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及工作安排20131123
业务调整技术问题解答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技术规定》及省内补充说明相关问题解答一、无称重雨量的观测站,人工降水观测是整个冬季还是结冰期?冬季降水如何观测?解答:结冰期(初结冰月的次月-次年3月)。
冬季降水观测按以下规定执行:1.安装有称重雨量传感器的台站每年的初结冰月的次月以称重雨量传感器记录作为正式观测记录,并停用翻斗雨量传感器;次年4月1日至初结冰月,启用翻斗雨量传感器,称重雨量传感器作为备份。
结冰期若称重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启用人工观测。
2.未安装称重雨量传感器的台站结冰期保留8、20时两次定时人工雨量观测,若08-14时期间有固态降水,需于14时加测一次6小时降水。
翻斗雨量传感器不停用,其值仅用于实时新长Z文件传输,不录入A文件。
(1)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全年使用,在雨量传感器正常使用时,新长Z文件中有关降水数据项以雨量传感器自动观测数据为准,相关编报降水量(3、6、12、24小时)由软件自动统计。
(2)全天若遇固态降水或固态、液态降水交替出现,凡随降随化的,雨量传感器仍正常使用。
不能随降随化的,白天守班时段(08-20时)开始出现的,应及时将承水器口加盖,待固态降水结束后取盖;夜间非守班时段(20—08时)开始出现的,应在08时前及时将固态降水清除掉,承水器口加盖,待固态降水结束后取盖(若无法确定结束时间,可待下一次定时观测巡视无固态降水时及时取盖)。
若预计到夜间可能出现固态降水,也可于20时后将雨量传感器加盖,待8时巡视无固态降水时,应及时取盖。
以上情况需在值班日记中备注。
(3)新长Z文件维护:加盖期间对应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按缺测处理,因加盖影响的各定时观测时次(8、14、20)6或12降水量录入人工观测雨量筒数据。
在每一次定时观测时次对前面各正点加盖时次数据维护后更正上传。
(4)日数据维护:每日日数据维护时,需录入人工定时观测降水量(20-08时、08-20时)。
对于使用ISOS软件的台站,若软件自动统计的定时降水量值和人工观测值不一致,需修改为人工观测值。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实施要求
一、人工观测任务调整
3.长期保留人工观测任务的基准气候站(根据中国气象局安 排确定)
为保持各种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延续性,按照中国气 象局确定的站点,侯马(待定)国家基准气候站长期保留人 工观测任务,定时观测任务调整为02、08、14、20时4次。
维持现行业务不 变,当在08、14 、20时整点前半 小时(30~00分 )内观测到大风 、龙卷、冰雹等 现象达到发报标 准时,可以合并 的内容合并到该 正点新长Z文件中 ,不再另发重要 天气报,不能合 并的单独编发。
四、加密观测
2012年4月1日起执行《地面气象应急加 密观测管理办法》。
五、培训要求
编制教学计划,组织市级管理人员和台站 业务人员,开展业务调整改革技术培训。
责任单位:各市气象局,山西省观象台。 时间要求:2012年3月18日前完成培训。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主要技术规定一览表
调整项目
人工站观 测任务
自记仪器 云、能见 度定时观
测
侯马基准 站(待定
)
基准站
基本站
一般站
长期保留 人工观测 任务,定 时观测任 务调整为 02、08、 14、20时 4次。
取消气压、气温、空气湿度 、风向、风速、地温(含地 面温度、浅层地温、深层地 温)、的人工定时观测,仅 保留每日20时进行一次自动 观测与人工器测对比观测( 深层14时),降水、日照、 蒸发、冻土、积雪、电线积 冰、地面状态的人工观测任 务不变。
责任单位:各市气象局组织实施。 时间要求:2012年3月31日20时后进行调整。
一、人工观测任务调整
2.调整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云、能见度和天气 现象人工观测时次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修改及操作说明模板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修改及操作说明模板一、修改说明1. 修改背景(简要介绍要修改的背景,例如,新增了新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点)2. 修改方法(介绍修改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在软件设置中修改相应站点的观测参数。
具体步骤详见下文操作说明。
)3. 注意事项(列出修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需要更新软件中相关站点的历史数据,并进行验证)二、操作说明1. 安装与登录在下载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后,双击执行文件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即可打开软件进行登录。
2. 界面介绍(对软件的主要界面进行介绍,例如,主界面包含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等多个模块,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 观测站点设置(介绍如何添加、修改和删除观测站点,具体步骤为:)1.进入软件“设置”界面;2.选择“站点管理”选项;3.点击“添加”按钮,输入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经纬度、观测时间等;4.点击“保存”按钮,完成站点添加;5.如需修改站点信息,可在站点列表中选择相应站点并点击“编辑”按钮,进行修改;6.如需删除站点,可在站点列表中选择相应站点并点击“删除”按钮。
4. 数据分析(介绍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例如,查看某个观测站点历史数据,并进行分析。
具体步骤为:)1.进入软件“历史数据”模块;2.选择需要查询的观测站点以及查询时间段;3.点击“查询”按钮,系统会自动加载选定站点在查询时间段内的历史观测数据;4.如需对数据进行分析,可选择“分析”选项,在分析界面中选择相应分析方法并进行操作。
5. 设置预警(介绍如何设置预警,例如,预警某个观测站点的气象条件达到预警标准。
具体步骤为:)1.进入软件“预警设置”界面;2.选择需要预警的站点以及预警条件;3.点击“保存”按钮,完成设置。
三、常见问题(列出用户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法。
例如,软件无法登录时,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或与管理员联系。
)四、反馈与建议(提供软件反馈和建议通道,例如,提供客服电话或邮件地址等联系方式)。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如何提高业务质量
锯齿跳 动很 厉害 ,通过 曲线 变化 ,可 以方 便 地对
逐 分钟 值变 化合理 性进行 审 核 。
温湿记 录用 人工补 测 记录代 替 。代替 时右键 点击
单 元格 ,会 出现人 工器 测值 替代 自动 气象站 观测 值 窗 口,按 要求 录入人 工 补测值 即可 。
由于仪 器原 因 ,会 出现降水 结束 后还有 降水
2 业务 考核指标 主 要变化 2 1 错 情统计 .
