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总结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主要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可以通过净产出法、净收入法和净支出法来计算。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持续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衡量。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高通胀率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指示经济的景气程度。

失业率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的生产能力的扩大。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或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非常重要。

5.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通胀压力过大时,政府可以减少支出或提高税收来抑制经济活动。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非常重要,并且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扩大市场。

8.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

经济周期通常包含扩张期、顶点、衰退期和底点等不同阶段。

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货币政策、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9.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进行长期融资和投资的市场。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非常重要。

10.经济不平等:经济不平等是指不同人群之间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宏观经济学_复习笔记.docx

宏观经济学_复习笔记.docx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牛•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Y 二 C + I + G + NX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Z 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投资:是对用于未來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包括下列支出:资本设备(比如机器,工具)、建筑 物(工厂,办公楼,住房)、存货(已经生产出來但尚未售出的物品)。

并不是指购买股票或债券这类金融资产 政府购买:是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不包括转移支付,比如社会保障补 助或失业保险补助,因为它们不是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净din :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居尺对国外物品的购买(进口)。

NX =出口■进口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空产,它没有经过通货膨胀校正真实GDP :按基年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它经过通货膨胀校正GDP 平减指数是对总体价格水平的衡量,衡量经济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方法是计算从-年到下一-年GDP 平减 GDP 与经济福利:人均冀实GDP 是衡量普通人牛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但GDP 不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完美指标。

GDP 并没有评价:坏境质量;闲暇时间;非市场性活动,比如家长在家里对他或她孩子的照顾;收入的 公平分配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晶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星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一1肿,•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通货膨「…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PPI ):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牛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替代偏向、新产晶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CPI 与GDP 平减指数的对比进口消费物品:包含在CPI 内;不包含在GDP 平减指数内资本商品:不包含在CPI 内;包含在GDP 平减指数内(如果是在国内生产)篮子:CPI 用固泄的篮子;GDP 平减指数用一篮子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如果不同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变 动量不同,我们对各种价格加权的方法对于整个通货膨胀率就是至关重耍的今天美元二丁年美元% 今天的物价水平飭薮量 的薮量 八 —7年的物价水理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的协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要点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要点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要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而不是个别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如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统计分析和经济模型。

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失业率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3.宏观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经济学的供给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宏观经济学的需求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等。

4.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发展的不断波动和循环;-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段。

5.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

6.宏观经济学的货币和金融:-货币是社会交换的媒介,具有价值存储和价值尺度的作用;-金融市场通过提供资金的融通,促进经济的发展。

7.宏观经济学的政府政策:-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总量;-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总量;-结构政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发展。

8.宏观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有重要影响;-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9.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评估:-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评估通过研究政策的影响和效果来提供政策建议;-经济政策评估需要考虑不同的经济群体和宏观经济目标的权衡。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总复习要点,包括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标、供给与需求、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货币和金融、政府政策、国际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政策评估等内容。

通过熟悉这些要点,可以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对相关的考试或研究。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高鸿业版)

2017宏观经济学期末重点整理---YH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和理解1.定义: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

2.理解: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量的是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置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④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注: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⑤GDP和GNP的区别:GDP是一个地域概念〔国界〕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国籍〕:*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庭劳务、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3.三面等值原则: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GDP =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1.NDP=GDP-折旧2.NI=NDP-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 + 补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3.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 政府转移支付4.DPI=PI-个人所得税四.国民收入根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家庭+厂商〕〔产品市场〕的投资-储蓄恒等式C+I=C+S即I=S2.三部门经济〔家庭+厂商+政府〕〔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投资-储蓄恒等式C+I+G=C+S+T即I+G=S+T即I=S+(T-G)2.四部门经济〔家庭+厂商+政府+国外〕的投资-储蓄恒等式C+I+G+(*-M)=C+S+T+Kr即I=S+(T-G)+(M-*+Kr)五.名义GDP和实际GDP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用*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个人整理)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个人整理)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
萨伊定律核心思想:供给决定需求
1.3 流量与存量分析
流量:指一定时期测算的量值 存量:指一个时间点测算的量值
关系: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间
e.g:资本是存量
2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
2.1 公共产品
概念:与私有物品相对,一个人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人的消费,由政府提供,又称公共财产。
GD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反映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情况。=(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值/该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100%
P.S:一般CPI上涨大于3%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上涨大于5%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进出口
⑵收入法(要素报酬法)
含义
3.3 GDP的矫正(理解GDP价格矫正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
GDP价格矫正指数的定义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概念
4 国民收入的决定
4.1消费与储蓄
消费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
掌握消费函数曲线
四个倾向(储蓄倾向和重点掌握消费倾向其的概念、取值范围和公式)
4.2 国民收入决定论
3 国民收入的统计
3.1 经济总流程(理解两、三、四部门经济循环及流程图的含义,注意论述部分)
两部门经济
假设:①只有厂商和居民户两个经济部门的经济;②所有收入花光,企业所得收入用于购买生产要素。
对总产出核算即可用上半部分(总收入)也可用下半部分(总支出)
经济均衡: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总支出角度看,总产出=C+ I;从总收入去向看,总产出=C+S.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A.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名词解释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B.GDP 统计注意事项: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但凡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X=出口M=进口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收入法计算公式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NDP 公式: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其涉及的其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普遍上升3.失业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严重问题4.开放经济5.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具体的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决定理论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41.总量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4.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5.经济模型方法四、基本概念1.四大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四个经济部门企业,家庭,政府,国际经济部门3.宏观经济变量外生变量:常数,系数内生变量:自变量,因变量4.存量和流量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和衡量对GDP的理解和衡量应该注意: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一个国家3.当期生产4.所有的5.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6.物品与劳务7.市场价值三、一个整体经济的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1.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

