 目前教育部 门投入 大量的资金保证农村学生有 一个 良好 的学 习环境 ,但是仍然有部分村 小学教室破 简陋 ,学 生 上课 的安全 得 不到很 好 的保 障 ; 从 教学 条件 和办 公场 地
年来得 到 了快速 的发展 。但是 ,教育系统 出现二元结构对 我 国农村 小学义务教育影 响仍 然很大 ,主要表现 为明显的城乡 差 距过 大。城市小 学教育 发展速 度 比较快 ,教育 资源丰 富。 而在农 村 ,特别是边远落后地 区的山村 ,小学教 育发展 滞后 严重 ,教育资源非常短缺 。为此 ,本文试 图通过一个县 城在 实施农 村小学义务教育基 础上 ,就 当前农村小学 义务教育现 状及产 生的原 因进行 分析 ,进而提 出相应 的对策建议 。
( 三 )教 学内容与教育观念 陈旧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及其收敛——基于江西省的数据分析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及其收敛——基于江西省的数据分析
城 乡义 务教 育 差 距及 其收 敛
基 于 江 西省 的数 据 分析

莉 , 万

(. 1江西师范大学 财政金 融学院, 江西 南昌 3 0 2 ;. 30 2 2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r 南昌 3 0 1 ) L " ̄ - 30 3
【 摘 要 】 近年来 , 江西省农村 义务教育事业取得 了长足 发展 , 9城市义务教育在经 费投入 、 学条件 、 但- 办 师资力 量等方面 的差距依然存在 , 乡义务教育还远未跨越均等化阶段。文章从城 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城 现行义务教育供给 体制 的缺 陷、 城市偏 向的公共教育政策 三个 方面分析 了产生江西省城 乡义务教 育差别 的原 因 , 出应从大 力发 展农村 提 经济 , 增加地方财政 收入 ; 引入义务教育供给 问责 制; 强农村 师资力量 , 索建 立提高农村教 师队伍整体水平 的新机 加 探 制 等 方 面 促 进 城 乡义 务 教 育 差 距 的 收敛 , 现 城 乡义 务 教 育 均 等 化发 展 。 实 【 键 词 】 江 西 省 ; 乡义 务教 育 ; 距 ; 关距现 状分 析
作 为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 , 西 省 义 务教 育 发 展 水 平 近 年 来 逐 江 步 提 高 。江 西 省 九年 义务 教 育 已 经 开 始 由基 本 普 及 向高 水 平 、 高质量巩 固提高 阶段转 变 , 发展质量 和水平 得以不断提高。但 是, 江西省义务教育存在 的一个 突出问题 就是城乡义务教育发 3 .3 0 5年 2 .8 展不均衡 。这种城 乡义务 教育 发展 不均衡的状况 , 即阻碍了义 年 的 1352 元 猛增到 2 0 的 1870 元 ,然后又 回落 到 20 0 6年 的 1 8 . ,0 7年再 攀 升 至 2 7 .8 ( 表 1。 53元 2 0 6 91 元 见 7 )因 务教育 的公益性 和公平性 的实现 , 也制 约了江西省城 乡经济和 此 ,江西省城 乡普通 初中 的生 均教育经 费的配 置差距波动较 社会 的和谐发展 。 结合翟博川 的研究 , 我们采用城乡义务教育经 费 投 入 、 学 条 件 、 师 水 平 三 个 指 标 来 衡 量 江 西 省 城 乡 义 务 大 ,从 趋 势 上 看 ,大 致 经 历 了先 上 升 后下 降 ,又 上 升 的 过 程 。 办 教 20 0 3年 ~ 0 7年 , 20 江西省城市初 中生均教育经费分别是农村初 教育差距 。 . 倍 13 3 7倍 、. 1 4倍 、 . 2 09 6倍 、.8 。 11 倍 ( ) 乡义 务 教 育经 费 投 入 差 距 趋 于 收 敛 , 距 均 等 化 要 中生均教育经费 的 1 5 、 . 一 城 但 表 1 江西省城 乡义务教 育生均教 育经 费 单位 : 元 求 尚远

浅析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析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析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摘要: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目前已经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犀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但受到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应于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途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

