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举解额考_赵冬梅
2024届绵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绵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卷2023.10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文体,属于“记”类散文,起初主要用来叙述学校的兴建过程。
学记起源于中唐,兴盛于宋。
一种文体的兴盛,往往是时代文化多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因于文体形式本身的演进。
宋代学记的创作发生与发展同宋代文化诸层面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科举制度是宋代学记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举制度对宋代政治、文化及文学创作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学记创作的影响尤其明显。
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宋代学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科举催生,地方政府因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兴建官学,学记也随之大量产生。
地方官学的兴建,最初的动机之一便是地方官员想为本地的士子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场所,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科举考试。
而学校兴建完毕后,负责修建的官员士绅往往请一些著名的文人来撰写学记,以表彰其政绩。
比如,仁宗庆历七年,杜应之出守浔州,“下车三日……乃大相厥土,而营学宫”,完工以后便请余靖作记。
科举取士人数较多的地区,官学教育往往比较兴盛,该地的学记作品数量也比较多。
科举制度催生了宋代学记,但宋代创作的学记并没有因此对这一制度歌功颂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反而变成了反思、批判科举制度的一面镜子。
胡寅在《桂阳监学记》中就将科举取士视为“世远道丧”的表现。
随着科举考试中各种弊端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对科举制度进行批评与否定的内容涌现在宋人的学记里面。
学记成了宋人表达自己崇高的“政学一体”政治文化理想的一种常用文体。
如王安石的名作《虔州学记》《慈溪县学记》,在批评科举取士之弊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学校乃为政之本。
其次,道学的兴盛对宋代学记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学是儒学的新形态,是宋代思想界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
从学记创作的数量上看,南宋远超过北宋,但其创作质量却又另当别论,这一点与道学家对学记的情有独钟密不可分。
赵冬梅: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由仁义转向法家的关键所在
赵冬梅:王安⽯变法是北宋政治由仁义转向法家的关键所在# 合传媒摘要 #皇帝的权⼒⽆远弗届,⾄⾼⽆上;⽽且,如果⼀个皇帝要做昏君,谁也拦不住他。
真正能够约束皇帝的其实只是⼀些道德性的、软性的约束,这些约束就是什么?天(⽼天);还有⼀个,“⼈⾔”(社会舆论);再有⼀个,就是列祖列宗(本朝的列祖列宗)。
“但是,说“天变不⾜畏,⼈⾔不⾜恤,祖宗不⾜法”——尽管不是王安⽯的原话,可是基本上反映了他的主张——就等于⼀下⼦把⽼天、把舆论、把列祖列宗这些原本能够束缚具体的皇帝的绳索,全部给松绑了,把皇权从那个⽆形的笼⼦⾥给放出来了。
本⽂摘⾃赵冬梅⽼师在6⽉29⽇“共识国际讲坛”上的⽂字整理稿。
赵⽼师是北京⼤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宋之变:1063-1086》《法度与⼈⼼:帝制时代⼈与制度的互动》《⼈间烟⽕:掩埋在历史⾥的⽇常与⼈⽣》等。
王安⽯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第⼆次⼤的改⾰浪潮。
西⽅有⼈会称呼它为“⼤变法”,它确实是⼀个相对⽽⾔更⼤的变法;但是,我们放在北宋的整个改⾰的脉络⾥来看,它是第⼆次的改⾰浪潮。
王安⽯变法是在神宗朝。
神宗朝⼀共有两个年号,第⼀个年号叫熙宁,第⼆个年号叫元丰。
熙宁年间基本上是王安⽯在主持,等到元丰年间是神宗在主持。
从熙宁到元丰,这个法度、这些制度其实基本上是⼀脉相承的,所以中国学术界现在通常把王安⽯所主持的变法和王安⽯下台之后神宗直接主持的法度加起来称为“熙丰变法”,就是熙宁、元丰年间的变法。
王安⽯ 王安⽯变法失败了吗?关于北宋这第⼆次的改⾰,⾸先要澄清的⼀个问题就是:改⾰失败了吗?在我们过去的教科书和⼀些著作⾥,通常会说:王安⽯变法就等于改⾰,就等于是进步的、正确的,反对王安⽯变法就等于是⼀个很糟糕的、不好的事情;⽽王安⽯变法就是在以司马光为代表的顽固保守势⼒的阻挠之下最终失败了。
我们读历史⼀定要区分判断和事实。
说“王安⽯变法失败了”,其实是⼀个判断,这个判断究竟是否符合事实呢?我们要看它⽤的标准。
中国故事富强篇(宋)
中国故事富强篇(宋)幸福的宋朝人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了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从此一个跨越了整整3个多世纪、经历了18位皇帝的帝国,巍然耸立于世界的东方。
然而这个从一开始就实施重文抑武国策的王朝,面对强敌入侵,表现得极其软弱,最终导致连战连败,国土被大量侵吞,百姓流离失所,吃尽了苦头。
因此多年以来,宋朝都以一个积贫积弱的负面形象,尴尬地长存在于世人的眼中。