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2.存在这样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3.实际核算中常会有误差出现,因此要加入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4.各国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四、GDP的核算方法(3种)1.用支出法核算GDP⑴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1.国民经济总体规律: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存在一些规律性行为,例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

了解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预测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可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计算。

GDP的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

4.失业: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种类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失业率是衡量一国劳动市场状况的指标,政府经常采取措施来减少失业率。

5.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过度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有很大影响,如降低购买力、扰乱资源配置等。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率。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税收和支出来调控经济发展的手段。

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抑制过热经济。

7.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运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手段。

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

8.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学也关注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汇率、国际金融市场等都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

9.经济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数据进行决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胀等。

10.期望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期望和预测。

期望管理能够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10会计宏观重点...计算题根据老师说的记得,可能有点小问题题型:1.选择:15*1’(大多分布在第二章和第五章)2.名词解释:5*3’3.简答:6*6’4.计算:2*10’(P65 四、1 P100 四、2 , 3 P116 二、7)5.论述:1*14’一.名词解释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缴纳了个人税和非税支付后留下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中间产品:指被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和劳务。

挤出效应:政府增加购买之后,引起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将会减少,相当于政府的购买挤走了私人的投资。

广义投资:是指为了获得未来报酬或收益的任何经济行为及其垫支的资本。

就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

狭义投资:仅指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也可称为证券投资,如股票、债券等。

漏出:是指脱离经济循环的收入流量。

间接税:是以成本形式计入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可看成是要素报酬以外的追加。

乘数:就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的倍数。

IS曲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在产品市场中,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LM曲线:指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在货币市场中,均衡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或根据资金运用情况,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另外再自愿持有的一定数量的法定准备金以上的准备金。

财政政策: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包括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

成本推进型通胀:是指由于某些重要生产投入的价格上升引起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现象结构性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各产业部门的分化组合与此消彼长,也会产生失业人口,由此造成结构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包括总供给、总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1.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即有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充分。

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稳定。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稳定、收缩和复苏之间循环。

经济周期会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

三、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政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政府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总需求。

3.产业政策:政府通过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来影响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保护环境。

4.汇率政策:政府通过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

汇率上升会使本国产品更具竞争力,促进出口;汇率下降则会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昂贵,鼓励进口。

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值。

以下是几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通常来源于创新、研发和教育等方面。

2.投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投资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等。

3.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1、投资和利率的函数2、IS曲线的三种推导方式、LM曲线的推导方式,根据推导出的方程表示判断两条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移动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什么,衡量方法,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1)定义: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衡量方法:①生产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②收入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③支出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3)区别: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不同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土原则,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民原则。

按国土原则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创造的都要统计;按照国民原则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本国领土上都要统计4、全面掌握凯恩斯的线性消费函数。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两部门或者三部门的模型中的总需求曲线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采取一种简化的形式,即线性消费函数C=C0+cY d其中,C为消费支出,C0为自发性消费,Yd是可支配收入,c为一个给定的参数。

自发性消费C0是当可支配收入Yd为零时的消费支出。

可以将C0视为常数。

该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MPC=△C/△Yd=c可见,参数c是该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