量控 制 。本 文就业 务调 整后 如何提 高业 务质 量进
行分 析 。
1 业 务 工 作 主 要 变 化
基准 站实现 自动 化观 测 的要 素 ,人 工定 时观
测次 数 由 2 4次调 整为 1次 , 人工 观测 与 自动 观测 双轨 运行 转 向 自动观 测单 轨运行 ,云和能见 度定 时 观测 由 2 次调 整 为 8次 ; 准 ( )站夜 间天 4 基 本 气 现象连 续观 测调整 为 4次定 时观 测 ;所 有 台站
系统运 行监控 平 台 ( O ) 查 看是 否 收到数据 AS M ,
科 学 、准 确 、可靠 的地面气 象观 测数据 ,是 开 展气象 业务 和科研 活动 的重要 基础 ,是提 高天 气 气候 预测 、预报水 平 的重要保 障 。当前 观测 自 动化程 度越来 越高 ,业务 调整后 ,地 面观 测工作 面 临 巨大 的挑 战 , 必须 从人 员技术 、 行监 控 、 运 装 备 保 障、质量 控制 等多个 环节来 提高 业务 质量 。
5 异 常 数 据 处 理 方 法
气 温 、相 对湿 度 、本 站 气压要 素在 正点 有异
常 时 ,点击小 时值 的相 应单 元格 ,弹 出 自动气 象 站 分钟 数据 , 规范 规定 用前 后 1 n记录 代替 按 0mi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实施要求
03
调整实施目标与原则
调整实施目标
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率
通过优化观测业务流程、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强观测数据质 量控制等措施,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需要
根据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调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使其更加符 合现代气象观测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推动观测业务创新发展
区域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所属 的区域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02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现状
观测站网布局
1 2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承担全国范围的气象观测业务,布局相对稀疏, 但观测要素齐全,数据质量要求高。
省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承担省内范围的气象观测业务,布局较为密集, 观测要素较为全面,数据质量要求较高。
02
完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用性。
0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地面气象观测 业务的发展。
加强培训宣传,提高认识水平
01
02
03
加强对地面气象观测人 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
水平和操作技能。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 教育,提高其对地面气 象观测业务的认识和了
数据传输与处理
数据传输方式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有 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数据 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性 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流程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经过质 量检查、预处理、统计分 析等流程,生成各类气象 产品和服务。
数据存储与管理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按照统 一的标准和格式进行存储 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可追 溯性和可共享性。
优化观测站网布局,提高观测站点覆盖率和代表 性。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中异常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中异常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摘要: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地面气象自动化是观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气象现代化的推进和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调整和改革与观测自动化不适应的观测任务、观测方法、业务规范和流程,构建与现代化气象业务相适应的观测系统工作模式,实现观测现代化综合效益的提升。
本文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以来,工作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
关键词:地面气象;业务改革;处理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常规要素观测模式从人工观测进入到自动观测后已经多年了,多年来,观测技术进步了,但是业务模式还没有改变,已经渐渐不适应观测技术了。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内容,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20时起全国2419个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自此我国气象事业基本结束了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并存的时代。
1 自动站运行中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1 1小时与分钟降水量不一致如何处理参数中自记降水设的是“有:人工”。
在进入“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时,当前时次的小时降水量栏为空白,分钟降水量栏为“—”,每次都必须人工干预将小时降水量栏空白改为“—”才能进行质控,否则提示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累积不相等,正点时自动站监控软件00分正在卸载正点数据,自动站运行灯为黄色,说明自动站正在观测、卸载数据,这种现象应在自动站运行灯为绿色时恢复,不会影响正点数据。
1.2 自动形成的正点的长z文件不正确测报软件在正点自动形成的长z文件内容不正确,每个正点都是如此,现在可以确定就是形成的旧z文件,因此数据传输科认为是我站误把旧z文件上传。
只要电脑重启,生成的文件就为旧长z 文件,有质控的才为新长z文件。
折腾了一天,软件卸载后重装,重新升级,都不行。
最后,重装电脑操作系统才可以。
1.3 关于自动站雨量故障与某数据超过极值的问题若自动站雨量故障,用人工雨量代替的情况下,14时和20时的前3小时降水量要怎么输入或修改?如果正点某数据超过极值(极值正确),软件自动当缺测处理,人工干预不了。