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在宋朝达到了一个最高峰。
赵冬梅将宋朝文明的魅力总结为“三高”:第一,是宋朝普通人的幸福指数高。
第二,宋朝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高。
第三,宋朝政治文明的水准高。
不过赵冬梅同时强调,这“三高”主要存在于北宋时期。
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曾经做过一个估计,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80年,也就是从北宋到南宋,中国的人口增加了8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幅是三分之一。
同一时期,欧洲的人口增加了7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只增加了四分之一。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活字印刷术对当时所起的作用其实是很小的,真正影响当时的书籍传播方式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木板上刻书的内容,然后用来印刷书籍。
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广泛使用,宋朝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大爆炸。
宋代有几个雕版印刷的中心,包括浙江、福建和四川。
其中福建麻沙书坊的书印刷质量比较差,但是很便宜,这就让那些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得到书,有机会读书,有机会上进。
宋朝社会的识字率比之前的任何时代都高,而且宋朝的州县普遍设立了官学,这些官学在北宋晚年的时候,普遍设立了小学,其中有专门的配额给平民子弟,甚至住在居养院里面的孤儿,也是有机会受到小学教育的。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高二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高二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1. 考古发现,兴隆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距今约14万一13万年,其中剑齿象门齿上两组人工刻画纹的起止位置、走向、深度、曲度和排列情况明显有别于各种自然营力的痕迹,是古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画、创作出来的。
由此可见,该遗址区域()A.铁器开始用于刻画B.原始文化已经萌芽C.图腾崇拜现象严重D.中华文明初步形成2.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
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3. 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
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
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据考证,古人将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木箱中,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地进行运输,算得上是较早的“冷链”系统。
由此可知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5.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
“该制度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人身限制B.延续了重农抑商的传统C.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D.促成了赋税形式的转变6.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7. 明朝徽商大贾黄汴撰写《一统路程图记》,是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
获得功名的人实际也占据了朝中的显要位置。文官制度成功地将大量人才收罗进了政府,同时通过诱人的仕途消除了才俊之士图谋不轨的威胁。1148年至1256年间的进士中,有一半以上三代均为布衣,可见科举制度网罗人才之力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文官制度的成功,后世再未发生陈桥兵变那样的篡位事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宋太祖的疑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治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话说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后,忽一日把老战友们召进宫来,把酒言欢。半酣之际,太祖从容坦言,担心诸位可能在下属的邪恶引导之下被迫篡权。功臣宿将慌忙请示该怎么办。太祖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功臣如蒙大赦,双方成交,皆大欢喜。——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重文轻武文昌盛
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了文臣统兵格局
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宋太祖为什么要让文官掌握军政大权?
