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是必考的内容。

在本文中,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诗歌的基本元素1. 诗歌的韵律:诗歌是一种有规律的表达方式,韵律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诗歌中常出现的韵律有押韵、格律、节奏等。

2. 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形象化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3. 诗歌的修辞:修辞是诗歌中常用的修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二、诗歌的体裁1. 温婉娴静的田园诗:田园诗是描绘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诗歌,常用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2. 雄浑激烈的史诗:史诗是描写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的长篇诗歌,具有叙事性和史诗性的特点。

3. 悲壮浪漫的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三、诗歌的流派1. 唐诗: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其中,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唐诗的经典之作。

2. 宋词: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以抒发爱情和婉约之美著称。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都是宋词的代表作。

3. 现代诗:现代诗是指近现代以来的诗歌形式,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

胡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中的《乡愁》等都是现代诗的代表作。

四、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1. 对景写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2. 抒发感情:通过表达内心的情感,使读者共鸣。

3. 借物抒怀:通过描写特定事物,抒发情感或阐述思想。

4. 比喻和拟人: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形容诗中的对象或情感。

五、名家名篇1. 《静夜思》-李白: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思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壮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古诗歌赏知识点及考点(试用版)

古诗歌赏知识点及考点(试用版)

古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一、常见诗歌意象解说第一类:自然意象类1.月(残月、明月、新月、玉兔、玉盘等):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思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夕阳(斜阳、落日、残阳、日暮):多流露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3.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4.烟、霜:多表示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5.风:春风――旷达、欢快,希望;东风――代表春天、美好之意;西风――惆怅,游子思归。

第二类:植物类1.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

2.落花(落红、残红):多表示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3.松、菊、梅:多体现高洁、坚贞之志。

4.梧桐、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与哀愁。

第三类:动物类1.鸦、猿、蝉、杜鹃:多传达凄楚、哀婉之情。

2.鸳鸯、鹧鸪:多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3.其他:鱼――自由;孤雁――孤独,思乡;鹰――刚劲自由。

4.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5.特殊意象:“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注: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二、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三、诗歌的语言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新奇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一、诗歌的形式1. 诗歌的格律诗歌的格律包括韵律和节奏两个方面。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的排列规律,包括押韵、偶句、单句等形式;而节奏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重音与轻音的分布规律,包括句子的断句、韵律的变化等。

2. 诗歌的体裁诗歌的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的形式体裁,如词、曲、赋、律等;近体诗则是指近现代诗歌的形式体裁,如诗、词、曲、律等。

二、诗歌的语言特点1. 比喻与象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意义不同但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思想情感;而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具象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抽象思想情感。

2. 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描绘,是通过对物象的感性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意境则是指诗歌中所营造的氛围、情感、意义,是在意象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种心理感受。

三、诗歌的艺术特征1. 诗歌的美感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它可以通过音韵、形象、意境等方面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诗歌的意义诗歌是一种具有思想和情感表达功能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对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表达来传达诗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念。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1. 整体鉴赏整体鉴赏是指从诗歌的整体结构、意义、语言、节奏等方面来把握诗歌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情感。

它要求我们对诗歌的整体结构有全面的理解,从而领会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2. 细节鉴赏细节鉴赏是指从诗歌的语言、意境、形象等细节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诗歌中具体细节的描绘和运用来挖掘诗歌的深层意义,从而丰富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的实践1. 阅读与品味阅读是进行诗歌鉴赏的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增加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体验与表达通过对诗歌的品味与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

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一、诗歌的类型与形式1. 诗歌的类型诗歌的类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古体诗是指古代的诗歌形式,包括诗经、楚辞、乐府等;近体诗是指近代的诗歌形式,包括律诗、绝句、词等;现代诗是指现代的诗歌形式,包括自由诗、散文诗等。

2. 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包括律诗、绝句、七言诗、五言诗等。

律诗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律和韵律写成的诗歌,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是指四句的五言或七言诗,每一句都是独立完整的意境;七言诗和五言诗则是按照七个或五个字来组成一句。

二、诗歌的艺术特点1. 抒情性诗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能够表达诗人的感情、情感和情绪,将心灵的声音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意象性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表现,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形象感受,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音韵美诗歌注重韵律和音乐性,通过韵律和节奏的组织,使诗歌具有优美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4. 紧凑性诗歌具有简练、凝练的语言风格,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文学表达。