气发〔2012〕15号文-关于印发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和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文件气发〔2012〕15号关于印发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和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了扎实推进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按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做好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和试点工作方案》,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执行。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基础性业务,改革调整和试点工作涉及观测、信息网络、预报、预警和服务等多个—1 —环节,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按照职责分工做好2012年工作。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2 —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和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2011年全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地面气象业务改革调整工作,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按照需求牵引、综合统筹、重点突破、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围绕业务和服务需求,以业务调整为主线,以质量效益提升为核心,在保证业务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改革与观测自动化不相适应的观测任务、观测方法、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加快推进观测自动化进程。
二、工作目标通过改革调整,优化国家级气象台站人工观测任务,简化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流程,提高观测数据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减少人工观测工作量。
在基础较好的省份,选取部分国家级气象台站,建成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综合试点示范系统,实现云能天等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建立健全相应的观测规范、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科学设置观测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为全面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提供支撑和示范。
—3 —三、重点任务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工作总体要求,2012年地面业务改革的重点任务,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二是在试点台站深入开展地面观测业务自动化试点。
(整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的具体规定.
附件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根据《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关于做好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工作的通知》(气测函〔2013〕321号)精神,制定本技术规定。
本规定自2014年1月1日(实际为北京时2013年12月31日20时,下同)起执行,其他业务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之处,以本规定为准。
一、观测业务调整(一)人工观测时次调整基准站、基本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08、11、14、17、20时)。
白天(08-20时)天气现象保持连续观测,夜间(20-08时)观测记录参照一般站规定执行,天气现象应尽量判断。
08时过去天气现象W1W2选取时间为过去12小时。
(二)观测项目调整1.云基准站、基本站保留云量、云高观测,取消云状观测。
云高记录前不再加记云状。
一般站取消全部云的观测。
2.能见度未实现能见度自动观测的台站保留能见度人工观测,已实现自动观测的台站取消能见度人工观测。
3.天气现象(1)观测内容调整保留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冰雹、露、霜、雾凇、雨凇、雾、轻雾、霾、沙尘暴、扬沙、浮尘、大风、积雪、结冰等21种天气现象的观测与记录。
取消雷暴、闪电、飑、龙卷、烟幕、尘卷风、极光、霰、米雪、冰粒、吹雪、雪暴、冰针等13种天气现象(同时取消相应的现在天气现象电码04、08、13、17、18、19、29、38、39、76、77、79、87、88、91-99和过去天气现象电码9)。
出现雪暴、霰、米雪、冰粒时,记为雪。
这4种天气现象与雨同时出现时,记为雨夹雪。
(2)观测方式调整对于能见度已实现自动观测的台站,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雾、轻雾、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由ISOS软件自动判别,取消该类天气现象人工观测,原则上以业务软件自动判别记录为准。
当自动判别出现明显错误时,仅对定时时次的现在和过去天气现象记录进行人工订正,能见度记录仍以自动观测为准,允许自动能见度记录与该类天气现象不匹配。
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如何开展
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如何开展摘要:气象观测是预报服务的核心,目前气象观测业务流程日益自动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制定了地面气候观测作业调整技术规定,并据此开展了各项作业调整活动。
但目前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其他问题,本文根据观测作业的变化,探讨了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地面气象工作。
本次文章就围绕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对我国地面观测业务带来的影响和当前出现的部分问题展开探讨,最后根据问题指出合适的措施。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工作展开引言地面观测是气象作业的基础,其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建立与现代气象观测相适应的观测系统,地面观测自动化是气象作业系统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这次地面观测调整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带来的变化首先是取消了人工实时监测,值班人员的信息反馈等也被取消。
此外,经调整后,地面观测业务取消了对云层、积雪等的八类人工测量,地面观测站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工观测,及时进行归档。
同时,工作人员须填报观察设施的运作报告,遇有暴雨等自然灾害时,更须经常进行视察和保养;工作人员还必须确保备份和下载各种观测数据。
业务调整还使气象装备技术中心的工作发生了变化,当观测设备运行、培养状况等出现异常时,会自动发出警报。
气象技术装备处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回应和处理国家一级的警告。
气象技术中心应当做好气象设备的调试和管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对设备的安装进行指导,以免在安装过程中损坏。
此外,气象装备技术中心亦会定期检查气象观测设备,以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无误。
最后,气象台人员每周定期检查自动化气象站的运行和备份情况,当差值超过30秒时,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调整。
现时并没有进行自动化的酸雨观测,因此,气象台须派出专员进行观测。
此外,工作人员应定期处理操作电脑的安全问题,不让其他人随意使用商务电脑,必须在电脑上设置密码。