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强化集权固中央
(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为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司马光《涑水纪闻》
《大宋之变》概说
《大宋之变》概说关于作者赵冬梅1971年2月26日出生,籍贯河北省唐山市,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以历史的研究、教学、传播为己任,曾三次受邀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授宋史,在学界、媒体界有广泛影响力。
这本《大宋之变》是她的最新力作。
2012年、2013年,分别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并出版相关图书。
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和传播。
主要著作:《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和武学》《司马光和他的时代》《千秋是非话寇准》,译著《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关于本书关于北宋迅速衰落这个重要命题,本书提出,核心原因其实是北宋中期的“法家化转向”。
仁宗时期,北宋建立起一套君臣合作的儒家政治模式,但英宗即位后二十多年间,皇权做大、臣僚工具化,一系列“法家化转向”使北宋无法逆转地衰落下去,这正是所谓的“大宋之变”。
核心内容这出从“仁宗盛世”滑落到“靖康之耻”的衰亡大戏有三幕:第一幕的主人公是宋英宗,他为了给亲生父亲上尊号与群臣大动干戈;第二幕的主人公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皇帝因一腔抱负而强推变法;第三幕的主人公是在宋哲宗前期主政的司马光,反对变法的司马光重返权力中心,面对早已陌生的朝堂却无力回天,未来哲宗亲政再次反转一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要为你介绍的书是《大宋之变:1063—1086》。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有关“衰亡”的故事。
很多读书人都说,如果要回到古代,那就选北宋。
因为北宋“不杀士大夫”,北宋的知识分子最幸福。
尤其是宋仁宗在位几十年间,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构建起一套平稳的统治秩序,被后世津津乐道。
但北宋还留给我们一个截然相反的印象,北宋后期奸臣当道,靖康之变,国破家亡,两位皇帝被俘。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一)真实的传奇公元960年,宋大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创建了大宋王朝。
在大宋朝近320年的凤雨路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名臣,而其中流传最广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就要属寇准了。
这位几乎和大宋朝同龄的一代名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有人评价他对大宋朝有再造之功,把他誉为忠臣艮相的楷模,后世的大宋名相范仲淹、王安石等人都深爱他人格魅力的澎响,而与此同时,他高做的性格和特立独行的做事凤格又绘他招来了层出不穷的非议。
有人指责他不学无术,好大喜功,生活奢侈腐化,还有人指责他在真宗时代荒唐的“天书”连动中,晚节不保。
大宋朝最有才华最有凤度的一代名相,为何会招来如此褒贬不一的评价?一度深爱大宗、真宗两代皇帝权度宠信的寇准,为何又会几度宦海沉浮,最后竞落客死他乡的凄凉结局?让我们透过千年的历史尘埃,一起去看一看真实的寇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起寇准,大家肯定不陌生,各种杨家将故事里边,我们看到的是山西口音的热情正直顾全大局的寇准,常常能想到另类办法来解决间题。
杨家将的故事,“只有三分实事”,剩下七分全是虚构。
当然寇准的形象也就更多地是虚构。
真实的历史故事,大家却不熟悉了。
举个例子来说,像山西口音是寇准的标志,还有外号叫寇老西儿,其实他是陕西人。
还有许多故事大家也不知道。
像他还是著名的抒情诗人。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就是他的诗句。
而且真实的寇准,才是真正的传奇,精彩不亚于杨家将的故事。
可以概括成三句:—是蓿瑚链j鼬第一,一是+韶大落如天地,=旱作冈吊类成话题.他是优秀的政治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澶渊定策,在宋真宗时,契丹进攻大宋,推进得非常快,到了黄河北边。
宋都在开封,就在黄河南边,一旦过河,就到开封了。
一个晚上,开封接到五封告急文书。
就在这时,有大臣提出逃跑。
这时真宗也是首鼠两端,犹豫不决。
如果跑了,开封守得住,就难说了。
景德元年,这时,大宋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
如果没有他们,《资治通鉴》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
如果没有他们,《资治通鉴》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忍耻窃禄修通鉴自从熙宁四年(1071)退归洛阳,司马光一住便是十五年。
这十五年中,他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它的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宋朝建立的前一年(959),是宋朝人的古代史和近代史。
直到今天,《资治通鉴》仍然是我们学习宋朝以前历史的重要书籍。
在将近一千年以后,我们回望那个时代,大宋朝堂上下的明争暗斗、喧嚣纷扰早已沉入深不见底的岁月之海,而《资治通鉴》静静地陈列在岸边高台之上,传递着有关华夏过往的消息,享受着人类文明的礼敬。
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被遗忘、被脸谱化,作为《通鉴》作者的司马光却因岁月的打磨,散发出莹洁的辉光。
《通鉴》不朽,司马光不朽。
从这个意义上看,洛阳的闲居岁月倒像是老天的一种成全—对中国史学乃至华夏文明的成全,对司马光的成全。
然而,所有这些,都是后来人的印象,是淡化过程、省略细节之后的美好想象。
《通鉴》的史学成就,就像是摆在人们眼前的一颗珍珠、一枚琥珀,真实美好;然而,过程之中的痛苦、死亡、挣扎与忍耐都隐藏不见。
关于司马光,关于《资治通鉴》,有一些细节是不应当被遗忘的。
