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和发展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渠道。

在这个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传递科学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时期。

本文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通过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使得学生愿意并且乐于探索。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愿意参与探究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工具,例如教学案例、故事、动画、实验、讨论等等。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学生能够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尽可能地做到多元化的思考方式。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法和发现,通过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削弱压力感。

二、鼓励自主探究鼓励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核心。

要想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物群体中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翻阅相关的资料并做报告。

这些自主选择的习惯慢慢会让学生养成探索未知的习惯。

决定权的转换让教学变成了自主的事情,学生们也会有更强烈的主动性,动起手来,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

学生要想自主地探究,就需要有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个良性的学习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素材、工具和设备,达到一个贴近学生需求的最佳学习环境。

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等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科学探究中。

在学习环境中,还需要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例如网络、电子白板、PPT等等。

例如,在探究物体的密度时,可以用电子白板展示一个物品的密度和特性,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知识去尝试解决难题。

小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导语:小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主动学习者。

一、背景介绍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学习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读物,并全面理解、主动思考、自主评价的能力。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积极地进行科学实验、调查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能力。

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1.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学校和家庭应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图书、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应养成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坚持读书不断积累。

可以利用阅读日志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收获,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 提供指导和引导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引导。

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阅读内容。

也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和意见,让他们成为主动的阅读者。

三、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1. 设计探究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探究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观察、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学校和家庭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比如实验器材、参观机会、图书馆资源等。

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

3. 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应鼓励他们表达和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他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总结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通过充实的阅读体验和自主探究实践,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自我成长。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是小学生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其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实践环境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

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探究和实验需要学校提供积极、开放、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此外,运用案例教学法和问题导入法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实验前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二、营造实践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学校需要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首先,学校可以配备实验室和相应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实验室应该设计得开放、安全、易用,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科学实验竞赛、科学展览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热情。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教育活动,如科学夏令营、科学讲座等,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三、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操作。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路人,与学生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总结起来,要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需要优化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摘要:小学科学的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成熟与培养阶段。

小学科学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们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同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使得孩子们在生活中也能够运用探究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本文则是围绕小学老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措施进行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课程引言: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育,科学实验教学是重中之重。

加之新课改的基本概念推行之后,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也日益引起了各地小学领导的重视。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树立联系的观点,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的储备,同时加强对逻辑和因果关系的理解,不仅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够多问为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接受老师所给出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事物的本相。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意义1、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中去,能够激励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对于小学科学的小学内容容易流于形式化,流于表面化,仅仅只是对课本上仅有的内容进行讲解,虽然多数情况会配有相应的多媒体视频或者图片教学,但是多数也仅仅只是将课本内的内容强加给学生后,并不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自我思考。

而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去,能够让老师过多的关注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的避免教学内容的刻板化,升华教学目标,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科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第一步。

但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心智和思想发展成熟的阶段,直接向他们教化科学思维能力的概念与意识,会导致学生们出现难以接受,无法理解的状况,而处于7~12岁之间的中小学生正是培养科学思考能力的的重要阶段,通而过科学研究的方式,在小学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中,加之老师的指导,能够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不断的将科学思考能力运用到极致,从而使得科学探究能力有效的提高。

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科学小班科学教案

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科学小班科学教案

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科学小班科学教案。

一、自主探究的重要性自主探究指的是孩子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从其自身兴趣出发,发掘未知问题,自己确定问题的方向,选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尝试,并结合实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自主探究具有以下重要性:1.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兴趣自主探究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引导他们从自身兴趣出发,发掘未知问题,并自主探究。

2.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兴趣,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建立孩子学习自主的习惯自主探究要求孩子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方法和方式,逐渐建立学习自主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自我学习、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好习惯,从而实现长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二、自主探究的关键环节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科学问题,需要注意以下环节:1.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孩子最初接触科学知识,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好奇。

因此,在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究时,需要从孩子自身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确定探究的方向和问题孩子自主探究的方向和问题往往是出于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生活经验。

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孩子去观察、探索、体验和思考,引导孩子确定问题的方向和范围。

3.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孩子自主探究的中心在于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究环境中发掘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问题的需要,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材料,方便孩子进行探究和实验,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灵活使用和转化。

4.进行实践和反思评价自主探究最重要的是合理的实践和反思。

在进行探究实验后,教师需要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三、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科学小班科学教案设计1.课题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作为科学课的内容进行展开。

比如:空气的性质、植物的成长、昆虫的习性、小动物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等。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1.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的机会,可以在教室内放置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实验。

同时,可以让学生选定一个感兴趣的科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资源。

2.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和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的启发和指导,但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供实验指导和辅导: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实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原理,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讨论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4.提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在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可以通过班级展览、口头报告等方式,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和结论展示给其他同学和教师。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评价学生的实验成果: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索能力,而不只是看最终的实验结果。

通过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6.创设科学实验室和教具库: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校可以创设科学实验室,并建立教具库,供学生自由选择和使用。

实验室中可以配备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手册和教具目录,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案例分享

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案例分享

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案例分享引言:科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探索的能力。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案例,探讨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一:实验设计与分析在一所小学的科学课上,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内容是探究不同颜色的光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盆植物。