5. 象征性诗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意象的运用,使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思考。

三、诗歌的鉴赏方法1. 阅读阅读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通过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特有魅力。

2. 分析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意象等方面,了解诗歌的结构和特点,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 比较比较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了解不同诗歌的特色和风格,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4. 联想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和情感,进一步感受诗歌所呈现的世界。

5. 体验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体验诗歌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和精神内在。

四、诗歌的背景知识1.文学史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学理论对诗歌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

诗歌鉴赏知识点一、读懂诗歌(一)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二)联作者,知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三)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四)读注释,明暗示诗歌后面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五)读懂诗歌语言翻译时注意:理解词语的活用、还原错位的语序、补充省略的成分。

(1)词类活用: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镜”,名作动,照镜子)(2)语序颠倒: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成分省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六)借试题,巧理解①四个选项一般是按照诗句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量大,包括内容、情感、语言、手法、主旨等丰富信息;③只有一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

选项有75%的内容是正确的。

抓住它们,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读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

二、常见题型题型一:人物形象类(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基本定义1.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以音韵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对节奏、音调和韵脚的运用,产生一种美的效果。

2. 诗歌具有高度的文学性,通过对抒情、叙事、描写等元素的运用,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2. 解读诗歌中的典故、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抒情、叙事、描写等特点。

3. 分析诗歌的音韵结构、韵律格律和节奏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声音美。

4. 对诗歌的意象、比喻、意境进行深入品味,探究诗歌的意境美和心灵共鸣。

三、诗歌鉴赏的重点内容1.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诗歌的文字、意境等进行分析,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2.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包括诗歌的韵律格律、节奏感、音韵结构等方面的审美特点。

3. 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探究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把握诗歌的形象美和意象美。

4. 诗歌的语言与表现: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渲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抒情美。

四、诗歌鉴赏的技巧与方法1. 通读全文,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

2. 熟悉诗歌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关注诗歌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比喻,品味诗歌的形象美和语言美。

4. 重点品味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价值。

5. 注意诗歌的音韵格律和节奏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声音美。

五、诗歌鉴赏的实践与应用1.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经常参与诗歌欣赏、讨论和赏析活动,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3. 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增进对诗歌的喜爱和理解。

4. 关注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拓展诗歌鉴赏的视野和境界。

总之,诗歌鉴赏是一种富有情感、想象和理性的审美活动,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深入的思考去领悟诗歌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我们可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好。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一、诗词体裁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

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艺术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美感活动。

诗歌鉴赏的核心是对诗歌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评和解析,这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诗歌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包括韵律、节奏、押韵等方面的论述;二是对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析,包括诗歌的主题、意象、象征、隐喻等方面的阐释。

二、诗歌鉴赏的方法1、审美方法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应该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诗歌作品。

审美方法是诗歌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抛开功利心态,放下功利心态,用心灵去感受诗歌的美和艺术价值。

我们需要用敏感细腻的感觉去感受诗歌作品中的音乐性、意境和形式美,从而达到欣赏和品味诗歌作品的目的。

2、分析方法在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用分析方法对诗歌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这包括对诗歌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包括韵律、节奏、押韵等方面的分析;还包括对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析,包括主题、意象、象征、隐喻等方面的解读。

通过对诗歌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意义内涵,从而提高鉴赏和品评的水平。

3、比较方法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的异同来发现它们的特色和价值。

比较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品评诗歌作品时,尤其是在评比不同诗歌作品时,找出它们的优劣和特色,从而更科学地进行诗歌鉴赏和评价。

4、综合方法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通过审美、分析和比较等多方面的方法来对诗歌作品进行全面鉴赏。

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提高我们的鉴赏和品评水平。

三、诗歌鉴赏的内容1、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理解。

这包括对诗歌的韵律、节奏、押韵、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还包括对诗歌语言的美感、音乐性和形象性的欣赏。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归纳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归纳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诗歌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进行艺术表达的文学体裁,它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以及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能够唤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和思索。

2. 诗歌的基本概念(1)韵律:诗歌具有特定的音韵规律和音乐感,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

