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8

合集下载

2019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1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8

2019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1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8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8)一、选择题1、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

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答案】D2、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

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

”这种现象表明( )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答案】C3、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答案】A4、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只能被认为是失败。

”“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

”这说明( )A.红军根本不应进行长征B.长征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C.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D.长征初期的作战方针有问题【答案】D【解析】“根本不应”说法太绝对,不长征只有死路一条,故A项错误;长征确实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但“不正确的决断”无法说明这一点,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观点并未显示长征本来是怎样的,故C项错误;长征初期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损伤严重,这说明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有问题的,故D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含解析

课时检测(一)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

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解析:选C等级秩序实际上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森严等级,而材料强调的是同一级别内部爵位的高低,故A项错误;材料与血缘亲疏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表述,缴纳贡赋多者位尊,是贡赋轻重反映爵位高低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2.《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人性亲近亲人,故形成严谨的宗庙制度,从而维护国家统治,是宗法制建立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8·兴化一中期中)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解析:选A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了君臣等级,故A项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项错误;D项内容与“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不符,排除D项。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

课时作业11太平天国运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沈阳模拟)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解析】根据“咸丰元年(1851年)”不难判断出是“太平天国运动”,江苏、安徽两省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对垒的主要战场。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自武汉沿江而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三月二十日占领南京,五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

致使所到之地社会动乱、人口外流。

故选A项。

B、C、D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 A2.文物是研究历史难得的珍贵资料,右图文物是安徽望江县发现的太平天国“春纳”“秋纳”执照。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困难很大B.这是按人口和田亩数量征税的收据凭证C.政府分夏秋两季向农民征收农业税D.天王未应允“照旧交粮纳税”的奏请【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春纳”“秋纳”执照说明农民仍然要向地主缴纳地租,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困难很大,因此选择A项。

B、C、D三项无法直接从图片中得出。

【答案】 A3.(2018·宁德质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据图1、图2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划分“势力范围”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C.进行资本输出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列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特权的区域多有重合,因此列强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的用意是维护既得利益,故B项正确。

【答案】 B4.(2018·福州调研)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2 专题8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4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2 专题8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4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

第24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某某某某高三年级调研测试,33)16、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 )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壮大,特别是经济实力,封建地主当然愿意将土地租给资本家,故选B项;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农村中的大量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劳动力在减少,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世纪40年代,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英国的封建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谁的问题,不涉及土地价格,排除D项。

2.(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3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X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X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选B 材料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否定航海家的作用,故A项错误,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海外扩X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某某二模,33)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

这表明欧洲早期航海活动( ) A.受到人文主义影响B.始终遵循着国际法C.密切洲际文化交流D.抹杀土著的命名权解析:选A 由材料“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可知是对发现者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这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始终遵循”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洲际文化交流,排除C项;当时的土著还处于未开化的阶段,排除D项。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历史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doc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历史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doc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常德一模,25)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而不是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答案 C解析“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C项正确;西周时代并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治,故D项错误。

3、(2019·泉州二模,27)越南黎朝绍平元年(1434年)诏曰:“第一场,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并限300字。

第二场,制、诏、表。

第三场,诗赋。

第四场,策一道,1 000字以上。

”由此可见()A.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B.越南人可参与明朝科举考试C.八股取士制度推广到越南D.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场答案 A解析越南考试制度中第一场考经义、四书,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考策问,这均与中国科举制类似,且15世纪(明朝)时越南属于儒学文化圈,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越南的考试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考试内容与形式非八股文,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亦无体现,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1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湖北咸宁四校联考)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

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

”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解析:题干反映龚自珍头脑中依然有着旧有的朝贡思想,说明其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C项正确。

A项题干未能体现;B、D两项虽然提及朝贡,但是对题干的曲解。

答案: C2.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

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解析: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固有观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

答案: A3.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往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儒家观念,更没有是古非今的意思,故A 项错误;材料只说到“比较”的范围,并没有提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中西比较范围的扩大及领域的增多等信息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了解不再片面和局限,故C项正确;虽然提到与西方对比范围的扩大,但是并不能证明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6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知识点检测题6

课时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解析】所加官员成为皇帝的亲信,汉武帝通过他们“讲议朝政,奉诏治事”,形成新的“中朝”决策机构,以制衡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与汉朝史实明显不符,排除。