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如何开展
( 2 ) 优化业 务流程 , 合 理配 置观测 业务 发展 资源 。 使综 合气 象观测 业务 分工 更合理 、 运转 更 协调 、 功能 更完善 等方 面 尚有 差距 。 最 后就 是人才 队伍 的建设 。 地 面气象观 测改革 与调整需 要一大 批与 自动化观测相 适应 的观测 技术人员 , 要
科 学 论 坛
l ■
论 地 面 气 象 观 测 业 务调 整 后地 面气 象 观 测 工 作 如 何 开 展
李 0 0 )
[ 摘 要] 本文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以来, 工作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进行了总结探讨。 提出了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维护、 降水观测及其他方面 应当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 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 [ 关键 词] 观测 数据 , 质量 控 制 , 数 据 维护 , 数据 采集 ・ 人 工观 测 中图 分类号 : P 4 1 2 .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4 ) 2 6 — 0 3 8 6 — 0 l
项技术性 比较强的工作, 对于气象测报的数据要求十分严格 , 准确性要求也
很高 。 为 了确保 气象 测报 工作的 准确性 , 在E t 常工 作 中对 于具 体 的工作 有专 门 的规 章制 度 , 具 体工作 中应该严格 地执 行各 项规章 制度 , 提高 地面 气象 观测 工 作 的质量 。 ( 5 ) 及时进 行 问题 的分析 和总 结 。 对于 气象 测报 出现 测量误 差是 不 可避 免 的, 测量误差 是测量 的结果 减去被 测量 的真值 。 对 于出现 的误差 , 要及 时进行 处 理。 对属 于气象 测报 人员 职业道 德的 , 如伪 造数 据 、 涂改数 据 , 这类 问题要 加 强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观测质量提升对策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观测质量提升对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实现了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提高了观测数据传输时效性、数据上传频次和数据信息量,但受业务操作不熟练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问题影响测报质量,应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观测员队伍整体素质,做好监控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标签: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故障问题;应急处理引言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在省气象局的指导下,宜昌市气象局2012年4月1日实施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改革调整。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系统的切换,调整了台站人工觀测任务,实现了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将24次人工定时观测次数调整为1次,自动观测兼人工观测转为全部自动观测,减轻了观测人员劳动量,使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流程更加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观测数据传输时效性、数据上传频次和数据信息量,同时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重大变化对业务质量的精确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三年中业务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为提升地面观测业务质量提供参考。
1 地面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1.1 自动气象站故障及应急处理(1)采集软件读取到的定时数据、分钟数据异常或读取不成功,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关闭通讯组网软件,以防止异常数据上传,然后进行人工卸载数据。
若人工卸载数据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数据读取,此时应重启计算机;如果重启计算机后仍无效,这时就要考虑先关闭采集器后重启,接着再重启计算机。
(2)采集器内数据受通讯模块故障影响无法正常发送至业务计算机,这时就应该人工读取采集器实时数据显示屏上的正点数据或正点后10分钟内任一分钟数据,然后通过“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由人工进行录入。
当采集器实时数据显示屏上的正点数据缺测或部分要素数据缺测,且不能采取人工录入方法获取时,应作相应数据替代或由人工补测数据处理。
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正常,就可挑取10分钟内接近正点的分钟数据作替代,打开“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然后双击固定列、维护时次行项,从弹出的“自动站备份文件”窗口里,找到距离正点最近的分钟数据行或单元格,双击,将其作为维护时次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最后作质控保存;若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缺测,就需要按照规范进行人工补测,通过“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界面录入补测数据,即右击界面左下方弹出的“人工器测值代自动气象站观测值”一项,在栏中输入对应观测值,最后进行质控保存。
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对策
开发研究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对策杨亚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00)摘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基本上实现了各类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大大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但是由于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难免会 出现一些故障,从而对地面气象观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结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际,分析探讨了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观测质量;控制对策 1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1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故障分析及处理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一旦在值班过程中发现在新 型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页面上显示测报失败,业务工作人 员可在监控操作软件界面上将采集器终端打开,若通过检 查发现故障问题极有可能是由于采集器数据紊乱所带来。
此时应该对采集器进行复位操作,在开展复位操作之前,应 及时拷贝采集器内的全部数据,在数据卸载完成以后,将所 有的观测数据复制至对应的文件夹内加以存储,便于下次进行运用。