他们需要将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下进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这个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如何进行实验,并且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得出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讨论和合作,他们提出了各种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最终,他们发现植物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下生长的情况确实有所差异,这个结论得到了他们的自主发现。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学会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等科学方法,这些能力将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案例二:科学项目竞赛在一所中学的科学课上,老师组织了一个科学项目竞赛。

学生们被要求自主选择一个科学主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

他们可以选择任何感兴趣的主题,比如环保、能源、生物等等。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需要自己收集资料、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最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并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一组学生选择了环保主题,他们研究了如何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实验,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废弃物,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展示模型来演示他们的成果。

这个项目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科学实践活动在一所高中的科学课上,老师组织了一次科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自主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不依赖于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育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节奏的权利。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乐于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和进行分析。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另外,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比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他们不仅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因此,教育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知识文库 第1期82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李德仓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越来越注重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而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就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上,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甚至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融入探究的氛围中,也没有探究的兴趣。

基于此,本文将专就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强制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无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学生主体到位发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成为了主体,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其主动进行思考,并努力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自我提升。

比如说,教师在上到《沉与浮》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将同一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中,观察物体的沉浮程度,这样学生就会内心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再如,当讲到《动物的生命周期》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养蚕的短视频,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养蚕的过程中去,通过亲身探究了解蚕生长状态。

从而让学生具备不断认识并且不断实践的素养,因此,只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才能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提升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科学来讲,其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并对生活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科学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也是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方式。

注重培育学生探究能力

注重培育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素质XUESHENG SUZHI探究能力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非常迅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探究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提出问题,引领探究方向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大胆地提出、思考与探究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引领学生向科学方向进行探究呢?第一,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点广泛,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究问题。

例如,在“水的循环”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雨后地上的水会消失?”“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上会有水珠?”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设计连续性的问题,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空气——风的成因”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什么是空气?”“空气有重量吗?”“什么是气压?”“气压对什么有影响?”“什么是风?”“风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些问题逐步深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第三,问题要有开放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热情。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例如,“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鱼的呼吸?”“你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鱼的呼吸速度呢?”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活跃性,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探究鱼的呼吸速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科学课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尤为关键。

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一堂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课程。

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提供具有探究性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科学实验室中,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推理和验证结果。

此外,教师应倡导自由、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团队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只有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其次,小学科学课教师应运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

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供指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实践活动,如科学调查、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此外,科学课程中的实验训练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小学科学课中,实验通常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方式。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实施实验操作,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判断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提供相关的实验材料和设备,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评价和反馈结果。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培养探究能力,还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探究课程教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探究课程教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探究课程教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教案:小学科学探究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导语: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构建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一、背景介绍:科学探究是一种由学生自主、探索性地进行科学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相比,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和主动性,倡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和总结归纳,从而达到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意愿;2. 提高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疑问、问题或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课件、实物、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科学现象。

2. 提问引导:-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形成问题意识,例如:“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你可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实践探究:- 设计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4. 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交流,分享实验心得和结果;- 引导学生相互提出问题、互相解答和评价,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5.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和观察事实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科学结论;- 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科学原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课堂布置、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实验台、观察区等实践操作的场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探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科学实验器材、图表、实物等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还可以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质疑,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价值。

其次,教师应该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设问、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太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等等。

通过这样的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实践和思维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再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和空间。

自主探究需要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和探索。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观察、记录、比较不同动物的习性,鼓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索和发现。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验课中如何“少教”而“多学”---------《用橡筋作动力》教学反思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康岚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要在基础教育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智慧,教师必须具有少教而多学的教学观念。

少教多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强调了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少教”就是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不要事事全包,讲要讲在关键处,该讲的要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自己能理解、掌握的尽量要少讲、不讲。

“多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去发现、探究,从而学会学习。

如何能让学生们在有效的40分钟里掌握自身能力范围内更多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达到能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甚至在课堂外去自主探究的目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教学活动过程所要达到的主要预期目标。

它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导向,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用橡筋作动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中所涉及的弹力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生们也都能经常接触到,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解释这些问题,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因此教学目标我设定为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就越远。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几乎都能通过数据结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灵活整合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几乎都来源于教科书。

然而,由于教科书在编写和排版上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科学这门追求真理的学科,如果教师直接将教科书中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再重现于课堂教学中,不做任何调整或修改的话,有可能就会使学生走进知识的误区。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其中包括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为科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实验和探索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如果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难以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研究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只有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研究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也同样如此。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我们进行了文献综述,梳理了相关研究和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了解小学科学教师和学生对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与实践情况。

问卷调查可以量化收集数据,而深度访谈则可以深入挖掘参与者的看法和经验。

我们还进行了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以了解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

它与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活动极其相似,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文字交流等。

没有科学探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这就表明儿童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体会。

1.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

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上科学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对待,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为重要。

要开展探究,首先是要有主题。

要形成主题就得从问题开始,问题可以是学生直接提出,也可以是老师引导形成。

但最关键的还应该是让学生感兴趣的。

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而且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所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科学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问题的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取:一是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形成主题。