(2)节奏:诗歌的语言节奏多变,可以通过换行、重读等方式来营造起伏有致的节奏感。

(3)意象: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4)隐喻:诗歌中常常使用隐喻的手法来丰富意义,使诗作更加深刻和富有内涵。

(5)情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通过作者的感受和表达来打动人心,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诗歌的形式特点1. 诗歌的韵律(1)押韵:诗歌中常常出现押韵的现象,可以分为平仄押韵和平平押韵。

(2)韵脚:诗歌的韵脚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单韵、双韵、交替韵等。

2. 诗歌的体裁(1)古体诗:包括五言诗、七言诗等,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形式。

(2)现代诗:现代诗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格律,注重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的创新。

3. 诗歌的结构(1)诗歌的构思:一首诗歌通常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三部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2)诗歌的布局:诗歌的排版可以通过换行、句式等方式来营造节奏感和形式美。

三、诗歌的鉴赏方法1. 诗歌的意境鉴赏(1)把握诗歌的核心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2)重视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3)通过比喻和联想,拓展诗歌的意境,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 诗歌的音韵鉴赏(1)仔细品味诗歌的押韵和韵脚,感受其中的音乐美和韵律感。

(2)通过朗诵和吟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诗歌的情感鉴赏(1)读懂诗人的情感表达,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和情感色彩。

(2)通过自身的情感共鸣,深入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与诗歌产生共鸣。

四、诗歌鉴赏的文化内涵1. 诗歌的历史文化(1)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理解古代诗歌的价值和特点。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意象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

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由此可将诗歌中的形象分为四类:(一)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

在古典诗歌中最为普遍与常见的就是后两种。

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1/ 18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准确理解修饰词。

客观物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

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体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

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1、文体知识1.1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今体诗)区别:唐以后,句数4/8、字数5/7.双句尾字押韵、颔联颈联对仗(格式、词性相同,意思相关或相对)。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集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集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集1直接抒情(直胸)2间接抒情——借景、借物(折柳、登高、靠柱、用经)、抒情、托物、象征、衬托、衬托、压制、比照赵颖、虚实结合、互写、比拼;张先治死了。

2.描述(场景写作)方法——:比照、渲染、衬托、运动、比照、拟人、夸张、正面、真实。

(2)内容:问方向:营造什么样的艺术气氛,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画面、风景、思想感情)答复过程:描述画面(防止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征(景色、凄凉、荒凉、寂寞、充满活力等。

)——根据景物区分感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景物的一致性或相对性)(3)语言:提问内容:语言特点、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复方向:清新淡雅,质朴自然,明快简约,绚丽委婉含蓄,简洁凝练,沉郁失意,雄浑壮阔,口语运用次数多,懂字。

(4)综合提问:1.欣赏一个单词或句子;一个词的功能或为什么使用它;一句话有什么好;答复方向:内容——的单词或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表达的情感和说明的理由);表达效果——往往是场景描述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如果使用具体的表现技巧,比方比拟、拟人、衬托等。

你应该写出所用的方法。

也就是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扮演了什么角色。

2.诗眼(诗歌中最能表达情感意义和精神内涵的词或词);诗骨(在诗歌中起主导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首诗的内容,围绕“诗眼〞和“诗骨〞分析其如何开展。

三,各类诗歌的根本特征思念古诗词一般指思念古代人物和事迹。

关于历史和怀旧的古诗词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曲,或者表达对个人经历的感受,或者抨击社会现实。

比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觉个人遭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一事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批判了社会现实。

也有关于历史的古诗词,只是冷静理性的思考和评价历史,或者只是客观的描述。

诗人自己的经历不在其中,诗人的情感只是画外的声音。

比方刘禹锡的《乌衣巷》,比照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

欣赏关于历史和怀旧的古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和典故,然后了解用意和感受,再品味技巧和手法。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在文学领域中的一片浩瀚之中,诗歌作为一种最为精致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诗歌凭借其独特的语言美学和丰富的意蕴,能够带给读者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感受。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一、韵律与格律韵律和格律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韵律指的是诗句中音节或音韵的排列规律,格律则是指诗句的长度和节奏。

韵律和格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1. 韵脚:诗歌的组成单位为句,而句中的最小音韵单位则被称为韵脚。