书局的“特权”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同意,《通鉴》之所以能成书,除司马光个人的努力之外,还得益于两点:第一,是三位出色的助手,刘攽(1023—1089)、刘恕(1032—1078)、范祖禹(1041—1098)。
第二,是皇帝—朝廷的支持。
英宗特批,成立以司马光为主导的专门机构—书局,这个机构的唯一任务就是编修《资治通鉴》。
英宗给了司马光两项特权和两项特殊待遇:特权之一是自主选择修史助手和工作人员,所有书局工作人员由朝廷提供俸禄待遇,连续计算工龄;特权之二是允许借阅宫廷图书馆龙图、天章二阁和国家图书馆三馆秘阁的藏书。
特殊待遇之一是“赐以御书笔墨缯帛,及御前钱以供果饵”,这就等于是从皇帝的私房钱里拨款赞助修史;特殊待遇之二是“以内臣为承受”,英宗安排了一名宦官在书局服务,以便沟通—宦官是能够进入宫中走动的,由此来确保皇帝对《资治通鉴》编修工作的直接关怀。
北大教授赵冬梅:王安石变法将皇权从无形的笼子里放出来了
北大教授赵冬梅:王安石变法将皇权从无形的笼子里放出来了本文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赵冬梅教授在王安石和神宗的时代,王安石开创了一种鼓励高效推行圣意、迎合圣意的这样一种政治风气。
同时建设了一支不鼓励独立思考的、非常善于执行的、高度工具化的官僚队伍。
这支官僚队伍基本上是放弃思考的;他们能干,但是没什么大的格局,不再考虑大的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就是,在神宗、王安石的时候还开始排斥异己,让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离开朝廷、离开权力,让他们靠边站。
本文为6月29日“共识国际讲坛”赵冬梅老师讲座的文字整理稿。
赵老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大宋之变:1063-1086》《法度与人心:帝制时代人与制度的互动》《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等。
原题为《北宋的改革与政争》从北宋政治观察王朝兴衰之道我在2020年出版的书《大宋之变》,谈的就是北宋政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大宋之变》有一个时间节点,就是从1063年到1086年。
按照我的理解,我这本书其实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如果简单地说,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1063—1086这24年间,北宋政治发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在此之前北宋政治是儒家政治,是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最好状态;在这24年间,北宋的政治发生了法家转向,而这种法家转向,应当说是王安石变法所开启的。
这是这本书里最核心的一个内容。
今天我想不完全按照这本书里的内容来讲,我们笼统地讲一下北宋的改革与政争。
事实上我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大宋之变》之前我出版有《司马光和他的时代》,再往前还有一本书叫《千秋是非话寇准》。
《千秋是非话寇准》和《司马光和他的时代》都是给“百家讲坛”做的系列讲座,是两个系列:一个系列是寇准系列,一个系列是司马光系列。
大家能够看到的是,我在讲北宋的宰相故事,讲了一个寇准的故事,讲了一个司马光的故事。
我自己知道我在做的是什么,就是除了这两个宰相故事之外,或者说在这两个宰相故事之上,我自己其实是有一个比较大的企图。
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内容简介解说词
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内容简介解说词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
一个王朝的鼎盛与辉煌,转瞬之间就化为历史陈迹。
古代廉政建设与惩贪措施曾经有效地刹住了腐败现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一些青史留名的盛世。
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
奋发有为的君主和贤明的大臣们胼手胝足,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个传诵千古的盛世。
但是,当一个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全面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
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描述这一现象。
在历史上,对“人亡政息”的叹息,体现出了古人对此的反思。
面对这种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解读历史或许有各种答案。
但是,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
贪腐不会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衰亡,但一定会导致这个王朝灭亡。
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片花】清晨,刘春迎带领考古队员来到了开封城摞城考古现场。
经过两年多的挖掘和清理,清代的开封城墙已经显露出来。
在它的下面,还依次掩埋着明代的开封城、金朝的汴京城、北宋的国都东京城和唐代的汴州城。
由于战乱和黄河水患,2000多年来,开封城曾经多次被掩埋在黄河的泥沙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摞城景观。
在乱世与盛世的更替之中,毁灭与重生的命运在开封城反复出现。
治乱循环的历史印记就这样被保留下来。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如同一幕剧情重复、缺乏新意的戏剧,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
一个王朝的鼎盛与辉煌,转瞬之间就化为历史陈迹。
那么,历朝历代兴亡更迭的逻辑在哪里呢?【解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这座巨大陵墓,就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不久就开始动工修建这座陵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从各地征发数十万百姓,为他继续营建这座宏大奢华的陵墓。
公元前212年,居住在咸阳的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在渭河南岸为他修建新的宫殿。
宋朝科举制的小作文
宋朝科举制的小作文
咱们今天来聊聊宋朝那有趣的科举制!