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力提供充足的保证。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处理上,长期采取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与制度的设计也是如此,这势必导致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管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状态的主要体现1、区域间的差异。

江西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最为直观地表现在赣南、赣西北、赣东3个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

包括在毛入学率、控制辍学率、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如江西分区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毛人学率差异明显,赣南、赣东、赣西北3个区域之间均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

在控制辍学率上,全省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

但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初中生和城市薄弱学校初中生的辍学问题依然比较严重,2、城乡间的差异。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一、原因分析1.教师水平和素质不高:农村地区的教师大多数是本地人员,他们的学历普遍较低,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教育教学的系统培训。

同时,很多教师因地域原因缺乏教育与现代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完善,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讲座,引进专家给予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2.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材教辅和学习资源有限,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教育资源。

政府应优先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并采取措施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加大对教材教辅的支持力度,为农村地区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

3.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传统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农村教育的影响较大。

家庭重男轻女、重劳动轻读书的观念,对孩子们的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4.学生负担重:农村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压力较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高,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功课负担,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对策: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加强教育教学,提倡素质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时间,减少考试压力,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对策建议1.建立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推行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引进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支持,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加强对教材教辅的支持:鼓励教育出版社编写与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材教辅,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保证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

4.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学校与家长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以江西省万载县为例

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以江西省万载县为例

教学楼和 图书室等拥有 的比例都 比农村 小学高 ;相对 而
言, 县城初 中和农 村初 中在其 他方面差距不 大 , 只是在 田
尤 为引人关注 。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 是指 目前 义
务教育 的资源配置 、 发展水平在城 乡之间 、 区域之间 、 学校
径场 的拥有比例上 , 县城初 中较高。
表 1 学 校 是否 拥 有 以 下 基础 设 施 ( 位 :) 单 %
之间 、社会群体之 间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 , 不 同地 区 、 城市和农村 、 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 重 学生所享受
义务 教育 的水平差距巨大, 并有进一步扩大 的趋势 。
由于 中国幅员 辽阔 , 区间经济发 展得不平 衡 , 地 要在
年度 招 标 课 题 “ 区农 村 公 共文 化 服 务运 行 机 制 创 新 研 究 ”项 目编 号 : 1 6 ) 阶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老 ( J 07的 D

1 8・ 2
上均 比农村小学高 ;县城初 中语音室 的拥有 比例 为 6 %, 2
况 的差 异 。
计算 机的拥有 比例 为 10 0 %,而农 村初 中则 分别 为 3 %和 2 8 %。 3 同时 , 在藏书量上 , 各类学校均有较大差异 : 县城学校 无论是初 中还是小学均远远高于农村小学和初中。如县城 小学的均藏书量是农村小学的 l.5 ,县城初 中则是农 26 倍
21 0 2年 0 3月
黑 河 学 刊
Heh o ra ieJ un 1
M a .0l r2 2 S ra .7 .3 e ilNo 1 6 NO0
总第 16期 第 0 7 3期
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现实困境及其破解

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3 2卷
第 1 期 1
宜 春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e u o e e o ra fYih nC U g
Vo. 2, No 11 13 .
21 00年 1 1月
No . 0 0 v2 1
江 西省义务教育发 展的地区差距及影响 因素分析
肖新 成
( 宜春 学院 经 济与 管理 学院 ,江 西 宜春 360 ) 3 0 0
e u a in ic u t d c t n o ny.w s an e p rme t i r t h r ee ae s me g o x e e c d c s rc mp lo d c t n d v l o e mu t e r x e l i na d si ee t r r o o d e p r n e a a e f o u s r e u a o e e— l tc w h i n o 度 方法,对 2 0 - 20 0 3 0 8年江西省 义务教 育发展作 实证分析 ,结果表 明:影 响江西省
义务教 育发展 的关键 因素有小学生均公 用经费、初 中生均教育 经费、初 中生均公 用经费、小学生师比 、初 中入 学
率。解决这 些问题 ,需要加 大义务教 育经 费的投入 力度 ,建立农村 中小学教 师的补 充机制 ,从而提 高教师的数量 和质量等措施。 同时要总结推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试点 区及 全省各地推 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 的好 经验 、好 典 型 ,积极探 索建立推进县域 内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有效机制。
Ab ta t B s do ryc reaind ge ,ti a e n lzsd mo srt eyted vlp n ttso a g i rvn ec mp loy sr c : ae nge orlt e re hsp p ra aye e n t i l eeo me ts u fJ n x o ic o usr o av h a i p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是国家基本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每个孩子接受平等、全面、质量优良的教育,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然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薄弱环节改善问题1. 资源不均衡: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差距。