在气象数据备份完成以后,需要即刻重新启动 采集器,其操作步骤依然是逐次关掉采集器交流、直流电源 开关,等到指示灯熄灭之后,开启交流和直流电源开关,采 集器指示灯恢复至闪烁状态,监控软件正常显示数据信息, 这意味着故障解除,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恢复正常。
1.2电源故障问题分析及处理一般情况下,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通常使用电 源,其供应源自市电,电缆线绝大部分均先在地下管道中埋 设,然后再弓丨人至室内或观测场内部。
在地面气象观测仪 器曰常运行过程中电缆极有可能会因为鼠咬、施工、老化或 者大风、雷电、强降雨等复杂天气的影响致使区测站出现突 发性断电,从而增加地面气象测报错情的出现概率。
为促 使各级气象台站的UPS蓄电池、发电机可在断电之后及时 为气象台站恢复正常供电,平时工作人员应积极对u p s以 及发电机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在气象台站出现断电故障时 能够随时启用。
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如何开展
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如何开展作者:赵博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8期摘要气象观测是预报服务的基础,观测业务的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气象科技和业务的发展,气象观测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观测内容越来越丰富。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制定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根据这种规定的内容,开展了业务调整的各种演练工作。
但是在这一测报工作当中还有存在着其他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观测业务调整后的变化,及对未来如何更好的开展地面气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措施1 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存在的问题1.1 对于新技术的掌握程度有所欠缺随着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和业务内容的调整,这些新的技术、测量设备以及操作流程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熟悉和操作。
如果说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较低,面对新的设备,新的技术,还需要一段的时间的锻炼才能够熟悉掌握的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并且加上天气现象变化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人们对于气象报告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需要更多的应变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才能够掌控。
如果一些气象测量人员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在相关的操作规范上,不能够熟悉的面对突发的状况或者缺乏一些责任意识,那么会直接影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工作开展。
所以气象观测员首先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服务为本、运行规范、持续改进”的理念,对待工作要有责任心。
1.2 观测人员设备维护不到位,值班制度存在问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面气象观测的设备也有所提高,但是观测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管理不善,操作规范存在的问题,也会给仪器设备带来更多的故障问题,从而影响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能力,操作规范能力的掌握程度不够娴熟,并且在监督制度以及值班制度上面并没有严格的落实,这就很容易造成气象观测数据的错误,从而影响了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开展。
自动站业务调整后监控和质控
〔1〕可以进行 任意时次数据维护
根据需要修改 年、月、日、时可 以选取任意时次的 数据进行维护,时 间均为北京时,日 界均以北京时为准 ,观测中习惯的24 时,在北京时制中 以0时给出。
〔2〕正点数据维护数据的读取
数据读取过程:检查B文件,有该时次记录以B文件为准 ,否则从Z、R文件读取,最后进行相关统计。
在数据无更正情况下需要重新上传某时次 数据:①在备份文件夹下调取,②也可重新 卸载形成上传数据文件,③也可以从“正点 地面观测数据维护〞进行指控保存后形成。
2.自动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功能
对于正点上传数据文件的内容进行气候学 界限值、气候极值、内部一致性、时间一致 性检查,并确定质量控制码,当检查有数据 存在疑误时,程序会给出报警,并将详情写 入日志文件yyyymmdd.Log中,值班员备查, 更细致的检查确认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 件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进行处理
②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累积值是否一致; 定时降水量与编报降水量的差值是否符合 标准精度要求;编报降水量与降水现象是 否配合;分钟降水量与降水时段是否配合 ,微量、空翻、滞后降水量的处理等应按 软件提示进行具体操作修改。当台站参数 的观测工程“自记降水〞设置为“无〞或 “人工〞,即无雨量自动观测时,小时降 水量和分钟降水量记录均置为缺测〔“-〞 〕,编报降水量输入人工雨量筒的观测值
正确设置初始值 和变化值
正确设置初始值 和变化值
2.正确设置地面审核规则库
审核规则库的设置应根据本站30年或者40 年的统计值来设置,宽严适度,如果在本年 出现超过历史极值情况应及时更改审核规则 库。以便正确的帮助判断实时采集的数据是 否为异常值、粗值或者野值。
3.实时重启软件和计算机
现行业务软件运行时间过长会导致数据卸 载出现错误的情况,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情 况当采样次数到达3000次左右时,重新启动 监控软件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一个星 期重新启动一次业务主控计算机。
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
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
2013年12月31日20时,为提高地面观测的效益,逐步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调减人工观测任务,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提出进行业务的调整。
此次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是前所未有的,将使以往的工作业务模式焕然一新,涉及范围广泛,包含到观测、传输、资料、预报和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
该文结合新疆若羌县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对业务调整工作的理解,对比业务调整前后地面气象工作的变化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相关总结。
关键词:人工观测;业务调整;观测自动化;引言此次业务调整,受影响较大的工作之一就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特别是对基准站和基本站的观测业务。