在宋朝啊,科举可是个超级大热门。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可是普通人鲤
鱼跃龙门,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
那时候,科举考试的种类还挺多,有进士科、明经科等等。
不过呢,进士
科最吃香,大家都挤破头想考上。
宋朝的科举考试那叫一个严格。
出题的人被关在一个小屋里,就跟关禁闭
似的,防止题目泄露。
考生们进考场前,得被搜身,就怕夹带小抄。
那场面,
紧张得很呐!
而且宋朝科举录取的人数比以前多多了。
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有机会当官,走上人生巅峰。
要是谁中了进士,那可不得了,敲锣打鼓,风光无限。
还有啊,宋朝的皇帝对科举也特别重视。
有时候皇帝还亲自出题,亲自监考,这规格,高得吓人。
不过呢,科举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得寒窗苦读好几年,头悬梁锥刺股的。
要是没考上,还得接着考,压力山大。
但不管怎么说,宋朝的科举制给了很多平民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为国
家选拔了不少人才。
这在当时,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制度!
怎么样,宋朝的科举制是不是挺有意思?。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自查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1.答题前,考生请填写好班级、座号、姓名。
2.考生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规定的答题区里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隋文帝的历史存在感相对较低,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却将他与秦始皇、忽必烈一起编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这主要是因为隋文帝()A.正式确立科举制B.开通京杭大运河C.缔造“开元盛世”D.实现国家大一统2.秦,隋尽管二世而亡,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建立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B.开辟了南北水上运输通道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D.以思想统一促成政治统3.唐代诗人皮日休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由此可知,皮日休意在()A.肯定隋朝结束南北分裂局面B.抨击隋炀帝穷奢极欲C.辩证认识大运河开凿的影响D.强调隋朝的国力强盛4.唐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户数380万户。
而隋朝强盛时期的户数为891万户。
到玄宗天宝十三年,有962万户,户数超过隋朝,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达到了唐朝的极盛。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隋代户口数量有夸大成分B.“贞观之治”名不符实C.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确D.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5.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与诗中描述相关的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6.据右表内容可推知唐朝的兴盛得益于()A.B.选官方式的调整C.制度的创新发展D.开放的社会风气7.唐贞观三年(62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边疆民族政权。
此后,吸收先进的封建文化,创立文字,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并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
这可用以说明()A.吐蕃政权推行汉化改革B.唐朝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C.中外文明间的友好交流D.唐朝对边疆地区实行一体化管理8.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数量巨大,使中原地区出现了胡化趋势,少数民族物品、生活习俗、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对中原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很大。
北宋后期科举殿试中的《黄帝内经》试题
北宋后期科举殿试中的《黄帝内经》试题
郑洪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北宋徽宗时期,将《黄帝内经》列为大学学生修读的“大经”之一,并在宣和元年和宣和六年两次科举殿试中以《黄帝内经》有关内客为题目.这是科举考试中绝无仅有的两次考试.它促使更多文人研习《黄帝内经》,推动了医学的普及.【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郑洪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宋中晚期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经义之争 [J], 杨春俏;吉新宏
2.北宋后期的科举改革与辞赋创作 [J], 刘培
3.北宋后期党争中的言事官r——以王觌为例的考察 [J], 闻轩轩
4.北宋科举中的“寄应”现象 [J], 陈佳臻
5.清科举考试中的“补殿试”、“未殿试”问题 [J], 江庆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赠书大宋之变:我要讲的,是一个有关衰亡的故事
赠书大宋之变:我要讲的,是一个有关衰亡的故事编者按用群星闪耀来形容宋朝,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个朝代,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韩琦、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然而文明辉煌也抵不过历史变迁,宋朝由盛转衰,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宋史专家赵冬梅老师在《大宋之变,1063-1086》一书中为读者剖析“大宋之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真相,带领大家探究帝国兴衰的深层根源。