很多农村地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落后,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2. 师资短缺:农村地区由于吸引力不足和待遇低下,很多优秀的教师选择到城市或私立学校工作,导致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有限,也影响了他们的能力提升。

3. 教育观念滞后: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 学校管理不规范:一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较低,存在违规招生、教学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二、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1. 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应试: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但在教育内容方面,仍然存在应试导向过强的问题。

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和应付考试,而忽略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

2. 学科短板问题:在一些地区,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一些学科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导致部分学生在某些学科上存在明显的短板。

3. 缺乏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传统的课堂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存在欠缺。

4. 缺乏综合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

但目前在一些地区,这方面的教育还不够重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发表时间:2017-09-08T16:12:21.263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作者:李咚咚[导读] 教育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保障。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三汊港中心小学332606教育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保障。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的具体实施都有重要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质量较差、师资不足、观念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长期积累所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新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教育资源贫乏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其直接表现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无论在教学设施,还是在师资上都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现状让老师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陋、根本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要求。

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示资料和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馆,有也只是聊胜于无。

在农村,体育课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多像是可以在上课时玩耍的课,学校没有体育器材,就连最基本的单、双杆都没有。

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

二、师资力量薄弱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有很多是民办教师,他们大多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他们的学历大多是初中到高中的水平,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民转公”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

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问题标题: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探索解决方案引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着薄弱环节的挑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的提升。

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确保义务教育环节的稳定和完善,我们才能够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现状分析1. 学校设施不足:部分地区的学校存在校舍老旧、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2. 师资力量不足: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面临着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3.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农村地区的学生在教育资源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解决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路径探讨1.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

2. 增加师资力量: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任教,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分布。

三、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措施1. 调整教学方法: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学科知识培养:优化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道德素养、体育锻炼、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师资力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并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学科知识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关键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解决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在中国,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基本权益,也是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础。

尽管我国取得了义务教育大规模普及的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改善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针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大城市的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常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学生在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上存在差距,制约了他们的能力提升。

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学校注重应试教育,过度强调知识点的传授,缺乏针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教学。

另一些学校在教学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这种教学质量的差异化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学科知识与综合素养融合不足在当前的义务教育中,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的融合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教育过程中太过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可能。

四、学生兴趣引导不当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兴趣引导也需要重视。

过于注重应试,导致学生在一些能力培养上缺乏兴趣和动力。

学生对某些学科或活动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能力提升和学习效果。

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提供多元化的学科和活动选择,是促进能力提升的关键。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另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注重学科知识与综合素养的融合,以及学生兴趣的培养。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1. 异地学籍管理不完善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一个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异地学籍的管理不完善。

由于人口流动和家庭迁移等原因,很多孩子需要在异地就读。

然而,在异地学籍管理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学籍转移手续繁琐。

孩子转学需要提交一系列的申请和材料,如户口迁移证明、转学证明等。

这些手续的繁琐程度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了负担。

•信息共享不畅。

由于地区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学生的学籍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和更新,导致在新的学校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

•跨地区不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

不同地区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有差异,学生转学后需要适应新的学习要求,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扰。

改善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统一的学籍转移流程和信息共享平台,可以简化转学手续,提高学籍转移的效率;同时,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连贯性和平稳过渡。

2. 基础教育师资不足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的另一个问题是基础教育师资不足。

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由于离岗、流动等原因,导致教师队伍稀缺,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教师招聘机制。

应该加强对基础教育师资的招聘和选拔工作,确保招聘到素质优秀、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

•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激励他们持续发展和提高。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促进他们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3. 缺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缺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备缺乏,无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给学生。

