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4《春望》 阅读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5《春望》(共34张)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 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 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 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 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 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 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作者生平
诗歌鉴赏
感 时 花 溅 泪 , 恨 别 鸟 惊 心 。对偶;移情于景
赏析:
诗句运用移情于景手法,通过花与鸟这两种 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诗人对时事和离别 的感伤。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深沉的家国 之思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 “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 作用。
参考:
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 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短,忧心如焚 的诗人形象。
板书设计
首联:望中所见
春
颔联:见中所感
望
颈联:思念亲人
尾联:夸张写愁
情景交融
融家愁国恨 于一炉
情感: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主题归纳
春望
杜甫
通过写沦陷的长安破败的景象, 表达诗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 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参考: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
烈思念之情。
思考探究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 的名句,请你从情势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 评析。
参考: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续不断, 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 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 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 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春望
学
情
分
析
工艺美术(高考方向)一年级的是11学生都很喜欢诗歌,因为它短小、韵律感强。但是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这11名学生听力损失均为一级,配备助听设备情况不一,1人安装电子耳蜗,4人双耳配戴助听器,5人单耳配备助听器,1人因为带着助听器耳朵疼而不戴助听器。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其中5人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其余同学的语言积累和理解能力,相当于或略低于普通孩子六年级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就更低了。
5.朗读诗意,体会情感。
五、研读赏析
1.思考:你从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或诗句中体会到?
方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
国都沦陷 城空人稀
残破荒凉 杂草丛生
忧国忧民恨别
2.诗中运用哪些艺术手法?
方式: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与学生边交流边板书。
首联:对照衬托
颔联:对偶拟人
颈联:夸张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的破败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满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致,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难点有三:一是用自己的语言讲授诗意,既要理解诗意,又要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对语言发展滞后于同龄人的聋生而言是非常难的;二是诗是诗人特定情境下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思,所以补充写作背景、社会背景、诗人经历,对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三是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尤其是颔联,以乐景写哀情、寓情与景,教师提供对该联诗的不同理解,降低难度,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24.2 春望
春望导学案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
2.领会诗歌内涵,积累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二)学习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
★背景透视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诗句解释(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探究案1.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2.诗歌写了哪些形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解析资料内容:【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其二)/刘桢9、梁甫行/曹植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春望/杜甫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习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5 诗词五首》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课时练一、情景默写1.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渔家傲》中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古诗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选取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3.结尾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2《春望》
一教材分析《春望》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春望》这篇是通过我国古代诗歌来展示我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经被叛军安禄山占领,长安城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歌.二教学目标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3,情感目标: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课时安排:1个课时三教法和学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习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2,诗歌讲解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习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1)了解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抵:值浑:简直胜:承受簪:zān(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3)分析讲解诗歌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1,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主要的提问设计:1,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2,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H.根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4)探究感悟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5)课堂总结1,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2,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6)课后练习: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画→观画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为什么“白头搔更短”尾联:一位频频搔首的老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24、《春望》 阅读练习及答案
24《春望》阅读练习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⒑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例①:“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例②:“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4.诗词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练习题
杜甫《春望》练习题
导语:多做练习有利于同学们掌握所学课文,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下面是杜甫《春望》练习题,欢迎大家过来做一做!
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
“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城。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 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7、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一、导入新课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饮酒(其五)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诗人。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诗词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应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簪()燕脂()..携带戟。
尹()。
秦()长湖。
2.解释下列单词。
(1)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悠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烽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胜簪: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在陶渊明的《饮酒》中,以问答形式表达的内心平静可以远离喧嚣的句子是。
(2)《春旺》中的这首诗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燕门知府行》中,暗示官兵有一种“风吹,水凉,壮士不归”的豪烈自豪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渔民的骄傲中,诗人翻阅了旧的经文,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用九万英里的风力把船吹到三座山上。
这首勇敢而境界崇高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对病态判决的错误修改之一是()a.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首个世界上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被端上餐桌。
(将“首个”移至“获批”前)b、在西班牙东南部阿尔梅里亚的海滩上发现了一只搁浅的海豚,但游客争先恐后地与它合影,导致它死亡。
(删除“原因”)c.广州白云机场“海天走廊”16日正式启用,成为不少国内外感知广州的“第一站”。
(在“国内外”后面加上“旅客”)d.《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不但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而且数量在增加,展现着大国的经济实力。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春望
《春望》:情景交融。 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山河依旧,但国都沦陷、城 池残破、草木丛生,令人顿生伤感。颔联写见花而泪 落,听鸟鸣而心惊,缘于感时、恨别,将满腔情感倾 注于外物,情景交融。
杜甫诗歌名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部分来自《点拨》
2.【难点探究】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答案】 (1)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2)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3)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4)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前四句:忧国伤时(国都沦陷,城空人稀) 春
望 后四句:思家悲己(烽火连绵,家书难至)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长安令人黯然神伤的 萧条零落景象,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感 情,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家人平安与否的 迫切心情。
zān( 簪 )
爱国之情
导思1.这首诗是如何 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的?