本文是赵冬梅老师在《大宋之变,1063-1086》前言部分的摘录内容,让我们跟随赵老师的文字,一起对大宋历史关键的24年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要讲的,是一个有关衰亡的故事作者:赵冬梅本书所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时代的历史,从仁宗养子英宗委屈纠结的即位开始,一直讲到哲宗初年司马光含恨离世。
1英宗荒唐的四年给北宋政治造成了深度伤害,财政困难加剧,官僚集团裂隙横生。
作为英宗之子,血气方刚的神宗因而背负了为父亲和血统“正名”的责任,必欲“大有为”。
开疆拓土、治礼作乐都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财政困窘其奈何?王安石顺应君意,施展理财之术,创为青苗、免役诸法,以朝廷而行商贾之事,与富民争利,多方敛财,乃使国库充盈,有效配合了神宗的拓边事业。
王安石与神宗先后相继,变本加厉推行新法。
十六年间,把仁宗朝独立思考有担当的士大夫改造成为工具性十足的官僚。
理想主义在消逝,北宋前中期朝堂上的宽容风气,君主体貌大臣、存恤“大体”的“和气”氛围,宰相大臣、侍从台谏敢争是非的独立精神,都在崩解消散。
宋朝政治平衡开始崩解,“危辱时代”即将来临。
司马光抗争不得,自熙宁四年(1071)起,退居洛阳十五年,成就了伟大的《资治通鉴》。
《独乐园图》局部(明)仇英绘画卷内容根据司马光的《独乐园记》立意描绘神宗驾崩后,哲宗少年即位,神宗之母太皇太后摄政,邀请司马光还朝主政,更化调整。
司马光对于“神宗的官场”缺乏基本认识,对追随者毫无约束意愿,对国家的实际状况缺乏调查研究,对政策调整缺乏通盘考虑,无队伍,无手段,无能力,无经验,空怀一腔热血,投诸滚滚浊流,执政十六个月即抱憾而终,徒留一曲失败英雄的悲歌。
2021届杭州市四季青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杭州市四季青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卓有成效的文官选拔制度,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至清末1905年废除,共实行1300年。
其中,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公认为严密、成熟、有效。
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考生的出身、社会关系、名声等很重要,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张继《枫桥夜泊》和杜枚《阿房宫赋》等都作为“行卷”而知名。
他们也因此获得科名。
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声名远扬,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
而宋朝科举的特点主要有:开放考试门户,几乎人人均可应举。
唐代规定,犯法令者、工商杂类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朝彻底取消出身和门第限制,士农工商杂类皆许应举入仕。
南宋时期,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
废除荐举残余,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禁公荐,罢公卷,以成绩高低定去取,防止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
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
锁院制即指考试前将考官和工作人员召集到贡院里面、昼夜锁闭,与外界隔绝,直到放榜始得出来。
糊名制是指将所有考生的姓名都糊起来,今天叫“密封制度”,考官们看不到考生的身份信息。
誊录制,则是由工作人员把所有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写、抄录一遍,经过对读官、誊录官和校勘官的三道程序,再送考官评阅。
考试内容多样,重能力见解及应用。
考生光凭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扩大知识面、具备独立见解、提出实用对策,才可能取胜。
扩大录取名额,取士之多空前绝后。
两宋享国320年,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
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
中举即可授官,升迁相对较快。
唐代士子科举登第后,即使进士也只能授予从九品的小官。
若非高门出身,又无权贵施援,则难免沉沦潦倒。
宋代科举,进士中举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远比其他途径入仕者要快。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北宋皇帝亲自出二道科举题难倒无数“高考”才子素材
北宋皇帝亲自出二道科举题难倒无数“高考”才子对于宋徽宗,他作为皇帝丢了江山,并非明君所为,这是他的失败。
而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们都知道,除了是皇帝,他是画家,是诗人,是书法家,是运动员,甚至是一个完美的情人,父辈打下来的江山正值盛世,国泰民安,他倒也简单天真,顺势把全部的心思用在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赵佶过的日子应该是所有艺术家梦想中的生活。
那个时代,是洋溢着墨香和浓浓的文艺范儿的。
宋徽宗最大的举措之一便是担任了"翰林图画院"院长,放着皇帝不当,兢兢业业地当起美术教授,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培养美术人才。
为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画院,徽宗建立考试制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称"绘画试"。
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的意境,构思巧妙,不落俗套,做到笔意俱全。
不仅如此,宋徽宗还亲自出考题,亲自主考,亲自批卷,专业素质、创新意识考查样样不落下,综合素质过硬才能被录取进入画院。
考题一: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个题目也是独具匠心的。
如何表现"踏花归去马蹄香"中的"香"?考生们抓耳挠腮,煞费苦心:"香"是抽象的,只能用鼻子闻到,不能用眼睛看到,怎么画出来?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赵佶看了,都很不满意。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的"香"字。
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试论宋代的閣门官员
作者: 赵冬梅[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中国史研究