如在学习了《观察月亮》以后,教师在小结时,启发道: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观察,我们除了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外,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呢?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了,“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相同吗?”“月亮每天升起的地方一样吗?”“月亮每天是在同一个地方落下的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又完全能通过他们自己的研究解决的,于是我在班上成立了一个以“月亮运动”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小组,学生兴趣很高,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了。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了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重要性。

文章还介绍了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结论部分总结了核心素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运用核心素养理念来促进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现状、特点、策略、案例分析、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生在小学时期建立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将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探讨核心素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深入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摘要:小学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影响深远,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积极探讨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良好习惯。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科学教师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想要通过科学教学实现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育,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保持端正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的必要性,以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合理把控教学课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良好习惯,才能够逐渐获得自主探究能力的成长,除了有利于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掌握之外,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创设和谐课堂探究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一门学科知识或者是掌握技能的关键在于拥有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之下,才能够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积极地参与,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育,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对于科学自主探究枯燥乏味的感觉。

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关注良好探究氛围的营造,保证学生以高度的专注力投入到科学的探究过程中。

让学生始终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进行自主学习,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获得自主探究能力的增长。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生物的启示》一课,不妨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花圃、菜地上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来领悟生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伴随着瓜果飘香、青草香气来学习。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科学观察,使学生的状态也更为放松,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观察探索过程中,这对于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培育效果显著。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学生所需的素养也在不断变化。

科学素养是当前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不仅能够在学校获得好的成绩,更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探讨如何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了解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依赖或少依赖教师的引导,能够独立阅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发掘自身潜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1.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自信,很容易感到困难重重,最终失去学习的动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通过鼓励、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进步和成功,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肯定。

其次,教师要合理规划和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避免因任务难度过大而产生挫败感。

2.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的能力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如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方法、了解网络资源的利用方式等。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启示式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整理和发现问题,探索知识。

3. 组织合理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学习环境,如提供书籍和教学资料、组织实验和听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如鼓吹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团队合作等。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通过互动式问答、组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火的危害性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火为什么会烧伤人?怎样才能避免火灾发生?”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从问题意识中感知到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搜索和处理的方法。

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和阅读相关的资料来获取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授学生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工具进行信息搜索,引导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论证和比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学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来解决问题。

在学习水的凝固过程时,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凝固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充足的学习资源、合理的学习任务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科学实验器材和观察工具,让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来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闫春霞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7期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养成大胆思考、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曲折和快乐。

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堂活动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课堂;自主探究能力;探究欲望
传统的科学课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这种方法违背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

科学课是充满神秘气味的,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现实来看,学生却不喜欢科学课。

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应该留给学生大胆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是好奇的,传统科学课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其在学习中变得被动。

这种被动会随着外界刺激逐渐消失,在科学课上,我们可以采用观察、游戏、故事、魔术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敢于动手探究的情境,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扭转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课《认识水》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水的基本特征,通过观察盆里的水,学生都说水是透明的。

有的学生说:老师水可以喝,但是脏了就不能喝了;有的学生说:老师水可以把我们的手洗干净;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水虽然是透明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画笔染料放进去,水就变了一种颜色。

通过观察,学生对水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后我又提问:水是什么形状的呢?然后让学生将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学生通过观察后得出:放到什么形状的容器里水就是什么形状的并且,只能将水放入容器中,我们没有办法将水拿起来。

然后我又为学生展示了很多图片:大海的水是蓝色的,湖里的水是绿色的,学生对此感到很疑惑,为什么水的颜色是多变的?然后我又让学生互相讨论,在得出结果后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价,并播放关于水的颜色变化的视频解说。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二、在科学实验中适当引导,让学生总结探究方法
探究学习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放飞自我,探究过程中依然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

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扮演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适时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本地土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土壤,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分析土壤中的成分,在探究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需要的材料,学生在分析土壤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脱离的问题。

例如:老师,我家花园里种的花长得特别好;老师,我经常将玩具埋进沙土里……此时,我们需要正视学生的话语,给予其回应后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课堂上。

对于学生分析土壤时产生的疑惑,我们需要及时加以引导,帮他理清思路,充分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为学生指引方向,让学生自主研究,总结方法。

三、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后,必须让学生按照科学的思路参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探究能力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举办科学手抄报,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规划,内容可以是科学家的故事,可以是科学小实验,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小文章等。

最重要的是将学生投放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例如学完《神奇的磁力》后,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外面,让学生拿一块磁铁在沙土中反复摇晃,过一会儿后,磁铁上沾满了黑色的粉末,此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磁铁上会沾满黑色粉末?这些粉末是什么东西呢?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索。

或者,我们可以将回形针藏在沙土中,让学生用磁铁将回形针找出来。

然后又启迪学生开拓思维,生活中还可以通过磁铁找到哪些物体。

新课标要求科学教育不仅需要学生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教导学生,不断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将探究能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操作,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探究成功后所带来的成就感。

同时,学生的探究意识需要教师有意刺激,在科学课堂上,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不断进步,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彭心声.多活动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3).
[2]杨秉瑞.浅议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