关键词: 人生追求
爱国
抒情
导思2:最能体现诗 人心情的句子是哪 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春望》课文朗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 澜。”“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 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24.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答案解析】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语文资料《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春望》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春望》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春望》教案教学目标①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①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半课时。
课前准备②熟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春望》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
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
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
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春望》教案教学目标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饮酒(其五)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目标导学二:品味诗句,深入赏析
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二、教学新课
雁门太守行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一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
2.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提示: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第11期《春望》
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 同感受的名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 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 句的: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的《春望》中,春 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 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 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
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草丛生且表现满目凄凉,传达出
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 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
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
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春望》中,春天的 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期
《春望》(杜甫)
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
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 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 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
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 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
《春望》 阅读练习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24<.....阅读练习...春望..>赏析杜甫的..>.写成以下各题...... .......<.春望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 ,.恨别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 ,.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 ....... ,.浑欲不胜簪..... ..白头搔更短..... ,.家书抵万金A...这是一首.... , .耐人寻味.... ...... , .含蓄蕴藉.... , .感情强烈....|.五言律诗.... , .情景兼具B...这首...........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 ,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 .人烟稀少..|.诗的首...|.联外表描写都城破败限感慨;................... ........... ,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C...这首.................................. ,.尾联那么写出了诗人忧..|.诗的颈联....竭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 , .保家卫国的感情⑵你认为...... ............... ?.请作简要赏析..... ,.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国破山河在答:.. ..⑶. ".烽火连三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 ,.家书抵万金〞一句中答:.. ..答案:...⒑赏析杜甫的...... ........<.春望..>.写成以下各题⑴这首.......〕............ ,.忧国思家的感情..............D.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诗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国破山河在..... ..白头搔更短..... ,.浑...... ,.家书抵万金..... ,.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 ......|.五言律诗.... , .含蓄蕴藉.... , .耐人寻味.... , .情景兼具.... , .感情强烈B...这首...........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 ,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联外表描写都城破败..|.诗的首......... , .人烟稀少限感慨;................... ........... ,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C...这首...................................... ,.尾联那么写出了诗人忧..|.诗的颈联竭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 , .保家卫国的感情⑵你认为...... ............... ?.请作简要赏析..... ,.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国破山河在答:... ,.写出了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的景象....... ,.使人触目惊心........ ".破〞字..例①:... ".破〞字用得好...... ..一个..例②:....... ,.林木苍苍的景象....... ,.令人满目凄然...... ..... ,.写出了乱草遍地... ".深〞字用得好...... ..一个.. ".深〞字⑶. ".烽火连三月............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 ,.家书抵万金〞一句中答:......................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4.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遂.(.) .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掌事..(.)...当涂...卿今(2).....(.)....蒙.辞.以军中多务(3)..涉猎..(.)....但当(4)..耳.(.)....见.往事(5)....(.)...大有所益...自.以为(7).....(.)....及.鲁肃过寻阳(6)...(.)....蒙.乃.始就学(8)....(.)....即.更.刮目相待(9)..之晚净...(.)....见事...大兄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2)....?.....,.孰假设孤...卿言多务译文:...(3)......!......,.非复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译文:...4...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学.....,.不可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晚乎..../.事之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 ..(.)....比喻人学识尚浅(2)....... ..(.).....,.用新的眼光看待...另眼相看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王侯的自称....... ..(.古时...,.自以为大有所益C...非复吴下......)....... ".阿.〞.,.有亲昵的意味....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D...大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何见事之晚乎......!(..长兄7...班里举行了.......,.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 ,.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大.|.王. ,.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 ,.跪下孙权:爱卿...........!...... ,.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 ,.我哪有空啊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 ....... ,.觉得挺有收获..........?.我常常看书吕蒙:.......(.不住地点头.....).(.设计人物语言..).8...学完...... ".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班决定开展以.............|(6)..<.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 ..请你参与(1)......... .............,.拟写一那么宣传标语...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2)..|.少用一个例..........,.并至......... ..(.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某同学的帖子:................ ,.那么有儒雅之气;苏轼.......读书可以养气...... ..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濂遍观群书饱读诗书...... ......... ,.气足那么文华.... ,.那么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那么气足你的.....帖子:(3)...........,...........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假设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不超过...字.)....10002..课内精读....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9...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治经...,.当.)....(.为:成..为.博士邪B...蒙辞以军中多......务.(.务:事务....).C...见.往事耳....)....(.见:了解D...但.当涉猎....,.却.)....(.但:然而10....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2)....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译文:...(3)....,.见往事耳.... .....但当涉猎译文..:.11....用原文答复.....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2)...说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12....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 ........................?.请予以说明03..拓展阅读....【甲】初....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 ..权曰:....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治经为博士邪....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孰假设孤......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始就学...... !.〞蒙曰:..... ,.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 ,..... ,.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即.更刮目相待.... ........ ,.结友而别........ !.〞肃遂拜蒙母.....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选自....>)....<.资治通鉴【乙】盖汝好学.... ..汝既不能如...........②. ,.千里从师........ ,.讲明义理....... ,.在家足可读书作文....①. ,.不待远离膝下此. ,.即是自不好学... ,.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 ,......③.于俗务...... ,.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 ,.恐汝在家汩不欲昼夜督责.... ,.一味勤谨.... ,.那...... ,.力改故习..... ,.能奋然勇为...... ,.故令汝一行..... ..汝假设到彼...... ..及无朋友闻见么吾犹可望.... ,.又只是手段.....④.人物.. ,.不知汝将何面............ ,.他日归来..... ..只与在家一般..... ..不然.. ,.那么徒劳费目.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 !.〞在此一行..⑥.尔所生....... ,.无忝..... ,.千万努.. !.念之........⑤.故旧耶... ?.念之.. ! "..夙兴夜寐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这里指父母........ ..③.汩:搅乱.... ,.扰乱.. ..④.手段:原指不正当的手段........... ,.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家乡的人....... ..⑥.无忝:不要辱没....... ..忝. ,.辱. ..1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然今..遣.汝者..(.). (4)...力改..故.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2)...盖汝好学.... ,.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讲明义理.... ..译文:...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 ?.【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16....从写作目的看...... ,.【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从写法看.... ,.又有何不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
..........
24《春望》阅读练习
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⒑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例①:“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例②:“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