【答案】 A2.(2018·临沂质检)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解析】隋唐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议和执行,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决策失误,故选A项。

【答案】 A3.(2018·济南模拟)《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如下图所示)。

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图示是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它是在吸收秦朝郡县制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封国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封国中王国独立,容易与中央形成对抗,故C项正确;郡国中王国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C4.(2018·广州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时间 合计 自耕农 半佃农 佃农
1912 年 100
49
23
28
1931 年 100
46
23
31
1936 年 100
46
24
30
1947 年 100
42
25
33
A.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2.1854 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 归各省掌握。1894 年的关税比 1864 年增长了近 2 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 1/7 左右上升为 1/4 左 右。此举反映了
1992 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
1992 年 中 共 十 四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9.1962 年同 1960 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17 个百分点。重工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 4.7 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20.下图是 1978 年 12 月、1997 年 8 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表中反映了我国工 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8)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8)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8)及答案高考一睹----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

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

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

”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答案】D【解析】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背后隐藏的是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的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A.郡举贤良,擢为百官 B.“分王子弟,以为屏藩”C.不再重用三省长官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A2、唐史书记载:“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宋代,一些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于乡村,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材料表明A. 中国古代商业形成了三级市场体系B. 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 草市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 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需要【答案】C【解析】材料“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一禁止性规定,说明唐朝时,朝廷不允许在州县之外设置“市”,这意味着在其它地方形成的“市”是不符合朝廷之法的,草市“本身含有不合法”之意。

但是宋代时,“草市”成为政府征税的对象则表明“草市”取得了合法地位,草市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级市场”,排除A;草市最初形成于南北朝时期,B不符合史实,排除;宋代时,“草市”成为政府征税的对象表明,草市的税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并不能说明这种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且与材料“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一禁止性规定不符,故D错误。

3、(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四)古代东西方都曾展现出对人类自身认识上的自觉,其中主张正确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以道德上的律己来调整社会矛盾的思想家是( )A. 孔子苏格拉底B. 老子普罗泰格拉C. 孟子柏拉图D. 庄子亚里士多德【答案】A4、(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下图是近代日本制作的一幅漫画。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一、选择题1、《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答案 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于上”即可选出B 项。

A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题目中未涉及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2、(2019·濮阳三模,2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答案 A解析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子学派都关心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

3、(2019·衡阳三模,27)明初规定“凡内外官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答案 B解析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关系正式破裂,故A项错误;国民党停止农会活动,镇压农民运动,反映出对农民运动的惧怕,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并没有忽视领导农民运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对农民运动的政策,此时“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尚未提出,故D项错误。

6、(2019·株洲模拟)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但这一比例在2019年修改为1∶1。

2019年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及答案(一)

2019年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及答案(一)

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评卷 1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3.“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4.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

规定是为()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5.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

由此可知,宋代()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6.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此“词曲贵浅”的主张()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7.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8.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1讲 古代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1讲 古代

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考纲·明考情]第21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考点1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货币需求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①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

2.“市”的发展3.商业城市(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①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②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①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②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知识链接]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测试(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 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B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耕经济成为社会根本,故D错误。

2.《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出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故B项错误;D 项与材料反映的正好相反,故排除。

点睛:“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分封制的作用。

2019年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及答案-精选

2019年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及答案-精选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13)及答案一、选择题1、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A.皇权不断加强B. 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D.皇权相对削弱【答案】 D【链接】有学者指出: 存在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有过诸多变化, 它可以是唐代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 也可以是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 它可以是明清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考试制度, 也可以是清末以内政外交理财等为考试内容的经济特科。

这些“变化”说明A. 科举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B. 科举制度原有的政治功能已完全改变C. 不同时代确立的人才标准有明显差异D. 封建专制统治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答案】 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明朝和清朝前期到清末,科举制考试内容的变化,实际上说明封建统治者对选拔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即不同时代确立的人才标准有明显差异,故答案为C项。

明清的八股取士不是与时俱进,排除 A 项;科举制度的政治功能是选拔官员,这一功能始终没有改变,排除B项;D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

2、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A.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 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D. 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答案】 C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干中的文言文材料。