根据凯恩斯的认识,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于人类基本的心理法则。

因此,在短期中,边际消费倾向也是稳定的。

这样,c也视为一个常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主要性质如下:(1)存在自发性消费C0,C0为一给定的常数;(2)边际消费倾向MPC=c,0<c<1.c为一给定的常数;(3)可支配收入Yd为一变量。

由于C0与c均为常数,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述、计算、论述)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①理论依据不同:微观经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依据;宏观经济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

②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是资源配置;后者是资源利用。

③基本假设不同:前者为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后者是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④分析方法不同:前者是个量分析;后者是总量分析。

⑤分析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家庭、企业和市场;后者是国民经济总体。

⑥研究中心不同:前者是市场价格;后者是国民收入。

⑦主要目标不同:前者是个体利益最大;后者是社会福利最大。

⑧核心理论不同:前者为价格理论;后者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综合派—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增加值之和,不重复计算。

③GDP是生产而非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是计算周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是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土原则)。

⑥GDP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计算GDP应注意的几种情况:是否进入市场,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是否有合法性,是自有住房还是租赁住房,是现期生产还是过去生产,是否为最终产品,是否是国内生产。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劳务。

4.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生产法(部门法):按照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该法反映了GDP的来源) 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GDP = C + I + G + ( X - M )居民个人的消投政府购 =NX,进口M与出口费支出资买支出 X的差额,净出口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把几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各种收入(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相加在一起。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1)测的是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2)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值。

(3)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应。

(4)指的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自足不计入。

在GDP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收入=产出=支出。

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GDP=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2)收入法GDP=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给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几个概念(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企业、个人):投资+消费=消费+储蓄,所以投资=储蓄(2)三部门经济(个人、企业、政府):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投资=储蓄+政府净收入(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个人、企业、政府、出口):投资=储蓄+政府储蓄+贸易净额不论哪种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成立。

5.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为以前某一年基期价格为准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平减指数就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凯恩斯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会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函数。

(1)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比率,呈递减。

(2)平均消费倾向:即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呈递减。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3)消费包含自发消费和收入引致消费,自发消费及收入为0时也必须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宏观经济学期末重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重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重点一、重要概念1、利率:指一定时期从借方向出借方收取的利息,包括实际利率、风险调整后的利率和浮动利率等。

2、实物货币:指能够直接用于交易货品和服务的货币。

3、货币供应: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的出借方所供应的货币总量,用来满足经济社会的服务和货品交易的需求。

4、货币政策:指央行能够利用其决策管理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价格,以达到调节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具体行为。

5、货币单位再分配:指货币分配的客观条件。

它涉及货币的流动、储备、进行的速度的比较,以及外国币及人民币的正常运作。

6、货币流量:指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经济体间的流动性,即货币的用量和流通的总人緩慢的。

7、货币联结:指货币在界限内的流动性,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资产报酬率以及货币汇率等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

二、期末重点1、货币供应与利率:货币供应与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央行放松货币供应,货币市场上利率会趋于调整。

2、货币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可以用货币制度来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如实现物价稳定、减少失业率、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等。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货币总量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在不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购得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减少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物价上涨了。

4、社会总需求与货币供应:央行变动货币供应量会影响经济运行,当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时,通常会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使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增加;反之,当央行减少货币供应量时,通常会降低社会总需求,从而使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下降。

5、货币政策的特征和发挥作用:货币政策是央行政策和信用政策的综合体,它具有秩序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是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改变数量、流动性和结构等多种形式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计算题知识点:1.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量。

实际GDP是以固定价格计算GDP,即从名义GDP中剔除价格变化的GDP。

两者的关系:实际GDP=名义GDP/GDP紧缩指数GDP紧缩指数的计算:设基期年的GDP紧缩指数为P1=1,物品价格为1美元,第二年的价格为2美元的话,第二年的GDP紧缩指数为P2=2/1(当年物价水平与基期年价格水平之比)。

相关具体计算:a.某一时期世纪GDP增长的计算:2.乘数类的计算乘数即倍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可得到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动量。

计算公式:KI=△GDP/△I(其中K代表投资乘数)3.CPI的计算(某特定数值的含义):CPI : 消费者物价指数计算: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

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食品、住房和医疗),消费者在这三种商品上的花费占其全部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0%、50%和30%。