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善这一问题:•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设施的投入。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会典型交流发言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会典型交流发言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会典型交流发言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石,我们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机会。

首先,我想谈一谈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改善。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弱点和不足之处,比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其次,我们要加大对学校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每个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都达到一定的标准。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共同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我想谈一谈能力提升工作。

义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工作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改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我们要提供更多的拓展课程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最后,我们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而言之,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提升学生能力是一项复杂
而长期的工作。

我们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作和协作,我们才能够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公平而优质的教育环境。

谢谢大家。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国发〔2015〕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6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决定,就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自2007年我省深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切实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义务教育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逐渐凸显,现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在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统一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基准定额,提高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

这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全省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布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群众。

二、总体要求(一)坚持完善机制,城乡一体。

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新形势,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二)坚持加大投入,突出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问题研究《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问题研究》课题组温家宝总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教育确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义务教育更是基石的基石。

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逐步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十五”时期,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但是,由于我省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全省财政收入总量小,特别是县级财政比较困难,部分县市是典型的“吃饭财政”,难于挤出更多经费进行农村学校建设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使广大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办学条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各方面予以高度关注。

一、我省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6772所,其中小学14746所,初中202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545.3万人,其中小学349.1万人,初中196.2万人;农村义务教育教职工人数33.7万人。

2004年全省预算内教育支出73.8亿元,比2003年增加9.3亿元,增长14.4%,2005年预算内教育支出进一步增大,预计全省达到88.38亿元,比2004年增加14.67亿元,增长19.9%,高于全省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2001年以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我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落实税费改革中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

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县级保障能力,实行教师工资县级统发等措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二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

2005年省财政新增1.22亿元资金,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提高一倍,即小学生均从20元增加到40元,初中生均从30元增加到60元,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三是通过实施危房改造、“二期”义教、布局调整、寄宿制改造等工程项目,各级财政安排10多亿元资金,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基本消灭了现存D类危房,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积极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2005年各级财政安排2.5亿元资金,使12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使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顺利完成学业,真正做到贫困学生“上得起,留得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五是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2005年各级财政安排1.22亿元资金,集中连片地对5581所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使广大农村学生也能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等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04%,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3.72%,均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99个县(市区)有97个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4.76%,在全国也处于比较先进的位置。

二、当前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尽管我省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发生了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桌凳破旧,有的自带课桌凳上学。

据典型调查,浮梁县许多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校的课桌凳有不少是解放初期购置的,“缺胳膊少腿”的情况非常普遍,课桌凳高低参差不齐,桌子与椅凳的高矮不成比例,学生难以入座,或是桌面不平整,有些学校的班级还存在三个学生共用一张双人桌的情况。

奉新县的村小课桌大多为八十年代初期购置的双人桌;九江市大多数县长期存在学生自带课桌凳上学问题,由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尺寸,自行购买课桌凳,在开学时带到学校,平时放在学校,放寒暑假时,学生将课桌椅带回家。

从今年秋季开始,除小学、初中初始年级基本上由政府解决外,其余年级仍然是由学生自带课桌凳上学。

如湖口县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约3.8万人,今年秋季政府已解决起始年级7000多套,还有约3万学生需要自带课桌凳上学;都昌县中馆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333人,今年秋季已解决初一新生230套双人桌凳,还有初二、初三共873人需要自带课桌凳上学。

吉安市13个县(市、区)中有9个县(市、区)存在自带课桌凳上学问题,其中:永新、吉安两县基本上全是自带。

(二)厕所简陋陈旧,少数学校甚至没有厕所。

据典型调查,九江市都昌县约25%的农村小学没有厕所,学生只得借用农户厕所,有的甚至在校园四周随地方便。

即使有厕所,大都构造简陋,坑位不足,有的是利用旧材料盖的简易房子,有的甚至是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铜鼓县全县73所学校有45所学校厕所急需改造或重建,占全县总数的60%。

这些厕所大部分建于70年代,为砖木结构,年久失修;都昌中馆中学,全校师生1400人,只有一栋60平方米、24个坑位厕所,坑位严重不足,按20人一个坑位的标准计算,缺少46个;浮梁县蛟潭镇21所学校中,有7所村小没有厕所,江村乡12所学校中,有7所学校没有厕所;湖口县144所学校中,有57所学校没有厕所。