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8)附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8)附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8)附答案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解析:C 图表反映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不能体现打破美国经济封锁,故A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家工业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为应对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封锁,采取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不断减少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比重,故C项正确;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与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下降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4、(2019·湖南十校高三联考,29)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应把培养“人上人”的目标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并说“新教育是人民公共的,个个有相当的机会,发展他们各个的道德、技能、学识,所以新教育的真精神是德谟克拉西(即‘民主’)主义”,可见,陶行知提倡的新教育的实质是( )A.以民主平等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B.发展公平公正的国民教育C.要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D.要重视教育科学的实用性答案 A解析“新教育是人民公共的,个个有相当的机会”说明陶行知提倡教育的平等,“新教育的真精神是德谟克拉西(即‘民主’)主义”说明陶行知提倡教育的民主,由此可知陶行知提倡新教育的实质是以民主平等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故A项正确;B项未体现陶行知教育的民主性,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教育科学的内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5、(2019·湖南长沙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

”这表明( )A.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B.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C.“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D.经济理论是启蒙运动的较重要议题解析:B 材料“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说明主张经济自由化,“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说明要求政治民主,材料体现出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紧密联系,故B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D.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解析: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文主义思想,但人文主义概念是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表述,故A 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与当时人们敬神的思想不符,故B项正确;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主观感受为核心,属于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普罗泰格拉肯定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B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A.关注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C.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判断事物的标准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解析:关注自然界本身探讨和解释的是自然学派,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研究的重点都是人类社会,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故B项正确;C、D两项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3.(2018·济南市模拟)“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人是社会的产物”B.“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会说话的工具”D.“人是自然的产物”解析:材料中“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这体现了人的中心地位,肯定了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中心地位,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答案: B4.(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解析: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苏格拉底针砭时弊,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为此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故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并没有提到政治腐败与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只是认为人们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而没有说人们道德标准失控,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知道发现真善美的方法,而不是说希腊人不理解真善美,故D项错误。

答案: A5.(2018·宝鸡市质量检测)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了() A.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B.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C.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D.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解析: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使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所以从“为了信仰而生活”到“为了生活而信仰”体现出了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这种说法夸大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故B项错误;最早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是在古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这一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

答案: A6.(2018·常德市模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向过去看齐的运动,两者皆是意图将欧洲这个混合体的某个部分独立分离出来。

下列相关评论,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是为了实现信仰自由B.文艺复兴的实质是重构西欧文艺的辉煌C.天主教会保存的文献在两个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D.世俗势力都对两个运动中的“反叛者”进行了保护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向过去看齐的运动”的意思是,文艺复兴着眼的是古希腊和罗马的知识成就,新教改革者则是频频回顾罗马教廷承袭罗马习性之前的基督教会,因此天主教会保存的文献在两个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C7.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A.推翻王权统治B.宣扬人文主义C.否定宗教神权D.注重内心反省解析:依据材料“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可知首先要做的是否定宗教神权在欧洲对人类意识的束缚,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共同的纱幕是指宗教神学的束缚,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强调的是人的思想受控于宗教神学,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否定宗教神权,故C项正确;因为内心反省也受控于宗教神学,所以注重内心反省是无效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8.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解析:1497年属于西欧的中世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被烧毁的“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和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都是违背基督教宗教观念,故A项正确;“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不能体现社会奢侈成风,故B 项错误;材料中的物品并不能危及封建君主统治,故C项错误;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不能体现民主自由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A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没有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故排除③。

答案: A10.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解析:启蒙思想家认为国家是一种强制工具,是一种暴力机关,体现平等、自由等观念,就应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故B 项正确。

答案: B11.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说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根据材料中“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分析,体现了人民主权说。

答案: B12.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

”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解析:康德是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代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批判”是指运用理性观察事物,故A项正确;B项体现不出理性思想内涵,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运用理性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C项不能用于阶级对立斗争,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是封建神学,理性思想是反对神学的,“批判”不是批斗异端,打倒反动,故D项错误。

答案: 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8·宁波模拟)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

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

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辨,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

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

……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

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

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信息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二中寻找共同点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可得出涵义是理智与精神的协调;第二小问,由14世纪可知是文艺复兴运动,据此答出文艺复兴的进步与解放之处即可。

答案:(1)贡献: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10分)(2)看法: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继承发展: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