本文以新疆若羌县基准气候站为例,对天气现象观测、记录和编报等的主要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方便观测业务人员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 同时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天气现象的准确记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地面观测业务调整给天气现象记载带来的变化1.1 观测时段基准站、基本站的云和能见度人工定时观测时次由调整前的每日8次调整为5次( 08、11、14、17 和 20 时) ,天气现象观测保持白天( 08—20 时) 连续观测,夜间 ( 20—08 时) 按照一般站执行,取消地面20时自动和人工对比观测,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提高至每5分钟1次。
在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天气现象的观测记载最为复杂,加上观测业务人员多年来的观测习惯,使得在业务调整初期容易造成地面测报人员对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和编报等与旧规定相混淆。
调整基准气候站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要素24次、地温4次人工器测任务,仅保留每日20时进行一次人工器测对比观测,降水、日照、蒸发、冻土、积雪、电线积冰、地面状态的人工观测任务不变。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常见问题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常见问题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民丰县气象局开展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首先简要探讨了地面气象观测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常见问题,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常见问题对策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气象业务的不断拓展,地面气象测报的自动化程度越发明显,测报质量和测报效率均得到了增强。
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气象现代化气象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内容,各级台站对地面自动站观测业务进行了改革调整,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基本结束人工观测和自动化观测并存的时代。
自民丰县气象局引入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以来,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断降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水平得到了增强。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对气象部门的业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不断提升观测业务的规范化、有效性水平,充分发挥出其在气象服务、气象研究、防灾减灾等工作中的作用,是当前各级气象部门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地面气象观测的意义地面气象观测主要包括有气候观测、天气观测、专业观测以及专项观测四大类,分别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气象情报进行观测,为气候分析研究积累资料而进行观测,针对不同专业需要而进行的观测,并使用专门的观测仪器设备对雷雨、辐射、云雾、污染、臭氧等进行观测,实时观测并记录天气的变化情况。
自台站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支撑了气象业务和服务业务的顺利开展,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气象观测数据的精细化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常见问题2.1自动气象站故障若采集软件读取分钟和定时数据异常或不成功,为了防止异常观测数据上传,需要观测人员第一时间关闭通讯组网软件,并通过人工方法将异常数据卸载;若卸载后仍旧读取失败,可以重启业务计算机;若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应根据采集器、计算机的顺序重新启动。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及工作安排20131123
业务相适应的业务平台、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
二、调整人工观测任务
(一)调整观测项目
业务运行,传输频次由每小时1次提高至每5分钟1次。
2014年4月-6月,加密观测资料服务软件开发、测试、试运 行。
2014年9月,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加密资料处理、
存储和服务业务运行。
(六)取消报文编发工作安排
取消重要天气报
2014年1月取消积雪、雨凇重要天气报编发 利用5分钟自动化观测资料,按照成熟一个取消一个的原 则,逐步取消取消大风、降水、视程障碍类、冰雹等重 要天气报编发。 雷暴、龙卷重要天气报逐步由预报服务岗位人员承担
调整后,ISOS软件作为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业务软件取代OSSMO2010软
件,原自动气象站继续使用OSSMO2004软件,升级到5.0.0版本。
(五)调整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工作安排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完成国家级实时库硬件平台扩容;
完成加密观测资料处理和存储软件开发、测试和试运行。 2014年5月,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资料加密传输
2014年优先完成试点单位的自动化观测仪器和业务平台建设。
2015年前,全国基本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和业务平台 综合化。
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是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发展改革的
组成部分,也是县级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内容之一,任务
重、内容多,必须通过软硬件和业务规定等全方位的培 训做好调整准备工作。 本次培训是2015年前全面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最 全面的一次培训,培训范围将覆盖全部气象观测人员,
地面气象观测改革调整业务规定
观测时间(A、Y文 件)
10/03/08;14;20 10/24/24小时连续观测 10/24/24小时连续观测
不变 一般站取消日平均 云量、云量出现次 数的统计。
日平均云量、云量 按照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记录 出现回数、能见度 值统计 出现回数(人工观 测)
(六)重要天气报
降水、雨凇、积雪
项目 基准站、基本站 一般站
云和能见度等人工定时 每日5次(08、11、14、 观测 17、20时)
不变
天气现象
保持08-20时连续观测, 夜间(20-08时)天气 现象应尽量判断,观测 记录参照一般站规定执 行。
08时过去天气现象 W1W2选取时间为过去 12小时
不变
08时天气现象编码
不变
(五) A文件格式、统计调整
(三)台站业务流程
(四)ISOS台站故障处理流程
四、其他说明
• 各市自行保留观测的设备要在省局备案,并按现 有业务执行。 • 其他业务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之处,以本规定为 准。
谢 谢!