页码: 107-121页
主题词: 文官;官员;枢密院;权力欲;中央;行政权力;国家政治;宋孝宗;外戚;皇权
摘要: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枢密院的外廷化,文官占据了枢密院长贰职位,武选官被完全排斥在中央高层行政权力之外,閣门司等内廷机构成了武选官在中央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职位资源。
閣门司直接服务于最高权力,閣门官员多出身于外戚勋贵,地近而人亲。
从神宗朝开始,閣门官员依凭皇权,试图重返枢密院。
南宋孝宗则明确提出要以武臣为枢密长贰,希望藉此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同文官相比,閣门官员素质低下;同军职相比,武选官又非职业军人。
孝宗的做法非但“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激起了文官的强烈反对,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军职的反感,“反激武臣之怒”。
在文官一武选官一军职三途分立的体制下,孝宗“右武”强兵的愿望化为鸟有。
閣门官员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却受到文官的鄙薄与制度的遏制,抱负及权力欲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释放,在极端的情况下便可能演变成佞悻干政,对国家政治造成巨大损失。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历史2022.1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且要求的。
)1. 玉璧和玉琮在中国古代是重要的“礼器”,《周礼》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记载。
江苏武进寺墩良渚文化中期的一座大型墓葬中,曾出土随葬玉璧24件,玉琮32件,这说明()A. 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B. 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C. 原始社会重视祭祀活动D. 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明显2. 《史记》记载,国人暴动平息后,周厉王仍无法返回镐京,“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但是春秋战国的史书《竹书纪年》却说是厉王逃走后,一个名叫“和”的共国诸侯摄行天子事,故称“共和执政”。
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缺乏出土印证的文献不能使用B. 成书年代越久史书越可信C. 无法判断的史学分歧可以并存D. 官方正史才具有研究价值3. 唐朝的均田制与前代有很大不同(见下表),据此推断唐朝()妇人受田奴婢受田耕牛受田僧道受田北魏到隋有有有无唐除寡妻妾为户主外,概无。
无无有A. 理学影响妇女社会地位B. 富家大族蓄奴现象绝迹C. 农业生产不再依赖畜力D. 寺观经济获得较大发展4. 王安石认为“内圣”必须开拓出“外王”',盛德大业比道德修养更值得歌颂。
然而,理学家们却说“义利不分,故自王安石用事”,断言北宋的灭亡是由于王安石“兴利而亡义,尚功而悖道”所致。
两者的分歧在于()A. 有无继承发展儒家思想B. 是否强调社会伦理秩序C. 有无服务封建专制统治D. 是否曾经受到官方尊崇5. 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己,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
他强调“各从所好,各聘所长”,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个性。
他的主张()A. 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B.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C. 反映正在成长的市民意识D. 具有近代思想启蒙的意义6.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期间,慈禧采取了两面手法。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郎溪县磨盘山文化遗址的早起阶段(距今约6200—5300年)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其中渔网网坠所占比例很高,猪、鱼等仿生形器物独具特色,水稻、莲子等植物遗存和鹿、野猪等兽骨、螺壳等动物遗存的空间分布广泛。
据此可知,磨盘山的先民们()A.生活平等而富足B.深受良渚文化影响C.生计方式多样化D.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表中《管子》一书实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派”的文集汇编。
据表可知,当时()书名《管子》内容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
其思想的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用道家来阐释法家,同时积极吸收儒、墨等学派的长处,将礼义和等级名分的理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主张礼法结合,倡导确立严格的等级名分体系及以之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规范。
A.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扩大B.学术活动呈现出合流态势C.文化重心自东向西转移D.道家思想备受统治者青睐3.《资治通鉴》载,中大通元年(529年),南梁重臣陈庆之出使北魏后,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这一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中华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B.北方门阀政治盛行C.华夷有别的心理空前强化D.南方文化日趋没落4.《文献通考·职官考》在解释政事堂出现的必然性时说,唐初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由此可知,唐初设立政事堂意在()A.强化中央集权B.提高中央的决策效率C.削弱宰相权力D.限制君权的运用范围5.从明清史籍中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江南地区《陶朱公致富奇书》等商人书,《布经》等工艺书逐渐成为民间的普及性读物,许多人读书也并非为了获取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