常见的韵脚有平声、仄声、抑扬、扬抑等。

2. 韵律模式:诗歌的韵律模式是指诗句中每个字的音节结构,不同的韵律模式赋予诗歌不同的音乐感。

3. 格律:格律是指诗歌中句子的长度和节奏规律。

常见的格律有五言、七言和律诗等。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段,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诗人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形象、表达情感,使诗歌更具吸引力。

1. 比喻: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意境的传递和情感表达。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加诗歌的生动性。

3. 借代: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以起到象征意义或引起联想的作用。

4. 夸张:通过夸大手法来强调某一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情感的渲染和表达。

5. 对偶:通过相对矛盾的文字表达,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加诗歌的张力和美感。

三、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形象,通过描绘具体的感官形象,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则是指由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整体感觉,通过意境的描绘和烘托,诗歌的美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 音乐意象:通过音节、音韵、韵律等手法,使诗歌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2. 色彩意象:通过描绘事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对比,增强诗歌的视觉美感。

3. 动态意象:通过描绘事物的运动和动态变化,让诗歌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4. 自然意象:以自然界的景物、动植物等为意象,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与自然对话的情感。

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和优美的韵律节奏,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欣赏。

在小学六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对诗歌进行鉴赏和理解。

以下是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的一些知识点。

一、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是一种用语言和声音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韵律,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诗歌的构成要素1.韵律:诗歌的节奏和韵脚组成了诗歌的韵律。

常见的韵脚有押韵和对仗。

2.意象:诗歌通过生动的表情和比喻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意象丰富的诗歌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节奏:诗歌的读起来有特定的节奏感,常常通过使用不同的词汇、语调和音乐元素来实现。

三、诗歌的分类1.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古代的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和白居易都创作过五言绝句。

2.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唐代的杜牧和朱淑真都是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家。

3.古体诗:具有一定的篇幅,韵文严谨,形式多样。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著名的古体诗。

4.现代诗:没有固定的形式,常常以自由语言和抽象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思想。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了解背景: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会对诗歌的理解有所帮助。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研究题目:诗歌的题目通常能给人一些提示,读者可以通过分析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来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3.注意语言运用:诗歌的语言常常具有拟人、夸张、隐喻等修辞手法。

读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来揭示诗歌的意思和情感色彩。

4.感受韵律:诗歌的韵律常常能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

读者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并帮助理解诗意。

诗歌是一门需要欣赏和理解的艺术。

通过学习诗歌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以及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这将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的影响。

六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

六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

六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和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和鉴赏诗歌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六年级诗歌鉴赏的一些知识点。

1. 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由诗歌体裁、诗句、诗节和韵脚等基本元素构成。

诗歌体裁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咏志诗、描写诗等;诗句是诗歌的组成单位,由字、词、句组成;诗节则是由若干个诗句组成的段落;韵脚是指诗句末尾音节的押韵方式。

2. 诗歌的意象与比喻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来丰富表达。

意象是指通过描述具体的形象、景物和情感来表达诗歌中的意义;而比喻则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揭示更深层次的含义。

3.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有规律的音节和押韵方式来营造韵律感。

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是常见的韵律形式,而诗歌中的押韵可以是平仄、单韵、双韵等。

4. 诗歌的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诗歌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来提升其艺术感染力。

比如,通过借代、拟人、排比、夸张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引起读者共鸣。

5.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诗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体验,每首诗歌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情感内核。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助于更好地鉴赏和体味诗歌的美。

6. 诗歌的背景与文化内涵有些诗歌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一些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7. 诗歌的口语化与现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诗歌更加注重表达的直接性和口语化。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接触一些现代诗歌,了解其特点和风格,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通过了解以上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诗歌。

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扇窥探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窗口。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诗歌中的美,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同时也能够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诗歌的结构技巧: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1.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元曲小令,阿鲁威作:“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起兴三、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分为描写手法、抒情手法和其他手法。

1.描写手法(1)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工笔,即细节描写,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如: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渲染渲染,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

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又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4)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又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意:渲染从正面描写,烘托从侧面描写。

(5)衬托属于烘托的一种,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6)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7)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包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8)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9)动静①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②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③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④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⑤以静衬动: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⑥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

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⑦动静互衬: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