以为基年,假设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是100。

则(基年)的CPI是:(0.2×100)+(0.5×100)+(0.3×100)=100假定食品、住房和医疗的价格分别为102、106和110,请计算CPI。

A:CPI(2006)=(0.2×102)+(0.5×106)+(0.3×110)=106.4换句话说,若的CPI是100,的CPI是106.4。

CPI两位数以内:低通货膨胀CPI呈两位或三位数字时:急剧通货膨胀CPI为百分之一百万或者包分之万亿时:恶性通货膨胀4.通货膨胀率的计算:t年的通货膨胀率=100%*P(t)- P(t-1)/P(t)5.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C+I+G+X-M简答题知识点: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C):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期末必考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必考知识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关键假设1,“小型”是指所考察的经济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利息率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2,“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国国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该国政府并不阻止国际借贷3,小型中的利率r等于世界利率rw,即r=rw4,不会以高于rw的利率借贷,不会以低于rw放贷,r=rw代表一个假设:国际资本流动之迅速足以使国内利率等于世界利率开放经济的IS曲线1,IS*=c(y)+i(rw)+g+nx(e)2,图像向右下方倾斜:较高的汇率减少了净出口,同时总收入减少3,图形略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和特征假设条件:1,市场是非出清2,假设工资和价格有黏性3,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4,理论预期特征:1,货币是非中性的2,经济中实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于理解经济波动是十分关键的什么因素让总需求曲线移动消费者支出增加的事件(如减税,股市高涨),企业投资增加的事件(如企业乐观情绪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增加城市公共项目的支出),使净出口增加的事件(如国外经济繁荣),货币供给增加,以上五点均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什么因素让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可得到的劳动供给量增加,资本增加,自然资源可获得性增加,技术进步,预期价格水平下降,投入品价格下降,名义工资下降,均使总供给曲线右移自动稳定器通过哪三个制度发挥作用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主要观点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4,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政策主张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2,反对“斟酌使用”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3,力主单一政策规则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

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 GDP 是使用市场价格衡量的市场价值。

2. GDP 仅关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

3. GDP 是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 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流量而不是存量。

(二手货交易)5. GDP 是国内的经济绩效,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国家公民的绩效6. 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支出法:(最终产品的总卖价计算GDP )GDP =C +I +G + X -M消费包括购买消费品和劳务,建造住宅属于投资不属消费投资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

(含折旧)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国内生产净值:NDP 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NDP =GDP -固定资产折旧。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DPI = PI -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PI 个人收入)GDP 平减(缩减)指数(折算指数):全社会只有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

不存在税收和进出口。

假定没有折旧。

即 GDP=NDP =NI =Y从总支出的需求角度看,GDP = 消费支出C +投资支出I从总收入的去向角度看,GDP = 消费用途C +储蓄用途SC+I=GDP=C+S 即: I=S 这就是投资-储蓄恒等式。

是从事后和名义上看的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

即:需求决定供给。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公式:y = c + i = E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述、计算、论述)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①理论依据不同:微观经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依据;宏观经济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

②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是资源配置;后者是资源利用。

③基本假设不同:前者为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后者是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④分析方法不同:前者是个量分析;后者是总量分析。

⑤分析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家庭、企业和市场;后者是国民经济总体。

⑥研究中心不同:前者是市场价格;后者是国民收入。

⑦主要目标不同:前者是个体利益最大;后者是社会福利最大。

⑧核心理论不同:前者为价格理论;后者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综合派—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增加值之和,不重复计算。

③GDP是生产而非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是计算周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是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土原则)。

⑥GDP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计算GDP应注意的几种情况:是否进入市场,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是否有合法性,是自有住房还是租赁住房,是现期生产还是过去生产,是否为最终产品,是否是国内生产。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劳务。

4.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生产法(部门法):按照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该法反映了GDP的来源) 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GDP = C + I + G + ( X - M )居民个人的消投政府购 =NX,进口M与出口费支出资买支出 X的差额,净出口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把几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各种收入(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相加在一起。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5.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与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①国内(民)生产总值 GDP\GNP②国内(民)生产净值 NDP\NNP③国民收入 NI,狭义的国民收入④个人收入 PI⑤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PDI基本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①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折旧②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 GNP - 折旧③国民收入 NI =国民生产净值 NNP - 间接税 - 企业转移支付 + 政府的补助金④个人收入 PI=国民收入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 +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⑤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个人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消费C + 储蓄S6.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两部门(家庭、厂商)从总支出(总需求,AD)的角度,Y=C+I,从总收入(总供给,AS)的角度,Y=S+C。