该县大垅中学在校学生968人,按标准计算需要48个坑位,但该校只有1栋84平方米、19个坑位,砖瓦结构的厕所,该厕所还属三类危房,但目前仍在使用。

(三)食宿条件较差,吃饭住宿存在困难。

据典型调查,农村小学大多数没有学生食堂。

如浮梁县有152个农村小学没有食堂。

初中学校普遍存在食堂面积太小,而且大多数是七八十年代兴建的简易平房,有的是用老教室改造而成的,且没有固定的餐桌,安全卫生也达不到要求。

湖口县付垅中学,在校生1213人,其中住宿生1054人,但该校食堂只有厨房,没有膳厅,更没有固定餐桌椅,卖饭窗口也只有两个,学生打饭要在室外排很长的队伍,学生打饭之后回寝室吃饭或露天吃饭,一到下雨天,学生打饭都不方便。

都昌县新妙学校的厨房仍是七十年代初群众献工献料做的砖木房子,多次定为三类危房,学校常年修理,且低矮潮湿、卫生条件差。

同时,住宿条件也比较差。

湖口县大垅中学寄宿生785人,目前只有4间学生宿舍,且是用老教室改的,条件比较差,140平方米住了200多人,其余500多人都在外面租房住。

湖口县三里中心小学,有的学生家里离学校6公里,希望在学校寄宿,但由于学校没有宿舍而无法在校寄宿。

都昌县芗溪中学三、四个人挤一张床,相当拥挤。

上犹二中690个住校生,30人共住一间,另外还有100人在校外租民房住宿。

沙石中学住校生1040人,宿舍50间,24人/间,宿舍设计标准16人/间,另外,还有200人左右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在外租民房。

(四)用水较为紧张,学生饮水面临困难。

据典型调查,全省农村地区除少数在镇上的初中、中心小学有自来水外,其他大多数学校用水较为紧张,特别是有的村小还是原始的饮水方式,有的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水井,但由于是浅水井,出水量不够,干旱季节用水非常紧张,学校严格控制学生用水,限时限量供应。

如浮梁县蛟潭镇21所学校中,有11所村小靠挑水饮用,给师生用水带来了不便;信丰县万隆乡12个村小中有6个用水管引山泉水,5个用手压井水,1个用自来水。

一些学校即使有自来水,但因自来水价格高,压力不够,水流量小,只能保证饮水需要,生活用水还得到河边用水或用井水;铜鼓县大多乡镇学校引用山水,逢干旱季节,学校用水困难;湖口县付垅中学,规定每生每天最多用半桶水,由老师发放。

都昌县芗溪中学水井的水,下半年只够吃,不够用。

安全饮水问题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达到3亿多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4%。

农村中小学饮水问题尤其突出。

胡锦涛总书记对农村饮水问题曾多次作出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水利部、卫生部、发改委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期间计划解决1亿多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我们应当抓住这一契机,把这一问题当作重大紧迫的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划,落实措施,尽快解决农村中小学安全饮水问题。

(五)其他。

我省农村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标准的活动场所,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只有简易的操场,简易的篮球场、乒乓球桌,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体育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不利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学校长期没有校门、围墙,校外社会人员可以随便进出,毫无阻拦控制,学校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有的学校常规教学仪器设备非常缺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等等。

三、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的主要原因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投入机制方面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机制原因:由于地方财力等方面原因,少数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

尽管中央明确从2001年起,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各级财政都努力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但由于我省经济总量小,财力的增长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我省县级财政普遍比较困难,尽管前几年通过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改善,教学楼等教学设施已基本解决,但与此相配套的设施,如厕所、食堂、宿舍、围墙、运动场所等,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无力解决。

同时少数地方没有完全落实省里出台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规定,该给学校的经费不能足额到位。

如少数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到位或没有足额到位。

管理原因:一是尽管对农村义务教育杂费的使用范围有明确的规定,杂费收入不能用于发放奖金、福利等,但部分学校还是用杂费收入开支了一些奖金、福利,造成部分学校公用经费比较紧张,正常的维修和设备购置无法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