已并入长Z文件 基准站、基 本站夜间 (20-08时) 时段重要天 气报告的编 发参照一般 站规定执行。
大风、冰雹、雷暴、 龙卷、省定组
人工编发
视程障碍现象(雾、霾、 浮尘、沙尘暴)
视程障碍现象人 工观测的,人工 编发
视程障碍现象自 动识别的,软件 自动编发
(七)航空天气报
• 承担航危报任务的观测站保留原有云、能见度、 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任务不变,取消的天气现象 记录在值班日记中,按相关业务规定编报。 • 航空天气报与地面天气报相重时,取消天气报选 组代替航空报的规定,应按航空天气报告格式单 独编发。
地面气象观测改革调整业务规定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落实《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贯彻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观测自动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建立与现代气象业务相适应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体制,提高观测质量效益,制定本方案。
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面临的形势(一)业务的现状和问题全国现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419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4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684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592个(以下分别简称为“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
自1999年自动气象站开始投入业务运行以来,至2009年所有台站均建设了自动气象站,实现了基本气象要素的高时间分辨率自动观测,有力地支撑了气象业务和服务发展。
但与此同时,各类台站其它观测要素仍采用人工观测方式,采用传统方式编发各种气象电报、编制地面观测记录月报表和年报表(详见附表1)。
从而导致自动观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不仅不能提高台站工作效率,而且额外增加了不应有的工作量,现行观测业务与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一是地面观测自动化整体水平不高。
云、能见度、天气- 1 -现象等要素没有实现自动观测,14种预警信号中有9种需要人工提供观测信息,由于人工观测资料频次低、主观性强,导致资料可用性难以提高,部分资料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二是地面观测业务流程亟待完善。
目前地面观测数据采集、传输和分发共享环节较多,质量控制、运行监控环节尚未健全,业务流程交叉,业务平台不统一,基层台站运行保障能力薄弱,导致观测资料质量难以保证,也影响了资料效果。
三是地面观测运行模式亟待优化调整。
现有地面观测业务分工布局是基于当时人工观测方式布局的,实现自动气象观测后,虽然获取观测数据的时空密度大幅度提高,但业务运行规定和运行模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导致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人工编发报和数据文件传输长期并存,观测人员工作繁重,生产力难以解放,且自动观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推进观测自动化,优化业务分工布局,完善业务流程,健全业务规章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一、思路和目标
主 要 内 容
二、调整人工观测任务
三、调整观测业务布局
四、完善观测业务功能和流程
五、推进航危报业务改革
六、增强观测能力
5
一、思路和目标
坚持观测自动化发展方向,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现代气象业 务需求,优化业务布局,调整人工观测任务,完善业务流程,
改进观测手段,取消人工并行观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观
16:30
18:30
18:30
19:45 20:30 21:00
21:00
24:00
24:00
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站夜间不值班
完善业务功能和流程工作安排
2015年,全面完成业务布局调整和业务流程综合化等改 革工作,建立与综合业务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
改革现有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考核办法,统筹数据传输率、 运行稳定率、数据质量等指标建立综合业务指标,修订观测员 评优办法。
2013年6月14日,中国气象局联合民 航局、工信部、总参气象水文局、空 司气象局成立工作组,共同推进航危 报改革工作。 2014年,与外部门合作开展报文自动 化传输;增加产品共享,观测资料和 预报产品替代航危报业务。
黑龙江省航危报业务改革工作进展
主要成果
2013年11月4-6日, 辽宁、吉林、黑龙江、 内蒙古(部分地区) 等东北区域各省(区) 气象部门,分别与民 航、部队用户单位代 表研讨了航危报业务 改革工作。
统筹地面气象观测与其它业务环节,建立综合业 务流程。 完善观测规范,建立与综合业务相适应的考核标 准和管理制度。
调整业务布局、完善业务功能工作安排
2013年,试点单位率先完成业务布局调整和业务流 程综合化等改革工作,为全面推广提供经验和示范。
优先实现地面观测、实景监控、运行监控和质量控制平 台集约化。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 东等省已经开展试点工作。 逐步实现观测、预报和服务业务的集约化平台。
完善业务规范,及时制定新型自动观测规范,修订现有地面气 象观测规范。 2014年-2015年,在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观测业务平台上整合实 时历史一体化业务的资料质量反馈功能并实现业务运行。
加强县级综合业务人员培训,使其满足综合业务员的要求,能 够承担预报、服务、观测、维护保障等综合气象业务工作。
基准站、基本站保留云高、云量观测,取消云 状观测。一般站取消云的观测。 保留能见度观测。 现行34种天气现象观测中,保留21种,取消13 种。其中雷暴、闪电、飑、龙卷等天气现象信 息综合利用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天气雷 达和气象卫星等观测资料来获取。 基准站、基本站保留蒸发观测,一般站取消蒸 发观测。 各市(地)气象局可预报服务需求自行设置的 观测任务。
云能天固态 降水自动观 测规范印发
自动化综 合业务试 点工作
业务调整背景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征求意见,中国气象局于 2013年6月14日印发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 确定了未来3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观测任务、观测布局、 观测流程和观测能力等方面的调整任务。 为了让大家准确理解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调整内容,全面了解整体安排工作,提 高培训效率,优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地面 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及主要工作安排。