I 恒等于S三部门(家庭、厂商、政府)从AD , Y=C+I+G;从AS ,Y=C+S+T。

I恒等于S+( T -G)T政府净收入=To全部税金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四部门(家庭、厂商、政府、外国)从AD,Y=C+I+G+(X-M);从AS,Y=C+S+T+ Kr 。

I恒等于S+(T-G)+(M-X+Kr)本国居民对政府储外国对本国外国人的转移支付蓄的储蓄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产出可以用公式y=c+i 表示。

均衡产出的条件是:E=y (支出=收入)也可用i=s 表示。

2.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倾向、平均倾向)(1)●消费函数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公式:MPC= β =Δc/Δy=dc/dy 0<MPC<1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公式:APC=c/y (消费量/收入额) APC > MPC(APC =c/y =(α+βy)/y=α/y +β=α/y+MPC) 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斜率。

⑵●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减。

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公式为: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公式:MPS=Δs/Δy=ds/dy 几何意义: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公式为:APS=s/y(=1-c/y=1-APC) 几何意义: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线性储蓄函数方程:s= y-c = y-(α+βy)= -α+(1-β)y关系:APC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APS和MPS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APC+APS=1 MPC+MPS=13.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两部门经济:y=(α+i)/(1-β) (消费函数c=α+βy与收入恒等式y=c+i联立) 三部门经济:y=(α+i+g-βt)/(1-β)四部门经济:y = 1 / (1-β+γ) * ( α + i¯ + g¯ - βt¯ +βt。

¯ + x¯ - m。

)定量税转移支付自发进口4.乘数两部门经济:①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1/(1-MPC)=1/(1-β)=1/MPS②消费乘数:指消费支出增量能使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用公式表示为:kc=1/(1-β)=1/MPS三部门经济:①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g=Δy/Δg=1/(1-β)②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即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为:kt= Δy/Δt= -β/(1-β)。

③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tr =β/(1-β)。

④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公式:kb=Δy/Δg=Δy/Δt=(1-β)/(1-β)=1。

四部门经济: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公式:kx=1/(1-β+γ) 。

5.乘数比较投资乘数k=消费乘数kc=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税收乘数k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平衡预算乘数kb=11/(1-β) > 1/(1-β+γ) 四部门条件下所有乘数都变小了。

主要是因为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投资函数投资: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注: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不能算作投资,只能算作资产权的转移。

)投资是一个内生变量(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力量所决定的经济变量)。

投资函数: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投资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它们之间这种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i=i(r)。

当利率r为0时也会有投资量产生,称为自主投资。

线性投资函数:i = i (r) = e –dr ,其中e为自主投资,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r为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投资需求曲线,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MEI曲线)。

2.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效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

公式:R=R1/(1+r)+R2/(1+r)2 +R3/(1+r)3 +…+Rn/(1+r)n +J/(1+r)n 。

其中,R: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价格R1、R2、R3、…、Rn为不同年份(或时期)的预期收益;J: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资本边际效率。

●设本金为Ro,利率为r,则n年后各年的本利和为:Rn=Ro(1+r)n。

n年后的Rn的现值是:Ro=Rn/( 1 + r )n。

此处的r即为贴现率。

●若贴现率使n年内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当年的供给价格,则贴现率就是MEC。

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

它也代表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曲线)这条曲线表明,投资量(i)和利息率(r)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r↑ , i↓;r↓ , i↑。

3.投资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MEI):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会上涨,就是说R要增加,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况下,r必然缩小。

由于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

(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同投资需求曲线(投资和利率间关系的曲线),即MEI曲线。

MEI曲线和MEC曲线之间的比较①二者均表现出r、i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②MEI曲线更加陡峭;③MEI:利率变动对投资量变动的影响较小;④MEI更精确地表示了利率与投资量的关系;⑤投资需求曲线即为MEI曲线。

4. IS曲线IS含义:以纵轴代表利率,以横轴代表收入,则可得到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IS曲线表示的是:与任一给定的利率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

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对应一个产品市场均衡状态。

表达式:两部门经济中:r=(α+e)/d –(1-β)*y/d 注:i=e-dr三部门经济中:r=(α+e+g)/d-[1-β(1-t)]*y/dIS 曲线斜率及影响斜率的因素:● IS 曲线斜率为负值的原因: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从而有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

● 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斜率绝对值=(1-β)/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