07:35-08:00 08:40-09:10 09:10 10:45 11:10
06:30 09:00 10:30
高空观测(06:30-09:00)
基准站、基本站 完成综合观测设备巡查、日维护 完成云、能、天等人工观测 检查并处理前一日16时至当日09时综合观
测设备数据采集、上传、质控情况
取消地面气候月报业务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完成利用实时数据生成气候月 报的软件的开发、测试和试点运行。 2014年2月,取消气候月报编发(1月份气候月报不编 发),80份国际交换气候月报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编发。
三、调整观测业务布局
因地制宜,开展业务布局调整,保留现有地面观测场自动 观测任务,由气象台综合业务人员承担相关人工观测以及 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运行监控、日常维护、观测产品制 作等任务。 现有业务
五、推进航危报业务改革
通过向军队、 民航共享气象 省级和国家 卫星、天气雷 级信息中心统 达、自动气象 一收集航危报, 站、雷电等观 向同级民航、 测资料和预报 军队部门集中 服务产品,逐 传输 步替代航危报 业务
航危报观测 项目和发报时 次逐步调整到 与观测业务改 革要求相一致
航危报业务改革工作安排
各位学员将要承担本站观测人员培训的艰巨任务,请大
家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熟练掌握培训内容。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
22
测业务现代化水平,为建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奠定基础。 到2015年,完成与预报服务需求和观测自动化不相适应的观 测任务调整,形成以观测场设备自动化运行、气象台综合业 务人员承担人工观测任务的业务布局,建立与县级综合气象
业务相适应的业务平台、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
二、调整人工观测任务
(一)调整观测项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截止2009年,所有台站均安装了 自动气象站并业务运行
观测时次逐步统一,3、4、7、8、 24次等统一为3、8次
业务调整背景
但是仍面临一些制约地面气象观测现代化的问题
云能天的自动化观测仍没有完全解决 业务规范、质量考核方法、规章制度需要与时俱进 自动化业务流程有待建立
云能天自 动观测设 备考核定 型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及 工作安排
2013年11月23日
业务调整背景
近年来,为了实现 综合气象观测发展目 标,中国气象局多次 进行地面气象观测业 务改革调整工作,有
取消了基准站人工、自动双轨 运行和所有台站对比观测工作 报文编发任务逐步取消,天气报、 旬月报等已经取消
效提高了地面气象观
测的效率
2014年优先完成试点单位的自动化观测仪器和业务平台建设。
2015年前,全国基本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和业务平台 综合化。
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是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发展改革的
组成部分,也是县级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内容之一,任务
重、内容多,必须通过软硬件和业务规定等全方位的培 训做好调整准备工作。 本次培训是2015年前全面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最 全面的一次培训,培训范围将覆盖全部气象观测人员,
取消一般站航危报
取消危险报编发
基准(本)站航危报时次 与观测时次一致
六、增强观测能力
建立气象信息员、志愿者辅助观测机制,增强本地区更 大范围灾害性天气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区域自动气象站维 护能力。
2013年,试点单位建立辅助观测机制,2015年全面形成辅助观 测机制。
加大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等工程项目支持力度, 加快建设新型自动气象站、固态降水、雪深、云、能见 度和天气现象观测仪器以及综合观测业务平台。
河南新郑综合业务平台
江西湖口综合业务平台
完善业务功能和流程工作安排
时间轴 00:00 06:30
时间轴 00:00
高空观测(06:30-09:00) 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 完成云、能、天等人工观测(07:35-08:00) 完成观测设备巡查,完成酸雨观测,检查综合观测设 备运行及数据采集、上传、质控情况(08:40-09:10)
保留的云 能天等观 测项目逐 步实现自 动化
(二)调整观测时次
基准站、基本站的云和能见度人工定时观测调整为每日5次 (08、11、14、17、20时),天气现象保持08时~20时连 续观测。 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由每小时1次提高至每5分钟1次。 取消地面20时自动和人工对比观测(已完成)。
调整后,ISOS软件作为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业务软件取代OSSMO2010软
件,原自动气象站继续使用OSSMO2004软件,升级到5.0.0版本。
(五)调整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工作安排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完成国家级实时库硬件平台扩容;
完成加密观测资料处理和存储软件开发、测试和试运行。 2014年5月,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资料加密传输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全省各市(地 )县局全面做好观测业务调整前各项准备工作。 2013年12月,全面做好全省观测业务调整前测试及台站人员培训工作。
第二阶段:调整工作
2014年1月1日,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项目和时次完成调整。按
照调整方案取消地面气象观测站相关要素的观测,并调整观测时次, 开展预报服务业务。
观测场所
保留现有地面观 测场所有自动观 测设备,业务实 现全部自动化运 行
气象台
综合业务人员承 担人工观测以及 数据质量控制、 系统运行监控、 日常维护、观测 产品制作等任务
四、完善观测业务功能和流程
统一标准、统一格式,在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 设计框架下,基于现有各类观测业务软硬件资源, 建立观测业务平台,具备地面观测、运行监控 (ASOM)、通信传输、质量控制(M-DOS)、实景 监控等功能。
13:45 14:10
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 完成云、能、天等人工观测
16:45 17:10
16:00
完成综合观测设备巡查 基准站、基本站 检查并处理当日09时至16时综合观测设备 完成云、能、天等人工观测 数据采集、上传、质控情况
高空观测(18:30-21:00) 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19:45-20:30) 完成云、能、天等人工观测,完成日照观测 高空观测(18:30-21:00) 检查综合观测设备运行及数据采集、上传、质控情况 对全日观测数据进行维护,检查数据备份情况 完成观测设备巡查及信息填报
观测自动 化实现后, 开展连续 观测